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建州女真

指数 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

31 关系: 吉林省女真女真族完顏氏安图县二道江区建州女真会宁市凡察图们江绥芬河猛哥帖木兒牡丹江鸭绿江胡里改路阿哈出野人女真长白山抚顺市東寧縣松花江正统 (年号)毛怜卫渤海国成化明朝海西女真浑江浑河斡朵里部新宾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建州女真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女真

女真(; 拼音: Rǔzhēn),又作女直與女贞,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至唐時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稱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洲。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漢化程度及活動區域南北:多漢化程度、南境者為熟女真,少漢化程度、北境者為生女真。生女真活動在鄂霍次克海一帶,有人稱呼為通古斯。女直之名,见于《辽史》者,“又有北女直、南女直、长白山女直、鸭绿江女直、濒海女直,黄龙府女真,曷苏館女真,順化国女真,回跋女真,盖各就其地名之。”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渤海灭,复役属契丹。在南者系籍,号熟女直;在北者不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也。”而也有观点认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的方位不是一北一南,而是一东一西。《大金国志》云:“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下;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东濒海。”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完颜阿骨打所在的生女真的方位为朝鲜史所载的东女真(又称为东北女真)大致相同。.

新!!: 建州女真和女真 · 查看更多 »

女真族

#重定向 女真.

新!!: 建州女真和女真族 · 查看更多 »

完顏氏

完顏氏(z;)是金朝的國姓,满族(女真族)、锡伯族的姓氏之一。金朝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和“黑号”之分。女真习俗以白为贵,因此白号之姓比黑号之姓要尊贵。作为金朝皇族姓氏的完颜氏更是名列白号姓之首。.

新!!: 建州女真和完顏氏 · 查看更多 »

安图县

安图县(),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的一个县,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总面积7438平方公里,总人口214719人,其中朝鲜族占20.6%。 安图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称,是中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单位”,2003年12月被吉林省命名为“长白山大型天然矿泉水基地” ,2006年7月被中国养蜂学会评审团评为“中国蜜蜂之乡”。安图也是中国“绿色中药材出口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在安图实施的“中特北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药材GAP基地”项目是中国8个国家级中药材基地项目之一。安图福满生态经济沟是联合国有机食品联合会认证的“国际有机食品基地”,被中国旅游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图县内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28吨,是中国年产黄金万两县之一。.

新!!: 建州女真和安图县 · 查看更多 »

二道江区

二道江区是吉林省通化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新!!: 建州女真和二道江区 · 查看更多 »

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

新!!: 建州女真和建州女真 · 查看更多 »

会宁市

會寧市()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北道圖們江沿岸城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龍井市接壤,古時是圖們江沿岸六鎮之一。 該處也是監獄「會寧集中營」所在。.

新!!: 建州女真和会宁市 · 查看更多 »

凡察

凡察,明朝建州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建州左卫掌卫猛哥帖木兒的弟弟。猛哥帖木兒死后,掌建州左卫。1437年明朝授猛哥帖木兒之子董山指挥使一職,自此叔侄俩人争印。1442年析置建州右卫,凡察升都督同知,掌建州右卫。凡察死后,其子不花秃继任。 凡察是猛哥帖木儿的同母异父之弟,吾都里部内地位仅次于猛哥帖木儿的酋长。满洲人的始祖从布库里雍顺开始不断的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往南迁移。到了猛哥帖木儿和凡察的年代已经迁至今乌苏里江东南和朝鲜半岛东北部(今咸镜南道会宁市一带)。永乐四年(1406年),在阿哈出的推荐下,明朝政府授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被朝鮮稱建州衛斡朵里),因而引起朝鲜的不满。永乐九年(1411年),“猛哥贴木儿尝侵庆源,畏其见伐,徙于凤州。”“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朝政府正式设建州左卫于凤州,委任猛哥帖木儿专管建州左卫事宜。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与建州卫迁往婆猪江的同时,猛哥贴木儿率部众迁回朝鲜境内阿木河旧居地。宣德八年(1433年),楊木答兀勾引嫌真兀狄哈首領弗答哈,葛多介前来袭击城寨,杀死猛哥帖木儿和长子阿古等人。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年),凡察和猛哥帖木儿的次子查山(清人谓之充善,董山)‘畏兀狄哈掳掠,又乏资财,将至饿死’,只好率领余部从朝鲜会宁西迁辽东。同行的300余户,另有百余户留居当地。途中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与先期迁到当地的胡里改部重新会聚到一起,阿古妻带遗腹子嫁于建州卫胡里改部酋长李满住。防御外来侵扰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卫与建州左卫的部落再度走向联合,使满洲祖先血缘部落间的传统关系又有了新发展。而充善(董山)即为努尔哈赤的祖先,努尔哈赤母額穆齊为凡察的后代。.

新!!: 建州女真和凡察 · 查看更多 »

图们江

图们江(,,z),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干流全长500多公里,注入日本海。上游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游15公里为朝鲜与俄罗斯的界河。.

新!!: 建州女真和图们江 · 查看更多 »

绥芬河

绥芬河(Razdolnaya)是流经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的一条跨界河流,发源于中国吉林省东部,流经黑龙江省东宁市,最后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注入日本海的阿穆爾灣。河流全长443千米,流域面积17321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河长258千米,流域面积10069平方千米。.

新!!: 建州女真和绥芬河 · 查看更多 »

猛哥帖木兒

#重定向 猛哥帖木儿.

新!!: 建州女真和猛哥帖木兒 · 查看更多 »

牡丹江

牡丹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松花江右岸支流,河名系满语“穆丹乌拉”(z)的转译音,意为“弯曲的江”。发源于吉林省敦化市,于黑龙江省依兰县注入松花江,全长725千米。現今牡丹江取代長城,成為冬小麥種植的北界。.

新!!: 建州女真和牡丹江 · 查看更多 »

鸭绿江

鸭绿江(满语: ;汉语拼音:,)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一条界江。入海口地区,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方陆地接壤,因此鸭绿江江面末段完全在朝方一侧。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新!!: 建州女真和鸭绿江 · 查看更多 »

胡里改路

胡里改路,金朝的路。在会宁府以东,南为恤品路、合懒路。 金朝初年设万户,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将宋徽宗、宋钦宗迁到胡里改路。完颜亮设节度使。承安三年(1198年),设节度副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元朝为胡里改万户府。明朝为忽儿海卫。 Category:金朝的路 Category:黑龙江的路.

新!!: 建州女真和胡里改路 · 查看更多 »

阿哈出

阿哈出,是明朝初年辽东女真胡里改部头人。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置建州卫,任阿哈出為指挥使,賜姓名李誠善。 阿哈出的两个儿子釋加奴(李顯忠)、猛哥不花,分別掌建州卫和毛怜卫。兩人死後,又傳位給他們的兒子李满住、撒滿哈失里。.

新!!: 建州女真和阿哈出 · 查看更多 »

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中国明代时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其中野人女真的地区最北,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以北、以東和建州以東北的地方,包括了松花江中游、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東達鄂霍次克海岸与庫页島。 另一说女真族分为四大部,包括上述三部及黑龙江女真。 野人女真由多个部落群组成,其中之一是居住在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其东的滨海地区的东海女真。根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东海女真分為:渥集部、瓦爾喀部和庫爾喀部。渥集部又称窝集部、兀狄哈。庫爾喀部又称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 这些部落發展都落後於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 从1596年开始到1625年的近三十年间,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多次出兵征服野人女真。 。.

新!!: 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 · 查看更多 »

长白山

长白山(a),古名不咸山(或为白罗聂·显乾之音译)、太白山,朝鲜稱白頭山(),是位于中国和朝鲜邊境的界山。 广义的长白山是指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公里的一系列山脉,横亘于中国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朝鲜兩江道交界处。狭义上的长白山则单指其主峰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活火山,在清朝时曾多次喷发。 主峰长白山(Paektu Mountain)最高點位於火山臼形成的天池(Heaven Lake)南部的朝鲜境內,天池位於中國和朝鲜的邊界上,在中國屬於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宽阔的环形火山口(山体相对高度1600米左右,而山体宽度则达十几公里),火山口当中为天池。.

新!!: 建州女真和长白山 · 查看更多 »

抚顺市

抚顺市,清代及满洲国时期亦称抚西(满语:fusi hecen)。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初期,曾非正式更名为雷锋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距离省会沈阳最近的城市,辖三县、四区,有两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曾被誉为“煤都”。目前抚顺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工业为支柱,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实力相对雄厚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2015年2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和辽宁省住建厅专家、学者组成的部省联合审查工作组对《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纲要》进行审查,时任抚顺市市长栾庆伟在审查会议上发表的致辞中将抚顺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以石化、装备为主导的国家产业基地,辽吉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山水生态、工业遗产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

新!!: 建州女真和抚顺市 · 查看更多 »

東寧縣

#重定向 东宁市.

新!!: 建州女真和東寧縣 · 查看更多 »

松花江

松花江(汉语拼音转译:Songhua Jiang、满语转译:Sungari Ula)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河流,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源于z(汉音译“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或“银河”(z)。 松花江在南北朝时被称为难水,辽金时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为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 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由东南向西北流,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平凤乡嫩江村附近与嫩江汇合后,转向东北流,于同江附近入黑龙江。长2308千米,流域面积54.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长江与黄河。 流域通航里程约2600千米。汽轮可上溯到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齐齐哈尔市,哈尔滨以下在丰水期可通航千吨级江轮。松花江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跨越辽、吉、黑、蒙四省区,仅次于长江、黄河,居全国第三位。.

新!!: 建州女真和松花江 · 查看更多 »

正统 (年号)

正统(1436年-1449年)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九月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沿用。.

新!!: 建州女真和正统 (年号) · 查看更多 »

毛怜卫

毛怜卫,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明朝卫所。 毛怜,满语意为“马”。与建州卫原同属于明朝女真胡里改部,二者之间有族缘关系,《李朝实录》称毛怜卫为“东北(或豆满江) 兀良哈”,建州卫为“婆猪江兀良哈”,建州卫和毛怜卫同为建州女真的主体。 胡里改部首领火儿阿万戶阿哈出子猛哥不花掌毛怜卫。后又傳位給撒滿哈失里。.

新!!: 建州女真和毛怜卫 · 查看更多 »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靺鞨族人的粟末部人为主体民族,沿袭“古肃慎国”的民族基础而建立的君主制、多民族政权,建国者大祚荣。渤海国的前身为各时期的“肃慎”、“挹娄”、“勿吉”等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护府,亦称“渤海都护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中国史籍《新唐書》称之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所统治的领土在极盛期时,曾包括今嫩江至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新!!: 建州女真和渤海国 · 查看更多 »

成化

成化(元年:1465年 - 末年: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其年號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明孝宗即位沿用。.

新!!: 建州女真和成化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建州女真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到黑龍江。.

新!!: 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 · 查看更多 »

浑江

浑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鸭绿江右岸中国一侧的最大支流,汉代称盐难水、沸流水,元代称大虫江,明代称婆猪江,清代称佟佳江(z),别名混江,于民国时期形成今名。.

新!!: 建州女真和浑江 · 查看更多 »

浑河

浑河(v),古称--、贵端水,原是辽河支流,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清原县湾甸子镇滚马岭西侧,向西南纵贯辽宁注入辽东湾,河道长415.4千米,流域面积11481平方千米,在海城西四镇的三岔河上游马圈子注入太子河,沿途主要城市有抚顺、沈阳、鞍山等。浑河古代也是扶餘與高句麗的分界,朱蒙在這裡渡過至卒本建立高句麗。.

新!!: 建州女真和浑河 · 查看更多 »

斡朵里部

斡朵里部是明代建州女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元朝五万户府中的斡朵怜万户府。元朝末期, 元朝在松花江下游地区所设置的五个万户府中, 仅剩下胡里改部、斡朵里、桃温部三个万户府。 最初,斡朵里部居住在松花江下游的黑龙江省依兰县,元末明初, 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 加之受“野人女真”的袭击, 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相继南迁。 南迁后长期居住在今图门江中下游到朝鲜半岛咸鏡北道会宁市、茂山郡一代。 明朝永樂十年左右,明朝與李氏朝鮮之間的女真酋長猛哥帖木兒(清肇祖)所部從建州衛中析出,另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衛指揮使。 永樂四年(1406年),在女真胡里改部酋長阿哈出的推薦下,明朝政府授女真斡朵里部酋長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都指揮使(被朝鮮稱建州衛斡朵裡),因而引起朝鮮的不滿。永樂九年(1411年),“猛哥貼木兒嘗侵慶源,畏其見伐,徙於鳳州。”“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朝政府正式設建州左衛於鳳州,委任猛哥帖木兒專管建州左衛事宜。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與建州衛遷往婆豬江的同時,猛哥貼木兒率部眾遷回今朝鮮境內阿木河舊居地。宣德八年(1433年),楊木答兀勾引嫌真兀狄哈首領弗答哈,葛多介前來襲擊城寨,殺死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古等人。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年),凡察和猛哥帖木儿的次子查山(清人谓之充善,董山)‘畏兀狄哈掳掠,又乏资财,将至饿死’,只好率领余部从朝鲜会宁西迁辽东。同行的300余户,另有百余户留居当地。途中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与先期迁到当地的胡里改部重新会聚到一起,阿古妻带遗腹子嫁于建州卫胡里改部酋长李满住。防御外来侵扰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卫与建州左卫的部落再度走向联合,使满洲祖先血缘部落间的传统关系又有了新发展。而充善(董山)即为努尔哈赤的祖先,努尔哈赤母額穆齊为凡察的后代。.

新!!: 建州女真和斡朵里部 · 查看更多 »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抚顺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4432平方千米。.

新!!: 建州女真和新宾满族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建州女真人建州女真族建州女直建州女直族建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