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臍帶血

指数 臍帶血

臍帶血,屬於胎兒血液循環中的一部分,不與母親的血液循環互通。在母體懷孕期間,透過胎盤,與母體進行氧氣及養份交換,使胎兒足以長大至順產,離開母體為止。臍帶血內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stem cell),是胎兒人體製造血液及免疫系統的主要來源,出生後則以骨髓為主。.

23 关系: 基因妊娠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醫藥大學中華民國科技部幹細胞人類白細胞抗原和信醫院免疫系统科学美国人红血球白血球遠見雜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血小板血液香港紅十字會骨髓胎盤蘋果日報 (台灣)脐带臺北榮民總醫院抗原

基因

基因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为“生”。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通常由DNA序列来承载。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因测序。基因的结构由增强子,启动子及蛋白编码序列组成:即基因产物可以是蛋白质(蛋白质编码基因)及RNA,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差異)表现。在一个个体当中所有的基因总和叫基因组。在一个物种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总合叫基因库。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基因分为细胞核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也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叶绿体基因组。人類約有一万九千至兩萬两千個基因。 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基因。一个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时有两个对列的位点,称为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与母。依所攜帶性状的表現,又可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一般来说,同一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體都含有相同的基因(除了已经分化的免疫细胞),但并不是每个细胞中的所有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都会被表現出来。控制基因表达的因素分为传统的遗传学(增强子,启动子序列相关)因素及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脱乙酰化及RNA干扰相关)因素。職司不同功能的細胞或不同的细胞类型中,活化而表現的基因也不同。在某一细胞类型当中所有被表达的基因叫转录组,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叫蛋白质组。通过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或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可得到转录组及蛋白质组的信息。用电脑处理基因序列的学科叫生物信息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生物信息学项目。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的30亿个碱基对形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繪製人类基因组圖譜,並且辨識其载有的基因,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该计划起始于1990年于2000年完成。.

新!!: 臍帶血和基因 · 查看更多 »

妊娠

妊娠(pregnancy),又稱懷孕,是指在哺乳類雌性體內孕育成長的過程,而在哺乳動物中研究得最詳細的是人類的妊娠。人類的妊娠約40週,從受精排卵算起則為38週;妊娠始於末次經期,經歷40週(10個月)的孕期,分娩後即結束。受精後的前8週發育型態稱為胚胎,分娩後則稱為胎兒。妊娠早期的症狀包含:無月經來潮、乳房柔軟度增加、噁心嘔吐、飢餓與頻尿。多個胚胎的妊娠稱做,如常見的雙胞胎。性交或會導致妊娠,而妊娠可由妊娠試驗確診。 妊娠通常可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定義為受精當週起算第1-12週。受精後所形成的受精卵,會經輸卵管向下移動,接觸子宮內層著床,並開始發育成胎兒與胎盤。第一期所承受流產(胚胎或胎兒自然死亡)的風險為三期之最 。第二期定義為第13-28週。在第二期中期,可能會感受到胎兒活動。第28週時,如果接受高品質醫療照護,大於90%的胎兒可在子宮外。第三期定義為第29-40週。懷孕初期因初著床,流產機率較高;懷孕中期開始,胎兒較易以儀器監測;懷孕後期,胎兒開始具備母體外存活能力,也因如此,法律和習俗多視懷孕後期的胎兒為個人。 良善的孕期保健有助提升懷孕期身體狀況,包含多攝取葉酸、避免使用毒品與酒精、規律運動、血液檢查與規律體格檢查。因妊娠而造成的包含、妊娠糖尿病、缺鐵性貧血與妊娠劇吐等等。正常孕期約為37-41週,以37週作為早產或足月的分界,在37-38週出生稱為早期足月產、足月產為39-40週、過月為41週;41週以上稱為過期妊娠。嬰兒在20-37週之間出生,稱為早產,可能會造成如腦麻痺等健康風險。如果在39週以前分娩,除非有其他醫療狀況,否則不建議進行人工引產或剖腹產。 2013年全球約有2.13億次妊娠事件發生,其中1.9億次在開發中國家,2,300萬次妊娠則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在15-44歲年齡層中,每千名女性就有133名妊娠。約10-15%已知懷有身孕的人因流產而終止妊娠。1990年,因妊娠併發症而死亡的人數為37.7萬人,2013年則降至29.3萬人;其常見原因包含產後出血、墮胎引起的併發症、妊娠高血壓、產褥熱與難產。全球約40%妊娠為非計畫懷孕,其中一半會選擇墮胎。在美國的非計畫懷孕中,60%女性曾施行避孕措施,甚至到受孕的那個月仍有進行避孕措施。.

新!!: 臍帶血和妊娠 · 查看更多 »

工業技術研究院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英文簡寫:ITRI),總院位於臺灣新竹縣竹東鎮,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的財團法人,在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南投縣、台南市等地皆設有院區或辦事處,是台灣科技發展的重鎮。.

新!!: 臍帶血和工業技術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簡稱中國醫或中醫大、中醫(相對於北醫、高醫),校本部位於台灣台中市北區;原名為中國醫藥學院,2003年8月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 1958年,覃勤、陳固、陳恭炎等人因有感中醫學日漸沒落,而以創辦中國醫藥學院為解決方法,讓學子學習西洋現代科學方法來改進中醫藥,使學子成為中西醫學兼備的人才而創立。該校特色為中醫藥研究,是設立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中醫學系的大專院校,更是將中醫教學融入各科系之中。該校在台中校本部外,於雲林縣北港鎮設有北港校分部,目前除醫學系、中醫學系、牙醫學系及藥學系之外,大部分科系一年級通識教育於北港分部修讀。未來牙醫、藥學、製藥、公衛等四個學院將遷至水湳校區,位於水湳經貿園區內,而該校區的規劃內容,仍不確定;並對於教職員生溝通仍顯不足,萌生諸多爭議。但兩年內遷校至水湳校區,並將校本部部分建物更改為醫院使用,幾乎已成定局。2018年為中國醫藥大學建校一甲子(六十週年)之重要時刻,籌備各項校慶慶祝活動,並預計邀請諸多重要嘉賓參與盛會。.

新!!: 臍帶血和中國醫藥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科技部

科技部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

新!!: 臍帶血和中華民國科技部 · 查看更多 »

幹細胞

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細胞組織裡,能經由有絲分裂與分化來分裂成多種的特化細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來提供更多幹細胞。對哺乳動物來說,幹細胞分為兩大類:胚胎幹細胞與成体干细胞,胚胎幹細胞取自囊胚裡的內細胞團;而成体干细胞則來自各式各樣的組織。在成體組織裡,間葉幹細胞與前体细胞擔任身體的修復系統,補充成體組織。在胚胎發展階段,幹細胞不僅能分化為所有的特化細胞- 外胚層,內胚層和中胚層(參考人工多能幹細胞),而且能維持新生組織的正常轉移,例如血液、皮膚或腸組織。 因為1960年代与詹姆士·堤尔在多倫多大學的發現,開啟了研究幹細胞的大門。幹細胞如今能以人工的方式生長或轉變成數種特化細胞,經由細胞培養能形成各種特定組織(像是肌肉或神經)的組成細胞。可塑性高的成體幹細胞已常態地運用在醫療上。幹細胞的來源有很多,包括脐带血與骨髓。利用胚胎细胞培养與由取得的胚胎幹細胞成長為具治療性的複製體,也可望躋身未來的醫療方式之列。 医学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研究(也称为再生医学)有潜力通过用于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改变人类疾病的应对方法。但是美國政府的国家卫生研究院报告指出,“重要的技术障碍仍然存在,通过多年的集中研究才能克服。”.

新!!: 臍帶血和幹細胞 · 查看更多 »

人類白細胞抗原

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缩写为HLA),是編碼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其位于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异体物质的基础。.

新!!: 臍帶血和人類白細胞抗原 · 查看更多 »

和信醫院

#重定向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新!!: 臍帶血和和信醫院 · 查看更多 »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学结构和所组成的疾病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可以检测小到病毒大到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并且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将这些物质与生物体自身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区分开来。 病原体可以快速地进化和调整,来躲避免疫系统的侦测和攻击。为了能够在与病原体的对抗中获胜,生物体进化出了多种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机制。就连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也发展出了可以对抗噬菌体感染的酶系统。一些真核生物,例如植物和昆虫,从它们古老的祖先那里继承了简单的免疫系统。这些免疫机制包括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吞噬作用和补体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的有颌类脊椎动物则发展出更为复杂多样的防御机制。 典型的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由多种蛋白质、细胞、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精细的动态网络。作为复杂的免疫应答的一部分,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适应来更有效地识别特定的病原体。这种适应过程被定义为“适应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的初次入侵,免疫系统中的記憶T細胞能够产生“免疫记忆”;当该种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这种记忆就可以使免疫系统迅速作出强化的免疫应答(即“适应性”)。而适应性免疫正是疫苗注射能够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免疫系统的活力降低就会发生免疫缺陷,进而导致经常性和致命的感染。免疫缺陷可以是遗传性疾病,如重症聯合免疫缺陷;也可以由药物治疗或病菌感染引发,如艾滋病就是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而引发的适应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另一方面,免疫系统異常会将正常的组织作为入侵者而进行攻击,从而引起自体免疫疾病。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包括慢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一型糖尿病和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新!!: 臍帶血和免疫系统 · 查看更多 »

科学美国人

《科学美国人》(英文原名:Scientific American,缩写:SciAm)是一本美国的科普杂志。 自1845年創刊以來,許多具聲譽的科學家都曾投稿發表於該刊物。該刊物亦是美國境內最古老的連續出版月刊雜誌。 《科学美国人》在2005年12月時每個月約有555,000份美國國內發行量,以及90,000份的國際發行量。雖然被認為是高水準的期刊,但這本雜誌並不採用類似《自然》杂志同行評審的方式審查稿件,而是提供一個論壇来呈现科學理論和科学新發現,並以更大的讀者群為其目標。.

新!!: 臍帶血和科学美国人 · 查看更多 »

红血球

红血--球(Red blood cells (RBCs)),又称为红--细胞或血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球,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将氧气从肺或鰓运送到身体各个組织的最主要的媒介。破裂中的红血球或其碎片则称为裂红--细胞(schistocyte)。.

新!!: 臍帶血和红血球 · 查看更多 »

白血球

白血--球,又稱為白細--胞,(拉丁语 leucocytus,來自古希臘語 leukós「白」和 kýtos「中空」;德语 Leukozyt、英语 white blood cell 或 leukocyte,簡稱 WBCs),是血液重要的血细胞。除白血球外,人体血液中还含有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浆。 白血球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白血球可以由骨髓的造血幹細胞產生。白血球有核,能作变形运动,正常情况下白血球在健康成人体内为4×109到1.1×1010/每升血液。白血球胞作为免疫细胞,在机体发生癌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的白血球总数或细胞分类百分比可有变化。 除了在血液外,白血球还存在于淋巴系统、脾,扁桃腺以及身体的其他组织。 由於白血球的异常增生失去控制而引起的一种恶性疾病稱為白血病。.

新!!: 臍帶血和白血球 · 查看更多 »

遠見雜誌

是中華民國一本新聞雜誌,由天下文化出版。遠見雜誌於1986年7月創刊。創辦人高希均指出,創辦《遠見》的宗旨有二: 第一,是傳播國際知識,包括不同的領域、主題及人物,使中國人瞭解國際社會中的世界觀。 第二,則是要提倡遠見,期盼透過媒體的報導,能夠讓讀者揚棄個人的偏見與一己的短見,代之以爭千秋的遠見。 內容方面,以國際及兩岸間重大的趨勢、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為主要取材方向。 此雜誌同集團的事業體包括1982年創辦的「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的「93巷人文空間」,2002年的「小天下出版公司」,2004年的《30雜誌》,2006年的《遠見民調中心》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1年的《未來少年》雜誌。2010年此雜誌首度舉辦「第一屆遠見雜誌環境英雄獎」。 自2013《遠見》獲得的國內外各獎項如: 1) 金鼎獎 最佳財經時事類雜誌獎 2) 金鼎獎 最佳攝影獎──〈你所不知道的環境中國〉 3) SOPA 傑出財經報導首獎──〈服務啟動新中國〉 4) SOPA 傑出財經報導佳作──〈台灣正在買日本〉 5) SOPA 傑出環境報導首獎──〈你所不知道的環境中國〉 6) SOPA 傑出新聞攝影首獎──〈你所不知道的環境中國〉 7) SOPA 傑出調查性報導佳作──〈你所不知道的環境中國〉 8) APC 亞洲出版獎 最佳多媒體行銷──《節慶特刊》 9)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我的老年誰來養〉 10) 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年度傑出新聞報導獎首獎──〈年輕人憑什麼贏〉 11) 第一屆台灣微電影節專業組銅牌獎──〈台灣憑什麼再贏〉系列影片 12) 第27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我的老年誰來養.

新!!: 臍帶血和遠見雜誌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食品和藥品的管理監督。.

新!!: 臍帶血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 查看更多 »

血小板

血小板()——又名血栓细胞()——是从巨核细胞上脱落的细胞质小块,具有止血作用。.

新!!: 臍帶血和血小板 · 查看更多 »

血液

血液(英語:blood)是在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可以將氧氣及營養素送到各器官,並將細胞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細胞。血液組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血浆和血球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體和细胞代謝產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類的血液具有凝血機制,血管破裂時,血小板會結集,堵塞血管破口,此時血漿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纖維蛋白等凝固成為血塊,剩餘的透明液體就叫做血清。 生物體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人類的血液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還有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血型系统。 另外,人類還有淋巴循環系統,跟血液和組織液有關係的。蚯蚓、昆虫等的循環系統液體稱為血淋巴,作用不是免疫而是类似血液运输营养和废物。.

新!!: 臍帶血和血液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

香港紅十字會(Hong Kong Red Cross,縮寫:HKRC),全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簡稱香港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分會)是香港一個慈善團體,於1995年7月7日前稱為「英國紅十字會(香港分會)」,是國際红十字與红新月運動在香港的執行機構,積極推動社群,本著人道理念與志願服務精神,竭力保護生命、關懷傷困、維護尊嚴。 在香港,紅十字標誌的使用,受到《日內瓦公約》和《》(《香港法例》第1129章)所保護。.

新!!: 臍帶血和香港紅十字會 · 查看更多 »

骨髓

髓(bone marrow)位於較大骨骼的腔中,佔人體體重的4-6%,含有造血幹細胞以及多種其他的幹細胞,他們可以分化產生不同的組織。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及免疫器官。血液的所有細胞成分都來源於造血幹細胞,其中髓系細胞(紅細胞系、粒細胞系、單核細胞系與巨核細胞-血小板系)是完全在骨髓內分化生成的;淋巴系細胞(T細胞與B細胞)的發育前期是在骨髓內完成;另外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後,也回到骨髓,並在這裡大量產生抗體。通常人體在穩定狀況下,每小時約有1010個紅細胞與108-109個白細胞生成,以維持外周血循環中血細胞的組成與數量。.

新!!: 臍帶血和骨髓 · 查看更多 »

胎盤

胎盤(學名:),又稱「胞衣」,是一種只有在雌性哺乳類動物懷孕時或是每一隻哺乳類動物還是胎兒時才有的暫時器官,位於子宮內側的表面。 胎盤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和胚胎在生物學與基因上都相連,另一部分是母體的一部分。 胎盤內層是羊膜囊,羊膜囊包含羊水。胎盤植入於子宮壁,並且從母體的血液獲取營養與氧氣,排出廢物。這個介面也是一個障壁,攔下某些可能會傷害胚胎的物質。但是很多物質是胎盤無法攔截的,像是酒精以及一些抽煙產生的物質。幾種病毒也可以穿過胎盤,如德國麻疹。 胎盤還有新陳代謝跟內分泌活動。胎盤會分泌黃體激素,對維持懷孕很重要。也會分泌乳促素,增加母體的血糖與血脂,使得胎兒的營養攝取增加。 胎盤由以血管與結締組織構成的臍帶與胚胎相連。 中醫學上,胎盤具有藥效,可補身養顏。製成中藥材的胎盤稱為紫河車。.

新!!: 臍帶血和胎盤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臍帶血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脐带

脐带(學名:)是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母体内,胎儿与怀孕的母亲的胎盘的一种联系结构。.

新!!: 臍帶血和脐带 · 查看更多 »

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總、北榮)(英語: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是一家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石牌的公立醫院,直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管轄,下轄蘇澳、員山、桃園、新竹、玉里、鳳林、臺東等7家榮民醫院分院。台北榮總的隔壁為國立陽明大學,雙方於醫學教學、研究方面有密切往來,並同組「榮陽團隊」,最知名之研究成果為完成了人類第四號染色體千萬鹼基定序的重大工程,也成功完成全世界首次的靈芝基因體定序。 在中華民國醫療衛生體制中,臺北榮總與臺中榮總、高雄榮總同列為最高等級的「醫學中心」。臺北榮總中正樓樓高23層,是石牌地區的地標之一。.

新!!: 臍帶血和臺北榮民總醫院 · 查看更多 »

抗原

抗原(antigen,縮寫Ag)為任何可誘發免疫反應的物質,不只是從病原體那裡取得,一般來說體內發現分子夠大的有機物就有可能作為一個適合的抗原,這樣也就會導致例如過敏等問題。外來分子可經過B細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識或經抗原呈現細胞的處理並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結合成複合物再活化T細胞,引發連續的免疫反應。.

新!!: 臍帶血和抗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