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九里東九陵

指数 九里東九陵

東九陵(동구릉)位於大韓民國京畿道的九里市仁倉洞區,是一個朝鮮王陵墓群,在韓國是同類中最大的王室墓群。一共17個朝鮮國王和王妃被埋葬在這裡。這個群集還有一個廟型墓(王室成員)。分別由建元陵(건원릉)、顯陵(현릉)、穆陵(목릉)、崇陵(숭릉)、徽陵(휘릉)、惠陵(혜릉)、元陵(원릉)、景陵(경릉)、綏陵(수릉)九個王陵,共九個部份組成。在綏陵建築前,曾被被稱為東五陵、東七陵。 陵墓群的建設於1408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下令,1855年第九批墳墓被安置在這裡。.

24 关系: 大韩民国孝定王后孝顯王后孝明世子九里市京畿道王陵莊烈王后高陽西三陵高陽西五陵谥号貞純王后李氏朝鲜君主列表李成桂朝鮮宣祖朝鮮仁祖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朝鮮顯宗朝鮮英祖朝鮮文宗朝鮮憲宗朝鮮景宗朝鲜太宗明聖王后

大韩民国

大韓民國(,國際音標:,简稱韓國()、南--韓,是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民主共和國家,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西海,東南緊接朝鮮海峽,東邊是韩国東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鲜相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約45%),人口約5,000萬。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7,600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國家名錄。 韓國政治體系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韓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自1987年起由韓國國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不能連任。韓國國會為一院制立法机关,通过單一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结合的方法選舉,每届任期为四年。韓國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其最高司法机构是大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另外韓國还设有宪法法院,用于保护宪法和保障国民的基本权利。 韓國實行多黨制,其中中間偏右的自由韩国党和中間偏左的共同民主黨是韓國兩個最大的主流政黨,左右着韓國的政壇。.

新!!: 九里東九陵和大韩民国 · 查看更多 »

孝定王后

孝定王后(효정왕후;)洪氏是朝鮮王朝第24代君主憲宗的繼妃。本貫南陽,父親是益豐府院君洪在龍,母親是延昌府夫人安氏(本貫竹山)。.

新!!: 九里東九陵和孝定王后 · 查看更多 »

孝顯王后

孝顯王后(효현왕후;)金氏是朝鮮王朝第24代君主宪宗的元妃。本貫安东,父親是永兴府院君金祖根,母親是韩城府夫人李氏(本貫韩山)。.

新!!: 九里東九陵和孝顯王后 · 查看更多 »

孝明世子

朝鮮文祖,諱旲(영,通「英」),字德寅,是朝鮮王朝的第24代君主憲宗李烉之父,純祖的王世子。純祖9年8月9日(1809年9月18日)出生,純祖30年5月6日(1830年6月25日)去世。 1812年冊封王世子,1819年10月举行嘉礼。1827年,純祖命他代理听政,牽制安東金氏勢道政治,重用妻家豐壤趙氏人物。3年後(1830年)去世。起初谥号为孝明,称孝明世子。葬於杨州绥陵(今韓國京畿道的九里市仁倉洞區,東九陵之一)。 其子憲宗即位追尊廟號翼宗,清朝賜諡康穆大王(강목대왕)。 憲宗十四年(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追上尊號“體元贊化錫極定命”。哲宗四年(1853年,咸豐三年)追上尊號“聖憲英哲睿誠淵敬”。高宗三年(1866年,同治五年)追上尊號“隆德純功篤休弘慶”;高宗四年(1867年,同治六年)追上尊號“洪運盛烈宣光浚祥”;高宗六年(1869年,同治八年)追上尊號“堯欽舜恭禹勤湯正”;高宗十二年(1875年,光緒元年)定世室,追上尊號“啟天建統神勳肅謨”;高宗十四年(1877年,光緒三年)追上尊號“乾大坤厚寅業永祚”;高宗十六年(1879年,光緒五年)追上尊號“莊義彰倫行健配寧”;高宗二十年(1883年,光緒九年)追上尊號“基泰垂裕熙範昌禧”;高宗二十四年(1887年,光緒十三年)追上尊號“立經亨道成獻昭章”;高宗二十七年(1890年,光緒十六年)追上尊號“致中達和繼歷協紀”;高宗二十九年(1892年,光緒十八年)追上尊號“剛粹景穆峻惠衍祉”。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再追上帝號為文祖翼皇帝。 孝明世子代理聽政雖然僅短短四年,但在此期間他任用賢才、勤奮好學,並且時常關心百姓的生活,被認為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君」。就連他的養子高宗也對他十分尊敬,這點從高宗在位期間累累對孝明世子追加諡號中即可看出。 孝明世子在去世前並沒有任何長期患病的紀錄,不然純祖也不可能命令其代理聽政,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孝明世子之死乃因他聽政期間啟用世子嬪豐壤趙氏娘家的官員打壓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因此遭到了安東金氏的毒殺,但此說法目前尚未被證實。之後他的妻子神貞王后在成為大王大妃後垂簾聽政期間,終結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

新!!: 九里東九陵和孝明世子 · 查看更多 »

九里市

九里市()位於大韓民國京畿道,原屬楊州市,面積有33.3平方公里,人口有193,214人(2002年統計)。九里市位於漢江北岸,南與漢江相接,與首爾特別市相鄰,西側與蘆原區、中浪區及廣津區相接。根據2003年的行政區劃,全市分為8個行政洞。.

新!!: 九里東九陵和九里市 · 查看更多 »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新!!: 九里東九陵和京畿道 · 查看更多 »

王陵

王陵有下列意义:.

新!!: 九里東九陵和王陵 · 查看更多 »

莊烈王后

莊烈王后(장렬왕후,1624年 - 1688年),朝鮮王朝第16代國王仁祖的繼妃,本貫。父漢原府院君趙昌遠,母為完山府夫人崔氏。 仁祖2年11月7日,趙氏生於稷山縣衙。仁祖13年(1635年)仁祖嫡妃──仁烈王后逝世,趙氏在3年後成為仁祖繼妃。1649年仁祖去世,由元妃仁烈王后所生的鳳林大君繼位,是為孝宗,並為升格為王大妃的趙氏上尊號慈懿,稱慈懿王大妃(或是慈懿大妃)。孝宗雖非慈懿大妃所出,但卻對慈懿大妃克盡孝道,當年,慈懿大妃在19歲時突患重病導致輕微中風,由於仁祖晚年迷戀貴人趙氏,再加上迷信中風會傳染,因而下令將王后遷往慶德宮養病,卻沒有一次前往探視;而鳳林大君(孝宗)卻是天天前往看顧。 1659年孝宗逝世,其子繼位為顯宗,慈懿王大妃趙氏因而升為大王大妃。在孝宗逝世時,有關於莊烈王后究竟該以怎樣的禮制服喪的問題,引發了爭論,後來甚至變為黨爭。主要原因是由於,孝宗為仁祖嫡次子,早年仁祖世子-昭顯世子逝世時,趙氏守喪1年;但是國王去世,宮中上下需服喪三年,但孝宗非以嫡長子身分繼位,因而趙氏該以何種規制服喪引發了爭議,史上稱為己亥禮訟。 1674年孝宗王妃.仁宣王后過世,慈懿王大妃趙氏該服一年服還是九月服(大功服),逕而引發爭論,史上多稱甲寅禮訟。 莊烈王后一直活到肅宗即位,此時她已歷經四任國王的治世。是朝鲜王朝第一位国王在世的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大王大妃。肅宗14年8月26日,在昌慶宮逝世,享壽63歲。尊號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徽號貞肅溫惠,諡號莊烈,全稱慈懿恭慎徽獻康仁淑穆貞肅溫惠莊烈王后。葬於徽陵。.

新!!: 九里東九陵和莊烈王后 · 查看更多 »

高陽西三陵

陽西三陵(서삼릉)位於韓國京畿道的高陽市德陽區,鄰近首爾恩平區的舊把撥。西三陵由禧陵(희릉)、孝陵(효릉)及睿陵(예릉)三個王陵及眾多後宮和宗室的墓園組成。.

新!!: 九里東九陵和高陽西三陵 · 查看更多 »

高陽西五陵

陽西五陵(서오릉)位於韓國京畿道的高陽市德陽區,由敬陵(경릉)、昌陵(창릉)、翼陵(익릉)、明陵(명릉)、弘陵(홍릉)五個王陵、后陵和兩個墓園,共七個部份組成。.

新!!: 九里東九陵和高陽西五陵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九里東九陵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貞純王后

貞純王后(),為朝鮮王朝第21代國王英祖繼妃。本貫慶州金氏。父驪州鰲興府院君金漢耈,母原豐府夫人元氏。 1757年,英祖嫡妃貞聖王后逝世,英祖在冊封新王妃時,由於其父肅宗曾頒下禁令,不許後宮嬪御升任王妃,因此英祖並不在原本的後宮中選擇,而是在1759年另發「揀擇令」選妃,最後選中了金氏,於是冊為王妃。當時英祖66歳,王妃金氏只有15歳,是朝鮮王朝歷代國王與王妃的婚姻中,年齡差距最大的一對,王妃金氏甚至比英祖的世子──莊獻世子還年輕了十歲。因为她與正祖在政治上的看法時常不同,因此金氏與正祖(莊獻世子之子、第22代國王)的關係並不和睦。 1776年,英祖逝世,自1724年登基以來共在位52年,是朝鮮王朝史上在位最久的國王。英祖死後正祖繼位,王妃金氏升為王大妃。 1800年正祖駕崩,次子李玜即位,是為純祖。由於純祖即位時只有11歲,因而由升為大王大妃的金氏垂簾聽政。從純祖登基後垂簾聽政以來,一直到在1805年逝世為止的5年間,做為大王大妃的金氏掌握很大的權力,而且当时恰恰处于她垂帘听政期间,因此被怀疑策划辛酉邪獄(诛杀天主教的教旨是以她的名义颁布的)。 1803年12月大王大妃金氏撤簾歸政。1805年1月12日,大王大妃金氏在昌德宮景福殿逝世,享年60歲。葬於英祖的元陵之中。諡號睿順聖哲莊僖惠徽翼烈明宣綏敬光獻隆仁正顯昭肅靖憲貞純王后。贞纯王后是继莊烈王后之后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在世时的法定曾祖母。(正祖为法定王孙,纯祖为法定王曾孙).

新!!: 九里東九陵和貞純王后 · 查看更多 »

李氏朝鲜君主列表

#重定向 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新!!: 九里東九陵和李氏朝鲜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李成桂

朝鲜太祖(;),諱李成桂(),字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朝鮮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谥号康獻至仁啓運聖文神武大王(),累諡為康獻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追尊他為皇帝,改諡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高皇帝()。 李成桂祖籍全罗道全州李氏。其父李子春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戶兼达鲁花赤。1356年,李成桂与李子春帮助高丽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由于在随后抵御蒙元和红巾军的入侵中李成桂战功显赫而被提拔。1388年,李成桂由于不肯奉命发兵辽东,而起兵谋反。1392年,在高丽权臣郑道传的辅佐下,李成桂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即位后,李成桂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朝鲜王朝太祖实录》:“上即位,量受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真...

新!!: 九里東九陵和李成桂 · 查看更多 »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仁祖

朝鲜仁祖(;),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名李倧(),幼名天胤,諡號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賜諡莊穆王),廟號初定為烈祖,八日後改為仁祖,葬於坡州长陵。.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仁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

朝鮮國王配偶是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國王之妻妾,初期國王之正室有徽號,如德妃(定安王后)、靜妃(元敬王后),世宗十四年(1432年)一月下令以後只能稱為王妃,對王妃的稱呼一般是中宮殿(중궁전),尊稱中殿娘娘(중전마마),過世後,由六曹參判以上之堂上官,至賓廳擬諡號,由國王決定,全稱為○○王后。以璿源系譜為基準,朝鮮王朝實錄為輔助。.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朝鮮顯宗

朝鮮顯宗(;)是李氏朝鮮的第18代君主,1659年至1674年在位。諱李棩(),字景直。孝宗李淏與仁宣王后張氏的嫡長子。.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顯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英祖

朝鲜英祖(;),名李昑(),幼名禧壽,字光叔,號養性軒。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時期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英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文宗

朝鲜文宗(;),朝鲜王朝的第五位国王,讳李珦(),字辉之(),死后庙号文宗,谥号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文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憲宗

朝鮮憲宗(;),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廟號憲宗,諡號莊肅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憲宗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1837年立金祖根之女為妃,1839年,趙萬永弟弟趙寅永任領議政。 憲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的封建身份制度開始崩潰,傳染病流行,百姓生活困難,流民急劇增加。;1844年,閔晉鏞也舉兵叛亂。雖然這些叛亂都失敗了,卻使朝鮮國王的權威大為削弱。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的勢力也開始進入朝鮮,外國船隻在慶尚道、全羅道和黃海道的沿岸頻繁出沒,導致人心惶惶。1839年,憲宗對天主教教徒進行鎮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Maubant以及劉進吉、丁夏祥等人信徒被殺,史稱己亥迫害。1845年,又處死了朝鮮籍神父金大建。.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憲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景宗

朝鲜景宗(;),名李昀(),是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廟號景宗,諡號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清朝賜諡恪恭大王),葬於杨州懿陵。他的生母是肅宗時代權傾一時的張禧嬪。 原本在禧嬪張氏被賜死後,大臣們擔心景宗即位後會如同燕山君一般為母親之死進行報復,所以一度請求改立世子,但當時一方面延礽君與延齡君都還年幼,一方面肅宗一直十分疼愛這個長子,而且景宗心地純善,所以並未廢立。 景宗在位僅有4年,於1724年八月廿五日在環翠亭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鮮景宗 · 查看更多 »

朝鲜太宗

朝鲜太宗(;),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諱李芳远(),字遗德(),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葬于京畿道广州內谷洞大母山献陵。.

新!!: 九里東九陵和朝鲜太宗 · 查看更多 »

明聖王后

明聖王后 金氏(명성왕후 김씨,)本貫清風。清風府院君金佑明和德恩府夫人宋氏之長女,朝鮮王朝第18代君主顯宗的王妃,第19代君主肅宗的母親。.

新!!: 九里東九陵和明聖王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健元陵建元陵朝鮮健元陵朝鮮崇陵朝鮮建元陵朝鮮徽陵朝鮮元陵朝鮮惠陵朝鮮景陵朝鮮穆陵朝鮮綏陵朝鲜显陵显陵 (朝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