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音單簧管

指数 高音單簧管

音單簧管屬於木管樂器,是單簧管的變種樂器。 廣義上,所有較現時樂隊中使用的B調或A調單簧管為細的單簧管,都可以稱為高音單簧管。但實際上,高音單簧管現泛指的是E調的小型單簧管。20世紀初的作曲家,慣常將E調單簧管標示為“piccolo clarinet”(英文)、“petite clarinette”(法文)或“kleine Klarinette”(德文)。.

20 关系: 埃克托·柏辽兹古斯塔夫·馬勒小三度巴塞單簧管巴塞管中音單簧管幻想交響曲低音單簧管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保罗·杜卡斯單簧管八度短笛移调乐器管樂團簧片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长笛木管乐器

埃克托·柏辽兹

埃克托·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又译--,法国作曲家,以1830年写的〈幻想交响曲〉闻名。.

新!!: 高音單簧管和埃克托·柏辽兹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复兴,其音樂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录音發行。 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现在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马勒从信仰犹太教转变为信仰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还是颇受反犹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至今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最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 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加入了人声;其宏篇巨製《第八交响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随着争议,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只有《第八交响曲》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zh:勋伯格; zh-hans:勋伯格; zh-hant:荀白克-、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zh:肖斯塔科维奇; zh-hans:肖斯塔科维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zh:布里顿; zh-hans:布里顿; zh-hant:布瑞頓-也为马勒所影响。1955年,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

新!!: 高音單簧管和古斯塔夫·馬勒 · 查看更多 »

小三度

在西方文化的古典音樂中,一個小三度是一個橫跨三個半音的音程。在五線譜中,小三度橫跨三個五線譜位置。而小三度()是兩個常見的三度(大三度和小三度)的其中一個。它之所以被稱為小三度是因為它是兩個中最小的,大三度比小三度多跨越一個半度。例如,從A到C的音程是一個小三度,因為C在A的三個半音之上,而且從A到C有三個五線譜位置。減三度和增三度也是跨越三個五線譜位置,但半音的數量不同(減三度為兩個半音,增三度為五個)。 小三度是泛音列中第五個到第六個中的音程,而且是第十六個到第十九個泛音的音程。 有人認為小三度常用於音樂中來表達悲傷,而且硏究顯示這在演講中也能反映出來:在傷心的演講中,演講者會製造一個相似小三度的音程。 小調之所以被稱為小調是因為在小調中,主調音(第一個音)和中音(第三個音)的音程是小三度。小和弦(英文:Minor chord)也是因有小三度而命名。 在純律中的小三度是6:5(),或315.64音分。在十二平均律中,小三度是三個半音:21/4:1(大約為1.189),或300音分。十二平均律中的小三度比純律中的小三度窄15.64音分。在中庸全音律中比較闊,而在十九平均律中,它與純律中的6:5接近。19:16的小三度是297.51音分。十二平均律的小三度(300音分)最接近16:19的小三度。(16:19為297.51音分,僅差十二平均律2.49音分。) 還有其他的小三度,如含七小三度是7:6,而含十三小三度是13:11。 小三度被認為是不完全和諧(英文:imperfect consonance),而且是繼齊唱,八度,純五度,純四度之後最和諧的音程。.

新!!: 高音單簧管和小三度 · 查看更多 »

巴塞單簧管

巴塞單簧管是單簧管類木管樂器,音色和外形和一般單簧管無疑,總長度比普通單簧管長18厘米,比單簧管能多吹4個半音,音域由E3向下伸延至C3。.

新!!: 高音單簧管和巴塞單簧管 · 查看更多 »

巴塞管

巴塞管(basset horn),是木管樂器的一種,屬單簧管家族,是一件中音域的樂器。.

新!!: 高音單簧管和巴塞管 · 查看更多 »

中音單簧管

中音單簧管(Alto Clarinet)單簧管的變種樂器,介於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之間的中音樂器。發明初期曾出現不同的調式,現時大都統一為E調。.

新!!: 高音單簧管和中音單簧管 · 查看更多 »

幻想交響曲

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作品14/H48)乃埃克托·柏遼茲於1830年間所作的交響曲作品。习惯上被认知的名称事实上是作品的副标题。柏辽兹为作品所起的正式名称为:“一位艺术家一生的插曲”。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倾注以狂热爱情的爱尔兰籍的莎士比亚戏剧女演员哈莉叶特·康斯坦斯·史密逊。作为标题音乐完美而明晰的范例,該作品在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當中被推崇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曲之一,時至今日仍廣受全球各地的音樂演奏會聽眾歡迎。.

新!!: 高音單簧管和幻想交響曲 · 查看更多 »

低音單簧管

低音單簧管是單簧管的變種樂器,除其外形較大外,結構、指法和演奏技巧和普通單簧管大致相同。音色相對較為低沉,弱奏時則展現柔美特性,强奏時音色則具有魄力,最初出現於交響樂團時,通常由1名單簧管手兼任,但現時更多機會是由1名樂手獨立於其他單簧管之外。 作為變種樂器,低音單簧管的普及程度和短笛近乎相同。它不但已成為現代交響樂團的常規樂器,稍有規模的業餘樂團、一般學校樂團等都能夠添置最少一支。在管樂團、軍樂團以至爵士樂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新!!: 高音單簧管和低音單簧管 · 查看更多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後来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後在法院工作。二十二岁时柴可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後,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柴氏在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俄国铁路大亨富孀通信。後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後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後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後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正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謎。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新!!: 高音單簧管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保罗·杜卡斯

保罗·亞伯蘭·杜卡斯(Paul Abraham Dukas,),法国作曲家。 杜卡斯1882年便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他的早年创作风格深受瓦格纳影响,以配器色彩丰富见称,1897年以《魔法师的弟子》一举成名。这部管弦乐曲日后由于成为迪士尼经典动画片《幻想曲》的核心片断而变得十分著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精品比例很大,其中包括芭蕾《仙女》和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 杜卡斯1888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10年-1913年、1928年-1935年两度任该院作曲教授,他的学生中包括了大量的著名作曲家。其中有西班牙盲人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梅西安,以及中国作曲家冼星海。.

新!!: 高音單簧管和保罗·杜卡斯 · 查看更多 »

單簧管

單簧管,又稱豎笛、黑管,是一种木管乐器,從夏盧摩笛(法語:Chalumeau,一種古代的單簧低音樂器)發展而來的,形成於17世紀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國的長笛製造家丹纳(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發明的。最早為人所知的單簧管音樂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羅傑(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內(1716年再版)。從大約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樂隊採用。現代單簧管則是在1800—1850年發展而成的。单簧管由于音域宽,管乐队或以管乐为主的军乐队的首席通常由单簧管手担任。.

新!!: 高音單簧管和單簧管 · 查看更多 »

八度

八度(Octave,亦稱為Perfect octave)是音程的一種,它的組成是由2個相同音名但來自不同音域所組成。兩音的距離為12個半音,而頻率的比例是2:1,換而言之,較高音的頻率為較低音的兩倍。而這個比例,不論是運用平分律、純律或是畢氏音程都是相同的。 在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八度譜記稱為均。 純八度是和聲學中第二簡單的音程關係(最簡單的是純一度)。亦被喻為是「音樂上最常用的音程」 在泛音列中,第1音和第2音的音程關係便是純八度。純八度音程往往給人一種非常舒暢的感覺,這和兩音的頻率重疊有關係,由於兩者成倍數關係,因此其正弦波的疊加波型並不會出現不協調音程中起伏不平的波段,反而能達至互補的作用,因而製造出一份和諧感。又因人耳在聽到純八度和聲時,會有將兩個音當成同一個音的傾向,因此,這樣的關係又可被稱為等價八度(octave equivalence)。另一方面,又由於音程所產生的共鳴感,令聽者感覺以八度音程行進的旋律,音色會比單旋律的彈奏更為豐富。.

新!!: 高音單簧管和八度 · 查看更多 »

短笛

短笛(piccolo),是長笛家族的一種變種樂器,名稱源自意大利文“flauto piccolo”,長度為普通長笛的一半。音域則比長笛高1個八度,所以部份意大利作曲家亦會以“ottavino”稱呼短笛。.

新!!: 高音單簧管和短笛 · 查看更多 »

移调乐器

移調樂器(transposing instrument)是一種樂譜記載的音高與實際發出聲音的音高()不同的樂器。當移調樂器奏出一個記載為C音的音高時,將會發出一個不同於C音的音高;在描述這類樂器時,就會將此音高定為移調時的音程。舉例,在一個降B調單簧管的樂譜中記載為C調,實際演奏時為降B調。 是一種音樂記譜法的慣例,而非這類樂器的特性──然而,這類以此種記譜法記載的樂器,通常還是會稱為移調樂器。由於移調樂器為一種記譜慣例,因此這種移調的議題主要發生於使用的音樂流派,如古典音樂與爵士樂(即使爵士樂是一種基於演奏為主的音樂,專業的音樂家仍預期會閱讀與大樂團樂譜)。對於部分樂器(如短笛或低音提琴),雖然實際音高為C音,但位於一個不同的純八度;這種樂器會說成移調至「數個八度」。.

新!!: 高音單簧管和移调乐器 · 查看更多 »

管樂團

管樂團(concert band也叫wind band, symphonic band, symphonic winds, wind orchestra, wind symphony, wind ensemble,或者symphonic wind ensemble)由木管樂器(woodwind)家族、銅管樂器(brass)家族以及打擊樂器(percussion)家族所組成。它多變的曲目包括原創的管樂曲、改編的古典音樂、輕音樂、以及流行音樂。雖然管樂團跟行進樂隊(Marching Band)所使用的樂器很接近,但是管樂團的主要目的是管樂合奏。.

新!!: 高音單簧管和管樂團 · 查看更多 »

簧片

簧片是一片置于乐器吹口或通气口中具弹性的片狀物,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吹口或通气口上,另一端可上下活动,随着气流振动或彈奏而发声,一些樂器的簧片中會使用尼龍線或綿線為纏繞物。.

新!!: 高音單簧管和簧片 · 查看更多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是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 他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大部分的创作时期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一些评论家将其与巴赫、贝多芬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的樂劇形式不認同,而是走純粹音樂路線。 勃拉姆斯創作許多鋼琴曲、室內樂、交響樂及合唱曲。勃拉姆斯本身是炫技鋼琴家,首演過許多自己的作品。勃拉姆斯也和當時不少傑出的音樂家一起合作,包括鋼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以及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约阿希姆。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已成為現代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之一。勃拉姆斯是不妥協的完美主義者,曾毀掉他的部份作品.也有一些未發表的作品。.

新!!: 高音單簧管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 查看更多 »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國作曲家。法国作曲家。他被视为第一个印象派作曲家,尽管他极力反对这个形容词。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林逸聰,388頁。 德布西出生于一个简朴的家庭,家庭内部并没有多少文化兴趣,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可以进入法国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他最初是学钢琴的。但是,尽管音乐学院的保守派教授不赞成,他还是发明了他的创新写作风格。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发展成熟,在他1902年获得国际声誉之前,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他完成了他唯一一部歌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森德。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將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別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已降的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Lesure, Page 783。德布西被總括為印象派音樂的代表,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甚至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新!!: 高音單簧管和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 查看更多 »

长笛

没有描述。

新!!: 高音單簧管和长笛 · 查看更多 »

木管乐器

木管樂器大多數由堅實耐用的木材製作。木管樂器的歷史很久遠,大致上古代人類在動物的腿骨上打洞製造出來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樂器的祖先。現代木管樂器是從各國民間音樂中使用的類似蘆笛、笛和簫之類的樂器發展而來。 木管樂器大致有兩種外形,一種是圓柱型,比如長笛和單簧管。另一種是圓錐型,比如雙簧管和大管。從發音原理來講,木管樂器分三類:.

新!!: 高音單簧管和木管乐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