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指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TWGHs Wong Tai Si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WTSH)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沙田坳道124號,鄰近竹園北邨及聖母醫院。由東華三院於1965年建立,是一所公立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於九龍中聯網。 該院以往是一所護養院,前稱黃大仙護養院,前身為建於1954年位於廣華醫院內的「廣華護養院」,其後廣華重建,護養院需要覓地遷建,遂於1965年建立黃大仙護養院,後發展成為一間提供延續護理的復康性公立醫院。病人大多轉介自九龍和新界區各醫院。 黃大仙醫院地盤面積約81,990平方呎,由香港政府於1962年撥地,東華三院自資興建。.

15 关系: 九龍九龍中聯網平方英尺廣華醫院竹園北邨聖母醫院 (香港)香港觀塘綫黃大仙 (香港地方)黃大仙區黃大仙站醫院管理局東華三院沙田坳道港鐵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中聯網

九龍中聯網標誌 九龍中聯網(全稱九龍中醫院聯網,Kowloon Central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油尖旺區、黃大仙區及九龍城區地區約110萬人口;現任總監為盧志遠醫生。.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九龍中聯網 · 查看更多 »

平方英尺

平方英尺是使用於英國(聯合王國)、其(前)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的面積單位。美國等國家也使用它。 在香港,「平方英尺」通常約定俗成地簡寫作「平方呎」,並經常用於計算樓面面積。.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平方英尺 · 查看更多 »

廣華醫院

廣華醫院(Kwong Wah Hospital)是香港一间公立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最重要的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張復熾醫生。 廣華醫院為期三年多的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於1997年7月完成,現有病床1,141張。耗資1億6,000萬的新門診大樓亦於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務。廣華醫院於1993年率先設立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比率為全港之冠。廣華醫院首創綜合性乳病中心亦為病人提供全面教育、診斷、治療、輔導及康復服務。廣華醫院腦外科是醫管局轄下特定的轉介中心之一,更首創一個綜合性腦外科治療區,設有電腦掃描機,腦外科手術室及腦外科加護病房。廣華醫院亦是主要的產前檢查轉介中心之一。醫院更設有婦產科日間手術及醫療中心,配合婦女普查中心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廣華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於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於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現能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之病人提供多類型之核子醫學檢查,包括心臟、腎臟功能檢查、全身骨骼掃描、甲狀腺、肺及肝臟掃描等。.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廣華醫院 · 查看更多 »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英語:Chuk Yuen North Estate)是香港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北面,穎竹街至沙田坳道之間。本邨於1999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2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居民,現已成立竹園北邨業主立案法團,而該邨為防止虐待兒童會市區總部。.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竹園北邨 · 查看更多 »

聖母醫院 (香港)

聖母醫院(Our Lady of Maryknoll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OLMH),是一間位於香港黃大仙區的公立醫院,座落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沙田坳道118號。醫院在1961年由瑪利諾女修會創立,是一間天主教醫院,自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總監為黃德祥醫生。本院共設病床236張,此外亦設有非醫管局資助的私家病房,公務員及醫管局員工若入住須付足全部院費。.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聖母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 (香港地方)

黃大仙(Wong Tai Sin)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區名來源,前身為九龍十三鄉之一的竹園,泛指今日從慈雲山以南、九龍城寨及新蒲崗以北、橫頭磡以東及牛池灣以西一帶,包括有舊日的竹園和鄰近的多個公共屋苑,例如:鳳凰新村、天馬苑等。根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大致上包括了黃大仙區的龍趣、龍上、龍下、鳳凰、天強、竹園北、竹園南、翠竹及鵬程數個選區的範圍。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故名黃大仙。 黃大仙四周以公共屋邨為主,私人住宅大多數建於東北面,並建有港鐵黃大仙站。區內學校包括協和書院、天主教伍華中學等。.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黃大仙 (香港地方)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站

黃大仙站(Wong Tai Sin Station)是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區黃大仙黃大仙下邨對出的一段龍翔道地下的港鐵觀塘綫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隨修正早期系統啟用。啟德花園商場設有適用於該車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黃大仙站 · 查看更多 »

醫院管理局

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Hospital Authority,縮寫作 HA)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負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診所,執行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政策,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進行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由內部多個委員會組織而成,向香港政府衞生首長(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負責。截至2018年4月1日,醫管局管轄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8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醫管局合共提供28,329張病床,僱員人數約76,000人。各醫院及門診按其所屬區域,劃分為七個醫院聯網。.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醫院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東華三院 · 查看更多 »

沙田坳道

沙田坳道(Shatin Pass Road)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一條行車山路,由黃大仙下邨南邊新蒲崗彩虹道起,經慈雲山往扎山道。 沙田坳道於龍翔道被分隔成兩段,兩者不能互通,黃大仙中心至黃大仙警署的沙田坳道需要從彩虹道或東頭村道進入。而慈雲山法藏寺至沙田坳上山的一段車路僅供單線單程北行,駕車南行下山必須經扎山道;另沙田區與新九龍黃大仙區的分界線位於法藏寺往前走約750米處轉彎位(沙田坳道400號),沙田區與黃大仙區就是以沙田坳道為分界,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的斜坡屬黃大仙區。.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沙田坳道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