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臧一人

指数 臧一人

臧一人,(),汉族,中國内地歌手、教师 ,畢業於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参加江苏卫视《绝对唱响》获得全国第五名从而踏入演艺圈,但发展不顺一直参加国内各大选秀比赛,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教师。2013年参加台湾中视《超级模王大道》获得年度十强,再次走人大众视线。.

9 关系: 吉林省中央音乐学院绝对唱响白山市歌手汉语汉族教师普通话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臧一人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简称央音、中央院,是中国大陆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是一所公认的能代表中国大陆最高专业音乐教育水平的音乐学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中央音乐学院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

新!!: 臧一人和中央音乐学院 · 查看更多 »

绝对唱响

《绝对唱响》是江苏卫视2006年推出的一档原创歌唱配对真人秀比赛节目,2006年至2010年共举办5届,2011年停办。 《绝对唱响》全国歌唱大赛主打“男女选手”配对赛,赛制独唱新颖,2006年-2007年第二届用配对赛形式组合比赛,2008年-2009年为单人比赛,2010年沿用以前的配对赛。 该比赛结束后,江苏卫视还同时推出后续衍生节目《名师高徒》,邀请当红歌手和《绝对唱响》新秀组成“师徒”形式进行PK,其中2009年开始改名叫《绝对唱响.名师高徒》。 从该节目开始出道的中国大陆当红艺人有杨子姗、邓宁、任曦、李金铭、钱韦成、张湘怡、巩新亮、丛浩楠、孟楠等。.

新!!: 臧一人和绝对唱响 · 查看更多 »

白山市

白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长白山西侧,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东与延边相邻;西与通化接壤;北与吉林毗连;南与朝鲜第三大城市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东西相距180公里,南北相距163公里,国境线长454公里。2009年市区面积2736平方公里,行政区土地面积名列全省第三;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市区61.2万人,占全人口45.6%。目前白山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46.7万人,市区的城镇化率达78.8%。全市人口130.8万,全市城镇化率为68%,境内有长白山机场,是东北东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

新!!: 臧一人和白山市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臧一人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臧一人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臧一人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教师

教師(Teacher,中文口語也常稱作老師),又稱作教育工作者、教職員,是大眾對教育從業者的一個稱呼,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專業人員。 普遍來說,教師多任職於教育機構;因應社會需要,亦有家庭教師的私人從業者。在教育上,其職責是傳授學生知識、學習方法和實踐技巧(傳道、授業、解惑)。在不同的時代、地方和文化,對要擔任教師的學歷要求和分類亦隨之不同。在不少國家地區,教師除須具備相應學歷外,並需由有關的教育機關審核及(或)考試才得確認其專業資格。.

新!!: 臧一人和教师 · 查看更多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定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話與漢族人口佔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為類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標準化漢語,稱為中華民國國語。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華民國則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标准华语”。当前“国语”一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新!!: 臧一人和普通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