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端皇后 (朱碩熿)

指数 端皇后 (朱碩熿)

端皇后魏氏(),明端帝朱碩熿妻。 魏氏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明端帝及生子明宣帝朱器墭。隆武元年(1645年),明紹宗追上諡號為端皇后。.

6 关系: 隆武谥号朱器墭朱碩熿明史明紹宗

隆武

隆武(1645年七月-1646年八月),南明绍宗朱聿键的年号,意为“兴隆洪武”。1647年九月淮安起事者张华山用此年号起事《清史稿·世祖纪》。 《南明史》載,永曆二年八月林察航海成功後鄭成功奉朔改稱永曆。據《續明紀事本末》卷七記載,永曆二年八月林察航海成功後鄭成功始知永曆帝已即位。朱由榔的使節在十月到,晉鄭成功威遠侯,鄭成功奉朔改稱永曆。一說順治五年三月(明永曆二年)改奉永曆為正朔。另一說以隆武五年(1649年,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改奉永曆為正朔。.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隆武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朱器墭

朱器墭(墭,亦作上城下皿,一作义),是唐藩王朱碩熿之庶長子。.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朱器墭 · 查看更多 »

朱碩熿

朱碩熿(《思文大纪》:「……崇祯二年二月,父为叔鸩,朕誓报仇。赖有司之持公,天启心于祖考念,请于烈庙,奉敕准封。本年十二月十二日,祖考亦薨,朕乃奉藩。……」,頁21-22,合1630年1月24日)是唐藩王朱宙栐之子。他在隆慶三年被封為世子,隆慶五年襲封唐王。朱碩熿在崇禎二年死,諡號唐端王,他的孫子朱聿鍵繼承為唐王。1645年,孫子朱聿键称帝后,追諡他为端皇帝琉球國《歷代寶案》:併於登極之日,上朕(隆武帝朱聿键)高曾祖考尊謚曰:惠皇帝、惠皇后;順皇帝、順皇后;端皇帝、端皇后;宣皇帝、宣皇后。伸此尊親之典,盡朕孺慕之誠。。.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朱碩熿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明紹宗

#重定向 隆武帝.

新!!: 端皇后 (朱碩熿)和明紹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端皇后 (朱硕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