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漢延陵

指数 漢延陵

汉延陵是西汉孝成皇帝刘骜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严家沟村。 陵寝始建于建始元年闰正月,鸿嘉元年(前20年),成帝又新修昌陵。五年后废弃昌陵,最终安葬于延陵。延陵的陵园平面近方形,东西长382米,南北长400米。墓形如覆斗,底边长173米,顶部边长51米,高31米。.

14 关系: 后汉书周陵街道咸阳市公陵班婕妤秦惠文王西汉许皇后 (汉成帝)鸿嘉薛宣陕西省汉书汉成帝汉昌陵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新!!: 漢延陵和后汉书 · 查看更多 »

周陵街道

周陵街道,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958年成立周陵人民公社,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设周陵乡人民政府。1997年撤乡设周陵镇。2011年撤镇设周陵街道。周陵街道境内有周陵,故名。境内有传周文王陵、成王陵、康王陵;秦公陵、永陵;汉康陵、汉渭陵、汉延陵、汉义陵等历代陵墓。境内设有周陵博物馆。.

新!!: 漢延陵和周陵街道 · 查看更多 »

咸阳市

咸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沿岸;距西安25千米;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经市区。咸阳辖区面积10196平方千米,总人口504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9个县,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大部分(包括秦汉新城、沣西新城、空港新城和泾河新城的全部以及沣东新城的部分区域)均位于咸阳市境内;中国目前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于1997年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 咸陽是中国著名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朝的都城所在地,在周朝、西汉和唐朝均为京畿重地。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的咸阳,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2004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2005年当选中国十佳宜居地级市。2014年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咸阳市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区域,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西安(咸阳)大都市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新!!: 漢延陵和咸阳市 · 查看更多 »

公陵

公陵是中国秦惠文王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周陵村南,与秦悼武王永陵为邻。两墓南北相距150米。封土呈覆斗形,高14.8米,底边长75-88米,顶边长32-34米,墓葬四面均设有墓道,东墓道长94米,宽15-30米,南墓道长66米,宽11-24米,西墓道长52米,宽7-20米,北墓道长60米,宽8-25米。陵墓南建有庙堂,面积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两侧设东西厢房,内有石碑32座,碑文有汉、回文两种。.

新!!: 漢延陵和公陵 · 查看更多 »

班婕妤

班婕妤(),名不详,楼烦(今山西朔城区)人,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嫔妃。班氏为班况之女、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

新!!: 漢延陵和班婕妤 · 查看更多 »

秦惠文王

惠文王(),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考古名駰,传世名駟,秦孝公之子,稱王前稱秦伯駰(駟),伯爵。 前325年,惠文王称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史稱五國相王;同年秦昭襄王生。前311年,惠文王死,太子秦武王即位。.

新!!: 漢延陵和秦惠文王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漢延陵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许皇后 (汉成帝)

#重定向 孝成许皇后.

新!!: 漢延陵和许皇后 (汉成帝) · 查看更多 »

鸿嘉

鸿嘉(前20年-前17年),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四个年号,共计4年。.

新!!: 漢延陵和鸿嘉 · 查看更多 »

薛宣

薛宣,字贛君,西汉大臣,東海郡郯城縣人。 歷任宛句、長安縣令,治縣非常有名。漢成帝時,為御史中丞、臨淮郡太守、陳留郡太守、左馮翊,為官賞罰分明,威德并施,功勞卓著。後爲少府、御史大夫。前20年四月,薛宣為丞相,封高陽侯。 前16年,邛成太后去世,薛宣辦理不周,前15年,被免相,漢哀帝時,薛宣被免為庶人,回東海郡,在家中去世。其弟薛修,其子薛况。.

新!!: 漢延陵和薛宣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漢延陵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漢延陵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汉成帝

漢成帝劉驁(),,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其正式諡號為「孝成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成帝」,漢元帝長子,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姑母)。.

新!!: 漢延陵和汉成帝 · 查看更多 »

汉昌陵

汉昌陵或称废昌陵,即西汉成帝在延陵之后为自己营造的第二座陵寝。昌陵历时五年建设后废弃,成帝复修延陵。 建始元年(前35年),始建延陵。鸿嘉元年(前20年)春二月壬午,汉成帝行幸初陵,赦作徒。以新丰县戏乡为昌陵县,奉初陵,赐百户牛、酒。鸿嘉二年夏,依照设置陵县时的惯例,徒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邑。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 永始元年(前16年)秋七月,汉成帝下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解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惟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徒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次年十二月,汉成帝再度下诏曰:“前将作大匠万年知昌陵卑下,不可为万岁居,奏请营作,建置郭邑,妄为巧作,积土增高,多赋敛徭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谒。常侍闳(王闳)前为大司农中丞,数奏昌陵不可成。侍中卫尉长(淳于长)数白宜早止,徙家反故处。朕以长言下闳章,公卿议者皆合长计。长首建至策,闳典主省大费,民以康宁。闳前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其赐长爵关内侯,食邑千户,闳五百户。万年佞邪不忠,毒流众庶,海内怨望,至今不息,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其徙万年敦煌郡。”《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 现代考古研究认为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和临潼区交界处的“八宝琉璃井”即是废昌陵遗址。遗址是有一处面积三平方公里的土丘,上有面积一百平方米的矩形土坑,当地民众称为“八宝琉璃井”。土坑之下是20米的夯土层,被认为是地宫所在。此处遗址在现行政上属临潼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文物普查时又发现昌陵邑遗址,但遗址已遭到破坏。2015年,有报道提及昌陵遗址——“八宝琉璃井”已全部被砖厂“侵蚀”破坏。.

新!!: 漢延陵和汉昌陵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延陵 (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