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科索沃议会

指数 科索沃议会

科索沃议会(阿尔巴尼亚语:Kuvendi i Kosovës;塞尔维亚语:Скупштина Косова / Skupština Kosova)是科索沃的国家立法机关,該機構設立於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议会大樓內。科索沃议会实行一院制,由120名經人民選舉產生的议员所组成。议員任期為4年。现任科索沃议会主席是Kadri Veseli。.

9 关系: 塞尔维亚语一院制科索沃科索沃民主党科索沃民主联盟聯合政府首都阿尔巴尼亚语普里什蒂纳

塞尔维亚语

没有描述。

新!!: 科索沃议会和塞尔维亚语 · 查看更多 »

一院制

一院制是指国家的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立法和通过议案比较简便,亦避免冗长的立法程序。.

新!!: 科索沃议会和一院制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國(Republika e Kosovës;Republika Kosovo),通称科索沃(又譯科索夫、科索伏),是一個主權爭端地區及有限承認國家,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於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塞爾維亞雖然承認其民選政府,但只承認该地区为塞爾維亞的兩个自治省之一(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科索沃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聯合國的託管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1990年至1999年間,該地阿爾巴尼亞族人也將科索沃稱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該國僅有阿爾巴尼亞一國承認。 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阿族堅持要求獨立,但塞方要求保證塞爾維亞領土完整。各方已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經過兩年的談判與周旋,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現時获得了110个联合国国家的承认。塞爾維亞政府已經宣佈絕不放棄科索沃的主權,準備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保證絕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獨立。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

新!!: 科索沃议会和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民主党

科索沃民主党(Partia Demokratike e Kosovës,缩写为PDK)是科索沃最大的政党之一,由現任科索沃總統哈辛·塔奇于1999年创建。.

新!!: 科索沃议会和科索沃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民主联盟

科索沃民主联盟(阿尔巴尼亚语:Lidhja Demokratike e Kosovës;塞尔维亚语:Демократски савез Косова)是科索沃的第二大政党。在2007年11月17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该党取得120席中的25席,比上届减少22席。 1980年代末期,民族主义风行南斯拉夫,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的科索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持续数十年的动荡在这段时期加剧。1989年,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突然修改宪法,收回科索沃的自治权。一群阿族知识份子同年成立科索沃民主联盟,以对抗这一举措。因为它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倾向,该党被南斯拉夫当局取缔,其党员遂在议会大楼前集会时宣布科索沃从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独立,但未获国际社会承认。此后该党曾多次呼吁阿族人抵制科索沃的议会选举。 在美国的建议下,科索沃民主联盟在1998至1999年间科索沃解放军与南斯拉夫的冲突后放弃寻求科索沃独立,党首易卜拉欣·鲁戈瓦与米洛舍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就科索沃前途问题举行会谈。这引起阿族人的不满,科索沃民主联盟支持率随之下降。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后,该党党员参与了《库马诺沃条约》的签署,接纳《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

新!!: 科索沃议会和科索沃民主联盟 · 查看更多 »

聯合政府

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又稱為多黨政府(Multiparty Government)或聯合內閣(Coalition cabinet),主要指議會制國家存在多黨時,由二個以上政黨所聯合組成的政府。如果聯合政府是由國內兩個最大但政治光譜相反的政黨所組成,又稱為大聯合政府。.

新!!: 科索沃议会和聯合政府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科索沃议会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新!!: 科索沃议会和阿尔巴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普里什蒂纳

普里什蒂纳(普利斯提納,Prishtina/Prishtinë,Приштина/Priština)是科索沃共和國的首都,位於該國東北部。科索沃獨立前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為科索沃自治省的省政府所在地。普里什蒂納距離南方的馬其頓共和國首都斯科普耶約80公里、離東北方的塞爾維亞第三大城市尼什約95公里。普里什蒂納在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曾經遭到以塞爾維亞人為首的南斯拉夫軍隊的重大破壞。隨著戰後停火以來政府對普里什蒂納的重建作業完成,現在普里什蒂納已經完全復甦,旅遊業、商業得到蓬勃發展,而交通配套和社區設施漸趨完善。.

新!!: 科索沃议会和普里什蒂纳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