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彩虹邨

指数 彩虹邨

彩虹邨(英語:Choi Hung Estate)是香港最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大廈外牆均為彩虹色。 彩虹邨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現時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72 关系: 劉以達停車場十大傑出青年坪石邨太子道學校巴馬丹拿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九龍十三鄉廚師彩虹巴士總站彩虹交匯處彩虹站彩虹道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快餐店匾額呂宇俊傳統市場啟晴邨前皇家空軍基地四順社會民主連線立法會羅君左爵士熱血公民熱血時報牛池灣牛池灣市政大廈聖公會聖十架小學聖公會聖本德中學聖公會靜山小學聖公會日修小學香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公共屋邨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總督香港房屋委員會觀塘繞道觀塘道謝君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黃大仙區黃大仙區議會黃洋達...龍翔道茶樓郭峰 (演員)郵政局舊長型大廈藥房鄭經翰酒樓英國皇家空軍雜貨店陳十三陳家強陶君行OK便利店柏立基楊貫一沙地園鄉港鐵清水灣道潘燦良惠康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扩展索引 (22 更多) »

劉以達

劉以達 (Tats Lau Yee Tat,),香港音樂人、作曲人、作曲家及演員,其流行組合達明一派成員的身份最廣為人知,在組合裡面他負責作曲、編曲及樂器演奏,其擅長演奏吉他、低音吉他和鍵琴等各式各樣的樂器。.

新!!: 彩虹邨和劉以達 · 查看更多 »

停車場

停車場是供車輛停放之場所。停車場有僅畫停車格而無人管理及收費的簡易停車場,亦有配有出入欄口、泊車管理員及計時收款員的收費停車場。現代化的停車場常有自動化計時收費系統、閉路電視及錄影機系統。停車場主及管理員的法律責任,通常只是提供場地給駕車人士停泊車輛,不保障車輛受損及失車責任,一般會貼合約免責條款於停車場大門之外供車主參閱。.

新!!: 彩虹邨和停車場 · 查看更多 »

十大傑出青年

十大傑出青年 在華人社會中,通常是指:.

新!!: 彩虹邨和十大傑出青年 · 查看更多 »

坪石邨

坪石邨(Ping She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平山,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於1970年代落成。坪石邨所屬位置剛剛在黃大仙區區界外,所以屬於觀塘區,本邨鄰近牛池灣村及彩虹邨。有鑑於坪石邨的位置與啟德機場非常接近,所以屋邨的高度在興建時受到限制。 2010年1月22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通過斥資1.3億港元活化坪石邨,該邨的活化工程由利安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設計,也是房委會首個對舊式屋邨引入活化概念,而該邨居民與商戶對此持不同意見。.

新!!: 彩虹邨和坪石邨 · 查看更多 »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新!!: 彩虹邨和太子道 · 查看更多 »

學校

#重定向 学校.

新!!: 彩虹邨和學校 · 查看更多 »

巴馬丹拿

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 Group,P&T)曾經稱為公和洋行,是一个在远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英國投资建筑与工程事务所,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以及机电工程。自1868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已经在许多亚洲城市、特别是上海和香港留下了大批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中心区(外滩和中环)风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新!!: 彩虹邨和巴馬丹拿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位於香港黃大仙區彩虹邨,於1964年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該校學生來自各區,約有700人。.

新!!: 彩虹邨和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彩虹邨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十三鄉

九龍十三鄉(簡稱十三鄉),是指在1960年代以前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由左至右包括沙埔、衙前圍、竹園(大約為現在整個黃大仙的範圍)、大磡、元嶺、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的鄉村。十三鄉實際位置就是指九龍城的賈炳達道以東至鯉魚門一帶的東九龍地區,實際區域為九龍城部份地區、黃大仙和觀塘區,於1968年前為舊香港四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的新九龍地區。後來隨著港英政府將九龍半島、香港島與新界重新分為十區,以及1960年代政府大規模發展新九龍而逐漸被人淡忘。.

新!!: 彩虹邨和九龍十三鄉 · 查看更多 »

廚師

廚師是一種為他人提供專業烹飪服務的人。通常意義上,廚師是指對烹飪已經高度熟練掌握的人,他們熟悉食物製作的各個方面。现代社会中,多数厨师就职于公开服务的饭馆、饭店等场所。也有少数服务于特定的顾客(例如私人厨师、家廚)。現代的厨师一般需要先在烹饪学校学习并通过考试,以保证具备足够的业务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

新!!: 彩虹邨和廚師 · 查看更多 »

彩虹巴士總站

彩虹巴士總站(英文:Choi Hung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黃大仙區彩虹道與太子道東交界,觀塘繞道近彩虹出口之下。.

新!!: 彩虹邨和彩虹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彩虹交匯處

彩虹交匯處(Choi Hung Interchange)是在香港九龍牛池灣、坪石邨與彩虹邨之間的交匯處,也是位於觀塘區與黃大仙區的交界,主要有6個出口。部分橋面路段屬7號幹線及2號幹線。 由於大量巴士及小巴路線均途經彩虹交匯處,於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該交匯處均出現交通擠塞情況。當中以由龍翔道往返觀塘道方向的車龍最為嚴重。.

新!!: 彩虹邨和彩虹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彩虹站

彩虹站(Choi Hung Station)是香港港鐵觀塘綫的鐵路站,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牛池灣鄉,名字來自鄰近的牛池灣的公共屋邨彩虹邨。.

新!!: 彩虹邨和彩虹站 · 查看更多 »

彩虹道

彩虹道(Choi Hung Road),早於1920年代開發,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街道。原本是清水灣道一部份,1963年被分拆出來,並以當時剛落成的彩虹邨命名。 現時主要為四線雙程行車,起點在太子道東交界,至太子道東彩虹邨對開迴旋處為止,沿線發展以高密度住宅、工業大廈和休憩用地為主。.

新!!: 彩虹邨和彩虹道 · 查看更多 »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Choi Hung Estate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可稱為彩天、CHECSS、彩記)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區紫葳路1號的天主教全日制文法男子中學,創立於1965年,由香港天主教教區主辦。在創立的首個上學期跟新蒲崗天主教中學共用校舍。在2016-17年度,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有24個教學班,學生人數729名,教師人數約57名。該校的教育使命是「秉承天主教辦學宗旨,啟迪學生認識、體驗、實踐基督的精神,以達致全人教育」,校訓則為「懷著希望,迎接救贖;培育同學,救援他人。」該校亦有陸運會、藝墟、科學週等諸多學園文化活動,各類學會逾30個。.

新!!: 彩虹邨和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 · 查看更多 »

快餐店

速食餐廳,或稱快餐店,是指在點餐之後食物很快就供應出來,並且服務維持在最低限度的一種餐廳。通常這些餐廳所提供的食物稱為速食或快餐。由於過往有多項科學研究顯示速食店提供的食品普遍被視為營養不均衡,因此有越來越多人反對速食,相關企業正試圖將大眾對他們餐廳的認知從「速食餐廳」轉移向「快速服務餐廳」。 這些餐廳通常都會預先烹煮大量的食物,然後進行保溫,或者在點餐的時候再加熱。點完餐之後迅速將食物提供,由顧客自行帶走並處理下一個客人。許多速食餐廳採取連鎖餐廳或加盟模式來運作,會從中央工廠配送標準的食材給底下的各個餐廳。有些店面則採取小吃攤販的形式,不一定會提供客人遮蔽的地方或桌椅。至於客人也並不一定會很快就把食物吃掉。所謂「快餐」字意的體驗在於方便兩字。 由於開設一間速食餐廳需要資本額相對而言較低,因此小型自營的速食餐廳在全世界都可以普遍見到。.

新!!: 彩虹邨和快餐店 · 查看更多 »

匾額

匾額是一塊寫上文字的牌子 (通常是木板),懸掛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大门的正上方,通常是說明建築物的名稱。挂在小船的牌子称为舫匾。匾額出現於中國及其他東亞地區的建築物上。供奉皇帝御书的匾额称为龙匾,配游龙边抹。 匾额上的文字常见的是三字匾额,如金字“太和殿”,漆字“释伽塔”,也有两字匾额,如金字“辟雍”匾额,最多有六字匾额如宋代晋祠圣母殿金字“顯靈昭濟聖母”匾。清代的匾额常见的是汉字和满文并列的六字竖式匾额,如“养心殿”(金字)、“坤宁宫”等。四字匾额多横匾额,无华带,但多有镶边;规格最高的,刻游龙镶边,如承德康熙御笔金字避暑山庄龙匾。.

新!!: 彩虹邨和匾額 · 查看更多 »

呂宇俊

呂宇俊(Matthew Lui Yue Chun,),2006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恩賢教育中心創辦人,現於使命浸信會(溫哥華)牧會作傳道人。 來自單親綜援家庭,亡父是癮君子並曾加入黑社會,母親於其三歲時離家並另組家庭,呂童年則與祖母在彩虹邨生活;呂小學畢業於聖若瑟英文小學,升中時不選擇升讀直屬中學,反選擇職業先修學校。他初中時曾就讀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後曾於九龍三育中學重讀,1991年首次報考會考得零分。呂曾三次重讀中四,並於1994年再參加會考,取得2A1B2D(19分)成績,其後於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修獲學士學位(一級榮譽),香港中文大學神道學碩士,並獲得菲律賓太歷國立大學(Tarlac State University, TSU)博士學位。 2002年,呂宇俊第一次執教鞭,後與現在恩賢教育校監陳淦濱一起創立恩賢教育中心,擔任校長。呂不定期參與講座,勉勵邊緣學生,並組成「關愛零分同盟」,關注會考考獲零分的學生。呂將其故事自撰成《會考0分與神奇小子》一書。.

新!!: 彩虹邨和呂宇俊 · 查看更多 »

傳統市場

--又可稱為--或墟市,是一種相對於超級市場的賣場,通常在一個社區中會有一個。它所販賣的商品主要是各式各樣新鮮的蔬菜、尚未宰殺的雞、魚等等,除此之外,在這之中,也可能有餐飲店、雜貨店、服飾店等商店座落於其中。傳統市場新年前會賣年貨(年宵);以營業時間區分,專賣早中午的為「早市」,專賣下午至通勤下班時間的為「黃昏市場」,夜晚營業則為「夜市」。 傳統市場販賣的食材新鮮,且可讓人殺價或要求贈品,所以廣受家庭主婦所喜愛,主婦們通常於白天在此購買接下來一兩天做菜時所需要的食材。 由於超級市場的出現,搶去傳統市場不少客源,但因顧客的購物習慣(主要受年齡影響)不同,傳統市場仍然佔有一定的地位。此傳統市場在歐美地區,為「傳統市集」。.

新!!: 彩虹邨和傳統市場 · 查看更多 »

啟晴邨

啟晴邨(Kai Ch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九龍城啟德沐虹街12號,位於啟德發展區1A區(前身為啟德機場內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基地),佔地3.47公頃,由1幢35層、1幢39層及4幢40層高的住宅大廈組成,包括3幢Y形及3幢十字形大廈,每層建有20至24個單位,合共提供5,204個單位。住宅部分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負責設計、而商場部分則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由中國建築有限公司負責承建,並由卓安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於2010年7月28日開工,住宅部分於2013年4月9日獲發入伙紙、商場部分則於2013年6月17日完工、外圍工程則於2013年7月2日竣工,於同年8月入伙。整個啟晴邨造價為17億4726.2萬港元。.

新!!: 彩虹邨和啟晴邨 · 查看更多 »

前皇家空軍基地

前皇家空軍基地是香港於英治時期駐港英軍的空軍基地,位於九龍啟德機場東側,近觀塘道兩旁一帶。現時僅存位於觀塘道以西九龍灣及觀塘道以東平山的建築群。.

新!!: 彩虹邨和前皇家空軍基地 · 查看更多 »

四順

四順(Sze Shun,亦作Four Shun、4S見於《觀塘社區通訊二〇〇六年》,觀塘區議會社區通訊編輯工作小組編印)是香港九龍觀塘區北部的一個通俗分區,西鄰牛池灣彩雲邨和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北鄰西貢區清水灣道,南面為佐敦谷和牛頭角,東面則包括秀茂坪對上,安達臣道以下的一連山脈。 四順並不是官方地名,而只是居民約定俗成的稱呼而已。四順指的是公共屋邨的順利邨、順安邨、順天邨和居者有其屋的順緻苑四個以「順」字為名的住宅的所屬區域。四順原名「五順」,還包括順利臨時房屋區,臨屋區清拆後便成為四順區。 於觀塘區議會分區委員會的分界中,四順還包括了秀茂坪的寶達邨,觀塘區議會在2007年也有以四順分區委員會的名字在寶達邨舉行活動,而且在直至2004年區議會選區重新劃界前,寶達邨以至將軍澳隧道九龍出口所在的山坡屬於順天東選區。但在一般人的用法中,寶達邨並不包括於四順內,因寶達和四順所在的地方有一段距離;寶達現已獨立成為一個區議會分區,大概位置於四順及秀茂坪以東,沿安達臣道以南伸延至將軍澳隧道收費站,幅員相當廣闊。 現時觀塘區議會於四順分為三個選區:「雙順」(範圍包括順利紀律部隊宿舍、順利邨利明樓、利祥樓、利恒樓及整個順緻苑)、「安利」(範圍包括順利邨利業樓、利康樓、利溢樓、利富樓及順安邨)及「順天」(範圍包括順天邨及前佐敦谷垃圾堆填區)。.

新!!: 彩虹邨和四順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新!!: 彩虹邨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立法會

立法會可以指:.

新!!: 彩虹邨和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羅君左

羅君左(Elton Loo,),香港資深影視演員及配音員。.

新!!: 彩虹邨和羅君左 · 查看更多 »

爵士

爵士(Sir)是英國授勳及嘉獎制度中,對「騎士」和「從男爵」的一種敬稱。.

新!!: 彩虹邨和爵士 · 查看更多 »

熱血公民

熱血公民(Civic Passion)是一個香港本土派政黨,於2012年2月29日成立,以「文化抗共」的旗幟號召香港「文化建國」,核心人物有鄭松泰及鄭錦滿。其主張為「五區公投,全民制憲」及「永續基本法」。.

新!!: 彩虹邨和熱血公民 · 查看更多 »

熱血時報

《熱血時報》(Passion Times)在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由黃洋達和陳秀慧等人所成立集報紙、網絡媒體於一身的機構,而網絡電台部分則於2012年11月11日正式啟播。.

新!!: 彩虹邨和熱血時報 · 查看更多 »

牛池灣

牛池灣(Ngau Chi Wan)為昔日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斧山下的一個海灣,主要指斧山道及清水灣道之間的地方及彩虹邨。 彩虹邨位於牛池灣西面,毗鄰的坪石邨則位於觀塘區佐敦谷西北面。在都市規劃當中,原先的牛池灣鄉沒有重建。現時牛池灣內的聖若瑟安老院正在重建。 牛池灣鄉周圍又通常誤稱「彩虹」,原因主要是區內的彩虹邨,以及港鐵的彩虹站。.

新!!: 彩虹邨和牛池灣 · 查看更多 »

牛池灣市政大廈

牛池灣市政大廈(英文:Ngau Chi Wan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於1983年5月11日奠基,於1987年4月23日開幕,設有文娛中心、街市、公共圖書館、政府辦公室及體育館等設施,地址為清水灣道11號,鄰近龍翔道。.

新!!: 彩虹邨和牛池灣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S.K.H. Holy Cross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啟德啟晴邨沐虹街,屬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轄下屬校之一,前身為聖公會靜山小學及聖公會日修小學。.

新!!: 彩虹邨和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是於1965年由聖公會港澳教區創立,前名是聖公會聖本德工業中學,位於香港九龍東黃大仙牛池灣彩虹邨藍鐘路11號。現任校長為羅發強先生。.

新!!: 彩虹邨和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靜山小學

聖公會靜山小學(英語:S.K.H. Ching Shan Primary School)位於彩虹邨綠柳路,屬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轄下屬校之一與友校聖公會日修小學相連。現時聖公會靜山小學與聖公會日修小學合併為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新!!: 彩虹邨和聖公會靜山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日修小學

聖公會日修小學(英語:S.K.H. Yat Sau Primary School)是一間位於香港九龍彩虹邨的小學,創立於1965年。其名稱是為紀念已故的鄺日修牧師而命名,由聖公會的何明華會督為該校揭幕。 該校現任校長為陳頌康先生。該校的前校長林湘雲已退休,現為公民黨九龍東支部執委,另一名前總校長梁黃鳳雲女士,退休後移居外國。 聖公會日修小學的校舍與操場與聖公會靜山小學相毗連,四週均被彩虹邨的公共房屋所包圍。在2004年,聖公會日修小學在操場旁修建了一座新翼用以教學用途,以提昇教學質素。該校並設有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 不少電視劇集和新聞片段都借用該校拍攝,如無綫電視心在香港(四十週年台慶)宣傳片、爸爸閉翳,老公萬歲,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之非常平等任務等。 教育局於2010年6月24日公布,聖公會(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獲分配位於啟德的新校舍,並打算於2013年重置聖公會日修小學及聖公會靜山小學。重置後,兩間學校將合併為聖公會聖十架小學。該校最終延遲至2016年7月搬遷到啟晴邨新校舍,校網由黃大仙區轉為九龍城區。.

新!!: 彩虹邨和聖公會日修小學 · 查看更多 »

鐘可以指:.

新!!: 彩虹邨和鐘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彩虹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簡稱屋建會)是香港政府早期的公共房屋機構,於1954年4月成立。委員會的職責是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例如教師、記者、公務員以及文員等人士,提供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委員會於1973年3月解散,由新成立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取代(但英文名稱不變)。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的市政局的一個機構,負責公共房屋興建問題的決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議員均是屋建會的當然成員,而執行工作則由市政事務處旗下的屋宇建設處負責。 1972年,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宣佈十年建屋計劃,下令將當時政府三個房屋計劃,即徙置大廈、政府廉租屋邨計劃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廉租屋邨合併:屋建會於翌年4月1日改組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而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處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署,而所有徙置區、政府廉租屋邨及屋建會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

新!!: 彩虹邨和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建築師學會(英文: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縮寫:HKIA)在1956年9月3日成立,是香港專業團體之一。現在,香港建築師學會共有約150位資深會員、近2,200名正規會員和逾500名聯繫會員和畢業生會員。 近年來學會更積極參與國際建築師協會、英聯邦建築師協會(CAA)和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等組織。學會每年舉辦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表揚會員的傑出建築作品。.

新!!: 彩虹邨和香港建築師學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新!!: 彩虹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轄下包括1所總館中央圖書館、70所分館公共圖書館、12所流動圖書館、1間自助圖書站和154間社區圖書館,其中32所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達1,435萬項,其中1,252萬冊為書籍及印刷資料,其中總館館藏250萬餘項,收納資料包括書籍、視聽資料、報章、期刊、唯讀光碟數據庫、縮微資料及地圖等,為香港市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新!!: 彩虹邨和香港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彩虹邨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新!!: 彩虹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觀塘繞道

觀塘繞道(Kwun Tong Bypass),前稱觀塘支路,是香港2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觀塘,連接交匯東區海底隧道、將軍澳隧道與鯉魚門道的觀塘交匯處,及大老山隧道九龍出口(彩虹交匯處),除是九龍第一條快速公路外,目前亦為九龍東唯一法定的快速公路。.

新!!: 彩虹邨和觀塘繞道 · 查看更多 »

觀塘道

觀塘道(Kwun Tong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連接觀塘與牛池灣兩地,是香港主要幹道之一。道路南連鯉魚門道、翠屏道,北接彩虹交匯處的龍翔道、太子道東和清水灣道,經過佐敦谷、九龍灣、牛頭角一帶,是東九龍主幹道路。.

新!!: 彩虹邨和觀塘道 · 查看更多 »

謝君豪

謝君豪(Tse Kwan Ho,),香港著名男演員,因主演舞台劇《南海十三郎》而成名。該劇的電影版更令他獲得1997年第3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謝君豪自1989年正式出道以來演出過超過30部電視劇及電影。近年,他轉往中国大陆發展,間中又會回港演出舞台劇。.

新!!: 彩虹邨和謝君豪 · 查看更多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英語: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FST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財經事務及政府庫房。成立於2002年7月1日,現任局長為劉怡翔,副局長陳浩濂。.

新!!: 彩虹邨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彩虹邨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議會

黃大仙區議會是香港18個區議會之一,在1981年5月6日成立,至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共經歷六屆,在1997年至1999年成立黃大仙臨時區議會;2000年至2003年為香港特區第一屆黃大仙區議會。地址是九龍黃大仙龍翔道138號龍翔辦公大樓6樓。 黃大仙區議會負責協助處理九龍黃大仙區的事務,就區內的公共設施及服務向政府提供意見,管轄範圍東至彩虹區,南至新蒲崗東頭邨,西至樂富侯王廟、橫頭磡,北至慈雲山。特區第三屆黃大仙區議會共有25選區,共31名區議員,其中直選議員25名,委任議員6名。而特區第四屆黃大仙區議會維持25選區,直選議員25名及委任議員4名,共29名區議員。第五屆黃大仙區議會起取消委任議席。.

新!!: 彩虹邨和黃大仙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黃洋達

黃洋達(Wong Yeung-tat,),「熱血時報」網台總監、節目主持、小說作家、香港社運人士,曾擔任電影及電視編劇,2012年成立組織熱血公民,主張反對建制派及泛民主派。同年代表人民力量出選立法會,但敗選後翌日在Facebook指出從來不是人民力量的支持者。他曾主持《笑死朕》、《皇上有話兒》等網台節目,以及出版小說漫畫報紙和搞劇場棟篤笑,被網民及其支持者稱為「皇上」、「大亨」,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參選九龍東議席時,填寫職業為傳媒大亨。.

新!!: 彩虹邨和黃洋達 · 查看更多 »

龍翔道

龍翔道是香港7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部。龍翔道由位於石硤尾的大埔道—龍翔道天橋開始,經過7個交匯處(包括與1號幹線獅子山隧道交匯),最後到達牛池灣及佐敦谷,經彩虹交匯處連接至觀塘道和清水灣道。大部份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大埔道交匯處天橋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天橋底段、牛池灣段及彩虹交匯處天橋並非三線)。.

新!!: 彩虹邨和龍翔道 · 查看更多 »

茶樓

茶楼可以指:.

新!!: 彩虹邨和茶樓 · 查看更多 »

郭峰 (演員)

#重定向 郭鋒 (演員).

新!!: 彩虹邨和郭峰 (演員) · 查看更多 »

郵政局

郵政局是郵政系統中的基本設施。.

新!!: 彩虹邨和郵政局 · 查看更多 »

舊長型大廈

舊長型大廈或長型大廈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各有不同。.

新!!: 彩虹邨和舊長型大廈 · 查看更多 »

藥房

西藥房,又名藥房,是售賣西藥的商店,相對於中藥店、藥材鋪,後者由中醫師或中藥師主理,而西藥房則由藥劑師主理。在香港,--有那些有藥劑師駐店及領有藥房牌照的藥店才可以稱為藥房。 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法例規定,西藥房出售某些藥物時,必須由註冊藥劑師在場監管,例如需醫生處方的處方藥,因為有些西藥如果被不適當使用,有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危險,必須有藥劑師的專業判斷以決定是否適宜售予顧客,及由藥劑師指導使用。如果藥劑師放假或下班,該西藥房不可以出售那些藥品。 香港法例規定只有藥房才可使用一個類似紅十字的標誌。如果沒有藥劑師當值或者不是藥房,藥店仍可售賣法例容許的其它藥物,以及其它雜貨如洗髮水、廁紙、奶粉之類。.

新!!: 彩虹邨和藥房 · 查看更多 »

鄭經翰

鄭經翰,FHKIE(原名:鄭永福,),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人稱「鄭大班」,曾擔任電台政論節目主持,被稱為“十點前特首”,因為在特首上班前,鄭經翰透過他的政論節目《風波裏的茶杯》,討論非典型肺炎的局勢。亦曾任出版公司創辦人。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創辦人。當過香港立法會議員,擔任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於2004年阻撓領匯上市。在2010年,他獲頒金紫荊星章。他亦是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曾擔任航空分部主席。鄭經翰畢業於福榮街官立小學以及九龍工業學校。.

新!!: 彩虹邨和鄭經翰 · 查看更多 »

酒樓

酒樓,又稱酒館,是一種傳統中式餐館。酒樓早於唐朝之前經已存在,除了吃飯、喝酒之外,還是社交場所,文人會在酒樓興詩作賦,商人也會在酒樓談生意簽約。有些酒樓有藝人表演,也有些有妓女陪侍助興或彈曲。由於是人們聚集的地方,甚至能從中能獲得許多小道消息。唐代起又把酒樓稱為旗亭,本來是指有提供住宿且有伶人、妓女表演陪侍的宴飲場所,後來沒有住宿設施的也稱為旗亭。 近代以來廣東酒樓發展蓬勃,形成特有的粵式酒樓文化,並流傳到香港,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部份,港式酒樓文化也流傳至世界各地。.

新!!: 彩虹邨和酒樓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英文:Royal Air Force,RAF)為英國軍隊的航空作戰軍種,創設於1918年4月1日,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軍。在一战胜过同盟国后,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了该时期最庞大的空军。自创设以來,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國軍事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据2007年统计,皇家空軍有1000架以上飛行器,及45710位常備兵員。.

新!!: 彩虹邨和英國皇家空軍 · 查看更多 »

雜貨店

貨鋪--福建、閩南話稱柑仔店(發音:Kám-á-tiàm),上海话称烟纸店,是販賣糧油食品以至各式日用品的零售商店;在20世紀初中期的台灣香港等經濟尚未發達的華人地區較為風行,現在因為經濟發達後各式大型量販店的出現而式微少見。.

新!!: 彩虹邨和雜貨店 · 查看更多 »

陳十三

陳十三,原名陳耀輝,1994年加入亞洲電視成為編劇,後晉升為副創作經理。離開亞視後,先後加盟東方魅力成為全職編劇,和天幕電影製作公司擔任創作總監一職,及後重返亞視出任製作部副總監(創作)。代表作為《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少年英雄方世玉》、《倩女幽魂》等,有「香港鬼才編劇」之稱。 作為創作鬼才,陳十三筆觸領域廣泛,除為編劇之外,也是小說作家和報紙專欄作家。被現任太太愛稱「智者」。 2000年4月,陳十三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女主角萬綺雯相戀,7天後決定結婚,4個月後正式註冊。.

新!!: 彩虹邨和陳十三 · 查看更多 »

陳家強

陳家強,PhD(K C Chan,),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現於香港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新!!: 彩虹邨和陳家強 · 查看更多 »

陶君行

陶君行(To Kwan Hang Andrew,, 前社民連主席;前香港黃大仙區區議員,曾任香港民主同盟(民主黨的前身)中央委員及「前綫」秘書長,1989年始擔任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常委,2005年籌組領匯監察,並獲選為主席,有美國會計師資格。曾為網絡電台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龍門陣及波政不分、網絡電台MyRadio譚志強頻道及足球頻道節目主持。 現為花生台大君伐、黨國笑談及怒抄花生節目主持。其妻子為民間人權陣線前任召集人、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

新!!: 彩虹邨和陶君行 · 查看更多 »

OK便利店

OK便利店(Circle K)是一家成立於艾爾帕索的1951年連鎖式便利商店集團,透過特許經營方式經營,商標原由康菲石油公司持有,後出售予Alimentation Couche-Tard。Circle K在美國一部份地區還附設加油站。Circle K在亞洲地區,例如香港及澳門亦設有連鎖店。 越南控股(現中國微電子,同時出售非核心業務)旗下附屬公司於2008年,獲得25年越南經營OK便利店獨家專利權。.

新!!: 彩虹邨和OK便利店 · 查看更多 »

柏立基

柏立基爵士,GCMG,OBE(Sir Robert "Robin" Brown Bla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任第三任新加坡總督、以及自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 在1930年加入馬來亞殖民地政府的柏立基,早年曾在海峽殖民地、千里達、北婆羅乃和香港等地供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在北婆羅乃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但隨後遭日軍俘獲囚禁。柏立基在二戰後出任新加坡總督,任內化解多場憲制危機,並參與自治談判和推動公務員本地化,為新加坡在1959年成為自治邦和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作好準備。 在香港總督任內,柏立基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工業和本土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難民對社會構成的沉重壓力,柏立基著手推動社會建設,當中包括興建伊利沙伯醫院、香港大會堂和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另外又推出「廉租屋計劃」,以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 柏立基在1964年卸任後甚少返港,而且保持傳統殖民地官員的作風,未曾撰寫回憶錄,但事實上,他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柏立基在1999年以93歲之齡去世,是繼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爵士後歷史上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新加坡總督。他生前曾多次獲英廷授勳,在1962年更獲授予屬於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之中最高級別的GCMG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殖民地的表現。.

新!!: 彩虹邨和柏立基 · 查看更多 »

楊貫一

楊貫一(),香港著名國際級大廚,香港富臨飯店創辦人及總廚,香港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會長。.

新!!: 彩虹邨和楊貫一 · 查看更多 »

沙地園鄉

沙地園鄉曾經是香港九龍十三鄉其中一個,在鑽石山南面當時近海皮的地方,經已清拆,原址變成采頤花園及彩虹邨。 1930年代,因興建啟德機場,該鄉部份土地被收去,並遷至現在彩虹道。1940年代,日軍為擴建機場,將該鄉餘下的房屋拆卸,再遷至現在斧山道。香港重光後,該鄉因應香港市區發展計劃而消失。.

新!!: 彩虹邨和沙地園鄉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彩虹邨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清水灣道

清水灣道(Clear Water Bay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主要道路,安達臣道至香港科技大學一段為四線雙程分隔車道,其他路段雙線雙程行車,由清水灣郊野公園一直伸延至彩虹交匯處,連接龍翔道、太子道東和觀塘道,全長約15公里。 清水灣道於1932年建成,當時全線雙線雙程行車,由清水灣一直伸延至九龍城。1963年彩虹邨建成後,部分路段易名為彩虹道和太子道東。 由於清水灣道自彩雲邨至安達臣道一段甚為陡斜(斜度達1:8),重型車輛上斜時頗為吃力,四順人口又不斷增加,加上西貢區自從被劃作郊野公園後遊人不斷增加,上述路段經常交通擠塞,香港政府後來在安達臣道交界附近另築一條新路,命名為新清水灣道。 現時,清水灣道與很多重要道路相連,包括通往將軍澳的坑口道及影業路,以及通往西貢市中心的西貢公路。不過,清水灣道並不直達清水灣海灘,到清水灣的人需在大坳門轉入大坳門路前往。 File:Clear Water Bay Road in Sai Kung 2017.jpg|清水灣道西貢段 File:Clear Water Bay Road near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201704.jpg|清水灣道近壁屋懲教所 File:Clear Water Bay Road 122010 1.JPG|清水灣道近德望學校 File:Clear Water Bay Road near Choi Wan (II) Estate.JPG|俯瞰清水灣道近彩雲 (二) 邨 File:Ngau Chi Wan Fire Station (Hong Kong).jpg|位於清水灣道1號的牛池灣消防局,清水灣道起點 File:Clear Water Bay Road View 201412.jpg|位於清水灣道近牛池灣市政大廈.

新!!: 彩虹邨和清水灣道 · 查看更多 »

潘燦良

潘燦良(Poon Chan Leung,),香港舞台劇及電視演員,香港話劇團聯席演員,曾為香港電視網絡演員,有「劇團王子」之稱號 文匯報,2006年12月4日。其女友為舞台劇及香港無綫電視前演員蘇玉華。.

新!!: 彩虹邨和潘燦良 · 查看更多 »

惠康

惠--康(Wellcome),在台灣稱頂--好,是香港最大型及歷史最悠久的連鎖超級市場,於1945年成立,1964年起由怡和集團旗下牛奶國際全資擁有,至今有超過301間分店,其中33間為超級廣場(Superstore),遍佈全港,其主要對手是另一連鎖超級市場集團百佳。 惠--康與百佳兩大連鎖超級市場集團共佔據香港超過7成市場佔有率。按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估計,2012年排名第一的惠--康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約為39.8%;百佳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約為33.1%;而華潤創業旗下的華潤萬家超市在香港的市佔率則為7.8%。 除香港外,牛奶國際亦在1987年於台灣收購-頂好企業-旗下的頂--好超市(今「惠康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英:Wellcome Taiwan Co.

新!!: 彩虹邨和惠康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新!!: 彩虹邨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彩虹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