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漢名

指数 漢名

漢名,又稱唐名、中文名,狹義是指漢族或模仿漢族命名方式的人名,例如韩国、朝鲜、越南人的姓名,廣義則包括日本姓名以漢字命名的名稱。在中國歷史中,很多少數民族都改為中文名。日本人的姓名雖然可以寫成漢字,屬於汉字姓名,但他們有些也會另取漢名。古代琉球士族一般都有漢姓(庶民無姓氏),有些亦會取漢名,例如麻平衡,琉球名為真常,若用琉球姓名稱呼則是麻氏真常,若加上封爵稱呼則是「麻氏儀間親方真常」。 古代中國有些民族會為自己取漢名,但不一定會取漢姓,如身為女真人的金朝完顏氏就保留自己原來的姓氏,只是另取漢式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漢名是「旻」,加上本身的姓氏就是完顏旻。 現在一些漢字文化圈以外的人也會取漢名,有些是因為本身喜歡中華文化,也有些是因為外交關係而取,如英國政治人物的中文名采用常见的二字或三字,見英國政治人物官方漢化譯名列表。香港地區的媒體製作群,為了令角色的歐美名字更簡潔易记和更有親切感,在電視劇集或電影等作品的配音稱呼和字幕植入角色名稱時採用這種風格。中国近代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人物姓名也采用这种风格。.

82 关系: 南北朝台灣人名司徒拔吳權士族夏侯雅伯大使外交官女真人字幕完顏氏完颜阿骨打宗法尚久尤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文化中國人名中國文化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內政部中文译名乳名亚洲何詩蓓徐四金利玛窦傑克·鮑爾公家王莽琉球琉球人名盧武鉉韩国韓國總統避讳華飛烈行辈裴淳华西汉香港總督谥号貴族越南麻平衡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阮朝间隔号葛培理...蔣孝勇自由時報金人汉名金正哲金正男金正恩金正淑金正日金朝金日成配音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英国陆克文X档案李小鹏李鹏武士汤若望汉字漢字文化圈漢化漢族澳大利亞總理朝鲜文翠珊日本日本历史日本人名愛爾蘭政治人物譯名列表晋朝24 (電視劇)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新!!: 漢名和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台灣人名

台灣人名命名現況,因中華民國治台,並以現代標準漢語作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關係,規定本國籍者須以「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登記漢字姓名。漢字姓名之羅馬拼音多以標準漢語做為拼音標準,而台語、客家語等其餘通行之漢語族語言用以標註人名則較為罕用且弱勢。如遇非漢字語言姓名之國民(如原住民族、部分新住民等)除了漢字姓名外,得以羅馬字登記原文姓名。.

新!!: 漢名和台灣人名 · 查看更多 »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新!!: 漢名和司徒拔 · 查看更多 »

吳權

吳權(,),越南吳朝的開創者,被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出身於唐末五代時期交趾地方豪族世家,原為該地自主政權統治者楊廷藝牙將。大有十年(937年),南漢的交州發生兵變,屬將矯公羨殺死了主管官員,交趾統治者楊廷藝,割據一方,另一屬將吳權領兵攻打矯公羨,矯公羨便求救於劉龑,劉龑封兒子劉洪操為交王,然後領兵進攻吳權,結果被吳權打敗,劉洪操陣亡。吳權從此佔有了交州,吳權建立的王朝即越南吳朝。造就越南脫離中國統治,被後世視為古代越南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

新!!: 漢名和吳權 · 查看更多 »

士族

士族可以指:.

新!!: 漢名和士族 · 查看更多 »

夏侯雅伯

夏侯雅伯(Jakob Gijsbert "Jaap" de Hoop Scheffer,直译雅各布·海斯伯特·“亚普”·德霍普·斯海费,),荷兰已退休的政治人物,前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 1997年-2001年任荷兰基督教民主呼籲黨領袖,2002年-2003年任荷兰外交大臣。 2004年-2009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於2009年8月被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接替。.

新!!: 漢名和夏侯雅伯 · 查看更多 »

大使

#重定向 特命全權大使.

新!!: 漢名和大使 · 查看更多 »

外交官

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行動一般視為对駐在国不友好的做法。 按照1961年4月18日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在他国享受豁免权,其所在的国家不允许将外交官加以逮捕、扣留或审问,若該外交官有犯罪等行為,僅能將其驅逐出境。外交官在进出国界时不受海关搜查,也不必交关税,並於其驻在地享有治外法权。 当两国因宣战或其他原因断绝外交关系时,或驻在国的局势紧张、无法保障外交官的安全时,外交官通常會撤離。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时,召回驻他国的首席外交官(大使)、驅逐駐在國的外交官或者降低外交等级,一般而言是代表一种对他国表示非常不满的姿态。最嚴重時則會斷交。.

新!!: 漢名和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女真人

#重定向 女真.

新!!: 漢名和女真人 · 查看更多 »

字可以指:.

新!!: 漢名和字 · 查看更多 »

字幕

字幕指以文字形式顯示電視、電影、舞台作品裏面的對話等非影像內容,也泛指影視作品後期加工的文字。 影視作品的對話字幕,一般出現在螢幕下方;而戲劇作品的字幕,則可能顯示於舞台兩旁或上方。 字幕与声音语言相比,声音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声无形,转瞬即逝,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不易听懂。如人物的语言和戏词,有的因口音或语种的原因,受众便很难听清或听懂,加上字幕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因此,字幕与声音和画面相比,具有独特的功能。 中国各地方言差异较大,给电视节目配上字幕,首先消除了语言隔膜,其次能够避免因为现场环境(噪声)和拾音器材的质量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传播障碍。又如播映《三国演义》《水浒传》时,演员念文言台词,加上字幕就便于观众理解。 將節目的語音內容以字幕方式顯示,可以幫助聽力較弱的觀眾理解節目內容。另外,字幕也能用於翻譯外語節目,讓不理解該外語的觀眾,既能聽見原作的聲帶,同時理解節目內容。 另外,在中国,不同地区语言的发音差别很大,不能正确理解普通话的人很多。但是文字写法的差异并不大,看到普通话的文字后人们大都都能理解。所以,近年来华语圈的影视作品中,对应普通话(或方言)的字幕大多被附加在节目中。但因为播出技术的原因,中国的电视节目不支持隐藏字幕,所以播出机构也无法去掉节目中的字幕,可能会出现节目播出混乱、字幕之间互相遮掩的情况。而臺灣的華語節目也都會附上正體中文字幕,和中國大陸一樣因為播出技術的原因,目前仍無法去掉節目中的字幕。和世界其他國家不同,臺灣人在觀看華語電影或電視劇、華語配音的動畫等,皆有搭配中文字幕觀看的習慣(他國的人在觀看自己母語或第一語言的影片時,大部分都僅聽對白,不需要再搭配對應臺詞的字幕,如日本)。 此外,字幕也是「空耳」的一種重要呈現方式,可將一種語言的影片或音樂作品用另一種語言中的諧音進行再詮釋,通常目的為惡搞。.

新!!: 漢名和字幕 · 查看更多 »

完顏氏

完顏氏(z;)是金朝的國姓,满族(女真族)、锡伯族的姓氏之一。金朝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和“黑号”之分。女真习俗以白为贵,因此白号之姓比黑号之姓要尊贵。作为金朝皇族姓氏的完颜氏更是名列白号姓之首。.

新!!: 漢名和完顏氏 · 查看更多 »

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漢名完颜旻,),金朝开国皇帝(1115年1月28日—1123年9月19日在位)。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東南阿什河)女真族完颜部酋長烏骨迺之孫,劾里鉢之次子,完顏部首领。善騎射,力大過人。在位9年,終年56歲。.

新!!: 漢名和完颜阿骨打 · 查看更多 »

宗法

宗法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新!!: 漢名和宗法 · 查看更多 »

尚久

尚久(金武王子朝公,)琉球國王族、金武御殿元祖。他是尚元王第三子,母為前東之按司梅嶺。琉球國尚豐王是他的第四子。 1589年,兄尚永王病逝無子,群臣欲擁立尚久嗣位。尚久堅決推辭,於是由尚永王的女婿尚寧繼位。1612年,尚寧王賜之以御轎。1616年,嗣子尚豐作為人質前往薩摩藩。為了讓兒子能夠平安返回故國,尚久向觀世音菩薩祈禱,許願將為觀世音菩薩立廟祭祀。令他驚喜的是,原定為質期限十年的尚豐,同年冬就被釋還。於是尚久在次年建立了首里觀音堂,其地址在現在的那霸市首里山川町。 1699年(康熙38年),尚貞王追尊他為王,祀於圓覺寺。 尚久的墳墓在玉陵。.

新!!: 漢名和尚久 · 查看更多 »

尤德

尤德爵士,GCMG,GCVO,MBE(Sir Edward Youde,),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國共內戰期間,尤德曾在「紫水晶號事件」立功,事後在1949年獲英廷授勳。1982年,尤德獲委任接替麥理浩爵士,出任第26任香港總督。任內見證了中、英兩國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中方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對香港行使主權。尤德在1986年12月5日訪問北京期間心臟病發猝死,成為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的港督。.

新!!: 漢名和尤德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漢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中華地區的文化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的與外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指以汉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响,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新!!: 漢名和中华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名

中国人名指中国人使用的姓名,而现今多指汉族人名。中国人的名字,漢族人除姓氏以外一般習慣用两个字或一个字。上古至西漢時期一个字的名字及两个字的名字相約,西漢末年至魏晉期間主要以一个字的名字为主,南北朝一直到现代,则多以两个字的名字为主。其他民族采用音譯的話則用多個至十個不等,也有另取漢式姓名的。 中國公安部对全国姓名进行统计,发现中国人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中国人姓名字数在10字以上者有近千人,百分之九十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10字姓名者达594人,11字姓名者达272人,12字姓名者有94人,13字姓名者和14字姓名者分别为33人和5人。.

新!!: 漢名和中國人名 · 查看更多 »

中國文化

#重定向 中华文化.

新!!: 漢名和中國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漢名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新!!: 漢名和中華民國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文译名

中文译名,是指将某个非中文的人名、地名等翻译成中文后的名称。由于中文的文字是使用汉字而非拼音文字,因此对于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拼写的人名、地名来说,需要将有關的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才能变成中文名字(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拼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改写)。例外的是汉字文化圈的日语、韩语及越南语,其译名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或改写)。将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一般是採用現代標準漢語,但是港澳地區等则採用廣州話,南洋華人採用閩南語。 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天主教)的名字,有一套特殊的标准。另外,有外国官方机构为方便世界华文传媒采访,亦会为当地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列表。有时国外有华裔血统的名人也有因为传媒误译而发表声明订正,例如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03年向传媒发新闻稿指出,他姓名的汉字写法应该是“雲升”注1。 中华民國時期譯名準則未確立。同一個地名,往往造出多個中文譯名,造成混亂。社會上引起了統一地名翻譯的討論。當時提出的原則有:.

新!!: 漢名和中文译名 · 查看更多 »

乳名

乳名又叫小名、幼名、小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等长辈给小孩取的非正式的名字。有时是因为父母还没有选定正式的名字,所以取乳名作临时之用。.

新!!: 漢名和乳名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漢名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何詩蓓

何詩蓓(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香港女子游泳運動員,多項香港游泳紀錄保持者,又是香港歷來首位世青賽冠軍,曾兩度當選「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被傳媒稱譽為「小美人魚」、「香港小飛魚」。她在大型運動會表現亦相當突出,曾代表香港出戰東亞運、亞運會及青奥运,並贏得多面獎牌;其中,她在 2013年東亞運動會共拿得2銀5銅,成為香港歷來在單屆東亞運中獲得最多獎牌的選手,並在2015年世錦賽200米混合泳項目中取得奧運A標,成為首個直接取得奧運資格的港隊泳手,又在2017年世錦賽200米自由泳項目中取得第五名,成為歷史上首位世錦賽晉身決賽的香港選手。在2017年臺北世大運100公尺捷泳她以54.10秒取得金牌,稍後出戰200公尺捷泳,以大熱姿態取得金牌,并以1分56秒71的時間打破大會紀錄。.

新!!: 漢名和何詩蓓 · 查看更多 »

徐四金

--(Patrick Süskind--),生於德國巴伐利亞明辛格,是知名小說作家、劇作家及電影、電視編劇,以198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作品《香水》而廣為人知。.

新!!: 漢名和徐四金 · 查看更多 »

利玛窦

泰奥·里奇(Matteo Ricci,,),漢名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國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4年獲得天主之僕稱號。天主教馬切拉塔教區于2011年開始對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列真福品进行审理。.

新!!: 漢名和利玛窦 · 查看更多 »

傑克·鮑爾

杰克·鲍尔(Jack Bauer),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24》男主角,由苏格兰裔加拿大演员基弗·萨瑟兰(Kiefer Sutherlan)扮演。.

新!!: 漢名和傑克·鮑爾 · 查看更多 »

公家

公家是指日本为天皇與朝廷工作的贵族、官員的泛称,本来「公家」兩字是用来指天皇或者朝廷,在这个时期,“公家”读作“こうけ”(Kouke)或者“おおやけ”(Ooyake)。镰仓时代以后,由于用“武家”来称呼以「武力」對朝廷效勞的幕府將軍與守護大名、武士等;与此对应,就用“公家”称呼在「政务」上服务朝廷的贵族。.

新!!: 漢名和公家 · 查看更多 »

王莽

王莽( -->),字巨君,魏郡元城貴鄉(今河北邯郸大名縣東)人。西漢末年政治人物及權臣,之後篡奪皇位並自立新朝。.

新!!: 漢名和王莽 · 查看更多 »

琉球

琉球(rm|kukuzi.

新!!: 漢名和琉球 · 查看更多 »

琉球人名

琉球名字指的是琉球族使用的名字。在琉球王國時代,琉球的平民僅擁有童名(),而沖繩本島的士族則既擁有唐名(,即中國式姓名)又擁有和名(,即日本式姓名),並有名乘(,琉球名),外島士族則只有漢式複姓、名乘與和名。1879年琉球滅亡後,唐名不再被視為正式名。如今的琉球人中,多以標準日本語讀自己的姓名,使用琉球語讀姓名的較少見。.

新!!: 漢名和琉球人名 · 查看更多 »

盧武鉉

卢武铉(,),韩国第16任总统,从政前曾任法官、律师。卢武铉出身寒门,由于家境贫穷,他读完初中后,没能继续读高中而是去可以提供奖学金的釜山商业高中(相当于职业高中)。职业高中成為他最后的学历,这使得他成为韩国历史上学历最低的总统。他也因此被称为“平民总统”、“草根总统”。 从未进过大学法学院的卢武铉,经过近十年的顽强自学苦读,最终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一名法官。由于兴趣偏好,他做法官不久后就改作律师。全斗焕军政府时期,卢武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釜林事件”的辩护律师,从此走上人权律师的生涯。1988年,在金泳三的提议下,卢武铉加入统一民主党,并当选韩国第13届国会议员。2002年12月,他在韩国第十六届总统大选中击败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成为韩国总统。就任总统初期,由于反对派控制着超过半数的国会席位,卢武铉的各项改革政策在执行上举步维艰。卢武铉的亲信在其竞选期间收受政治金被曝光后,使他陷入信任危机。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他因为说了“我期望国民大力支持开放国民党”,而被指责违反《选举法》中立原则,导致党政危机,最终被国会弹劾。不过,反对派的弹劾斗争在韩国民众中产生反面效应,支持卢武铉的新成立政党开放国民党,在新一届的国会选举中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卢武铉的职务在韩国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后也得到恢复。 卢武铉把他的政府称为“国民参与政府”,通过“扩大国民的参与”实现“国家的均衡发展”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卢武铉在稳定中求改革,在行政改革方面,他提出建设“能干的政府”和“适度规模的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他试图建立公正、透明、健康的市场秩序。执政期间,卢武铉在前韩国总统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和平繁荣”的对朝政策。2007年10月2日至4日,卢武铉与夫人权良淑徒步跨过韩朝军事分界线在平壤与金正日召开第二次韩朝首脑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他坚决反对美国对朝鲜进行制裁和封锁,主张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要求美军撤出首尔,收回战时指挥权,打造自主国防。他通过发展与美、日、中、俄四国的“均衡外交”,寻求使韩国成为东北亚的“均衡者”。 卢武铉倡导清廉政治,但卸任后遭到离职审查,于2009年5月23日在李明博政府对其受贿调查期间跳崖自杀,对韩国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认为卢武铉是韩国现任政府清算前任政府、权威主义的牺牲品。2013年韩国Research View开展的一份民调显示,在对朴正熙、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和朴槿惠5名韩国前任及现任总统的好感度调查中,卢武铉名列第一。有观点认为卢武铉的死不是韩国民主的失败,而是韩国政治走向清廉的一个新起点。 卢武铉的座右铭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最尊敬的人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并著有《卢武铉见到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书。他认为自己与林肯一样都是出身寒门,经过自学苦读成为律师,并在议员竞选多次落选后当选总统。他希望自己能像林肯那样以“低姿态的人,谦逊的权力”造就“强大的国家”。.

新!!: 漢名和盧武鉉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漢名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韓國總統

#重定向 大韩民国总统.

新!!: 漢名和韓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避讳

避讳是中国歷史上,必須回避君主、尊長的「名諱」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字號的避讳则较少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長的名諱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換,或是刻意將該字缺筆;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諱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則,可能觸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稱,“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漢字文化圈内中国的臨近國家,例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

新!!: 漢名和避讳 · 查看更多 »

華飛烈

華飛烈(Frederick Townsend Ward,),原名飛特烈·湯森德·華爾,漢名華飛烈,美國麻省人,清朝聘外籍傭兵常勝軍第一任隊長。1859年至中國,初任清水師砲艇“孔夫子號”兵士,守上海青浦,抵抗太平軍建功,並娶當時上海華人商會會長、富商楊坊女兒為妻。1862年應江蘇巡撫李鴻章之邀,領華人、西洋、呂宋等一千名洋槍兵,至寧波鎮壓太平軍。9月20日於指揮進攻慈谿,巷戰時重伤陣亡,享年31歲。死後,遺缺由美國人白齊文接任。.

新!!: 漢名和華飛烈 · 查看更多 »

行辈

行輩通稱字辈,是汉名取名的一种形式。字辈大多作为名的其中一個字(多為第一个字),一般用於族譜登記的譜名。可以区分辈分,因为不同辈的字辈不同。字辈还有辈字、辈次、班次、班行、班排、班派、班辈、班位、辈数、派名、派弟、派行、名次、字派、派字等异名。.

新!!: 漢名和行辈 · 查看更多 »

裴淳华

羅莎蒙·--·--·派克(Rosamund Mary Ellen Pike,),中文名裴淳華,英國女演員。最為人知的角色是「007系列電影」《誰與爭鋒》中的雙重間諜角色、《傲慢與偏見》裡的珍·班內特,以及《消失的爱人》裡的艾米,亦憑此角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新!!: 漢名和裴淳华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漢名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漢名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漢名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貴族

貴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多于其他人。在現時,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貴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不被認為是貴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不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袭爵位,則通常被看做是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的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中的邊緣者。.

新!!: 漢名和貴族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漢名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麻平衡

麻平衡(;)和名儀間親方真常(),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的人物。他是麻普蔚(大城按司真武)的後代。麻氏大宗家第六世。.

新!!: 漢名和麻平衡 · 查看更多 »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舊名:黃宏成、黃宏成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台灣作家,生於桃園縣中壢市內壢里(今桃園市中壢區),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曾參選嘉義市議員。.

新!!: 漢名和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漢名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间隔号

-- 间隔号(“·”、“‧”)是一種標點符號,用于某些非汉族人名内部或书目当中。間隔號由音界號(又叫分读号)演變而來;除了原有音界號的功用外,還加入了間隔書名與篇章的新功用。 間隔號用於:.

新!!: 漢名和间隔号 · 查看更多 »

葛培理

葛培理牧师(William Franklin Graham;),又譯--,直譯作比利·富兰克林·葛拉罕,生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夏洛特,美国基督教新教福音派布道家,被按立为美南浸信会牧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音派教會的代表人物之一。葛培理从1949年开始在中产阶级以及适当保守的新教徒中享有声誉。他在各地开始举行大型的户内和户外的宗教集会,并且他的讲道也在广播和电视台上播放, 其中有些讲道到今天还在重播。在他常达60年的电视布道生涯中,葛培理主要通过主持每年的“葛培理布道大会”而被人们知晓。他从1947年开始举行这种布道大会,直到2005年终止并从电视布道节目退休。与此同时,从1950年到1954,葛培理也在主持他非常流行的广播节目抉择时刻。 葛培理反对种族隔离政策,并且他在践行自己的宗教宗旨的同时,也帮助改变了基督教基要派和福音派的观念,教导他们以一种理解的姿态去看待圣经和当代世俗观念上的同异。 葛培理经常担任多位美国总统的顾问,并且他个人和多位美國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以及理查德·尼克松关系甚为亲密。从1953年开始,葛培理坚持要把他主持的复兴大会和布道大会融合起来。在他1957年在纽约市举行的复兴大会上,他邀请了当时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前来布道。随后在1960年,当马丁·路德·金在一次示威集会被逮捕时,葛培理还帮助他从监狱里保释出来。除此之外,葛培理和另外一位电视布道家罗伯特·舒乐也是一生的至交。当时还是葛培理说动罗伯特·舒乐开始做他自己的电视布道事工。 据葛培理的同工表述,有超过三百二十万人在葛培理的布道大会上回应他的邀请,并 “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他们生命中的救主”。据估计,到2008年为止,有多达二十二亿的人通过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渠道听过葛培理的布道。葛培理通过他的布道大会将福音传给大量的听众,这些人的数目比基督教历史上任何人亲身传授福音的数目都要多。 葛培理曾多次登上盖洛普名人列表,并在其20世纪名人列表中排名第7。葛培理从1955年开始有55次登上该名人列表,超过世界上任何人登上该列表的次数。美国宗教历史学家Grant Wacker曾评价说截至1960年中,葛培理已经成为“The Great Legitimator”。.

新!!: 漢名和葛培理 · 查看更多 »

蔣孝勇

蔣孝勇(),生于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奉化,蒋经国与蒋方良第三个儿子,是蒋方良四子女里的老幺。.

新!!: 漢名和蔣孝勇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漢名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金人汉名

金太祖阿骨打崇尚漢文化,自称帝开始就起漢名,金国皇室的漢名均可看出其辈份。完顏一部的漢姓为「王」。.

新!!: 漢名和金人汉名 · 查看更多 »

金正哲

金正哲(김정철;)是已故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次子。金正哲的母親为大阪鶴橋生的在日朝鮮人第二世、归国的高容姬。他还有同母弟金正恩、同母妹金與正,异母兄金正男(母成惠琳)。 他10多歲曾在瑞士伯爾尼國際學校留學。隨著其兄金正男在日本、中國等引發問題,曾经被視為金正日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他目前担任烽火組首长。.

新!!: 漢名和金正哲 · 查看更多 »

金正男

金正男(김정남;),化名金哲,朝鲜政治人物,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的长子,母親是已故影星成蕙琳,現任朝鲜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兄長。.

新!!: 漢名和金正男 · 查看更多 »

金正恩

金正恩(,)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任第三代最高领导人,目前兼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2012年至2016年间的黨內職稱是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其军衔为元帅。 金正恩於2010年9月27日及9月28日分別就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權位僅次於父親金正日,當時的黨內排名也僅次於包括總書記金正日在內的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被認為是承繼政權的第一步。其父金正日逝世後,在完全接任金正日空缺下來的職位之前,朝鮮官方已開始稱金正恩為黨政軍的最高領導人,象徵其第三代領導人的地位確立。 金正恩於2012年4月11日和4月13日分别出任勞動黨第一書記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並將勞動黨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職務永久保留給金正日。2016年5月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获推举为党委员长,2016年6月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获推举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2年7月17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授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金正恩有两个大学学位:金日成綜合大学的物理学学位和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的步兵指揮官和炮兵學学位。 金正恩自2018年3月起多次訪問中國,三個月內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陸續進行了3度會面。金正恩稱讚習近平總書記是朝鮮非常尊敬和信賴的偉大領導人。 2018年4月27日朝韓首腦會晤,金正恩於东八区時間上午8時30分跨越北緯38度的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晤,成為朝韓停戰65年後首位踏入韓國領土的朝鮮領導人。 金正恩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於2018年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的朝美首脑会议。.

新!!: 漢名和金正恩 · 查看更多 »

金正淑

金正淑可以指:.

新!!: 漢名和金正淑 · 查看更多 »

金正日

金正日(朝鮮語:김정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世襲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生前擔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金正日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長子,其母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擔任最高领导人,領導朝鮮長達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新!!: 漢名和金正日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漢名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金日成

金日成(朝鮮語:김일성,),原名金成柱(김성주),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國父」、先后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和总书记。由1948年开始,直至其去世一直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掌權長達46年之久,也是金日成主義的核心。其子金正日和孙金正恩亦先后接掌政权。 執政期間在其與蘇聯、中國兩邊交好下,朝鮮透過外交往來、經貿手段獲得大量援助,生活水準一直高過韓國,直到1970年代末情況才被扭轉。1992年被朝鲜授予“共和国大元帅”军衔,1998年修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规定他为“共和国永遠的主席”。.

新!!: 漢名和金日成 · 查看更多 »

配音

配音 (Dubbing),廣義指影片加入聲音的过程,狹義指配音員替角色配製聲音、為影視作品或電視動畫等加入負責內容說明的旁白。另外,戲劇演员的话音或歌声轉由别人配製的替代、现场收音出現錯漏或者難以進行,由原演員重新為片段補回對白的過程,還有演員配上不需要露面的對白或者所演角色表達的自身想法,皆属于此類,即时外语传译则除外。 現今,除了默劇動畫,所有電視動畫都會有配音。代替原本語言的配音最常見在電影、動畫或劇集。外語作品經過本地語言配音後,接受度可以提高;但也有部分作品配音水平被部分觀眾認為不如原音或劇情遭删改,而使之受到恶评。.

新!!: 漢名和配音 · 查看更多 »

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

本列表按英文姓氏順序收录英國政治人物和官方人員的漢化譯名。 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時,這些漢化譯名多數由香港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1996年改組為法定語文事務署)與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制定。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制定汉化譯名的責任大致落到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轄下的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手上。 這些譯名在香港和澳門兩大中文地區被各大報章、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使用,也擴及英國、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地不少華人社區,但是与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其它所有使用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以及BBC、美国之音等国际媒体的中文报道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關於官方制定譯名和民間制定譯名的分別,可參考中文譯名條目。.

新!!: 漢名和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漢名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陆克文

陆克文(Kevin Michael Rudd,音译凯文·迈克尔·拉德;)是澳大利亚政治家、外交家,曾任澳大利亚工党领袖、、澳大利亞總理等要職,在2008年入選為時代百大人物。 2007年11月24日的國會大选中带领工党击败自由党领袖约翰·霍华德领导的执政联盟,於同年12月3日出任总理。后于2010年6月24日被工党内部不满被迫下台,被时任副总理的吉拉德接替,成为澳大利亞历史上首位赢得大选但第一屆任期未满即下台的总理。后在吉拉德内阁中获任外交部长。2013年6月26日,陸克文在議會黨團表決中擊敗吉拉德,第二度成爲工黨領袖。次日陆克文接受任命再次成爲總理。在2013年9月7日举行的2013年澳洲联邦大选中,陆克文领导的工党败选,在9月18日新总理艾伯特接受总督任命时结束总理任期。大选当晚陆克文发表演讲接受选举失败的同时也宣布卸任工党党魁职务。.

新!!: 漢名和陆克文 · 查看更多 »

X档案

《X檔案》(The X-Files)是1990年代聞名於世界各地的美國電視科幻影集,製作人是克里斯·卡特。1993年9月10日於FOX首播第一季,2002年5月19日播畢9季後結束;1998年拍攝了一部同名電影,至2008年,電視版結束了6年後,再次拍攝了另一部同名電影。本劇商業上十分成功,在評論界的口碑也很好,立刻吸引了龐大的死忠影迷群體。但第5季末電影版推出後,從第6季開始人氣顯著下滑。加上後期主演人員變動等原因,FOX最終決定在第9季結束此劇。 2015年3月24日,FOX宣布於本劇開播22年、下檔13年後,於加拿大溫哥華重啟製作本劇的迷你劇集版本,共6集。 本片在台灣由華視於1995年首播(但僅播至第七季),1996年7月24日至1997年5月7日期間,並曾另闢時段重播部分第一、二季的集數。之後華視未播出的內容,則陸續於東森洋片台(2003年)與AXN頻道(2008年)播畢。第十季的迷你劇集系列則在2016年1月28日與1月29日晚間22:00時段,由台灣FOX頻道首播頭兩集,之後的各集則逢每週五晚間22:00播出,至2016年2月26日播畢。.

新!!: 漢名和X档案 · 查看更多 »

李小鹏

李小鹏可能指:.

新!!: 漢名和李小鹏 · 查看更多 »

李鹏

李鹏(),原名李远芃,四川庆符(今属高县)人,祖籍湖北麻城,出生于上海法租界。毕业于苏联水力发电系,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三至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先后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新!!: 漢名和李鹏 · 查看更多 »

武士

武士在不同歷史或語言背景中可以指:.

新!!: 漢名和武士 · 查看更多 »

汤若望

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漢名汤若望,字道未,神圣罗马帝国科隆(今属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传教士,明神宗時來華傳教47年,任職中国明末清初官员,一生沒有再回到歐洲的家鄉。.

新!!: 漢名和汤若望 · 查看更多 »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新!!: 漢名和汉字 · 查看更多 »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新!!: 漢名和漢字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漢化

漢化(Sinicization,sinicisation,sinofication,或sinification),也称中國化、華化,是指將其他非漢族的語言或文化,同化成為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或是使用漢族的語言,中文,的過程。漢化被許多人認爲是文化同化的一種形式。有部份人认为汉化是強勢漢文化對其他弱勢文化的破壞與侵吞。漢化、中國化與儒化等,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缺少嚴謹的定義,也因此常會造成爭議。.

新!!: 漢名和漢化 · 查看更多 »

漢族

#重定向 汉族.

新!!: 漢名和漢族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總理

澳洲總理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首脑,由澳洲总督代表君主任命。现任總理是澳大利亚自由党领袖麦肯·腾博。 《澳洲宪法》没有提到总理一职,因此总理的存在和职权皆由惯例來确定。按照西敏制的惯例,澳洲總督作为象征性的元首代理人不干预行政,所以总理是实际决策者和最高行政长官。同样根據西敏制的法律結構,总理由於下議院(众议院)掌握多数席次的党派來推举,并被视为该党派的实际领袖。总理通常必須是聯邦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MP)。澳洲政治史上,唯一以參議員身份出任总理的是约翰·戈顿。.

新!!: 漢名和澳大利亞總理 · 查看更多 »

朝鲜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漢名和朝鲜 · 查看更多 »

文翠珊

--(Theresa Mary May,),婚前姓布拉西耶(Brasier),英國保守黨政治家,2016年7月起出任英國首相和保守黨黨魁,1997年至今擔任下議院梅登黑德選區國會議員,並曾於2010年至2016年擔任內政大臣。她是繼戴卓爾夫人之後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出任首相的女性。 文翠珊畢業於牛津大學聖曉治學院,1977年至1997年間先後任職於英倫銀行、銀行同業研究組織和付款結算服務公會等金融機構。她於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投身地方政治,除了在1986年至1994年代表保守黨擔任倫敦默頓自治市議員,還於1992年和1994年兩度參與下議院大選,但不成功。1997年,她當選下院國會議員,成功晉身英國國會,並且於翌年加入下院前座成為反對黨教育及就業事務發言人。1998年,她獲邀加入影子內閣,此後歷任影子教育及就業大臣、影子運輸地方政府及區域大臣、影子環境及運輸大臣、影子家庭大臣和影子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等職。2005年至2009年間,她出任影子下議院領袖,期間分別於2007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婦女部長,以及於2009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工作及退休金大臣。此外,她於2002年至2003年出任保守黨主席,是歷來首位擔任該黨主席的女性。 2010年保守黨上台籌組聯合政府後,文翠珊獲時任首相大衛·卡麥隆起用為內政大臣,並於2010年至2012年間兼任婦女及平等部長。任內,她著手削減警務及相關開支,同時廢除了前工黨政府有關國民身份證和《反社會行為令》等政策,以便把資源重新調配到反恐和打擊罪案等重點範疇。同時間,她曾應對2010年英國學生示威、以及2011年先後爆發的英格蘭騷亂和佔領倫敦等騷動。另外,她任內嘗試削減移民增長,但未能兌現把每年淨增長限制於10萬人以下的目標。在反恐方面,她較主要的工作包括在2013年成功把約旦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教士阿布·卡塔達遞解出境,以及於2015年立法禁止涉嫌在伊斯蘭國從事恐怖主義活動的英國公民返回英國本土等。文翠珊在任內政大臣前後六年,是60多年以來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 2016年6月,英國公投通過脫離歐盟,導致支持留歐的卡麥隆決定辭任首相和黨魁席位。文翠珊雖然也屬於留歐陣營,但在公投期間沒有高調表態,這使她得以代表黨內的留歐派競逐黨魁一位。文翠珊在黨內首兩輪黨魁初選都獲得最多票數,本應與另一對手利雅華進入第三輪投票。然而,--其後退選,使文翠珊在7月11日自動成為黨魁,並於7月13日正式接替卡麥隆成為首相。.

新!!: 漢名和文翠珊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漢名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历史

日本歷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島內的歷史。 根據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灭。.

新!!: 漢名和日本历史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名

在日本的人名,或是姓名,又稱和名,由家族姓氏(名字,みょうじ,苗字,又稱氏),以及個人名字(名前,なまえ)組成。一般由一至四個漢字所組成,最多的有九个汉字。在日語和漢語中,姓氏在前,名字在後;使用西方語言或轉寫成拉丁字母時,大多依西方慣例,名字在前,姓氏在後。 日语中氏一词,在歷史上,指的是氏族(氏名),包括了源氏、平氏和藤原氏等日本氏族,也就是古时曾掌握过政权的氏族。在現代日本民法中,氏代表了某個人的家族姓氏。.

新!!: 漢名和日本人名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政治人物譯名列表

Category:爱尔兰政治人物 Category:译名表.

新!!: 漢名和愛爾蘭政治人物譯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马晋。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5年-316年)与東晉(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晉室先祖在三国時期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之变後剷除曹氏皇親,掌握實權形成霸府政治。265年,晉王司馬炎脅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曰「晉」,定都洛陽,是為晉武帝,史稱西晋。280年,西晋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候王紛紛動亂,史稱八王之乱。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中原的諸外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国時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於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為晋元帝,史稱东晋,据有華南地區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陸續南遷,形成華北地區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東晉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懷野心,先後发生了王敦之乱、蘇峻之亂及桓温專政。雖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之戰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乱。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盧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刘裕崛起,平定諸亂,凭借军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史稱刘宋,中國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经济方面,东晋莊園經濟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发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业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汇,中國文化逐漸转变为儒釋道融合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之状况。.

新!!: 漢名和晋朝 · 查看更多 »

24 (電視劇)

《--》(英語:--)是一部美国反恐与谍战题材电视剧,由福克斯广播公司于2001年首播。故事主要发生在虚构的美国联邦政府反恐局(CTU)内。该剧曾引起长期的收视热潮,并获得过艾美奖和金球奖,是美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动作剧集之一。該劇對竊聽、跟蹤、檔案破解、酷刑逼供、政治妥協、總統特赦權等俱有紮實描寫,而透過主角杰克·鲍尔(Jack Bauer)所流露出來的悲劇英雄情懷以及對罪犯(包括美國總統)絕不姑息的態度,愈到後期便愈發明顯。2017年1月,由柯瑞·霍金斯主演衍生作品《》。.

新!!: 漢名和24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唐名汉族姓名漢式姓名漢式譯名漢化姓名漢化譯名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