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鄧家爭產事件

指数 鄧家爭產事件

鄧家爭產事件指1996年年底至1997年4月、隨着香港粵劇演唱家鄧永祥(人稱新馬師曾)病危後逝世而引起的遺產爭奪事件。鄧永祥妻子洪金梅和鄧家的兒女各不相讓,通過傳媒叫囂對罵。鄧家週邊的親友如白韻琴、黃夏蕙等,也紛紛通過傳媒表態,引發一系列的週邊罵戰。事件獲香港多份綜合報章、娛樂雜誌、電子傳媒夜以繼日追蹤報導,繼而引起香港社會對傳媒道德以及新聞娛樂化的關注。其中以香港兩間免費電視台的資訊娛樂節目(infotainment)的處理手法最備受爭議。.

40 关系: 城市追擊中銀香港亞洲電視今日睇真D廣播事務管理局传播媒体心脏病嘉諾撒醫院筲箕灣粵劇翡翠台电影無線電視白韻琴遗产西貢香港香港報紙列表香港傳媒香港電視廣播謝偉俊跑馬地黃夏蕙霍英東资讯娱乐鄧兆尊雷宇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陳健康事件東華三院楚留香酒樓歡樂滿東華永祥大廈洪金梅溏心風暴澳門旅遊娛樂新城電台新馬師曾慾海肥花97變色龍

城市追擊

《城市追擊》(英文:Focus On Focus),簡稱《城追》,是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的資訊節目,1994年10月10日開播,1999年4月9日播出最後一集,梁偉雄擔任監製,停播後被同類型節目《天地最前線》取代。 此節目原為《歡樂今宵》節目中的其中一個環節,其後因為亞洲電視本港台於當時播放同類節目《今日睇真D》搶去大量觀眾,無線為求反擊而將該環節分拆成獨立節目,派出黃霑、鄭裕玲等人主持。 節目接替《歡樂今宵》的時段,以探討新聞時事及娛樂消息為主,亦有名人訪問,並邀請著名人士擔任嘉賓主持。.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城市追擊 · 查看更多 »

中銀香港

#重定向 中國銀行(香港).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中銀香港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今日睇真D

《今日睇真D》(Hong Kong Today;當時簡稱《睇真D》)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一個資訊娛樂節目,由轉職自無綫電視之余詠珊創製,1994年3月21日至2000年12月15日於本港台播出,是香港首個同類型節目。 《今日睇真D》每集長度1小時,以「《睇真D》精神」採訪時事及娛樂消息,補足傳統新聞報道的不足,曾為亞視帶來不錯收視率;1994年10月,無綫翡翠台推出同類型節目《城市追擊》以奪回收視。.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今日睇真D · 查看更多 »

廣播事務管理局

廣播事務管理局(Broadcasting Authority),簡稱廣管局,是香港曾經存在的一個獨立的法定公營機構,於1987年根據《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成立,其職責是監管香港的電台及电视廣播。 廣管局的職能是進行相關的電台及電視廣播的諮詢、接受有關電台及電視廣播的節目內容的投訴,並對投訴展開調查,然後向有關的電台/電視台作出輕微、強烈勸喻、書面警告、罰金,甚至可以吊銷電台/電視台的牌照等。其執行部門為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該局已於2012年4月1日與電訊管理局合併為通訊事務管理局。.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廣播事務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传播媒体

传播媒体簡称传媒,一般使用上常稱為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或機構的总称,如印刷品領域的书籍、杂志、报纸,以及電子產品領域的电影、电视、電台、各種廣播媒體等,可以代指大眾媒體或新聞媒體,也可以指用于任何目的传播任何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工具或機構。.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传播媒体 · 查看更多 »

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心脏病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醫院

嘉諾撒醫院(Canossa Hospital (Caritas))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舊山頂道1號與羅便臣道交界,近梅道一帶,現時屬香港明愛管轄。 嘉諾撒醫院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於1929年創立。現時的醫院大樓於1960年重建,佔地70,000平方呎,並提供病床160張。嘉諾撒醫院於1991年轉為香港明愛轄下機構。.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嘉諾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筲箕灣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翡翠台

翡翠台(Jad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擁有的一條以粵語廣播為主的綜合娛樂頻道,於1967年11月19日正式啟播。大部份時間以粵語播放,其後在部份節目會利用麗音技術(模擬版本)或多重AC-3位流(數碼版本)同時以其他語言同步播放。其節目包括新聞、電視劇、綜藝、動畫及時評訪談等多元化節目。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業務簡介,翡翠台以「無綫電視的旗艦中文頻道,為觀眾提供切合本地口味和喜好的本地製作電視劇、綜藝節目和豐富內容」作為定位。數碼版本的翡翠台於2013年3月18日凌晨3時起改以高清廣播,並於2016年2月22日起將該頻道可使用的頻寬增至最高10.5Mbps,把畫面質素提升至更佳的高清水平。.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翡翠台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無線電視

無線--電視可以指:.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無線電視 · 查看更多 »

白韻琴

#重定向 白韻琹.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白韻琴 · 查看更多 »

遗产

遗产在民法学中指死者留下的财产總數或各種法律關係所取得之權利或義務、或物之占有等非專屬於被繼承人之標的,皆屬之;這些財產權利、義務等,會依相關法律規定、被繼承人生前之意願表示如遺囑等處理。后来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或物质财富,如文化遗产。有些人生前立遺囑、用信託方式或離世後遺產繼承人將財產捐贈社會公益,前者如遺贈,後者則為取得遺產之繼承人依被繼承人遺志另外為捐贈之處分行為。.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遗产 · 查看更多 »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西貢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報紙列表

本表列出了在香港發行的報紙。.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香港報紙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傳媒

香港傳媒根據《香港基本法》享有充分言論自由。隨着資訊發達和良好的新聞自由環境,加上傳統印刷及電子傳媒均對外開放,香港中、英文及其他語言傳媒事業均發展蓬勃。截至2010年7月31日,香港傳播媒介除有47份日報和652份期刊(當中包括多份電子報章),還有兩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三家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17家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一家政府電台以及兩家商營電台。 香港電訊業科技發達,加上國際社會對香港事務十分關注,因此吸引了不少國際通訊社、行銷全球的報章和海外廣播公司,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或辦事處;多份區域刊物亦在香港印刷和發行。.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香港傳媒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廣播

香港的電視廣播始於1957年,第一間為香港提供電視服務的機構是麗的映聲,為商營電視台,以有線方式傳送畫面。其後首間以地面電視形式進行廣播的無綫電視亦於1967年啟播。 根据香港《广播条例》第5条,任何人员如未获得香港电视节目服务牌照,不得提供电视节目服务,同时也不得提供和牌照不一致的电视节目服务。如有违反,可被处第6级罚款(100,000港元)及监禁2年或处罚款1,000,000港元并监禁5年。香港的電視牌照一般分為4種,包括「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及「其他須領牌電視節目服務」。另外亦有為流動電視服務供應商而設的牌照,但流動電視牌照屬於電訊牌照下提供流動服務的綜合傳送者牌照,而普通的電視牌照則屬於廣播牌照。 現時香港共有4間機構提供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包括無綫電視(公司名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屬於政府部門的香港電台、香港電視娛樂以及奇妙電視。另外香港亦有2間提供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的持牌機構,包括香港有線電視及now寬頻電視。而香港電視網絡為網絡傳輸的免費電視台,因此亦不視為電視節目服務。.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香港電視廣播 · 查看更多 »

謝偉俊

謝偉俊(Paul Tse Wai-chun,), 新界原居民,生於香港新界元朗十八鄉瓦窰頭村(由水蕉老圍分支),後搬到九龍。現任香港立法會九龍東議員及香港灣仔區議會樂活選區區議員。他是香港一位家事訴訟律師,多處理家庭離婚案,也是前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旅遊界)議員,新城電台Phone-In節目前主持人、前香港大律師,曾被停牌一年。.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謝偉俊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跑馬地 · 查看更多 »

黃夏蕙

黃夏蕙(),原名黃蕙蓮(Lana Wong,人稱夏蕙姨),香港息影藝人,畢業於港島區女子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戰後早年曾在粵劇團及粵語電影演出,後來息影。但自從鄧家爭產事件發生後,作為同樣出身於粵劇界的「祥嫂」洪金梅女士的好友,黃夏蕙再度於大眾面前出現,更為她博得多套電影的演出,及於電視劇客串、提供意見的機會。在一輪爭吵事件暫時平息之後,她亦再度回復平常的生活。.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黃夏蕙 · 查看更多 »

霍英東

霍英東博士(Dr.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霍英東 · 查看更多 »

资讯娱乐

资讯娱乐又称为软新闻(Infotainment或Soft news)是一种新闻媒体广播节目,是带娱乐成分的时事新闻,或是以新闻方式广播的娱乐节目。 资讯娱乐是资讯与娱乐的混成词;参与资讯娱乐的工作者则是“Infotainers infotainers”或“media personalities”。 一般而言,资讯娱乐指节目编排中一些片段,包括“硬新闻”、采访、访问名人与带戏剧成分的故事。有批评指,传媒公司将资讯与娱乐结合,是利益冲突的表现—把焦点放在市场价值,而非新闻学。故此,对于坚持传媒职业道德的人来说,资讯娱乐就可能是一个贬义词。 资讯娱乐节目通常报导一件大事、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或是一种潮流,代表着时代精神。很多这类节目宣扬的讯息,包括保健之道、园艺技巧、新综艺节目、旅游、购物、出航或品尝美酒。这些话题往往根本不是时事新闻,而是吸引观众认识一些新资讯。有些这类的节目则报导一些正在发生,但发展缓慢的事,例如一种音乐类型如何变兴盛、某国家的政见转变、青少年对性的看法、对选举候选人的品评、怀念某地方的历史等。同时,也有一些针对时事的专题报导,揭示社会动态。.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资讯娱乐 · 查看更多 »

鄧兆尊

鄧兆尊(),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香港男藝人,已故粵劇名伶新馬師曾(鄧永祥)與洪金梅之長子。曾在無綫電視演出綜合性節目,包括已停播的《歡樂今宵》,由於他身型瘦削,常在趣劇中模仿其他名人或飾演被欺負的角色(但也擅長演反派),及在處境喜劇《皆大歡喜》中演出。鄧兆尊曾與一同在《皆大歡喜》裡合演夫婦的陳彥行傳出緋聞。另外鄧兆尊在獎門人系列中經常有突出的表現。因爲其父親新馬師曾被稱為慈善伶王,所以鄧兆尊也被戲稱為慈善羚羊。 2017年7月,鄧兆尊為首的兄妹成功出售新馬師曾擁有位於筲箕灣的楚留香酒樓物業。.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鄧兆尊 · 查看更多 »

雷宇揚

雷宇揚(Simon Lui Yue Yeung,),香港電視節目主持、專欄作家及演員,前無綫電視藝員及電台節目主持。其具有八分之一英國血統。 雷宇揚於1988年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加入無綫電視後,一直半紅不黑,間中參與綜藝節目主持同參演電視劇,但多數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其後雷宇揚離開無綫電視轉投電影圈,但轉投電影圈後成績都未見突出,其後更轉戰幕後,擔任導演同監製。其最為人熟悉是曾主演一系列與靈異有關的節目,近年轉往商界發展,在中國內地開餐館。其妻子是內地主播馬荔,兩人育有一子。.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雷宇揚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陳健康事件

陳健康事件源起於1998年10月19日發生於香港上水天平邨一宗倫常命案。事件主角陳健康,在深圳包二奶令妻子不悅;其後,陳妻將兩名兒子從上水天平邨住所拋落地下,然後跳樓自殺身亡。 香港傳媒爭相報導陳健康事件,追訪陳健康的下落及其包二奶的細節;其中《蘋果日報》記者向陳健康提供5000港元召妓,拍下獨家照片,引起公眾嘩然。該案件亦成為探討香港傳媒專業操守的案例及教材。.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陳健康事件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東華三院 · 查看更多 »

楚留香酒樓

楚留香酒樓是香港的一間著名酒樓,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筲箕灣中心,由香港已故粵劇名伶新馬師曾(鄧永祥)開辦。酒樓名稱以著名小說角色楚留香命名。 新馬師曾於1997年死後,酒樓交由其子鄧兆尊打理,惟於2003年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打擊,最後宣告清盤,現址為東城海鮮酒家。 這間酒樓的業權亦是鄧家爭產事件中的主角之一。 楚留香酒樓在2004年4月因欠租結業,9月法庭頒令清盤。 2017年七月,鄧兆尊為首的兄妹成功出售新馬師曾開辦的楚留香酒樓物業。 Category:香港酒樓 Category:香港已結業食肆 Category:2004年結業公司 Category:筲箕灣.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楚留香酒樓 · 查看更多 »

歡樂滿東華

《歡樂滿東華》(Tung Wah Charity Gala)是香港東華三院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一個大型慈善籌款活動,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而活動中最重要之電視節目《歡樂滿東華》則在每年12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晚上舉行(早年於星期五晚舉行),目的是為東華三院籌募經費,節目前身為1974年創辦的《歡樂今宵之東華籌款晚會》,1979年改為現名。1986年12月,由於港督尤德爵士逝世,為表哀悼,當年的節目名稱被改為《愛心滿東華》,逐步發展至今日的《歡樂滿東華》。 《歡樂滿東華》於每年12月第一或第二個星期六晚上,在無綫電視翡翠台作現場直播。跟其他慈善機構的電視籌款節目不同,節目會在播放晚間新聞後,繼續直播至深夜2至3時,節目總時間長達至少6小時。 有「慈善伶王」之稱的已故名伶新馬師曾,生前是《歡樂滿東華》的常客,曾多次演唱其首本名曲《萬惡淫為首》,此外他亦曾獻唱《胡不歸》及《客途秋恨》等名曲。.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歡樂滿東華 · 查看更多 »

永祥大廈

永祥大廈(Wing Cheung Mansion)位於香港灣仔摩理臣山道78號,與灣仔祥德里交界。北近天樂里,南近皇后大道東端,西近愛群道,東見灣仔堅拿道行車天橋。 永祥大廈在1963年10月入伙,共12層高,每層4伙,總共42個單位。.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永祥大廈 · 查看更多 »

洪金梅

洪金梅(),人稱「祥嫂」,是香港已故粵劇名伶鄧永祥第四任妻子。.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洪金梅 · 查看更多 »

溏心風暴

《溏心風暴》(Heart of Greed)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電視劇,是溏心風暴系列第1部,由陳豪、黃宗澤、林峯、鍾嘉欣、楊怡、蒙嘉慧、李司棋、夏雨、米雪及關菊英領銜主演,並由黎諾懿、陳法拉及阮兆祥聯合主演,監製劉家豪。.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溏心風暴 · 查看更多 »

澳門旅遊娛樂

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Sociedade de Turismo e Diversões de Macau, S.A.,縮寫:STDM,簡稱澳娛,又稱燊公司),是位於澳門的博彩業公司。創立於1961年,創辦人包括葉漢、何鴻燊、霍英東及葉德利。當時與澳門政府簽訂幸運博彩專營合約25年,獨家經營澳門博彩業,開設葡京娛樂場等賭場。 該牌照於1986年獲續期15年。2001年,澳門開放博彩業,澳娛屬下的子公司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投得其中一個博彩業牌照。澳門博彩2004年全年純利有342億元。香港股市盛傳澳門博彩計劃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澳娛創辦人及股東之一的霍英東,於2002年4月退出澳娛,並將所持27.7%(約值60至70億元)的股份,全部捐贈予他在澳門成立的基金會。澳娛少數股東之一,持有澳娛7.3%股權的何鴻燊胞妹「十姑娘」何婉琪曾經向傳媒透露,不滿大股東何鴻燊的管理及派息政策,其後與何鴻燊打官司,2005年6月,澳娛在特別股東大會上把何婉琪從股東中除名。.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澳門旅遊娛樂 · 查看更多 »

新城電台

新城電台(全稱新城廣播有限公司,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是香港一家商業廣播電台,在1991年創辦,現時由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各持一半股權。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目前營運三條頻道,分別為新城財經台、新城知訊台及新城采訊台。.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新城電台 · 查看更多 »

新馬師曾

新馬師曾(),本名鄧永祥,暱稱新馬仔、祥哥,廣東順德人,是香港的出色粵劇及喜劇演員。曾拜何世杞為師。.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新馬師曾 · 查看更多 »

慾海肥花

慾海肥花是香港90年代初期一間媒體事件。.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慾海肥花 · 查看更多 »

97變色龍

《97變色龍》(The Year of Chameleon),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時裝跨越諷刺劇集,於1997年5月首播,共61集,監製梁天、冼志偉。.

新!!: 鄧家爭產事件和97變色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新馬師曾爭產案邓家争产事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