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鳳山鎮南宮

指数 鳳山鎮南宮

鳳山鎮南宮,全稱鳳邑鎮南宮仙公廟,俗稱鳳山仙公廟,址為臺灣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一段220號,主祀道教全真派祖師孚佑帝君。.

45 关系: 南斗星君吕洞宾士紳太白星君太陽星君太歲孔子三官大帝乾隆张道陵地藏菩萨北斗星君周倉储君哪吒农业全真道八仙关羽前鎮區玄壇真君玉皇玉皇上帝王天君神农祖師福德正神真人甲 (單位)道教鐵拐李香火註生娘娘高雄市魁星鳳山區鳳山縣新城關平鄉民臺灣虎爺斗姥斗姥元君文昌帝君托塔李天王

南斗星君

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南斗六星。分别是:『司命星、司禄星、延寿星、益算星、度厄星、上生星』。據說,南斗星掌理人類的壽命長短,俗說:「南斗註生,北斗註死。」楊炯《渾天賦》:「南斗主壽祿,東壁主文章。」民間傳說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間善惡。 另說南斗星君是司命星、司禄星等六星君的統一稱呼。.

新!!: 鳳山鎮南宮和南斗星君 · 查看更多 »

吕洞宾

吕洞宾,原名呂--(--或作岩、--),字洞賓,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綽號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县招贤村),著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託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礦業之神、理髮之神,亦有醫神、武神與財神的性質。.

新!!: 鳳山鎮南宮和吕洞宾 · 查看更多 »

士紳

#重定向 紳士階級.

新!!: 鳳山鎮南宮和士紳 · 查看更多 »

太白星君

太白星君,是道教中掌管金星的星君,又稱太白金星、啟明星君、長庚星君等。《史記·天官書》曰:“察日行以處位太白。”《史記正義》:「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將軍之像也。」 陰陽家認為其是戰神,掌管戰爭之事。只要金星在特殊時間、區域出現,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政府變異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汉书·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唐代玄武門之變前,太史令傅奕曾密奏唐高祖:「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秦王李世民登基之後,還不忘此事。 民眾認知的太白星君是個慈祥而富有智謀與口才的老者,《西遊記》與中國神話故事中常常擔任玉皇大帝的欽差大臣。唐朝詩仙李白因為其母孕時曾夢太白金星,故其母認為其子為太白星君化身,取名白,表字太白。 五星君之一,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太白金星者,金之精也,受月之魄,合土星之气。”姓皓(浩)空,名德摽(寥凌)字振寻,夫人名飆英,字灵恩,居素明宫或皓灵宫。“西方金德星君,金之精,白帝之子。主刀兵将军肃杀之威。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皓鹤白霞之衣,执玉简悬七星宝剑,垂白玉环佩。管人间金银钢铁玉石,兔牛马牲豕鼠虫,石人石马之事。”“西方太白(星)主义,生庚辛,化金石,司秋令宰带角无角千种胎生之兽,凡历一岁纬一周天。”。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響很大,現今人們對他的認識就是一位白髮蒼蒼、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謂是核心成員之一,論地位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著黃色裙子,戴著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後形象變化為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神仙,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善惡,被稱為西方巡使。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多次出現太白金星的傳奇故事,可見他的人氣之旺。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就是個多次和孫悟空打交道的好老頭。屬於先天靈。.

新!!: 鳳山鎮南宮和太白星君 · 查看更多 »

太陽星君

太陽星君,為道教的太陽神,主掌太陽。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

新!!: 鳳山鎮南宮和太陽星君 · 查看更多 »

太歲

太歲(又稱歲陰)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爾後,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

新!!: 鳳山鎮南宮和太歲 · 查看更多 »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新!!: 鳳山鎮南宮和孔子 · 查看更多 »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語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府、地府、水府間的一切行政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閩南人會在廟宇或家宅門口設置香爐,祭祀上天高真,泉州人稱之為「天公爐」(玉帝爐),認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卻稱之「三界公爐」,因為古時王公、貴族、或者有敕額的寺廟才允許祭天,一般庶民不能祭天,連冬至、新正、玉皇誕、謝平安等祭祀玉帝時都往往呼請三界公做為代表。今日臺灣人已通稱天公爐。.

新!!: 鳳山鎮南宮和三官大帝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鳳山鎮南宮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张道陵

张道陵,一名張陵,字辅汉,東漢沛国丰县(今江蘇徐州市丰县)人,被视为正一道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 相傳张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张道陵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他的從神為廣祐真君王長、普祐真君趙昇。.

新!!: 鳳山鎮南宮和张道陵 · 查看更多 »

地藏菩萨

地藏菩薩(क्षितिगर्भ ),常稱幽冥教主地藏菩薩,音譯為「乞叉底蘗婆」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地藏」條目。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即在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之梵文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音譯為「乞叉底檗婆」,「ksiti」(乞叉底)有大地之意,「Garbha」(檗婆)有胎藏或含藏之意,故云「地藏」。其梵文名字原無「王」字,或為尊稱而加。.

新!!: 鳳山鎮南宮和地藏菩萨 · 查看更多 »

北斗星君

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北斗七星,分別是“贪狼星(天枢星)、破军星 (瑤光星)、巨门星 (天璇星)、禄存星 (天璣星)、文曲星 (天权星)、武曲星 (开阳星)、廉贞星 (玉衡星)。”民間傳說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間善惡。據說,北斗星君能夠決定人的死期,俗話說:「南斗註生,北斗註死。」《三國演義》中孔明病重,在幕府中設祭祈禳北斗,以求延命不死。 另說北斗星君是贪狼星、破军星等七位星君的統称。.

新!!: 鳳山鎮南宮和北斗星君 · 查看更多 »

周倉

周倉,字元福,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记载,關西人,本為黃巾賊首領張寶的麾下之將,在黃巾軍潰敗之後落草為寇。漢壽亭侯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之時,經過裴元紹的介紹而結識周倉。周倉在隨黃巾軍征戰之時即聽聞過關羽的大名,當即表示要追隨關羽。.

新!!: 鳳山鎮南宮和周倉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鳳山鎮南宮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哪吒

哪吒(漢語拼音: nézhā ,注音:ㄋㄜˊ ㄓㄚˋ,又音ㄋㄨㄛˊ ㄓㄚˋ),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係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道教的頭銜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轮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相傳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後來被其恩師以蓮花化身復活,終於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說家衛斯理(倪匡)曾經這樣評價過哪吒:「常常羨慕哪吒三太子能夠削骨還父,割肉還母,了卻了血肉之軀,從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體的束縛。蓮花化身之後,便進入了生命的高級形態,以靈魂為主的生命形式,摒棄了百無一是的臭皮囊。.

新!!: 鳳山鎮南宮和哪吒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鳳山鎮南宮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全真道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中國道教的重要派别,於金代由王重陽於山东寧海所創。 元代,張紫陽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称南宗,把王重陽这支则称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師,也被稱為南五祖。.

新!!: 鳳山鎮南宮和全真道 · 查看更多 »

八仙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新!!: 鳳山鎮南宮和八仙 · 查看更多 »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新!!: 鳳山鎮南宮和关羽 · 查看更多 »

前鎮區

前鎮區是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臨苓雅區,東鄰鳳山區,西隔高雄港與旗津區相望,南接小港區。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有高雄加工出口區、高雄軟體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及中鋼集團,也是前鎮漁港與部分高雄港碼頭的所在地。當地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與賣場。.

新!!: 鳳山鎮南宮和前鎮區 · 查看更多 »

玄壇真君

壇真君,全稱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道教神祇,相傳姓趙,名朗,字公明,以字行,也有人稱其為趙玄壇、趙光明,「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有護法神之意,是四大護法元帥之一,故又稱玄壇元帥,善使鐵鞭,並以神虎為座騎。 民間相傳趙公明為「武財神」,居五路財神之首,為天官中路元帥,因玄壇真君統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四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故成為財神。不少人會將趙公明與其四位部下,合稱五路財神,希望祂們可以為信徒帶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與中央五個方位的財運。客家人則稱之為銀主公王。 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開工日(即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的牙祭日,商家或機關在此日宴請員工)。 同時,玄壇真君為三十六官將或四大元帥之一。.

新!!: 鳳山鎮南宮和玄壇真君 · 查看更多 »

玉皇

#重定向 玉皇上帝.

新!!: 鳳山鎮南宮和玉皇 · 查看更多 »

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通稱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簡稱玉皇、玉帝、玉皇上帝,俗稱玉皇大帝、天公,宋代尊稱之為昊天玉皇上帝。.

新!!: 鳳山鎮南宮和玉皇上帝 · 查看更多 »

王天君

王天君,又稱王靈官、灵官王元帅、隆恩真君、都天豁落靈官、豁落火车王灵官、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玉枢火府天将 等,是道教镇守山门之神,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为道教诸多护法神中最受崇奉的护法神之一。額間一目,以金鞭為武器。扶鸞的信眾則時常稱之為王恩主,與關帝君、呂祖師、岳鄂王、張灶君、合稱為「五恩主」,其與李天王、張天師、趙真君同為玉皇上帝身旁的四大護法。 明宣宗封王灵官为“隆恩真君”。明清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为红面赤髮,披金甲,右手高舉金鞭,左手掐「靈官訣」,或稱為「通天指」,意指可以上達天聽。 供奉王天君為主神的廟宇並不常見,高雄鳳山喚善堂、台南南區豁落院仁慈堂、宜蘭頭城喚醒堂、宜蘭蘇澳砲台山天君廟、宜蘭五結正勉堂、和彰化田中贊天宮應是目前全台相當罕見以其為主神的廟宇,其他多是將其作為玉皇上帝的配祀神,供奉於凌霄寶殿。.

新!!: 鳳山鎮南宮和王天君 · 查看更多 »

神农

农氏,又称烈山氏,或稱连山氏,相傳生存年代在夏朝以前,現存文字记载多出現在在戰國以後。相傳“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中國人视之為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守护神,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

新!!: 鳳山鎮南宮和神农 · 查看更多 »

祖師

師 可以指:.

新!!: 鳳山鎮南宮和祖師 · 查看更多 »

福德正神

#重定向 土地公.

新!!: 鳳山鎮南宮和福德正神 · 查看更多 »

真人

真人,一種宗教或哲學上的境界。一些具有一定修為的男性高仙、道士、僧人亦會被尊稱為「真人」。相對女性高仙則稱為元君。.

新!!: 鳳山鎮南宮和真人 · 查看更多 »

甲 (單位)

(源自akker的發音)是臺灣農民計算田地面積之單位,換算成公制1甲為0.9699公頃,合2933.99904坪。 甲這個單位,源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飲之地,名為一甲。 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1甲为625平方戈(即边长25戈的正方形面积),1戈約为2.5弓,1弓为5营造尺(1营造尺约合32公分)。 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积单位。 鄭氏王朝和清治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開墾者多使用犁為單位,一犁約等於五甲。 臺湾日本殖民时期之后,逐渐采用甲和日制单位坪通用。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後,公家文書,如土地所有權狀(地契)等,全面採用公制之度量衡,面积单位改为「平方公尺」和「公顷」。但民間在习惯上,一般都使用「坪」和「甲」来表示面积,其中「坪」多用于城市、房屋面积,「甲」多用于农地和山坡地。.

新!!: 鳳山鎮南宮和甲 (單位)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鳳山鎮南宮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鐵拐李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相傳名為李凝陽或稱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道教八仙之一。傳說能夠護佑鐵匠與乞丐。.

新!!: 鳳山鎮南宮和鐵拐李 · 查看更多 »

香火

香火可以指:.

新!!: 鳳山鎮南宮和香火 · 查看更多 »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新!!: 鳳山鎮南宮和註生娘娘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鳳山鎮南宮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魁星

魁星,原稱奎星(注意:不是奎宿),指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斗魁(又稱璇璣),另三星為斗杓。 魁星與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文衡聖帝,合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尊奉。 另一說指「奎星」是離斗柄最遠的星天樞。.

新!!: 鳳山鎮南宮和魁星 · 查看更多 »

鳳山區

鳳山區是臺灣高雄市的一個行政區,為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昔高雄縣政府)及高雄市議會的所在地。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面與鳥松區接壤,西面與三民區、苓雅區、前鎮區比鄰,東面、南面則為大寮區、小港區等工業重鎮,屬於東高雄。人口約35.9萬人,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轄區。 鳳山區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其為昔日高雄縣之縣治,因地理環境緊鄰高雄市中心,因此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發展非常快速。該區1980年代前與高雄市中心間,尚存過渡區農地,在高速公路開通後縣市區界已逐漸模糊,並以高雄市區為主進行消費及移動,成為高雄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 鳳山區目前從北到南共有三個主要商業活動集中區:赤山、鳳山、五甲,各自有自己的消費生活圈。赤山為近年來高雄新興之住宅區,並有「文山特區」一稱號,區域範圍為青年路二段起至澄清路交叉口,南至建國路三段、西至澄清路;鳳山則是傳統政治中心,政府機關與古蹟林立;五甲地區比鄰於前鎮區,人口密集,商業繁榮。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生活圈在清季皆已發展為有規模的聚落,歷經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分別有著不同歷史淵源、發展歷程,使本區的街景呈現多元交融的樣貌。另一方面,由於本區東南側設有三所軍事學校:陸軍官校、中正預校、步兵學校,伴隨而生的軍事用品商店與眷村文化更加豐富了本區的文化內涵。.

新!!: 鳳山鎮南宮和鳳山區 · 查看更多 »

鳳山縣新城

鳳山縣城自林爽文事件後,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遷至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為別位於左營之鳳山縣舊城,遂稱其為鳳山縣新城。鳳山縣新城原有城門六座、砲台六座、土牆及莿竹二重城牆、護城河。經歷歲月摧殘,只餘城門一座、砲台三座,現均列為鳳山縣城殘蹟,為市定古蹟;城牆幾已全數傾圮,護城河或填平、或改為地下箱涵,惟縣城西側、東南側的護城河仍完好可見。.

新!!: 鳳山鎮南宮和鳳山縣新城 · 查看更多 »

關平

平,字坦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將領關羽的長子。.

新!!: 鳳山鎮南宮和關平 · 查看更多 »

鄉民

#重定向 農民.

新!!: 鳳山鎮南宮和鄉民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鳳山鎮南宮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虎爺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新!!: 鳳山鎮南宮和虎爺 · 查看更多 »

斗姥

#重定向 斗姥元君.

新!!: 鳳山鎮南宮和斗姥 · 查看更多 »

斗姥元君

斗姥元君(又写作斗母或斗姆)是中国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众星。而“姥”字(古字也寫成姆),意思就是母親。斗姥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现得很晚,但地位却很高;原本是佛教的摩利支天(觀音菩薩或准提菩薩化現)信仰,摩利支天在唐代以前由佛教传入中国后,被道教所敬奉,尊為“斗姥”,即「北斗众星之母」。对斗姥元君的信仰当然也源自于古人的星宿崇拜,但由于斗姥是北斗众星的长辈,所以比群星更为尊贵。 她的尊号则有“斗姥天尊”、“先天道姥天尊”、“北斗九真圣德天后”、“中天梵气斗姥元君”以及全称的“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等。在《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中则给斗姥元君加上了“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这样一个称号,將其地位上抬,索性与西王母混为一谈。.

新!!: 鳳山鎮南宮和斗姥元君 · 查看更多 »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即文昌武烈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中國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可見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文昌帝君是蜀王張育、梓潼神亞子與文昌星君等三個神靈合併而成的神明。時人認為「蜀王張育」即為梓潼神「亞子」的轉世化身,梓潼神為文昌星君轉世,三神合併,故稱其「張亞子」,受士人學子敬奉。文昌帝君與大魁帝君、朱衣帝君、純陽帝君、關聖帝君,合稱為「五文昌」。 巴蜀地區(今四川、重慶),認為文昌帝君為武神、境主神、克瘟之神。.

新!!: 鳳山鎮南宮和文昌帝君 · 查看更多 »

托塔李天王

#重定向 李靖 (神话人物).

新!!: 鳳山鎮南宮和托塔李天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鳳山仙公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