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帝国大厦

指数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國纽约州紐約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棟著名摩天大樓。名稱源于纽约州的暱稱──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稱原意為“帝國州/紐約州大廈”,惟帝国大厦的中文翻譯已經約定俗世沿用至今。帝国大厦為纽约市以至美國最著名的地標和旅游景点之一,為目前美國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樓高381米、103层,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為装饰风艺术建築,大樓於1930年動工,於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僅410日,有着世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 帝国大厦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选其为纽约市地标White, Norval & Willensky, Elliot; AIA Guide to New York City, 4th Edition; New York Chapter,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Crown Publishers.

52 关系: 华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印第安纳州发动机奥林匹斯山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川普国际酒店大厦不鏽鋼中校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世界贸易中心九一一袭击事件建筑圣诞节地標北美原住民公共交通克萊斯勒大廈B-25米切尔型轰炸机第五大道綠色建築經濟大蕭條纽约纽约州纽约时报美國美國摩天大樓美国美国各州昵称列表美国国家历史名胜美国独立日美国总统美洲芝加哥莫斯科装饰风艺术西爾斯大樓西雅圖夜未眠赫伯特·胡佛閣樓蒙特利尔金刚 (1933年电影)金剛 (2005年電影)金玉盟探照灯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情人节战斗机春节海外華人...摩天大樓曼哈頓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华人

華人(Ethnic Chinese),是對原居於東亞中國地區族裔群體及其後代的泛稱,其概念源自於華夏、中華或中華民族。華人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並非一個有嚴格定義的學術名稱,類似於華人名称还包括唐人、中國人等稱呼,這些名稱隨著政治與歷史變遷,其內涵也隨之改變。在化約主義及種族主義的影响下,時常產生混淆不清,難以清楚定義的情況。也由於中國民族主義將中國視為是一個由中華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主張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因此在「中華民族」概念出現後,華人並不特定指具有漢族血统的後裔,一些中國大陸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等在中國以外地區也被稱或自稱為華人,但「華人」的概念一般不以政治或行政區劃甚至國籍做劃分,例如香港人、澳門人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華裔也被稱為華人。.

新!!: 帝国大厦和华人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美国的首都,原稱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缩写为 D.C.),以及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特區(the District)等。中文通常簡稱華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大多數美国聯邦政府機關、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並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最富裕、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該地區2015年的人均生产总值爲181,185美元,冠绝全美。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開始紐約被定為美國的首都。1790年7月1日,国会通过《》,决定将首都从纽约迁至波多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亚河汇合处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暫代首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權充十年首都的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国的任何州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兩州界河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区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伦比亚特区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公里)的長方形区域,不仅包括了特区现在的全部范围,还包括波多马克河西岸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县,即今日的阿灵顿县以及亚历山德里亚市。特区成立后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为国会过度重视东岸以及蓄奴等问题,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經他们多次请愿,美国国会于1846年7月9日通过法案,并经弗吉尼亚人民大会批准,将波多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还弗吉尼亚。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马克河北岸有喬治城鎮、华盛顿市及华盛顿县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华盛顿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并为华盛顿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稱。.

新!!: 帝国大厦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查看更多 »

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州(State of Indiana)是美国的一个州,它的首府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原意是印第安人的土地的意思。它的缩写是IN。在美国,一个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人不被称为印第安纳州人(Indianer),而被称为胡希尔人(Hoosier),在中文裡,这个词一般被译为印第安纳州人。美国海军有多艘战舰以印第安纳州命名。印第安纳州是美国50个州中按面积第38大,按人口第15大的州。印第安纳州也是美国本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面积最小的州。印第安纳州的州府和最大城市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它是美国第二大州府和密西西比河以东最大的州府。 在印第安纳领地建制之前,不同文化的原住民已经在印第安纳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是美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土木工程之一,位于印第安纳州西南埃文斯維爾附近。印第安纳州的居民称为胡希尔人(The Hoosier)。该词来源有争议,但主流看法是该词来源于美国南方高山地区,是一不敬的俚语“土包子”的意思。该看法也为印第安纳州历史局和印第安纳州历史协会认可。 印第安纳州的州名意为印第安人的土地。此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760年代,当1800年印第安纳领地从西北领地中分离出来单独建制的时候,第一次在美国国会使用。自从印第安纳领地的建制,居民来源就反映出美国东部的地区文化格局。州北部的居民主要来自新英格兰和纽约州,州中部的居民主要来自中大西洋各州和毗邻的俄亥俄州,而南部居民则主要来自南部诸州,主要是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 印第安纳州有非常多元化的经济,2005年州内生产总值为2140亿美元。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人口在10万以上的都会区和许多较小的工业城镇。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总人口数为653.7万。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体育球队和体育赛事,包括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队,国家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国家女子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热度队,和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赛车,Brickyard 400赛车。印第安纳州有数个大学入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好大学2011年排行榜。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圣母大学为全美前50名的大学,而巴特勒大學、瓦爾帕萊索大學和伊凡斯維爾大學为美国中西部地区大学前10名的大学。.

新!!: 帝国大厦和印第安纳州 · 查看更多 »

发动机

--,是将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中,將燃料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量的装置称为引擎(Engine)或動力機,亦可以機一字來代稱(如:熱機);将电能、流体动能、压缩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称为电动机或馬達,中国大陸也稱发--动机。本條目只介紹其中把燃料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量的装置。 引擎可以用来驱动交通工具前进,或是作为其他装置如发电机的动力来源。.

新!!: 帝国大厦和发动机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斯山

奥林波斯山(希臘語:Όλυμπος)是希腊最高的一座山,位於愛琴海塞爾邁灣北岸,距希腊第二大城塞萨罗尼基约100公里。奥林波斯山由52座山峰组成,其中最高峰“Mytikas”意为前端突出部,海拔2,917米。1862年海因里希·巴尔特首次登上奥林波斯主峰。 在希腊神话中奥林波斯是神的山,在希腊神话中它的地位相当于天堂,众神、半神和他们的仆人居住在这里。.

新!!: 帝国大厦和奥林匹斯山 · 查看更多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部分美國人通常以其姓名縮寫FDR稱之)第32任美國總統,是美國1920至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心人物之一。从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且是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美國總統。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並成立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NRA)和(AAA)等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雖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美國的經濟仍未能完全復甦,但是他所發起的一些計划,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仍繼續在國家的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內設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和(NLRB)等等,仍然保留至今。 早在1941年12月以前,英國正與納粹德國作戰,而美軍還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羅斯福已經利用租借法案向邱吉爾領導的英國政府及英國軍方提供援助。在後方,他引進了價格管制和配給,並將大約11萬日裔美國人遷往收容所。1941年羅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國轉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羅斯福與他的助手哈里·霍普金斯緊密合作,使美國成為同盟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和融資者,也使得美國國內產業大幅擴張,實現充分就業,並為非裔和婦女製造了新的機會。而隨著經濟漸有起色,國會內的保守派聯盟(Conservative Coalition)主張失業已經消失,促使不少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與平民保育團(CCC)等救濟計畫被解散。踏入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納粹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羅斯福曾促成了政黨重組,大膽地利用聯邦政府導致新政聯盟的建立,政治學家稱之為「第五政黨制度」。該聯盟主導美國政治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羅斯福推出的新政,影響到所有的收入群體。雖受保守派的強烈反擊,但羅斯福領導的新政聯盟仍常佔優勢,直到他在1937年試圖打發走最高法院。他與其妻埃莉諾·羅斯福至今仍是美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典範。羅斯福政府重新定義了自由主義,並根據他的新政聯盟重組了民主黨。 羅斯福是第一位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的美國總統,1943年他到摩洛哥參加卡薩布蘭卡會議,為了避免乘坐客輪可能遭到納粹德國潛艇襲擊的威脅,他搭乘了波音公司的波音314「狄克西快艇號」,飛行了5,500英哩抵達目的地。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是第26任美国总统,故在中文环境經常称呼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总统,而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总统。 美國在線曾于2005年舉辦“最偉大的美國人”票選活動,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中的第十位。.

新!!: 帝国大厦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川普国际酒店大厦

川普国际酒店大厦可以指.

新!!: 帝国大厦和川普国际酒店大厦 · 查看更多 »

不鏽鋼

不锈钢,閩南語唸作「白鐵」,在冶金學中,是通常含有10%-30%鉻的一類合金鋼的總稱。以重量計算,鉻含量超過10.5%的「鐵合金」。這個名稱源於這種鋼不像普通鋼那樣容易腐蝕生锈。如果含鉻或其他元素比例很低,則只可以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護而非不會氧化,具有像銅或鋁的防蝕特色,這種鋼材就並非不鏽鋼而是耐候鋼。鉻與低碳含量相配合,可顯示出明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還可以加入镍、钼、鈦、鋁、銅、氮、硫、磷和硒,使其表面會產生防锈的氧化膜,以提高對特殊環境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並賦予特殊性能,從而保護鋼材本身受到外界環境中的空氣(尤指氧氣)、水、某些酸、碱的氧化腐蝕。大多數不锈鋼先在電爐或()中熔化,然後在另一煉鋼爐中精煉,主要為了降低碳含量。在中,將氧和氫的氣體混合物噴入鋼水中。改變氧和氩的比例,通過將碳氧化為一氧化碳而不使昂貴的鉻氧化和損失,來將碳含量降低到控制的水平。因此,在初始的熔化操作中可使用較便宜的原料,如高碳的鉻鐵。.

新!!: 帝国大厦和不鏽鋼 · 查看更多 »

中校

中校是軍隊的職銜,介於少校和上校之間。英文裏,陆军等军种的中校称为Lieutenant Colonel,美國海军中校称为Commander。英国皇家空军中校则称为Wing Commander。在日本,二戰戰敗前日軍称为中佐,戰敗後自衛隊則依陸、海、空部隊分稱為2等陸佐、2等海佐及2等空佐,相當於陸軍中校、海軍中校及空軍中校。 中校在美國陸軍主要担任营长职务,在中華民国國軍主要担任营长、群部單位主官或高司單位參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陆军作战部队则可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 *.

新!!: 帝国大厦和中校 · 查看更多 »

世界七大工程奇蹟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簡稱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至現代七項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出。 它們分別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荷蘭的北海保護工程、美國的帝國大廈及金門大橋、加拿大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巴西的伊泰普大壩,以及英國及法國的英法海底隧道。.

新!!: 帝国大厦和世界七大工程奇蹟 · 查看更多 »

世界贸易中心

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簡稱世貿中心、紐約世貿、WTC)是位於美國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建築群,由6座大樓組成,業主為紐新港務局。自1973年4月4日啟用以來其双塔即成為纽约的地标之一,这两座分别被称为“-zh:北楼;zh-hans:北楼;zh-tw:北塔-”和“-zh:南楼;zh-hans:南楼;zh-tw:南塔-”的高楼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超过了同在曼哈顿的帝国大厦。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導致大部分建築受到全毀到結構受損不等的重創。目前它在重建中,计划新建5座摩天大楼、以及一座受害者纪念馆。至2014年11月为止,一號大樓、四號大樓及七號大樓已重建完成,其它三座计划于2020年前完成,其中一號大樓為新的主建筑,而六號大楼不重建。 原来的建筑群的两座110层、樓高417和415公尺大楼使用的着是管状结构设计。为了获得项目的批准,紐新港務局接管了哈德遜與曼哈頓鐵路成为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PATH)。1966年8月5日项目开工。-zh:北楼;zh-hans:北楼;zh-tw:北塔-(1号)于1972年完工,-zh:南楼;zh-hans:南楼;zh-tw:南塔-(2号)于1973年7月完工。建造地基挖掘出来的大量泥土后来用来填海建造了曼哈顿下城西侧的砲台公園城。建筑的总投资为四亿美元。世界贸易中心作为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的头衔並沒有維持很久,很快就被芝加哥的威利斯大廈取而代之,但仍然是紐約最高的建築。 整个建筑群位于纽约内市金融区的中心,含有124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在一号大楼(-zh:北楼;zh-hans:北楼;zh-tw:北塔-)第106和107层上有世界之窗餐厅。在二号大楼(-zh:南楼;zh-hans:南楼;zh-tw:南塔-)的第107层则有观景台。这两座最高楼合稱為「世貿雙子星大樓」。建筑群的其它建筑包括世贸中心万豪大酒店、四号、五号和六号。其中六号楼是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的办公楼。所有这些建筑都是在1975年至1981年间建造的。最后建成的7号楼是1985年完工的。1976年拍摄的《金刚》中有些场景含有世界贸易中心。1974年8月7日上午,鋼索人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在此表演高空走鋼索一舉成名。1975年2月13日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火灾。1993年2月26日世界贸易中心被炸。1998年港口事務管理局决定私有化世界贸易中心,把它租给私有企业管理。2001年7月拉里·希尔弗斯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租借人。 9/11委员会官方报告称2001年9月11日晨,在一次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基地組織成员劫持两架波音767分别撞入世界贸易中心的南北两楼。在燃烧56分钟后-zh:南楼;zh-hans:南楼;zh-tw:南塔-(2号楼)倒塌。半小时后-zh:北楼;zh-hans:北楼;zh-tw:北塔-(1号楼)也倒塌。这次袭击共造成2996人死亡。(部分人并不认同9/11委员会的报告,见911阴谋论) 当日后来7号楼也倒塌。其它楼虽然没有倒塌但是由于创伤严重,无法修理而被拆除。世界贸易中心原址的清理和拆除工作持续了八个月。原址上重建的第一座楼是7号楼,于2006年5月启用。 具有的于2001年11月成立,监督重建过程,组织投标选择建筑和纪念馆的设计。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Memory Foundations)被选为基本方案,其中包括一座541米高的新一號樓、三座沿教堂街的办公楼、以及设计的纪念馆。.

新!!: 帝国大厦和世界贸易中心 · 查看更多 »

九一一袭击事件

九一一袭击事件(亦稱“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简称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基地组织承認發動;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许多人死亡;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另外劫机者亦迫使第3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zh-hans:阿灵顿县;zh-tw:阿靈頓郡;zh-hk:阿靈頓縣-的五角大楼,此一袭击地点临近华盛顿特区。在劫机者控制第4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最终第4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zh-hans:索美塞特县;zh-tw:桑莫塞郡;zh-hk:索美塞特縣;-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4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世貿現場中,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749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或失踪。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其中有87个不同国家的公民。另外根據验尸官确认,至少有1人因暴露于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烟尘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其他国家也加强反恐立法,并扩大执法权。美国一些证券交易所在袭击发生後的當週內都处于关闭状态,股市在重新开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险相關類別的股票。价值數十亿美元的办公场所在这次袭击中被摧毁,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曼哈顿下城经济乃至於美國经济帶來严重破坏。 而五角大楼的损毁部分在1年内清理并修复完毕,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楼罹难者纪念园。2006年一幢新办公楼于世界贸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貿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楼原名为“自由塔”,高1,776-zh-hans:英尺;zh-hant:英呎-(541-zh-hans:米;zh-hant:公尺-),2009年改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2014年完工,成为美国第一高楼,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还将建造另外3座大楼,但最终因故延期。 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後,美国本土首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外国势力首次对美国领土造成重大傷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踪的总人數至少有2,996人,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新!!: 帝国大厦和九一一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建筑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新!!: 帝国大厦和建筑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帝国大厦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地標

地標是指某地方具有獨特地理特色的建築物或者自然景觀地形,遊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圖而認出自己所在之處,例如摩天大樓、購物中心、會議中心、飯店、娛樂場所、體育館、劇院、學校、博物館、紀念碑、廣場、鐘樓、市政廳、教堂、寺廟、清真寺、雕像、車站、機場、發電廠、天線、煙囪、水壩、水塔、燈塔、橋樑等公共建設。.

新!!: 帝国大厦和地標 · 查看更多 »

北美原住民

#重定向 美洲原住民.

新!!: 帝国大厦和北美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英:public transport;美:public transportation),或称大眾运输(mass transit),泛指所有向大眾開放、並提供運輸服務的交通方式,通常是作為一種商業服務付費使用,但也有少數免費的例外狀況。公共交通系统由通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車及轨道交通、渡輪、索道等交通方式。如再進一步分類,公共--运输包括人员与货物运输两个方面,而公共--交通则只是指人员运输方面,且限于都市区范围的人员运输,在一些場合中,公共--交通同義於公共--運輸。 為公眾提供快速运输服务的公共交通被稱作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統(mass rapid transit);依照各地中文用法的不同,台灣稱為「大眾運輸系統」或「大眾運輸工具」,中国大陆稱為「快速--公交」,香港則稱為「集體運輸系統」。此外,中国大陆流行将「公共交通」簡稱為「公交」,同时也将公共汽车、电车簡稱為「公交」,如北京的公共电、汽車會稱為「北京公交」等。.

新!!: 帝国大厦和公共交通 · 查看更多 »

克萊斯勒大廈

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座裝飾風藝術式的摩天大樓,位於曼哈頓東部42街與萊辛頓大道的交叉口。克萊斯勒大廈的高度為,"." Turtle Bay Association.

新!!: 帝国大厦和克萊斯勒大廈 · 查看更多 »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是北美航空公司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上单翼、双垂尾、双发中型轰炸机。.

新!!: 帝国大厦和B-25米切尔型轰炸机 · 查看更多 »

第五大道

五大道(Fifth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北抵第138街。由於第五大道位於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东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这条街道为界而加以东西的称呼。(例如第五大道以西的十街就称为西十街)。 第五大道上景點眾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特朗普大厦、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等。此外,由於中央公园附近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术馆、索羅門·古根漢美術館、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等著名的美术博物馆等,因此被称为“艺术馆大道”(Museum Mile)。在之间的第五大道,則被稱為「夢之街」,因為這裡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是高级购物街区。据統計,第五大道的租金在世界上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昂貴。 第五大道也是纽约市民举行庆祝活动的传统途径路线,在夏季的星期日是禁止汽车通行的步行街。.

新!!: 帝国大厦和第五大道 · 查看更多 »

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或綠建築(Green Building),是指本身及其使用過程在生命週期中,如選址、設計、建設、營運、維護、翻新、拆除等各階段皆達成環境友善與資源有效運用的一種建築。換言之,綠色建築在設計上試圖從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這需要設計團隊、建築師、工程師以及客戶在專案的各階段中緊密合作。而綠色建築的實作擴充並補足古典建築設計對於經濟效益、實用性、耐用度以及舒適度方面的不足。 相近觀念為自然建築,是指正常用於較小的比例,並偏向集中於使用當地所可取用的材料。其他常見的用詞包括了永續設計及綠色建築物。 現代的綠色建築已經不止單純的建築,也包括建築材料以及建築方式等,綠色建築與電梯也存在關聯。.

新!!: 帝国大厦和綠色建築 · 查看更多 »

經濟大蕭條

#重定向 大萧条.

新!!: 帝国大厦和經濟大蕭條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帝国大厦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

纽约州(State of New York),暱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首府是奧爾巴尼,由上州、紐約市及郊縣(下州)所組成。 纽约州西部及北部与加拿大接壤,东邻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即“新英格兰三州”)和大西洋,南接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西北部連接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通常人们说起纽约州时不能像称呼美国绝大多数州那样省略最后的“州”(State)字,因为简单地说纽约多指纽约市。.

新!!: 帝国大厦和纽约州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帝国大厦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帝国大厦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摩天大樓

#重定向 美國摩天大樓列表.

新!!: 帝国大厦和美國摩天大樓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帝国大厦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各州昵称列表

關於美國各州暱稱列表: 暱稱 Category:暱稱.

新!!: 帝国大厦和美国各州昵称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国家历史名胜(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是指由美国政府因其历史重要性而予以官方认可的建筑、遗址、建筑群或物体。美国国家史迹名录收录的超过80000处史迹中,只有约2430处獲国家历史名胜收录。 * Category:紀念物保存 Category:美國地標 pt:Marco Histórico Nacional.

新!!: 帝国大厦和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 查看更多 »

美国独立日

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是為紀念在1776年7月4日於大陸會議中宣佈獨立宣言所成立的節日。这一天是美国宣布从大英帝國宣告独立的日子,故独立日也是美國的國慶日。 在7月4日這一天,美國會舉辦許多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敲響位於費城的自由鐘。在各地也會舉會各項慶祝活動,像是放烟火、花車遊行、節慶遊行、烧烤、野餐、举办音乐会、棒球赛、以及家庭聚会等。.

新!!: 帝国大厦和美国独立日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帝国大厦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帝国大厦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伊州,為库克县縣治,东临密歇根湖,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紐約、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也是美國第二繁忙的机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风城”等。 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7位。.

新!!: 帝国大厦和芝加哥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帝国大厦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装饰风艺术

装饰風艺术(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另有“装饰派艺术”、“装饰艺术”、“艺术装饰风格”、“装饰艺术风格”等等译名。装饰风艺术(Art Deco) 名字取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装饰工业展,是法语Arts Décoratifs的简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装饰风艺术的多种风格已经出现在巴黎和布鲁塞尔。 “装饰艺术”是一种芜杂的风格,其渊源来自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从纵向的角度说,装饰风艺术似乎继承新艺术而来;从横向上看,它又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的现代运动并行发展并互相影响,尽管两者存在着本质分歧。一般说来,现代主义设计带有精英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立场,强调为大众服务,尤其是强调为中下阶层的劳动者服务,对装饰本身兴趣并不大,甚至怀有痛恨的态度。装饰风艺术却继承并维护了长期以来为赞助人服务的传统,其设计面向的对象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采用的材料是精致、稀有、贵重的,尤其强调装饰别致优雅,与上层阶级的品味相符合。参阅: 装饰风艺术影响了建筑,家具,珠宝,时装,汽车,电影院,火车,海洋轮船和日常用品的设计,如收音机和吸尘器。Hillier 1968, p. 12.Art Deco是法文Arts Décoratifs的缩写,来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装饰工业展(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它将当时精湛工艺和丰富材料与现代主义风格相融合。在其鼎盛时期,装饰风艺术代表了奢华,魅力,繁荣和对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信心。 装饰风艺术是是多种风格的结合体,作品本身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对现代的渴望而结合在一起。最开始,装饰风艺术深受立体派大胆的几何形式的影响,随后,野兽派和俄派芭蕾的鲜艳色彩,路易菲利普和路易十六时代最新的家具工艺,甚至来自中国和日本、印度、波斯、古埃及和玛雅艺术都浇灌了这个新兴的风格。它以精妙的技巧、罕见和昂贵的材料闻名,例如乌木和象牙。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也是装饰风艺术的代表。 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时期,装饰风艺术风格变得更加柔和,镀铬,不锈钢和塑料等新材料开始被使用。这种新风格名为摩登艺术(Streamline Moderne),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它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弯曲形状和光滑,抛光的表面。装饰风艺术称得上是第一批真正的“国际化”的艺术风格,但是它的辉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就结束了,现代主义和建筑中的“国际风格”等更加简洁的风格更占主导地位。 “装饰艺术”是一種重裝飾的藝術風格,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Art Deco这个词虽然在1925年的博览会创造,但直到1960年代对其再评估时才被广泛使用,其实践者并没有像风格统一的设计群落那样合作。 它被认为是折衷的,被各式各样的资源而影响:.

新!!: 帝国大厦和装饰风艺术 · 查看更多 »

西爾斯大樓

#重定向 韋萊集團大廈.

新!!: 帝国大厦和西爾斯大樓 · 查看更多 »

西雅圖夜未眠

《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是一部在1993年出品的美國電影,该片受到影片《金玉盟》启发,使用了其主题曲,并且在关键场景有《金玉盟》中經典的片段。男女主人公要在帝国大厦楼顶相见,但是女主角在路上被车撞伤。.

新!!: 帝国大厦和西雅圖夜未眠 · 查看更多 »

赫伯特·胡佛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曾為自己取漢名胡華,中國大陸後來改譯為胡佛,第31任美国总统。共和党籍。除从事政治外,还是采矿工程师和作家。曾任沃伦·G·哈定和卡尔文·柯立芝两届总统的商务部长,其间打出“经济现代化”的旗号推动政府干预经济。1928年大选,此前从未经选举而担当政府职位的胡佛轻松赢得党内提名,并在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乐观气氛中完胜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史密斯当选总统。他是美国迄今为止由内阁部长直接升为总统的唯一一人,也是迄今唯一能够流畅使用汉语的美国总统。 胡佛作为专业工程师,奉进步主义思潮所提倡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为圭臬,深信政府和经济充斥着低效与浪费,其改善则需籍由有关专家对这些问题的识别并解决。当选八个月后,1929年10月,华尔街金融恐慌爆发。胡佛试图通过市场的自由運作来战胜随后而来的大萧条,但他的政策在其任期内并未带来任何起色。 1932年美國經濟很差,但胡佛依然有大多數報紙的支持,因報社老闆多為共和黨人,但总统选举最終仍被富兰克林·罗斯福所击败,結束共和黨自1860年來的長期執政。历史学家大多相信胡佛输掉连任主要是因为他未能抑制经济下滑和人们对禁酒法的普遍反对。胡佛的其他缺点还包括缺乏吸引对选民的魅力,以及不善于与其他政治家合作等。因此,在今天对美国总统的历史排名中,胡佛的排位通常都很低。.

新!!: 帝国大厦和赫伯特·胡佛 · 查看更多 »

閣樓

閣樓是建築物上部架起的一層矮小的樓層,在屋頂之下,建築面積只有三分之一而已,多用作為儲藏雜物。.

新!!: 帝国大厦和閣樓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和渥太华河汇合处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内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l」,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也是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使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60.5%,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拥有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奧運會后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超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新!!: 帝国大厦和蒙特利尔 · 查看更多 »

金刚 (1933年电影)

《金刚》(King Kong)是一部1933年的黑白怪兽电影。本片由雷电华影业公司制作发行,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和欧内斯特·B·舍德萨克(Ernest B. Schoedsack)执导,菲伊·雷和罗伯特·阿姆斯特朗主演。该电影在当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对后来的怪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多部衍生作品。.

新!!: 帝国大厦和金刚 (1933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金剛 (2005年電影)

是2005年上映的冒險電影,作為1933年上映的經典同名電影《金剛》的翻拍,描述人類來到一座秘境島嶼拍攝電影時,遇見島嶼上的巨大猩猩「金剛」。電影由彼得·傑克森所執導,娜歐蜜·華茲、傑克·布萊克、安卓亞·布洛迪和安迪·瑟克斯等演員演出。 電影在紐西蘭進行拍攝,於2005年12月14日時在北美上映,最後獲得5.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不但票房取得優異成績,還作為2005年票房第五高的電影,家庭DVD發行也獲得將近1億美元的收入。電影獲得多數讚賞多數評價稱讚其視覺效果、演出、以及奇觀感都超越1933年電影版本。 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電影分別獲得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三個獎項,包括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新!!: 帝国大厦和金剛 (2005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金玉盟

《金玉盟》(英文:An Affair to Remember),是加里·格兰特和黛博拉·寇兒於1957年主演的影片,导演是里歐·麥考瑞(Leo McCarey)。 美国电影学院将这部影片评价为史上最受欢迎的浪漫影片之一。 本片翻拍自同一導演在1939年由Irene Dunne和Charles Boyer主演的影片《Love Affair》,本片与《Love Affair》的场景几乎完全一樣。兩片劇本相同,均由Delmer Daves和Donald Odgen Stewart撰写。 本片的主題曲《An Affair to Remember (Our Love Affair)》也很受歡迎。由哈利·華倫作曲,Leo McCarey 和 Harold Adamson 作词。片头歌曲由Vic Damone演唱,并且在片中由黛博拉·寇兒所饰演的一个夜总会的歌手所演唱。Marni Nixon是黛博拉·寇兒的代唱,她也曾在影片《國王與我》中为黛博拉·寇兒代唱。.

新!!: 帝国大厦和金玉盟 · 查看更多 »

探照灯

探照灯,是一種裝置,具有強大的光源以及一面能將光線集中投射於特定方向的凹面鏡,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的用途。考慮裝置的體積、重量與操作方便,探照灯多數附有腳架或是可移動的載具,大型探照灯甚至有專用的卡車做為載具。.

新!!: 帝国大厦和探照灯 · 查看更多 »

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

《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又名Percy Jackson & the Lightning Thief)是一部於2010年上映的奇幻電影,為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編劇。電影根據由雷克·萊爾頓所著的小說《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改編,該小說為《波西傑克森》系列中的首部作品。羅根·勒曼飾演波西·傑克森,而其他演員包含布萊德·傑克森 、亞歷珊卓·妲妲里奧、傑克·阿貝爾、蘿莎瑞·道森、史提夫·庫甘、鄔瑪·舒曼、、凱文·麥克基德、西恩·賓及皮爾斯·布洛斯南等人。該片於2010年2月12日由二十世紀福斯在美國劇院發行。 該片的製片預算為9,500萬美元。於北美的首映週末,《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進帳3,880萬美元,位居票房排名第二.

新!!: 帝国大厦和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 · 查看更多 »

情人节

情人节(Valentine's Day),在每年的公曆2月14日。在这一天,有些人會贈送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例如會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等,表達心意。近年,情人節被指過於「」。基於宗教理由,南亞和中東等某些地區,情人節的相關活動受到規範。.

新!!: 帝国大厦和情人节 · 查看更多 »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新!!: 帝国大厦和战斗机 · 查看更多 »

春节

#重定向 春節.

新!!: 帝国大厦和春节 · 查看更多 »

海外華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紀从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僑居海外的華人(华僑)。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新!!: 帝国大厦和海外華人 · 查看更多 »

摩天大樓

摩天大樓又稱高樓、高層大樓,是指具有相當高度的大樓(大廈)型式高層建築物。起初為10至20層的建築,但是現在通常指超過50層的大廈。隨著高層建築在各地不同的發展,各地對摩天大樓的定義也略微不同。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認為,高度在300公尺以上的建築稱為超高層建築。在日本,法規定義超過60公尺就屬於超高層建築;在美國,則普遍認為500英呎(152公尺)以上的建築為摩天大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定:建築高度超過100公尺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建築。.

新!!: 帝国大厦和摩天大樓 · 查看更多 »

曼哈頓

曼哈頓(Manhattan)是美國紐約市5個行政區之中最人口稠密的一個,與紐約縣(New York County)範圍相當。這個行政區主要由一個島組成,並被東河、哈德遜河以及哈林河包圍,並同時包括鄰近的一些小島嶼和唯一在北美本土大陸上的飛地大理石山。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所在地。下曼哈頓的華爾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高達1.2萬億的本地生產總值,並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它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全世界最昂貴之一,許多跨國企業也在此設立總部。 紐約縣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縣。根據2010年的美國人口調查,它擁有1,585,873的居民,面积,即平均每平方英里有69,071的人口(26,668人/km²),也使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它也是全國其中一個最富有的地方,在2005年便有超過$100,000的GDP。它是紐約市僅次於布魯克林和皇后區後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卻是面積最小的。 由於每年有高達5,000萬的遊客到訪紐約市,故曼哈頓的不少景點都是世界知名的。其中,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和「世界的中心點」的時代廣場是璀璨奪目的百老匯劇院的中心點、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行人過路處 以及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點。這個行政區也擁有很多世界知名的橋樑、摩天大廈以及公園;曼哈頓華埠是整個西半球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格林尼治村的石牆酒吧被認為是LGBT權利運動的催化劑。曼哈頓也同時擁有大量的高中和大學,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學府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以及洛克斐勒大學。由於紐約市是於曼哈頓的南端創立,故此紐約市政府的所在地紐約市政廳也位於此。.

新!!: 帝国大厦和曼哈頓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Empire State Building帝國大廈帝国州大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