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昌嬪安氏

指数 昌嬪安氏

昌嬪安氏(창빈안씨,),朝鮮王朝中宗的後宮嬪御,父親為七品迪順副尉安坦大,母親為黃氏。 安氏於中宗二年(1507年)九歲(虛歲)入宮當宮女,被選入服侍中宗生母貞顯王后(慈順大妃),中宗十三年(1518年)受中宗寵幸,中宗十五年封為尚宮。 安氏1521年生下第一子永陽君李岠,1526年生下靜愼翁主李善環。1529年,安氏被封為從四品淑媛,在昌德宮受封淑媛牒紙。1530年生德興君李岹(後來的德興大院君)。1540年,安氏晉從三品淑容。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中宗駕崩,安氏遵循三年守喪後,依照慣例應出宮,但是文定王后卻允准其仍住在宮中。 1547年,安氏回私宅,突然生重病,於明宗四年去世,其孫宣祖於宣祖十年(1577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追尊祖母安氏為正一品嬪位,賜封號昌,為昌嬪。。 昌嬪安氏的墓所位於今日首爾銅雀區銅雀洞,就在國立首爾顯忠院西面旁邊,愛國先烈之墓以南。.

24 关系: 嬪御宫女守喪尚宮德興大院君國立首爾顯忠院父親銅雀區銅雀洞靜愼翁主領議政首爾駕崩貞顯王后母親河東府大夫人淑媛朝鮮宣祖朝鮮中宗朝鮮王朝朝鮮明宗昌德宮文定王后

嬪,又稱皇嬪,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嫔的一種位号,亦見於東亞其他地區,如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嬪最早見於上古時期周禮中的記載:「一--(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而在之後的朝代對於嬪的使用仍時有可見:.

新!!: 昌嬪安氏和嬪 · 查看更多 »

嬪御

#重定向 妃嬪.

新!!: 昌嬪安氏和嬪御 · 查看更多 »

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侍女,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在不同的国家、朝代,宫女主要的职能是为君主及其家庭的做杂役,以及为皇家提供音乐、舞蹈等娱乐。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宫女被视为君主的准妾室。宫女被君主临幸后,一般会进行册封,获得妃嫔的位号。中国历史上,亦有宫女被皇帝临幸后,雖被視為皇帝的妾室,但未受册封為妃嬪的例子,如明朝的戴银娘、胡氏等人。有些更沒有妾室地位,只維持宮中僕役身份。 宫女的来源可能是强制,例如奴隶、战俘、罪犯或其眷属,或君主从民间选女。也有一些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明代宣宗起秀女多選幼女,養之教之,以禮教陰禮御婢。.

新!!: 昌嬪安氏和宫女 · 查看更多 »

守喪

#重定向 喪事.

新!!: 昌嬪安氏和守喪 · 查看更多 »

尚宮

尚宮是中國古代的女官職稱。后朝鮮半島各国仿照中原王朝官制也启用此宫廷女官名。 尚宮雖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擁有權勢,甚至對朝政具有影響力,如唐中宗時的尚宮柴氏和賀婁氏就曾干政。但她們也只是皇室的僕役,即使在品位較自己低的皇族(如低級妃嬪、無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須謙卑。《舊唐書》就記載:「唐高祖李淵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經對李元名說,尚宮品秩高,見面時,元名應該行拜禮;李元名卻說,尚宮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對她行拜禮」。.

新!!: 昌嬪安氏和尚宮 · 查看更多 »

德興大院君

德興大院君()是朝鮮王朝第11代君主中宗的庶七子,第14代君主宣祖的生父。名岹(초),字景仰,由昌嫔安氏所生。 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三月五日誕生,九歲(虛歲)封德興君,明宗十四年〔1559年〕五月九日病逝,得年三十歲(虛歲)。 1567年,第三子河城君繼承明宗的王位,是為宣祖。起初,宣祖想追贈父親為國王,但是因為重臣反對,因此在1569年追尊生父為大院君。他是朝鮮歷史上第一位大院君。.

新!!: 昌嬪安氏和德興大院君 · 查看更多 »

國立首爾顯忠院

國立首爾顯忠院(국립서울현충원),韓國國防部所屬機關,位於首爾銅雀區銅雀洞顯忠路210號,由李承晚總統成立於1956年。 國立首爾顯忠院是韓國國軍軍人墓地,包括韓國獨立運動、韓戰和越南戰爭殉職的軍人。只有一個外籍人士埋葬在該地,即參加過三一運動的加拿大人弗朗西斯·斯科菲爾德(Francis Schofield,1889-1970)。 已故總統李承晚、朴正熙與陸英修夫婦皆葬於顯忠院總統陵園,金大中在2009年8月23日也下葬於此。金泳三在2015年11月26日安葬,正常情況下,除一些特殊的日子,首爾國家公墓開放公眾訪問。 首爾顯忠院落成之時,漢江江南一帶仍未發展,四野皆為農田。到後來首爾政府開發江南為副都心,銅雀區就正好夾在商業中心的江南區和法政中心的汝矣島之間,已沒有擴建的可能。加上顯忠院以外還有愛國先烈之墓及昌嬪安氏墓所包圍,令政府要另見國立大田顯忠院。.

新!!: 昌嬪安氏和國立首爾顯忠院 · 查看更多 »

父親

親簡稱父,或稱爸爸,爹地,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的男性的稱呼。父親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親屬關係之一,通常具有親密關係。 一般指參與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即生父);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再婚配偶、結誼長輩,或是僅提供精子讓卵子與之結合(例如捐精等),但並未親自進行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也可如此稱呼。.

新!!: 昌嬪安氏和父親 · 查看更多 »

銅雀區

銅雀區()是大韓民國首都首爾特別市的一個區。 本區與加拿大卑斯省大溫哥華地區的素里市是姊妹城市。 Category:首爾行政區劃.

新!!: 昌嬪安氏和銅雀區 · 查看更多 »

銅雀洞

銅雀洞(동작동)是首爾銅雀區的一個法定洞,是銅雀川旁的一個山崗。由於人口稀少,行政上被併入旁邊的舍堂2洞。 銅雀洞內有國立首爾顯忠院及愛國先烈之墓。銅雀區舊屬京畿道安山市,是安山安氏的郡望所在;朝鮮王朝中期的妃嬪、宣祖大王生母昌嬪安氏的本貫亦在安山,其墓所也在今日的銅雀洞。 Category:首爾地理.

新!!: 昌嬪安氏和銅雀洞 · 查看更多 »

靜愼翁主

#重定向 靜慎翁主.

新!!: 昌嬪安氏和靜愼翁主 · 查看更多 »

領議政

議政(영의정),多雅稱「領相」(영상),是李氏朝鮮(1392年-1910年)於1400年所設立的官職,是最高行政機構議政府的首長,朝鮮王朝三公之首,辅助国王,統領百官。 領議政由一人擔任,權力相當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宰相。領議政為正一品官職,下設左議政及右議政,均為正一品,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时间最长的是黄喜,在任18年。1894年甲午更張後,受日本影響,此職務更名為「總理大臣」。.

新!!: 昌嬪安氏和領議政 · 查看更多 »

首爾

首尔(,官方英語拼法:Seoul,國際音標:),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為韓國首都,同時為韓國及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位于韓國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和朝鮮王朝的國都,現今為韓國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約1千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達2千4百萬。 首尔曾举办1986年亚洲运动会、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與日本合辦)、2017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国际体育赛事與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並獲選為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都會區內有昌德宮、水原华城、宗庙、朝--鲜王陵、南漢山城等5處古蹟列為世界遗产。.

新!!: 昌嬪安氏和首爾 · 查看更多 »

駕崩

駕崩,也做崩、山陵崩,宾天,是在漢文化圈中表示天子死亡的委婉说法。.

新!!: 昌嬪安氏和駕崩 · 查看更多 »

貞顯王后

貞顯王后 尹氏(韓文:정현왕후 윤씨,),又稱慈順大妃,本貫坡平,尹壕與田氏之女。朝鮮王朝成宗李娎之第二繼妃,中宗李懌之生母。.

新!!: 昌嬪安氏和貞顯王后 · 查看更多 »

母親

母親簡稱母,或稱媽媽,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的女性的稱呼。母親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親屬關係之一,通常具有親密關係。 一般指生育小孩的女人(即生母);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再婚配偶、結誼長輩,或是僅提供卵子讓精子與之結合(例如捐卵等),但並未親自生育小孩的女人也可如此稱呼。.

新!!: 昌嬪安氏和母親 · 查看更多 »

河東府大夫人

河東府大夫人 鄭氏(하동부대부인 정씨,),朝鮮宣祖的母亲,朝鲜中宗之子德興大院君(1530年-1559年)的妻子。.

新!!: 昌嬪安氏和河東府大夫人 · 查看更多 »

淑媛

淑媛(韓語:숙원),是中國及朝鮮半島君主妃嫔的位號之一。中國三國時代曹魏文帝曹丕始設,為中國皇帝九嬪之一。晉至大唐沿用。屬國朝鮮也從宗主中國設淑媛,為國王的從四品妾封號。 Category:中国妃嫔位号 Category:朝鲜王朝嫔御位号 Category:嫔.

新!!: 昌嬪安氏和淑媛 · 查看更多 »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新!!: 昌嬪安氏和朝鮮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中宗

朝鮮中宗(;),名李懌(),字樂天(),明朝賜諡号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諡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朝鲜王朝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貞顯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由於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

新!!: 昌嬪安氏和朝鮮中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昌嬪安氏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朝鮮明宗

朝鮮明宗(;),是朝鲜王朝的第13代君主,1545年至1567年在位。諱李峘(),字對陽,廟號明宗,諡號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明朝賜諡恭憲),葬於杨州康陵。.

新!!: 昌嬪安氏和朝鮮明宗 · 查看更多 »

昌德宮

昌德宮(창덕궁)位於韓國首爾市鐘路區,由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一眾國王所建,是「朝鮮五大宫殿」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位處景福宮東面,作為其之外的離宮建築。導致昌德宮與昌慶宮—得到「東闕」的稱號 (동궐)。 昌德宮是最受許多朝鮮王子歡迎的宮殿,並保留了許多未被納入到景福宮建築的朝鮮三國時代時期的元素。事實是,昌德宮的建築物是與周遭的自然地形混合而不是強行混合。與首爾的其他五大宮殿一樣,這裡也在朝鮮日帝強佔期(1910年–1945年)期間受到嚴重破壞。目前,在後日帝強佔期的「東闕」建築群僅存數目僅是其最初的30%(由昌德宮與昌慶宮合計)。.

新!!: 昌嬪安氏和昌德宮 · 查看更多 »

文定王后

文定王后 尹氏(韓文:문정왕후 윤씨,),朝鮮王朝中宗李懌之第二繼妃、明宗李峘之生母。.

新!!: 昌嬪安氏和文定王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