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胡沙

指数 胡沙

胡沙,原名胡云章,曾长期供职于高等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从事外交和新闻工作,退休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41 关系: 劉西堯华北联合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于光遠人民教育出版社五七干校國務院周荣鑫周扬 (学者)凌青商品化八路军兴旺寨乡光明日报现代公民知识读本真理标准大讨论遵化市联合国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西方化资中筠陈乐民陈旭麓UNESCO抗战李慎之河北省文化大革命改革晋察冀边区

劉西堯

刘西尧(),湖南长沙人,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1928年,刘西尧随父母迁居南京,就读于钟英中学。1934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1937年,向国民党三中全会递交呼吁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请愿书,同年经陶铸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奔赴红安县七里坪,参加新四军,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第一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主任兼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63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期间直接成功负责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实验。 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国务院联络员、国务院科教组副组长、国务院科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央派赴国防科委学习组副组长。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7年1月,担任教育部部长,负责文化大革命后的恢复高考工作。 1978年底辞去教育部长职务。调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13年8月24日9时30分,刘西尧因病在武汉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周永康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

新!!: 胡沙和劉西堯 · 查看更多 »

华北联合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简称华北联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所干部学校,1939年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和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结束,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

新!!: 胡沙和华北联合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胡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務的组成部门,負責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間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新!!: 胡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设的一个主管高等教育的国务院组成部门,1966年7月23日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

新!!: 胡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新!!: 胡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是根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于1952年11月15日设置的一个部门。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分设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

新!!: 胡沙和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战争初期负责晋察冀边区的领导机构。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成立,彭真任书记,隶属于北方局。1941年初,聂荣臻任代书记,刘澜涛任副书记。1943年8月北方分局改称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副书记程子华、刘澜涛。聂荣臻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时,程子华代理书记。1945年8月20日,北方局撤销,晋察冀分局升级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聂荣臻任书记,刘澜涛、罗瑞卿任副书记。1948年5月9日与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为华北局。.

新!!: 胡沙和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英語: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縮寫為RUC),簡稱人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直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該校前身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1954年,在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與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學、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一同被指定為最早一批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属于中国著名代表高校,是當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中國人民大學也是雙一流重點建設的大學,共有1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七,入選學科中,有十三個人文社會學科。 人大與現位於台北市的國立政治大學的性質及歷史背景相仿,而且皆是以發展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並各自曾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黨校,兩校也培養出不少政治家及首席执行官,現兩校合作關係密切。 2017年,人大通州東校區獲得批准,將成為人大最大的校區,未來人大將發展理工及醫學領域。.

新!!: 胡沙和中国人民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简称国图,旧称北京图书馆。.

新!!: 胡沙和中国国家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縮寫為CAS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的和最全面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与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後哲学社会科学部行政階級提升等同中國科學院,並在改組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排名全球第31名,為中國排名最高的智庫。.

新!!: 胡沙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独立為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在技術科學部的基礎上及國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并称“两院”。.

新!!: 胡沙和中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胡沙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于光遠

于光遠(),原姓郁,名锺正,經濟學家、哲學家、教育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參與者和見證人。.

新!!: 胡沙和于光遠 · 查看更多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英文:People's Education Press(PEP))是中国的一家教育类专业出版社。ISBN代码为7-107。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毛泽东题写社名。人民教育出版社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双重领导。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门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从1951年起编写出版了10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3万余种,发行量逾600亿册。1953年出版《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写的第一部字典(后该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新!!: 胡沙和人民教育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精神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场所。 “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被《五七一工程纪要》称为“变相失业”的场所。.

新!!: 胡沙和五七干校 · 查看更多 »

國務院

国务院是對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稱呼之一,可以指:.

新!!: 胡沙和國務院 · 查看更多 »

周荣鑫

周荣鑫(),原名周文华,山东蓬莱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长等职;他还曾是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新!!: 胡沙和周荣鑫 · 查看更多 »

周扬 (学者)

周扬(),原名周運宜,字起應,筆名綺影、谷揚、週莧等;湖南益陽人;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中共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 院士。曾参加领导『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黨團書記、文化總同盟書記、《文學月報》主編。因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文艺界的官方领导地位,又亲自参与和发动中共历次文化批判运动,有中共“文艺沙皇”之称;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倒,曾遭监禁和批判;文革结束后,获得平反;恢复工作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宣部副部长,中纪委常委等职。晚年思想有巨大变化,曾向在历次斗争、运动中被其批评或攻击的人士道歉,提出人性论和异化论。 1989年7月31日,因脑部疾病病逝,享年81岁。.

新!!: 胡沙和周扬 (学者) · 查看更多 »

凌青

凌青(),原名林墨卿,福建省福州市人,林则徐的玄孙。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 胡沙和凌青 · 查看更多 »

商品化

商品化专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转化或变异为可以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

新!!: 胡沙和商品化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胡沙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兴旺寨乡

兴旺寨乡,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胡沙和兴旺寨乡 · 查看更多 »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之一,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大型、全国性的官方新闻媒体之一,属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最初是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曾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 光明日报以知识分子作为读者对象出版,冯友兰、老舍、茅盾、王蒙、巴金、季羡林等均有为光明日报撰稿。现使用的报头引用于毛泽东1963年1月24日题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文末。.

新!!: 胡沙和光明日报 · 查看更多 »

现代公民知识读本

《现代公民知识读本》,主编于光远,执行主编胡沙,编委中有张厚感、吴坤定和赵慎修。该书分为三册——《品格与人生卷》、《生活与法律卷》、《民主与科学卷》——原系为小学和初、高中学生编写,编著者中有朱新梅、颜三忠、李英、陈雪亮和王琴等。由(山西)希望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 正如于光远先生预料(“尽管公民知识读本的内容很重要,但是它的内容毕竟枯燥了一点,如果没有列入正式课程,学生们未必会去重视它。而且学生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学校也会考虑结合语文、历史和政治课讲授部分公民知识。我认为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见于《现代公民知识读本》总序),这套书出版后,教育机关漠视,学校未予采用。在“教育产业化”(实即商品化)的环境下,公民教育在《现代公民知识读本》问世后十年仍然止于社会各界的呼吁。.

新!!: 胡沙和现代公民知识读本 · 查看更多 »

真理标准大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197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务实派和以华国锋为领导的毛泽东忠实支持者之间的辩论。.

新!!: 胡沙和真理标准大讨论 · 查看更多 »

遵化市

遵化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唐山市代管。遵化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0年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北省各县(市)的第三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五十九位,2009年遵化市GDP总量392亿元(合57亿美元)。.

新!!: 胡沙和遵化市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胡沙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

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

新!!: 胡沙和联合国大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與文化组织(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éducation, la science et la culture,缩写作 ONUÉSC;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作 UNESCO),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联合国教育、科学與文化组织接續國際聯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195个会员国及8個準會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利用教育、科學、文化、溝通及信息,為建立和平、消除貧窮、可持續性發展及跨文化對話而努力。”。因此主要通过這五个领域组织活动。例如贊助文學、技術及教師培育、國際科學計劃、獨立媒體及新聞自由的提升、區域性及文化歷史計劃、促進文化多樣性、世界文學的翻譯、保護文化遗产及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及保護人權、彌平全球數位落差的國際合作協議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的成員之一。.

新!!: 胡沙和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 查看更多 »

西方化

西方化,又稱西化、西洋化、歐美化,是指社會在產業、技術、藝術、法律、政治、經濟、生活方式、飲食、語言、字母、宗教、哲學及價值方面採納西方文化的歷史進程。 在最近多個世紀,西方化在全球都有普遍且促進的影響力。此外西方化的字面意義容易令人誤會,所謂西方化通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受到西方的影響力影響的傳統社會會驅使使之轉變成更加類似西方化的社會,以希望獲得西方的生活或它的某部分,例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一代表。另一方面西方本身也透過西方化來使文明具有可塑性與文化接受能力,來維持其在全球的影響力,例如現實中現代倫敦隨處可見的外籍人士、巴黎的穆斯林社區、加拿大華埠,這些移民第二代受西方教育後通常具有本地籍,通常會組成政治團體在影響著西方國家走向,甚至操控出兵海外的行為,就是西方自身也在被西方化的明證,而進化成為更強勢主導的新時代西方文明。 所以綜上所述,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西方化又與文化互滲和文化適應相關。文化互滲是指一個社會或文化裡兩個不同族群的持續接觸所產生的轉變,接觸以後雙方文化模式的轉變是明顯的。西方化在流行的說法是指西方擴張和殖民主義對當地社會的作用。例如接納歐洲語言和典型西方習俗的本土人可被稱為文化適應或西方化。取決於文化接觸的處境,西方化可以是被迫或自願的。例如除了南美洲國家是被迫西方化、連身處西方文化中心的美國也遭受到明顯的自我西方化過程,這是因為大量歐洲移民使得英美為主的文化受到西歐的德法文化的衝擊。 跨民族接觸可對本土文化產生不同程度的控制、壓迫、抵抗、殘存、適應及改變。當本土文化受到強大外來者的破壞,經常都會造成「休克期」。「休克期」是擴張主義和殖民主義時期相互作用的特徵。在休克期,利用軍隊鎮壓民間會導致文化浩劫或文化灭绝,使一個文化被消滅。據康拉德·科塔克所說,「西方人試圖以他們的想像力重塑當地文化,漠視他們所創造的文化模式不適合西方文明以外的範圍這個事實」可能是由於康拉德·科塔克認為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出的亞細亞人比歐羅巴人更具奴隸性,他們忍受專制統治而無怨的歐洲中心主義觀點是正確的,非西方國家只適合絕對君主制不適合民主。.

新!!: 胡沙和西方化 · 查看更多 »

资中筠

资中筠,(),资深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是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因德高望重被尊称为“资先生”“资中筠先生”。 著有《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资中筠集》《资中筠自选集》等著作。.

新!!: 胡沙和资中筠 · 查看更多 »

陈乐民

乐民,欧洲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欧洲学会原会长。.

新!!: 胡沙和陈乐民 · 查看更多 »

陈旭麓

旭麓(),中国历史学家。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0年代曾任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教授,讲授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以及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后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等议题。著作有《初本中国史》《陈天华传》、《近代史思辩录》、《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著名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时,曾是陈旭麓的学生。.

新!!: 胡沙和陈旭麓 · 查看更多 »

UNESCO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新!!: 胡沙和UNESCO · 查看更多 »

抗战

#重定向 中国抗日战争.

新!!: 胡沙和抗战 · 查看更多 »

李慎之

李慎之(1923年8月15日-2003年4月22日)二十世纪晚期以来中国大陆自由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国际问题专家。.

新!!: 胡沙和李慎之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胡沙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胡沙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改革

改革,是指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較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權以達成改變现狀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也會影響該國的國勢,若成功可讓該國走向穩定局勢,若失敗可能遭致內亂或衝突。 改革必然要付出代價,且要承受內部和外部、客觀和主觀制約。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通过不断改革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據馬克思學說,历史上的改革,有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宋熙宁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 胡沙和改革 · 查看更多 »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边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山西(晋)、察哈尔、河北(冀)接壤的地区建立的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演变为晋察冀解放区。.

新!!: 胡沙和晋察冀边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