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胡百全

指数 胡百全

胡百全,CBE,JP(Woo Pak-chuen,)是一名香港律師,1945年創辦胡百全律師事務所,曾任九龍巴士、香港益力多主席及廖創興銀行董事,歷任市政局民選議員及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1972年至1974年擔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 香港息影藝人黃夏蕙早年與胡百全結識,黃夏蕙雖然表示兩人一直有親密來往,並育有六名兒女,但黃夏蕙事實上沒有名份,而胡百全亦有正室。胡百全晚年因病情惡化,自2004年起長期入院,黃夏蕙曾指稱遭到胡百全正室子女阻止探病,其後更被法庭頒令禁制向胡百全探病,有關事件擾攘多時,仍沒有得到完滿解決。.

65 关系: 壹週刊大公报大英帝國勳章太古太古地產太平紳士太陽報契女上海市市政局三水区九龍巴士广东省伊利沙伯二世何東佛山市余若薇律師心脏病公共图书馆公证公民黨 (香港)共济会創興銀行倫敦大學立法局瑪麗醫院益力多聯合書院聖若瑟書院青洲英泥行政局馮秉芬首席非官守議員香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律師會香港經濟日報香港總督香港革新會跑馬地麥理浩黃夏蕙載通國際胡禮垣蘋果日報邵逸夫英女皇英国...李國寶李國章東周刊東方日報歌連臣角火葬場歌手母亲节民眾安全服務隊法庭新假期新報新鴻基公司195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1955年香港市政局選舉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壹週刊

《壹週刊》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雜誌,在以下兩地發行:.

新!!: 胡百全和壹週刊 · 查看更多 »

大公报

《大公报》(Ta Kung Pao)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創刊於1902年的天津法租界,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最具影響力的报纸之一。1949年後,在中共港澳工委(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领导下,《大公報》在香港出版发行,其立場被指親中和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大公報》與《文匯報》、《香港商報》和《香港經濟導報》並稱為香港「四大左報」, 香港電台。.

新!!: 胡百全和大公报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國勳章

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簡稱大英帝國勳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或譯為不列顛帝國勳章,是英國授勳及嘉獎制度中的一種騎士勳章,由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6月4日所創立。勳章分民事和軍事兩類,共設5種級別,分別.

新!!: 胡百全和大英帝國勳章 · 查看更多 »

太古

太古一詞解作上古、遠古的意思,但亦可以指:.

新!!: 胡百全和太古 · 查看更多 »

太古地產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Swire Properties Limited,),是香港活躍的地產發展商,是英資太古集團的子公司,發展過多個大型項目,包括太古城、太古廣場及太古坊等。.

新!!: 胡百全和太古地產 · 查看更多 »

太平紳士

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JP,也譯作治安法官)是一種源於英國,由政府委任民間人士擔任維持社區安寧、防止非法刑罰及處理一些較簡單的法律程序的職銜,多半是在適用英美法系的國家或是曾使用英美法系的地區。現時英國的英格蘭與威爾斯、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皆有太平紳士制度,但各地區對太平紳士的定義和要求皆有分別。.

新!!: 胡百全和太平紳士 · 查看更多 »

太陽報

《太陽報》可以指以下報章:.

新!!: 胡百全和太陽報 · 查看更多 »

契女

#重定向 乾親.

新!!: 胡百全和契女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胡百全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市政局

市政局,是一些城市的行政機構或政府部門,可以指:.

新!!: 胡百全和市政局 · 查看更多 »

三水区

三水(官方外文名称为Sanshui,传统粤语外文名称为Samshui或Samsui)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偏西、佛山市境西北部,地處珠三角的腹地,因西江、北江、綏江彙流境內而得名。總面積874.22平方公里,2015年全區常住人口為64萬人。三水是著名華人的僑鄉,現居港澳台及海外的三水籍人士有20多萬人。.

新!!: 胡百全和三水区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胡百全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胡百全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伊利沙伯二世

#重定向 伊丽莎白二世.

新!!: 胡百全和伊利沙伯二世 · 查看更多 »

何東

何東爵士,KStJ(Sir Robert Hotung,)本名啟東,字曉生,生於英屬香港,商人、買辦、企業家、慈善家。 何東初受教于传统漢文私塾,於1873年入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即皇仁書院前身)接受西式教育。1878年,何東以优异成绩畢業離校,任職于廣東海關。兩年後,轉入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任華人部初級助理員。何東表現突出,一年后獲提升為買辦,逐步接管洋行旗下众多重要企业。買辦與近代中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合編。在有了一定资本后,何东与胞弟成立合伙何东公司(Ho Tung & Co.),又推介各种血亲、婚亲担任商界要职,更投资众多公开企业,获委任为众多企业的主席、董事。除活跃于商界外,何东亦频频涉足政治。1898年,何东接济逃亡的康有为,居住于自家宅邸红行(Idlewild)。1923年,何东为平息中国内战,又奔走于大陆各地,会见地方军阀。两年后,向英廷自荐出使中国,因中英关系恶化、省港大罢工被迫取消。1956年4月26日,因病于香港逝世,享年93歲。政商名流均表示哀悼,包括時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时任港督葛量洪。同年5月2日,何东葬于湾仔基督教香港坟场。.

新!!: 胡百全和何東 · 查看更多 »

佛山市

佛山(官方音譯:Foshan,传统外文:Fatshan),简称禪、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全省第三大城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经113°06',北纬23°02',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东倚广州,距离香港约231公里,距澳門約140公里。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全市总面积3,7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3.06万,户籍人口388.97万;也是著名侨乡,旅外侨胞140万人。 2015年,佛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003.92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州、深圳之后,为广东省第三位,同时位列中国大陆地区城市GDP排行榜第十六位。 到2012年底,佛山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68亿元,同比增长11%,这个数据在全国地级市中高居首位,人均存款额也跃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新!!: 胡百全和佛山市 · 查看更多 »

余若薇

余若薇(Audrey Eu Yuet-mee,),香港資深大律師,前公民黨黨魁及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及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 1993年當上英國御用大律師;1997年中國接收香港主權不久香港居留權的法理基礎引起爭論,在任期間堅持在香港法律制度內解決而不尋求全國人大釋法,自此為人悉知。 2000-2006年建築物上訴審裁處主席,1999-2003年消費品安全上訴委員會主席,2000-2012年三屆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官方網站。2010年香港政制改革爭議不絕,特首曾蔭權邀請她上電視直播一對一辯論,引起一時風話。2006-2010年是公民黨創黨黨魁,2011年改任黨主席,屬泛民主派。.

新!!: 胡百全和余若薇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胡百全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新!!: 胡百全和心脏病 · 查看更多 »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并由公职人员来运作。与专业或学术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兒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影碟租借及图书馆教育。這類的圖書館也會收集與當地地方特色有關的書籍和資訊,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新!!: 胡百全和公共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公证

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在大陆法系的国家,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一般公證需要有公證人。.

新!!: 胡百全和公证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新!!: 胡百全和公民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新!!: 胡百全和共济会 · 查看更多 »

創興銀行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前稱廖創興銀行有限公司,是香港一間知名的較小型銀行,1948年由廖寶珊創立,為廖創興企業之聯營公司。.

新!!: 胡百全和創興銀行 · 查看更多 »

倫敦大學

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由多个行政獨立的院校联合组成的學府(聯邦制大學),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这些院校包括不少世界上最具名望的学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学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等)。全英国有大约5%的学生都在伦敦大学的学院中学习过。大學旗下的學院都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各學院在學術上有各自的領域,例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負責社會科學、皇家音樂學院負責音樂、金匠學院負責藝文和傳媒、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負責哲學和神學、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負責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科陶德藝術學院爲頂尖藝術史學府、亞非學院則為世界最重要的亞洲與非洲區域研究機構,其漢學研究與館藏亦享負盛名。2016年新加入的城市学院的法学院以及傳播學院在英國相當知名,在QS新聞傳播科系類排名在全英國第二位。英國衛報記者Michael Hann曾將卡迪夫大學與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的新聞科系比做「傳播界的劍橋牛津」。倫敦大學的學院擁有英國最完整的科系,旗下有些獨立院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城市学院)的規模相比於其他大型大學無異。而倫敦大學主要行政辦公室位於倫敦布卢姆茨伯里區(Bloomsbury)的羅素廣場的议事大楼(Senate House)之內,该处还建有图书馆和校长的住所。 英國和國外很多大學建校時都是倫敦大學的下屬學院,在授權下頒發倫敦大學的學位。例如,南安普敦大學在1952年獲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升格為獨立大學之前,也是作为倫敦大學的一個學院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近年隨着教育市場的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海外院校被授權頒發倫敦大學的文憑和學位。 1836年倫敦大學最初建校時,只有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这兩所學院。如今學院有19所,除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之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亞非學院、皇家賀洛唯學院、金匠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和倫敦商學院等學院在世界享負盛名。各個學院和研究所分散在大倫敦地區,給予高度的自主權。在多數實際場合中,這些學院被作為獨立的大學對待。根據英國法律,這些學院中有些是有權頒發自己的學位的“認可機構”(Recognized bodies)儘管多數學院並不履行這個權利。另外一些則是僅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課程的“指定機構”(Listed bodies)。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創建於1894年,2016年加入倫敦大學。 倫敦帝國學院的學生曾經被授予倫敦大學的學位,倫敦帝國學院在2007年7月8日其一百週年校慶之际,正式宣布脫離倫敦大學。伦敦大學校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发表声明,表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决定不会退出伦敦大学,但将对2007年9月入学的新生开始颁发学院自己的学位。 伦敦大学下属眾多学院的学术声望在英国可与牛津、剑桥相比拟,三校被称为金三角名校。.

新!!: 胡百全和倫敦大學 · 查看更多 »

立法局

立法局是英國屬地或英聯邦國家中的立法機構。在兩院制建制下,立法局通常指上議院。;.

新!!: 胡百全和立法局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胡百全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益力多

力多(--,日文名稱:ヤクルト,英文:Yakult),是一種非酒精類飲品,因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的微生物學教授代田稔於1930年成功培養出有益人體腸道健康的乳酸菌,其後以其名字命名為「代田菌」(學名: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並於1935年開始生產及銷售益力多產品。 「Yakult」這個名稱是取自世界語的「Jahurto」,意即-zh:乳酪;zh-hans:酸奶;zh-hk:乳酪;zh-tw:優格;-。 益力多飲品由日本益力多企業 - 株式会社ヤクルト本社()生產,公司同時擁有日本職業棒球的東京養樂多燕子棒球隊。.

新!!: 胡百全和益力多 · 查看更多 »

聯合書院

香港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 of Hong Kong),慣稱為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九所成員書院之一,成立於1956年6月。由八所私立大學書院倡議合併,包括廣僑書院、平正會計專科學校、華僑書院、文化書院、光夏書院、香江書院、珠海書院與廣大書院。但在談判期間後三所書院退出,前五所達成合併並成立「聯大學院」,然而教育司署不允許命名,故改名為「聯合書院」,而珠海書院則繼續獨立辦學。聯合書院創校董事會主席及首任校長為蔣法賢醫生,校本部(第一及第三校)設在香港堅道147號,有學生六百多人。另外,聯合亦於其時的新亞書院農圃道校址(今新亞中學)開設第二校。 1957年,聯合書院與崇基學院及新亞書院組成了「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由當時的校長蔣法賢醫生出任協會主席,爭取其應有的學術地位及資助,推動成立一所「中文大學」。至1959年,該三間書院成為政府資助的專上學院(在聯合書院中,僅聯合書院第一校,即全日制課程部分獲資助;而以夜校方式運作的第二及第三校,因不獲資助而另行成立聯大書院,後來結束)。同時,政府亦批出北角天后廟道一土地,供聯合建新校,並已決定由周李建築師事務所(今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曾設計崇基早期建築物)設計,但是項工程最終腰斬。同年,由於書院高層內訌,導致代表政府的校長蔣法賢被原先五校代表迫宮,最後被迫辭職,而外來資助亦差點因而中止。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該三間書院亦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時的成員書院。至1971年,聯合書院正式遷往現時的沙田馬料水校址上課,並開始擁有宿舍。 至今,聯合書院共有學生3361人,分佈於大學各個學院及學系。.

新!!: 胡百全和聯合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若瑟書院

聖若瑟書院(Saint Joseph's College,簡稱SJC)是香港現存首間羅馬天主教男子學校,創校於1875年,設有小學及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所補助的22所傳統名校之一。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體育及音樂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現,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八位。校舍位於中半山堅尼地道7號及堅尼地道26號。建於1920年的校舍北座(教學樓或高錕教學樓)及西座(科學樓或教堂樓)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建於1935年的堅尼地道26號則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胡百全和聖若瑟書院 · 查看更多 »

青洲英泥

#重定向 青洲英坭.

新!!: 胡百全和青洲英泥 · 查看更多 »

行政局

行政局或行政会议(Executive Council)為国家或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為最高統治者提供意見。與內閣相似,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有內閣和行政会议的建制,前者是非正式但实际的决策机构,后者仅为象征性或仪式上的决策机构,确认内阁的决策并赋予其法律效应。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特別普遍,在這些地方行政会议的地位類似英國樞密院。 作为实质最高决策机构的有:.

新!!: 胡百全和行政局 · 查看更多 »

馮秉芬

馮秉芬爵士,CBE,KStJ,LLD,DSocSc,JP(Sir Kenneth Fung Ping-fan,),香港商人和政治人物,啟祥洋行創辦人,1947年至1997年任東亞銀行董事,父親馮平山紳士有份於1918年參與創辦該行。馮秉芬自1951年至1972年歷任市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和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與周錫年爵士及簡悅強爵士等人同為當時香港的華人代表之一,屢獲英廷嘉敘,1971年獲封爵士。 另一方面,馮爵士熱心參與社會團體,曾分別任國際扶輪社3450區總監、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第六任總監及香港童軍總會副會長,而且出任過大量社會公職。馮爵士亦參與過香港高等教育發展,他有份創辦香港中文大學,並分別出任過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校董,另自1961年至1972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現時聯合書院其中一個走讀生會,命名為「秉芬堂」以作紀念。.

新!!: 胡百全和馮秉芬 · 查看更多 »

首席非官守議員

首席非官守議員(Senior Unofficial Member)是指英國一般殖民地內,行政及立法機關資歷最長及地位最高的議員職稱。至於香港在英國殖民地時代,則指行政局或立法局內資歷最長及地位最高的非官守議員(即「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或「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被委任為首席非官守議員的人士,一般都是殖民地政府十分信任的人士,他們在行政局及立法局內帶領其他非官守議員,也是總督在兩局內首要的諮詢對象,在兩局會議上可優先發言,亦會代表兩局的非官守議員致辭。.

新!!: 胡百全和首席非官守議員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胡百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胡百全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胡百全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律師會

香港律師會(The Law Society of Hong Kong)是香港一間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的專業團體,該社團在1907年前已經存在。會員都是香港事務律師。其成立目的是為了爭取會員的社會地位和利益。依香港法例指定,所有香港事務律師必須是此會的成員。據官方網站指,截至2013年12月31日擁有執業證書的事務律師共有7483人。現任會長為彭韻僖。.

新!!: 胡百全和香港律師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經濟日報》是香港的財經報章,由主席馮紹波、董事總經理麥華章及執行董事石鏡泉等於1988年創刊,以「知識為本、與時並進」為方針,為全港第一的財經報章。《香港經濟日報》致力為工商界、行政人員、投資者及專業人士提供及時貼身的新聞及市場資訊與分析。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香港經濟日報》為香港主要的財經報章,編採角度及報道手法專業,是一份以財經為主的綜合性報章,主要報道要聞、財經及社評、社會、政治、中國及商業新聞、投資理財及地產、行政人員及生活副刊。為報道中國政經消息,《香港經濟日報》在北京設有記者站。《香港經濟日報》內容以中產及專業人士為對象,亦是香港部分中學指定予學生訂閱的報章之一。.

新!!: 胡百全和香港經濟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胡百全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香港革新會

香港革新會(Reform Club of Hong Kong)是香港早期的政治團體,由貝納祺於1949年創立。革新會的會員曾經是市政局及早期區議會選舉的主要成員。革新會經常被當時的殖民地政府標籤為「反對派」。 革新會的成員主要集中在港島東區,由於成立時期比較早,所以普遍被歸入保守派,而其立場亦得到北京當局接受。1982年首次區議會選舉時,到處到可以看到革新會會員那紅底白字的醒目圍板廣告,而各會員亦順利取得各個議會不少議席。及後隨着以香港華人的政黨興起,革新會漸漸退出香港的政壇,當中有不少華人成員(如阮其江)亦離開革新會而加入港進聯。 值得一提的,如貝納祺、羅友聖等,俱為西裔人士,而非華人,另外羅友聖一直都擔任香港東區區議員,直到2007年在區選中敗於新晉的趙家賢。.

新!!: 胡百全和香港革新會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新!!: 胡百全和跑馬地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胡百全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黃夏蕙

黃夏蕙(),原名黃蕙蓮(Lana Wong,人稱夏蕙姨),香港息影藝人,畢業於港島區女子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戰後早年曾在粵劇團及粵語電影演出,後來息影。但自從鄧家爭產事件發生後,作為同樣出身於粵劇界的「祥嫂」洪金梅女士的好友,黃夏蕙再度於大眾面前出現,更為她博得多套電影的演出,及於電視劇客串、提供意見的機會。在一輪爭吵事件暫時平息之後,她亦再度回復平常的生活。.

新!!: 胡百全和黃夏蕙 · 查看更多 »

載通國際

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Transport International,),1997年於百慕達註冊成立,2005年前稱為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11月28日正式易名,新鴻基地產持有其33%股權。載通國際除在香港本土擁有亞洲最大的城市客運及個別地產業務,在大中華地區亦擁有多家客運機構。.

新!!: 胡百全和載通國際 · 查看更多 »

胡禮垣

胡禮垣(1847年-1916年),字翼南,廣東三水人。其父胡献祥常年在香港做生意。胡礼垣在家乡从塾师启蒙, 天分极高,渐渐精通四书五经,写得一手洋洋洒洒的八股文,在县里童子试中位居头名。但接著胡礼垣久困科場,却对经史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致力于研习诗词古文。 1857年,胡礼垣随父亲至香港,接受西式教育。他15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曾经拜伍廷芳为师学习英语,将目光转向西方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传统教育使得胡礼垣打下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而西式教育又使他进入西方文明的殿堂,这为他日后在中西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改良主义思想家奠定了基石。 1870年,胡礼垣从中央书院毕业,因学业成绩优异,被政府委任留校担任中文教师。两年后他辞职离校,其后到父亲所经营的航运公司兼职,并多次参加港府公务员考试,可惜均未录取。 胡礼垣曾在王韬经办的《循环日报》馆工作,担任翻译,由此与王韬结识,成为知交。王韬比胡礼垣大约年长20岁,是清末著名变法思想家,曾在该报发表政论文章,阐述其改良主义思想,这对胡礼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胡礼垣还曾一度回到国内,投奔在上海主持电报分局的郑观应,担任翻译。 大概在1885年,胡礼垣离开上海,返回香港,到《粤报》任职。在此期间,他利用闲暇将《英例全书》翻译成中文。《英例全书》大概就是《大英百科全书》,“前后积成卷帙,凡二百余万言”。但译作没有出版。 長期居住香港,後經營報業。何、胡的合作开始于1887年,当时曾纪泽在香港《德臣西报》刊载著名的《中国先睡后醒论》,何启读后不同意其观点,用英文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又欲译为中文发表。他自感中文程度太差,于是寻求胡礼垣的帮助。胡礼垣将此文修改、翻译后,两人共同署名以《中国先睡后醒论书后》(又名《曾论书后》)发表,在中国政界、思想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1898年后,胡礼垣辞去香港文学会翻译一职,“退隐于家,日惟闭户著书,考察列国政治得失,与何君启研究法律”。他与何启又合写了《新政论议》等论文,这7篇政论文章汇集为《新政真诠》一书出版,对中国改革维新提出一整套理论和实施的方针。此时胡礼垣自号“逍遥游客”,但他的内心对现实政治,对祖国的前途命运充满了担忧。卒於民国五年(1916)。 值得一提的是胡礼垣的“大同”思想。早在1871年,胡礼垣刚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时,即准备撰写《天人一贯》一书,将宗教、儒术、治学、法学融于一体,以孔子忠恕之道贯彻其中,阐述大同理想,这比康有为的《大同书》要早数十年。其后,胡礼垣在《梨园娱老集》、《满洲叹》、《伊藤叹》、《德皇叹》及致伍廷芳、孙中山等人书信等诗文中,断断续续表述了其有关大同世界的理想。胡礼垣不满于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中的排外、保守主义的非理性倾向,认为以怨报怨,以仇复仇只能加剧人与人之间、族与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仇视和敌对,“无恩无怨,报何有焉,是之谓大同。” 他與何啟合撰《新政真铨》,最初於1902年出版。著有《胡翼南全集》。.

新!!: 胡百全和胡禮垣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新!!: 胡百全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邵逸夫

邵逸夫爵士(Sir Run Run Shaw ,)(注),邵雍第三十三世孫,章字輩。字仁楞,「以字行」,號逸夫,香港電影及電視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 他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綫電視)亦主導着香港的電視行業,多年來佔據本地的收視領先地位。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 他生前曾致力于慈善事业,历年捐助社会公益、尤其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而邵逸夫在晚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諾貝爾獎之称的“邵逸夫奖”,表揚在教育和科研有傑出貢獻的人物。 2014年1月7日上午6時55分,邵逸夫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107歲。.

新!!: 胡百全和邵逸夫 · 查看更多 »

英女皇

英女皇可以指:.

新!!: 胡百全和英女皇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胡百全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李國寶

李國寶爵士(Sir David Li Kwok-po,)出生於英國倫敦,祖籍中國廣東鶴山,李佩材家族成員,是大律師李志喜的堂兄,乃天主教徒。現任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股東,香港大學副校監,曾任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立法會金融界代表議員。他的太太是商人潘迪生胞姊李潘金翠。.

新!!: 胡百全和李國寶 · 查看更多 »

李國章

李國章教授(Professor Arthur Li Kwok-cheung,),祖籍廣東鶴山,香港出生,現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東亞銀行董事局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及全國政協委員。教育統籌局(現稱教育局)前局長,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曾任中大外科學系講座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他是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李國寶的胞弟。他出任教育統籌局局長、中大校長時,因為其強悍作風,而被稱為「教育局沙皇」、「亚瑟王」。.

新!!: 胡百全和李國章 · 查看更多 »

東周刊

《東周刊》是香港出版的周刊雜誌之一,市場定位是一本報導香港娛樂圈及時事新聞為主的雜誌,不過它的新聞資料來源常見以「狗仔隊」偷拍,及再加類似 「故事創作」為主要內容,走大眾通俗路線,2002年因刊登受害女星被虐裸照,引發演藝圈總動員千人大遊行譴責,在社會強烈輿論壓力下宣佈停刊,五個月後由星島新聞集團收購並復刊。.

新!!: 胡百全和東周刊 · 查看更多 »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新!!: 胡百全和東方日報 · 查看更多 »

歌連臣角火葬場

哥連臣角火葬場是香港一個火葬場,位於香港島東區大潭峽,於1962年啟用,鄰近歌連臣角道及柴灣區內多個墳場,場內是經火葬處理的先人骨灰龕。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新!!: 胡百全和歌連臣角火葬場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胡百全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母亲节

母亲节是一个为感謝母亲而慶祝的節日,而在世界各地的母亲節的日期有所不同。母亲们在这一天裡通常会收到孩子們送的礼物;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康乃馨被视作最适于献给母亲的鲜花之一。.

新!!: 胡百全和母亲节 · 查看更多 »

民眾安全服務隊

民眾安全服務隊(簡稱民安隊,Civil Aid Service,縮寫:CAS)是香港保安局轄下的輔助紀律部隊之一,於1952年成立,初期為一個備戰的輔助組織,經過多年發展,轉展成為服務多元化的民防保安部隊,在發生天災人禍時,執行各種緊急服務,輔助正規紀律部隊,進行救援工作和維持治安。現任民眾安全服務隊處長為李樹榮博士,領導3,634名成人隊員及3,232名民安隊少年團團員。民眾安全服務隊被譽為亞洲其中一支最優秀的志願輔助部隊,是世界各地志願工作團體的典範之一。 每當接獲通知,民眾安全服務隊人員需要於1小時45分鐘內抵達行動基地集合、接受匯報及準備,然後一同出發行動。於2012年全年,民眾安全服務隊參與了138次緊急服務,包括80次山嶺搜救、37次火災救援及15次水災或者颱風救援,服務時數達逾16,000小時;協助人群管理220次,服務時數達逾87,000小時。 民眾安全服務處簡稱民安處,編制人數為103人,包括一名相當於首長級薪級表第二點的人員(職銜為總參事),其餘則為部門人員及一般職系人員。他們的工作是為民眾安全服務隊志願人員提供行動策劃及管制、隊員訓練、行政和後勤支援。部份職系人員需要同時兼任民眾安全服務隊的志願工作。民安處總參事暨民安隊副處長(行動)為張達賢。.

新!!: 胡百全和民眾安全服務隊 · 查看更多 »

法庭

法庭是進行法律聆訊的地方,俗稱公堂。.

新!!: 胡百全和法庭 · 查看更多 »

新假期

《新假期》(Weekend Weekly)又稱《新假期週刊》,是香港的一本休閒週刊,1999年9月創刊,由楊受成所創辦的英皇集團旗下的新傳媒集團出版。2016年9月26日,雜誌所屬新傳媒集團10月13日起,逢星期四,《新假期周刊》、《東方新地》、《新Monday》、《more》四本雜誌合併一書,消息指集團裁員過百人。 香港新假期主打旅遊、飲食、消費及吃喝玩樂等鼓吹消費主義,是香港一本受中產及富有一群的讀者喜愛。新假期是英皇集團旗下的一本休閒雜誌,同類競爭者眾多,包括飲食男女及U magazine。.

新!!: 胡百全和新假期 · 查看更多 »

新報

新報可以指:.

新!!: 胡百全和新報 · 查看更多 »

新鴻基公司

新鴻基公司,正名為新鴻基有限公司(),是一家於香港上市的大中華地區金融服務機構,主要營運結構性融資和私人財務業務,現時於香港及中國內地擁有超過200間分行及辦事處。公司亦持有新鴻基金融有限公司部份股權。公司的執行主席是李成煌,截至2014年12月31日,股東權益約149億港元。它與香港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現在沒有從屬關係,毫無股權關聯。只是早年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三人創辦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後來三人自立門戶,郭得勝及馮景禧的公司均有使用“新鴻基”冠名的情況,而李兆基的公司為恒基兆業。.

新!!: 胡百全和新鴻基公司 · 查看更多 »

195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195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於1953年5月20日舉行,由合資格選民(具有陪審員資格者)投票選出4位民選議員,得票首兩位任期兩年,次兩位任期一年。本屆選舉一共有八人參選。 香港市政局戰後首次民選在1952年5月30日舉行,因1952年選舉選出的議員任期只有一年,及政府增加兩席任期一年的議席,故在一年後又再次舉行選舉。此次選舉首次在九龍區設立投票站,位置為尖沙咀九廣鐵路局,即尖沙咀火車站,香港票站則設在金鐘美利兵房(即今中銀大廈)。此次選舉由西籍律師貝納祺知名律師、九龍巴士公司主席胡百全(名藝人黃夏蕙為其妾)、李有璇醫生及商人區達年當選,四人全是香港革新會成員,其中貝納祺為連任,而由九龍居民協會提名爭取連任的雷瑞德則落敗。故此在本次選舉中,貝納祺與胡百全任期為兩年,而李有璇及區達年任期為一年。.

新!!: 胡百全和195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55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1955年香港市政局選舉於1955年3月31日舉行,由合資格選民(具有陪審員資格者)投票選出2位民選議員,任期兩年。本屆選舉一共有三人參選。 本次選舉為1953年5月選舉、選出具有兩年任期議員的換屆選舉,香港票站設在中區新填地藝術館,而九龍票站設在九龍佑寧堂。香港革新會提名的貝納祺和胡百全爭取連任,均能成功。本次選舉參選人數為1952年恢復選舉以來最小的一屆。.

新!!: 胡百全和1955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於1957年3月8日舉行,由合資格選民(具有陪審員資格者)投票選出4位民選議員,任期增至四年。本屆選舉一共有八人參選。.

新!!: 胡百全和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