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鄂尔多斯部

指数 鄂尔多斯部

鄂尔多斯部(),又译阿尔秃厮(Ordos)。是蒙古部落。又称济农部,是守卫成吉思汗陵的蒙古一部,主要生活在今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的名字在15世纪末,始见史书。原因是鄂尔多斯部内有供奉成吉思汗灵柩的斡耳朵(ordo,“鄂尔多”,大汗的蒙古包)。由八个白色的蒙古包组成,称“八白室”蒙古语称其为“鄂尔多斯”。开始属于异姓领主亦卜剌、满都赉阿都勒呼,后在1510年被达延汗驱逐至青海,鄂尔多斯成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中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任命第三子赛那剌(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驻帐统辖右翼三万户。济农子孙掌握部内孛合厮、偶甚(乌审)、叭哈纳思、打郎(达拉特)诸部,称为鄂尔多斯四营或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1628年,林丹汗西进,击溃喀喇沁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溃散。林丹汗死后,1635年,鄂尔多斯部降附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初年,鄂尔多斯编为六个扎萨克旗,乾隆元年(1736年)增编一扎萨克旗。七旗在伊克昭统盟,称伊克昭盟,位于黄河河套之内,即今鄂尔多斯市,现在还有乌审旗、达拉特旗。.

65 关系: 博硕克图奇忠义察克都尔色楞巴尔斯博罗特巴达尔呼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布延巴图尔鸿台吉乾隆乌审旗乌鲁斯博罗特什当巴拜伊克昭盟土默特部嘎勒桑吉格米德道尔吉喇什色楞喀喇沁部固噜固噜斯希布图巴 (博硕克图之子)图布升吉尔格勒皇太極端多布色楞索诺木喇布斋根敦纳木札勒色楞纳木扎勒多尔济特古斯阿拉坦呼雅克图青海省衮必里克墨尔根顺治顺治帝额尔肯毕里克额璘臣诺延达喇贡藏热布丹札木苏黄河齐旺班珠尔达延汗达拉特旗阿尔宾巴雅尔蒙古包蒙古语鄂尔多斯右翼后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鄂其尔呼雅克图...色楞喇什逊布尔巴图林丹汗恩克巴雅尔 (伊克昭盟盟长)松喇布栋啰布栋日布色楞河套沙克都尔扎布札那嘎尔迪札木扬 (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成吉思汗济农斡耳朵斯楞额尔德尼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博硕克图

博硕克图济农(Бошигт жонон,),蒙古族,明朝人称他为卜失兔、卜失兔阿不害。布延巴图尔鸿台吉长子。《明史》《蒙古源流》.

新!!: 鄂尔多斯部和博硕克图 · 查看更多 »

奇忠义

奇忠义()蒙古名伊尔德尼博录特,蒙古名原名伊尔德尼巴图,汉名奇忠义,蒙古族,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成吉思汗第三十四代嫡孙,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札萨克多罗郡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奇忠义 · 查看更多 »

察克都尔色楞

察克都尔色楞()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札萨克固山贝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察克都尔色楞 · 查看更多 »

巴尔斯博罗特

巴尔斯博罗特(Барсболд;),又译巴儿速孛罗,蒙古大汗,达延汗的第三子,封为济农。.

新!!: 鄂尔多斯部和巴尔斯博罗特 · 查看更多 »

巴达尔呼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

巴达尔呼()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札萨克多罗贝勒。.

新!!: 鄂尔多斯部和巴达尔呼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 · 查看更多 »

布延巴图尔鸿台吉

布延巴图尔鸿台吉(Буянбаатар хунтайж;),明朝人称他为把都儿黄台吉。衮必里克墨尔根之孙,诺延达喇长子。《明史》《蒙古源流》.

新!!: 鄂尔多斯部和布延巴图尔鸿台吉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鄂尔多斯部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乌审旗

烏審旗()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下所轄一個蒙古族自治旗,面積11688平方公里,人口9萬,地方政府駐於達布察克鎮。十六国时期的夏國首都统万城就在其与陕西靖边县北红柳河一带交接的地方。.

新!!: 鄂尔多斯部和乌审旗 · 查看更多 »

乌鲁斯博罗特

乌鲁斯博罗特(Улсболд,),又作五路士台吉、乌鲁斯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之次子。《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新!!: 鄂尔多斯部和乌鲁斯博罗特 · 查看更多 »

什当巴拜

什当巴拜()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什当巴拜 · 查看更多 »

伊克昭盟

伊克昭盟(),舊盟名,后成为行政区名。.

新!!: 鄂尔多斯部和伊克昭盟 · 查看更多 »

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是蒙古部落。大多數從事定居農業,主要生活在呼和浩特,一部分生活在呼倫貝爾。「土默特」這個名稱源於「万户制」。.

新!!: 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 · 查看更多 »

嘎勒桑吉格米德道尔吉

嘎勒桑吉格米德道尔吉()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札萨克头等台吉。.

新!!: 鄂尔多斯部和嘎勒桑吉格米德道尔吉 · 查看更多 »

喇什色楞

喇什色楞()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札萨克固山贝子、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喇什色楞 · 查看更多 »

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Qaracin),又译哈喇臣、哈喇慎、哈拉克亲,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名称源于元朝的哈剌赤(牧人、制黑马奶酒者,“喀喇”即黑),融入一部分欽察人和康里人。 15世纪前半叶属孛来,15世纪末为亦卜剌统领的永谢布部十营之一。1510年,达延汗击败亦卜剌,喀喇沁分七鄂托克(鄂托克为万户之下的军事行政单位),成为组成永谢布万户的部落之一。达延汗之孙昆都力哈统领,牧地在明朝独石口边外开平(元上都)附近,东扩至朵颜卫地区(在今赤峰市和北京市北部)。1628年,林丹汗于土默特赵城(今呼和浩特)大败喀喇沁,喀喇沁部溃散。朵颜袭用喀喇沁之名。朵颜首领姓兀良哈,是者勒蔑的后裔。清太宗天聪初年,朵颜首领苏布地等率属归附皇太极,编喀喇沁为二扎萨克旗,康熙年间,增编一扎萨克旗,喀喇沁一共左中右三旗,属卓索图盟。今内蒙古赤峰市有喀喇沁旗,辽宁有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新!!: 鄂尔多斯部和喀喇沁部 · 查看更多 »

固噜

固噜()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固噜 · 查看更多 »

固噜斯希布

固噜斯希布()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札萨克固山贝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固噜斯希布 · 查看更多 »

图巴 (博硕克图之子)

图巴(Туба тайж,)蒙古族,鄂尔多斯济农。.

新!!: 鄂尔多斯部和图巴 (博硕克图之子) · 查看更多 »

图布升吉尔格勒

图布升吉尔格勒()字福亭,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亲王。特古斯阿勒坦呼雅格图多罗郡王之长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图布升吉尔格勒 · 查看更多 »

皇太極

清太宗皇太极(z,),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帝,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后金大汗时)、崇德(大清皇帝时),廟號太宗(v),谥号簡作文皇帝(v)。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續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除了发展实力之外,也不断发兵入侵明朝。1636年,远征蒙古的察哈尔部,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天賜聰慧」的可汗,即「天聰」義譯)。同年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此后又以朝鲜国拒绝朝贺为由,大举南下侵略朝鲜,迫其臣服,将明朝在清朝后方的这一个重要盟友势力铲除。 1643年,皇太极逝世。其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终由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

新!!: 鄂尔多斯部和皇太極 · 查看更多 »

端多布色楞

端多布色楞()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固山贝子、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端多布色楞 · 查看更多 »

索诺木喇布斋根敦

索诺木喇布斋根敦()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札萨克多罗贝勒、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索诺木喇布斋根敦 · 查看更多 »

纳木札勒色楞

纳木札勒色楞()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札萨克固山贝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纳木札勒色楞 · 查看更多 »

纳木扎勒多尔济

纳木扎勒多尔济()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札萨克固山贝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纳木扎勒多尔济 · 查看更多 »

特古斯阿拉坦呼雅克图

#重定向 特古斯阿勒坦呼雅克圖.

新!!: 鄂尔多斯部和特古斯阿拉坦呼雅克图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为中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市。.

新!!: 鄂尔多斯部和青海省 · 查看更多 »

衮必里克墨尔根

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Гүнбилэг жонон,),原名衮必里克,因功获得墨尔根(蒙古语聪明)称号。达延汗之孙,巴尔斯博罗特长子。《明史》《蒙古源流》.

新!!: 鄂尔多斯部和衮必里克墨尔根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鄂尔多斯部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顺治帝

顺治皇帝(a;),名福临(a),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歲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在位期間,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遺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書為突顯康熙帝的功績,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顺治是清朝统治者在位期间在中国使用的年号。由于大清皇室为满洲人,统治许多蒙古部落,而这些蒙古部落曾帮助清朝征服中国,所以顺治年号在满语和蒙古语中分别有对应词,如蒙古语尊号额耶尔札萨克汗(;「平顺统治」的可汗,即義譯「順治」)。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v),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新!!: 鄂尔多斯部和顺治帝 · 查看更多 »

额尔肯毕里克

额尔肯毕里克()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额尔肯毕里克 · 查看更多 »

额璘臣

额璘臣(Ринчин;)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额璘臣 · 查看更多 »

诺延达喇

诺延达喇济农(Ноёндара жонон,),又作那言大儿。巴尔斯博罗特之孙,衮必里克墨尔根长子。《明史》《蒙古源流》.

新!!: 鄂尔多斯部和诺延达喇 · 查看更多 »

贡藏热布丹札木苏

贡藏热布丹札木苏()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札萨克贝勒、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贡藏热布丹札木苏 · 查看更多 »

黄河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新!!: 鄂尔多斯部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齐旺班珠尔

旺班珠尔()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多罗贝勒、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齐旺班珠尔 · 查看更多 »

达延汗

达延汗(;),是“大元汗”的另一种音译,意为“大元大可汗”,因多次遣使入貢,明人常称其为小王子,本名巴图蒙克(;又译把秃蒙克、把秃猛可),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彦蒙克(阿噶多尔济之孙)之子,蒙古大汗。 满都鲁死后,他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夫人拥立其姪孫巴图蒙克为大汗,就是达延汗,33歲的满都海夫人也改嫁给了7歲巴图蒙克。巴图蒙克1480年(一说1479年)继位,是为达延汗。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经过与卫拉特部的数度征战,将其击溃。1506年,达延汗征服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统一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正德十二年(1517年),入侵應州,死於征途。.

新!!: 鄂尔多斯部和达延汗 · 查看更多 »

达拉特旗

达拉特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南部,为鄂尔多斯市下轄的一個旗,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市、杭锦旗接壤,面積8192平方公里,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黃河南岸。旗政府驻树林召镇。 該旗的東邊與知名的準格爾煤田為鄰,周邊多煤田。該地雖環繞煤田,卻因黃河經過,為該地著名的農業生產區。地处蒙中经济区,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中国中西部的神骅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达拉特旗是包头—西安210国道和包神铁路线上的重镇,是包头通往鄂尔多斯市、陕西、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新!!: 鄂尔多斯部和达拉特旗 · 查看更多 »

阿尔宾巴雅尔

阿尔宾巴雅尔()蒙古族,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固山贝子,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阿尔宾巴雅尔 · 查看更多 »

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但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辽国上京的宫城里的宫帐被称为斡耳朵,也是一种形式的蒙古包。   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新!!: 鄂尔多斯部和蒙古包 · 查看更多 »

蒙古语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語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蒙古语接近辽国的契丹语,但是由于契丹文尚未完全解读,很难进行语言历史比较。 现在中国内蒙古以傳統蒙古語字母书写,並和簡體中文一起並列使用,而蒙古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苏联影响,废除了传统蒙文,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現已恢復使用傳統蒙文,使用量較少。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新!!: 鄂尔多斯部和蒙古语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旧旗名。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独贵特拉。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杭锦旗。1940年代徙治贾达汗。1958年徙治锡尼镇,即今治。 Category:清朝的旗 Category:中华民国绥远省的旗 Category:内蒙古自治区已撤消的旗 Category:鄂尔多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杭锦旗 Category:1649年建立 Category:194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旧旗名。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鄂托克旗。1940年代徙治阿拉庙,今鄂托克旗东南吉拉苏木(阿拉勒庙)。1950年代又徙治乌兰哈拉嘎苏镇,即今治。.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右翼中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

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旧旗名。 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游牧于右翼前旗之北地方,或说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南新街。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扎萨克旗。1959年与郡王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 Category:清朝的旗 Category:中华民国绥远省的旗 Category:内蒙古自治区已撤消的旗 Category:鄂尔多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伊金霍洛旗 Category:1731年建立 Category:194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旧旗名。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东北巴吉代附近。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乌审旗。1940年代徙治达布察克镇,即今治。 Category:清朝的旗 Category:中华民国绥远省的旗 Category:内蒙古自治区已撤消的旗 Category:鄂尔多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乌审旗 Category:1649年建立 Category:194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右翼前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左翼中旗

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旧旗名。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属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称改名郡王旗。1959年与扎萨克旗合并,改名伊金霍洛旗。.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左翼中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中国旧旗名。俗称准格尔旗,“准格尔”即蒙古语“左翼”。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以鄂尔多斯部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西营子。清代至民国时期,皆属伊克昭盟。1940年代,治所迁移至沙圪堵,即今治。1949年九·一九起义后,中共政权已控制绥远省全境,准格尔旗之名逐取代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Category:清朝的旗 Category:中华民国绥远省行政区划 Category:内蒙古已撤消的旗 Category:鄂尔多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准格尔旗 Category:194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前身为伊克昭盟--。市境东临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南邻陕西省榆林市、宁夏吴忠市,西界阿拉善盟、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北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为库其布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部为丘陵沟壑,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环绕市境东、北、西三面边界。全市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204.51万,市人民政府驻康巴什区。“鄂尔多斯”之名來自所處的鄂尔多斯高原,可追溯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为蒙古语“众多的宫殿”之意。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丰富,全市约八成面积蕴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储量亦丰,自上世纪末得到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一直迅速攀升,因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而闻名。2015年,鄂尔多斯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行全国第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市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高原

#重定向 陕甘宁盆地.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高原 · 查看更多 »

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

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为清朝内扎萨克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中旗的世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清顺治六年(1649年)额璘臣被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诏世袭罔替。康熙十八年(1679年),固噜本人晋封和硕亲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 · 查看更多 »

鄂其尔呼雅克图

鄂其尔呼雅克图()蒙古族,伊克昭盟扎萨克旗(亦称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今伊金霍洛旗)人。沙克都尔扎布的长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鄂其尔呼雅克图 · 查看更多 »

色楞喇什

色楞喇什()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札萨克固山贝子。.

新!!: 鄂尔多斯部和色楞喇什 · 查看更多 »

逊布尔巴图

逊布尔巴图(蘇木巴爾巴圖、遜博爾巴圖)()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札萨克貝子,後晉封貝勒加郡王銜、郡王、親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逊布尔巴图 · 查看更多 »

林丹汗

林丹汗(;)又稱作丹巴圖爾台吉、靈丹、或旦,是蒙古察哈爾部的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也是蒙古最後一任的大汗。 1603年其祖父布延薛禅汗去世,作为布延薛禅汗的长孙的林丹汗,因为其父亲莽骨速的早逝,年仅13岁的他于1604年继任汗位。即位后的林丹汗马上面临着两大棘手的问题,一个是要有效控制蒙古各部;另一个是要对付努爾哈赤所领导下的后金的崛起。他为了巩固以自己为中心的蒙古大汗地位,在当初辽庆州的旧址上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今内蒙古赤峰),以此地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直接控制着内喀尔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等五部的同时,也遥控蒙古其他部落。.

新!!: 鄂尔多斯部和林丹汗 · 查看更多 »

恩克巴雅尔 (伊克昭盟盟长)

恩克巴雅尔()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人,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恩克巴雅尔 (伊克昭盟盟长) · 查看更多 »

松喇布

松喇布()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札萨克多罗贝勒。.

新!!: 鄂尔多斯部和松喇布 · 查看更多 »

栋啰布

栋啰布()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

新!!: 鄂尔多斯部和栋啰布 · 查看更多 »

栋日布色楞

栋日布色楞()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札萨克多罗贝勒。.

新!!: 鄂尔多斯部和栋日布色楞 · 查看更多 »

河套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是漢族傳統聚居地之一。.

新!!: 鄂尔多斯部和河套 · 查看更多 »

沙克都尔扎布

沙克都尔扎布(),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伊克昭盟札萨克旗人,曾任伊克昭盟盟长、綏遠省境內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员长,人稱“沙王”。中华文史资料文库(18),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19頁.

新!!: 鄂尔多斯部和沙克都尔扎布 · 查看更多 »

札那嘎尔迪

札那嘎尔迪()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札萨克多罗贝勒。.

新!!: 鄂尔多斯部和札那嘎尔迪 · 查看更多 »

札木扬 (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

札木扬()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伊克昭盟盟长。.

新!!: 鄂尔多斯部和札木扬 (鄂尔多斯扎萨克郡王) · 查看更多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鐵木真(,;)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皇帝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可汗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紀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元朝秘史記載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漢文版是現代翻譯。)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奇渥温·孛儿只斤氏(满清官译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为太祖,《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二年,“冬十月己卯,享于太庙,尊皇祖为太祖。”节选自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为聖武皇帝。《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新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二》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大都。太庙成,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廷议,定太庙为八室。 ”节选自《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諡號变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为国主,欽定窩闊台为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選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國灭金朝,為將來忽必烈揮軍南下南宋打下基礎。.

新!!: 鄂尔多斯部和成吉思汗 · 查看更多 »

济农

#重定向 濟農.

新!!: 鄂尔多斯部和济农 · 查看更多 »

斡耳朵

斡耳朵(古突厥文: ;,orda,orda,ordu,ordon,horde ),又称斡鲁朵、斡里朵、兀鲁朵、窝--陀、斡爾朵、鄂爾多等,意为宫帐或宫殿,是突厥、蒙古、契丹等游牧民族的皇家住所和后宫管理、继承单位。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的碑铭。 广义的斡耳朵也指宫室建筑或家眷。例如遼德宗将其建立的西辽都城命名为虎思斡鲁朵。也可解國家,俄羅斯人在金帳汗國時代稱直接臣服的國家為大斡耳朵。.

新!!: 鄂尔多斯部和斡耳朵 · 查看更多 »

斯楞额尔德尼

斯楞额尔德尼(Цэрэн эрдэнэ,)蒙古族,鄂尔多斯济农。.

新!!: 鄂尔多斯部和斯楞额尔德尼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济农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