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孝通

指数 王孝通

王孝通,唐代數學家。 生卒年不詳。生于北周武帝年间,逝世在贞观年间。王孝通曾在隋朝做官。唐初為算曆博士,从八品,參修曆法,武德六年(623年)與吏部郎中祖孝孫校勘傅仁均的《戊寅元曆》,曾提出批評。武德九年(626年)任通直郎太史丞,从七品。毕生喜好數學,对《九章算术》,和祖冲之的《缀术》都有深入研究,在《上緝古算术表》一文中,对《九章算术》和《缀术》的不足之处,都提出过批评。著有《緝古算經》,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方程式及其解法,唐代为算经十书之一,为國子監的算學課本,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2 关系: 三次方程九章算术北周傅仁均国子监祖孝孫祖冲之算经十书緝古算經貞觀校對戊寅元曆

三次方程

三次方程是未知项總次数最高为3的整式方程,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為 其中\ a, \ b,\ c和\ d (a \neq 0)是屬於一個域的數字,通常這個域為R或C。 本條目只解釋一元三次方程,而且簡稱之為三次方程。.

新!!: 王孝通和三次方程 · 查看更多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九卷,是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数学著作之一,《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天文演算法算書類。 《九章算术》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共九章,分為二百四十六題二百零二術,不但是漢代重要的數學著作。在中國和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古代數學的系統總結,對中國傳統數學的發展有了深遠的影響。.

新!!: 王孝通和九章算术 · 查看更多 »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后,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朝所滅,后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新!!: 王孝通和北周 · 查看更多 »

傅仁均

傅仁均,滑州白馬人。唐朝官员、天文学家。 隋朝大業中,是東都道士,精於曆算。唐朝太史令庾儉、太史丞傅奕推薦傅仁均撰成《戊寅元歷》,李淳風駁其缺點有十八條之多,議者多附淳風,李淳風編成新曆,史稱《麟德歷》。後傅仁均直太史局,官至太史令。《太平廣記》載薛頤欠仁均五千兩錢,仁均死後,其債未償,后來薛頤作夢夢見了仁均,跟他要債給傅奕。.

新!!: 王孝通和傅仁均 · 查看更多 »

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朝鮮半島高麗王朝、越南的中央官学,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國子監具有一定程度的監國功能,可以彈劾官員和國政,儘管這功能自宋朝以後已不甚明顯,而國子監自創建以來最明顯的三個功能則是:協助國家舉行科舉考核;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規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新!!: 王孝通和国子监 · 查看更多 »

祖孝孫

孝孫,隋唐時樂律學家。 父祖崇儒,官至齊州長史。祖孝孫精曆算數學。隋初開皇年間任協律郎,參定雅樂、京房律法。曾向陳山陽太守毛爽學習“京房律法”。唐初任太常少卿,教宮女音樂。教得不好,宮女沒有長進,太宗責怪孝孫。王-珪-與溫彥博替祖孝孫辯解:“孝孫雅士,今乃令教宮人,更加譴責,毋乃非宜。”太宗更加生氣,王--據理力爭。《新唐書》有傳。.

新!!: 王孝通和祖孝孫 · 查看更多 »

祖冲之

沖之(公元),字文远,范阳郡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刘宋时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也是数学家。.

新!!: 王孝通和祖冲之 · 查看更多 »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中国汉、唐时期遗留下来的十部重要数学书籍的一个总称。明初严恭在《通源算法》称之为“十经”,明末程大位《算法统宗》称之为“十书”。清代戴震校勘,交亲家曲阜孔继涵在1777年刻印的微波榭本最早采用《算经十书》这个统称。近代,1963年钱宝琮校点的《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简称《周髀》)、《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附录《数术记遗》、《夏侯阳算经》。1998年郭书春,刘纯校点的《算经十书》,次序依照钱宝琮校点本。这十部书虽不能概括中国汉唐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古代先贤的理论成就。.

新!!: 王孝通和算经十书 · 查看更多 »

緝古算經

《缉古算经》,原名《缉古算术》,初唐数学家王孝通著于武德九年〔626年〕前。后被列入算经十书,改名为《缉古算经》。 《缉古算经》一书在中国数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王孝通在书中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创立三次多项式方程,对代数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王孝通在此书中建立 25个三次方程,其中自第二问至第十八问中的23个三次方程有如下形式: x^3+px^2+q.

新!!: 王孝通和緝古算經 · 查看更多 »

貞觀

貞觀是以下統治者的年號:.

新!!: 王孝通和貞觀 · 查看更多 »

校對

校對,古代稱為校勘、校讎或者校理,是出版編輯過程裡的一個必須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審查訂正排印或繕寫的錯誤。 校對也可以是從事這個工序的人員──校對員(Proof reader)的中文簡稱。《南宋馆阁录》載“卷三《储藏》门记载:“诸字有误者,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圈之;少者,于字旁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于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于两字间书乙字。诸点语断处,以侧为正;其有人名、地点、物名等合细分者,即于中间细点。” 在分工不足的情況下,中文講校對有時包含著審稿的工作。.

新!!: 王孝通和校對 · 查看更多 »

戊寅元曆

《戊寅元曆》是中国古代曆法,唐朝初年傅仁均、崔善为編纂,屬於陰陽曆。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施行,略称戊寅曆。以武德九年(626年,丙戌年)的16万4348年前戊寅年(公元前163723年)为上元積年。 在每676年设置249閏月,1太陽年.

新!!: 王孝通和戊寅元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