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謝遷 (義軍)

指数 謝遷 (義軍)

謝遷(1598年—1649年),高苑(今淄川市高青縣)人。 順治三年(1646年)十月,聚千餘人在高苑起義。攻克高苑、新城,軍師趙束鄉被擒斬。次年四月二十六日破長山縣城,活捉知縣周懋臣。順治四年六月十三日(1647年7月15日),以淄川人丁可澤為內應,攻克淄川城,殺兵部尚書孫之獬,顧炎武聞之快慰,写《淄川行》一诗以示庆贺。立國號。是年十月,膠州总兵海行时投降,震动江淮。後為河南总督马光辉率兵围剿,清军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城陷,屠其城。.

3 关系: 孙之獬顾炎武清史稿

孙之獬

孫之獬(),字龍拂,山東淄川縣(今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人,明末清初官員,同進士出身。 孫之獬是明清鼎革之際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明崇禎初年,身在翰苑的孫之獬力爭禁毁《三朝要典》,被歸為閹黨,削籍返鄉。清軍入關後,他主動剃髮,投靠清廷,官至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講學士,自請前往江西招撫,不久又因事奪官。順治四年(1647年),孫之獬在家鄉被山東謝遷抗清民軍折磨、肢解而死。然而,清廷最終因其已經削籍,沒有下達任何旌表與撫恤。孙启新,《孙之獬事功述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新!!: 謝遷 (義軍)和孙之獬 · 查看更多 »

顾炎武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曾化名蒋山傭。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直隸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新!!: 謝遷 (義軍)和顾炎武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謝遷 (義軍)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谢迁 (义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