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雅中學

指数 德雅中學

德雅中學(Tak Nga Secondary School、簡寫TNSS)是香港的天主教英文女子中學,教學語言以英文為辦學宗旨。位於又一村逹之路18號,另設有小學部。於1962年開設中學部。秉承聖若望鮑思高「愛的教育」的理念,藉理智、宗教、愛心培育學生,營造充滿愛與關懷之環境,使學生在道德及知識上均衡發展。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及國際考試,並屢獲佳績。.

12 关系: 天主教作家國際中華小姐競選盧淑儀香港小姐競選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關之琳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李克勤津貼學校深雪深水埗區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德雅中學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德雅中學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國際中華小姐競選

國際中華小姐競選(Miss Chinese International Pageant),前稱「國際華裔小姐競選」,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創辦的年度國際選美競賽,始於1988年,旨在讓世界各地的華裔佳麗代表可以共同參與、角逐桂冠,同時獲得踏入香港演藝界的機會。 1990年,為配合中華文化元素,大會將該屆賽事延至翌年(即1991年),並定於每年農曆新年前後舉行。2007年起,中國大陸地區佳麗獲邀參賽,大會因而將「國際華裔小姐」易名為更具代表性的「國際中華小姐」。由於2010年的賽事規模比歷屆均盛大,無綫電視遂破例將其押後至該年11月舉行,予以各方充足時間準備。為了讓之後的比賽能回復於每年年初舉行,2011年的賽事順延至2012年1月15日舉行。故此,在1990年和2011年皆沒有舉辦賽事。 2016年末,TVB宣佈本項賽事翌年由馬來西亞Astro華麗台接手主辦;隨後,大馬方面於2017年1月初在香港為全部參賽者進行密集訓練,並在當月15日傍晚前將所有佳麗安排至雲頂世界雲星劇場的休息室,準備當夜的決賽事宜和現場直播。 每年的「國際中華小姐競選」均由在任的香港小姐冠軍代表香港地區出賽,唯獨2009年及2010年有所例外。2008年度香港小姐冠軍張舒雅因病退選,2009年的國際中華小姐由同年度亞軍陳倩揚補上;而2009年的香港小姐冠軍劉倩婷亦沒有參選,2010年的國際中華小姐則由當年香港小姐冠軍陳庭欣代表香港參選。.

新!!: 德雅中學和國際中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盧淑儀

盧淑儀可能指:.

新!!: 德雅中學和盧淑儀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新!!: 德雅中學和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Aberdeen St.

新!!: 德雅中學和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 查看更多 »

關之琳

之琳(Rosamund Kwan Chi-lam,),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后裔《今夜不設防第1輯第8集:小泉今日子、關芝琳》第35分鐘,主持黃霑問「哪一旗?鑲白旗還是正白旗」,關之琳回答正白旗人。,本名關家慧,香港著名電影女演員。.

新!!: 德雅中學和關之琳 · 查看更多 »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Chai Wan Kok Catholic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荃景圍,隸屬香港教育局「小一入學」第六十二校網,於1979年成立,為一所設備完善之政府津貼男女小學。全校有24班,校訓為「勇、智、仁」。.

新!!: 德雅中學和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 查看更多 »

李克勤

李克勤(Hacken Lee,),香港男歌手、電視節目主持、足球評述員、填詞人和演員。他也是英国足球队伍曼联的忠實擁躉。他是少數在香港橫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及2010年代仍維持高知名度和保持定期出唱片的男歌手,以及唯一一位在這四個年代均能獲得音樂獎項的歌星。由出道初期的《月半小夜曲》、《大會堂演奏廳》、《紅日》,到千禧年代的《高妹》、《我不會唱歌》、《花落誰家》,以至一零年代的《紙牌屋》、《一個都不能少》、《失魂記》等,皆是膾炙人口的經典金曲。 李克勤於1980年代末走紅,千禧至一零年代大紅大紫,於2002、2003、2005以及201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四度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在2003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200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奪得「最優秀流行男歌手大獎」,2007年度以《花落誰家》奪取《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之「歌曲獎」,以及多個音樂頒獎禮的歌曲大獎。 2013年度,李克勤再以一曲《紙牌屋》橫掃各大頒獎禮的歌曲大獎。2016及2017年,先後憑歌曲《一個都不能少》和《失魂記》獲頒《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高殊榮「金曲金獎」,同年亦是克勤第四度獲頒「最受歡迎歌星」獎項。截至2017年度,李克勤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優秀流行歌手大獎」次數已達18次,成為獲得該獎次數最高的歌手,在香港樂壇奠定無可取代之地位。 踏入2010年代,李克勤亦成為中國內地最高人氣的香港男歌星。2015年,李克勤代表香港出戰江蘇衞視的《蒙面歌王》,成為首集冠軍,贏得「歌王」美譽。2016年,參加我是歌手第四季,躋身決賽、反響不斷,是李克勤音樂生涯的又一高峰。 李克勤除了2002、2003、2005以及201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四度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外,金曲金獎亦佔三首《花落誰家》、《一個都不能少》和《失魂記》。 2018年1月4日,李克勤獲香港電台頒發意義重大的四十週年特設榮譽大獎「金曲40全球傑出歌手大獎」,以表彰他於過去三十年對廣東歌的貢獻和成就。此殊榮由時任廣播處長梁家榮頒發。.

新!!: 德雅中學和李克勤 · 查看更多 »

津貼學校

津貼學校或稱資助學校,是指學校非由政府主辦,但接受納稅人資助的學校。.

新!!: 德雅中學和津貼學校 · 查看更多 »

深雪

深雪,原名羅穎思,英文名Zita Law,香港著名女作家。.

新!!: 德雅中學和深雪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行政區之一,位處九龍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龍出入口)和筆架山與沙田區為界,南以界限街與油尖旺區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區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與葵青區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與九龍城區接壤。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深水埗區的人口有405,869人,面積約948公頃。.

新!!: 德雅中學和深水埗區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