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義方

指数 李義方

李義方()是高麗王朝時期武人政權軍事掌權者。本貫全州李氏。他是大將軍李勇夫的次子,為政丞李珩的女兒所生。李義方的侄孫李安社是朝鮮太祖李成桂的高祖父。.

20 关系: 平壤佛教僧侣全州李氏祖籍高麗史高麗太祖高麗康宗高麗王朝高麗毅宗高麗明宗趙位寵郑仲夫李安社李珩李高李成桂武臣政權政丞思平王后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新!!: 李義方和平壤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李義方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李義方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全州李氏

全州李氏(韓語:전주 이씨Jeon-ju Lee shi)是朝鮮半島的一個著名世族,本貫在全州。朝鮮王朝創建者李成桂即出身自全州李氏。全州供奉有李成桂的肖像。.

新!!: 李義方和全州李氏 · 查看更多 »

祖籍

籍是指一個家族族群以父系共同認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長地。一些已經離開了祖先的生長地或已經離開了家鄉的人,他們的後代,仍然追溯遙遠祖先的出生地或家鄉,來作為自己祖籍。 祖籍与籍貫、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 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籍貫則是父親與祖父的長居之地,戶籍則是其本人現在登記於政府的居住地地址。 如逝於中南海的毛澤東,由於遠祖毛太華避戰亂,從江西吉水遷徙到湖南韶山,故祖籍乃江西吉水,籍貫是湖南韶山,戶籍為北京西城。 另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因先祖俞敏跟從明太祖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便從家鄉南直隸霍丘落戶當地,故祖籍是南直隸霍丘,籍貫為福建泉州。由此可知,祖籍、籍貫、戶籍三名詞為不同的概念,不可同語。.

新!!: 李義方和祖籍 · 查看更多 »

高麗史

《高麗史》是一本記載有關朝鮮半島上高麗王朝歷史的紀傳體官史,於朝鲜王朝初期成書,從1392年起至1451年,經歷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歷時59年才完成。期間史書經過多次修訂,編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書於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麗王朝傳32代君主,歷時475年。在此期間,存在著與《朝鮮王朝實錄》相類似的歷代國王實錄——《高麗王朝實錄》。《高麗史》是參照多種官方和私人文獻、書籍而編纂而成的,這些書籍大部份在朝鮮王朝期間因為政治需要被焚毀而失傳。此外,在《高麗史》編纂期間,朝鮮王朝還組織編纂了《高麗史節要》。.

新!!: 李義方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高麗太祖

麗太祖(;),諱王建(),字若天(),是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918年至943年在位。王建原是泰封國建國者弓裔的大將,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死後廟號太祖,諡號神聖大王。 高麗穆宗五年(1002年)四月加諡元明,高麗顯宗五年(1014年)三月加光烈,十八年(1027年)四月加大定,高麗文宗十年(1056年)十月加章孝,高麗仁宗十八年(1140年)加仁勇,高麗高宗四十年(1253年)十月加勇烈,通称應運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聖大王(),葬於显陵。.

新!!: 李義方和高麗太祖 · 查看更多 »

高麗康宗

麗康宗(;)諱王祦(),字大華,高麗國的第22代君主,1211年─1213年在位。死後廟號康宗,諡號浚哲文烈亶聰明憲貽謀穆清元孝大王,葬於厚陵。.

新!!: 李義方和高麗康宗 · 查看更多 »

高麗王朝

#重定向 高麗 (918年-1392年).

新!!: 李義方和高麗王朝 · 查看更多 »

高麗毅宗

麗毅宗(;)諱王晛(),高麗國的第18代君主(1146年—1170年在位),初名王澈()。死後廟號毅宗,諡號剛果莊孝大王(),葬於禧陵。 王晛是高麗仁宗王楷的長子,為恭睿王后任氏所生。在他擔任太子的時候,高麗仁宗曾懷疑其能力不足,曾一度考慮將其廢去太子之位。 1146年,仁宗駕崩,由太子王晛繼位,是為毅宗。毅宗在位期間,貪圖遊山玩水,親近文臣,例如許洪材、李復基、韓賴、金敦中等有文采的文臣都受到了寵信。相對地,武臣則受到了疏遠甚至歧視。當時高麗王朝的政策本身就是重文輕武的,毅宗的行為更加激化了文臣與武臣之間的矛盾。 1170年,毅宗率群臣出遊,到達和平齋。文臣與武臣都隨駕出行,但文臣同毅宗一起飲酒對詩作樂,武臣卻在外面擔任警衛任務。李義方、李高等人武臣對此非常不滿,欲盡誅文臣以洩憤。毅宗得知武臣的不滿後,為了平息他們的憤怒,到達普賢院之後,特意召武臣中的最高官員大將軍李紹膺前來表演五兵手搏戲,以示恩寵,但毅宗寵信的文臣韓賴卻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了他。文臣與武臣的矛盾終於爆發,李紹膺、李義方、李高、鄭仲夫等武臣發動兵變,盡殺韓賴、金敦中等文臣。李高、蔡元欲弑毅宗,但被梁淑阻止。於是鄭仲夫逼毅宗到軍器監,太子王祈到迎恩館。不久武臣們廢黜了毅宗,迎翼陽公王晧即位,是為高麗明宗。武臣們大多兼任了文臣在朝廷中的官職,高麗歷史進入了武人時代。 1173年八月,文臣金甫當發動叛亂,派張純錫、柳寅俊前往毅宗流放地巨濟縣,圖謀迎立毅宗復位。鄭仲夫、李義方得知此事後,派李義旼、朴存威帶兵前往阻止,將張純錫、柳寅俊等人全部劫殺於雞林,劫持了毅宗,並在坤元寺北淵逼毅宗飲毒酒而死,棄其屍體於淵中。前副戶長弼仁等人秘密收葬了毅宗的屍體。後改葬於禧陵。.

新!!: 李義方和高麗毅宗 · 查看更多 »

高麗明宗

麗明宗(;)諱王晧(),字之旦,是高麗國的第19代君主,1170年─1197年在位。 王晧是高麗仁宗王楷的第三子,封翼陽公。1170年,鄭仲夫等高麗武將因不滿毅宗對武將的欺壓,推翻毅宗。毅宗遜位於巨濟縣,太子王祈被流放到珍島縣。鄭仲夫、李義方等人領兵迎翼陽公王晧即位。 1197年九月,崔忠獻兄弟幽禁明宗於昌樂宮,流放太子王祦於江華島,立平凉公王晫為君,是為高麗神宗。 1202年九月,明宗患上痢疾,十一月薨於昌樂宮。死後廟號明宗,諡號皇明光孝大王,葬於智陵。.

新!!: 李義方和高麗明宗 · 查看更多 »

趙位寵

赵位宠(조위총,),高丽王朝文臣,官至兵部尚书、西京留守。 1170年,郑仲夫等人发动武臣政变,夺取政权,大肆屠杀文臣,全国陷入混乱之中。1174年,赵位宠以武臣擅自废立和屠杀文臣为由,在西京(今平壤)举兵叛乱,史称赵位宠之乱。他的叛乱得到西北四十余城的响应。朝廷派尹鱗瞻前去讨伐。赵位宠大破官军,迫近开京(今开城)。但后来被李义方击败,退回西京。 官军攻击西京,赵位宠据城反抗,并派人前往金国请求援军,遭到金世宗的拒绝。1176年,官军攻破西京,赵位宠被杀。.

新!!: 李義方和趙位寵 · 查看更多 »

郑仲夫

郑仲夫,高丽王朝时期的武将,也是武人政权掌权者。 根據《高麗史》記載,鄭仲夫本貫海州鄭氏,身材高大,美鬚髯,令人望之生畏。原為州的軍籍,後來上京,宰相崔弘宰異其容貌,充控鶴禁軍。後來又受到高麗仁宗的重用,任命為牽龍隊正。一次在除夕宴上,鄭仲夫表演雜技,內侍金敦中年輕氣盛,用火焰燒鄭仲夫的鬍鬚取樂。鄭仲夫大怒,當殿辱駡並毆打了金敦中。金敦中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擔任宰相的父親金富軾,金富軾上奏高麗仁宗,欲將鄭仲夫逮捕拷問。仁宗表面上同意了,暗地裡卻秘密告訴鄭仲夫,使他得以逃回鄉里。從此以後,鄭仲夫與金敦中等文臣集團結下了深仇大恨。 後來,鄭仲夫憑藉關係,得以重新當官,在高麗毅宗初年擔任校尉,後來升任上將軍。當時高麗王朝重文輕武,文臣執掌朝政,武臣則沒有參與朝政的權力。這引起了文臣集團與武臣集團之間的緊張對立。在毅宗年間,這種對立形勢達到了極點。 1170年,高麗毅宗率群臣出遊,到達和平齋。文臣和武臣皆隨駕出行,但文臣同毅宗一起飲酒對詩作樂,武臣則在外面擔任警衛任務。牽龍行首散員李義方、李高等人,對文臣與武臣之間的差別待遇十分不滿。 毅宗察覺到了這一點,為了平息武臣的不滿,在到達普賢院時,特意召見武臣中的最高官員大將軍李紹膺,在御前表演五兵手搏戲,以示恩寵。但李紹膺年老力氣小,在與一年輕人搏鬥中失敗逃走。文臣韓賴趁機上前毆打李紹膺。這件事激化了文臣與武臣之間的矛盾,最終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率武臣發動兵變,大肆屠殺文臣,廢黜了高麗毅宗,擁立高麗明宗,建立了武人政權。 然而武人政權在建立之後就發生了內訌。李高試圖剷除鄭仲夫、李義方二人以獨攬大權。次年,鄭仲夫聯合李義方殺死了李高,隨後兩人同秉朝政。1173年,金甫當在西北地方發動叛亂,欲擁毅宗復位。李義方殺死了毅宗,平定了叛亂。1174年,李義方殺死了西京守將尹仁美,這使得李義方在軍中的影響力大為下降。 李義方專橫跋扈,大肆屠殺文臣甚至強姦王室女性成員,強迫高麗康宗娶自己女兒為王后。鄭仲夫感覺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脅,命兒子鄭筠、女婿宋有仁謀殺了李義方。在剷除了李義方以後,鄭仲夫獨攬大權,但當時高麗境內的軍隊叛亂和民變此起彼伏。其中,較為出名的是西京將領趙位寵的叛亂(1176年)和晉州奴隸的亡伊、亡所伊之亂(1176年—1177年)。鄭仲夫成功鎮壓了晉州的叛亂,並招安了亡伊、亡所伊起義軍。然而不久以後,亡伊、亡所伊兄弟再次起兵。雖然兄弟二人於1777年被處決,但不少窮苦的百姓依然前仆後繼地發動民變,反抗朝廷。 在高麗朝廷大廈將傾的時刻,鄭仲夫不得不決定退隱,此時他是已經將近80歲的人了。其子鄭筠繼承其位。為了像父親一樣執掌政權,鄭筠不惜使用行賄的手段,取得了王室的支持。鄭仲夫的家奴同文臣宋詝、張博仁發生爭執,鄭仲夫大怒,欲發兵殺死文臣。這使許多朝臣認為很有必要推翻鄭仲夫的獨裁政權。1179年,年輕的將軍慶大升發動兵變,殺死了鄭筠和宋有仁。鄭仲夫聞變出逃,藏匿於民舍,被軍士搜出,斬首於市。.

新!!: 李義方和郑仲夫 · 查看更多 »

李安社

李安社(),本贯全州,朝鲜王朝开国之君李成桂高祖父。.

新!!: 李義方和李安社 · 查看更多 »

李珩

李珩(),字晓舫,四川成都人,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李珩早年就读于成都华阳中学,1917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数学系。192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任教于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返国,任教于山东大学,并任青岛观象台研究员。1937年起担任华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教务长,四川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并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任研究员。1948年至1949年间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访问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珩出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上海佘山观象台与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1962年出任上海天文台首任台长。1982年起任名誉台长。 此外,李珩还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 1989年8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新!!: 李義方和李珩 · 查看更多 »

李高

李高()是高麗王朝的一名將領。由於當時高麗王朝重文輕武,李高對高麗毅宗優待文臣、賤待武臣的行為非常不滿,遂於1170年(高麗毅宗二十四年)與鄭仲夫、李義方等人在普賢院發動兵變,推翻高麗毅宗,擁立高麗明宗。此後,李高被封為大將軍衛尉卿,與鄭仲夫、李義方等發動政變的武臣們兼任朝廷中的文官職務,武臣的勢力急劇膨脹。 李高希望成為新的國王,夥同法雲寺僧修惠、開國寺僧玄素等人,計畫於1171年(高麗明宗元年)發動叛亂。但其密謀被李義方得知。在他準備叛亂之前,李義方擊殺他於宮門外。李義方盡誅李高的黨羽,李高的母親也被斬首,其親族流配外島。唯獨李高的父親由於對李高的叛逆行為深惡痛絕而幸免於被誅。 李高死後,李義方、鄭仲夫專斷朝政,建立武人政權,開創了高麗王朝長達100餘年的武人時代。 Category:李姓 Category:高麗軍事人物 Category:朝鮮半島遇刺身亡者.

新!!: 李義方和李高 · 查看更多 »

李成桂

朝鲜太祖(;),諱李成桂(),字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朝鮮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谥号康獻至仁啓運聖文神武大王(),累諡為康獻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追尊他為皇帝,改諡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高皇帝()。 李成桂祖籍全罗道全州李氏。其父李子春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戶兼达鲁花赤。1356年,李成桂与李子春帮助高丽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由于在随后抵御蒙元和红巾军的入侵中李成桂战功显赫而被提拔。1388年,李成桂由于不肯奉命发兵辽东,而起兵谋反。1392年,在高丽权臣郑道传的辅佐下,李成桂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即位后,李成桂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朝鲜王朝太祖实录》:“上即位,量受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真...

新!!: 李義方和李成桂 · 查看更多 »

武臣政權

武臣政權,又稱武人政權,指的是高麗王朝在1170年(高麗明宗元年)至1270年(高麗元宗十一年)期間由武臣建立的政權。在這段時期裡,武臣掌握了高麗王朝的朝政,國王形同傀儡。這段時期被稱為武人時代(무인시대)。.

新!!: 李義方和武臣政權 · 查看更多 »

政丞

#重定向 議政府.

新!!: 李義方和政丞 · 查看更多 »

思平王后

思平王后(사평왕후,)李氏,是高丽王朝康宗王祦的王后,也是武人政權軍事掌權者李義方的女兒。《高麗史88卷-列傳1-后妃1》,郑麟趾 康宗王祦當王太子時,只知李義方為康宗納思平王后為妃,後來生下女兒壽寧宮主。當李義方被誅時,她同時被廢,死後謚號思平王后。.

新!!: 李義方和思平王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