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梅田站

指数 西梅田站

西梅田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梅田二丁目,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四橋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Y11。此站是四橋線的起點站。.

27 关系: 大阪市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府大阪站島式月台住之江公園車站御堂筋線地下車站北區 (大阪市)北新地站四橋線花園町站鐵路車站西日本旅客鐵道谷町線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車站編號轉乘站肥後橋站難波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東梅田站梅田梅田站梅田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梅田站 (阪神)梅田站 (阪急)昭和日本

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的府治,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居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開始,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阪城,並以大阪做為豐臣政權的統治核心城市。在江戶時代,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有「」之稱。在戰後由於東京一極集中的進展,大阪雖然在人口數和經濟發展上被東京拉開距離,但仍然是西日本的最大都市和經濟中心。除了經濟之外,大阪也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著稱。今日的大阪和東京並列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也是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國際性都市。2014年,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大阪市位居世界第55位。.

新!!: 西梅田站和大阪市 · 查看更多 »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是在日本大阪市經營地鐵的鐵路公司,䁥稱大阪地下鐵(Osaka Metro/オオサカ メトロ),旗下共有9條路線,包括8條重鐵路線、1條旅客捷運系統(規格)路線。公司前身為大阪市交通局,鐵路系統前身則為1933年開通的大阪市營地下鐵,2018年4月1日民營化後改為現名。其暱稱係以全英文的表記方式稱為「Osaka Metro」,但媒體多以日文表記()。 大阪地下鐵路線總長129.9公里(不含AGT規格路線與直通運行路線),每日平均運量將近292萬人次(2017年統計數字),是日本最繁忙的地下鐵系統之一。.

新!!: 西梅田站和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查看更多 »

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府厅位于大阪市。.

新!!: 西梅田站和大阪府 · 查看更多 »

大阪站

大阪站()是一座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所經營管理的鐵路車站,也是日本關西地區最大都會大阪的代表車站。 大阪站每日使用人次,以出入檢票閘口的人次計算,單以JR各路線計算為85萬人次(2004年度),排名全日本第3位。假如將各鐵路公司所屬路線加總,則高達每日232萬人次(2002年度)。.

新!!: 西梅田站和大阪站 · 查看更多 »

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又名中置式月台、中央月台、中间站台,是鐵路月台的一種型態,為路軌在兩旁,月台被夾在中間的設計。.

新!!: 西梅田站和島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住之江公園車站

住之江公園車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住之江區、由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住之江公園車站是該局所屬兩個不同的交通系統——地下鐵四橋線與通常被慣稱為「新電車」(NewTram)的中運量大眾運輸系統路線南港港城線(南港ポートタウン線)——之銜接車站。本站在四條線上所使用的車站編號為Y21,而在南港港城線上所使用的編號為P18。.

新!!: 西梅田站和住之江公園車站 · 查看更多 »

御堂筋線

御堂筋線()是位於大阪府吹田市江坂和堺市北區中百舌鳥的大阪地下鐵路線,為大阪第一條開通的地下鐵路線,也是大阪乘坐人数最多的路線之一,此線为縱貫大阪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早期稱為高速電氣軌道第1號線,简稱為1號線(御堂筋線)。御堂筋線的線號的英文字母為「M」,並且與北大阪急行電鐵南北線進行直通運行。 路線名稱由來于该线路主要在大阪市的主要街道之一的御堂筋的地下行走,路線顏色為深紅色(胭脂色)。.

新!!: 西梅田站和御堂筋線 · 查看更多 »

地下車站

地下車站是指月台位於地面以下的車站。大部分地下化鐵路線和地鐵的車站形式均為地下車站。.

新!!: 西梅田站和地下車站 · 查看更多 »

北區 (大阪市)

北區()是日本大阪市24區的其中之一,北側為淀川,東側為,南側則是與。大阪市主要的商業區梅田及大阪車站位於本區。 該區的中心梅田摩天大樓林立,有多所百貨公司和商業設施,為關西重要的商務區。不少公司、報紙媒體、廣播電台的總部或關西分公司設置於此處,此外還有許多鐵路的終點站集中於此。位於堂島川與土佐堀川之間的中之島上有大阪市政府和日本央行大阪支店等許多重要設施。 該區的代表性車站,同時也是大阪市的代表性車站JR大阪站與鄰近各民鐵的梅田站,是從大阪府內北攝(豐中市、吹田市、茨木市、高槻市等)、兵庫縣(神戶市、阪神間、播磨等),京都府(京都市、長岡京市等)、滋賀縣、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等地來到大阪的終點站。特別是許多兵庫縣、京都府與滋賀縣居民常常利用該車站進行換乘。 區內常住人口約10萬人,但工作日白天的人口則約為43萬人,相差甚大。雖然由於泡沫經濟時期土地價格飛漲導致人口逐漸流出,但近年由於都心回歸的影響人口又有所回升。區內角田町的地價為西日本最高。.

新!!: 西梅田站和北區 (大阪市) · 查看更多 »

北新地站

北新地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梅田1丁目,屬於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JR東西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JR-H44。車站象徵以鄰近江戶時代所在的堂島而定為「稻穗」。 本站為大阪市內各車站發出之乘車券於東西線上能使用的最後一站,如果使用大阪市內車站發出之乘車券繼續前往尼崎方向乘車,則視作無票(如大阪至尼崎,大阪站至北新地站可使用乘車券,而北新地站至尼崎站則需買票乘車)。.

新!!: 西梅田站和北新地站 · 查看更多 »

四橋線

四橋線()是大阪府大阪市北區的西梅田站與同市住之江區的住之江公園車站連結的大阪地下鐵路線。正式名稱為高速電氣軌道第3号線,大阪市交通局稱為大阪市高速鐵道第3號線,鐵道要覽中以3號線(四橋線)顯示。路線記號為「Y」。 大阪市中心部站四橋筋的地下南北行走。與住之江公園車站南港港城線(新電車)連接。當初是御堂筋線的支線,1965年西梅田站 - 大國町車站間開通。像大動脈的靜脈之使命,比喻御堂筋線是動脈對本線靜脈,所以本路線顏色是維多利亞藍。 本線營業額是有赤字的路線,大阪地下鐵中除御堂筋線、谷町線和堺筋線後,第4多利用者的路線。 大阪地下鐵全線的所有的車站都整備設自動放送設備,本路線之接近的音樂和發車音樂使用與他線的上下線相反的音樂。.

新!!: 西梅田站和四橋線 · 查看更多 »

花園町站

花園町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西成區旭一丁目,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Y17。.

新!!: 西梅田站和花園町站 · 查看更多 »

鐵路車站

鐵路車站或簡稱鐵路站,口語慣稱火車站、車頭,是供鐵路列車停靠的地方,供乘客登車或者供貨物上下列車。月台可大致分島式月台、側式月台、港灣式月台、跨站式站房、特殊車站、號誌站等幾類。早期的車站通常是客貨兩用。這類車站現在仍然有;但是在歐美,貨運一般已集中在主要的車站。大部分的鐵路車站都是在鐵路的旁邊,或者是路線的終點。車站內有月台(--)方便乘客乘降。月台用隧道或橋梁跟車站的大堂連接。其它車站設備包括售票、候車室、在月台上供候車的座椅等等。 部分鐵路車站除了供乘客及貨物上落外,亦有供機車及車輛維修或添加燃料的設施。多間鐵路公司一起使用的車站一般稱為聯合車站或轉車站。有時轉車站亦指可供與其它交通工具(如電車、地鐵、公共汽車或渡輪)轉乘的車站。.

新!!: 西梅田站和鐵路車站 · 查看更多 »

西日本旅客鐵道

西日本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JR西日本或JR West,是日本7間JR鐵路公司之一,總部位於大阪府大阪市,公司的代表色是藍色。其經營路線涵蓋北陸、近畿、中國地方全域,以及信越地方、三重縣、福岡縣部分地區,同時擁有山陽新幹線、北陸新幹線、與目前唯一營運中的JR渡輪航線宮島連絡船。 作為JR西日本營運重心的京阪神地區有「私鐵大國」之稱,有近畿日本鐵道、阪急電鐵、阪神電氣鐵道、山陽電氣鐵道、南海電氣鐵道、京阪電氣鐵道等眾多大型私鐵公司,加上航空路線及公路交通的競爭,因而JR西日本的財政狀況相較JR東日本和JR東海要弱,也因此JR西日本對提高服務品質上傾注了頗多力量。.

新!!: 西梅田站和西日本旅客鐵道 · 查看更多 »

谷町線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谷町線()是大阪府大阪市守口市的大日站和八尾市的八尾南站結成的大阪地下鐵的路線。正式名稱為高速電氣軌道第2號線、鐵道要覽中以谷町線(2號線)記載。路線代表的英文字母為「T」。於1967年(昭和42年)3月24日開業。以「皇家紫」作為代表顏色。.

新!!: 西梅田站和谷町線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查看更多 »

車站編號

車站編號(又稱車站代碼)是對鐵路車站除常見的站名以外,增設的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等代號的制度。因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已於全世界普及,因此加入車站編號以便旅行者識別。除鐵路車站外亦有巴士站導入的例子。.

新!!: 西梅田站和車站編號 · 查看更多 »

轉乘站

轉乘站(Transfer Station)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意思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進行跨線乘坐列車的行為,期間需要離開車站付費區或另行購買車票。具體地說,就是乘客在某個車站下車,需另行購票,才可以由原本乘坐的路線,轉換至另一條路線繼續行程,而車費則按每次乘坐里程獨立計算。 無需離開車站付費區及無需另行購買車票,就可乘坐其他路線列車的車站稱為換乘站。在一般口頭語下,--與--不作區分。其中,台灣統稱為--,香港統稱為--,中國大陸城市(上海除外)統稱為--,而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統稱為--。 自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鐵五號線啟用,全網(不含機場軌道交通線)實行單一票制,北京所有轉乘站都已取消。.

新!!: 西梅田站和轉乘站 · 查看更多 »

肥後橋站

肥後橋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西區江戶堀一丁目,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Y12。 此站位於的地下。.

新!!: 西梅田站和肥後橋站 · 查看更多 »

難波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難波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浪速區,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的鐵路車站。此站有御堂筋線、四橋線、千日前線等3條路線停靠。 與南海電氣鐵道的難波站相同,導覽顯示、站名牌等統一以平假名的「なんば」顯示,但正式則以漢字的「難波」顯示在乘車券類等國土交通省監修《鐵道要覽》使用「難波」,大阪市交通局事業所規程(平成16年4月13日交通事業管理規程第31號)第2種事業所 高速運輸部 管區站名也以「難波」記載 。.

新!!: 西梅田站和難波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查看更多 »

東梅田站

東梅田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曾根崎二丁目,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谷町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T20。.

新!!: 西梅田站和東梅田站 · 查看更多 »

梅田

梅田是位於日本大阪市北區的商業區,範圍內有大阪主要鐵路車站大阪站及梅田站,亦是大阪的主要購物區。區內有多座高層大廈、百貨店、酒店、劇場,是西日本具代表性的中心商業區、以及高層建築集中地。 在大阪市中心,相對於被稱作「」的難波一帶,梅田周邊則被稱為「」。.

新!!: 西梅田站和梅田 · 查看更多 »

梅田站

梅田站()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梅田,是阪急電鐵、阪神電氣鐵道、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的鐵路車站。 梅田站與JR西日本大阪站的位置相同,事實上更是屬於同一個車站構造內。需要注意的是,梅田站主要是由私鐵、地下鐵系統使用,而大阪站為專供JR使用。.

新!!: 西梅田站和梅田站 · 查看更多 »

梅田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梅田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御堂筋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M16。.

新!!: 西梅田站和梅田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查看更多 »

梅田站 (阪神)

梅田站()是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梅田三丁目阪神電氣鐵道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HS 01。.

新!!: 西梅田站和梅田站 (阪神) · 查看更多 »

梅田站 (阪急)

梅田站()是大阪市北區芝田一丁目1-2阪急電鐵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HK-01。.

新!!: 西梅田站和梅田站 (阪急)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西梅田站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西梅田站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阪市營地鐵西梅田站西梅田車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