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毛利氏

指数 毛利氏

大江系毛利氏是日本氏族,原姓大江。是鎌倉時代大江廣元四男大江季光的後代。最初在越後國生活。後來遷往至安藝國。從國人成為了大名,最興盛的時代曾統領達七國。在關原之戰後,領地只剩下長門國及周防國兩國,成立長州藩並維持到幕末。江戶時代末期,長州藩出現許多優秀的志士,是成就明治維新的原動力。 據說長州藩每年新年會的慣例,家臣會詢問藩主「今年倒幕時機如何?」藩主會回答「時機尚早」,此慣例持續至德川幕府倒台為止。.

57 关系: 口羽通良吉川廣家吉川元長吉川元春吉川經家吉川經安吉田吉見正賴大名 (称谓)大江廣元天野隆重安國寺惠瓊安藝國小早川秀包小早川隆景山口市市川經好平賀元相乃美宗勝井上元兼德山藩志道廣良國司元相周防國公爵兒玉就忠兒玉就方福原貞俊穗井田元清熊谷信直相模國鎌倉時代華族萩市高田郡越後國關原之戰長府藩長門國长州藩村上吉充村上武吉杉原盛重桂元澄椙杜元秋武家毛利季光毛利元就毛利隆元毛利輝元...毛利興元毛利敬親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清水宗治明治维新愛甲郡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口羽通良

口羽通良(1513年—1582年8月16日(永正10年—-天正10年7月28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毛利氏家臣。血統屬於大江系毛利氏的旁支坂氏分支志道氏。毛利氏重臣。志道元良的次子,志道廣良的弟弟(也有說法指口羽通良是志道廣良之子)。嫡子口羽春良。受領名是刑部少輔,下野守。 因為以石見國邑智郡口羽作為領地,所以改為口羽姓。一向侍奉主家的毛利元就,並輔助元就次子吉川元春管治從尼子氏奪得的出雲。 元就死後輔助毛利輝元,與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福原貞俊合稱為毛利四人眾。毛利家臣中以行政手腕出色聞名。.

新!!: 毛利氏和口羽通良 · 查看更多 »

吉川廣家

吉川廣家(、永祿4年11月1日、寬永2年9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毛利氏家臣,吉川元春三男。為初代岩國藩當主。.

新!!: 毛利氏和吉川廣家 · 查看更多 »

吉川元長

吉川元長(1548年—1587年7月20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父親是吉川元春。.

新!!: 毛利氏和吉川元長 · 查看更多 »

吉川元春

吉川元春(1530年-1586年12月2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父親是毛利元就。 被父親元就送到藤原南家流的安藝國名門吉川氏為養子,其後繼承吉川家的家督。以後以毛利兩川之一的身份,與弟弟隆景一同建構起毛利家發展的基礎,主要負責管理山陰地方。.

新!!: 毛利氏和吉川元春 · 查看更多 »

吉川經家

吉川經家(きっかわ つねいえ,),戰國時代武將。毛利氏家臣。.

新!!: 毛利氏和吉川經家 · 查看更多 »

吉川經安

吉川經安(1525年—1600年11月2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石見第10代當主。父親是石見國邇摩郡久利鄉的國人久利淡路守。.

新!!: 毛利氏和吉川經安 · 查看更多 »

吉田

吉田可以指:.

新!!: 毛利氏和吉田 · 查看更多 »

吉見正賴

吉見正賴(,即永正10年-天正16年),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石見國豪族吉見氏的家督,三本松城主,毛利十八將之一。吉見賴興之子。官位三河守。 吉見氏的先祖是鎌倉幕府第一代將軍源賴朝的弟弟源範賴。所以吉見正賴的血統相當屬於源氏支流。 正賴原是石見國津和野的僧侶,不過1540年吉見氏原來的家督──正賴的哥哥吉見隆賴(賴隆)夭折了,於是正賴還俗繼承吉見氏家督。據說正賴是一個清廉的人,受到支配吉見氏的大內氏家督大內義隆欣賞,大內氏和吉見氏結為聯姻。大內義隆任內最後兩次對明朝貢的主要官方負責人。 1551年,大內氏發生內亂,大內義隆重臣陶隆房發動政變,大內義隆被逼自盡,史稱大寧寺之變。吉見氏鄰近的益田氏和陶氏擁有姻親關係,所以益田氏家督益田藤兼也參與了大寧寺之變,這引起了正賴的不安。於是1551年吉見氏和益田氏爆發了戰爭,因益田氏得陶氏之助,吉見氏不敵益田氏而戰敗。吉見正賴依然舉起反陶晴賢(陶隆房迎立大內義長之後改名)的大旗,並號召各地原臣服大內氏的豪族為大內義隆報仇。安藝的毛利元就藉此機會秘密聯絡吉見正賴。1554年,陶晴賢發動大軍聯合益田氏攻打吉見氏的三本松城,展開長達5個月的籠城戰。吉見正賴被逼和陶晴賢締結和約,交出兒子吉見廣賴為人質。 1555年,陶晴賢敗於嚴島之戰而自盡。毛利元就聯合吉見正賴展開防長經略,攻擊大內氏的領地山口,掃除來自長門國阿武郡渡川城的大内軍(野上忠房軍),將之迫回山口北部的宮野口,山口最終陥落。吉見正賴也出兵包圍益田藤兼守備的七尾城,逼使益田氏向毛利氏臣服。1557年,大內氏末代家督大內義長於且山城自盡。吉見正賴成為毛利元就的家臣,領有石見國吉賀郡、長門國阿武郡、厚東郡及周防國佐波郡,元就同樣地信賴正賴的清廉的性格。 1582年,吉見正賴將家督讓給兒子吉見廣賴,於指月城隱居,1588年逝世。.

新!!: 毛利氏和吉見正賴 · 查看更多 »

大名 (称谓)

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日本建立統一的國家武力以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產業,大多擁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為骨幹。所謂「名主」,就是在東日本土地或莊園的領主,西日本則稱為庄屋,九州則稱為肝煎——武力較強、領地較大達到十數村,甚至管轄一整個令制國的領主就是大名主(或大庄屋、大肝煎),簡稱「大名」,有些勢力範圍廣達數個令制國的大名,又被稱做大大名;否則即為小名;全部大小領主可以合稱為大小名。日本各時代對「大名」的資格定義不盡相同,不過同樣都是指一個較大地域的領主。.

新!!: 毛利氏和大名 (称谓) · 查看更多 »

大江廣元

大江廣元(おおえのひろもと,)是鎌倉幕府時代的人。.

新!!: 毛利氏和大江廣元 · 查看更多 »

天野隆重

天野隆重(文龜3年(1503年)-天正12年(1584年)),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先跟從大內氏,後來成為毛利氏的家臣。父親是天野元行(又稱天野元貞),孩子天野元嘉·天野元明·天野武弘·天野元佑·天野元友·天野元信。.

新!!: 毛利氏和天野隆重 · 查看更多 »

安國寺惠瓊

安國寺惠瓊()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佛教僧侶和大名。父親是武田信重。.

新!!: 毛利氏和安國寺惠瓊 · 查看更多 »

安藝國

安藝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藝州。安藝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廣島縣的西部。.

新!!: 毛利氏和安藝國 · 查看更多 »

小早川秀包

毛利秀包(),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毛利元就的9子,母親是乃美大方。幼名才菊丸。通稱藤四郎、市正、內記,原名元綱、元總,後改名秀直、秀兼(洗禮名「シマオ・フィンデナオ」),官職為治部大輔、從四位下筑後守、侍從,法號玄濟道叱。妻為大友宗麟之女・桂姬(洗禮名「ドナ・マセンシア」).

新!!: 毛利氏和小早川秀包 · 查看更多 »

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母親為吉川國經之女——妙玖夫人(妙玖為死後的法名),毛利隆元及吉川元春之同母弟。作為『毛利兩川』的其中一人,致力於毛利家的發展,主要擔任毛利水軍的指揮官。在豐臣政權之下,受到豐臣秀吉的信任,於文祿年間(普遍說法)出任五大老的其中一人。.

新!!: 毛利氏和小早川隆景 · 查看更多 »

山口市

山口市()是位置日本中國地方西部山口縣的一個城市,亦是山口縣縣廳所在地。人口數為山口縣內第二多,次於下關市。 雖然山口市是山口縣縣廳所在,為該縣的行政中心,但經濟活動多集中於周南市、防府市和下關市,也成為日本各縣廳所在地中,少見的純粹以行政機能為主的城市。市內產業是以觀光旅遊業為主。 目前該市是日本眾多縣廳中人口第三少的城市,僅多於島根縣縣廳松江市和鳥取縣縣廳鳥取市。.

新!!: 毛利氏和山口市 · 查看更多 »

市川經好

市川經好(1520年-1584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藤原南家工藤流吉川氏的一門。父親是吉川經世。毛利氏家臣。兒子有元教、元好、隆久。.

新!!: 毛利氏和市川經好 · 查看更多 »

平賀元相

平賀元相是戰國時代及江戶時代前期的國人領主及武將、長州藩士,安藝國戰國大名毛利氏的家臣。.

新!!: 毛利氏和平賀元相 · 查看更多 »

乃美宗勝

乃美宗勝(のみむねかつ,大永7年(1527)-天正20年(1592))戰國時代武將。安藝國國人領主。小早川隆景家臣。居城為賀儀城。.

新!!: 毛利氏和乃美宗勝 · 查看更多 »

井上元兼

井上元兼(いのうえ もとかね,)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是毛利氏的家臣。安藝國天神山城城主。.

新!!: 毛利氏和井上元兼 · 查看更多 »

德山藩

德山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是長州藩的支藩,初時名稱是下山藩。藩廳初時在周防國下松(今山口縣下松市),後來改遷在德山(今山口縣周南市)的德山陣屋。1617年立藩。.

新!!: 毛利氏和德山藩 · 查看更多 »

志道廣良

志道廣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藝的毛利氏家臣。毛利氏重臣,毛利十八將之一。志道城主。受領名是上野介。志道元良之子,口羽通良之兄(還有一種說法是通良是廣良之子)。.

新!!: 毛利氏和志道廣良 · 查看更多 »

國司元相

國司元相(明應元年(1492年)-天正19年12月28日(1592年2月11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安藝毛利氏的家臣。國司有相之子。妻子是渡邊勝的女兒。後妻是桂廣澄的女兒。有三子:國司元武、國司元藏和國司元貞。.

新!!: 毛利氏和國司元相 · 查看更多 »

周防國

周防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防州。周防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山口縣的東南半部。。.

新!!: 毛利氏和周防國 · 查看更多 »

公爵

公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在中文裏用“公爵”來翻译歐洲中世纪貴族等级系统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英語Duke、德語Herzog、法語Duc等)。.

新!!: 毛利氏和公爵 · 查看更多 »

兒玉就忠

兒玉就忠(1507年(永正4年)—1562年5月31日(永祿5年4月29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安藝毛利氏家臣。毛利十八將之一。 毛利元就譜代家臣,兒玉就忠擅長於行政而得到毛利元就的信任。1557年,毛利元就將毛利氏家督之位讓予長子毛利隆元,並確立五奉行制度輔助隆元施政。於是兒玉就忠轉任元就父子的聯絡人。雖說是毛利氏的武將,但就忠的軍事才能略遜於熊谷信直,國司元相等人,所以戰功寥寥可數。 就忠之弟兒玉就方統領毛利水軍,與兄長一文一武拱衛毛利氏。.

新!!: 毛利氏和兒玉就忠 · 查看更多 »

兒玉就方

兒玉就方(こだま なりかた,永正10年(1513)-天正14年(1586))毛利氏家臣。兒玉就忠之弟。官位:內藏丞、周防守。安藝國草津城主。子兒玉就英。.

新!!: 毛利氏和兒玉就方 · 查看更多 »

福原貞俊

福原 貞俊(永正9年或永正16年-文祿2年8月十日,即1512年或1519年-1593年9月5日)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安藝福原氏11代當主。毛利氏宿老福原廣俊的嫡男。 福原貞俊的曾祖父名字也是福原廣俊,廣俊的女兒為毛利氏家督毛利弘元的正室,為後來兩任家督毛利興元和毛利元就的生母,因此福原氏不但擁有毛利氏的筆頭家老地位,也是毛利家族的外戚。福原氏一連數代位居重臣,貞俊之父第10代當主福原廣俊在毛利元就繼承家督一事上出力甚多,因此福原氏在家臣團中影響力又再大爲增加。福原貞俊早年跟隨毛利元就轉戰各地。天文19年(1550年),因爲誠實的性格深得元就信賴、而有著汗馬功勞的貞俊被任命為毛利氏的筆頭家老。 此後,福原貞俊隨軍參與了發生于弘治元年(1555年)的嚴島之戰及後來一連串戰役,包括毛利氏徹底吞併大内氏領地的防長經略、包圍長門且山城、逼使大内義長及大内氏重臣内藤隆世自盡、永祿10年(1567年)毛利氏出兵伊予國援助河野氏、以及永祿12年(1569年)大内輝弘之亂,福原貞俊均擔當顯著、主力的角色。 毛利元就逝世之後,身為家老的福原貞俊輔助毛利輝元,與另外三位毛利氏重臣: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合稱“毛利四人衆”。貞俊的主要任務為協助小早川隆景統制山陽道的政治和軍事要務。天正12年(1584年),以高齡為由隱居。以後,福原氏的子孫在江戶時代一直擔任長州藩毛利氏的一門家老而受到重用。 值得一提的是,福原氏的家族歷史上,廣俊、貞俊、元俊等名字被很多當主重覆使用。.

新!!: 毛利氏和福原貞俊 · 查看更多 »

穗井田元清

穗井田元清,生於天文20年(1551年)、卒於慶長2年7月9日(1597年8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藝國大名毛利元就的四男,幼名少輔四郎。生母是毛利元就的側室乃美大方,與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並非是一母所出的兄弟,是毛利元就年過50後才生下的兒子。.

新!!: 毛利氏和穗井田元清 · 查看更多 »

熊谷信直

谷信直(),戰國時代武將。安藝武田氏家臣,之後成為毛利氏家臣。.

新!!: 毛利氏和熊谷信直 · 查看更多 »

相模國

模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相州、湘州。相模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神奈川縣(東北部份除外)。關於「相模」的「模」字,由於當時公文上的捺印以「摹」字表示,因此推測最初的寫法為「相摸」。.

新!!: 毛利氏和相模國 · 查看更多 »

鎌倉時代

傳・源頼朝肖像 鎌倉・高德院大佛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於1192年(建久三年)镰仓幕府成立,终於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1年。 关于镰仓幕府建立期,有诸说:.

新!!: 毛利氏和鎌倉時代 · 查看更多 »

華族

華族可以指:.

新!!: 毛利氏和華族 · 查看更多 »

萩市

萩市()是位於日本山口縣北部的城市,鄰日本海;在17世紀至19世紀期間曾是毛利氏治理的長州藩的主要據點,也由於長州藩的歷史因素,現本地產業主要以觀光業為主。 主要市區主為位於出海口的三角洲上,此外,位於日本海上的、、、、、、也屬於萩市的轄區。.

新!!: 毛利氏和萩市 · 查看更多 »

高田郡

郡()是過去位於廣島縣西部的郡。已於2004年3月1日因轄下町村全數合併為安藝高田市後而廢除,過去的轄區包含現在為安藝高田市全部地區、三次市西南部地區與廣島市安佐北區的東部地區。.

新!!: 毛利氏和高田郡 · 查看更多 »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新!!: 毛利氏和越後國 · 查看更多 »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新!!: 毛利氏和關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長府藩

長府藩()是日本江戶時代其中一個藩領,是長州藩支藩,別稱長門府中藩。藩廳位於櫛崎城跡(長府城、長府陣屋)。.

新!!: 毛利氏和長府藩 · 查看更多 »

長門國

長門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長州。長門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山口縣的西北半部。.

新!!: 毛利氏和長門國 · 查看更多 »

长州藩

长州藩(),歷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现山口县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幕末,藩廳移轉至周防山口的山口城(山口政事堂),所以稱周防山口藩(すおうやまぐちはん)。一般將萩藩・(周防)山口藩時代總稱「長州藩」。 幕末時期,长州藩與萨摩藩組成萨长同盟,为讨幕运动的中心。后来的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政治家形成了藩阀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長州閥」。時至現代,长州山口縣出身的政治家仍長期把持日本政府。例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等,山口縣出身的內閣總理大臣達9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

新!!: 毛利氏和长州藩 · 查看更多 »

村上吉充

村上吉充(むらかみ よしみつ,生卒年不詳)戰國時代武將。別名又三郎。官位:新藏人。 村上吉充的家族原是支配瀨戶內海的海賊眾,後來父親依附毛利氏。天文24年(1555)嚴島之戰因應毛利氏請求而率水軍出戰,與小早川水軍配合行動,為毛利軍獲勝做出重大貢獻。 之後跟從小早川,弘治元年(1555)到弘治3年(1557)防長經略對關門海峽封鎖表現活越。永祿4年(1561)門司城攻防戰在乃美宗勝指揮下擊退大友軍。天正4年(1576)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率軍與九鬼嘉隆奮戰獲勝,為米糧成功運送到石山本願寺貢獻良多。.

新!!: 毛利氏和村上吉充 · 查看更多 »

村上武吉

村上武吉(、天文2年-慶長9年8月22日),是活躍於瀨戶內海的村上水軍當主,別名能島武慶。父親是村上義忠,兒子是村上元吉及村上景親。.

新!!: 毛利氏和村上武吉 · 查看更多 »

杉原盛重

杉原盛重(平假名:すぎはら もりしげ,),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迎娶了毛利元就的姪女,做為一門的重臣協助吉川元春攻略山陰道。.

新!!: 毛利氏和杉原盛重 · 查看更多 »

桂元澄

桂元澄(明應9年-永祿12年7月5日,即),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毛利氏家臣,毛利十八將之一,與毛利氏主家共同祖先的庶家眾人。桂城主,官位能登守、左尉門衛。父親是桂廣澄。兒子有桂元貞、桂元親、桂景信、桂廣繁、桂廣時、桂元盛。妻子是福原廣俊的女兒。後妻是志道廣良的女兒。 1523年,毛利元就繼承毛利氏的時候,作為15名宿老的其中一人呈交連署的起請文。可是1524年父親的桂廣澄和叔父坂廣秀擁立元就的弟弟·相合原綱對抗元就,廣澄和廣秀的陰謀敗露後,坂廣秀的親兄,也就是元澄父親·廣澄負上責任而自殺,雖然元澄一直支持元就繼位,元澄亦打算隨父自殺,可是被元就阻止。此後成為元就的家老。 元就的隱居後與兒玉就忠一起堅持親元就派的立場,與作為隆元奉行人的赤川元保等人經常對立。 1555年,元澄於嚴島之戰時擔任櫻尾城主,又仿效赤壁之戰的黃蓋,故意向陶晴賢詐降,發送假的內應書以引誘陶軍登陸嚴島,為毛利軍前後夾擊陶軍立下大功。以後,包括櫻尾城在內,以至整個嚴島由元澄管理。 1569年逝世。墓所與陶晴賢同樣在現在的廣島縣廿日市市的洞雲寺。 元澄之弟桂元忠成為毛利隆元的五奉行之一。另外還有一個弟弟桂就延。 明治時代的內閣總理大臣·桂太郎和桂小五郎(兩人皆出身長州藩)是桂氏一族的子孫。.

新!!: 毛利氏和桂元澄 · 查看更多 »

椙杜元秋

#重定向 毛利元秋.

新!!: 毛利氏和椙杜元秋 · 查看更多 »

武家

武家是對日本歷史上掌握軍事權力的家族或族系的通稱,一般用來指幕府將軍家族,而後除了幕府與御家人之外,也用來做為武士階層的通稱。.

新!!: 毛利氏和武家 · 查看更多 »

毛利季光

毛利季光(もうり すえみつ,)是鎌倉時代前期的武將、鎌倉幕府的御家人、大江廣元的四子。.

新!!: 毛利氏和毛利季光 · 查看更多 »

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是日本戰國時代中國地方大名,安藝國人眾毛利弘元之子,幼名松壽丸,另名為少輔次郎。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廣元四男毛利季光为祖先。家紋為一文字三星紋。 他領導安藝毛利氏從一個地方小勢力發展成統治中國地方10個分國的勢力,領地石高接近120萬石。他以離間計聞名,後人稱其為「謀將」、「謀神」、「知將」、「西國/中國第一智將/謀將」。.

新!!: 毛利氏和毛利元就 · 查看更多 »

毛利隆元

毛利隆元,出生於1523年(大永3年)、卒於1563年(永祿6年(陰曆)8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藝國大名毛利元就的長男。豐臣五大老毛利輝元之父。其弟有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穗井田元清等人。 1537年(天文6年),他被父親送與當時西國第一大名、周防大内氏處當人質。同年在大内義隆主持下行冠禮。四年後、與大内義隆的養女,原來大内氏重臣内藤興盛(長門守護代)的女兒結婚。他深受大內義隆的器重、並與大內家的家臣內藤興盛、陶隆房、和同為人質的天野隆綱同為好友。 1546年時其父親毛利元就讓位給他,但實權仍在元就手中。1551年大内義隆被重臣陶隆房(陶晴賢)所害被迫自殺、毛利氏起而對抗陶晴賢。 在嚴島之戰毛利軍大敗陶晴賢後,併吞了原來大內氏的領地、毛利軍開始與出雲國的尼子氏和豐後國的大友氏交戰、在參加尼子征討戰時,毛利隆元於參加備後豪族和智誠春要請的宴席後卒死,死因不明,有食物中毒和被毒殺的說法。享年四十一歲。 其父元就因此令和智誠春、柚谷新三郎、湯谷又八郎、湯谷又左衛門、赤川元保等涉案嫌疑人自殺謝罪。 隆元的為人被評論是個孝子,有仁心,表裡如一之人、但從毛利元就留下的書信中看出他對隆元有優柔寡斷的感嘆、因此後世認為這是毛利元就雖讓位給他但仍繼續掌有實權的原因。 一般後世對毛利隆元的印象不如他兩個傑出的弟弟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以及他的兒子輝元。.

新!!: 毛利氏和毛利隆元 · 查看更多 »

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1553年2月4日-1625年6月2日)是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長州藩第一代藩主。父親是毛利隆元,母親是內藤興盛之女,幼名幸鶴丸。.

新!!: 毛利氏和毛利輝元 · 查看更多 »

毛利興元

毛利興元(1492年-1516年9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藝國的國人領主。吉田郡山城城主。父親是毛利弘元。守護大內氏的被官。.

新!!: 毛利氏和毛利興元 · 查看更多 »

毛利敬親

毛利敬親(),又名毛利慶親,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一位大名、明治時代初期的政治家。長州藩第13代藩主(安藝毛利家第25代當主)。.

新!!: 毛利氏和毛利敬親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新!!: 毛利氏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毛利氏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清水宗治

清水宗治()是日本戰國时代的武將。備中国高松城城主。通稱長左衛門。曾仕於三村氏,後來成為毛利氏家臣。父親是清水宗則。三村氏的有力部下石川久智的女婿,兒子有宗之、景治,兄長是宗知(月清入道)。顽强抵抗了織田信長的中國征伐而扬名天下。.

新!!: 毛利氏和清水宗治 · 查看更多 »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又稱為「御一新」,是指十九世紀中後期日本的一段歷史時期。於這段時期,由維新志士所建立的新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促使日本天皇制度和新的行政體系的確立。 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在洋人船堅炮利的衝擊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組成「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閥和資本家取代武士階級的統治。日本透過推行天皇親政和議會政治(合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经济上推動了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产兴业,掌握新式技术,實現国家工业化,生產力大幅提升。教育也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價值觀的西化也為日後的政治和經濟變化埋下遠因。在外交上成功廢除了與外國签订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江户時代以來對蝦夷地的開發,旁及琉球,並積極实现日韓合併,乃至於日後拓展海外殖民地等,日本出現了「脫亞入歐」的風氣,都源於此使國力大幅膨脹的變革,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捩點,日本的明治维新十分有意义,因为它是当时亚洲众推行改革的国家之中,少數成功改革的国家。.

新!!: 毛利氏和明治维新 · 查看更多 »

愛甲郡

愛甲郡()是神奈川縣的一郡。人口45,449人、面積105.58km²。(2007年9月1日、人口為推計人口) 現轄有以下1町・1村。.

新!!: 毛利氏和愛甲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毛利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