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指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一部香港舞台劇,以歌曲穿插其中,首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是香港話劇團,在1992年10月16日,中環香港大会堂演出,1994年高志森導演看中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故事,於是以相近班底改編為電影,後來高志森又成立春天舞台,重組班底重演此舞台劇。 經常會有觀眾誤會,其實此劇並非音樂劇,只為一齣有歌曲穿插在其中的舞台劇,因歌曲並非敘述劇情,加上因劇中的背景地點是位於會有歌曲演唱的夜總會,故才會穿插歌曲,所以並非音樂劇。跟音樂劇是由歌曲來敘述劇情是不同的。 舞台劇於2013年3月21日至4月9日在北角新光戲院再次公演。 上海祺閃文化傳播版本1 舞台劇於2016年9月14日至9月18日在上海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再次公演。 上海祺閃文化傳播版本2 舞台劇於2017年1月3日至1月21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再次公演。.

61 关系: 劇場藝術劉雅麗夏韶聲夜總會上海市丁子峻中環張學潤周志輝呂頌賢商天娥秦啟維米雪羅冠蘭电影音樂劇萬綺雯香港香港大會堂香港話劇團高志森謝君豪謝天華譚偉權黎燕珊黃德斌黃霑胡杏兒蘇玉華關禮傑葉麗儀葉振棠邵美琪蔡濟文蔡曉儀鄧健泓鄧偉傑鄧萃雯鄭啟泰艾威雷安娜陳靖允陳潔靈林祖輝李道洪杜麗莎梁琤楊天經楊英偉楊澤霖...楊思義楊怡江华江美儀沈殿霞潘燦良朱慧敏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6年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電影)新光戲院 扩展索引 (11 更多) »

劇場藝術

劇場藝術(Theatre),主要指戲劇。传统的戏剧,主要指在剧场中演出的戏剧。但隨著科技進步,廣播、電影、電視的發明與普及,戲劇已經不只是在表演場所中發生的演出活動,戲劇形式的廣播、電視節目及電影充斥在一般大眾的生活之中;戲劇一詞因為在用字上無法輕易將透過媒體轉介的節目排除在外;為求語句通順以及避免誤解,有時會以劇場、劇場藝術表示劇場形式的戲劇,以代替戲劇一詞。 此外,自從現代舞被發明之後,舞蹈演出脫離了舞劇的範疇,展開了一個新紀元,開始有戲劇形式以外的舞蹈在劇場出現;加上現代劇場設計與現代舞的發展期相當接近,因此在表演藝術中,兩者之間密切的程度往往超越戲劇或其他舞蹈。劇場設計師對戲劇或舞蹈的設計工作雖常有各自的喜好或專長,但並非明確的分野;對於劇場技師而言,兩者之間更是幾無差別。因為種種因素,在討論劇場藝術時,舞蹈表演無法被排除在外;而在學術分科中,舞蹈與戲劇之間的密切關係,更是同為表演藝術的音樂所無法相比。.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劇場藝術 · 查看更多 »

劉雅麗

劉雅麗(Alice Lau Nga Lai,),香港舞台劇演員,畢業於玫瑰崗學校、香港演藝學院,因演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姚小蝶成名。.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劉雅麗 · 查看更多 »

夏韶聲

夏韶聲(Danny Summer,),本名吳志坤,香港出生,香港歌手及演員,有「香港搖滾之父」之稱金羊网,2006-08-23。在1979年推出了首張唱片《童年時》,曾榮獲華僑日報之十大歌星與最佳新人獎中的最佳新人獎項,以沙啞的獨特唱腔唱出了不少街知巷聞的歌曲,如《永不放棄》、《交叉點》。夏韶聲在1998年決定翻唱別人的歌並推出大碟《諳》後,受音響界發燒友歡迎。其後多年也以《諳》名字推出大碟及翻唱別人的歌曲,直至2015年的《諳》第五集銷量下滑及口碑不佳才告停止。.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夏韶聲 · 查看更多 »

夜總會

夜總會(Nightclub),或稱夜店、夜場,泛指各類夜生活娛樂場所。世界各地的夜總會,性質及定義皆不盡相同;於夜總會內進行的主要活動也有相異之處,但大致上都與舞蹈有關,而客人大都屬成年人並會喝酒。一些地區的夜總會,設有舞池、樂隊或DJ,提供歌舞表演。參與夜總會的活動稱為夜蒲。 華語地區通常把Nightclub稱為夜店、夜總會,較多動態性活動;Pub稱為酒吧。只有在台灣,夜店指的是Public Bar(簡稱Pub),種類區分為Disco Pub、Live Pub、Talking Pub等等;,特指會員制的夜生活休閒場所,或有女公關陪伴飲酒的場所。.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夜總會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丁子峻

丁子峻(),香港男演员,現在中國國內發展,是著名香港女歌手楊千嬅夫婿丁子高的堂兄。.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丁子峻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張學潤

張學潤(Nelson Cheung Hok Yun,),暱稱「Nel Nel」,香港著名形象設計師,曾经为陳慧嫻、郭富城、陈小春等担任形象顾问,他的父親為香港一代球王張子岱。張學潤於2015年加盟新經理人公司月姬娛樂文化有限公司。.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張學潤 · 查看更多 »

周志輝

周志輝,香港男資深配音員及演員,1990年代成為自由身配音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周志輝 · 查看更多 »

呂頌賢

呂頌賢(Jackie Lui,),香港男演員,祖籍廣東東莞,客家人。代表的作品為《笑傲江湖》飾演的令狐沖。現於中國內地拍攝電視電影作品以及推廣素食文化。.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呂頌賢 · 查看更多 »

商天娥

商天娥(Kiki Sheung,),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香港著名女演員、實力派資深女演員。曾為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旗下合約女藝員,亦曾是無綫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力捧的當紅花旦。.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商天娥 · 查看更多 »

秦啟維

啟維(Chun Kai Wai,),香港男藝人,曾為亞洲電視藝員,現為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秦啟維 · 查看更多 »

米雪

米雪(英文名:Michelle Yim,),原名嚴惠玲(米雪擁有之馬匹的相關資料)馬主:尹志強與嚴惠玲,「米雪」是藝名,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東莞,資深實力派影視女艺人,現為英皇電影旗下藝員及香港無綫電視(TVB)女藝員。英文名「Michelle」取自其藝名米雪。她是曹達華的乾女兒,有三位妹妹,其中雪梨亦為香港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米雪 · 查看更多 »

羅冠蘭

羅冠蘭(Lo Koon Lan,),現為香港演藝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育工作及舞台劇創作,戲劇研究範圍包括寫實主義及荒誕劇,亦為電影及電視演員。前香港話劇團首席演員,曾參與及演出超過一百部舞台劇,均擔演主要角色。羅氏致力推動戲劇治療,主張戲劇除了藝術創作、娛樂外,有其社會功能。曾於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大學主持自我尋找(Self-discovery)工作坊。1994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羅冠蘭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音樂劇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簡稱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和綜藝結合的一種音樂表演。它以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員的語言、音樂、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惨世界、貓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音樂劇 · 查看更多 »

萬綺雯

萬綺雯(Joey Meng Yee Man,),出生於香港,籍貫中國上海,香港知名女演員、模特兒,1989年的亞洲小姐亚军,同年加入前亞洲電視成為旗下合約女藝員和當家花旦兼一線女藝員。後於2012年轉投無綫電視(TVB),現為TVB部頭合約女藝員,同時亦是TVB監製黃偉聲及張乾文常用演員。現時由於身體原因狀況,目前要休息直至身體康復才繼續在TVB工作。.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萬綺雯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Hong Kong City Hall)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於1962年3月2日落成開幕,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香港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話劇團

香港話劇團(英文: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 HKREP)是香港歷史最悠久、最著名、規模最大之專業劇團之一,成立於1977年,於2001 年公司化,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並註冊為非牟利團體,由理事會領導和監察政策和業務。話劇團聘用全職藝術總監、駐團導演、專業演員、技術及舞台管理、藝術行政及市務人員等專才,並融匯各方編、導、演及舞台人才,參與劇季製作和演出。 香港話劇團的首任藝術總監為楊世彭博士,其後分別由陳尹瑩博士及毛俊輝先後擔任,直至2008年3月,才由曾任教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近廿年的資深戲劇家陳敢權正式出任。現任行政總監為陳健彬,劇團以製作和發展優質、具創意兼多元性的中外古今名劇及本地原創的戲劇作品,以及促進觀眾對戲劇的鑑賞力,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及發揮旗艦劇團的領導角色為使命。 香港話劇團以主流劇場製作為藝術定位,以均衡多元劇目為編排方針,以市場消費導向為營銷策略。翻譯和改編外國古典及近代戲劇,推介優秀的中國劇作,推動和發展香港原創劇。多年來曾演出超過280 個中外古今經典名劇及本地原創劇目,以粵語演出,個別製作輔以普通話場次。大部份演出配上中英文字幕,吸引觀眾。另外亦成立香港首個黑盒劇場,通過對劇場藝術不設規限的探討手法,為觀眾提供更多富創意和重文本的作品,從團員或合作者的創作過程去發掘、探索和發展新的題材或表演模式,並舉辦「黑盒劇場節」,引介各地實驗劇場。劇團亦於2009 年開展「讀戲劇場」,這是一種簡單的劇場形式,透過戲劇文本或者其他文學作品,給觀眾最遼闊的想像空間。另外,劇團曾作多類型嘗試,並融匯各方戲劇人才。為了推動話劇教育,亦有一些學校巡迴演出。 劇團除致力鞏固及拓展香港觀眾以盡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質的社會責任外,還不斷探索跨境文化交流,包括邀請境外劇團或藝人聯合製作或演出,爭取更多到內地及海外演出的機會,拓展商機,塑造國際形象。在香港特區政府及企業贊助下曾進行多次外訪演出,足跡遍及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漢、重慶、廣州、深圳、台北、澳門、日本、新加坡、三藩市、紐約及多倫多等地。 藝術教育亦是劇團的工作重點,包括製作教育主題的短劇到中學作巡迴演出;成立「香港話劇團附屬戲劇學校」,定期舉辦公開的戲劇技巧及舞台知識訓練課程;經常為大學、教育及慈善機構和社區組織主持戲劇工作坊及座談會。此外亦積極進行多元思維系列的戲劇教育劇場和外展教育活動;舉辦暑期戲劇訓練營和安排學生專場導賞演出,為年輕人營造欣賞戲劇的多元空間,提升他們對藝術欣賞的興趣及水準,培養新觀眾。.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香港話劇團 · 查看更多 »

高志森

志森(Clifton Ko Chi-Sum,)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策劃、編劇、剪輯、出品人及演員、主持人,是香港持激進建制派立場的跨媒体人。高志森的作品包括電影、電視劇、演唱會及舞台劇、电视节目等,也是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创意创新教育推动者。.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高志森 · 查看更多 »

謝君豪

謝君豪(Tse Kwan Ho,),香港著名男演員,因主演舞台劇《南海十三郎》而成名。該劇的電影版更令他獲得1997年第3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謝君豪自1989年正式出道以來演出過超過30部電視劇及電影。近年,他轉往中国大陆發展,間中又會回港演出舞台劇。.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謝君豪 · 查看更多 »

謝天華

謝天華(Michael Tse,),本名謝興華,香港演員及歌手,前香港無綫電視男藝員及當家小生。已投身娛樂圈超過30年。.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謝天華 · 查看更多 »

譚偉權

譚偉權(Gary Tam Wai Kuen,),香港男演員、主持、歌手、導演及戲劇導師。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譚偉權 · 查看更多 »

黎燕珊

黎燕珊(英文名:Lai Yin Shan Eva,),香港影視演員,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人。首屆香港亞洲小姐競選冠軍,曾是邵氏電影公司演員和亞洲電視合約女藝員。由歷屆亞洲小姐組成之慈善機構仁美清敘前主席,2009年該會重組後當選為首屆會長 。.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黎燕珊 · 查看更多 »

黃德斌

黃德斌(Kenny Tak Bun Wong,),香港男演員,前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黃德斌 · 查看更多 »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黃霑 · 查看更多 »

胡杏兒

胡杏兒(Myolie Wu,)是香港女演員及女歌手,前無綫電視藝員,曾經是TVB「2010年代五大當家花旦」之一。在《201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憑《萬凰之王》奪得最佳女主角(視--)及憑《怒火街頭》奪得我最喜愛電視女角色,並在當晚奪得由全港市民投票產生的「非凡風采女藝員」一獎,風頭一時無兩,成為破天荒「三料視--」。2015年與TVB約滿,現較多在中國大陸及香港電影界發展。胡杏兒與時裝禮服設計師KEV YIU姚子裕合作開設自家品牌婚紗店“KEVOLIE”,也為老闆娘兼擔任行政總裁。2012及2013年,胡杏兒繼佘詩曼後第二位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分別排在第69及82位(收入排名第78及83名),成為二度登上此榜的TVB合約女藝人。.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胡杏兒 · 查看更多 »

蘇玉華

蘇玉華(Louisa So Yuk Wah,),暱稱阿蘇、阿Sa,籍貫廣東新會,香港著名舞台劇演員、知名實力派電視劇演員。前無線電視部頭合約女藝員。現任男友為舞台劇演員潘燦良。.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蘇玉華 · 查看更多 »

關禮傑

傑(Eddie Kwan Lai Kit;),香港出生;实力派男艺人,现任無綫電視部頭合約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關禮傑 · 查看更多 »

葉麗儀

葉麗儀(英文名:Frances Yip;),香港实力派歌手,已投身樂壇數十載。葉極具歌唱才華,擅唱不同類型的歌曲。另外,她是一名多語種歌手,除了母語香港粵語,還灌錄過美國英語、日語、臺灣國語、臺語、他加祿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及毛利語歌曲。.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葉麗儀 · 查看更多 »

葉振棠

葉振棠(英文名:Johnny Yip;),人稱“棠哥”,於葡屬澳門出生,香港實力派歌手。.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葉振棠 · 查看更多 »

邵美琪

邵美琪(Maggie Shiu,),籍貫廣東增城。香港著名影視女演員,現為無綫電視(TVB)部頭合約女藝員,亦是無綫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力捧的當家花旦。曾與劉德華、郭富城、張曼玉等多位知名演員合作。現時主要接拍電影及TVB劇集。.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邵美琪 · 查看更多 »

蔡濟文

蔡濟文(Raymond Choi,),暱稱「蔡仔」,前香港歌手及演員,於上海出生,他的唱腔曾被評模仿張國榮,現時正打理家族的燈飾公司生意。 蔡濟文於1988年參加香港亞洲電視舉辦的《未來偶像爭霸戰》,雖然落選,但其具爆炸力且感性唱功受部分音樂界人士認同。與之前一屆未來偶像爭霸戰落選的曾航生一樣,他先於1989年加入無綫電視拍劇,再於隔年簽約博德曼音樂並開始出專輯,而他更同羅文和林保怡改編趙傳國語作品《你如何還能這樣溫柔》,在娛樂時他推出四張個人專輯,而他亦和葉玉卿、劉錫明等人改編黃品源同一國語作品《你怎麼捨得我難過》。1993年轉投飛圖娛樂,推出另外三張個人專輯。1994年退出樂壇做亞洲電視的電視劇演員。1998年與亞視解約,之後在中國大陸拍劇。1999年在家族經營的燈飾公司在上海開設廠房及門市後淡出娛樂圈。2002年跟電視主持人陳珮珊結婚。.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蔡濟文 · 查看更多 »

蔡曉儀

蔡曉儀(Erica Choi,), 香港亞洲電視前著名藝員,1991年畢業于亞視藝員培訓班,1990年代中期成為亞視當紅花旦之一,先後于《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洪熙官》、《九王奪位》、《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佳作中擔任女主角。1999年,因私自于內地接拍電視劇,蔡曉儀遭到解約。蔡曉儀最後一次于螢幕中亮相,為2002年在亞視劇集《法內情2002》中客串演出一個單元,她現已淡出娛樂圈,轉往其他行業,現為上海船務公司公共關係人員。2014年宣佈復出。.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蔡曉儀 · 查看更多 »

鄧健泓

鄧健泓(Patrick Tang,)香港歌手及演員,除了唱歌、作曲和填詞,也參與電影演出和幕後工作,如音樂總監,製作監製,MTV導演及創作。.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鄧健泓 · 查看更多 »

鄧偉傑

鄧偉傑(Desmond Wai-Kit Tang, )是香港資深戲劇藝術工作者,曾導演及主演多個劇場作品。.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鄧偉傑 · 查看更多 »

鄧萃雯

鄧萃雯(Sheren Tang Shui Man,),香港实力派女演員。曾為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合約女藝員。曾在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奪得無綫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史上第一位「連莊視--」。近年主要拍攝中國大陸電視劇。.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鄧萃雯 · 查看更多 »

鄭啟泰

鄭啟泰(Eric Cheng Kai Tai,),香港節目主持人、新城電台唱片騎師,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兼邵氏兄弟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鄭啟泰 · 查看更多 »

艾威

艾威(Ai Wai,) ,原名徐威信,香港演員,畢業於民生書院和王維基同校同學。畢業於香港無綫電視第8期(1979年)藝員訓練班,同期訓練班同學有湯鎮業、景黛音、黃造時、陳敏兒、周秀蘭及廖啓智等。1990年代拜關海山為師,聽蝦叔指示改現時藝名艾威。 據陳敏兒在一個關於介紹藝員訓練班之節目中表示,艾威之歌喉很好,在藝員訓練班畢業表演中演唱當年極受歡迎之日劇《柔道龍虎榜》的主題曲時一鳴驚人。之後,艾威在其第一齣參與的電影《彩雲曲》內飾演一名酒廊歌手,亦親身演唱名曲《Sometimes when We Touch》。艾威為全能實力派演員,正反派皆能演出。2012年離開無綫轉投王維基旗下香港電視網絡。 2013年因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發牌導致旗下藝員沒有工作及去向,考慮轉投补鞋行業,2013年11月暫時離開香港電視網絡。就算無綫電視歡迎回巢,他也堅決不會重返無綫電視。但如果香港電視網絡能獲政府發放牌照,他堅決不會離巢。2013年12月自香港電視網絡宣布發展流動電視後,艾威自薦回巢。2014年3月,由於流動電視服務再起波折,艾威揚言考慮退出娛樂圈,移居台灣。 2014年下半年為了生計,開始為港台電視拍電視劇。 2016年6月更接受香港電視娛樂中文台ViuTV清談節目訪問。.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艾威 · 查看更多 »

雷安娜

雷安娜(英文:Annabelle Louie;),原名“雷蕙薇”,她是香港广为人知的实力派歌星;其家中有五兄弟姐妹,1988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現為歌唱老師,也是一名電視節目主持。.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雷安娜 · 查看更多 »

陳靖允

陳靖允(Siana Chan,),原名陳迪華,香港歌手及演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陳靖允 · 查看更多 »

陳潔靈

陳潔靈(Elisa Chan,),人稱「Miss Chan Chan」,是香港的实力派歌手。她於1970年代出道,於1980年代成為當紅歌手。入行以來曾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和金曲新人獎。當歌手期間曾涉足戲劇界。陳潔靈近年多參與或舉行演唱會,亦會擔任歌唱比賽和電視節目如《超級巨聲2》的評判。.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陳潔靈 · 查看更多 »

林祖輝

林祖辉(Thomas Lam Cho Fai,),前香港藝人,祖籍上海,其妻為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姚嘉妮,於九龍華仁書院(1983年)以及香港大學畢業。他與無綫電視節目監製黃中濠為同屆的中學畢業生。 林的影視事業始於香港亚洲电视,主要在《今日睇真D》擔任記者,亦有演出劇集。2000年離開亞洲電視,轉投香港有線電視娛樂台,主持《娛樂熱賣10點半》等節目。 2007年轉投東亞衛視任製作總監並監製電影評論節目《光影三人行》,直至東亞衛視結束。2009年過檔無綫电视,為藝員發展科助理藝員經理。2011年離職北上發展,加入非凡中國體育,成為該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專責管理旗下運動員。林氏並其後在2012年離職回港從商。.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林祖輝 · 查看更多 »

李道洪

李道洪(Lee Tao-Hung,),前香港男藝人。.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李道洪 · 查看更多 »

杜麗莎

杜麗莎(Teresa Carpio,),香港菲律賓混血兒,香港资深實力派女歌手。六十年代起活躍於香港樂壇,代表作有《眉頭不再猛皺》、《仍然記得嗰一次》、《珠海梟雄》、《假如》、《真愛》、《熱過之後》、《I Believe I Can Fly》等。 杜麗莎亦為知名歌唱老師,許多香港歌手都出自其門,如林憶蓮、鄭秀文、許志安、梁漢文、關心妍、薛凱琪、梁詠琪、傅穎、鄭融、張栢芝、王祖藍、已故女歌手陳僖儀等。.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杜麗莎 · 查看更多 »

梁琤

梁琤(Jade Leung Tsang, ),本名梁玉燕,香港女演員,現時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藝員「COME BACK..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梁琤 · 查看更多 »

楊天經

楊天經(英文名:Dexter Young Tin-King,),是香港電視、舞台劇演員,為著名粵語片明星陳寶珠與商人楊占美之子。楊天經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高中時讀文商科,其後赴美留學,並於德州大學經濟系畢業。2001年投身娛樂圈,演出作品包括舞台劇《天之驕子》、《王子復仇記》等。楊天經的頭號偶像為劉德華。 他在2007年簽約無線。參與無線劇集,嶄露頭角。2008年,楊天經成為了無線北京奧運主持團隊成員之一。最近亦成為《體育世界》主持一份子。曾成為足球評述員,評述多場本地球賽。 他在2012年離開無綫電視,轉投香港電視網絡(HKTV),結束5年與無綫電視之賓主關係。《東西宮略》是其在無綫電視的最後作品。首部參演香港電視的作品為《童話戀曲201314》,而於另一港視劇集《導火新聞線》飾演財經採訪主任莫允財(莫財)一角,戲份甚重。 2016年以自由身參與無線電視劇集。.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楊天經 · 查看更多 »

楊英偉

楊英偉(),香港男演員,前香港電視網絡男藝員,前無綫電視藝員,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主持人。憑著《真情》飾演的林木川(木村)而為人所熟悉。.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楊英偉 · 查看更多 »

楊澤霖

楊澤霖(英語:Yeung Chak-Lam)香港男演員,曾是麗的、亞視與無綫電視藝員。楊澤霖是邵氏兄弟動作片演員出身,早期以演出電影演員為主,1974年中期轉投電視圈,曾首先先後效力麗的電視(前身的亞洲電視)、佳藝電視(1978年倒閉)和無綫電視。在電視劇中古裝多飾演反派,時裝則演正派居多。其中比較突出的乃1983年無綫電視《射雕英雄傳》飾演歐陽鋒。2000年開始淡出演藝圈。2014年10月23日,有人目睹他在澳門新馬路經過。曾经常在澳门假日娱乐场赌场现身。.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楊澤霖 · 查看更多 »

楊思義

楊思義,祖籍不详,生卒不详,明朝政治人物。 朱元璋起兵时,楊思義被授起居注。此后担任司農卿,后改为戶部尚書。因战乱初平,楊思義提议民间种植桑麻,并于两年后征收税费。此后朱元璋念及水旱问题,命楊思義在各地建造預備倉,以防水旱。楊思義經畫詳密,時稱其能。此后调任陝西行省參政,后死于任上。.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楊思義 · 查看更多 »

楊怡

楊怡(英文:Tavia Yeung Yi,),香港女演員,前無綫電視(TVB)經理人合約女藝員,出生於香港,1999年中五畢業後加入第13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曾經是TVB「2010年代五大當家花旦」之一,丈夫是無綫男藝員羅仲謙。她在2016年4月約滿並離開TVB。 楊怡在2012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奪得「最佳女主角」後,成為無綫首位女演員包攬所有四大組別獎項,包括「飛躍進步女藝員」(2003)、「最佳女配角」(2008)、「我最喜愛電視的女角色」(2009)、「最佳女主角」(2012),更是第二位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出身而奪得視--的女演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楊怡 · 查看更多 »

江华

江华可以指:;人名.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江华 · 查看更多 »

江美儀

江美儀(英文名:Elena Kong May Yee;),現為無綫電視(TVB)旗下部頭合約女藝員。曾奪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女配角。.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江美儀 · 查看更多 »

沈殿霞

沈殿霞( Lydia Shum Tin Ha;),暱稱肥肥、因地位崇高而被號肥姐、開心果,是一名已故香港實力派女演員、電視主持和女歌手。她亦是著名藝人張學友及陳庭威的誼母,其女兒是香港女歌手鄭欣宜。沈殿霞在1958年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及在1960年時被招聘為電影《一樹桃花千朵紅》的童星,而開始其演藝生涯,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拍攝過的電影逾百齣,其後加入香港無綫電視,開始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代曾與張德蘭、汪明荃、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 沈殿霞的招牌響亮尖銳的笑聲、貓頭鷹式髮型(她自譽為「銷魂勾」並稱之為她的「Trademark」康熙來了2005年8月5日《肥姊過江》集,第7-8分鐘的談話內容。)及稍向上的黑框眼鏡框深入民心,這種歡樂形象從196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2000年代中,被不少傳媒、政要及市民公認為香港人的「開心果」。她的前夫為鄭少秋,二人有一女兒鄭欣宜,離婚後女兒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沈殿霞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2006年因為健康狀況問題而暫時停止其演藝工作。她在2006年9月進行了通膽管手術,其後證實罹患肝腫瘤。2008年2月19日早上8時38分,沈殿霞於瑪麗醫院病逝,享壽62歲。 沈殿霞逝世後,各界對她有很崇高的評價。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對沈殿霞的逝世感到難過,指出她雖然被病魔纏擾,但她的堅毅意志代表了香港人尊敬的精神。沈殿霞是香港人的開心果,她的笑聲陪伴香港人成長,帶給香港人許多歡樂。 香港體育館因沈殿霞的逝世,打破先例首次用作追思用途,而至今未有第二次。《肥姐 我們永遠懷念您追思會》成為香港一次全港電視台同步直播的節目。.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沈殿霞 · 查看更多 »

潘燦良

潘燦良(Poon Chan Leung,),香港舞台劇及電視演員,香港話劇團聯席演員,曾為香港電視網絡演員,有「劇團王子」之稱號 文匯報,2006年12月4日。其女友為舞台劇及香港無綫電視前演員蘇玉華。.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潘燦良 · 查看更多 »

朱慧敏

朱慧敏(英文名:Queenie Chu,),生於香港,籍貫中國廣東順德,2004年度香港小姐競選亞軍兼「旅遊大使獎」得主,2005年代表香港參加國際小姐競選,獲得「友誼小姐」獎。為前無綫電視合約女藝員。.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朱慧敏 · 查看更多 »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6年電視劇)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香港亞洲電視時裝懷舊電視劇,於1996年首播,共40集。本劇改编自1992年的同名舞台劇劇本,並由鄧萃雯、萬綺雯、商天娥及蔡曉儀等領銜主演。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於2013年2月26日命名為《亞視光輝歲月: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被安排逢星期一至五晚上9時正於亞洲電視專屬數碼頻道歲月留聲播出,並於同日早上11時正於亞洲電視本港台重播。.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6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舞台劇)

#重定向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舞台劇) · 查看更多 »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電影)

,1994年高志森導演看中了香港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故事,於是以相近班底改編為電影。.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電影) · 查看更多 »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新!!: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新光戲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