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曾亞君

指数 曾亞君

曾亞君(),臺灣女演員,曾獲金鐘獎女演員獎。.

41 关系: 劉雪華名劍風流大巡按蕃薯官中國神話故事中國時報中華科技大學七俠五義 (1994年電視劇)布袋和尚九龍傳說九指新娘京城四少俠客行心理治療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神劍無敵第22屆金鐘獎紅樓夢 (1996年電視劇)煙雨濛濛相亲癫痫聯合報風蕭蕭马来西亚輾轉紅蓮蘋果日報藍與黑重性抑郁障碍臺灣金鐘獎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得獎列表蕭十一郎TVBS柳如是殺夫民生報沈勝衣傳奇演員新金瓶梅施公奇案 (台灣)旦角普通话

劉雪華

劉雪華(Leanne Liu,),香港著名女演員,出生於北京。前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

新!!: 曾亞君和劉雪華 · 查看更多 »

名劍風流

《名劍風流》為古龍中期作品。全書結構龐大,人物眾多。胡正群〈《名劍風流》創作前後〉說1961年動筆,斷續書寫五、六年,其後由春秋出版,《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說1965年出版,郭璉謙說1966年,胡正群說出版當年《絕代雙驕》已動工。缺結尾,1967年喬奇補上。胡正群說一萬多字(自39章起),《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說三萬字。.

新!!: 曾亞君和名劍風流 · 查看更多 »

大巡按蕃薯官

《大巡按蕃薯官》是一部台灣古裝鄉土劇,由中國電視公司與明華園合作製播,1996年11月9日於中視週六午間時段《明華園劇場》首播,是明華園第一部電視劇作品,承接綜藝節目《歡樂傳真》停播後的空缺,播映期達四年。 2013年1月開始,於霹靂台灣台重播。 全劇共219集,採單元劇播出,由明華園當家丑角陳勝在主演,是《明華園劇場》的唯一劇目。陳勝在飾演的蕃薯官寇舍,在劇中以機智的手段辦案,讓人印象深刻,是台灣鄉土劇的一個經典角色。.

新!!: 曾亞君和大巡按蕃薯官 · 查看更多 »

中國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是台灣中華電視台於1983年(民國72年)6月4日至1985年(民國74年)5月25日 由於隨後預定接檔的《諸葛四郎》在戲劇類型的認知上,華視與新聞局產生歧見,使得該劇無法準時如期接檔,而只好以重播來緩衝。播出的電視單元劇,播出時間是每週六13:00~14:00。.

新!!: 曾亞君和中國神話故事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曾亞君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華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學校正式全銜為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簡稱中華科大。是於臺北市南港區九如里、新竹縣橫山鄉橫山村及雲林縣古坑鄉崁腳村設有校區的科技大學。.

新!!: 曾亞君和中華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七俠五義 (1994年電視劇)

《七俠五義》,台灣電視劇,華視八點檔連續劇﹐於1994年6月1日至1994年9月14日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於華視播出,製作人為趙大深。.

新!!: 曾亞君和七俠五義 (1994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布袋和尚

契此,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因常背負一只布袋开口而笑,又稱布袋和尚、笑佛。.

新!!: 曾亞君和布袋和尚 · 查看更多 »

九龍傳說

《九龍傳說》是一部台灣電視劇,自民國89年(2000年)10月23日起,於民國90年(2001年)2月9日結束,共80集。每週一至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三立台灣台上檔,編劇蔡岳勳、蔡巧萍,導演許立坤、汪強。.

新!!: 曾亞君和九龍傳說 · 查看更多 »

九指新娘

《九指新娘》(英語:Nine refers to the bride)是一部台灣電視劇,自民國89年(2000年)10月26日起,於民國90年(2001年)2月21日結束,共85集。每週一至週五的晚上八點於三立台灣台上檔,製作人劉世範,編劇林齡齡、李惠娟,導演蘇月禾。.

新!!: 曾亞君和九指新娘 · 查看更多 »

京城四少

《京城四少》是中华电视公司(华视)出品的八点档国语连续剧,製作單位是冠眾傳播,制作人是林柏川、刘灿荣,编剧为王蕙玲,导演为赖水清。首播于1991年9月23日,共53集。该剧当年播出盛况空前,1992年获得第27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獎連續劇類。.

新!!: 曾亞君和京城四少 · 查看更多 »

俠客行

《侠客行》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说,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視作品。书名取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同名诗作,而且这首诗在书中更成为武功秘籍的载体。 故事奇趣,浪漫而隱含哲理,是一篇武俠的童話和寓言,主人翁兼具佛道墨三家的感覺,格局仙氣瀰漫,俠義慈悲,佛法無邊,江湖依然險惡可是充滿陽光和樂觀之意,為天龍八部的段譽和虛竹的重新出發,笑傲江湖的前奏,與悲哀黑暗至極(總算苦盡甘來)的連城訣是強烈對比。 出世之時與天龍八部一樣為一部佛書,前者壯闊雄奇悲天憫人,本書活潑自在離苦得樂,不同的角度展現哲學思維與作者感受。.

新!!: 曾亞君和俠客行 · 查看更多 »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是由經過受過心理治療專業訓練並通過考核的人員,主要是心理師以及接受心理治療訓練的精神科醫師。立一種獨特的人際關係來協助患者(或稱當事人、案主、個案)處理心理問題、減輕主觀痛苦經驗、醫治精神疾病及促進心理健康、個人成長。心理治療一般是基於心理治療理論及相關實證研究(主要是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而建立的治療系統,以建立關係、對話、溝通、深度自我探索、行為改變等的技巧來達到治療目標,例如改善受助者的心理健康或減輕精神疾病徵狀等。.

新!!: 曾亞君和心理治療 · 查看更多 »

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是中華電視公司八點檔連續劇,播出期間為1993年2月23日至1994年1月18日,開全傳播製作,製作人為趙大深。.

新!!: 曾亞君和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神劍無敵

《神劍無敵》是1990年在台湾臺視播出的特摄剧。.

新!!: 曾亞君和神劍無敵 · 查看更多 »

第22屆金鐘獎

22屆金鐘獎是1987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7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曾亞君和第22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紅樓夢 (1996年電視劇)

《紅樓夢》,1996年電視劇,中華電視公司製作,丁亞民編劇。1990年開拍,1995年拍攝完成,拍攝期長達五年,並於1996年11月23日至1997年10月11日播出,共73集(華視首播時為69集)。全劇於上海大觀園、國立故宮博物院至善園拍攝。八十回之后的劇本並非改編自《紅樓夢》高鹗版本,而是參考脂硯齋評點本、舊時真本等改編而成。.

新!!: 曾亞君和紅樓夢 (1996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煙雨濛濛

《煙雨濛濛》為中華民國作家瓊瑤於1964年創作的小說。故事敘述過氣軍閥陸振華擁有九名妻妾,至台灣以後與九姨太王雪琴及其所出二男二女同住,卻待八姨太傅文珮母女極差,遂使文珮之女陸依萍心生怨恨,決意對陸家進行報復行動。 本書曾經分別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後來瓊瑤再將故事時代移至民國初年,地點由1960年代的台北移至1936年的上海,並加入新角色,部分角色也被重新設定(如男主角何書桓由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在學生變為報館記者等),改編為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並對結局做了變動,將原本的悲劇改成圓滿結局。.

新!!: 曾亞君和煙雨濛濛 · 查看更多 »

相亲

亲(粵文寫作相睼或相睇)是一種有特殊功能的社交活動,指未有戀人的男女双方由親友或媒人介紹互相见面交流以确立恋爱和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適婚年齡的男女而在日常生活中,遇不上合適的對象,為求儘快找到對象,所以用相親的方式來開始第一次約會。個案中,相親之後的發展,可能是先友後婚,或者立即成婚。.

新!!: 曾亞君和相亲 · 查看更多 »

癫痫

癇(Epilepsy,英文詞源来自古希腊文中的动词「ἐπιλαμβάνειν」,此處意为「折磨」),音譯伊比力斯症,或稱腦癇、羊癇、羊癲瘋、羊角风、猪脚疯、發羊吊。是长期性神经系统疾病,以抽搐为特征,可由脑电图确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异常。 癫痫的根本病因是遗传性、器質性精神病,或代谢異常。少數病例由脑部外伤導致,例如、中风、脑肿瘤、服毒或酗酒,但不會因為感染而引發。 癫痫不能根治,但70%抽搐发作可由药物控制。若药物无法控制,可由外科手术、或改变饮食,达到无需服药的水平。 全世界约1%人口患有癫痫,近80%病例都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新病例在发达国家常见于一歲以下婴幼儿及五十至六十歲的長者,在发展中国家常见于儿童和青年,这是因为病因的比例不同。约5-10%病例在80岁前会发生一次无明显诱因的抽搐,发生第二次抽搐的几率在40%-50%之间。许多政府都会限制或禁止癫痫患者驾车,但在患者无抽搐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开始驾车。.

新!!: 曾亞君和癫痫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曾亞君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風蕭蕭

《風蕭蕭》,徐訏所著的小說,中國抗日戰爭末期(1943年)在重慶《掃蕩報》發表,之後出版單行本。雖是通俗的諜報愛情故事,卻因作者的手法不俗,學界評價甚佳。在臺灣由正中書局印行。.

新!!: 曾亞君和風蕭蕭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曾亞君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輾轉紅蓮

《輾轉紅蓮》是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文學大戲》系列的二十五集電視劇,映畫傳播製作,葉全真、王識賢、蔡岳勳主演,2000年首播;2000年7月13日至8月16日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六點於傳訊電視大地電視台播出,11月27日至12月29日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六點於傳訊電視大地電視台重播。 本劇改編自廖輝英所著小說《輾轉紅蓮》,由陳烈、黃仲裕、何東興、梁修身導演,謝啟明編劇。 本劇劇情始於1917年(大正6年)的北臺灣新莊。女主角「許蓮花」(閩南語發音同「可憐花」),六歲被賣給新莊的劉家當童養媳,經歷坎坷的命運,最終苦盡甘來。.

新!!: 曾亞君和輾轉紅蓮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新!!: 曾亞君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藍與黑

藍與黑,王藍所著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1958年2月,由王藍成立的「紅藍出版社」發行,之後版權轉渡給純文學出版社,在1977年8月再版;純文學出版社在1997年結束營運,《藍與黑》的版權轉讓給九歌出版社,有電腦排版的單行本(1998年1月增訂本)和上下兩集的豪華套裝(2005年)上市。.

新!!: 曾亞君和藍與黑 · 查看更多 »

重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也称为临床抑郁症、重性抑郁症、单极性抑郁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这种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现是:患者陷于抑郁的情感状态,自尊心降低,对以往喜爱的活动明顯失去兴趣且失去身體的活動力。“抑郁症”这个词通常是指重性抑郁障碍,但有时也被用来称呼其他抑郁性障碍,在研究和诊治中常使用“重性抑郁障碍”这个相对较精确的词汇。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对患者的家庭、工作、学习、日常饮食与睡眠等身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失能状况。在美国,大约3.4%的患者自杀。在所有自杀者中,有60%的人患有重性抑郁障碍或者其他心理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患者对症状的主观叙述、亲友对患者行为的描述和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测。没有实验室测试可以用来直接诊断重性抑郁障碍,但医生通常要求患者做一些身体检查以及由專業心理師作測驗評估,以確認是否為重度憂鬱症並排除会引起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重性抑郁障碍最常在30至40岁发作,在50至60岁之间达到另一发病高峰。据报道,女性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但男性患者自杀率更高。 多数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社区中接受抗抑郁药治疗,一些患者还接受心理治疗或咨询。对于自我忽视或者有严重自残或伤害他人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入院治疗。有极少部分患者必须在短效全身麻醉下接受电痉挛疗法。重性抑郁障碍的病程可长可短,可以只发作一次并持续几个月,也可能反复发作并持续一生。患者的预期寿命较健康人短,部分原因是患者对生理疾病的易感性增大。患者或曾经患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人可能会遭受社会的歧视。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抑郁症的本质与病因的理解一直在不断加深,遗憾的是,人们对抑郁症的许多方面依然缺乏充分的理解,非專業人士常認為患者只是悲傷而缺乏警覺,腦部、精神專家也對於這種神經混亂症狀有著各種見解。对于抑郁症的本质与病因,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生物学的观点。心理治疗主要基于人格、人际关系和学习的相关理论。大多数生物学理论则关注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类大脑中原有的、用来协助神经元间信息传导的物质,这类物质与抑郁症有关,大多数抗抑郁药物至少会增加一种神经递质的活动水平。.

新!!: 曾亞君和重性抑郁障碍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曾亞君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

金鐘獎(英語:Golden Bell Awards,縮寫為GBA)是臺灣傳播媒體的官方榮譽獎項之一,與金馬獎、金曲獎並列為三大娛樂獎項,稱為「三金」。金鐘獎更成為臺灣演藝人員追求的榮譽目標,首屆創始於1965年,第1屆至第46屆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47屆之後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續主辦。金鐘獎設立之初,是以獎勵廣播(即無線電廣播)事業為主,設置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71年始將電視納入獎勵範圍,自此金鐘獎正式以廣播及電視為獎勵對象。每年一年一度的金鐘獎分為「廣播金鐘獎」與「電視金鐘獎」等兩部分,兩者分開頒獎。.

新!!: 曾亞君和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得獎列表

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為現行金鐘獎頒發獎項,1980年首屆金鐘獎設女主角獎後,自2000年第三十五屆起,女主角獎依戲劇/迷你劇分設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及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至今。.

新!!: 曾亞君和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得獎列表 · 查看更多 »

蕭十一郎

蕭十一郎可以指:.

新!!: 曾亞君和蕭十一郎 · 查看更多 »

TVBS

TVBS,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經營者之一,為台灣首家衛星電視台。1993年9月28日開播,結束了以往「老三台」於1962年至1992年間獨佔台灣電視廣播之壟斷局面。同時擁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TVBS新聞台、TVBS歡樂台、TVBS、TVBS-Asia(海外)、TVBS精采台(MOD)。 目前TVBS全頻道以HD高畫質製播,並率先將4K設備應用於戲劇拍攝與大型晚會轉播。.

新!!: 曾亞君和TVBS · 查看更多 »

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楊愛,後改名柳隱,字如是。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又稱「河東君」、「蘼蕪君」。浙江嘉興人,天生麗質,書畫雙絕,美豔絕倫,才氣過人,容貌為「秦淮八豔」之首。.

新!!: 曾亞君和柳如是 · 查看更多 »

殺夫

《殺夫》是由臺灣電視公司播出的一齣電視連續劇,主要是描寫一個長期飽受丈夫凌虐的女人,因無法忍受丈夫的暴力相向,弱女子拿了屠刀刺向丈夫,以發洩累積在心中的苦衷。.

新!!: 曾亞君和殺夫 · 查看更多 »

民生報

《民生報》是一份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於1978年2月18日創刊,內容主要是以民生、體育、影劇消息為主,屬聯合報系旗下。俗稱“吃喝玩樂報”,發行人為王效蘭,2006年12月1日起,停止發行實體報紙,共發行10494號。目前改以網路報《民生@報》的形式呈現,並隸屬於天空傳媒。.

新!!: 曾亞君和民生報 · 查看更多 »

沈勝衣傳奇

《沈勝衣傳奇》為香港劇作家黃鷹最著名的一套系列武俠小說。全系列共二十多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電視劇沈勝衣,晚期系列是因應電視劇受歡迎才誕生。.

新!!: 曾亞君和沈勝衣傳奇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曾亞君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新金瓶梅

《新金瓶梅》可能是:.

新!!: 曾亞君和新金瓶梅 · 查看更多 »

施公奇案 (台灣)

《施公奇案》,是華視1997年一部八點檔電視劇,播出期間為1997年5月7日至1998年5月29日,於臺灣時間每週一到週五晚間8:00到9:00播映,製作單位是開全傳播,製作人是趙大深。本劇描述清朝康熙時代媲美宋朝包拯的清官施世綸的一連串辦案過程,由廖峻扮演施世綸。本劇共272集,是華視第三部古裝長壽單元劇。本劇播出時正逢白曉燕命案造成臺灣社會人心惶惶的時期,施世綸為民喉舌的形象迎合時代需求。 本劇香港播映權由亞洲電視購得,於本港台以香港粵語配音播出。 2014年12月24日,《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評選七年級生最懷念八點檔連續劇,第九名是本劇。.

新!!: 曾亞君和施公奇案 (台灣) · 查看更多 »

旦角

旦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女性角色,各个剧种有所不同,但比较一致的大概分为如下几种:.

新!!: 曾亞君和旦角 · 查看更多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定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話與漢族人口佔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為類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標準化漢語,稱為中華民國國語。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華民國則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标准华语”。当前“国语”一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新!!: 曾亞君和普通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