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後姓

指数 後姓

後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480位。在现代是极罕见的姓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简体中文--“--”字合并到“后”,但“--氏”并不同于“后氏”,两姓有截然不同的来源。.

15 关系: 后姓太昊山东省上古时代东魏後敏简体中文百家姓隋唐郯城县東海郡江苏省汉姓汉朝淮河

后姓

后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98位。在现代是极罕见的姓氏。 根据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记载,“后”、“郈”、“厚”是同一个姓氏的不同写法。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郈昭伯”,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写作“厚昭伯”,而《汉书·五行志》中则变成了“后昭伯”。东汉典籍《风俗通义》中收录有“郈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简体中文--“--”字合并到“后”,但“后氏”并不同于“-zh-hans:後;zh-hant:後-氏”,两姓有截然不同的来源。.

新!!: 後姓和后姓 · 查看更多 »

太昊

太昊,亦作太皞、太皓,風姓,居於陳,相傳是古代炎黄,东夷,苗蛮,所有部落联盟共同的祖先。他曾以龍為圖騰,並用作官名。春秋時期濟水流域的任、宿等國,都是他的後代。一說他為五帝之一。 一说太昊就是伏羲,此說源自漢朝刘歆。一说太昊并非伏羲,有学者认为這當是誤把太昊當作了其所在的伏羲氏族部落的先祖伏羲。 直到春秋時期的前639年,太昊仍受到任国、宿国、须句、颛臾的祭祀。.

新!!: 後姓和太昊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後姓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上古时代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根據上述定義,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近代以來,中國史學界常統稱先秦史為上古史,而將夏代以前的傳疑時代概稱為「遠古」,因此目前一般提到中國上古時代,多指整個先秦時期。.

新!!: 後姓和上古时代 · 查看更多 »

东魏

東魏(534年-550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王朝之一,由鮮卑化漢人高歡擁立北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孝靜帝,並與宇文泰所掌控的西魏對立,建都邺,以高欢霸府「大丞相府」所在地晋阳为别都。.

新!!: 後姓和东魏 · 查看更多 »

後敏

後敏,南直隸当涂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 永乐二年(1404年),其中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进士,历任陕西布政司参议。为人宽和,因遭人陷害被捕,死于途中。身後平反,追復職務。.

新!!: 後姓和後敏 · 查看更多 »

简体中文

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網頁語言代碼:zh-Hans),传统上使用GB2312、GBK或GB18030编码(但亦有使用UTF-8等编码),作为计算机术语在计算机媒介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软件操作界面或文档的“简体中文版”。而“繁体中文版”(又称“正体中文版”,通常使用“BIG5编码”)是另一个独立中文版本,跟简体中文版互不相容。 「簡體字」是中華民國《第一批简体字表》所用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稱呼上一向是「簡化字」,參考《简化字总表》)。由於使用簡體中文软件的主要是针对中国大陆用户,故而这里的“簡體中文”事实上等同于“GB2312编码”或“GB18030编码”,意即絕大部份軟件的“簡體中文版”采用中国普通话的汉字编码,特别是IT术语的翻譯,与海外之简体中文也不尽相同。 中国大陸官方标准「汉字」的正式稱呼是「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传承字),目前简化字主要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少部分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使用。至于马来西亚,当地各大华文报刊和官方文字采取“简繁并用”(即标题繁体,内容简体),而当地华校则教授简体中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官方将简化之前的本字称作“繁体字”。由于人们对“简化字”、“简体字”与“简体中文”等术语的混淆,简体中文也常被泛指以「規範漢字」书写的现代标准汉语。在这种情况下,“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都没有需要遵从任何一个地方的语文规范。而在现代标准汉语的规范下,只能视作个人的用字用语习惯不同,而非作为两种语文标准。 在中國大陸,仍有一些漢字並未被簡化而继续沿用,這些與繁體中文共通的漢字被称为传承字。.

新!!: 後姓和简体中文 · 查看更多 »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漢姓的书,成书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新!!: 後姓和百家姓 · 查看更多 »

隋唐

隋唐(581年-907年),是对中国古代的隋朝和唐朝的合称,是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後的两个大一统皇朝。是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统一,有学者认为隋唐宋构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帝国,也有学者认为隋至盛唐为中国第二次一元体制。日本學者杉山正明將隋唐歸於拓跋國家中。 雖然隋唐皆被視為漢族皇朝,但其實兩朝皇帝多少帶有異族血統或受異族影響,故在民族思想上比較開放。兩朝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科技上達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隋唐兩朝君主在治國政策上較為開明,也影響了周邊諸國向中國朝貢、學習。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朝在其后期经过八年的隋末民变,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直至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這一百六十七年是中國的另一個盛世。另外,由于唐朝初期的文治武功和國際聲望都十分強盛,故人们亦常将它与同样被认为曾经很强盛的汉朝放在一起而合称为漢唐。 與秦漢相比,隋唐同樣是前一個統一皇朝國祚短,而後一個統一皇朝能建立百餘年盛世的大帝國。.

新!!: 後姓和隋唐 · 查看更多 »

郯城县

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古称郯县。总面积为1182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92.7万。.

新!!: 後姓和郯城县 · 查看更多 »

東海郡

東海郡,一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郡名。 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與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天长市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魏置東海國。西晉復置郡。南北朝時為雙方爭奪之地。東魏置海州。隋初廢,大業中復置郡,治朐山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海州。.

新!!: 後姓和東海郡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後姓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汉姓

汉姓,指的是汉民族以及采用汉族姓氏或汉族风格的姓氏(漢化的姓氏)的其他周边民族(如朝鮮族、京族等)的姓。汉姓一般由一个汉字组成(單姓),也有少部分以两个或以上汉字组成(複姓)。汉民族的传统姓名系统(汉名)中包括氏、姓、名、字、号等,但現在一般人只有姓與名,部分人或會使用化名、筆名、網名等。.

新!!: 後姓和汉姓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後姓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淮河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为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南宋以來,黃河奪淮是困擾國家漕運的歷史性問題,明潘季馴、清靳輔治河皆由淮入手,取得成效。.

新!!: 後姓和淮河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