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雅克萨战役

指数 雅克萨战役

雅克萨战役,是17世紀中后期清朝和俄国之间因邊境衝突而爆發的一场战争,俄方及西方稱之為俄清邊境衝突(俄文: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 1652—1689)。.

36 关系: 复旦大学奧努弗里·斯捷潘諾夫尼基弗尔·切尔尼戈夫斯基尼布楚尼布楚條約巴海中俄关系希福布里亞特平定罗刹方略康熙康熙帝彭春俄罗斯俄罗斯沙皇国俄羅斯沙皇國俄语索伦部羅禪征伐顺治西伯利亚黑龙江黑龙江省郎坦阿尔巴津人阿列克謝·托爾布津阿穆尔州雅克萨沙爾虎達清朝满洲地区朝鮮朝鲜王朝戴逸战争海色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復旦,旧称復旦公學、國立復旦大學。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位于中国上海市,中國著名大學,名列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名单。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字面意思是“旦复旦兮(日复一日)”,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始设大学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2000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今天的复旦大学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中山、华山等11家附属医院以及复旦附中等若干所附属学校。.

新!!: 雅克萨战役和复旦大学 · 查看更多 »

奧努弗里·斯捷潘諾夫

奧努弗里·斯捷潘諾夫(Онуфрий Степанов,),俄罗斯探险家。.

新!!: 雅克萨战役和奧努弗里·斯捷潘諾夫 · 查看更多 »

尼基弗尔·切尔尼戈夫斯基

尼基弗尔·罗曼诺维奇·切尔尼戈夫斯基(Nicefor Jaxa-Czernichowski,Никифор Романович Черниговский,),是一位波兰贵族、俄罗斯探险家。.

新!!: 雅克萨战役和尼基弗尔·切尔尼戈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尼布楚

尼布楚(a),現名涅爾琴斯克(Не́рчинск),原屬大清國領土,1689年《尼布楚條約》把此地列入沙皇俄國纵深领土(两国国界为额尔古纳河)。現為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轄下的一個市級鎮,於2008年3月1日合併自赤塔州。 1689年,清廷與沙俄代表在此地簽訂《尼布楚條約》,確定尼布楚為往後的中俄貿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被流放者為主的移民大量湧入,加上許多礦產被不斷發現,使得此地成為外貝加爾的主要城鎮。西伯利亞鐵路落成之後,赤塔逐漸取代了尼布楚的經濟地位。.

新!!: 雅克萨战役和尼布楚 · 查看更多 »

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Нерч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是清朝和俄國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條約,于1689年订立,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正式条约。簽訂該條約的結果使大清與俄羅斯分據了廣大土地,並一度阻止了俄羅斯的東擴。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第一次與歐洲國家按照國際法原則談判達成的條約,也是最早明確使用“中國”一詞來指代大清的國際法文件,國體意義上的“中國”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西方外交條約文件上。 条约的权威版本为拉丁文版本,另有俄文和满文译本,但这些版本相差甚远。两个世纪以来未有正式的汉文文本,但界碑上同时以汉文、满文、俄文和拉丁文标识。.

新!!: 雅克萨战役和尼布楚條約 · 查看更多 »

巴海

巴海(v,),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初年将领。 巴海是沙尔虎达的长子。初封牛录额真,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沙尔虎达死后,被授予宁古塔总管之职。十七年,在石勒喀河流域的古法檀击败了由率领的俄罗斯军队,斩六十余级。叙功,加拖沙喇哈番。次年发现巴海隐瞒了之前战斗中的不利,尽削原袭及功加世职。 康熙元年,以巴海为宁古塔将军。在任上,他招降了边外的墨尔哲之族。其族长扎努喀布克托请求内徙,巴海请徙置宁古塔近地,置佐领四十,以授扎努喀布克托及其族属,分领其众,号为新满洲。十三年冬,巴海率诸佐领入觐,被赏赐黑狐裘、貂朝衣各一袭。十七年,因抚辑新满洲有劳,与副都统安珠瑚一起,被授予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二十二年,巴海因上报田禾歉收不实而被弹劾,部议夺官、削世职。康熙帝念在巴海抚慰新满洲之功的份上,下令罢免其将军之职,降为三等阿达哈哈番。二十三年,授镶蓝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三十五年卒,子四格袭职。.

新!!: 雅克萨战役和巴海 · 查看更多 »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罗斯联邦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當今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於唐代時已有接觸,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時,俄軍入侵中國,与清軍拔剑弩张,兩國其後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並保持密切的雙邊关系,但俄羅斯亦獲得了不少中國領土。1910年代,中俄兩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國原來的君主統治(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別被推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和蘇聯)成立。中華民國和蘇聯互相向對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同一戰線;同時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陷入矛盾,因為蘇聯鼎力支持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华民國政府退到台灣。蘇聯率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處處援助中國,派出的駐華大使羅申受到元首級接待。19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出現分歧,更爆發軍事衝突;蘇聯撤銷一切對華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蘇聯視為敵人,交惡30多年。中蘇關係在蘇聯將要解體時有所改善;時至今天,兩國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上雖也存在衝突,但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有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俱有合作,這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尤甚。.

新!!: 雅克萨战役和中俄关系 · 查看更多 »

希福

希福可以指:.

新!!: 雅克萨战役和希福 · 查看更多 »

布里亞特

#重定向 布里亚特.

新!!: 雅克萨战役和布里亞特 · 查看更多 »

平定罗刹方略

《平定羅剎方略》,凡四卷,是清朝初年中俄交涉文件的匯集。 羅剎是指俄羅斯沙皇国。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帝命国史馆编纂《平定罗刹方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廷與沙皇簽定《尼布楚條約》之後成书。方略中汇集的文件以时间顺序编列。.

新!!: 雅克萨战役和平定罗刹方略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雅克萨战役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新!!: 雅克萨战役和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彭春

彭春(),又作朋春,清朝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 康熙时历任太子太保、副都统、都统。和郎坦率军视察雅克萨形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和郎坦率领林兴珠等将领围攻雅克萨,俄罗斯将领托尔布津被迫投降。朋春准许他逃回尼布楚,之后将雅克萨城拆毁。二十九年(1690年),参与征伐噶尔丹。三十五年(1696年),随费扬古参与昭莫多之战,后来因病去职。.

新!!: 雅克萨战役和彭春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雅克萨战役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沙皇国

俄罗斯沙皇国或沙皇俄国 (Царство Русское, Tsarstvo Russkoye),简称沙俄或俄国,是1547年至1721年間,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後,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羅斯帝國之前的俄羅斯国号。.

新!!: 雅克萨战役和俄罗斯沙皇国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沙皇國

#重定向 俄罗斯沙皇国.

新!!: 雅克萨战役和俄羅斯沙皇國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新!!: 雅克萨战役和俄语 · 查看更多 »

索伦部

索伦部(v)是清代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數民族的统称,有時特指鄂溫克族。他们共同信奉萨满教,具有相互联姻的近亲关系。「索伦」是达斡尔人对鄂伦春人的稱呼,意为“生活在山林的人”,因鄂温克人英勇善战,所以其周边部族同被称为索伦部。索伦部并非一个具體民族,而是生活在東西伯利亞、外興安嶺、中國東北周边各通古斯系民族的统称,很多索伦人在清朝进入了满洲八旗而成为了满族,其他的索伦人编入布特哈八旗和索伦八旗。著名人物有乾隆時期的海蘭察。.

新!!: 雅克萨战役和索伦部 · 查看更多 »

羅禪征伐

羅禪征伐(朝鲜文:나선정벌/라선정벌);(俄文:Сражение на Сунгари)發生於1654年和1658年,朝鲜王朝应清朝要求,派出鸟铳手讨伐沙俄(朝鲜称“罗禅”)哥萨克军队的战争。中方称之为松花江口之战。.

新!!: 雅克萨战役和羅禪征伐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雅克萨战役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Сибирь),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俄羅斯及蒙古国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範圍西至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中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並且占据了其75%的領土。.

新!!: 雅克萨战役和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

黑龙江(a;“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水”;Амар мөрөн,“哈拉穆连”),俄罗斯称之为阿穆爾河(Reka Amur,;此詞來自通古斯語族,意為「大河」或「大水」),是亚洲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遠東聯邦管區南界,之後以東北向穿越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最終流入韃靼海峽。其主流长2824千米,若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约4444公里,若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則總長度5498公里。 黑龙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從清朝立國至19世纪中期以前,黑龙江完全為中國內河,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後來蒙古國獨立,遂流經三個國家。200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新!!: 雅克萨战役和黑龙江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满语:Sahaliyan ula),简称黑,位于内满洲北部,是全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 省会驻地为哈尔滨。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之名由江名而来。省界北、东与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接中国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岭),排名全国第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约3831万人,其中汉族占95%以上,另有回、满、蒙、朝等53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与农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工业为主;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新!!: 雅克萨战役和黑龙江省 · 查看更多 »

郎坦

郎坦(v;),又作郎谈,清朝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 康熙时历任护军参领、副都统。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和朋春率军视察雅克萨形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和朋春率领林兴珠等将领围攻雅克萨,俄罗斯将领托尔布津被迫投降。朋春准许他逃回尼布楚,之后将雅克萨城拆毁。第二年,俄罗斯再次占领雅克萨,郎坦和萨布素击杀托尔布津,中俄开始议和。二十八年(1689年),和索额图参与签订《尼布楚条约》,晚年历任领内大臣,列议政大臣。.

新!!: 雅克萨战役和郎坦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津人

阿尔巴津人(Албази́нцы)是中国人中俄罗斯后裔组成的民系之一。阿尔巴津是雅克萨的俄文名,其地现仍称阿尔巴津诺。他们是1685年移居到北京的俄罗斯哥萨克人后裔,为斯拉夫人、满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信奉東正教中華正教會。现有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北京和哈尔滨,有一小部分居住在呼伦贝尔、上海、天津、武汉、锦州、白城、长春等地。一些资料认为他们被归类为中华民族里面的俄罗斯族,另一些资料认为是满族。 他们的祖先哥萨克人是俄罗斯人裡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主要是俄罗斯裔和乌克兰裔里面崇尚自由,反抗沙皇统治而到顿河附近定居的农民。沙皇收买了哥萨克人的统治阶级和贵族,利用哥萨克人占领了西伯利亚,并且到达到黑龙江和太平洋沿岸。他们是帝俄(沙俄)开拓疆域的主要力量,在东欧,中亚和东北亚都有他们的分布。中国境内的阿尔巴津人的祖先是帝俄开拓西伯利亚之后聚居在黑龙江沿岸阿尔巴津港口的哥萨克人。.

新!!: 雅克萨战役和阿尔巴津人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謝·托爾布津

#重定向 阿列克謝·拉里奧諾維奇·托爾布津.

新!!: 雅克萨战役和阿列克謝·托爾布津 · 查看更多 »

阿穆尔州

阿穆尔州(Amurskaya oblast),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是远东联邦管区的一个州。面积36.37万平方公里,人口88.11万,首府海兰泡(俄方稱布拉戈维申斯克,Благовещенск)。.

新!!: 雅克萨战役和阿穆尔州 · 查看更多 »

雅克萨

雅克萨也作雅克塞(z),俄文名阿尔巴津(清史稿中称阿勒巴沁《清史稿》卷五十七 志三十二 地理四,俄语:Албазин)或阿尔巴津诺(俄语:Албазино́),是俄罗斯帝国在向东扩张中在外东北建立的最初的据点,位于黑龙江与额木尔河交界口东岸,西岸为今中国黑龙江省呼玛县。现该地为俄罗斯阿穆尔州阿尔巴津诺。.

新!!: 雅克萨战役和雅克萨 · 查看更多 »

沙爾虎達

沙尔虎达(v,),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初年将领。 沙尔虎达的先祖是苏完部人,居虎尔哈,后来与父亲桂勒赫一起投奔努尔哈赤,被授予牛录额真。天命初年,跟随努尔哈赤讨伐瓦尔喀部,因功封世职备御。天聪元年,跟随皇太极攻大凌河、包围锦州,屡立战功。三年讨伐明朝,攻下遵化,沙尔虎达在城外大破明军,进封世袭游击。 此后,又参与征伐朝鲜的丙子之役以及讨伐李自成的战斗。顺治十五年,俄罗斯入侵满洲,他率军将俄军击退。十六年病卒,谥襄壮,其子巴海袭爵。.

新!!: 雅克萨战役和沙爾虎達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雅克萨战役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满洲地区

#重定向 满洲.

新!!: 雅克萨战役和满洲地区 · 查看更多 »

朝鮮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雅克萨战役和朝鮮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朝

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又称朝鮮国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明神宗《平倭诏》:“朕念朝鲜,世称恭顺”()、李氏朝鮮,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歷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蓋整個朝鮮半島。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麗王朝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讓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并由明太祖定國號為「朝鲜」《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3闰十二月乙酉条:“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1395年迁都于汉阳,將國都更名為漢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漢城。 朝鲜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國之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韓合併,大韩帝国灭亡,李家王朝告終。.

新!!: 雅克萨战役和朝鲜王朝 · 查看更多 »

戴逸

戴逸(),原名戴秉衡,江苏常熟人,中国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清史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工作。.

新!!: 雅克萨战役和戴逸 · 查看更多 »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新!!: 雅克萨战役和战争 · 查看更多 »

海色

《海色》(みいろ)是日本女歌手AKINO from bless4的第5張單曲,於2015年2月18日由FlyingDog發售。.

新!!: 雅克萨战役和海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雅克萨之战雅克萨战争雅克薩戰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