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科納風暴

指数 科納風暴

科納風暴(Kona storm)是夏威夷群島的一種季節性氣旋,通常會在冬季由一種名為「科納」的西風所生成 on Western Regional Center web site。科納風暴是一種冷心低壓,屬於溫帶氣旋類而非亞熱帶氣旋。夏威夷每年都會受到科納風暴的侵襲,影響時間常會超過一週,並挾帶著豪雨、冰雹,更會帶來嚴重的泥石流、瘋狗浪及水龍捲。.

17 关系: 夏威夷島夏威夷群島下降風亞熱帶風暴信風冰雹冷心低壓副熱帶氣旋热带风暴瘋狗浪炸彈低壓熱帶氣旋陣風暴雨泥石流溫帶氣旋海龍捲風

夏威夷島

夏威夷島(Hawaii)是夏威夷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又稱大島(Big Island);位於群島最南端,面积10414平方公里。 全島有豐富的火山活動,岛上有五个盾状火山,設有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華人又稱火山島,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它的大喷火口直径达5公里,常有熔岩喷出,1881年、1950年曾大喷发,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 全島屬夏威夷縣範圍。主要都市有東側的希洛與西側的科納市(Kona,又稱Kailua-Kona)。 島上以生產夏威夷果仁與科納咖啡為主要農產事業。 島上並有高度超過4000公尺的冒納凱亞火山,設有天文台群。台灣與美國合作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望遠鏡(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AMiBA )則設在此島的冒納羅亞火山。.

新!!: 科納風暴和夏威夷島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Hawaiian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 夏威夷群島在1778至1898年间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個较大的島嶼和其他小岛組成的群島,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位處北緯19°至29°之間,北回归线穿过本群岛。属于太平洋、大洋洲,呈東南-西北向排列,共長2400公里,面积1670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島为最東南的夏威夷島,當地人慣稱為「大島」,而人口最多則是作為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最高点为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海拔4205米。 夏威夷群島屬於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其中一部份,而這些火山島是由地殼中的熱點所產生的。 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不至于太高。 夏威夷群島1959年設為美國領土的第五十州,為夏威夷州,是美国的两大海外州之一,首府在檀香山。.

新!!: 科納風暴和夏威夷群島 · 查看更多 »

下降風

下降風(Katabatic wind,Katabatic 源自希臘語 katabatikos,意思是下降),又可稱下坡風,是一種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風。夜間山脊的地表空氣比谷底空氣冷卻得更快。因此,較冷和密度較大的空氣從高處流向谷底,下坡風也從山區流向鄰近的低地。.

新!!: 科納風暴和下降風 · 查看更多 »

亞熱帶風暴

#重定向 副熱帶氣旋.

新!!: 科納風暴和亞熱帶風暴 · 查看更多 »

信風

信風,又稱貿易風,指的是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北半球吹的是東北信風,而南半球吹的是東南信風。信風經常會增加熱帶風暴的威力,影響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地區。 信風年年反覆穩定出現,猶如潮汐有信,因此稱為「信風」。古代商人們也利用信風的規律性做航海貿易,因此信風才稱做「貿易風」。 西方古代商人们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这一点导致 Trade wind 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但这是望文生义,是不对的。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原来,这是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 信风对于船只的航行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新!!: 科納風暴和信風 · 查看更多 »

冰雹

雹或冰雹(Hail)屬於突發性天然災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則可达到10厘米以上,。 冰雹是在對流雲所形成的积雨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增大,直到因其重量增加而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凝結成冰粒又不断凝结变大,直到因自身重量而下落。若降到地面時未融化解成水,则仍呈固態的冰粒或冰雹。.

新!!: 科納風暴和冰雹 · 查看更多 »

冷心低壓

冷心低壓(Cold-core low)是一種夏秋兩季較常出現於熱帶地區位於對流層高層的冷中心低壓區,但此種雲系通常是處在較高空的雲層,特殊情況是這種雲不會下雨,但會有較強的風出現。 其出現原因有兩個,一是由中緯度高層槽振幅增大延後割離出來的,二是由高層反氣旋南側之高空東風波動而成。高空冷心低氣壓在地面並沒有相對應的強低壓系統,700hPa以下看不出其氣壓場,而最強冷心區則大約在200~300hPa。在北半球的高層流線圖中可見反時針的風場運動,可以是槽形狀態或原整環流,100hPa、200hPa或300hPa高空天氣圖會以 L 及 C 表示其低壓及冷心特性。而在水氣動畫中則可見到高層水氣作氣旋式的旋轉活動。 高空冷心低氣壓對熱帶氣旋最大的影響通常是因影響其高層輻散環境而使熱帶氣旋之強度相應受到影響,例如,熱帶氣旋位於冷低東南側便會得到較佳輻散而增強,位於西側便可能受下沉氣流影響而減弱。高空冷心低氣壓本身發展得強烈時也可直接誘生出地面擾動的出現,環境適合時可增強成熱帶氣旋。.

新!!: 科納風暴和冷心低壓 · 查看更多 »

副熱帶氣旋

--,又稱--,是一個與鋒面不相關的低氣壓,特性介乎熱帶氣旋及溫帶氣旋之間,通常是高空冷心低氣壓伸延至地面或高緯冷心低氣壓割離至低緯形成的。在合適的環境下,副熱帶氣旋有機會轉化為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

新!!: 科納風暴和副熱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热带风暴

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縮寫T.S.)是熱帶氣旋的一種,其中心附近持续風力為每小時63-87公里,即烈風程度的風力。在臺灣熱帶氣旋達到這個風力標準,與強烈热带风暴皆統稱為輕度颱風。 热带风暴對下一級為热带低氣壓,對上一級為強烈热带风暴。 在西北太平洋,如果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999年之前)、日本氣象廳(2000年之後)將一熱帶氣旋升格為熱帶風暴,則該熱帶氣旋會被給予國際編號並命名。 Category:按强度分类的热带气旋 分類:香港天文台的熱帶氣旋等級.

新!!: 科納風暴和热带风暴 · 查看更多 »

瘋狗浪

瘋狗浪(Rogue waves),或稱異常巨浪(Freak waves)是指比有效波高(Significant wave height)高出1倍的巨浪。瘋狗浪其實是海洋中的一種湧浪(又稱長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無風三尺浪」。瘋狗浪對於人或船隻產生嚴重威脅,離岸流也同樣具有威脅性。.

新!!: 科納風暴和瘋狗浪 · 查看更多 »

炸彈低壓

#重定向 爆發性旋生.

新!!: 科納風暴和炸彈低壓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新!!: 科納風暴和熱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陣風

陣風 是自然界的流體力學現象,指空氣流動,風速時急時緩,一陣陣子。強力的陣風,使人防不勝防,可達時速百數公里,令建築物、貨櫃、飛機、竹棚架等造成嚴重破壞及人命傷亡。.

新!!: 科納風暴和陣風 · 查看更多 »

暴雨

暴雨,或豪雨,或暴风雨,指短時間內累積極大的降雨量的雨,數值大小依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差異。可能由台风造成。暴雨往往造成灾害,如洪灾和山泥傾瀉等。.

新!!: 科納風暴和暴雨 · 查看更多 »

泥石流

--或泥流(Mud flow),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雪暴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為泥土、石頭等與大量的水混合後,受重力作用,沿著斜坡或山溝滑動的現象。.

新!!: 科納風暴和泥石流 · 查看更多 »

溫帶氣旋

溫帶氣旋,亦稱為鋒面氣旋或中緯度氣旋,是一種發生在地球中緯度地區的大尺度低壓系統。溫帶氣旋附帶鋒面,一段時間後將合併成為錮囚鋒。.

新!!: 科納風暴和溫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海龍捲風

海龍捲風,也簡稱海龙卷,指发生在海上的龙卷风,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其持续时间比陆上龙卷风要长,强度也较大,但其直径比陆龙卷风略小。常以海龙卷群的方式出现。海龙卷一般的运动规律是以每小时50公里速度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上部会因气流的原因向特定方向倾斜,同时会发生壮观的“龙吸水”景象。海龙卷的破坏力表现在它能把海上船只吸入其中,对航行影响较大,故号称“风霸王”。 海龙卷群生成过程依次是:.

新!!: 科納風暴和海龍捲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