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

指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

贛語區在春秋戰國前期歸屬吳國。公元前504年,吳王夫差「伐楚取番」(今鄱陽縣),而後盡占鄱陽湖之楚地,今之贛境全屬吳。當時贛地通行的語言應該是古吳語,至今贛語中仍保留著不少古吳語詞。可惜的是歷史文獻中關於古吳語的記載非常少,否則當可發現更多這類保留在口中的「文物」。 再者,作為古吳語的嫡系後裔——現代吳語,與贛語的關係亦都非常深厚。.

8 关系: 吴国吴语夫差贛語贛語中的古楚語詞列表鄱阳县戰國春秋

吴国

吴国,也叫句吴、工吴、攻吾等,是前1096年—前473年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吴国 · 查看更多 »

吴语

吴语,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东话、江浙话,是吴越民系使用的语言。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除南京和镇江的部分地区)、苏北启东、海门、通州和靖江的部分地区、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之间。 截止1997年,全球以吴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7717万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10名,在中國境內中僅次於以官话(北方话)为母语的人数。2007年,吴语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为7952万人,仍为世界100大语言之一。2013年,吴语的使用者人数约为80102480人。2015年,吴语的使用者人数约为8070万人。 吴语在明清时代的通行语是苏白,一种近似于苏州话语音但带有吴语文读特色的综合性共通语。但是,在近代,通行语的地位逐渐被上海话所取代。吴语词汇和语法具有独特性。譬如用吴语写成的小说《海上花列传》非吴语使用者无法深入理解其内涵。張愛玲女士翻譯后夾雜的官話,仍然不能完全使官話使用者很好理解其本意。海上漱石生(孙玉声)《退醒庐笔记》:“韩书已易名曰《海上花列传》,而吴语则悉仍其旧,致客省人几难卒读,遂令绝好笔墨竟不获风行于时。”胡适《亚东本〈海上花列传〉序》:“孙先生的解释似乎很近于事实”。金庸的武侠小说系列也大量使用了吴语词汇,如“物事”、“醒转”等等。 吳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单数的吴语一词在文本中(如吴语维基百科的条目用语就试图在上海口语与苏州口语中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出现时,其意义为一种吴语,根据情境不同可能指苏州话、上海话甚至杭州话,读者须自行判别。.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吴语 · 查看更多 »

夫差

吴王夫差矛 夫差(),姬姓,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君主,在位时期为前495年—前473年。.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夫差 · 查看更多 »

贛語

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亦稱贛話,为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門聲調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中北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大約在48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4%左右。 贛語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贛語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贛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吳贛語下有數支贛語的方言。無論如何劃分,贛語的地位都跟官話、粤语、吳语、闽语、晉语、湘语、客语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 贛語可分為九片方言,以南昌話為代表。贛語內部的各方言具有较多共同特点。 贛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贛語 · 查看更多 »

贛語中的古楚語詞列表

贛語區的鄱陽湖以西地區在春秋的早、中期屬於楚國的範圍,及所謂「南楚」之地。(彭適凡,1992)之後,贛地先後被吳、越納入其界。直至後來楚國復興,在公元306年左右今之贛境盡數歸楚。楚國治理贛地數百年的歷史,在贛語中留下了諸多痕跡。至今,贛語中還保留著為數不少的古楚語詞。 作為古楚語的後裔——現代湘語,亦是諸漢語中與贛語的關係最為深刻的,贛、湘之地同屬古楚國的關係自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贛語中的古楚語詞列表 · 查看更多 »

鄱阳县

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省直辖的一个县,位于鄱阳湖以东。.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鄱阳县 · 查看更多 »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戰國 · 查看更多 »

春秋

春秋可以指:.

新!!: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列表和春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贛語中的古吳語詞一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