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指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Hugo Award for Best Novel)是雨果獎其中一個獎項,頒發給在前一年出版的英語或翻譯成英語的科幻或奇幻小說,小說字數必須超過40,000字。雨果獎為最著名的科幻小說獎之一。.

92 关系: 劍刃風暴基地邊緣吉恩·沃爾夫大衛·布林天渊奥森·斯科特·卡德威廉·吉布森娥蘇拉·勒瑰恩娜奧米·諾維克安妮·麥考菲利安德的游戏小沃尔特·M·米勒尼尔·斯蒂芬森尼爾·蓋曼严厉的月亮席奧多爾·史鐸金丹尼爾·凱斯丹·西蒙斯布蘭登·山德森三体 (小说)一無所有 (小說)乔·霍尔德曼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库尔特·冯内古特伊恩·班克斯弗兰克·赫伯特弗诺·文奇弗雷德里克·波爾异乡异客保羅·巴奇加盧比刘宇昆刘慈欣喬治·R·R·馬丁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哈里·哈里森光明王火星三部曲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神秘的中继站神经漫游者科利·多克托罗穿越時空的巨石碑第五號屠宰場約伯大夢約翰·史卡奇罗伯特·谢克里罗伯特·J·索耶美国众神群鴉盛宴...羅伯特·喬丹羅伯特·西爾柏格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羅伯特·海萊因羅傑·澤拉茲尼莱博维兹的赞歌菲利普·狄克記憶之塵:朱利安戰記詹姆斯·S·A·科里高堡奇人麥可·謝朋黑暗的左手舟·沃頓與龍共舞 (小說)與拉瑪相會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葛瑞格·貝爾金·史丹利·羅賓遜艾萨克·阿西莫夫雨果奖J·K·罗琳L·罗恩·贺伯特N·K·傑米辛Seveneves柴納·米耶維死者代言人永世之戰沙丘之子沙丘系列小說派翠西亞·麥奇莉普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深渊上的火戰龍無畏星艦戰將海伯利安斯蒂芬·巴科斯特拉瑞·尼文曼谷的發條女孩時間之輪時間迴旋2010太空漫遊7夏娃 扩展索引 (42 更多) »

劍刃風暴

#重定向 冰雨的风暴.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劍刃風暴 · 查看更多 »

基地邊緣

《基地邊緣》(Foundation's Edge),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82年的科幻小說,「基地系列」第四部作品,歸於「基地後傳」。「基地三部曲」完成後30年,在讀者三催四請,百般期待下,艾西莫夫才提筆發表基地續作。 這部小說是艾西莫夫44年的寫作生涯,寫了262本書之後,首次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作品,並在1983年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以及1982年星雲獎(Nebula Award)最佳長篇小說提名。.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基地邊緣 · 查看更多 »

吉恩·沃爾夫

吉恩·沃爾夫(Gene Wolfe,),又譯金恩·沃夫,是美國的科幻及奇幻小說作家。他以受到天主教信仰所影響,充滿暗喻的散文而聞名,在他與天主教徒結婚後則開始採取這種寫作方式。他是多產的短篇故事小說家,曾各獲得兩次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也獲得四次的Campbell Memorial Award與Locus Award four。他也曾多次獲得名雨果獎提名,在1996年沃爾夫榮獲世界奇幻獎所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在德州農工大學就學期間,沃爾夫在 The Commentator(學生文學月刊)出版了他第一本的推理小說。沃爾夫在大學第三年時休學,參與了韓戰的入伍徵召。 在回到美國之後他成為了一名機械工程師,並就讀於休士頓大學以取得學位。在退休成為全職作者之前,他編輯了許多年的工程評論期刊Plant Engineering。他較為人所知的工程成就是研發了用於品客洋芋片產品的的機械,特別是在於調理洋芋片的相關機器。 他現在居住於美國伊利諾州的Barrington地區,此地為芝加哥的郊區地帶。 吉恩·沃爾夫曾在自傳中透露他是美國20世紀初的小說家湯瑪士·沃爾夫(Thomas Wolfe)的遠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吉恩·沃爾夫 · 查看更多 »

大衛·布林

大衛·布林(David Brin) (生於1950年10月6日)是美國科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家。他曾獲得雨果獎, October 29, 2008, Reason,軌跡獎,坎貝爾獎和星雲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大衛·布林 · 查看更多 »

天渊

《天渊》(英語:A Deepness in the Sky)是美國作家弗諾·文奇於1999年3月發表的硬科幻小說,是文奇的另一部科幻小說《深渊上的火》的前传。本书獲得1999年星云奖的提名和2000年雨果奖的最佳小说奖。2005年4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的简体中文版,译者为李克勤。 本书的书名取自书中的外星人主角之一在一场辩论中对他的种族的休眠习性以及宇宙的深邃的感慨。.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天渊 · 查看更多 »

奥森·斯科特·卡德

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1951年8月24日-),美国作家、评论家、公众演说家、散文作家、专栏作家和政治家。卡德以多种风格和题材进行写作,而最初以其科幻小说而闻名。他的小说《安德的游戏》(1985年)和其续集《死者代言人》(1986年)双双获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也让卡德成为唯一一位连续两年包揽两座美国科幻最高奖的作家。他同时作为摩门教拥护者并且是终身执业成员,以及作为反对同性恋及同性婚姻的政论家而知名。 由卡德担任合作制片人的同名改编电影《安德的游戏》在2013年11月1日首映。.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奥森·斯科特·卡德 · 查看更多 »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生于南卡州康威市),加拿大-美国作家,主要写作科幻小说,现居住在加拿大。被称作赛博朋克运动之父,赛博朋克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子类。他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小说《神经漫游者》自1984年出版以来已在全球卖出了6500万本。赛博空间一词即来自于此书。.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威廉·吉布森 · 查看更多 »

娥蘇拉·勒瑰恩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美國科幻、奇幻與女性主義與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家。著有小說20餘部,及詩集、散文集、遊記、文學評論與多本童書。並與人合譯老子道德經。所獲文學獎與榮譽不計其數。她深受老子與人類學影響,作品常蘊含道家思想,寫作手法流露民族誌風格。 其最廣為人知之作包括奇幻小說《地海》系列與科幻小說《黑暗的左手》與《一無所有》。《地海》系列常與J·R·R·托爾金之《魔戒三部曲》或C·S·路易斯之《納尼亞年代記》相提並論。.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娥蘇拉·勒瑰恩 · 查看更多 »

娜奧米·諾維克

娜奧米·諾維克(Naomi Novik,)是一位美國作家,以其架空歷史小說《戰龍無畏系列》而聞名。2007年,她憑此系列第一至第三本小說,贏得了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作家獎。2015年,她借奇幻小說《》同時入圍雨果獎及星雲獎,結果終於贏得了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娜奧米·諾維克 · 查看更多 »

安妮·麥考菲利

安妮·麥考菲利(Anne Inez McCaffrey)(1926年4月1日-2011年11月21日) 是美國出生愛爾蘭作家,以《神龍紀元:飛龍騎士》(Dragonriders of Pern)聞名於世。安妮·麥考菲利成為第一位獲得雨果獎女小說家,並是率先贏得星雲獎的女小說家。她1978年的小說《白龍》成為第一本出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的科幻小說。 2005年,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評論為安妮·麥考菲利為第22位大師。2006年6月17日,她進入科幻名人堂。.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安妮·麥考菲利 · 查看更多 »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英文:Ender's Game,又译《战争游戏》、《致命兒戲》)是一部於1985年發布的軍事科幻小說,由美國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所著,剧情设定于不久的未来,人类面临因类似昆虫而被称为(Formics)的外星生物的可能的毁灭性攻擊,於是人类联合起来,对虫族进行孤注一掷的反擊。为了指挥这个战役,人类在地球上寻找具有军事天才的少年,并且送到(International Fleet)去接受军事训练,期望他们中有一个会成为理想的指挥官。 該小說最初是作為一部短篇小說《》,並發表於1977年8月份的《》雜誌(Analog Science Fiction and Fact)。此後奧森·斯科特·卡德陸續發表了一些續作和平行作品,構成了。卡德在1991年發布小說的更新版本,其中改變了一些政治事實,以便更準確地反映時代;如蘇聯解體及冷戰的結束。 小說收穫的評論多為正面,且其也成為許多軍事組織的推薦選書,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安德的遊戲》榮獲1985年星雲獎及1986年雨果獎兩者的最佳小說。 《安德的遊戲》的續集包含《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Xenocide)、《》(Children of the Mind)及《》(Ender in Exile),講述安德在後續旅程中到達銀河裡各個不同的世界。此外,而後的中篇小說《》(A War of Gifts: An Ender Story)和《》(Ender's Shadow)之背景皆設在最原始的時期。 同名小說改編電影由蓋文·胡德執導,阿薩·巴特菲德主演並詮釋安德,電影於2013年10月上映。卡德也有在其中擔任聯合製片人。《安德的遊戲》還有被改編成兩個漫畫系列。.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安德的游戏 · 查看更多 »

小沃尔特·M·米勒

小沃尔特·M·米勒(Walter M. Miller, Jr.,)是美国天主教科幻小说作家。 他二战期间参加了美国空军对意大利的轰炸,包括炸平位于卡西诺山Monte Cassino的本尼迪克特教团第一个修道院。这对信奉天主教的米勒是一个心理创伤,对他后来的小说写作影响很大。.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小沃尔特·M·米勒 · 查看更多 »

尼尔·斯蒂芬森

尼尔·唐恩·斯蒂芬森(Neal Town Stephenson,)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为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因推想小说而闻名全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尼尔·斯蒂芬森 · 查看更多 »

尼爾·蓋曼

尼爾·李察·蓋曼(Neil Richard Gaiman,)是出生於英格蘭的猶太裔作家,寫作領域跨及奇科幻長短篇小說、視覺文學、漫畫及劇本編寫。被史蒂芬·金譽為「故事寶窟」,名列十大後現代作家。代表作有《睡魔》(The Sandman)漫畫系列、小說《星塵》及《美國眾神》。.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尼爾·蓋曼 · 查看更多 »

严厉的月亮

《怒月》(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又譯《--》,是美國科幻作家羅伯特·海萊因196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獲得1967年的雨果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严厉的月亮 · 查看更多 »

席奧多爾·史鐸金

席奧多爾·史鐸金(Theodore Sturgeon) 1918年2月26日- 1985年5月8日,美國科幻和恐怖小說作家與評論家。創作約400篇評論和200多個故事 (ISFDB).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席奧多爾·史鐸金 · 查看更多 »

丹尼爾·凱斯

丹尼爾·凱斯(英文:Daniel Keyes,)是美國作家,著作以科幻小說為主,其中以《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最廣為人知,此外也以擅於描寫多重人格的人物而著稱。.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丹尼爾·凱斯 · 查看更多 »

丹·西蒙斯

丹·西蒙斯(Dan Simmons,)是一位美國作家,代表作為《海伯利安詩篇》(Hyperion Cantos),並曾因此獲得雨果獎的肯定。 丹·西蒙斯的小說類型相當廣泛,包含科幻小說、恐怖小說、推理小說與奇幻小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丹·西蒙斯 · 查看更多 »

布蘭登·山德森

布蘭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 ,),生於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取得碩士後任教於楊百翰大學。現居猶他州的歐瑞市。.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布蘭登·山德森 · 查看更多 »

三体 (小说)

《三体》是中国大陆作家刘慈欣于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說,出版后成为中国大陆最畅销的科幻长篇小说之一。2008年,该书的单行本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三体系列(系列原名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该系列的第二部《三体II:黑暗森林》已经于2008年5月出版。2010年11月,第三部《三体III:死神永生》出版发行。 2011年,“地球往事三部曲”在台湾陆续出版。小说的英文版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并荣获2015年雨果奖最佳小说奖。.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三体 (小说) · 查看更多 »

一無所有 (小說)

《一無所有》(The Dispossessed)是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於1974年所發表的科幻小說,為伊庫盟系列小說之一,獲得1974年的星雲獎與1975年的雨果獎。故事描述兩個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文明社會,並探討對於烏托邦的願景與批判。.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一無所有 (小說) · 查看更多 »

乔·霍尔德曼

乔·霍尔德曼(Joe Haldeman,)是一名美国科幻作家。.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乔·霍尔德曼 · 查看更多 »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CBE(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是英國作家、發明家,尤其以撰写科幻小說闻名。他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茵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 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品是《2001太空漫遊》。該書由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于1968年拍攝成同名電影,成为科幻電影的經典名作。克拉克于2008年3月19日在斯里兰卡辭世,享壽90歲。他在临终前剛完成最後一本書《The Last Theorem》的校對工作,该書已於2008年出版。.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冯内古特

库尔特·冯内古特(又譯--、冯尼格)(Kurt Vonnegut,Jr.,),美国作家,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库尔特·冯内古特 · 查看更多 »

伊恩·班克斯

伊恩·班克斯是蘇格蘭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班克斯於1984年出版《黃蜂工廠》後成為全職作家,他大部份作品都以蘇格蘭為背景,多部作品先後被改編成廣播劇、電視劇和電影,2008年被時代雜誌評為1945年後出生50位傑出英文作家。2013年初,班克斯發現患上膽囊癌,醫生診斷頂多再活一年,隨即與同居女友結婚,可惜班克斯最終於6月因病逝世。.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伊恩·班克斯 · 查看更多 »

弗兰克·赫伯特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生于华盛顿州的塔克玛,毕业于华盛顿大学。1960年出版《海里的龙》,最重要作品有两套《-zh-hans:沙丘; zh-hant:沙丘魔堡;-》三部曲:.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弗兰克·赫伯特 · 查看更多 »

弗诺·文奇

弗诺·文奇(Vernor Steffen Vinge),生于1944年10月2日。作为赛博朋克流派中活跃至今的作家,弗诺·文奇拥有极高的声誉,在硬科幻小说写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处,尤以细节的缔造和令人惊叹的预见力著称。大量细致又经得起推敲的描述让虚构出的“异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几可乱真。 和他本身的科学素养大有关系,弗诺·文奇本身就是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目前为圣迭戈州立大学的退休教授。1981年的《真名实姓》使他声名大噪,1992年的《深渊上的火》获得雨果奖,2000年又以该书前传《天渊》击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获雨果奖。2007年,新作《Rainbows End 彩虹尽头》再度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2002年退休开始全职写作,目前正在完成深渊系列的第三部。 前妻Joan D. Vinge,也是一位资深科幻作者。.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弗诺·文奇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波爾

弗雷德里克·波爾(Frederik Pohl)(1919年11月26日 - 2013年9月2日)是美國科幻小說作家,曾贏得四次雨果獎和三次星雲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弗雷德里克·波爾 · 查看更多 »

异乡异客

《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海莱因著名的作品之一。於1961年發表,1962年獲得雨果奖。罗伯特·海因莱茵也從英國作家吉卜林故事集《叢林奇譚》獲得故事靈感。.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异乡异客 · 查看更多 »

保羅·巴奇加盧比

保羅·巴奇加盧比(Paolo Tadini Bacigalupi,)是一位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大學時在歐柏林大學主修東亞研究,畢業後曾到中國工作,1996年回到美國波士頓工作,現任職於《高鄉新聞》。.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保羅·巴奇加盧比 · 查看更多 »

刘宇昆

刘宇昆(英文名:Ken Liu,)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刘宇昆 · 查看更多 »

刘慈欣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作家,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1999年6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多篇科幻小说和科幻随笔,并出版了多部长篇科幻小说,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III:死神永生》,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等。刘慈欣目前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作家之一。.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刘慈欣 · 查看更多 »

喬治·R·R·馬丁

乔治·--·--·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常称GRRM、喬治·R·R·馬丁),美国作家及编剧,主要创作奇幻、恐怖和科幻等風格的作品。《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前五部已被改编成电视剧在HBO播出。2005年被《時代》雜誌的作者列弗·格羅斯曼(Lev Grossman)稱為美國的J·R·R·托爾金。 此外被《时代》评选为2011年時代百大人物之一。, John Hodgman, April 21, 2011 Retrieved June 5, 2011.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喬治·R·R·馬丁 · 查看更多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文学作品《哈利·波特》的第四集。该书讲述了--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第四个年头,并被迫参加三强争霸赛的故事。 该书于2000年7月8日在英国和美国首发,这是《哈利·波特》丛书系列历史上第一次两个国家的首发日期相同。这本小说赢得了2001年的雨果奖,并于2001年被翻拍成同名电影。2005年11月18日,美国艺电根据该部作品改编后发布了同名電子遊戲。 这本书火爆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J.K.罗琳曾经在出版之前透露这本书中有一个人将被谋杀,这引起了相当大的猜测。.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查看更多 »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重定向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 查看更多 »

哈里·哈里森

哈里·哈里森(Harry Harrison,),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著名作品有《死亡世界》系列、《不锈钢老鼠》系列、《伊甸园三部曲》等。他曾第一任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主席。.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哈里·哈里森 · 查看更多 »

光明王

《光明王》是罗杰·泽拉兹尼于1967年出版的一部史诗级的科幻/奇幻小说。.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光明王 · 查看更多 »

火星三部曲

《火星三部曲》是由三本科幻小說所組成的一個系列,作者是金·史丹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記錄了人類在火星殖民及將地球化的編年史。這三本小說分別是《紅火星》(Red Mars,1992年),《綠火星》(Green Mars,1993年)以及《藍火星》(Blue Mars,1996年)。另外還出版了一本額外的短篇故事《火星人》(The Martians,1999年)。.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火星三部曲 · 查看更多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Flowers for Algernon),又译作《--》,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的一部科幻小說。该書首先於1959年以短篇形式於雜誌上刊載,獲得1960年雨果獎的最佳短篇故事獎,而後於1966年改寫為長篇小說,再獲得當年度星雲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 故事敘述一名心智障礙者查理在接受腦部手術之後,由智能障礙急遽躍升為無人可及的天才,而後又因手術副作用而衰退變回智能障礙的過程。该書特色是以查理的第一人稱觀點來敘事,遣詞用字、思維方式隨著他的心智變遷而有顯著的差異。阿爾吉儂是在查理之前接受腦部改造手術實驗的一隻倉鼠的名字。.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 查看更多 »

神秘的中继站

中继站(Way Station,又译作星际驿站) 是由美国新闻工作者、作家克利福德·D·西马克(Clifford D. Simak)创作的一本科幻小说。最初,小说分为两部分,以繁星汇聚于此为题连载于银河科幻(Galaxy Science Fiction)的1963年7月号和8月号。神秘的中继站获得了1964年雨果奖。.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神秘的中继站 · 查看更多 »

神经漫游者

《神經浪遊者》(Neuromancer),發行於1984年,由威廉·吉布森所著,乃早期賽博朋克小說中最有名的一本,是第一部同時獲得科幻文學界中的「三大榮耀」的作品——星雲獎、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和雨果獎。它是吉布森的第一本小說,也是的開始。 背景设置在被視為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主角凱斯是一個網路駭客,在故事開始之前他失去了連結網際空間的能力。剧情围绕着他被一個神祕人治癒並雇佣去协助一桩看起來是不可能達成的網絡犯罪而展开。 小說中讨论了許多現在流行於大眾文化的想法,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基因工程、跨國企業遠勝於傳統的單一國家企業、網際空間(一種傳統被稱為母體的電腦網路)。吉布森同時也探討了人性被普遍存在且價廉的技術所支配的影響(High Tech Low Life)。 這本小說在語言學上有很重大的影響,普及了一些專有名詞如資訊空間(cyberspace)和ICE(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神经漫游者 · 查看更多 »

科利·多克托罗

科利·多克托罗 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生於加拿大多伦多,科幻小说作家和技术激进主义分子。他作品常见的主题有华特迪士尼公司、-zh-hans:数字版权管理;zh-hk:數位版權管理;zh-tw:數位著作權管理;-、-zh-hans:文件共享; zh-hant:檔案分享-和后稀缺经济。 多克托羅在他的网站上提供他两部小说和一些短篇故事集全文电子版的下载,这些作品在-zh-hans:创作共用;zh-hant:創作共用;zh-cn:知识共享;zh-tw:創用CC;zh-hk:共享創意;zh-mo:共享創意;-协议下发行。最近,他放宽了一些他作品的协议以允许非商业性的二次创作或衍生作品。.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科利·多克托罗 · 查看更多 »

穿越時空的巨石碑

《穿越時空的巨石碑》是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於2001年所寫的長篇科幻小說,分別獲得2002年雨果獎及軌跡科幻小說獎的提名,並獲2002年坎伯紀念獎最佳小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穿越時空的巨石碑 · 查看更多 »

第五號屠宰場

《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 or, The Children's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是美國作家克爾特·馮內果的小說作品,於1969年出版,也是他生涯的代表作之一。1945年,德勒斯登遭到大轟炸時,馮內果本人正巧身在德國,他與其他戰俘一起,在第五號屠宰場地貯存獸肉的地窖裡捱過了一夜,逃避了頭頂上的一場狂轟濫炸。二次大戰的親身經歷,衍生了這部史上以來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所以是根據他在德勒斯登大轟炸的真實經歷而成的作品。.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第五號屠宰場 · 查看更多 »

約伯大夢

《約伯大夢》(Job: A Comedy of Justice)是羅伯特·海萊因(Robert A. Heinlein)於1984年所作的奇幻小說。台灣中文版於盜版時期,由皇冠出版社所出版(邵誠明譯),故除了圖書館可尋以外,已成絕版書。.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約伯大夢 · 查看更多 »

約翰·史卡奇

約翰·史卡奇(John Scalzi)是一位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網路作家,曾任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主席。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垂暮戰爭》系列,並曾三次入圍雨果獎。 約翰·史卡奇自1998年成為自由作家,他在2008年獲得雨果獎最佳粉絲作家獎。《紅衣》(Redshirts: A Novel with Three Codas)贏得2013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他的作品包含各種專題,例如金融、遊戲、電影、天文學。.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約翰·史卡奇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谢克里

罗伯特·谢克里(Robert Sheckley,),美国科幻作家。作品以短篇见长,以机智幽默著称。.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罗伯特·谢克里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J·索耶

罗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加拿大人,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雨果奖”和“星云奖”获得者,曾经两次获得加拿大科幻与幻想文学最高奖“极光奖”,被《渥太华名人录》称为“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长”。.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罗伯特·J·索耶 · 查看更多 »

美国众神

《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是英国作家尼尔·盖曼创作的长篇奇幻小说,曾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故事围绕神秘寡言的主人公Shadow展开,结合了美国元素、奇幻和多种古代、现代神话。故事的一些桥段曾在漫画《睡魔》系列中出现。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美国众神》2017年4月在 Starz电视台首播。.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美国众神 · 查看更多 »

群鴉盛宴

#重定向 群鸦的盛宴.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群鴉盛宴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喬丹

小詹姆斯·奧利佛·瑞格尼(James Oliver Rigney, Jr.,),即較為人所熟知的筆名羅伯特·喬丹(Robert Jordan),是美國奇幻小說作家。他因為《時光之輪》而為人所熟知。《時光之輪》由前傳和14本主體所組成。小詹姆斯·奧利佛·瑞格尼還曾以雷根·歐尼爾(Reagan O'Neal)為名發表歷史小說、以傑克森·歐萊利(Jackson O'Reilly)為名發表西部小說,以昌隆(Chang Lung)為名發表舞蹈評論。另外,由他代寫的《國際驚悚電影》專欄,至今已被認為是經由他人改寫過的。.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羅伯特·喬丹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西爾柏格

羅伯特·西爾柏格(Robert Silverberg)()是美國一位多產的作家和編輯,最出名的是科幻小說。他是雨果獎和星雲獎得主,科幻小說名人堂的成員.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羅伯特·西爾柏格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 )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位科幻小說作家。羅伯特出生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惠提爾,九歲時舉家遷居來到了安大略省的多倫多,直至1970年代才短暫回到惠提爾逗留,不過此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居住在加拿大,2007年更成為加拿大公民,現與家人居於約克區。 作為科幻小說作家,羅伯特自1986年憑長篇小說《隠匿之地》(A Hidden Place),立即獲得極光獎(Aurora Award,加拿大英法語幻想文學的最高榮譽)、軌跡獎、和菲莉普迪克獎三項大獎,此後逐漸被人認識,自此也開啟他之後的創作生涯,更成為科幻小說各項文學獎的常客。截至目前為止,威爾森已經出版十二部長篇和一部小說集,一共獲得九次極光獎提名,三度獲獎。近年來他的表現更上層樓,每次推出新作,都受到類型和主流評論者的一致推崇。1999 年他以《達爾文新大陸》(Darwinia)首度入圍雨果獎,之後《穿越時空的巨石碑》(The Chronoliths)與《盲湖》(Blind Lake)等不僅四度獲雨果獎及一次星雲獎的提名,更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矚目好書,最終憑長篇小說《時間迴旋》於2006年一舉奪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殊榮。 羅伯特擅於結合宏觀的科幻想像和微觀的人性思索。他往往以巨變之後的現實世界為背景,將書寫的重心放在人物的喜怒哀樂,關切的仍是成長、愛情、信仰等永恆的文學主題;深具主流文學小說氣質(重視人物內心的刻畫),卻也有科幻小說想像力狂放的一面。威爾森的文字精巧細膩,深諳人性的奧妙之處,可是從不過度渲染,敘事風格安靜而且沉穩。他不譁眾取寵,也不大鳴大放,只是靜靜創作,然後交出一部又一部的精彩作品。紐約時報稱讚他「完全瞭解科幻類型的長處,極具自信地在這個範疇內揮灑自如,然而絕不忽略人文關懷的角度」。.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海萊因

羅伯特·安森·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大陆译罗伯特·海因莱因,),美國硬科幻小說作家,被人稱為科幻先生(Mr.)。.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羅伯特·海萊因 · 查看更多 »

羅傑·澤拉茲尼

羅傑·澤拉茲尼(Roger Zelazny,1937年5月13日-1995年7月14日),美國著名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家。 羅傑·澤拉茲尼最出名的是編年史《安珀系列》(The Chronicles of Amber)。他贏得了三次星雲獎和六次雨果獎(14次提名)。.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羅傑·澤拉茲尼 · 查看更多 »

莱博维兹的赞歌

《莱博维兹的赞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是美国天主教科幻小说作家小沃尔特·M.·米勒于1959年出版的小说。该书获1961年雨果奖。该书的主题是信仰、知识、权力,特别是通过核战争和天主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该书广泛引用天主教知识,包括不少拉丁文。.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莱博维兹的赞歌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狄克

菲利浦·金德里德·狄克(Philip Kindred Dick,),美國的科幻小說作家,除了現在仍在發行的38本書外,他還寫了一些短篇小說和少數作品出版在廉價雜誌上,其中至少有七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雖然他生前受到知名科幻作家史坦尼斯勞·萊姆、羅伯特·海萊因的讚賞,但卻直到他去世後才漸漸被人們熟知。 狄克的創作成為了賽博朋克類型作品的先驱,他這些作品都描述一個道德淪喪的美國加州社會,早期的小說探索在社會和政治上的論題,後期的作品則是在討論毒品和神學,這些描繪其實出於他自己的生活經驗,像是《心機掃描》和《》。 錯列宇宙(Alternate universes)和擬像複製(simulacra)是常見的情節發展工具,住在虛擬世界的是普通的、工作的人們,而不是銀河的精英份子。「在狄克的書中沒有英雄」,娥蘇拉·勒瑰恩寫道,「但有著許多英雄事跡,令人想起狄更斯說的,重要的是那些誠實、堅定、仁慈及有耐心的平凡人們。」 其中一部長篇小說《高堡奇人》,建造出一種新的科幻作品類型——架空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也因此獲得1963年雨果獎(Hugo Award)最佳長篇小說。《》(Flow My Tears, The Policeman Said)這個故事是關於一位舉世聞名的人,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醒過來,在這個外觀完全相同的世界裡他不再是個名人,甚至沒有任何人認識他。這篇小說贏得1975年(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最佳長篇小說。在這些故事中,狄克將他所喜愛的人們放進虛構的世界,一個被他質疑其構想和制度的世界。「我甚至質疑這個宇宙,我想知道是否它是真實的,我想知道是否我們都是真實的!」狄克寫道。 狄克的故事常墮落為看似荒謬的幻想,角色們發現他們每天生活的世界是個假象,產生自強大的外間實體、巨大的政治陰謀、或自一個不可靠旁述者的變化。「所有他的著作開始於沒有一個單獨、客觀存在的真實這個基本假設。」寫道:「所有東西感覺上都不太對勁,腳下的地板很可能會突然移動,主角可能發現自己曾活在某人的夢中,或是他可能進入某種毒品誘發的狀態而感覺比在真實世界還要好,亦或者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宇宙中。」 當有人也寫下這種有特色的論點和妄想狂的氣氛,有時候我們會形容它是「有狄克特色的("Dickian" or "Phildickian")」。.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菲利普·狄克 · 查看更多 »

記憶之塵:朱利安戰記

《記憶之塵:朱利安戰記》(Julian Comstock: A Story of 22nd-Century America)是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於2009年所寫的長篇反烏托邦科幻小說,入圍2010年雨果獎最佳小說。其故事根據威爾森2006年的中篇作品《朱利安:一個聖誕節故事》擴充而成。.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記憶之塵:朱利安戰記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S·A·科里

詹姆斯·S·A·科里(James S. A. Corey)是合作者與泰·弗蘭克(Ty Franck)所使用的筆名。第一個和最後的名字是分別取自亞伯拉罕和弗蘭克的中間名,S·A·則是亞伯拉罕的女兒姓名的首字母。這名字也模仿了許多1970年代的科幻小說作家。在德國,他們的著作以詹姆斯·科里的名字出版,省略了中間名縮寫。.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詹姆斯·S·A·科里 · 查看更多 »

高堡奇人

《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是科幻小說作家菲利普·迪克於1962年所寫的架空歷史小說。故事發生於1962年的美國,設定15年前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擊敗了同盟國,美國向納粹德國和大日本帝國投降。 《高堡奇人》雖不是第一本架空歷史小說,但該小說確立了這種故事形式為一種文學類型。它獲得著名的雨果獎,而且使得菲利普·迪克在科幻小說圈中聞名。它是菲利普·迪克所著小說中結構最緊密、角色最清晰者之一,而且用了最少的標準科幻小說題材,例如科技創新和行星間旅行。 2015年改编为电视剧,于2015年1月15日在亞馬遜影片播出。.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高堡奇人 · 查看更多 »

麥可·謝朋

麥可·謝朋(Michael Chabon,),美國小說作家。曾贏得普立茲小說獎、星雲獎最佳小說及雨果獎最佳小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麥可·謝朋 · 查看更多 »

黑暗的左手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是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於1969年所發表的科幻小說,為伊庫盟系列小說之一,獲得1969年的星雲獎與1970年的雨果獎。故事敘述星際聯盟使者真力·艾來到終年嚴寒的格森星,試圖說服星球上的國家加入聯盟。書中描寫出一種沒有性別的獨特異星文化,並借此而對性別、社會、生命等議題有深入探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黑暗的左手 · 查看更多 »

舟·沃頓

舟·沃頓(Jo Walton,出生1964年12月1日)是英國-加拿大奇幻小說和科幻小說作家、詩人。她在2002年贏得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作家獎,她在2004年獲得世界奇幻獎,她是2008年普羅米修斯獎得主。她的小說《Lifelode》榮獲2010年(Mythopoeic)神話獎。她的小說《我不屬於他們》贏得2011年星雲獎最佳小說獎和2012年雨果獎最佳小說獎 ,也入圍世界奇幻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舟·沃頓 · 查看更多 »

與龍共舞 (小說)

#重定向 魔龙的狂舞.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與龍共舞 (小說) · 查看更多 »

與拉瑪相會

《拉瑪任務》(Rendezvous with Rama)是英國作家亞瑟·克拉克於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故事敘述在22世紀時有一個五十公里長的圓柱體形外星太空船闖入太陽系,人類派出探險隊前去調查的過程。本書獲得1973年星雲獎和1974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與拉瑪相會 · 查看更多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 Bester,)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电视和广播剧作家,杂志编辑,以及漫画和连环画脚本作者。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主要是作为科幻小说作者被人们铭记。他的主要作品包括1953年获得首届雨果奖长篇小说奖的《》以及1956年出版的的《》。.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 查看更多 »

葛瑞格·貝爾

葛瑞格·貝爾()是美國科幻小說作家,他的作品題材涵蓋銀河衝突(The Forge of God),人工宇宙(The Way),意識和文化習俗(Queen of Angels)和加速進化(Blood Music, Darwin's Radio, Darwin's Children)。 他最近的作品是《最後一戰》先行者三部曲。葛瑞格·貝爾也是聖地牙哥動漫展共同創始人之一。.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葛瑞格·貝爾 · 查看更多 »

金·史丹利·羅賓遜

金·史丹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是一位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因為他的作品火星三部曲而聞名。他的作品風格固定在深入生態學和社會學方面,並且它的許多作品似乎顯示了他個人對科學的迷戀,例如他對火星的15年研究和終身的迷戀。 羅賓遜被認為是科幻小說文學的評論者。.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金·史丹利·羅賓遜 · 查看更多 »

艾萨克·阿西莫夫

以撒·艾西莫夫(,生名:伊萨克·尤多维奇·奥济莫夫,,),出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家與生物化學教授,門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艾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類別除了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艾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羅伯特·海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艾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誉为「科幻圣经」。艾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zh-hans:日暮; zh-hant:夜幕低垂;-》(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 艾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手法闡述科學概念,儘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併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這些特點在他的《》、三大卷的《》和《艾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 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裡處處可見。 艾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拱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担任的會長。小行星5020、《艾西莫夫科幻小說》雜誌和兩項艾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 查看更多 »

雨果奖

果獎(Hugo Award)是一個頒予每年最佳科幻和奇幻作品的獎項。該獎因《》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而得名,且在1992年前官方名為「科幻成就獎」。它是的重點活動,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舉辦。該獎首次是於1953年頒發,並在1955年起每年頒發。在獎項成立至今,該獎項的類別亦有增減,現時雨果獎分為十幾個類別,包括各類型的書面和戲劇作品。 作為世上其中一個最有榮譽的科幻作品獎,雨果獎被稱為「在科幻及奇幻創作中其中一個最高的榮譽」。勝出作品通常會被出版成編集,而雨果獎的標誌亦會印在在得獎作品書面上以作宣傳。 關於歷屆被提名和勝出作品,詳見本條目以下的獎項類別列表。.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雨果奖 · 查看更多 »

J·K·罗琳

喬安娜·羅琳,CH,OBE,FRSL(Joanne "Jo" Rowling,),笔名J·K·羅琳(J.)及罗柏特·加尔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英国小说家、电影编剧及制片人,代表作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她的《哈利波特》暢銷全球,熱賣超過4亿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其同名改編電影也成為電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之一。該系列電影獲得羅琳的完整授權,她還親自擔任《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上)》和《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下)》的電影監製。 J.K·羅琳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葉特。1990年,當她在一班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誤點列車上想到《哈利波特》小說靈感時,她是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員兼雙語秘書。撰寫《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期間,羅琳經歷貧窮、母親過世與首次離婚,終於在1997年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一本。其後續集逐年出版,最後一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在2007年出版,宣告完結。羅琳的下一部作品與成名作完全不同,乃是面向成人讀者的悲喜劇小說《臨時空缺》,出版於2012年,隔年,她又以筆名「羅柏特·加爾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出版犯罪小說《杜鵑的呼喚》,羅琳表示此作將會發展成為系列小說。 J.K·羅琳的人生宛如《灰姑娘》故事般,在短短5年內從接受政府濟助的貧窮單親媽媽成為富有的暢銷作家。她是英國有記錄以來最暢銷的作家,版稅所得約2,380萬英鎊。2008年,《》估測羅琳的財產總值約5.6億英鎊,是英國第12位富有的女性。富比士則將羅琳評為2007年最具影響力名人的第27位,《時代雜誌》也以她「對在社會、道德與政治方面的影響」評為2007年時代年度風雲人物第二位。2010年10月,《衛報》將羅琳評為全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也投入慈善活動,支持喜劇救濟、、、等慈善團體。.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J·K·罗琳 · 查看更多 »

L·罗恩·贺伯特

拉法叶·罗纳德·贺伯特(Lafayette Ronald Hubbard,),通常稱為L·罗恩·贺伯特(L.,名字縮寫 LRH),生於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作家,山達基(科學教)及戴尼提創始者。主要撰寫結合宗教的性靈提升書籍,也曾寫過小說、企業管理書籍、散文及詩。 賀伯特設計了一種自助的技術,所謂戴尼提和哲學,被統稱為山達基。組織增長後,成為一宗教——山達基。除了小說(主要是科幻小說),賀伯特也寫了組成山達基理論的作品,及可能是他最著名的書——1950年的《戴尼提:現代心理健康狀況的科學》。 賀伯特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一位極具爭議的公眾人物,主要關於他的知識和一生。批評者包括媒體 、科學家、甚至政府。在官方的山達基傳記裡,他是“大於生命,喜歡他人,吸引他人,充滿活力、魅力,和在20多個領域有巨大的能力。”.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L·罗恩·贺伯特 · 查看更多 »

N·K·傑米辛

N·K·傑米辛(Nora K. Jemisin)是美國小說家。她的小說探索各種主題,包括文化衝突和壓迫,曾贏得了多個獎項,包括雨果獎。 2010年,N·K·傑米辛短篇小說《Non-Zero Probabilities》入圍了雨果獎和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獎。她的首部長篇小說《The Hundred Thousand Kingdoms》獲得2010年星雲獎提名,入選小詹姆斯·蒂普里獎。2011年,《The Hundred Thousand Kingdoms》入圍雨果獎、世界奇幻獎和軌跡獎,並贏得2011年軌跡獎及2011年性別獎。 2016年,N·K·傑米辛小說《The Fifth Season 》贏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使她成為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非裔美國作家。續集《The Obelisk Gate》於2017年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N·K·傑米辛 · 查看更多 »

Seveneves

#重定向 7夏娃.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Seveneves · 查看更多 »

柴納·米耶維

柴納·米耶維(China Miéville、生於1972年9月6日)是英國奇幻小說作家,漫畫家和學者。他喜歡描寫他的小說為“怪異小說”,有時也被稱為新怪異小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柴納·米耶維 · 查看更多 »

死者代言人

《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是奥森·斯科特·卡德于19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的续作。本书的故事开始于《安德的游戏》之后约三千年,但是不断进行近光速旅行的主角安德·维京(在旅行中使用其本名安德鲁)本人因为相对论的时空关系,生理年龄仅仅三十多岁。 尽管前一部小说属于硬科幻,充满了军队和太空战,死者代言人更加偏重于哲学,虽然它仍然提出了一个新的名字“异生物学”,在当时独一无二的概念。小说描述了安德在一个人类前哨卢西塔尼亚星的生活。这个行星被人类认为是在安德对虫族进行的种族灭绝攻击之后唯一已知的具有外星生命的行星。小说论述了信仰天主教,使用葡萄牙语的殖民地人和猪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並描述安德如何尝试给一个杰出但是陷入困境的和猪族之间有世交的家庭带來和平。 本书和前作一样,获得了1987年的雨果奖和1986年的星云奖。奥森·斯科特·卡德因此成为唯一连续两年包揽这两个奖项的作家。1991年此书在经过少量修改后再版。 本书的续作是《外星屠异》和《意念之子》。.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死者代言人 · 查看更多 »

永世之戰

#重定向 無盡的戰爭.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永世之戰 · 查看更多 »

沙丘之子

《沙丘之子》是弗兰克·赫伯特所著一部科幻小说,沙丘宇宙六部系列的第三部。最初在1976年连载于惊奇杂志,是最后一部先连载后出书的《沙丘》小说。小说《沙丘救世主》和《沙丘之子》于2003年被科幻频道改编为很受欢迎的电视短剧《沙丘之子》。 保罗·亚崔迪有两个孩子,莱托和甘尼玛。在《沙丘救世主》结尾,保罗走入沙漠,双目失明,将孩子托付给弗瑞曼人,而他们的姑姑阿丽亚以摄政王身份统治宇宙。在子宫中被香料精华觉醒的两个孩子是保罗的关于宇宙命运的预感幻象的继承人,而那是阿丽亚所觊觎的角色。柯瑞诺家族,也就是前王室,密谋夺回王位,而比·吉斯特姐妹会与Bene Tleilaxu和宇航公会合力试图获得对香料和保罗·亚崔迪的孩子们的控制。.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沙丘之子 · 查看更多 »

沙丘系列小說

《沙丘》(Dune)是一系列美國科幻小说,由作家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所創作。第一部《沙丘》出版于1965年,赫伯特45岁那年;最后一部《沙丘终结篇》完成于1985年,赫伯特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说,在他的写作生涯里,有三分之二的岁月是在清贫中默默无闻地度过的;最后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功,一半应归功于他执著的个性,另一半则应该归功于贝弗丽的支持。 沙丘第一部出版倍受欢迎,当年获得星云奖,下一年又并列获得雨果奖。沙丘系列已经改編为电影、电视剧和很多電腦遊戲,以及一系列前传,由作者的儿子布赖恩·赫伯特和凯文·J·安德森合著。《沙丘》獲譽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普遍也認为是最畅销的科幻小说。 《沙丘》背景设置在遥远的未来,处于一个封建星系帝国,其行星封邑由贵族统治,贵族向皇室柯瑞诺家族效忠。小说讲述了关于年轻的保罗·亚崔迪(姓氏又译作“厄崔迪”)的故事,他是公爵莱托·亚崔迪的继承人和亚崔迪家族的传人,他和他的家庭搬迁到行星阿拉吉斯(又译作“厄拉科斯”),宇宙中生产香料美兰极(又译作“美琅脂”)的唯一的行星。故事涉及政治、宗教、生态学、技术和人类感情的复杂互动,保罗、其家族、其新行星以及其原住民的命运,以及帕迪沙皇帝、强大的空间航行公会、和秘密的女性团体比·吉斯特姐妹会(Bene Gesserit,又译作“贝尼·杰瑟里特”),全部被拉入到一个将改变人类的进程的交汇中。 小说最初从1963年到1965年分期发表在杂志《模拟》上,并分成两部更短的小说《沙丘世界》和《沙丘的先知》。赫伯特扉页致辞为,“献给致力于超出了‘实际材料’的领域的思想的人-献给干地生态学家,无论他们身在何方,无论何时,这个预言谨献给他们。”.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沙丘系列小說 · 查看更多 »

派翠西亞·麥奇莉普

派翠西亞·麥奇莉普(Patricia A. McKillip,),美國奇幻及科幻作家,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她的作品有豐富的視覺意象,曾獲得世界奇幻獎及軌跡獎。.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派翠西亞·麥奇莉普 · 查看更多 »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又譯洛伊斯·比约德,美國幻設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 · 查看更多 »

深渊上的火

《深渊上的火》(英文名:A Fire Upon The Deep)是由美国作家弗诺·文奇所著、于1992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属于太空歌剧类型,包括了超人类智能、外星人、可改变的物理定律、太空战争、爱、背叛、种族屠杀和类似于互联网的通讯媒介。《深渊上的火》赢得了1993年度雨果奖,同年获得雨果奖的还有康妮·威利斯的《末日之书》。 《深渊上的火》的简体中文版于2004年1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译者为李克勤。 《深渊上的火》的前传《天渊》(英文名:A Deepness in the Sky)于1999年出版英文版,并获得2000年的雨果奖。续集《天空的孩子们》(英文名:Children of the Sky)的英文版已于2011年出版。.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深渊上的火 · 查看更多 »

戰龍無畏

《戰龍無畏》(His Majesty's Dragon,在英國發行時所用的書名為Temeraire),美國小說家娜奧米·諾維克創作的一部虛構小說。.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戰龍無畏 · 查看更多 »

星艦戰將

《星艦戰將》(Starship Troopers,也译作《星船伞兵》)是一部1959年出版、由羅伯特·海萊因执笔的科幻小说。故事內容以第一人稱描述一名叫胡安·里科(Juan Rico)的年輕士兵,在地球联邦(Terran Federation)的機動步兵團(Mobile Infantry)中服役的種種經歷,在故事中,未來人類政府對抗的是名叫Arachnids的外星種族(一般稱之為蟲族)。由於作者自己曾經讀過軍校,並在海軍服役,所以儘管這是部科幻小說,軍事上的描寫卻頗為扎實,另外在作品中滲入了不少太平洋戰爭等真實戰爭的影子,如開戰時蟲族奇襲了布宜諾斯艾利斯,而地球聯邦的反擊類似二戰時美軍的跳島戰術。小說中涉及了政治體制的運作,引來了一些爭議與批評,有人指出蟲族是影射共产集团,而故事中的地球聯邦也被批評是軍國主義。 《星艦戰將》在1960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 這本小說最廣為人知的是1997年拍攝的同名電影,雖然電影版並不算是忠實的改編作品。.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星艦戰將 · 查看更多 »

海伯利安

《海伯利安》(Hyperion)是美国作家丹·西蒙斯的1989年科幻小說《海伯利安詩篇》的第一部。这本小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同名长篇诗歌《海伯利安》。海伯利安是神话中提坦神系的太阳神,济慈的诗歌描述了提坦神和奥林帕斯神之间的战争。而在西蒙斯的这本小说中,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海伯利安 · 查看更多 »

斯蒂芬·巴科斯特

斯蒂芬·巴科斯特(Stephen Baxter)(生於1957年11月13日)是一位多產英國硬科幻作家。 2010年,他與泰瑞·普萊契合作,創作The Long Earth, The Long War, The Long Mars, The Long Utopia。.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斯蒂芬·巴科斯特 · 查看更多 »

拉瑞·尼文

勞倫斯·凡·柯特·尼文(Laurence van Cott Niven,),或較常直接簡稱為拉瑞·尼文(Larry Niven),美国科幻文學作家,出生於加里福尼亚州洛杉矶。其最为知名的著作可能是荣获星云奖的《圆环世界》(Ringworld,1970年出版)。 他的作品主要属于硬科幻范畴,精于描写大科学概念和理论物理,其中也不乏侦探小说和冒险故事的元素。他的幻想故事包括《》(The Magic Goes Away)系列,其中他把魔法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他还创作过幽默故事,在《飞马》(The Flight of the Horse)中予以收录。.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拉瑞·尼文 · 查看更多 »

曼谷的發條女孩

《曼谷的發條女孩》(The Windup Girl)是2009年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說,由保羅·巴奇加盧比所著。.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曼谷的發條女孩 · 查看更多 »

時間之輪

《時光之輪》(The Wheel of Time),亦作《時間之輪》,是由羅伯特·喬丹(Robert Jordan)所著作的一系列暢銷奇幻小說。以其中虛構世界錯綜複雜的細節,策劃的詳細規模以及書中角色間不管是個別或是單獨地互動和栩栩如生的複雜關係而聞名。至目前為止全系列共有14部及一部前传。其中8-11部更接續的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線上的MUD遊戲"The Wheel of Time MUD" WoTMUD是這系列小說最早授權的遊戲,而不同平台上的相關遊戲也相繼的衍生,包含由Atari所發行在個人電腦上的時間之輪以及由Wizards of the Coast所發行以d20規則為架構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 《時光之輪》羅伯特·喬丹本来计划写12部,但是他写完第11部就逝世了,留下了许多笔记和音频材料。经过喬丹遗孀的授权,由奇幻作家布蘭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续写。 2007年,萬卷出版公司曾出版了中文版《時光之輪1 — 世界之眼》,但隨著貝塔斯曼退出中國,這套書中文簡體版的出版歸於流産。2009年,中國出版集團旗下東方出版中心一舉購買了《時光之輪》十一卷的中文版權。译者为李镭,目前已经出版了全部十五卷和前传。台灣於2011年發行第十卷,2012年發行第十一卷。.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時間之輪 · 查看更多 »

時間迴旋

《時間迴旋》(Spin)是加拿大科幻小說作家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的作品,於2005年出版,是羅伯特時間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後的兩部分別是《時間軸》(Axis)及《時間漩渦》(Vortex)。.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時間迴旋 · 查看更多 »

2010太空漫遊

《2010:太空漫遊》(2010: Odyssey Two)是一本科幻小說,是整部太空漫遊系列的第二部,由亞瑟·克拉克於1981年撰寫此書,1982年出版。其後於1984年,由導演彼得·海姆斯改编成電影《威震太陽神》.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2010太空漫遊 · 查看更多 »

7夏娃

《7夏娃》(Seveneves)是美國小說家尼尔·斯蒂芬森於2015年所創作的硬科幻小說。劇情描述月球因不明原因碎裂後,碎片大量撞擊地球表面,人類面臨滅絕的危機。.

新!!: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7夏娃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