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和碩恪純長公主

指数 和碩恪純長公主

和碩恪純長公主(),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又称和硕恪纯公主、金福公主。她是顺治帝妹妹、康熙帝姑姑。她也是清代历史上在旗民不結親政策下少數嫁给汉人的公主。.

55 关系: 博穆博果尔十二月初七吳世璠吳應熊吴三桂大学士太后孔憲培孙承运察哈尔部尚可喜尚之隆崇德常舒三藩之乱于敏中康熙康熙帝云南省 (清)和硕柔嘉公主固倫端順長公主固倫靖端長公主固倫雍穆長公主固倫永安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溫莊長公主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皇太極硕塞爱新觉罗氏韬塞韋小寶衍圣公顺治帝高塞豪格鹿鼎记閹割葉布舒金庸通奸耿仲明耿聚忠虐恋汉族洛博會洛格淑哲公主清太宗第十女清太宗第十三女...清太宗第十二女清太宗第九女清太宗第六女旗民不结亲敖漢固倫公主 扩展索引 (5 更多) »

博穆博果尔

博穆博果尔(z;),清太宗第十一子,清朝親王。 生母懿靖大貴妃,生于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親王。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薨逝,谥号昭,无嗣。 相传董鄂妃本是他的王妃。《爱新觉罗宗谱》记载博穆博果尔嫡福晋为博尔济吉特氏,并非董鄂氏。另外也没有史料记载博穆博果尔有侧福晋。.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博穆博果尔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初七

腊月初七,农历腊月第七天。.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十二月初七 · 查看更多 »

吳世璠

吳世璠()清初周國皇帝,吳應熊之子,.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吳世璠 · 查看更多 »

吳應熊

吳應熊(),明末清初将领吴周建立者吳三桂之子。.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吳應熊 · 查看更多 »

吴三桂

吳三桂(),吴周开国皇帝,汉族,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辽西(今辽宁绥中县人)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1644年降清,引清兵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絞殺南明永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並於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孙吴世璠即位,尊之為周太祖高皇帝。.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吴三桂 · 查看更多 »

大学士

大學士,主要是內閣大學士又稱殿阁大学士,一般有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另外,左右春坊亦有大學士,故大學士不等於內閣大學士。此外,越南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大学士 · 查看更多 »

太后

太后,主要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現任君王尊封給其母、祖母、前任君王正配甚至是前前任君王正配,或是其他具有相當地位女性的位號。 在中國,太后的起源據宋代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稱:「《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認為太后一號始於戰國時期秦國昭襄王生母宣太后,後趙國趙孝成王即位時亦依秦國先例尊生母為太后(--)。後漢朝立,太后一號亦被沿用。雖難以考究《事物紀原》中關於太后一詞的起源之說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最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時就有太后出現,應當是世界上最早的太后。太者,大也,又基於漢字文化圈多半有以孝為天的思想(尤其是中國),因此太后的身分與地位總是凌駕於君王之上,甚至造成歷史上部份太后的專權。 奧斯曼帝國君主的生母有蘇丹皇太后的尊封。欧洲君主的母親,如果丈夫是前任君主亦会得到类似太后的头衔,反之则不一定。中文翻譯時西方世界與奧斯曼帝國等中東地區的君主的母親,会将稱為太后,君主母亲是退位君主亦不例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太后 · 查看更多 »

孔憲培

孔憲培(),字養元,號篤齋,山東曲阜人。孔子七十二代嫡長孫,衍聖公孔昭煥子。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二月,娶戶部尚書于敏中第三女,相傳清高宗乃于氏生父。乾隆四十八年(1783)襲封衍聖公。工書、畫,善寫蘭,傳其先祖孔毓圻之遺法,有《凝緒堂集》。孔憲培無子,过继其弟孔憲增之子慶鎔繼嗣。.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孔憲培 · 查看更多 »

孙承运

孙承运(),清朝遼寧廣寧人,漢軍正白旗,清朝额驸。孫得功之孙,孫思克之子。 孙承运之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孫思克去世,孙承运袭封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孙承运任散秩大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女和硕悫靖公主嫁与孙承运,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孙承运卒,其弟孫承恩襲爵。乾隆元年(1736年)和硕悫靖公主去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孙承运 · 查看更多 »

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是从蒙古帝国时期到清朝初年的蒙古部落,其名为蒙古语“邻近”之意。察哈爾部的大汗林丹汗(1604年-1634年在位)是蒙古最後一任的大汗。 察哈尔极盛时期在辽朝庆州的旧址上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以此地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直接控制着内喀尔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等五部的同时,也遥控蒙古其他部落。 林丹汗被后金皇太極击败后,整个漠南蒙古被纳入后金国版图。 清朝康熙察哈尔的叛乱被清政府镇压,察哈尔蒙古人被从中国东北(今东北和内蒙东)迁移到多伦诺尔一线,不再设部落大汗,作为八旗察哈爾归属于清朝理藩院与滿洲人察哈尔都统管理(丧失“蒙人治蒙”的权利)。 1914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以察哈尔部、锡林郭勒盟设置察哈尔特别区,寄治萬全县(今河北张家口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撤销察哈尔特别区,改置察哈尔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察哈尔省被撤销。.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察哈尔部 · 查看更多 »

尚可喜

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初为明朝东江军将领,后投降后金(清),为清初五位汉王之一。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后迁至北直隶真定府衡水县,万历四年(1576年)其祖父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都司海州卫(今辽宁海城)。生於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隨父尚学礼加入东江军,积功至副总兵。崇祯七年(1634年)投奔后金,授总兵职,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智顺王,順治六年(1649年)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1675年)晋封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去世,谥敬。.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尚可喜 · 查看更多 »

尚之隆

尚之隆(),辽东海城人,祖籍山西洪洞县,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母亲杨氏。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年),尚之隆与承泽亲王硕塞之女、顺治帝的养女和顺公主订婚,被晋封为和硕额驸。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加封太子少保。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之隆的大哥尚之信劫持尚可喜响应吴三桂叛乱,十月廿九(1676年12月4日)尚可喜去世,康熙十六年(1677年),尚之信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尚之隆被晋封为内大臣,赐黄马褂。十一月,和硕和顺公主去世,享年四十四岁。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尚之隆晋封为管侍卫内大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尚之隆去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尚之隆 · 查看更多 »

崇德

崇德(v;;元年:1636年-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八年。 崇德八年八月清世祖即位沿用。.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崇德 · 查看更多 »

常舒

常舒(a;),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第七子。.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常舒 · 查看更多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1673年12月28日-1681年12月8日)是清朝康熙初年,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議为由,结合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叛的战争。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举兵始,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占云南、吴世璠自缢而终,共历时八年。 吴三桂起兵初期兵势甚猛,数月之间便攻占江南六省。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之子尚之信、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延平王郑经等先后举兵响应,一度动摇清廷在中原的统治根基,吴三桂之声势至此达到顶点。不过,吴军此后未能有所进取,清廷在相持阶段逐渐获得转机。1676年(康熙十五年),清大将军图海凭借平定察哈尔之余威,一战而收复关中地区。与此同时,康亲王杰书等各路清军也击破耿精忠三路北伐大军于浙江和江西一带,耿精忠于此战后向清廷投降。次年(1677年),尚之信亦降清,孙延龄势力则于广西覆灭,吴军之东西两翼皆被清军翦除,清军在全局上对吴军呈合围之势。1678年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试图重振民心士气,然而却于数月后病死于衡州,太孙吴世璠继位。此后,战局对于吴周而言更是每况愈下,先失重镇岳州,湖南因而不保;清军又击败吴周将领王屏藩于四川,试图阻断吴军补给线,吴世璠只得退守贵阳。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军顺势分道入黔直指云南,于次年(1681年)攻克昆明,吴世璠兵败自缢,三藩之乱至此平定。.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三藩之乱 · 查看更多 »

于敏中

于敏中(),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清朝政治人物。江南鎮江府金壇縣(今江蘇省常州市金坛区)人。狀元及第,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諡文襄。《清史稿》有傳。.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于敏中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清)

云南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1659年,设云南巡抚,1898年,戊戌变法一度废除云南巡抚,1904年,裁撤云南巡抚。1659年,设云贵总督,1661年,改为云南总督,1665年,合并为云贵总督,1673年,专设云南总督,1674年,复为云贵总督,1736年,云贵总督再改为云南总督,1747年,复为云贵总督。.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云南省 (清) · 查看更多 »

和硕柔嘉公主

和硕柔嘉公主(),顺治帝堂兄安郡王岳乐次女,顺治九年五月生,后抚养宫中,为顺治帝养女,封和硕柔嘉公主。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第三子耿聚忠。康熙十二年(1673年)去世,时年二十二。 Category:和硕公主 Category:清朝皇帝养女 养.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和硕柔嘉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端順長公主

固倫端顺長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女。她的生母是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博穆博果尔的姐姐,封固伦公主。1647年十二月,嫁给了一等精奇尼哈番噶尔玛索诺木,进封固伦长公主。1650年七月,固倫長公主以十五岁的寿命去世,谥号端顺。葬于固倫端順長公主墓。.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端順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靖端長公主

固倫端靖長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三女儿。她的生母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嫡女,封固伦公主。 1639年,嫁给了科尔沁亲王奇塔特。奇塔特是她的外祖母科尔沁大妃被表兄索诺木收继所生之子。故从母亲的父系血缘而论是她的表侄,而从母亲的母系血缘而论是她的舅舅。1657年,进封固伦长公主,1659年,封延庆公主。又改封端靖长公主。1686年,固倫端靖長公主以五十九岁的寿命去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靖端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雍穆長公主

固倫雍穆長公主(),名雅图,清太宗皇太极的四女儿。她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的姐姐,封固伦公主。1641年,嫁给了她的舅舅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儿子弼尔塔哈尔。1657年,进封固伦长公主,1659年,封兴平公主。又改封雍穆长公主。1678年,固倫雍穆長公主以五十岁的寿命去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雍穆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永安長公主

固倫永安長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八女儿。她的生母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嫡女,封固伦公主。1645年,嫁给了土谢图汗王子巴雅斯护朗。1657年,进封固伦长公主,1659年,封昌乐公主。又改封永安长公主。1692年正月,固倫永安長公主以五十九岁的寿命去世,谥号端贞。.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永安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淑慧長公主

固倫淑慧長公主(),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的五女儿。她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姐姐。 阿图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索尔哈是恩格德尔和和硕公主孙岱之子。1648年,阿图再嫁给巴林郡王色布腾。1657年,封固伦长公主,1659年,封和順长公主。又改封淑慧长公主。 康熙帝曾允诺,待公主年迈之时,迎回北京,以养天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公主病重逝世之前,康熙帝曾亲临府邸视疾。初十日,固倫淑慧長公主以六十九岁的寿命在北京去世,后归葬于巴林部。.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淑慧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倫溫莊長公主

固倫溫莊長公主(),名马喀塔,清太宗皇太极的二女儿。 她的生母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嫡女。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十日,马喀塔格格嫁给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册封七位公主,皆是其姐妹、女儿等女性亲族。其中“察哈尔部公主,爱尔犹如我亲生女、当循大礼,赐尔册文,封为固伦公主。尔勿以我之女,越份悖道逆理。”有认为马喀塔即是受封为固伦公主的察哈尔部公主。 1641年额哲逝世,公主又嫁给额哲的弟弟阿布奈,生子布尔尼。1656年,进封固伦长公主,1659年,封永宁公主。又改封温庄长公主。1663年,固倫溫莊長公主以三十九岁的寿命去世,1675年布尔尼叛乱,阿布奈连坐被杀。.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固倫溫莊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小石虎胡同,原为1913年中华民国蒙藏院开办的蒙藏学校所在地,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 查看更多 »

皇太極

清太宗皇太极(z,),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帝,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后金大汗时)、崇德(大清皇帝时),廟號太宗(v),谥号簡作文皇帝(v)。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續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除了发展实力之外,也不断发兵入侵明朝。1636年,远征蒙古的察哈尔部,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天賜聰慧」的可汗,即「天聰」義譯)。同年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此后又以朝鲜国拒绝朝贺为由,大举南下侵略朝鲜,迫其臣服,将明朝在清朝后方的这一个重要盟友势力铲除。 1643年,皇太极逝世。其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终由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皇太極 · 查看更多 »

硕塞

硕塞(a;),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子,生母为侧妃叶赫那拉氏。.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硕塞 · 查看更多 »

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氏(a),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愛新覺羅宗譜》來記錄宗族成員。.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爱新觉罗氏 · 查看更多 »

韬塞

塞(a;),清太宗第十子。韬塞生于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初八,生母是庶妃。初封鎮國將軍。康熙八年(1669年),進輔國公。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二月初九,韬塞病死,享年57岁。子十二人。.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韬塞 · 查看更多 »

韋小寶

韋小寶是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的主角。自幼在揚州妓院長大,雖然目不識丁、武藝低微,但機智重義。自從在皇宮冒充太監開始,周旋於多方勢力之間,屢遇奇險,總能憑其手腕脈絡,化險為夷,結交上不少清初歷史與傳說人物,辦成多番大事。書中與韋小寶為敵的人都對他的巧詐應變十分忌憚。.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韋小寶 · 查看更多 »

衍圣公

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始于北宋。1920年出生的孔德成为民國北洋政府所封之末代衍圣公。 1935年,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孫孔垂長。.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衍圣公 · 查看更多 »

顺治帝

顺治皇帝(a;),名福临(a),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歲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在位期間,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遺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書為突顯康熙帝的功績,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顺治是清朝统治者在位期间在中国使用的年号。由于大清皇室为满洲人,统治许多蒙古部落,而这些蒙古部落曾帮助清朝征服中国,所以顺治年号在满语和蒙古语中分别有对应词,如蒙古语尊号额耶尔札萨克汗(;「平顺统治」的可汗,即義譯「順治」)。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v),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顺治帝 · 查看更多 »

高塞

塞(z;),号霓庵,清太宗第六子。 高塞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十六,生母是那拉庶妃。封镇国公。高塞自号敬一主人,文集为《恭寿堂集》。康熙九年(1670年)七月廿二,高塞病死,享年34岁。谥号慤厚。作品有《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等。.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高塞 · 查看更多 »

豪格

豪格(a;),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谥肃武亲王。.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豪格 · 查看更多 »

鹿鼎记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查良鏞)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該小說於1969年至1972年間創作,故事發生在清初(1668年-1689年)。1969年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連載了2年11個月。此書是金庸封筆之作,收錄於《金庸作品集》中。.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鹿鼎记 · 查看更多 »

閹割

閹割又稱去勢,是指將動物的生殖器切除,或使之無法生育的手段。 在人類歷史當中,或不同的文化體系里,基於宗教或社會需要都曾出現閹割這種行為,特別在中世紀的歐洲、中國、印度、中東和非洲尤为众多。在戰後,勝方或會以閹割敵方以象徵自己的勝利和消弱對方的力量,或把他們變太監留在宮中服侍貴族。.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閹割 · 查看更多 »

葉布舒

葉布舒(a;),清太宗第四子。.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葉布舒 · 查看更多 »

金庸

金庸(Louis Cha Leung-yung,),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屢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礎。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亦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金庸 · 查看更多 »

通奸

通姦(adultery),一般指在一定情況下發生而違反法律或道德的人類性行為,通常泛指有配偶者与第三者出于自愿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是一個法律和道德性質的名稱,部份古代社會及伊斯蘭國家等,将自愿发生的婚外性关系及婚前性行為都归类为通奸,甚至女性被強姦也是通姦。在一些地区,例如台湾,與異性通姦可能被歸屬於犯罪行為,會受到刑事法律制裁。.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通奸 · 查看更多 »

耿仲明

耿仲明(),明末遼東蓋州(今遼寧蓋州)人,字雲臺。崇禎初年為登州參將。清初三藩之一。.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耿仲明 · 查看更多 »

耿聚忠

耿聚忠(),為清朝初年三藩靖南王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第三子。.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耿聚忠 · 查看更多 »

虐恋

性虐恋(Sadomasochism),亦称施虐与受虐(Sadism and masochism),是一种将性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即通过痛感获得性快感的性活动。.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虐恋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洛博會

洛博會(z;),清太宗第三子。洛博會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母是钮祜禄元妃。他活了7岁。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洛博會病死,無谥号。.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洛博會 · 查看更多 »

洛格

爱新觉罗·洛格(z;),清太宗第二子。洛格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母是乌拉那拉继妃。他活了11岁。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十月,洛格病死,無谥号。.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洛格 · 查看更多 »

淑哲公主

淑哲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七女儿。她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姐姐。1645年,嫁给了内大臣鄂齐尔桑之子铿吉尔格。初封淑哲公主,後封固伦公主。1648年,固倫淑哲長公主以十六岁的寿命去世,谥号端献。.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淑哲公主 · 查看更多 »

清太宗第十女

清太宗第十女(),名不详,清太宗皇太极的十女儿。 她的生母是庶妃纳喇氏,和高塞、清太宗第十三女同母。依后金习俗,可称格格。1651年八月,嫁给了辉塞(博尔济吉特氏)。1661年八月,她以二十九岁的寿命去世,她没有得到公主封号,只得封县君。.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清太宗第十女 · 查看更多 »

清太宗第十三女

清太宗第十三女(),名不详,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三女。 她的生母是庶妃纳喇氏,和高塞、清太宗第十女同母。依当时后金习俗,可称她为格格。1652年二月,嫁给了拉哈(瓜尔佳氏)。1657年四月,她以二十岁的寿命去世,她没有得到封号。其同母兄姐,受封爵位亦较低,盖因清初册封制度不完善和其母婚姻名份卑微之故。.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清太宗第十三女 · 查看更多 »

清太宗第十二女

清太宗第十二女(),名不详,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二女。她的生母不详。1651年八月,嫁给了理藩院侍郎班第(博尔济吉特氏)。1678年十月,她以四十二岁的寿命去世,她没有得到公主封号,只得封乡君品级。.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清太宗第十二女 · 查看更多 »

清太宗第九女

清太宗第九女(),名不详,清太宗皇太极的九女儿。 她的生母是东宫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和第六女同母。在她出生不久,生母即被父亲休弃。依当时后金习俗,可称她为格格。1648年九月,嫁给了哈尚(博尔济吉特氏)。1651年,丈夫逝世。次年(1652年)三月,她以十八岁的寿命去世。由于清初册封制度尚不完善,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任何封号。.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清太宗第九女 · 查看更多 »

清太宗第六女

清太宗第六女(),名不详,清太宗皇太极的六女儿。她的生母是东宫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和第九女同母。封固伦公主,1644年十二月,下嫁一等子爵阿山之子夸札。然而,五年后,1649年三月,她以十七岁的寿命去世。.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清太宗第六女 · 查看更多 »

旗民不结亲

#重定向 满汉不通婚.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旗民不结亲 · 查看更多 »

敖漢固倫公主

敖汉固伦公主(),皇太极长女,母继妃乌喇那拉氏。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十二出生。天聪七年(1633年),皇长女嫁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号敖汉公主。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册封七位公主,皆是其姐妹、女儿等女性亲族。其中“敖汉部公主,爱尔犹如我亲生女、当循大礼,赐尔册文,封为固伦公主。尔勿以我之女,越份悖道逆理。”有认为皇长女即是在此次册封中受封为固伦公主。顺治十一年,固伦公主去世,年三十四。.

新!!: 和碩恪純長公主和敖漢固倫公主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建寧公主和碩建寧公主和碩建寧長公主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