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指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問題(Schleswig-Holsteinische Frage; Spørgsmålet om Sønderjylland og Holsten)是19世紀兩個公國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造成丹麥和德意志邦聯之間,一系列的外交與政治問題。英國政治家帕爾姆斯頓子爵曾說:「只有三個人曾经明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事务,一個王夫,已經去世了,一個德国教授,已經瘋了,還有我,已經全忘了。」。 從維京時期開始,什勒斯維希便是丹麥的一部份,並在12世紀成為丹麥的公國。丹麥曾多次嘗試將什勒斯維希公國再次併回丹麥的王國直屬領土中。1848年3月27日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頒布自由憲法,新憲法稱什勒斯維希的自治將會持續下去,然而什勒斯維希將成為丹麥不可分割的領土。此舉造成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的多數德裔居民公開反抗,支持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自丹麥獨立,並與德意志邦聯緊密合作。普魯士以軍事介入支持反抗行動:普軍於1848年至1851年的第一次什勒斯維希戰爭中,將丹麥軍隊趕出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第二次的嘗試合併則是克里斯蒂安九世1863年簽訂的十一月憲法,十一月憲法被視為是違反1852年倫敦議定書的內容,並引發1864年的普丹戰爭。.

10 关系: 丹麦弗雷德里克七世德意志邦聯公國克里斯蒂安九世倫敦議定書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普丹战争普魯士皇家陸軍普魯士王國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丹麦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七世

弗雷德里克七世(Frederik 7.,)是丹麥國王。他是奧爾登堡王朝宗家最後一個丹麥君主,也是最後一個專制統治丹麥的君主。他於1849年修改憲法,簽署成立丹麥議會,確立君主立憲制。 他在位期間,與以普魯士為主的德意志邦聯爆發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雖然保住了石勒蘇益格的控制權。但弗雷德里克七世死後爆發的第二次戰爭中,丹麥被迫放棄石勒蘇益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成為普魯士王國的一個省。 雖然他一生結了三次婚,但他沒有可繼承王位的兒子,故此,他的王位由克里斯蒂安三世的後人,其父克里斯蒂安八世排行第八的堂弟克里斯蒂安繼承,是為奧爾登堡分家格呂克斯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九世。 category:丹麥君主.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弗雷德里克七世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公國

公國,是一种君主制国家,指封建制下公爵或女公爵的封国。欧洲封建制中的公国拉丁文称为Ducatus。中国封建制中也有公国,是中国公爵的封地。.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公國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九世

克里斯蒂安九世(Christian IX.,),丹麦国王(1863年—1906年在位)。.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克里斯蒂安九世 · 查看更多 »

倫敦議定書

伦敦议定书可以指几个不同的文件。.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倫敦議定書 · 查看更多 »

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亨利·坦普爾,第三代巴麥尊子爵,KG,GCB,PC(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1784年10月20日 - 1865年10月18日)英国政治家,两度拜相,以“巴麦尊勋爵”一名著称,綽號“The Mongoose”。坦普爾自1807年起在政府中供职,起初是托利党成员,后来改入自由党。 坦普爾多次担任外交大臣、首相。他的一些激进的外交举动(在今日被称为干预主义),无论是当年,亦或是今日,都是极具争议性的。 坦普爾是截止目前最后一位在任内去世的英国首相。.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 查看更多 »

普丹战争

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或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Krigen i 1864),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r Krieg)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奥地利和普鲁士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跟第一次冲突一樣,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冲突的导火线,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军队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普丹战争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皇家陸軍

普魯士陸軍 (Königlich Preußische Armee)是普魯士王國的陸軍,在普魯士成為歐洲列強的道路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普魯士陸軍起源于勃兰登堡侯国于三十年戰爭中惡劣的的雇傭軍。選帝侯腓特烈創建了一支小型的常備軍, 并且被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大量擴增。腓特烈大帝使得這只精銳的軍隊獲得了西里西亚战争的勝利,增加了普魯士王國的聲望。 在拿破侖戰爭開始的時候,普魯士陸軍已經落伍了,其訓練方法和裝備比起四十年前的腓特烈大帝并無進步,導致了普魯士在第四次反法同盟中輸給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但是在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的領導下,普魯士軍隊開始了改革,并最終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擊敗了拿破侖一世。 保守派最終再次取得了軍隊的控制權,并使其成為了保守派政府的保護者。 在十九世紀的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戰爭中,普魯士陸軍取得了勝利;導致普魯士得到了足夠使得德意志统一,創建德意志帝國的力量。普魯士陸軍也成為了德意志陸軍的核心, 并在一戰後被德国国防军取代。 Category:普魯士 Category:德国陆军 Category:德国军事史.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普魯士皇家陸軍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和普魯士王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