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霸鹟亚目

指数 霸鹟亚目

鹟亚目(学名:Tyranni)也叫叫禽亚目,是雀形目的一个亚目,包括13科,分布于印度洋沿岸和美洲的热带地区。.

16 关系: 印度洋學名亚目伞鸟科侏儒鸟科八色鸫科灶鸟科科 (生物)美洲蚁鸟科蟻鵙科食蚊鸟科裸眉鸫科阔嘴鸟科阔嘴霸鹟雀形目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新!!: 霸鹟亚目和印度洋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霸鹟亚目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亚目

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時亚目和科之間會再分下目(又譯作次目)。亞目的拉丁文名稱較無固定的字尾。.

新!!: 霸鹟亚目和亚目 · 查看更多 »

伞鸟科

伞鸟科(学名:Cotingidae)是雀形目霸鹟亚目的一个科,中小型體型,分布于中南美洲的新热带界地区的森林中。雄鸟大多具有艳丽的羽饰,并有冠羽或肉垂。食性多种多样,有的专食昆虫,有的专食浆果,有的则为杂食性。.

新!!: 霸鹟亚目和伞鸟科 · 查看更多 »

侏儒鸟科

侏儒鸟科(学名:Pipridae)也称娇鶲科,是雀形目霸鹟亚目的一个科,现存15属,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小型森林鸟类,以植物的果实和昆虫为食。.

新!!: 霸鹟亚目和侏儒鸟科 · 查看更多 »

八色鸫科

八色鸫科(学名:Pittidae)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大约30多种鸟类,大多分布在亚洲和澳洲,少数分布在非洲。不同物种的八色鸫的形态和栖息地都十分类似,通常会被归入单一的八色鸫属中。但在2009年,该科物种被重新划为了三属:八色鸫属(Pitta)、红胸八色鸫属(Erythropitta)和蓝八色鸫属(Hydrornis)。.

新!!: 霸鹟亚目和八色鸫科 · 查看更多 »

灶鸟科

鸟科(学名:Furnariidae)是雀形目霸鹟亚目的一个科,现存超过数百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因部分种类修建圆拱形泥巢,故名。体型较大,以昆虫为食。 部分属:.

新!!: 霸鹟亚目和灶鸟科 · 查看更多 »

科 (生物)

科(英文: family, 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現時生物界約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總科。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通常是-inae。.

新!!: 霸鹟亚目和科 (生物)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霸鹟亚目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蚁鸟科

蚁鸟科(学名:Formicariidae)也称蚁鸫科,是雀形目霸鹟亚目的一个科,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小型森林鸟类,善于在地面奔跑,以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新!!: 霸鹟亚目和蚁鸟科 · 查看更多 »

蟻鵙科

蟻鵙科(学名:Thamnophilidae)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科,包括蚁鵙、蚁鹩、蟻鳥等,分佈在亞熱帶及熱帶的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墨西哥至阿根廷。其下共有超過200個物種,包括各种蟻鵙,並與蟻鶇科、竄鳥、食蚊鳥科及灶鳥科有亲缘关系。 蟻鳥体型一般都较小,翼圓,有強壯的爪。体色大部份都是呈暗灰色、白色、褐色及赤色,在外形及顏色上表現出兩性異形。一些物種向敵人展示背部或肩膀上的白斑來警告對方。大部份蟻鵙科鸟类的喙都很坚硬结实,尖端呈鈎狀。 大部份蟻鳥物種都棲息在森林中,只有少數棲息在其他地方。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是其主要食物,牠們有時也會吃細小的無脊椎動物。大部份物種都是在森林下層及中層覓食,只有少數在冠層及地上覓食。很多物種都是混種覓食,少量是核心成員。約有18個物種專門於跟蹤兵蟻吃其他細小的無脊椎動物。 蟻鳥是一夫一妻制的,且會保護自己的地盤。牠們一般會生兩隻蛋,鳥巢懸掛在樹枝上,放在樹枝、樹樁或地上。雙親都會孵化及餵養雛雀。雛雀換羽後,雙親會各自照顧一隻雛雀。 現時38個物種因人類活動而受到威脅。蟻鳥並非獵人或寵物貿易的目標。主要的威脅是失去棲息地,令牠們的群落分化及增加被掠食的情況。.

新!!: 霸鹟亚目和蟻鵙科 · 查看更多 »

食蚊鸟科

食蚊鸟科(学名:Conopophagidae)是雀形目的一个科,现存2属10种,分布于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体型小,腿长,尾部基本退化,以蚊、蚋等为食。.

新!!: 霸鹟亚目和食蚊鸟科 · 查看更多 »

裸眉鸫科

裸眉鸫科(学名:Philepittidae)是雀形目霸鹟亚目的一个科,现仅存2属4种,全部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

新!!: 霸鹟亚目和裸眉鸫科 · 查看更多 »

阔嘴鸟科

嘴鸟科(学名:Eurylaimidae)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它有八个属和14个种。 阔嘴鸟科的鸟类生活在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森林中,它们长约14至28厘米,身体比较臃肿,拥有很有力的、比较宽的喙,很短的腿和尾羽。大多数种的尾呈圆形,仅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例外。 大多数这些鸟拥有华丽的羽毛,从外观上两性无法区分。它们的食物包括果子、种子、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巢往往挂在伸到水上的树枝上,一般呈梨形。 与其它雀形目鸟类不同的是阔嘴鸟科的鸟类有15根颈椎,而其它雀形目鸟类则只有14根。此外阔嘴鸟科鸟类拥有特殊的足筋。.

新!!: 霸鹟亚目和阔嘴鸟科 · 查看更多 »

阔嘴霸鹟

嘴霸鹟(学名:Sapayoa aenigma),是雀形目阔嘴霸鹟属的一种,分布于厄瓜多尔、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03,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阔嘴霸鹟的平均体重约为21.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河流、溪流。 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阔嘴霸鹟与阔嘴鸟的分歧略少于和八色鸫的分歧Fjeldså et al. (2003)。因此,研究建议将阔嘴霸鹟作为单型阔嘴霸鹟科(Sapayoidae)下的物种。.

新!!: 霸鹟亚目和阔嘴霸鹟 · 查看更多 »

雀形目

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样性非常高,有5400个种左右,占鸟类种数的一半。 雀形目的鸟类鸣肌鸣管发达,多啼声婉转,通常所说的鸣禽就是指這一目的鸟。雀形目鸟善于筑巢,雀形目鸟类多为晚成雏,常有复杂的占区、营巢、求偶行为。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鸦科部分种类体长可达50cm以上,小者如鹟科莺亚科部分种类体长仅6-7cm。 在雀形目中大部分都是候鸟,留鸟少。.

新!!: 霸鹟亚目和雀形目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