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维多利亚II

指数 维多利亚II

是Paradox Interactive开发的一款战略游戏,是2003年的《维多利亚:太阳帝国》的续作,于2009年8月19日被宣布开发,并在2010年8月13日正式发布。9月17日,在Mac OS系统上运行的版本发行。 与前作类似,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控制一个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民族国家并且经营其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与科技的各项事务。 目前最新版本為3.04版,但由于存在较多问题,一般常用的版本仍为3.03版。.

53 关系: 劳动南北战争士兵外交宗教小麦工業化市场亚马孙亚马逊公司德国僧侣僱傭农民商品勢力範圍科技经济网络论坛美国炮舰外交生产職業首席执行官識字率貴族資產階級贸易軍官軍事资源鋼鐵雄心GameRankingsGameSpotIGNITunesMac OSMac OS XMetacriticMicrosoft WindowsParadox Interactive民族主義民族國家战略游戏文化圈改革...政体政治教育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劳动

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

新!!: 维多利亚II和劳动 · 查看更多 »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或稱美國内戰(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内战,發生於1861至1865年期間。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 據估計約有10%的20-45歲北方男性和30%的18-40歲南方白人男性在戰爭中死亡。.

新!!: 维多利亚II和南北战争 · 查看更多 »

士兵

士兵或兵,在其最一般的意義上說,是自願或義務兵役制根據招募到的人以保衛國家的主權,接受培訓和裝備,以保衛國家和它的利益。作為這些武裝部隊的一員,他成為軍隊中的有組織的軍人。在戰士的軍隊中鴻溝群體通常在裝備或武器不同區分不同的兵種,如步兵,海軍陸戰隊,砲兵,騎兵等。.

新!!: 维多利亚II和士兵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维多利亚II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新!!: 维多利亚II和宗教 · 查看更多 »

小麦

小麥是小麥屬(学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Belderok, Bob & Hans Mesdag & Dingena A. Donner.

新!!: 维多利亚II和小麦 · 查看更多 »

工業化

工業化,是人類社會由前工業(累積資本速度緩慢的農業畜牧業經濟)到工業狀態的社會及經濟改變過程(見前工業社會)。此一社會及經濟改變與技術創新有很密切關係,尤其是大規模量產和冶金學的進步。狹義的工業化有代表性的是《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的定義,製造業和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及其就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新!!: 维多利亚II和工業化 · 查看更多 »

师可以指:.

新!!: 维多利亚II和师 · 查看更多 »

市场

市場起源於古時人類對於固定時段或地點進行交易的場所的稱呼,而此交易場所是那些需要经常进行物品交换的人,为了減少搜尋成本所自发形成的。詞中的「市」指的並非「城市」,而是古時的「買賣」、「交易」之意。 今日,市場具備了兩種意義,一個意義是交易場所,如傳統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等等,另一意義為交易行為的總稱。市場一詞不僅僅只是場所,還包括了在此場所進行交易的行為。故當談論到市場大小時,並不僅僅指場所的大小,還包括了消費行為是否活跃。广义上,所有产权发生转移和交换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市场。 市場雖為交易行為的總稱,但交易行為不一定是自由的,尤其是在提供商品或選擇交易對象時,會因外部的干擾如法條、公約等加以限制。可以自由提供商品與選擇交易對象的稱為自由市場,反之則為非自由市場。 自由市场对资源表现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配置的功能,被称为市场机制。.

新!!: 维多利亚II和市场 · 查看更多 »

亚马孙

亞馬遜可以指:.

新!!: 维多利亚II和亚马孙 · 查看更多 »

亚马逊公司

#重定向 亞馬遜公司.

新!!: 维多利亚II和亚马逊公司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维多利亚II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维多利亚II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僱傭

僱傭(Employment,意近:就業)是指二个伙伴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一方为雇佣者(雇主、雇佣人),另一方为被雇佣者(僱員)。从法律意义来看,通过双方契约约定,“被雇佣者”为“雇佣者”工作(出卖劳动),并由雇佣者提供报酬的一种法律关系,属于民法的范畴。 在商界,一个生产机构需要尽力进行产出行为以获得商业利润(profit),具体从事这种产出行为的人并以此获得所得的人称为僱员、职员。 另外,在公共行业(如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也存在类似的雇员、职员。 提供個人工作機會並酬以薪資的持續活動,稱為「雇用」。利用個人或多人所提供的服務來換取工資或其他款項的行為,則稱為「短期僱用」。為維持生計或作為主要事業或工作而從事的活動,不論有薪與否,都稱為職業。.

新!!: 维多利亚II和僱傭 · 查看更多 »

农民

#重定向 農民.

新!!: 维多利亚II和农民 · 查看更多 »

商品

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時提供效用,例如為購物的消費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无形的服务。就其本身而论,商品能以有形的方式交付给购买者,并且它的所有权也一并由销售者转移给了顾客。例如,苹果是有形的商品,相对而言,理发则是一种无形的服务。雖然在經濟理論中,所有物品被認為是有形的 ,在現實中某些類別的物品,如信息,只以無形資產形式存在。舉例來說,蘋果是有形物體,而新聞屬於一種無形的物品,並且只能通過媒介接收,如印刷、廣播或網路。 商品和服务之间保留的区别或同时包括二者的一个用法,就是日用品(Commodities)。在微观经济学中,商品通常用于这个词所包括的含义。商品(Commodities)是在没有强制条件下,人们用来交换的被认可的产权、所有权叫商品。商品的出现是由于生产过剩和使用权管理权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商品的交易行为的一般发生于市场中。Commodity一词有時被用來作為一個經濟物品的代名詞,但在贸易领域中常專指原料和初級產品。.

新!!: 维多利亚II和商品 · 查看更多 »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新!!: 维多利亚II和勢力範圍 · 查看更多 »

科技

科技可以表示:.

新!!: 维多利亚II和科技 · 查看更多 »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新!!: 维多利亚II和经济 · 查看更多 »

网络论坛

網絡--,常簡稱為--,又稱--、討論版等,是種提供在線討論的程序,或由这些程序建立的以在線討論为主的网站。由Usenet在1980年之后開始流行,网络论坛大多在技术上代替了早期的电话为基础的BBS服务。虽然在技术上代替了BBS,很多论坛还保有“BBS”的名称。.

新!!: 维多利亚II和网络论坛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维多利亚II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省,可以指:.

新!!: 维多利亚II和省 · 查看更多 »

炮舰外交

舰外交(Gunboat diplomacy),国际政治用语,指强权通过展示自身武力,迫使他国接受其要求的外交政策。.

新!!: 维多利亚II和炮舰外交 · 查看更多 »

生产

生产在经济学中指的是厂商或服务提供者,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也就是生产要素)转变为商品(有形产品或無形服务)的过程。.

新!!: 维多利亚II和生产 · 查看更多 »

職業

職業(job),是一種日常性的規律勞動,其目的在於換取勞動所得(也就是薪資),亦象徵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名譽等等。职场上的专门行业,是對劳动的分類。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西方商品經濟發達的社會,通常指具有一定專長的社會性工作。劃分的方式很多,也沒有定勢,通常以所從事的产业或行業爲主,並結合工作特點混合使用。職業在英語中對應於profession 或 occupation,作為術語概念有差異。 汉语詞彙“職業”作為術語,有時指工作(集合名詞),其概念與時代、社會經濟--有關。一定時期有時包含社會地位的成分。如僕人、傭人、長工在經濟落後時代代表地位和社會階層,在中國大陸被称为保姆,職業作爲一種概念,與經濟發展的--、社會政治制度有很大關係,如詞彙“農民”,1980年代以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多指個人身份,而且除非“農轉非”、大學升學可以改變;在現代西方社會,農民是一種職業,多指農場的工人。 常態情況下,高中畢業或以上程度獲高薪;輟學則獲低薪。.

新!!: 维多利亚II和職業 · 查看更多 »

首席执行官

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縮寫為CEO;香港稱行政--總裁;臺灣稱執--行長;中國大陸稱首席--執行官),是許多企業,尤其是美國企業的頭銜,是公司三長之一(另二為董事長、財務長),是在一个企業集團、財閥或行政單位中的最高行政負責人。.

新!!: 维多利亚II和首席执行官 · 查看更多 »

識字率

識字率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當中,十五歲以上的合法「勞動人口」中能讀寫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識字率正在增加當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學的人口。 識字率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教育普及的程度,也可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同時在某種程度中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的政局安定性,另一方面,識字率增加和國民義務教育實施以及印刷術普及等也有著關聯。 傳統上,「識字」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

新!!: 维多利亚II和識字率 · 查看更多 »

貴族

貴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多于其他人。在現時,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貴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不被認為是貴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不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袭爵位,則通常被看做是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的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中的邊緣者。.

新!!: 维多利亚II和貴族 · 查看更多 »

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bourgeoisie,直譯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學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階級之一。.

新!!: 维多利亚II和資產階級 · 查看更多 »

贸易

贸易是自願的貨品或服務交換。貿易也被稱為商業。貿易是在一個市場裏面進行的。最原始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換貨品或服務。現代的貿易則普遍以一種媒介作討價還價,如金錢。金錢的出現(以及後來的信用證、鈔票以及非實體金錢)大大簡化和促進了貿易。兩個貿易者之間的貿易稱為雙邊貿易,多於兩個貿易者的則稱為多邊貿易。 貿易出現的原因眾多。由於勞動力的專門化,個體只會從事一個小範疇的工作,所以他們必須以貿易來獲取生活的日用品。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往是因為一地在生產某產品上有相對優勢,如有較佳的技術、較易獲取原材料等。.

新!!: 维多利亚II和贸易 · 查看更多 »

軍官

軍官,本義為國家授權至軍中管理軍隊的官員,軍官往往象徵著國家軍隊的威權性,是軍隊最高的管理幹部,一般由尉級至將級的人員擔任,在軍中擔任領導軍隊,指揮領導或技術幕僚(或稱參謀)的職務,前者擔任的職務名稱有排長、連長、營長或旅長等,後者幕僚職則有人事官、訓練官或情報官等等,一般在現代國家的軍隊體制,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而軍官在位階上高於士官及士兵,擔任領導及幕僚的職務。 在古中國各個朝代,對軍官的稱呼不一,有武將、武官、武吏等稱呼,軍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騪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元朝, 官員分為民官、軍官。 在皇帝的詔、敕和公事行文中,對軍官的升、降、襲職、退休等已有規定。如,在邊界地區「鎮守三載無虞者,……軍官升一階”(《元史》卷二十四);“軍官有功而升职者,舊以其子弟襲職,陣亡者許令承襲,若罷去者,以有功者代之。.

新!!: 维多利亚II和軍官 · 查看更多 »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新!!: 维多利亚II和軍事 · 查看更多 »

资源

资源是指任何一种有形或者无形、可利用性有限的物体,或者是任何有助于维持生计的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商业上或者甚至出于道德规范方面的因素会要求通过资源管理来实现资源分配。.

新!!: 维多利亚II和资源 · 查看更多 »

鋼或稱鋼鐵、鋼材,是一種由鐵與其他元素結合而成的合金,當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約佔鋼材重量的0.2%至2.1%,視乎鋼材的等級。其他有時會用到的合金元素還包括錳、鉻、釩和鎢.

新!!: 维多利亚II和钢 · 查看更多 »

鋼鐵雄心

《钢铁雄心》(Hearts of Iron,简称 HOI)是一款以1936至1948年为背景的战略游戏,由Paradox Interactive开发, 发行。玩家可以控制任一国家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之中。该游戏于2002年在 Windows 平台发布。发布Macintosh版本。游戏的主程序员是Johan Andersson。由于直接将西藏、新疆和满洲地区划分为独立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声称,该游戏“严重歪曲历史事实,大肆宣扬分裂,危害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并将其列为非法游戏。对此,制作方Paradox Interactive表示游戏准确描绘中国经历的“艰难时期”,展现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赢得国共内战。 而此代正體中文版,則以《國共秘辛之鋼鐵雄心》為名上市,由遊戲海科技代理發行。 续作《钢铁雄心2》于2005年制作并发布,对科技和游戏系统作出了修改。2009年8月7日,《钢铁雄心3》发布。.

新!!: 维多利亚II和鋼鐵雄心 · 查看更多 »

GameRankings

GameRankings是一個著名的電子遊戲評分汇总網站。GameRankings收集其他媒体對各電子遊戲打分,并计算平均分,同时收集各玩家對每一款遊戲的意見及批評。現時GameRankings網站上各收錄超過關於14,500款遊戲的315,000評分文章,GameRankings的評分被普遍認為一款成功的電子遊戲的指標之一。.

新!!: 维多利亚II和GameRankings · 查看更多 »

GameSpot

GameSpot(中国大陆:游戏基地),於1996年5月由Pete Deemer和Vince Broady創立,是一個提供新聞、評論、預告片、下載及其他的相關資訊的電子遊戲網站。GameSpot被一間後來被CNET收購的企業ZDNet所收購。根據Alexa,GameSpot.com是200個網路擁擠最嚴重的網站之一。 除了由GameSpot員工創作的內容,網站還允許用戶寫評論、網誌、之後在網路論壇分享。一些在CNET旗下的GameFAQs分享。 2004年, GameSpot被Spike TV的觀眾選上「電子遊戲賞節目」贏得「最傑出遊戲網站。其他的遊戲網站還有IGN、1UP.com、GameSpy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2008年,根據Compete.com的統計,「gamespot.com」吸引了最少6000萬人的點擊率。 GameSpot的主頁鏈結了到最近新聞、評論、預告、和一些有關遊戲機的入口:Wii、任天堂DS、電腦遊戲、Xbox 360、PSP、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它還有一列「最受歡迎遊戲名單」,還有給用戶快速獲得遊戲資訊的搜尋器。GameSpot 還包括一些小範圍的遊戲機:任天堂64、GameCube、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Xbox、PlayStation、SEGA Saturn、Dreamcast、Neo Geo Pocket Color、N-Gage、手機遊戲。.

新!!: 维多利亚II和GameSpot · 查看更多 »

IGN

IGN(Imagine Games Network)是一間由乔纳森·辛普森-宾特在1996年创立的多媒體和評論網站,主要對象為電子遊戲。母公司是IGN Entertainment(GameSpy、爛番茄、AskMen持有者)。 IGN的主網站包含數個特別網頁或「頻道」,每一個都在IGN有分區。遊戲有關的頻道例如有:電腦遊戲、任天堂、Xbox、PlayStation、行動電話、Retro、iOS。IGN頻道還包含:電影、音樂、工具、科技、運動、電視等等。.

新!!: 维多利亚II和IGN · 查看更多 »

ITunes

iTunes是一款媒體播放器的應用程式,2001年1月10日由蘋果電腦在舊金山的Macworld Expo推出,用來播放以及管理數位音樂與視訊檔案,是最受歡迎的管理iPod与iOS设备檔案的主要工具之一。此外,iTunes能連線到iTunes Store(在有網路連線且蘋果公司在當地有開放該服務的情況下),以便下載購買的數位音樂、音樂影片、電視節目、iOS应用(在iOS 11推出后去除)、各種Podcast以及標準長片。2015年起电脑端的Apple Music服务也被整合进了iTunes中。 此程式原來由傑夫·羅賓(Jeff Robbin)和比爾·金凱德(Bill Kincaid)開發,當初稱作SoundJam MP,1999年由Casady & Greene發表。2000年被蘋果電腦買下,更換新的使用者介面,增加燒錄CD的功能,並且移除面板支援,改名為iTunes。起初只能在Mac OS 9 作業系統上運行,九個月後,第二版支援Mac OS X系統,第三版停止支援Mac OS 9。2003年10月,iTunes 4.1版本發佈,增加了對Windows 2000和XP的支援。2007年,微軟發佈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與iTunes有數個已知的相容性問題,蘋果已發行新版本以修正問題。 iTunes可從蘋果的網站免費下載取得,麥金塔電腦和一些iPod產品也有附帶此軟體。它也曾是蘋果iLife多媒體應用程式套件的一部分。.

新!!: 维多利亚II和ITunes · 查看更多 »

Mac OS

#重定向 麦金塔操作系统.

新!!: 维多利亚II和Mac OS · 查看更多 »

Mac OS X

#重定向 MacOS.

新!!: 维多利亚II和Mac OS X · 查看更多 »

Metacritic

Metacritic是一個專門收集對於電影、電視節目、音樂專輯、遊戲的評論的網站,網站會整合每個評價的分數再做出一個總評分做為這個項目的評分,在項目的多項短評中,從最好的分數到最坏的分數由下排列,最好的評價分數是綠色到最低的評價分數的黃色、紅色排列。.

新!!: 维多利亚II和Metacritic · 查看更多 »

Microsoft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中文有时譯作微軟--,通常不做翻译)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是MS-DOS之下的桌面環境,其後續版本逐漸發展成為主要为個人電腦和服务器用户設計的操作系統,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統的垄断地位。此操作系統可以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平台上运行,如个人电脑(PC)、移动裝置、服务器(Server)和嵌入式系統等等,其中在个人电脑的领域应用内最为普遍。在2004年國際數據資訊公司一次有关未来发展趋势的会议上,副董事长Avneesh Saxena宣布Windows拥有终端操作系统大约70%的市场份额 www.linuxworld.com.au。 Windows操作系統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於2015年7月29日發佈的 Windows 10。Windows Server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2016年9月26日發佈的Windows Server 2016。.

新!!: 维多利亚II和Microsoft Windows · 查看更多 »

Paradox Interactive

Paradox Interactive是一家瑞典电子游戏发行商,发行自己子公司开发的游戏及其他公司开发的游戏,公司设于斯德哥尔摩,因发行诸多款历史策略类游戏而著名。它的子公司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主要的代表作品包括欧陆风云系列、维多利亚系列、十字军之王系列、钢铁雄心、群星系列等,以上五个系列的作品采用相同的引擎开发。除此之外,該公司曾是骑马与砍杀系列的發行商。.

新!!: 维多利亚II和Paradox Interactive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维多利亚II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民族國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乃歐洲在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歐洲在18及19世紀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国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從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體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體的認同概念,其來源可以是共享的體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應此包括以公民民族主義及種族民族主義等不同的思維,主要取決於認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謂的單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同一价值、歷史、文化、或语言;不論是繼承前帝國/王國的統治範圍或者是當代全球化的移民現實來說,少有国家符合此類型。因此,當代民族国家常為多民族國家,而今日多元文化主義常用來形塑及爭取對體制的認同,而非民族,但按國家族群比例的多寡,一國對於外來移民的包容程度也會不同。.

新!!: 维多利亚II和民族國家 · 查看更多 »

战略游戏

战略游戏(也叫策略游戏)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图板游戏、电视游戏和电脑游戏的游戏形式。它要求游戏的参与者“拥有”做出决策的能力。在战略游戏中,决策对游戏的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战略通常是与运气相对,然而,很多游戏既包含战略成分又包含运气成分,这给战略游戏的划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战略成分来描述这个游戏。.

新!!: 维多利亚II和战略游戏 · 查看更多 »

文化圈

文化圈(Kulturkreis)是一個與文化相關的地域名詞,多側重「歷史發展」與「地域統合」。.

新!!: 维多利亚II和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旅是现代陸軍的编制,由若干个团或者营组成。在现代陸軍编制中,旅通常作为一个战役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役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在编制上由多个技术兵种混合编成的旅稱為混成旅或聯兵旅(聯合兵種旅、或作诸兵种合成旅)。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旅由於編制比較小,使用靈活,逐漸被許多國家列為標準或者常被編制。旅的指揮官稱為旅長,由軍階是少將或上校軍官擔任。 在空軍的體系中,聯隊(Wing)與旅相當。指揮官軍銜通常是准將或上校。.

新!!: 维多利亚II和旅 · 查看更多 »

改革

改革,是指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較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權以達成改變现狀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也會影響該國的國勢,若成功可讓該國走向穩定局勢,若失敗可能遭致內亂或衝突。 改革必然要付出代價,且要承受內部和外部、客觀和主觀制約。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通过不断改革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據馬克思學說,历史上的改革,有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宋熙宁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 维多利亚II和改革 · 查看更多 »

政体

政体(form of government),是國家的政治、統治形態,即國家政治體系運作的形式。一般用來指涉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新!!: 维多利亚II和政体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维多利亚II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维多利亚II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维多利亚2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