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石楠属

指数 石楠属

石楠属(學名:Photinia)包含至少60个种,為蔷薇科蘋果亞科的一群小乔木或大型灌木,分布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和中部、日本、印度和泰国等地。如果按某些生物学家的观点,将近缘种柳葉石楠(柰石楠,Heteromeles arbutifolia)包含在石楠属中,那么分布区还要包括北美洲。某些分类法中把红果树(P.

76 关系: 厚叶石楠厚齿石楠印度印缅红果树台湾石楠变种學名宜山石楠安龙石楠小叶石楠小花石楠小檗叶石楠山楂带叶石楠中华石楠中國中药临桂石楠常绿植物东南亚东亚广西石楠乔木北美洲刺叶石楠商标全缘石楠光叶石楠剑标倒卵叶石楠短叶石楠石楠 (石楠属)石楠属火棘属灌木球花石楠福建石楠福贡石楠窄叶石楠红果树约翰·林德利线虫动物门绵毛石楠绒毛石楠罗城石楠罗汉松叶石楠真菌特有種独山石楠瀕危物種...花序花瓣落葉植物褐毛石楠饶平石楠鱗翅目贵州石楠闽粤石楠锐齿石楠蔷薇科苹果亚科陷脉石楠栒子属桃叶石楠椤木石楠椭圆叶石楠毛叶石楠毛萼红果树毛果石楠泰国湖北石楠滇南红果树易危物種斜脉石楠无危物种日本 扩展索引 (26 更多) »

厚叶石楠

厚叶石楠(学名:Photinia crassifoli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7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向阳山坡丛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厚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厚齿石楠

厚齿石楠(学名:Photinia callos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新!!: 石楠属和厚齿石楠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石楠属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缅红果树

印缅红果树(学名:Stranvaesia nussia)为蔷薇科红果树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印缅红果树 · 查看更多 »

台湾石楠

台湾石楠(学名:Photinia lucid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台湾石楠 · 查看更多 »

变种

#重定向 變種 (植物學).

新!!: 石楠属和变种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石楠属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宜山石楠

宜山石楠(学名:Photinia chingiana)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开旷森林或河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宜山石楠 · 查看更多 »

安龙石楠

安龙石楠(学名:Photinia anlungensis)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安龙石楠 · 查看更多 »

小叶石楠

小叶石楠(学名:Photinia parvifoli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台灣以及中国的湖南、广西、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江西、江苏、广东、浙江、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常生于低山丘陵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小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小花石楠

小花石楠(学名:Photinia parviflor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小花石楠 · 查看更多 »

小檗叶石楠

小檗叶石楠(学名:Photinia berberidifolia)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200米至2,4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小檗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山楂

山楂,英文名:Hawthorn,学名:Crataegus,又称山裡红、大紅果、山楂肉、酸楂、赤棗、山楂炭、生山楂、焦山楂、山櫨、仙楂、仙查、山查,是蔷薇科苹果亚科的一个属,全世界有约200个种。其学名Crataegus来自希腊语中的kratos(硬的)。.

新!!: 石楠属和山楂 · 查看更多 »

带叶石楠

带叶石楠(学名:Photinia loriformis)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2,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干燥山坡丛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带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中华石楠

中华石楠(学名:Photinia beauverdian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中华石楠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石楠属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药

中藥,是中華民族傳統藥物的總稱,是根據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药物。由於其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自古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古代眾多典藉和文獻資料均以本草命名,如明代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纲目》。中藥涵義廣泛,主要分為中药材(包含中草藥和中藥飲片)和中藥製劑(包含傳統臨床製劑(丸、散、膏、丹、湯等)、中成藥、供配伍用中藥顆粒等)。中藥傳統稱為本草、生藥等;日治時代稱漢藥,至今日韓等地區仍稱中藥為漢藥或漢方藥。国际医学期刊科學轉化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影响因子(16.796)发表文章指出中草药中的危险元素。台湾学者研究发现,部分中草药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可能跟肝癌的发生有关联。.

新!!: 石楠属和中药 · 查看更多 »

临桂石楠

临桂石楠(学名:Photinia chihsinian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谷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临桂石楠 · 查看更多 »

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在植物学中指的是一种全年保持叶片的植物,叶子可以在枝干上存在12个月或更多时间。与此相对的是落叶植物,落叶植物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枝干将变得光秃秃的没有叶子。 常绿植物的叶子只能存在一年多一点时间(老的叶子脱落不久以后,新的叶子就会长出),最长存在时间大约是40年(刺果松 (Pinus longaeva))。然而,很少有物种可以保持叶子存在超过5年的。 在热带地区,大多数雨林植物都是常绿的,随着叶片年龄增长和秋天的到来,一整年它们都在逐渐替换叶片,而生长在季节性干燥气候的物种既可能是常绿的也可能是落叶的。大多数温带气候下的植物也是常绿植物。但在寒冷气候下,几乎没有常绿植物,松柏科植物在这里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因为拥有阔叶的常绿植物没有一个可以忍受-25℃低温的。.

新!!: 石楠属和常绿植物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石楠属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新!!: 石楠属和东亚 · 查看更多 »

广西石楠

广西石楠(学名:Photinia kwangsiensis)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的地区,多生在河边混交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广西石楠 · 查看更多 »

乔木

乔木是有明顯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的总称,同低矮的灌木相对称。乔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樹高在9公尺以下的稱為小喬木,樹高在18公尺以上的稱為大喬木。 在日常生活中,屬於喬木類的植物普遍稱為樹。 * Category:植物生活型 Category:木本植物 Category:草原.

新!!: 石楠属和乔木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石楠属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刺叶石楠

刺叶石楠(学名:Photinia prionophylla)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3,300米的地区,见于向阳干燥多石山坡及路边灌木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刺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商标

商标(Trademark)是识别某商品、服务或与其相关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標誌,可以是图形或文字,也可以聲音、气味或立體圖来表示。.

新!!: 石楠属和商标 · 查看更多 »

全缘石楠

全缘石楠(学名:Photinia integrifolia)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印度、缅甸、不丹、泰国、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常绿林中。.

新!!: 石楠属和全缘石楠 · 查看更多 »

光叶石楠

光叶石楠(学名:Photinia glabra),又名扇骨木(江苏)、別名日本紅葉石楠、紅芽石楠、紅葉石楠、光凿树(湖南)、红檬子(四川)、石斑木(广东)、山官木(广西),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日本、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浙江、广西、江西、江苏、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杂木林中,照叶林中可见本种。 庭院植物,常用作树篱。树干坚硬,可用於制作工具的柄。.

新!!: 石楠属和光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剑标

剑标(†),HTML字符編碼為“†”,U+2020,是在星标之后的第二种脚注标记。原來用於天主教典禮中,指示何時應該劃十字聖號。 双剑标(‡),HTML字符編碼為“‡”,U+2021,則是在剑标之后的第三种脚注标记,用来删除文本中的无关内容。 由于剑标与双剑标也是基督教十字架的另一种造型,在德语环境中这两个符号标在人名前后是象征那人已经过世。所以在当作脚注标记使用时,千万不可把它们标在一个在世之人的名字前后。历史上主要用于标注出译文中重複贅餘的成分或錯漏之處。 Category:標點符號.

新!!: 石楠属和剑标 · 查看更多 »

倒卵叶石楠

倒卵叶石楠(学名:Photinia lasiogyn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960米至2,55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丛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倒卵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短叶石楠

短叶石楠(学名:Photinia blinii)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短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石楠 (石楠属)

石楠(学名:Photinia serratifolia),是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陕西、甘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常生长在海拔1000-2500米的杂木林中。花香气浓郁;萼管钟状5裂,雄蕊约20个;子房下位,2-4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实为小型梨果,直径4-12 mm,内含种子1-4颗,颜色鲜红,数量很多,秋季成熟并能安然越冬。其果实是某些鸟类的食物,包括鸫、太平鸟和椋鸟,这样种子可以通过鸟类粪便传播。中国大陆部分城市种植石楠用于城市绿化,净化空气和吸附有害粉尘。由于石楠花开发之际会散发出类似于男性精液的味道,部分市民提议移除石楠。.

新!!: 石楠属和石楠 (石楠属) · 查看更多 »

石楠属

石楠属(學名:Photinia)包含至少60个种,為蔷薇科蘋果亞科的一群小乔木或大型灌木,分布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和中部、日本、印度和泰国等地。如果按某些生物学家的观点,将近缘种柳葉石楠(柰石楠,Heteromeles arbutifolia)包含在石楠属中,那么分布区还要包括北美洲。某些分类法中把红果树(P.

新!!: 石楠属和石楠属 · 查看更多 »

火棘属

火棘属(学名:Pyracantha)為蔷薇科蘋果亞科或绣线菊亚科的一群常绿多刺大型灌木,分布於东南欧至东南亚,与栒子属很相似,但叶缘为锯齿状,多刺。株高可达6米,花白色或红色,梨果橙黄色或红色,花期春末至夏初,果期始於夏末,深秋成熟。.

新!!: 石楠属和火棘属 · 查看更多 »

灌木

木是沒有明顯主幹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較矮小,不會超過6米。從近地面的地方就開始叢生出橫生的枝幹。都是多年生。一般為闊葉植物,也有一些針葉植物是灌木,如刺柏。如果越冬時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繼續萌生新枝,則稱為「半灌木」。如一些蒿類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但冬季枯死。.

新!!: 石楠属和灌木 · 查看更多 »

球花石楠

球花石楠(学名:Photinia glomerat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地区,多生于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球花石楠 · 查看更多 »

福建石楠

福建石楠(学名:Photinia fokienensis)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福建石楠 · 查看更多 »

福贡石楠

福贡石楠(学名:Photinia tsaii)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福贡石楠 · 查看更多 »

窄叶石楠

叶石楠(学名:Photinia stenophylla)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4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谷水旁及河床阳处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窄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红果树

红果树(学名:Stranvaesia davidiana),又叫斯脱兰威木,为蔷薇科红果树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长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江西、陕西、甘肃和越南。常见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坡、山顶、路旁及灌木丛中。.

新!!: 石楠属和红果树 · 查看更多 »

约翰·林德利

约翰·林德利(John Lindley,),英国植物学家。.

新!!: 石楠属和约翰·林德利 · 查看更多 »

线虫动物门

線蟲動物門(学名:Nematoda)是動物界中最大的門之一,為假體腔動物,絕大多數體小呈圓柱形,又稱圓蟲(roundworms)。 線蟲的物種很不容易區分,有相關描述的已超過二萬五千種,其中超過一半是寄生性的(包括許多植物及人類在內動物的病原體)。線蟲的物種數估計超過一百萬種 ,只有節肢動物比線蟲更多樣化。线虫的消化系統是有二個開口的管狀消化系統,和刺胞動物門及扁形動物門不同。 线虫幾乎已適應了地球所有的生態系,從海洋(海水)到淡水、土壤、極地到赤道、也包括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區。牠們在淡水、海水、陸地上隨處可見,並在極端的環境如南極和海溝都可發現,其個體數量及物種個數會常常超過其他的動物,甚至在高山、沙漠、南極和海溝中都可以生存。在岩石圈每個部份都有线虫的存在 ,甚至是在南非地下900公尺到3600公尺深的金礦坑表面也不例外 。海床上有90%的動物是线虫。線蟲的數量眾多,常常每立方公尺就有上百萬個線蟲,佔地球所有動物的80%,線蟲生命週期的多様性,在各種營養條件下都有存在,也使得他們在許多生態系統中有重要的影響。有些線蟲會有隱生的特性。 線蟲原先在1919年被命名為Nemata。後來,牠們被降級為囊蠕蟲中的一綱,最後才被重新分類至線蟲動物門。.

新!!: 石楠属和线虫动物门 · 查看更多 »

绵毛石楠

绵毛石楠(学名:Photinia lanuginos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的地区,见于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绵毛石楠 · 查看更多 »

绒毛石楠

绒毛石楠(学名:Photinia schneiderian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多产自中国南方地区,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生长高度可达7米。绒毛石楠与中华石楠极为接近。.

新!!: 石楠属和绒毛石楠 · 查看更多 »

罗城石楠

罗城石楠(学名:Photinia lochengensis)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85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罗城石楠 · 查看更多 »

罗汉松叶石楠

罗汉松叶石楠(学名:Photinia podocarpifoli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罗汉松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真菌

真菌即真菌界(学名:Fungi)生物的通称,又稱菌物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包含酵母、黴菌之類的微生物,及最為人熟知的菇類。真菌自成一界,與植物、動物和原生生物相區別。真菌和其他三種生物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真菌的細胞有含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而植物的細胞壁主要是由纖維素組成。卵菌和黏菌、水黴菌等在構造上和真菌相似,但都不屬於真菌,而是屬於原生生物。研究真菌的學科稱為真菌學,通常被視為植物學的一個分支。但事實顯示,真菌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要比和植物之間更加親近。 雖然真菌遍及全世界,但大部分的真菌不顯眼,因為它們體積小,而且它們會生活在土壤內、腐質上、以及與植物、動物或其他真菌共生。部分菇類及黴菌可能會在結成孢子時變得較顯眼。真菌在有機物質的分解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對養分的循環及交換有著基礎的作用。真菌從很久以前便被當做直接的食物來源(如菇類及松露)、麵包的膨鬆劑及發酵各種食品(如葡萄酒、啤酒及醬油)。1940年代後,真菌亦被用來製造抗生素,而現在,許多的酵素是由真菌所製造的,並運用在工業上。真菌亦被當做生物農藥,用來抑制雜草、植物疾病及害蟲。真菌中的許多物種會產生有的物質,稱為(如生物鹼和聚酮),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有毒。一些物種的孢子含有精神藥物的成份,被用在娛樂及古代的宗教儀式上。真菌可以分解人造的物質及建物,並使人類及其他動物致病。因真菌病(如)或食物腐敗引起的作物損失會對人類的食物供給和區域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真菌各門的物種之間不論是在生態、生物生命周期、及形態(從單細胞水生的壺菌到巨大的菇類)都有很巨大的差別。人類對真菌各門真正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得很少,預估約有150萬-500萬個物種,其中被正式分類的則只有約5%。自從18、19世紀,卡爾·林奈、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及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等人在分類學上有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之後,真菌便已依其形態(如孢子顏色或微觀構造等特徵)或依生理學給予分類。在分子遺傳學上的進展開啟了將DNA測序加入分類學的道路,這有時會挑戰傳統依形態及其他特徵分類的類群。最近十幾年來在系统发生学上的研究已幫助真菌界重新分類,共分為一個亞界、七個門、及十個亞門。.

新!!: 石楠属和真菌 · 查看更多 »

特有種

特有種(endemic species,指特有性之現象或性質,英文為endemism)是指「因歷史、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僅侷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或大陸,而未在其他地方中出現」的物種。有些特有種原來就起源於該地區,這些物種因此又可以稱為該地區的固有種或土著種,比如說無尾熊和紅袋鼠,都僅產於澳洲,而未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發現過,因此兩者都是澳洲的固有種動物。有些則是從其他地區遷來的,比如說南美洲的駱馬(Lama guanicoe),根據古生物學的資料,它原發生於北美洲,是北美洲的固有種,後來卻在原產地絕滅了,現在的駝馬只分布在南美洲,成為該洲的特有種。.

新!!: 石楠属和特有種 · 查看更多 »

独山石楠

山石楠(学名:Photinia tushanensis)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84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顶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独山石楠 · 查看更多 »

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一種保護狀況,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新!!: 石楠属和瀕危物種 · 查看更多 »

花序

花序(inflorescence)是花梗上的一群、或一叢花,依固定的方式排列,是植物的固定特徵之一。花序可以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嚴格的說,花朵著生的分枝(stem)是種子植物的幼芽變異而來,包括節間和葉序(phylloaxis)在長度和性質上的變易,也包括主(main)花梗、次(secondary)花梗在比例(proportion)、壓縮(compression)、膨大(swelling)、併生(adnation)、合生(connation)、退化(reduction)等處的變異。 支撐全部花序的分枝(stem),稱為大(總、主)花梗(peduncle);大花梗和花序內的其他分枝,稱為脊梗(rachis,又稱花軸);支撐個別花朵的分枝,稱為小(次)花梗(pedicel)。 花序在果期(fruiting stage)內,即為果序(infructescence)。 根據花在大花梗上的排列方式、開花的順序、以及花的叢集方式,作成花序的分類。分類用的術語,多根據一般性的描繪(general representations)而來,然而植物本質上卻可能有複式(combination)的表現。.

新!!: 石楠属和花序 · 查看更多 »

花瓣

花瓣是花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花被的内部组成部分,是花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花被的内部一般分花瓣和花萼,但有些花的花瓣和花萼非常相似而難以分辨,甚至於形態上完全相同,这时它们可稱為花被片,或統稱為花瓣。典型的花的花瓣的颜色和形状非常鲜艳,它们环绕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瓣的数目往往是花的分类的一个标志:双子叶植物一般有四或五枚花瓣,而单子叶植物一般有三枚或三的倍数枚花瓣。 被子植物的花的花瓣的形状和颜色非常多,有些花的花瓣在其基部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花筒,有些花的整个花被组成一个环绕着雌蕊群的花杯。 有些植物的花瓣退化了,或根本消失了。比如许多草就是这样的。 花瓣一般是一朵花最显眼的部分,花瓣的分布或整个花被的构局不是放射性的就是左右对称的。前者的花瓣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似,后者的花瓣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很不一样。兰花的花瓣就是左右对称的。 Category:被子植物.

新!!: 石楠属和花瓣 · 查看更多 »

落葉植物

落葉植物,是植物學中一個常見名詞,與常綠植物相對,在一年中有一段時間葉片將完全脫落,枝幹將變得光禿禿的沒有葉子。落葉性出現的原因如季節及氣候有明顯關係。由於在秋冬季節溫度一般較低,氣候亦較乾旱及易有缺水情況,致使植物生長停止,葉全部脫落,於翌年再長出嫰葉。除了於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生長的物種較多為常綠性外,其餘植物皆為落葉性或半落葉性。半落葉性表示植物同樣受秋冬季節氣候影響導致生長抑緩,其葉則有部分脫落。 一般被子植物門當中是落葉性的植物較多,而松柏門中,則只有落羽杉屬(Taxodium)、落葉松屬(Larix)、水杉屬(Metasequoia)和水松屬(Glyptostrobus)是落葉性。而銀杏門的銀杏也是落葉樹。.

新!!: 石楠属和落葉植物 · 查看更多 »

褐毛石楠

褐毛石楠(学名:Photinia hirsut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安徽、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一般生于山坡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褐毛石楠 · 查看更多 »

饶平石楠

饶平石楠(学名:Photinia raupingensis)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多生于山坡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饶平石楠 · 查看更多 »

鱗翅目

L * Category: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鱗翅目(學名:Lepidoptera),又名蝶蛾目、螟蛉目,是昆蟲綱中第二大的目,包括各種蝴蝶和蛾類(并系群)。鱗翅目昆蟲是完全變態生物(卵、幼蟲、蛹、成蟲)。成蟲有兩對翅膀,上面覆滿鱗粉,口器則呈吸管狀。中國古統稱鱗翅目昆蟲為螟蛉。鱗翅目有46個總科、126個科及超過18萬个已被描述的物种,是昆虫纲中僅次於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占到了全部已描述物种中的10%以上 。鳞翅目是世界上最广泛分布和最广为人知的昆虫目之一。鳞翅目昆虫的身体结构展现出了许多变化,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传播。最新的研究表明,鳞翅目的实际物种数量可能比先前预计的要更多,与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并为物种数量最丰富的目。 鳞翅目主要有三大衍征,最明显的是覆盖在身上和翅上的鳞片以及长长的喙。它们鳞片实际上是一种变态的、扁平的「毛发」,这些鳞片赋予了鳞翅目昆虫在颜色和图案方面显著的多样性。绝大部分物种具有膜状的翅,少数物种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完全消失。鳞翅目是完全变态的,成虫进行交配和产卵的过程一般在幼虫的寄主植物附近或寄主上进行。鳞翅目的幼虫俗称毛毛虫,在外观上与成虫完全不同,具有圆柱形身体,完全发育的头部和口器,三对前足以及从无到最多五对伪足。随着它们的成长,这些幼虫会在外观上发生变化,并经历一系列称为「龄期」的阶段。一旦完全成熟,幼虫就会化蛹。一部分物种会吐丝结茧,而另一些则不会。蝶蛹具有坚硬的外壳,通常没有茧。一旦蛹完成了变态,性成熟的成虫就会羽化形成。 鳞翅目拥有数百万年的历史,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翅膀图案和颜色。 因此,鳞翅目是昆虫中最受到人们关注的一个类群,许多人参与了这些昆虫的观察,研究,收集,饲养和买卖。 鳞翅目在生物圈中作为传粉者和食物链中的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幼虫在农业中是危害作物的一大害虫,因为幼虫的主要食物来源往往是活的植物。许多鳞翅目的雌性可一产下 200 至 600 个蛋,更有甚者,这个数字可能会接近 30000 个。 从这些蛋孵化的毛毛虫可能会对大量农作物造成损害。 许多蛾类和蝴蝶物种因其作为传粉媒介、丝绸的生产者或作为害虫而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 石楠属和鱗翅目 · 查看更多 »

贵州石楠

贵州石楠(学名:Photinia bodinieri)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贵州石楠 · 查看更多 »

闽粤石楠

闽粤石楠(学名:Photinia benthamiana),为蔷薇科下的一个植物种。.

新!!: 石楠属和闽粤石楠 · 查看更多 »

锐齿石楠

锐齿石楠(学名:Photinia argut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锐齿石楠 · 查看更多 »

蔷薇科

蔷薇科(学名:Rosaceae)约有124属3300余种,广布于全球,以温带居多;中国约有55属1000余种。.

新!!: 石楠属和蔷薇科 · 查看更多 »

苹果亚科

苹果亚科(Pomoideae或Maloideae)為植物界之一植物科,以灌木和矮樹為主。該植物於植物分類表上,歸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薔薇亞綱(Rosidae),科轄下有木瓜屬(Chaenomeles)、梨屬(Pyrus)、栒子屬等知名植物同屬薔薇科,是薔薇科旗下的一個大科,有28個屬,約1100個不同的物種。蘋果亞科植物遍布於世界各地,但主要生長地區在北半球。 *.

新!!: 石楠属和苹果亚科 · 查看更多 »

陷脉石楠

陷脉石楠(学名:Photinia impressiven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陷脉石楠 · 查看更多 »

栒子属

栒子属(学名:Cotoneaster),又稱舖地蜈蚣屬,為蔷薇科蘋果亞科或绣线菊亚科的一群木本植物,分布於古北界(温带亚洲、欧洲、非洲北部),在中国西南部和西部山区有很强的多样性。Flora of China: (包括世界上大部分栒子属物种)栒子属与山楂属(Crataegus)、火棘属(Pyracantha)、石楠属(Photinia)和花楸属(Sorbus)有亲缘关系。 根据不同学者对物种的定义,栒子属包含70-300个不同的物种,其中有很多的小种(microspecies)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独立的物种,但对於其他学者来说仅为变种。Bean, W. J. (1976).

新!!: 石楠属和栒子属 · 查看更多 »

桃叶石楠

桃叶石楠(学名:Photinia prunifolia)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云南、贵州、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生长于海拔900米至1,100米的地区,见于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桃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椤木石楠

椤木石楠(学名:Photinia davidsoniae)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陕西、江西、四川、云南、广东、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椤木石楠 · 查看更多 »

椭圆叶石楠

椭圆叶石楠(学名:Photinia beckii)为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在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石楠属和椭圆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毛叶石楠

毛叶石楠(学名:Photinia villos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毛叶石楠 · 查看更多 »

毛萼红果树

毛萼红果树(学名:Stranvaesia amphidoxa)为蔷薇科红果树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毛萼红果树 · 查看更多 »

毛果石楠

毛果石楠(学名:Photinia pilosicalyx)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毛果石楠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石楠属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湖北石楠

湖北石楠(学名:Photinia bergerae)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湖北石楠 · 查看更多 »

滇南红果树

滇南红果树(学名:Stranvaesia oblanceolata),为蔷薇科红果树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新!!: 石楠属和滇南红果树 · 查看更多 »

易危物種

易危物種(英文:Vulnerable species,多寫作為VU)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其中一個保護現狀分類。其指現存一些快成為瀕危物種的生物,例如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及在中期內可能有比較高的滅絕威脅。現時有大約8,565個物種于紅色名錄當中分類為「易危物種」。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有大熊猫、大白鲨、巽他雲豹、眼鏡熊、獵豹及美洲鱷。.

新!!: 石楠属和易危物種 · 查看更多 »

斜脉石楠

斜脉石楠(学名:Photinia obliqua)为蔷薇科石楠属下的一个种。.

新!!: 石楠属和斜脉石楠 · 查看更多 »

无危物种

无危物种又称低关注度物种,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對物種保护现状分類之一,指现存的物种中被评估為不属于其他分类的物种。它们既不是濒危物种、也不是近危物种,亦不是需要保护生存环境的。这一类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很多常见的物种比如人類、原鸽、夜鹭等属于该类别。.

新!!: 石楠属和无危物种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石楠属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红果树属石楠屬石楠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