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東螺溪

指数 東螺溪

東螺溪,依照每個時期與地區的不同稱呼,分別稱舊濁水溪、北斗溪或麥嶼厝溪,是臺灣西部的一條河川,流域全境位於彰化縣,長約30餘公里,是濁水溪沖積扇分流之一,曾經兩度成為古濁水溪下游主流,後因西螺溪變為主流,故西螺溪改稱「濁水溪」,東螺溪則改稱「舊濁水溪」。.

44 关系: 埤頭鄉埔鹽鄉台灣海峽名間鄉大城鄉大正二林鎮二水鄉伊能嘉矩彰化平原彰化縣北斗鎮 (台灣)北斗河濱公園員林大排八堡圳王功王石鵬福興鄉田尾鄉芳苑芳苑鄉裨海紀遊西螺鎮諸羅縣志高拱乾鹿港郁永河舊虎尾溪藍鼎元臺灣堡圖臺灣府志臺灣總督府臺灣西部雲林縣陳夢林林內鄉水災河流清水溪 (南投縣)溪州鄉溪湖鎮濁水溪濁水溪沖積扇斗六市

埤頭鄉

埤頭鄉位於台灣彰化縣南端。.

新!!: 東螺溪和埤頭鄉 · 查看更多 »

埔鹽鄉

埔鹽鄉位於台灣彰化縣中部。 埔鹽鄉還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滿目荒野的草原地,為平埔族「巴布薩族」馬芝遴社的居住地區,約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來到本鄉拓墾,只見當時地面被耐鹽分植物「蒲鹽菁」所覆蓋,冬天時寒冷且乾燥,鹽分隨著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現遍野白茫茫的獨特景象,因此將地名取為「埔鹽」。.

新!!: 東螺溪和埔鹽鄉 · 查看更多 »

台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福建與台湾之間的狹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东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东山岛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新!!: 東螺溪和台灣海峽 · 查看更多 »

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濁水溪北岸,與竹山鎮隔溪相望,東鄰集集大山,緊接集集鎮、中寮鄉,北以新街旱溪鄰接南投市,西以八卦山斷崖為界,俯望彰化縣田中鎮、二水鄉、社頭鄉於山腳下。全鄉東西線長13.7公里,南北線長9.11公里,總面積為83.0955平方公里。.

新!!: 東螺溪和名間鄉 · 查看更多 »

大城鄉

大城鄉位於台灣彰化縣西南隅,東為竹塘鄉,西濱台灣海峽,南隔濁水溪口(亦為濁水溪出海口北岸)與雲林縣相望,北鄰芳苑鄉與二林鎮。位居濁水溪沖積扇最下游端,地勢平坦。 大城鄉名起於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由福建泉州人來此開墾,居民大多信奉王爺與保生大帝。 傳說有一名叫「魏大城」者首先遷入本地,故以人名為地名。另一說為往昔移民墾殖於此,聚集成大集村。因治安不良,築土成壘,以防盜匪,故得此名。到了道光年間,則以吳、王二姓所形成之村--,所以今永和村有兩處聚落名為「吳厝寮」「王厝寮」。 光緒初年,本鄉隸屬深耕堡。1920年設立--,為今日該鄉前身。.

新!!: 東螺溪和大城鄉 · 查看更多 »

大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從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止。承續年號為明治,接續年號為昭和。.

新!!: 東螺溪和大正 · 查看更多 »

二林鎮

二林鎮位於臺灣彰化縣西南部,地當舊濁水溪下游與魚寮溪之間之濁水溪沖積扇上,東接埤頭鄉,西連芳苑鄉、南鄰大城鄉,北隔舊濁水溪連接溪湖、埔鹽二鄉鎮。全鎮略呈橢圓型,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一典型農業鄉鎮,亦是全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古時為巴布薩族二林社所在之地。.

新!!: 東螺溪和二林鎮 · 查看更多 »

二水鄉

二水鄉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南隅,東北枕八卦台地,南臨濁水溪,為濁水溪沖積扇的最東端,其扇頂鼻仔頭便位居鄉內東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 鄉治所在地的二水車站是臺鐵縱貫線與集集線的交會點。 灌溉彰化平原大半部地區的八堡圳傳統取水口位於本鄉,為紀念該項水利工程而設的跑水節為地方上最具特色的年度節慶活動。.

新!!: 東螺溪和二水鄉 · 查看更多 »

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是一位日本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並對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

新!!: 東螺溪和伊能嘉矩 · 查看更多 »

彰化平原

彰化平原,亦稱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臺灣在中部地區的一處平原,位於彰化縣北半部,為清水平原在南方之延長。其位置是東臨八卦台地,西面台灣海峽,北接清水平原、大肚台地,南以舊濁水溪(下游稱麥嶼厝溪)為界,與濁水溪沖積平原相望。寬度約在12-15公里,面積與高度逐漸向南遞增,直到田中便達到45公尺之高,南北也達到40公里之長。除東緣被八卦台地挾帶堆積物於山麓,其餘全境是為現代沖積層所掩覆。 範圍涵蓋和美、伸港、線西、鹿港、秀水、田尾、永靖、埔心等地之全境,以及彰化、花壇、大村、員林、社頭、田中等地西半部的平原亦屬之,然而在福興、埔鹽、溪湖、北斗恰為與濁水溪沖積平原的交界地帶,僅一部分平原是屬之。.

新!!: 東螺溪和彰化平原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東螺溪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北斗鎮 (台灣)

北斗鎮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南,東螺溪(舊濁水溪)北岸,在清領時期曾是中臺灣之重要河港與貨物集散地,經溪湖、鹿港可與福建從事貿易。然而日治時期以後,因東螺溪失去濁水溪下游主流地位且溪流淤積,後興築鐵路時又未經過本地,交通樞紐地位漸被員林所取代。 北斗鎮舊名「寶斗」,後改稱為現名,惟臺語裡仍習慣以寶斗稱之。另因北斗位於東螺溪北岸,水北為陽,亦有文人以「螺陽」稱之。.

新!!: 東螺溪和北斗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北斗河濱公園

北斗河濱公園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北斗鎮的一座公園。北斗河濱公園利用北斗鎮轄內舊濁水溪河川公地規劃闢建,面積為11.7公頃。1997年6月竣工啟用。.

新!!: 東螺溪和北斗河濱公園 · 查看更多 »

員林大排

員林大排,又稱員林大排水溝、員林大排水道,在歷史上有不同稱呼如臺灣溝、鹿港溪、大武郡溪(清代),為彰化縣八堡圳灌溉水利系統之一。從日治時代到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各段經過加深、加寬和取直整治,全長25.4公里,上游面寬53公尺,下游面寬102公尺主幹流經社頭鄉、員林市、埔心鄉、埔鹽鄉、福興鄉、鹿港鎮等1市14鄉鎮,東界為八卦山,北邊是八堡水利委員會第一圳,南邊有八堡二圳與西溝,面積約1萬9229公頃,排水與灌溉面積達2萬2304公頃。員林大排下游稱為福鹿溪,埔鹽段又稱台灣溝,埔心段又稱柳溝(柳仔溝)。.

新!!: 東螺溪和員林大排 · 查看更多 »

八堡圳

八堡圳,或稱八保圳,位於臺灣的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是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於該圳是由施世榜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但常被稱為「八堡圳」。 一般將八堡圳與嘉義道將圳和新竹隆恩圳,一起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新!!: 東螺溪和八堡圳 · 查看更多 »

王功

王功,舊名王宮,台灣地名,位於彰化縣芳苑鄉,居王功漁港之東,是縣道148線起點。 王功的興盛衰落全與漁港緊連,境內寺廟於此時期內應運而生,如:壽山宮、福海宮皆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後期發展成觀光及美食,如:王功夕照成為王功漁火節活動主題,以及芳漢路是以蚵嗲為主的美食街。如今,王功為一觀光兼具商業的市集。.

新!!: 東螺溪和王功 · 查看更多 »

王石鵬

王石鵬()。字箴盤,號了庵,臺灣新竹人。精通漢文、臺語、日語,工漢詩、能書法,尤善隸書、小篆,偶刻印。幼讀八股文,後因進入臺灣日治時期而中輟科舉之心,當時名士,與謝介石同稱「新竹二石」,與王松及王瑤京合稱「新竹三王」。曾任新竹縣知事櫻井勉幕僚,每逢官吏與臺灣人衝突,必然為之調解,拯救許多臺人,使免囹圄。1900年作《臺灣三字經》一書,以漢文介紹臺灣史、地,內容豐富,被譽為「臺灣小百科全書」。.

新!!: 東螺溪和王石鵬 · 查看更多 »

福興鄉

福兴乡可以指:.

新!!: 東螺溪和福興鄉 · 查看更多 »

田尾鄉

尾鄉位於台灣彰化縣南部,為東西狹長農村,縱貫公路從中間通過,北緣永靖鄉、南接北斗鎮,以公路花園著名,為花卉生產專業區,1973年成立開闢公路花園園藝觀光區,以民生路與民族路沿路為主要觀光路線,田尾的花卉年產量與種類居全臺灣之冠,有花鄉之稱。.

新!!: 東螺溪和田尾鄉 · 查看更多 »

芳苑

#重定向 芳苑鄉.

新!!: 東螺溪和芳苑 · 查看更多 »

芳苑鄉

芳苑鄉位於臺灣彰化縣西南隅,西濱台灣海峽,屬濁水溪沖積扇下--平原一部分,地勢低平。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年雨量僅約1,000~1,200公釐,炎熱乾燥。芳苑鄉亦是全縣面積次大的區域(僅次於二林鎮)。.

新!!: 東螺溪和芳苑鄉 · 查看更多 »

裨海紀遊

《裨海記遊》,又名《採硫日記》,為清朝官員--所著,書中描繪17世紀的台灣風土民情。.

新!!: 東螺溪和裨海紀遊 · 查看更多 »

西螺鎮

西螺鎮,別稱螺陽,位於臺灣雲林縣北端,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以稻米、醬油及西螺大橋聞名各地,為雲林地區重要的農業鄉鎮之一。.

新!!: 東螺溪和西螺鎮 · 查看更多 »

諸羅縣志

諸羅縣志是清朝諸羅縣的方-志-,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完成,由諸羅縣知縣周鍾瑄負責主修,陳夢林、李欽文編纂。為臺灣第一本「縣志」。全書共有十二卷,附卷首一卷。.

新!!: 東螺溪和諸羅縣志 · 查看更多 »

高拱乾

拱乾(),字九臨,中國陝西人,清朝官員。 身為蔭生的高拱乾,於1682年(康熙21年)任戶部郎中,1690年任泉州府知府。翌年,再升任台廈道,掌管台灣全境。1695年任滿後,任浙江按察使。高拱乾所修編的《臺灣府志》(後世通稱「高志」)為台灣史重要文獻之一。.

新!!: 東螺溪和高拱乾 · 查看更多 »

鹿港

#重定向 鹿港鎮.

新!!: 東螺溪和鹿港 · 查看更多 »

郁永河

郁永河(),又記作郁永和,字滄浪,浙江仁和(杭州)諸生(附學生員)。.

新!!: 東螺溪和郁永河 · 查看更多 »

舊虎尾溪

舊虎尾溪,是臺灣中部的一條河川,長33.4公里,集水面積53平方公里,介於新虎尾溪與北港溪之間,流域分布於雲林縣四湖鄉、臺西鄉、褒忠鄉、元長鄉、東勢鄉等地區,為四湖與台西東勢的界河,也是褒忠與元長的界河;於--注入臺灣海峽,是臺西鄉境內較重要天然河川。.

新!!: 東螺溪和舊虎尾溪 · 查看更多 »

藍鼎元

藍鼎元(),字玉霖,別字任菴,號鹿洲,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生於康熙十九年,卒於雍正十一年。藍鼎元出身書香世家,其父祖皆是當地有名望的儒士。父親藍斌精通理學,但屢科不第;藍鼎元十歲喪父,家境艱苦,靠母以女紅度日。自幼聰穎好學,清康熙末年,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入台平定朱一貴之亂,事後,百餘宗族、兵員未返,落腳阿里港(今屏東縣里港鄉)墾荒開發。雍正間特授廣東普寧知縣,再兼署潮陽知縣,寫下了斷案過程,即《鹿洲公案》(藍公案)。潮州府知府胡恂邀其編纂府志。後受兩廣總督鄂彌達懇邀入幕,並再受鄂的舉薦,特授為署廣州府知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夏到任月餘,即卒於官,年僅54歲。今日里港藍家為其後人。較著名的有藍世璁。.

新!!: 東螺溪和藍鼎元 · 查看更多 »

臺灣堡圖

《臺灣堡圖》,是1904年(日明治37年)完成的臺灣地形圖,比例尺為2萬分之1。繪製範圍涵蓋原住民主要居住地(蕃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帶,共計466張地圖(內含1張一覽圖)。.

新!!: 東螺溪和臺灣堡圖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志

《臺灣府志》為自1685年起、1764年迄所記載台灣歷史之官方地方志。總計7個版本,實際刊行6個版本。分別為:蔣志、高志、周志、劉志、范志、余志等六志。.

新!!: 東螺溪和臺灣府志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新!!: 東螺溪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西部

臺灣西部,或稱西臺灣、臺灣西部走廊,是指臺灣西半邊的地理區域,包括北臺灣(不含宜蘭縣)、中臺灣與南臺灣的非山地地帶,瀕臨臺灣海峽,佔臺灣本島總面積約二分之一,為臺灣經濟發展重心。此地帶包含臺灣五個都會區與二個次都會區,分別為臺北都會區、桃園中壢都會區、臺中彰化都會區、臺南都會區、高雄都會區、新竹次都會區與嘉義次都會區。.

新!!: 東螺溪和臺灣西部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東螺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陳夢林

陳夢林(1664年-1739年),字少林,福建縣漳州人,漳浦縣監生,與周鍾瑄、阮蔡文被稱為「諸羅三賢」,並與藍鼎元、莊亨陽齊名的漳州學者。人稱其「漳之奇男子」。時人稱為「他齋先生」,他的居處經常換,且在住宅門額土書寫「他齋」的原故。他年少發憤讀書,留心經事濟世,習有兵法策事。.

新!!: 東螺溪和陳夢林 · 查看更多 »

林內鄉

林內鄉(台語:Nâ-lāi Hiong)位居臺灣雲林縣東北端,東臨南投縣竹山鎮,以清水溪為界;北接彰化縣二水鄉,以濁水溪為界;西鄰雲林縣莿桐鄉;南毗雲林縣斗六市。全鄉依山傍水、沃野千頃,是雲林縣東北屏障,也是嘉南平原北路要衝,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新!!: 東螺溪和林內鄉 · 查看更多 »

水災

#重定向 洪水.

新!!: 東螺溪和水災 · 查看更多 »

河流

河流(江、河、川、江河、河川、河道)是自然汇入海洋、湖泊的流水,通常为淡水。在少数情况下,河流流入地下或者在汇入另一水体之前便干涸。河流有時會匯入另一條河流。较小的河流可能会被称作溪、支流等。 河流是水循环的一环。河流中的水主要来自其流域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其他诸如地下水补给、泉以及自然积雪(比如冰川)存水融化。河川学是研究河流的科学,湖沼学则是研究内陆水体的科学。 地球外星球上尚未发现河流,尽管在土卫六上有大量烃形成的类河流。其他行星上的峡谷可能是曾经有过河流的证据,特别是火星,理论上推理认为在適居帶的行星或卫星上也可能存在。.

新!!: 東螺溪和河流 · 查看更多 »

清水溪 (南投縣)

#重定向 清水溪 (濁水溪).

新!!: 東螺溪和清水溪 (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溪州鄉

溪州鄉位於臺灣彰化縣最南端,南隔濁水溪與雲林縣相望,位居濁水溪沖積扇之上,地勢低平。溪州鄉面積居全縣第三大(僅次於二林鎮、芳苑鄉),人口密度則居全縣倒數第四。.

新!!: 東螺溪和溪州鄉 · 查看更多 »

溪湖鎮

溪湖鎮位於台灣彰化縣的地理中心,北為埔鹽鄉,西為二林鎮,南為埤頭鄉、田尾鄉、永靖鄉,東為埔心鄉。南北向有中山高速公路與省道台19線縱貫,東西向有縣道148號、縣道146號橫貫,交通便利。由於腹地廣大,土壤肥沃,為全台最重要的蔬菜產地及集散市場之一,其中尤其以韭菜花最負盛名 。另外葡萄和羊肉爐也是溪湖的特.

新!!: 東螺溪和溪湖鎮 · 查看更多 »

濁水溪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新!!: 東螺溪和濁水溪 · 查看更多 »

濁水溪沖積扇

#重定向 濁水溪沖積平原.

新!!: 東螺溪和濁水溪沖積扇 · 查看更多 »

斗六市

斗六市(Táu-la̍k-tshī)位於臺灣省雲林縣東部,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也是雲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中心之一以及雲林主要交通中心之一。.

新!!: 東螺溪和斗六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