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张衡

指数 张衡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此外,他的地位也被現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136 关系: 南阳市南森·席文史记司馬遷发明家后汉书坂田街道士大夫夏至大司農天球天文学家天文學太史太学太守太玄外行星嫦娥孝廉宦官宇宙学宇文所安宋敏求尚书 (官职)小行星1802小行星9092小數點屈原崔瑗左思两都赋中华文化主簿东汉东方朔七言古詩三辅黄图九章算术平方根二十八宿二京賦庄子建初张衡环形山弹簧張堪張衡礦何晏侍中...侍郎俠客地理學家地震学地震儀地震波北极点圓周率刘徽刘邦刘歆周禮傅玄冬至冯友兰四书五经候風地動儀王羲之班固礦物祖暅科学家立方體类地行星瑞輪蓂莢環形球儀瀛州螺旋槳道家西王母西鄂县骊山高罗佩谶纬黃一農黄道齿轮龙岗区范晔 (史家)震源蜀郡郎中 (官职)蘭亭集序赤道薛綜董仲舒钱宝琮蓬萊山鄧騭至點長安志长安雷立柏陶渊明虹吸陇西郡P波柳無忌枚乘揚雄李约瑟杜希德楚辞歲差 (天文)水鐘汉安帝汉书汉章帝汉顺帝汉武帝汉文帝河間郡沃爾夫岡·顧彬淮南子深圳市漢族月相月食星官星圖浑象斗宿数学家慣性托勒密 扩展索引 (86 更多) »

南阳市

南阳市,简称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南水北)。全市现辖2个市辖区、4个市级功能区、10个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已划出大片地区如泌阳)。 史前遗物有西峡恐龙蛋化石,与四川自贡出土的骨架相呼应。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是著名的冶铁中心,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阳郡治所所在地,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明为唐王藩封,今存王府山。历代以来,以南阳为封号者,不胜枚举。 古来以「楚风汉韵」知名。下辖内乡县令居豫鄂陜三省交界处,曾破格为五品(就中淅川是楚国源),今存完整清代县衙。白河流经市内为汉水最大支流。旧南阳府境内出土众多汉画砖,卧龙区有传承武侯祠(清康熙版刻已与医聖祠俱毀文革中),与色彩斑斓的独玉产地相去不远。为河南省内唯一长江流域地区(另信阳为淮河源)。 今南阳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有谓是古丝绸之路之源,断代可疑待考。 先秦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扣马谏王”、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皆发生在秦汉南阳郡。古南阳孕育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浑天仪发明者张衡、陶朱公范蠡、兴周八百年的太公望姜子牙、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等历史名人。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陶岔渠所在地,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国家园林城市,宛西风景尤为秀美,(山茱萸等)特色中草药三分天下西峡有其二。.

新!!: 张衡和南阳市 · 查看更多 »

南森·席文

席文(Nathan Sivin,1931年5月11日)是美国科技史学家。他和李约瑟一样,以研究中国科技史著名。席文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专业为中国科技史、中国医学史、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 个人主页:http://ccat.sas.upenn.edu/~nsivin/index.html.

新!!: 张衡和南森·席文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张衡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山西河津)人(一说陝西韓城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称爲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新!!: 张衡和司馬遷 · 查看更多 »

发明家

发明家是指创造或发现新设备、新方法的人,这些新的创造往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如今发明家通常用于描绘那些获得多项专利的人。 而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明出來產品。分為有用發明和無用發明。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新!!: 张衡和发明家 · 查看更多 »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新!!: 张衡和后汉书 · 查看更多 »

坂田街道

坂田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下辖的一个街道,2006年4月29日成立,位處深圳中北部,西与龙华新区交界,南接福田区。.

新!!: 张衡和坂田街道 · 查看更多 »

士大夫

士大夫是古代中國、朝鮮、越南、琉球對於社會上具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官员选拔制度(科舉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與者,同时又是社會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至於「士人」,一般是指沒有官銜、介乎官民之間的讀書人。.

新!!: 张衡和士大夫 · 查看更多 »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西元前7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汉学堂经解》(ISBN 9787806940235)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形成面积最大的极昼区。此日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减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开始往南移动。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亦日渐降低,日影逐渐被拉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多,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 「至」也有極點的意思。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氣。 《易經》姤卦,為五月卦,一陰起于下(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 與冬至相同的是,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只是現代活動相對比較少與夏至直接相關(可能與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意義極為相近)。但仲夏節是在北欧等地居民的重要節日(和當地偏寒冷的氣候有關)。.

新!!: 张衡和夏至 · 查看更多 »

大司農

大司農為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有治粟內史,掌理國家財政,至漢景帝時改名大農令,漢武帝時再改為大司農,為漢代九卿之一,其屬官有五個單位,各設一令一丞,其中太倉掌米穀庫儲,均輸掌物資供應,平準掌物使調節,都內管理國庫,籍田皇管皇帝躬耕事宜。此外後來漢武帝新設的鹽鐵專賣也歸大司農管理。曹魏司农王思宏作水碓,免归田里。 魏晉南北朝時,各朝亦多設大司農,以掌管財政事宜,地位重要,北魏時另設了太倉尚書分大司農之權,其後大司農只掌理管布帛和賦稅的單位。隋代以後此官改为司農寺卿。元代有設大司農司,但職掌已較為不同。 清代常雅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

新!!: 张衡和大司農 · 查看更多 »

天球

天球(英語:Celestial sphere),是在天文學和導航上想出的一個與地球同圓心,並有相同的自轉軸,半徑無限大的球。天空中所有的物體都可以當成投影在天球上的物件。地球的赤道和地理極點投射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和天極。天球是位置天文學上很實用的工具。 在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的模型,天球想像成實際的物體,而不僅僅是一個幾何的投影(參見天球模型)。.

新!!: 张衡和天球 · 查看更多 »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是研究天文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因为有些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对天文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这些人。.

新!!: 张衡和天文学家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新!!: 张衡和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太史

太史,中国古代官名。.

新!!: 张衡和太史 · 查看更多 »

太学

太學是中國、朝鮮半島、越南古代中央官學,為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

新!!: 张衡和太学 · 查看更多 »

太守

太守又稱郡守,中国、朝鮮半島古代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併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西汉景帝中二年,郡守更名为太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時太守屬於高官,往往奉詔入都,拜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歸,亦多出京,拜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漢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祿外,有一部份是以公家產業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屬吏少府掌管。 南北朝時新增許多州,而郡所轄的範圍縮小州郡差別不大。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職。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後,時雅稱知府、知州等官為太守。如〈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新!!: 张衡和太守 · 查看更多 »

太玄

《太玄》,又称《太玄经》、《扬子太玄经》或《玄经》,是西汉学者扬雄的一部著作,用来阐述他的哲学体系和宇宙论。《四库全书》中为避康熙皇帝的名讳,改称其为《太元经》。《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 《太玄》糅合了儒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其首先从《老子》“玄之又玄”中概括出“玄”(玄奥)的概念,以玄为中心,按天地人三道的分类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太玄》认为一切事物从发展到旺盛到消亡都可分成九个阶段。 唐朝诗人李白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即指此书。.

新!!: 张衡和太玄 · 查看更多 »

外行星

外行星是太陽系內軌道在主小行星帶外側的行星,因此所指的就是氣態巨行星。依照它們與太陽的距離,依序為:.

新!!: 张衡和外行星 · 查看更多 »

嫦娥

嫦娥,原稱姮娥、常娥,是中國神話人物,美貌非凡,溫柔賢慧,風流仙子,為后羿之妻。神話中為了保持年輕美貌偷食西王母賜予后羿的不死藥而奔月。.

新!!: 张衡和嫦娥 · 查看更多 »

孝廉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員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孝廉」這個稱呼,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新!!: 张衡和孝廉 · 查看更多 »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新!!: 张衡和宦官 · 查看更多 »

宇宙学

宇宙學(英文:Cosmology)或宇宙論,這個詞源自於希臘文的κοσμολογία(cosmologia, κόσμος (cosmos) order + λογια (logia) discourse)。宇宙學是對宇宙整體的研究,並且延伸探討至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雖然宇宙學這個詞是最近才有的,人們對宇宙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牽涉到科學、哲學、神秘学以及宗教。.

新!!: 张衡和宇宙学 · 查看更多 »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美国汉学家。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歌和文论以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新!!: 张衡和宇文所安 · 查看更多 »

宋敏求

宋敏求(),字次道,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举进士,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 家世顯宦,其父宋綬“繼世掌史”。藏書三萬卷,性慷慨,劉恕遠道向他借書,敏求還款待酒飯。歐陽修稱其“文學該贍,多識故事”,詩贊“藏書萬卷覆強記,故事累朝能口傳。”敏求住春明坊,士大夫為借書方便,多居於此。 寶元二年(1039年)賜進士,历任馆阁校勘,後因忤王安石變法外遷,知亳州(今安徽亳縣)。為三司判官時,王安石編《唐百家詩選》時,是依據宋敏求“家藏唐詩百徐編”,“擇其精者”而成。治平(1064~1067年)中,召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龙图阁直学士,主修史书等职。私撰唐武宗至唐哀帝六朝實錄一百四十八卷,編集《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預修《新唐書》,另著有《春明退朝录》、《長安志》二十卷。另撰有《河南志》二十卷、《东京记》三卷等,均佚。.

新!!: 张衡和宋敏求 · 查看更多 »

尚书 (官职)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时期创立的中央政府官职,其重要性于汉朝达到顶峰,隋唐以后也成为分管六部的重要职官。 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亦設有尚書的官職,為六部的最高官員。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判書。越南亦模仿中國官職,設有尚書之職。.

新!!: 张衡和尚书 (官职)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802

,即张衡小行星(1802 Zhang Heng),是太阳系的小行星之一,位于小行星带。 小行星1802于1964年10月9日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1977年,小行星1802被命名为“张衡”,以纪念中国东汉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小行星1802也是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 此外,1970年,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张衡的名字命名。.

新!!: 张衡和小行星1802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9092

小行星9092(9092 Nanyang),又名“南阳星”,临时名称为“1995 VU18”,是一颗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95年11月4日由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Beijing Schmidt CCD Asteroid Program)组在兴隆发现,以中国城市南阳命名,报请国际相关组织。2003年6月14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和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这颗国际永久编号为909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

新!!: 张衡和小行星9092 · 查看更多 »

小數點

在进位制记数系统裡,小數點為用來分隔数字的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的符號。如3.14中.。小数点在数学裡是一种基数点。 不同地区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小数点。即,其它语言与文化中表示小数与整数部分区隔的未必是“点”,所以它的英文名字是decimal seperator或decimal mark。国际上使用阿拉伯数字国家与地区主要采用两种小数点符号:“句点”和“逗号”。汉语地区和大多的英语地区都使用“句点”,但是大多的其他欧洲国家和其前殖民地都使用“逗号”。由于小数点符号的习俗影响其他数字分位符号的选择,如千分位符号(也称千位分隔符,group seperator),所以此条目也涵蓋其它数字分位符号的话题。.

新!!: 张衡和小數點 · 查看更多 »

屈原

屈原(約前340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自作词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屈,昭,景为楚国大姓,官拜左徒,左徒多以贵族近臣任之,左徒任务有四 “议国事”、“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民间广泛流传楚南公的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说三姓是屈昭景三姓,一说是楚还有三口人也要反秦。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上官大夫与屈原共定宪法,嫉妒屈原进谗言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楚怀王)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许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以换取楚齐断交宣战。屈原与陈轸力劝无果。前312年,楚怀王发现被骗,出兵秦国蓝田一战大败,楚军亡八万人,遂于齐国复合。前311年,张仪再使楚国,贿赂靳尚和郑袖。屈原再坚决反对,被流放与汉北地区,楚齐再断交宣战。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与韩赵卫共攻楚重丘而去;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复攻楚,斩楚军2万;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复伐楚,取八城。楚怀王十分害怕并希望和平,秦昭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俩儿子楚顷襄王和子兰鼓动怀王赴秦之约。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结果被秦国扣留于武关,楚人立(郑袖之子)太子横为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元年(前299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虽然楚怀王反复抛弃屈原,但屈原仍然纪念思念楚怀王。 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被驱除出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留下来留下千古不朽绝唱《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便已成为端午的应节食物,后人感念这些英雄,赋予了这些古老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黃酒以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意义。.

新!!: 张衡和屈原 · 查看更多 »

崔瑗

崔瑗(),字子玉,中国東漢书法家、政治人物,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

新!!: 张衡和崔瑗 · 查看更多 »

左思

左思(约250年﹣305年),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屬山東)人。西晋文学家。是太康时期最傑出的作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

新!!: 张衡和左思 · 查看更多 »

两都赋

两都赋,东汉班固作品,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两都指的是东汉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此賦由假想人物描述两都繁華,歌頌漢國勢,為漢賦中的精品。影响到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和左思的《三都赋》。.

新!!: 张衡和两都赋 · 查看更多 »

中华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中華地區的文化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的與外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指以汉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响,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新!!: 张衡和中华文化 · 查看更多 »

主簿

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主任秘書一职。中央機關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 作为外官,为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主薄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有时也省并。下设攒点一人协助办公。.

新!!: 张衡和主簿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张衡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

新!!: 张衡和东方朔 · 查看更多 »

七言古詩

七言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詩體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 它起源於民謠。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 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臺七言聯句,但據後人考證,實係偽託,並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林、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的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 從梁至隋代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新!!: 张衡和七言古詩 · 查看更多 »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古代地理书籍。作者佚名。晁公武在《读书志》认为可能是梁陈间人之作,程大昌在《雍录》则认为唐肃宗后人作。《水经注》曾引此书,《隋志》亦曾著录,因此成书年代不会晚于南北朝。清朝有毕沅、孙星衍校本。 原书一卷,后有六卷或二卷版本,可能因此掺入后世地名及杂说。记载秦汉时期三辅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间涉及周代旧迹。各项建筑,皆指出所在方位。此书条理清晰,为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Category:史部地理類 Category:地理書籍 Category:魏晉南北朝典籍.

新!!: 张衡和三辅黄图 · 查看更多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九卷,是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数学著作之一,《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天文演算法算書類。 《九章算术》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共九章,分為二百四十六題二百零二術,不但是漢代重要的數學著作。在中國和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古代數學的系統總結,對中國傳統數學的發展有了深遠的影響。.

新!!: 张衡和九章算术 · 查看更多 »

平方根

在數學中,一個數x的平方根y指的是滿足y^2.

新!!: 张衡和平方根 · 查看更多 »

二十八宿

right 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

新!!: 张衡和二十八宿 · 查看更多 »

二京賦

二京賦是東漢張衡的作品,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是張衡的代表作。其結構嚴謹精密,被視為漢賦中的精品。.

新!!: 张衡和二京賦 · 查看更多 »

庄子

莊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唐玄宗天寶初(742 CE),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子部道家類。.

新!!: 张衡和庄子 · 查看更多 »

建初

建初被用作多个年号的名称:.

新!!: 张衡和建初 · 查看更多 »

张衡环形山

张衡环形山(Chang Heng)是位于月球背面北半球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中国东汉天文学家、科学家张衡,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张衡环形山位于巨大的环壁平原-弗莱明环形山东北部一座直径不到1公里的陨坑旁,其月面坐标为,直径42.65公里,深度约2.236公里。 该环形山的边缘有些磨损,北侧边缘上坐落着一对小陨石坑,沿东、南边缘还有一些微小的陨坑,坑壁高出周边地形1050多米,内部容积约有1385.77公里3。坑内地表上有一个直径是它三分之一的更小同环心坑。.

新!!: 张衡和张衡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弹簧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 弹簧的受力与变形符合虎克定律,即受力與形變量需成正比,见下式.

新!!: 张衡和弹簧 · 查看更多 »

張堪

張堪,字君游,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南陽縣志》:張堪,字君游,南陽宛人,早孤,讓先父遺財數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長安東漢蜀郡太守、張衡祖父。.

新!!: 张衡和張堪 · 查看更多 »

張衡礦

張衡礦(Zhanghengite),亦稱方鋅銅礦,是主要由銅、鋅組成的天然礦物,並含有微量的鐵、鋁、鉻、鎳。首次發現於亳縣隕石。該隕石在1977年10月20日下午2時30分墜落於安徽亳縣張沃公社吝子門大隊。鑒定後發現新礦物,為紀念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張衡而命名張衡礦。1985年12月8日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和礦物命名委員會投票通過,批准為新礦物。 張衡礦的共生與伴生礦物有橄欖石、單斜輝石、斜方輝石、斜長石、正長石、、石英、黑雲母、白雲母、方解石、剛玉、隕硫鐵、鐵紋石、鎳紋石、鉻鐵礦、鈦鐵礦、亞鐵尖晶石、、鎳黃鐵礦、石墨、方鐵礦、自然銅、磁鐵礦等。在銅鋅合金的人工合成平衡相圖中,按銅、鋅含量分為α、β、γ、δ、ε、η6個相,其中張衡礦類似β相;地球與月岩發現的含鋅自然銅則類似α相。按合金相圖判斷,由於張衡礦屬無序結構,推測形成溫度在460℃以上,且為快速冷卻,相當於高溫淬火條件下結晶。.

新!!: 张衡和張衡礦 · 查看更多 »

何晏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孙,曹操的婿養子,三国时期玄学家,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与王弼并称“王何”,玄学代表人物之一,在高平陵之变与曹爽等同被司马氏诛杀,卒于正始十年(249年)。何晏以俊美著稱,有何郎粉、傅粉何郎之语,代指美男子。.

新!!: 张衡和何晏 · 查看更多 »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新!!: 张衡和侍中 · 查看更多 »

侍郎

侍郎為中國、越南、朝鮮官制名稱,一般來說,創建於汉代,並沿用到20世紀初。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新!!: 张衡和侍郎 · 查看更多 »

俠客

俠客,又稱俠士、遊俠、豪俠,或單稱「俠」,中國傳統社會一類身份特殊的人物,他們通常仗義助人,慷慨好施,時常為人打抱不平,不一定通曉武藝。由於「俠客」,是人們心目中被景仰的對象,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主題。.

新!!: 张衡和俠客 · 查看更多 »

地理學家

地理學家是指受地理學訓練、並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和人文的現象,以及它們之間互相存在的關係(即地理學)為目的的科學家。西方的地理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新!!: 张衡和地理學家 · 查看更多 »

地震学

地震學是一門研究地震以及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學問,也研究其它由地震引起的現象,如海嘯,以及會引起地震的現象,如板塊運動、火山運動等。 地震可以在地球內部引致地震波,通過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導,人們可以了解和推斷出地球內部的結構和構造。對地震波的研究最早的結論之一是地球內部是液態的:縱波可以傳過地核,橫波無法通過地核,而橫波的傳播需要比較堅硬的媒介。現在科學家的認識是,地球的不同深度狀態是不同的,地核又可以分為固態的內核和液態的外核,這都是由地震學的研究得來的。 使用人工爆破所產生的地震波,讓人們今天可以探測地底下的石油貯藏、岩石結構、鹽礦、地層的結構和被埋沒的隕石坑等等。但是人工爆炸主要用在淺層的地質勘探,是通過反演算出震波傳遞的速度,分析後可得到地下可能藏有的地質結構和物質分佈。 人們現今可以研究地下數千公尺深的地質構造,如地幔中的對流層、岩漿腔,到地核的各向異性等。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人們今日還可以觀察到隕石墜入無人海域的過程和核爆炸,近距離得可以偵測到車輛通過,甚至是人的腳步。.

新!!: 张衡和地震学 · 查看更多 »

地震儀

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中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風地動儀。但此地震仪与现今各国使用的地震仪不同,只能称之为“验震器”。.

新!!: 张衡和地震儀 · 查看更多 »

地震波

地震波(seismic wave),意指在地球內部傳遞的波動。一般而言,地震波是由構造地震所產生,然而其它自然現象也能生成地震波,例如風。人為的活動也能造成地震波,例如爆炸。對於地球內部構造的瞭解,地震波扮演了一個不可缺的角色。.

新!!: 张衡和地震波 · 查看更多 »

北极点

北极点,又叫北極(North Pole),用於稱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極,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點,也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在北半球與表面相交會的點。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 地理上的北極(通常就簡稱為北極)以下面的解釋為準: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之一(另一個點是南極,就在相對的另一面),地理上的北極是緯度為北緯90°的點,在方向上是真北,在這一點所指向的任何方向都是南方。 南極位於南極洲的大陸上,北極位於北冰洋內。在北極沒有土地,只有常年冰封的冰冷海水在冰層之下流動著,因此不可能像南極一樣,建立一個永久的北極駐地。不過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自1937年起建立許多,其中有些很靠近北極。自2002年起俄羅斯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建立一個基地站Barne,是用每年春天施工一段時間的方式進行。2000年的有一些有關北極的研究,研究認為因為,北極的冰最終會溶化,預計時間從2016年到21世紀後期甚至更晚。 俄羅斯2007年的Arktika 2007行動中曾用和平號潛水艇量測北極海域的深度,為,1958年時美國的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也量測過,深度為4,087 m(13,410 ft)。離北極最近的陸地是在格陵蘭北邊的卡菲克盧本島,距北極約。離北極最近,且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加拿大努納武特中基吉柯塔鲁克地区的阿勒特,距北極 。.

新!!: 张衡和北极点 · 查看更多 »

圓周率

圓周率是一个数学常数,为一个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率,约等於3.14159。它在18世纪中期之后一般用希腊字母π指代,有时也拼写为“pi”()。 因为π是一个无理数,所以它不能用分数完全表示出来(即它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然,它可以用像\frac般的有理数的近似值表示。π的数字序列被認為是随机分布的,有一种统计上特别的随机性,但至今未能证明。此外,π还是一个超越数——它不是任何有理数系数多项式的根。由於π的超越性质,因此不可能用尺规作图解化圆为方的问题。 几个文明古国在很早就需要计算出π的较精确的值以便于生产中的计算。公元5世纪时,南朝宋数学家祖冲之用几何方法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大约同一时间,印度的数学家也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5位。历史上首个π的精确无穷级数公式(即π的莱布尼茨公式)直到约1000年后才由印度数学家发现。在20和21世纪,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计算机的计算使得π的精度急速提高。截至2015年,π的十进制精度已高达1013位。当前人类计算π的值的主要原因为打破记录、测试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高精度乘法算法,因为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对π的精度要求都不会超过几百位。 因为π的定义中涉及圆,所以π在三角学和几何学的许多公式,特别是在圆形、椭球形或球形相關公式中广泛应用。由于用於特征值这一特殊作用,它也在一些数学和科学领域(例如数论和统计中计算数据的几何形状)中出现,也在宇宙学,热力学,力学和电磁学中有所出现。π的广泛应用使它成为科学界内外最广为人知的常数之一。人们已经出版了几本专门介绍π的书籍,圆周率日(3月14日)和π值计算突破记录也往往会成为报纸的新闻头条。此外,背诵π值的世界记录已经达到70,000位的精度。.

新!!: 张衡和圓周率 · 查看更多 »

刘徽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白尚恕考证他是山东淄博淄川人,梁敬王刘定国之孙菑乡侯刘逢喜的后裔。 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成书,其中他提出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方法,计算出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tfrac (即 3.14),在此基础上又计算出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tfrac (即 3.1416)。作此書注時,他還依據其「割補術」為證勾股定理,另闢蹊徑作青朱出入圖。圖雖失傳,但據其「出入相補、以盈補虛」原理,後人參照書中類似方法還原了此圖。 刘徽後撰《重差》,唐初以後失传,仅《重差》一卷单行,因其第一题是测量海岛高度和距离的问题,故又名《海岛算经》。此外刘徽還著有《魯史欹器圖》,《九章重差圖》,唐代失傳。 刘徽的卓越成就受到后人的重视,宋徽宗时代为恢复数学教学制度,便追封了部分历代的天算家,其中便有刘徽。.

新!!: 张衡和刘徽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张衡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刘歆

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改名劉秀,漢朝宗室,西漢末年及新朝官員及重要學者,協助王莽篡位,出任新朝高職「羲和官」,號稱國師,晚年卻因兒子被殺與誤信預言,謀叛事敗自殺。劉歆博覽圖書,精通經學,提倡古文經學,推動把《左傳》及《古文尚書》等古文經列於學官,引起漢代今古文經學之爭;他曾與父親劉向一同校閱宮庭藏書,編成目錄學的重要著作《七略》及《別錄》,反映當時的學術思想流派。.

新!!: 张衡和刘歆 · 查看更多 »

周禮

《周礼》又稱《周官》或者《周官经》,先秦典籍不见征引,全书的定型是在戰國时期,從書名來看應該是記載周代官制的書籍,但內容卻與周代官制不符,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相傳為周公所作《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大意是說,周公在天下已經安定之後(謂已平管蔡,天下來歸),為了要讓周朝廷之官政有次序,且能各別其職(官宜),於是制定《周官》。。魯在春秋時為周文化重鎮,時人曾有「周禮盡在魯矣」之說。 漢初無此書,西汉河间献王劉德以重金购得《周官》古文经后,献给了朝廷,深藏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漢代原稱《周官》,西漢劉歆始稱《周禮》,王莽時,《周官》才更名《周礼》、置博士授业,内容被公开,刘歆弟子杜子春,设私校传《周礼》之学,贾逵、马融、郑玄等竞相研习,鄭玄為之作註,鄭興作《周官解詁》。《周禮》一書稱得上善本又通行易得的版本是阮元《十三經註疏》中的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的《周禮注疏》和清孫詒讓《周禮正義》。 《周禮》通過介紹周代的官制,描繪出古代儒家對理想社會的總構思,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國家政權組織機構及其職能的书籍。周禮與夏、殷之禮一脈相承,是對夏、殷之禮的繼承和發展。有學者在整理西周金文職官資料時,發現西周金文中的職官有許多與《周禮》所記相合。要想了解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無法脫離《周禮》一書」。周禮所體現的制度設計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的本源,包括器用、衣冠、官制、軍制、田制、稅制、禮制等國家政治制度。《周禮》與《儀禮》、《禮記》統稱“三禮”。唐代立為九經,也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劉歆最早奏請列《周官》於經而稱其為《周禮》,認為它是「周公致太平之跡」。漢時,列入古文經,與當時今文經講微言大義不同。《周禮》以及漢朝依《周禮》建立起來的各項制度,對唐朝以及宋朝、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周礼相当于一部政典,被認為是漢唐宋明得以世綿國祚的根源。.

新!!: 张衡和周禮 · 查看更多 »

傅玄

傅玄(),字休奕,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耀縣東南)人,晉初文學家。.

新!!: 张衡和傅玄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新!!: 张衡和冬至 · 查看更多 »

冯友兰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还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新!!: 张衡和冯友兰 · 查看更多 »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詩經》、《尚書》、《礼记》、《周易》和《春秋》。 在戰國時原有「六經」的說法,為《詩》《書》《禮》《樂》《易》《春秋》,排列顺序为《庄子》的《天下》《天运》两篇的文内顺序,被出土郭店楚简所记“六经”名与顺序印证。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幸免,其余四种皆毁。汉初,汉儒凭记忆与民间幸存之书恢复内容,汉武帝接续文景时已定官学的三种,将其全部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汉代整理的“五经”,如果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排列,六种为《易》、《书》、《诗》、《禮》、《樂》、《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小学》(汉代习称“五”,一般不包含“《乐》”)。六經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樂經》在汉代是否存在至今有争议,《漢書·藝文志》中無此書的記載。.

新!!: 张衡和四书五经 · 查看更多 »

候風地動儀

地動儀是由東漢張衡發明的,除了地動儀之外還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是中国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儀。但已失傳,據傳毀於東漢戰火。現存的候風地動儀,是由各國考古學家,根據古書記載與現代科學知識,所復原的模型。.

新!!: 张衡和候風地動儀 · 查看更多 »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 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後人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但其真跡皆已失傳,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為後人臨摹。.

新!!: 张衡和王羲之 · 查看更多 »

班固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东汉历史学家,《汉书》的作者。.

新!!: 张衡和班固 · 查看更多 »

礦物

物是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天然形成的結晶狀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學成份相对单一的物质。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像石英、长石、方解石都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但礦物和岩石不同,礦物可以用其化學式表示,而岩石是由許多礦物及非礦物所合成,沒有一定的化學式。 礦物多半是非生物產生的无机化合物,一般为固体,有有序的原子結構,但也有液态的矿物,如汞(水銀)。有關礦物的精確定義尚有爭議,有爭議的是非生物產生,以及有序原子結構這二個條件。像褐鐵礦、黑曜岩等類似礦物,但沒有的物筫,會稱為準礦物。 研究礦物的自然科學稱為礦物學。世界上超過5300種,其中5,070種已由国际矿物学学会(IMA)批准過。地壳中有超過75%由是矽和氧組成,因此許多的矿物是硅酸盐矿物。礦物可以依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區分,可以依其化學成份及晶體結構分為幾類,而在礦物形成時的溫度壓力等因素會影響其中一些性質。岩石所在的溫度、壓力及其主成份的變化,都會影響其中的礦物。也有可能礦物的主成份不變,但其中的礦物因溫度壓力改變而變化。 礦物可以用許多的物理性質來描述,而這些性質也和其化學結構及組成有關。常見的礦物物理性質有晶體結構及晶体惯态、硬度、光澤、透明度、顏色、條痕、韌性、解理、斷口、裂理(parting)及比重。進一步的特性包括對酸的反應、磁性、氣味或味道,以及放射性。 礦物可以依其主要化學成份分類,最主要的兩種分類系統分別是Strunz礦物分類及Dana礦物分類。矽酸鹽可以依其化學結構的同質多晶形性再細分為六小類。所有的矽酸鹽都有4−的矽酸根四面體,是一個矽原子和四個氧原子以四面體的方式鍵結。矽酸鹽又可以分為原矽酸鹽(orthosilicates,矽酸根沒有聚合)、二矽酸鹽(disilicates,二個矽酸根互相聚合)、环状硅酸盐(cyclosilicates,環狀的矽酸根)、链状硅酸盐(inosilicates,鏈狀的矽酸根)、层状硅酸盐(phyllosilicates,層狀的矽酸根)及網矽酸鹽(tectosilicates,三維的矽酸根結構)。其他重要的礦物分類有、、、、碳酸鹽、、。.

新!!: 张衡和礦物 · 查看更多 »

祖暅

暅(gèng/ㄍㄥˋ),又名祖暅之(?-?),字景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兒子。 少傳家業,自小熱愛科學,曾推算出球體體積計算方法。梁朝時任太府卿。歷官員外郎、散騎常侍。梁初沿用齐朝《元嘉曆》,祖暅之曾三度上疏,建議改用《大明曆》,直到天監九年(510年)才施行。 他父子倆共同發現了祖暅原理,即西方所稱之卡瓦列里原理。.

新!!: 张衡和祖暅 · 查看更多 »

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的人。狭义的定义指使用科学方法做研究,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重要影响或者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家一般是某个,或者多个科学领域里的专家。.

新!!: 张衡和科学家 · 查看更多 »

立方體

立方體(Cube),是由6個正方形面組成的正多面體,故又稱正六面體(Hexahedron)、正方體或正立方體。它有12條稜(邊)和8個頂(點),是五個柏拉圖立體之一。 立方體是一種特殊的正四棱柱、長方體、三角偏方面體、菱形多面體、平行六面體,就如同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様。立方體具有,即考克斯特BC3對稱性,施萊夫利符號,,與正八面體對偶。.

新!!: 张衡和立方體 · 查看更多 »

类地行星

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又稱地球型行星(telluric planet)或岩石行星(rocky planet)都是指以硅酸鹽岩石為主要成分的行星。這個項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由於大眾媒體的流行,加上對象是行星,因此在二合一下採用「類地」行星這個譯名。類地行星與氣體巨星有極大的不同,氣體巨星可能沒有固體的表面,而主要的成分是氫、氦和存在不同物理狀態下的水。 截至2013年11月4日,根據開普勒太空任務的數據,銀河系估計共有逾400億圍繞著類太陽恆星或紅矮星公轉,位於適居帶內,且接近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存在。其中約110億顆是圍繞著類太陽恆星公轉。而最近的一個距離地球12光年。.

新!!: 张衡和类地行星 · 查看更多 »

瑞輪蓂莢

輪蓂莢,是漢代張衡為製作渾象而發明的天文裝置。據明朝末年程登吉所撰寫的《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解釋,「瑞輪蓂莢」的「蓂莢」是一種帝堯時期的植物。它生長在帝堯殿前土階三尺下面。每逢一個月的初一,便會天天生出一片葉子。逢十五,就會每天掉落一片葉子,依此循環不息地進行。瑞輪蓂莢的運作正好與這種傳說植物的生態一樣。.

新!!: 张衡和瑞輪蓂莢 · 查看更多 »

環形球儀

形球儀(也可以稱為球形等高儀或渾儀,英文縮寫為armilla或armil)是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与浑象(浑天仪,一种仿真天体运行的仪器)不同。其主要用作展示圍繞地球的天體軌跡。浑儀也是最早期的複雜機械儀器,其發展促進了機器的改良和設計。 中國的渾儀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朱子语类》卷二十三錄朱熹與弟子黄义刚曾討論過浑仪的原理,黄义刚曾说:“楼上浑仪可见”,表示朱熹家可能有此種儀器。《宋史·天文志一》亦載:“朱熹家有浑仪,颇考水运制度,卒不可得。” 浑儀是由有刻度的金屬圈組成,這些圓形的骨架代表天體的赤道、黃道、子午圈等。金屬球代表天體,而浑儀的中央通常是地球或太陽。中國古代的渾儀還有代表白道的圓圈和協助觀察用的窺管(作用如同望遠鏡,但沒有鏡片)。由於歷代渾儀增加的圓圈太多,妨礙觀察,元朝郭守敬把圓圈簡化,稱為簡儀。 托勒密利用大型的浑仪作為仔細的觀測工具。浑仪在中世紀末期時再度興起。丹麥天文學家第谷(1546年至1601年)建造了作天文觀測用的大型浑仪。文藝復興時間的科學家和公眾人物的畫像中,通常畫有一浑仪,畫中人其中一隻手放在浑仪上,代表他們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知識。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浑仪。自馬努埃一世起浑仪成為該國之象徵。.

新!!: 张衡和環形球儀 · 查看更多 »

瀛州

瀛州可以指.

新!!: 张衡和瀛州 · 查看更多 »

螺旋槳

螺旋槳,有中央槳轂和輻射形槳葉的裝置,每一槳葉都組成螺旋面的一部分。當它在水中或空氣中旋轉時,就產生拉(推)力,使船或飛機作前進運動。螺旋槳的拉(推)力與它作用的水或空氣的質量和加速度的乘積成正比。要取得最有效的推進,質量應大而加速度應小。.

新!!: 张衡和螺旋槳 · 查看更多 »

道家

道家是中国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西汉建立後,漢高祖、漢惠帝、呂后等漢朝領導人,張良、蕭何、曹參、陳平等大臣,都支持以道家思想治国,減少傜役、賦稅,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奉行道家的黃老治術達到極致,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國家富裕,百姓安樂。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宋朝以後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興起,道家思想被混入理學,獨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上不復存在。 道家虽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中國的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老庄的启发。.

新!!: 张衡和道家 · 查看更多 »

西王母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仙。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后代逐漸演變為道教上古神灵,成為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近代由於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同一人)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等,全称为“上聖白玉龟台九灵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 《八仙上寿宝卷》与沪剧《庵堂相会》的唱词中说王母是上八仙中的一柱。.

新!!: 张衡和西王母 · 查看更多 »

西鄂县

西鄂县,中国古县名。 位于今河南省南召县南,由西汉至西魏时期,南阳郡管辖之县。是黄帝后裔鄂部落、三代鄂侯国故地。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也。”即与江夏郡的鄂县相较,位置偏西,故名。隋朝开皇三年(583年),西鄂县地改为向城县。.

新!!: 张衡和西鄂县 · 查看更多 »

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环城东路3号,距离西安市区25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4公里,最高海拔1302米。它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辟有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园区之一。 骊山得名一说是因为其远望如黑色骏马;一说这里是商周时期骊戎国地。 骊山是传说中女娲补天处,骊山西绣岭第二峰有老母殿,山下有溫泉著稱的华清池。.

新!!: 张衡和骊山 · 查看更多 »

高罗佩

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字笑忘,号芝台、吟月庵主,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官、翻译家、小说家。.

新!!: 张衡和高罗佩 · 查看更多 »

谶纬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現也稱籤)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後來民間發展在廟宇或道觀裹求神問卜,漸漸地更加簡化為求籤。 《說文解字》: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雒所出書曰讖段玉裁注補引《文選•鵩鳥賦》、《文選•魏都賦》補後十二字。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三篇上,中華書局,2014年,第91頁.

新!!: 张衡和谶纬 · 查看更多 »

黃一農

黃一農(),出身金門的台湾歷史學者。他曾獲頒中央研究院院士頭銜,並長期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

新!!: 张衡和黃一農 · 查看更多 »

黄道

道是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它是黄道坐标系的基准。另外,黄道也指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的平面,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共面(看起来像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并不能经常被观测到,地球自转产生了日出与日落的变化,这掩盖了太阳相对其他星星运动的轨迹。 黃道是在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看起來它在群星之間移動的路徑,明顯的也是行星在每年中所經過的路徑。更明確的說,它是球狀的表面(天球)與黃道平面的交集;以幾何學來描述,它是包含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平均軌道平面。 西方的黃道(ecliptic)一詞是從蚀(eclipse)發生的地方延伸出來的。 由于地球公转受到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摄动,地球公转轨道并不是严格的平面,即在空间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多项短周期的和一项缓慢的长期运动。短周期运动可以通过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加以消除,消除了周期运动的轨道平面称为瞬时平均轨道平面。.

新!!: 张衡和黄道 · 查看更多 »

齿轮

齒輪(Gear或cogwheel)是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机械零件,齒輪依靠齒的齧合傳遞扭矩。齒輪通過與其它齒狀機械零件(如另一齒輪、齒條、蝸桿)傳動,传动方式是啮合传动,可實現改變轉速與扭矩、改變運動方向和改變運動形式等功能。由於傳動效率高、傳動比準確、功率範圍大等優點,齒輪機構在工業產品中廣泛應用,其設計與製造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工業產品的品質。 齒輪輪齒相互扣住齒輪會帶動另一個齒輪轉動來傳送動力。將兩個齒輪分開,也可以應用鏈條、履帶、皮帶來帶動兩邊的齒輪而傳送動力。齒輪一般由輪齒、齒槽、端面、法面、齒頂圓、齒根圓、基圓和分度圓組成。 兩個齒輪为外啮合齿轮机构時,轉動的方向會相反。如右圖: 为内啮合齿轮机构時,轉動的方向會相同。.

新!!: 张衡和齿轮 · 查看更多 »

龙岗区

龍崗區是深圳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深圳東部,辖区总面积388.59平方公里(不含大鹏新区),常住人口為 205.24萬,其中户籍人口47.72万。龙岗是2010年深圳市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范围之前,位于经济特区之外的两个的市辖区之一,另外一个为宝安区。1993年宝安县撤县设区时,龙岗区的辖区范围还包括今日的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目前龙岗区内已建立对所大学,成为深圳市的教育新区。.

新!!: 张衡和龙岗区 · 查看更多 »

范晔 (史家)

#重定向 范晔 (刘宋).

新!!: 张衡和范晔 (史家) · 查看更多 »

震源

震源(英语:hypocenter)是指产生地震的源,即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震源深度是地震基本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一般地,同样规模的地震,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地表破坏越小;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但地表破坏越严重。一般地,使用米(m)或千米(km)作为震源深度的单位,用拉丁字母h作为符号表示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深度误差约为深度值的10%左右。震源愈深,相对误差愈小。.

新!!: 张衡和震源 · 查看更多 »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新!!: 张衡和蜀郡 · 查看更多 »

郎中 (官职)

郎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

新!!: 张衡和郎中 (官职) · 查看更多 »

蘭亭集序

-- 兰亭集序,又稱作《禊序》、《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谢胜等“少长群贤”共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蘭亭集會,是时有二十六人得诗三十七首,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鬚筆和蠶繭紙,首先写聚会盛况,描述环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后笔锋突变,格调转为悲伤,写人生短暂,然而他并不宣扬“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而是斥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论调。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灵活自如,堪称历代名篇。 《兰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新!!: 张衡和蘭亭集序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新!!: 张衡和赤道 · 查看更多 »

赋,古代文体名。賦這種體制是較為特殊的。由外表看去,是非詩非文,而其內含,卻又有詩有文,可以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混合體。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代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它继承《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多長篇鉅製,又稱「古賦」、「大賦」,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又稱「小賦」,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則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又稱「散賦」。明代八股文盛行,賦又發展出了「股賦」。 古人寫賦大都是虛構。漢朝的賦更是充滿神話色彩,桓谭的《仙赋》对神仙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天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洽,鬲塞流通。乘凌虚无,洞达幽明。诸物皆见,玉女在旁。仙道既成,神灵攸迎。乃骖驾青龙……”。刘歆的《甘泉宫赋》描写:“回天门而凤举,蹑黄帝之明庭。冠高山而为居,乘昆仑而为宫。按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背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张衡的《西京赋》稱“清渊洋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司马相如曾言:“合纂组以成文,列绵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姚鼐稱《大人赋》说:“此赋多取于《远游》。《远游》先访中国仙人之居,乃至天帝之宫,又下周览天地之间,自于微闾以下,分东西南北四段。此赋自横厉飞泉以正东以下,分东西南北四段,而求仙人之居,意即载其间。末六句与《远游》语同,然屈子意,在远去世之沈浊。”。汉赋的构篇方式還有一個特點是一問一答,所謂“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 杜牧的《阿房宫赋》即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展现阿房宫,甚至說“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鲍照的《鹤舞赋》中认为鹤是胎生。《日知录》卷十九云:“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钱鍾書亦表示“词章凭空,异乎文献征信,未宜刻舟求剑”。.

新!!: 张衡和赋 · 查看更多 »

薛綜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戰國時齊國孟嘗君後代。三國時東吳官員,文學家。.

新!!: 张衡和薛綜 · 查看更多 »

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一说景县)人。董仲舒是一個西漢的儒生。专治《春秋公羊传》,為今文经大师,與古文孔安國齊名,曾指導司馬遷經學之說。.

新!!: 张衡和董仲舒 · 查看更多 »

钱宝琮

錢寶琮(),字琢如,浙江嘉興人,與李儼同為中國數學史研究的先驅。.

新!!: 张衡和钱宝琮 · 查看更多 »

蓬萊山

蓬萊山,又称为蓬萊、蓬山、蓬丘、蓬壺、蓬萊仙島等。傳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卷五《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員峤,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记载中另外两座山被传说中的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因此沉没于海中,“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也發生在這裡,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展示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傳說便由此流傳。 又有一說蓬萊仙島就是指現在的台灣。另外因为日本的地理分布,也有以蓬莱三岛作為對日本的雅稱。平安時代,僧侶寬輔認為「蓬萊山」就是指富士山。《竹取物語》中提到「東海有蓬萊山」,由「蓬萊玉枝」述說富士山的緣起。.

新!!: 张衡和蓬萊山 · 查看更多 »

鄧騭

鄧騭(),字昭伯,為東漢外戚、權臣、著名将领,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太傅鄧禹的孫子;鄧訓之长子,和熹皇后鄧綏的哥哥。延平元年(106年),汉和帝拜鄧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汉殇帝驾崩,鄧太后与鄧骘共同拥立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封骘上蔡侯,食邑万户。夏,西征西羌,大败。鄧騭与士大夫关系较好,曾重用杨震等人。建光元年(121年),太后驾崩,不久被汉安帝逼令自杀,鄧骘绝食而死。汉顺帝即位,下诏追复邓骘故大将军之位。.

新!!: 张衡和鄧騭 · 查看更多 »

至點

二至點(亦稱至點)可以是太陽在一年之中離地球赤道最遠的兩個事件中的任何一個,英文的字源(solstice) 來自拉丁文的太陽(sol)和保持直立(sistere),因為在至點時太陽直射的地球緯度是他能抵達的最南或最北的極值,而至點所在之日是一年之中日夜長短差異最大的一天。至點和分點通常與季節有關,在一些區域他們被做為季節的起點或分界點,有些區域則將之作為中間點。例如在北半球的英國,在六月至點前後的一段時期被稱為仲夏,而仲夏日被訂為夏至之後2或3日的6月24日。.

新!!: 张衡和至點 · 查看更多 »

長安志

《長安志》,凡二十卷,附圖三卷,北宋宋敏求著,本書與《河南志》多參考《兩京新記》,並取而代之,司马光称“考之韦《记》,其详不啻十馀倍”。是研究古代長安內宮城、坊市、屬縣的重要史料。元代駱天驤據此撰有《類編長安志》。 清人将图并入《长安志》,图名由《长安图记》改为《长安志图》。此书对研究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

新!!: 张衡和長安志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张衡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雷立柏

雷立柏(Leopold Leeb,),奥地利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他主要从事宗教学、哲学、古典语文学等领域的研究,精通德语、英语、汉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

新!!: 张衡和雷立柏 · 查看更多 »

陶渊明

陶淵明(),(),一名潛()。,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潯陽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人。東晉、劉宋的文學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孫,父、祖皆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東晉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擔任高官,曾任彭澤令,但因厭惡當時的政治,做了80餘日就辭職歸故里。.

新!!: 张衡和陶渊明 · 查看更多 »

虹吸

虹吸(siphon)是一種流體力學現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體。處於較高位置的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稱為虹吸管)之後,開口於更低的位置。虹吸管兩端液體的重量差距造成液體壓力差距,液體壓力差能夠推動液體越過最高點,向低端排放。2010年5月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休斯博士(Dr Stephen Hughes)說:「是重力令虹吸管內液體流動,長下端之水將短上端之水往上拉出,再流到下端。」 中國古代酒器九龍杯即是利用虹吸原理製成。.

新!!: 张衡和虹吸 · 查看更多 »

陇西郡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爭之地。秦初置三十六郡時,隴西是其中之一,秦漢時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成為隴西縣。金、元時改名鞏昌府,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李白、李淵、李廣均出自隴西郡。.

新!!: 张衡和陇西郡 · 查看更多 »

P波

穿越地球內部的波(例如,地震波)被稱為體波。相對於體波的是表面波。體波分為兩種,P波(P-wave or primary wave)與S波(secondary wave)。P波意指(primary wave)或是壓力波(pressure wave)。在所有地震波中,P波傳遞速度最快。因此發生地震時,P波最早抵達測站,並被地震儀紀錄下來,這也是P波名稱的由來。P波的P也能代表壓力(pressure),來自於其震動傳遞類似聲波,屬於縱波的一種(或疏密波),傳遞時介質的震動方向與震波能量的傳播方向平行。 對於地球內部構造的瞭解和推論,大部分是藉由觀測地震波中的體波。地震波在不同介質有不同傳播時間和路徑,在介質交界面時會引起反射、折射,以及相位的改變。地震學家利用這些特性來獲得地球內部資訊。當體波穿越地球液態層時,P波在經過下部地函與外地核時會稍許折射。造成P波在104°至140°間會有陰影區,令地震儀無法記錄。.

新!!: 张衡和P波 · 查看更多 »

柳無忌

柳無忌(),美籍華裔中國文學學者。.

新!!: 张衡和柳無忌 · 查看更多 »

枚乘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人,辞赋家。.

新!!: 张衡和枚乘 · 查看更多 »

揚雄

#重定向 扬雄.

新!!: 张衡和揚雄 · 查看更多 »

李约瑟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生於英国英格蘭倫敦,生物化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新!!: 张衡和李约瑟 · 查看更多 »

杜希德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又译“崔瑞德”,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隋唐史,与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费正清共同主编《剑桥中国史》。 杜希德出生於1925年9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他曾於1946-47年就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後於剑桥大学就讀,1950年獲博士学位。1960年-1968年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汉学講座教授;1968年-1980年任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1980年-1994年 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汉学教授。 1967年2月选为英國國家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

新!!: 张衡和杜希德 · 查看更多 »

楚辞

楚辞,有时也被称为骚体、楚辞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西汉劉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称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还包括这部诗集以外的其他的楚地作品,在西汉初期曾是对由楚地特色的作品的泛称。.

新!!: 张衡和楚辞 · 查看更多 »

歲差 (天文)

歲差(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義為「(自轉)軸進動」),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5,800年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lanetarium, accessed 30 December 2008,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發現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占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 行星歲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新!!: 张衡和歲差 (天文) · 查看更多 »

水鐘

水鐘泛指以水記時的器具.

新!!: 张衡和水鐘 · 查看更多 »

汉安帝

汉安帝刘祜(),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9月21日-125年4月30日在位),在位19年,其正式諡號為「孝安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安帝」。.

新!!: 张衡和汉安帝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张衡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汉章帝

汉章帝劉炟(),,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章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章帝」,庙号肃宗。在位13年,享年僅32岁。.

新!!: 张衡和汉章帝 · 查看更多 »

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順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順帝」。汉安帝和宫人李氏之子。.

新!!: 张衡和汉顺帝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新!!: 张衡和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文帝

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歲,其正式諡號為「孝文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文帝」。葬於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新!!: 张衡和汉文帝 · 查看更多 »

河間郡

河間郡,或為河間國,中國古代郡、國名。 河間一名在戰國趙國時即見於記載。秦代其地為鉅鹿郡所領。 西漢初年屬張耳趙國。漢高帝分趙國所轄的鉅鹿郡東北部置河間郡,仍為趙國支郡。高帝十二年(前193年)分河間郡西北部數縣屬涿郡。文帝二年(前178年),封趙王遂之弟劉辟疆為河間王,分趙國之河間郡置河間國。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河間王劉辟疆薨,無嗣,河間國除為郡。同時,分河間郡南部置廣川郡、分其東部置勃海郡。此時河間郡領地不足初置時的三分之一。景帝二年(前155年),封皇子劉德為河間王,復置河間國。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河間國除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復置河間國,國都在樂成縣(縣治在今河北獻縣東)。王莽時國絕。 東漢建武七年(31年),封西漢末河間王劉邵為河間王。建武十三年(37年)省河間國,併其地入信都郡。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劉開為河間王,分樂成國、勃海郡、涿郡復置河間國,領十二縣。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河間國之蠡吾縣、高陽縣與中山國、安平國數縣置博陵郡。獻帝建安中,曹操分河間國、勃海郡置章武郡。 魏置河間郡。西晉置河間國,改樂成縣為樂城縣。北魏置河間郡,後改為國,郡治在武垣縣,屬瀛州。隋開皇初郡廢,置瀛州。大業三年(607年)廢瀛州,復置河間郡,治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竇建德,廢河間郡,置深州。.

新!!: 张衡和河間郡 · 查看更多 »

沃爾夫岡·顧彬

沃爾夫岡·顧彬(Wolfgang Kubin,),生於德國下萨克森州的策勒),是德國詩人、德國漢學家、翻譯家、作家並且是中國以外最重要的漢學家之一,與施舟人、施寒微並稱“欧洲三大汉学家”。.

新!!: 张衡和沃爾夫岡·顧彬 · 查看更多 »

淮南子

《淮南子》原名《鴻烈》,又稱作《淮南鴻烈》、《淮南內篇》、《淮南王書》、《劉安子》,作者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書於西元前139年以前,書名「鴻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對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養生、軍事都有所論述,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莊為主,採納儒家和陰陽家的觀點,修正先秦道家的無為政治理論,發揮天人感應之說,是漢初各派學術思想的總匯,被視為諸子百家中雜家的代表著作。此書運用辭賦的筆法,文字浪漫詭奇,站在諸侯王的立場,反對漢朝大一統和中央集權的政策;書中所述自然論和宇宙生成論理性清晰,為後人信服,對後世道教和理學都有所影響。《淮南子》在東漢,有許慎和高誘二家注釋,明代收錄於《正統道藏》,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新!!: 张衡和淮南子 · 查看更多 »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新!!: 张衡和深圳市 · 查看更多 »

漢族

#重定向 汉族.

新!!: 张衡和漢族 · 查看更多 »

月相

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觀看之月光形態。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之部份反射太陽光,才可見發亮,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陰暗面。根據天文學,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造成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 月相盈虧周期平均是29.53日,曆法中之朔望月源於此。.

新!!: 张衡和月相 · 查看更多 »

月食

--,是一种當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陰影又分本影和半影兩部份)時,原本可被太陽光照亮的部份,有部份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陽光照亮,使得位於地球的觀測者無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現象。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農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說“日蝕则朔,月蝕则望”。地球陰影位於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內,此平面與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並不重合,黃白道面交角約5度;大多數滿月時,月球不在黃道面內,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陰影內,因此並不是每個滿月時,都發生月蝕。每年全球至少發生兩次月蝕。最近一次月全蝕发生于2018年1月31日。.

新!!: 张衡和月食 · 查看更多 »

星官

星官是中國古代對恆星分組的方式,其名稱通常是由星群排列的特徵來聯想附會。 相較於現代天文學的星座,星官的各自範圍較小、數量較多,因此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又將星官劃分為三垣和二十八宿等較大的區域。 《步天歌》中記載有星官283個,明代末期則參考歐洲天文學的數據增補了近南極星區的星官23個。.

新!!: 张衡和星官 · 查看更多 »

星圖

星圖或天體圖是夜空的地圖;亦即是「星星的地圖」。 天文學家用網格來劃分,使它們更容易使用。它們被用來識別和定位恆星、星座和星系。自古以來,人類就利用星圖來導航。請注意,星圖與星表或天體目錄不同,後者適用於特定用途的天體清單或表單。不同的星圖工具還包括星盤和活動星圖。.

新!!: 张衡和星圖 · 查看更多 »

浑象

浑象,又称浑天仪,在天文学上,是古代根据浑天说用来演示天体在天球上的运动及测量黄赤道坐标差的仪器。 公元前4世纪,周朝战国时的石申、甘德最早制作浑象。 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大司农耿寿昌“铸铜为象,以测天文”。 東漢賈逵、傅安等在圓儀上加上黃道環,稱為“黃道銅儀”(公元103年詔書造“黃道銅儀”)。 117年東漢天文学家張衡创製浑象,用漏壶滴出的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日运动相等,可以将天象准确的表示出来。 早期曾有木仪,《隋志》引吴太史令陈苗的话说:“先贤制木为仪,各曰浑天。”以后多为金属铸造。 十六国的前赵刘曜光初六年(323年),史官丞南阳孔挺曾铸造铜浑仪。北魏道武帝天兴初年(398年),太史令晁崇修浑仪,用以观测星象。1至明元帝永兴四年(412年),下诏造候部铁仪。 南北朝时,到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太史令钱乐之铸造了一座浑天铜仪,实际上是一座浑象,即天球仪。元嘉十七年(440年)时,钱乐之又制作了一座小浑天。它的形制,亦是“象天运,而地在其中。” 依旧是“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备足”。宋以后的梁代亦制作过浑天象。浑天象、浑象、浑天仪等,在名称上的区分并不严格,它们都是形象化的星图。它的功能与作用都比星图多,制作亦比星图困难。 南宋史學家李心傳於《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四有以下的記載:.

新!!: 张衡和浑象 · 查看更多 »

斗宿

斗宿(),斗木獬,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第一宿。.

新!!: 张衡和斗宿 · 查看更多 »

数学家

数学家是指一群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的人士,將其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邏輯、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基础数学)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數學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新!!: 张衡和数学家 · 查看更多 »

慣性

在物理學裡,慣性()是物體抵抗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物體的慣性可以用其質量來衡量,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艾薩克·牛頓在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定義慣性為: 更具體而言,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參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都保持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也就是說,從某些参考系觀察,假若施加於物體的淨外力為零,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方向恒定。慣性定義為,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滿足牛頓第一定律的參考系,稱為慣性參考系。稍後會有關於慣性參考系的更詳細論述。 慣性原理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原理。很多學者認為慣性原理就是牛頓第一定律。遵守這原理,物體會持續地以現有速度移動,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其速度。 在地球表面,慣性時常會被摩擦力、空氣阻力等等效應掩蔽,從而促使物體的移動速度變得越來越慢(通常最後會變成靜止狀態)。這現象誤導了許多古代學者,例如,亞里斯多德認為,在宇宙裡,所有物體都有其「自然位置」──處於完美狀態的位置,物體會固定不動於其自然位置,只有當外力施加時,物體才會移動。.

新!!: 张衡和慣性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

#重定向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新!!: 张衡和托勒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张衡 (科学家)張平子張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