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嵩岳寺塔

指数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陽街道境内的嵩山南麓,是一座密檐式佛塔。该塔建成于北魏正光(520年~525年)年间,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密檐塔,同时该塔也被认定为中国其他密檐式塔的原型。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该塔定名为嵩岳寺塔。该塔平面呈十二角形,在中国境内的密檐式塔中仅此一例。嵩岳寺塔通高39.8米,由下至上分别由台基、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内有塔室,塔室下有地宫。塔檐共有15层,塔刹内有2座天宫。20世纪80年代末的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从天宫和地宫当中发掘出大量文物。1961年,嵩岳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嵩岳寺塔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3 关系: 十二边形叠涩塔刹太室阙宣武帝寺庙密檐式塔少林寺少林寺塔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中岳庙中國世界遗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人行道彌勒菩薩北魏北魏孝明帝初祖庵嵩山嵩岳寺塔唐宋唐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边形元诩石灰岩砂岩罐子眉毛瓦当瓷器登封市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隋文帝须弥座袈裟鸳鸯黏土郑州市鑲嵌释迦抛物线柱础...板瓦梁思成正光比丘水滴汉白玉河南省治平朱丹會善寺明清浮雕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十二边形

在幾何學中,十二邊形是指有十二條邊和十二個頂點的多邊形,其內角和為1800度。十二邊形有很多種,其中對稱性最高的是正十二邊形。其他的十二邊形依照其類角的性質可以分成凸十二邊形和非凸十二邊形,其中凸十二邊形代表所有內角角度皆小於180度。非凸十二邊形可以在近一步分成凹十二邊形和星形十二邊形,其中星形十二邊形表示邊自我相交的十二邊形。而一般的十字形為凹十二邊形常見的一個例子。.

新!!: 嵩岳寺塔和十二边形 · 查看更多 »

叠涩

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 叠涩法主要用于早期的叠涩拱,砖塔出檐,须弥座的束腰,墀头的拔檐。.

新!!: 嵩岳寺塔和叠涩 · 查看更多 »

塔,又稱八角塔,是一种常见的东方传统建筑。 東亞最早形式的塔是中国的重楼,往後逐步演變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的塔,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在建筑学层面,塔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而在古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也有類似的建筑形式,稱作舍利塔,是佛教僧侶用作埋骨之用,在英語世界很多時也被歸類成塔的一種,但其功能則與東亞傳統的塔截然不同。.

新!!: 嵩岳寺塔和塔 · 查看更多 »

塔刹

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的引申义为“佛国”。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是“无塔不刹”。印度的窣堵坡传入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的结合演化中,塔刹成为塔顶攒尖收尾的重要部分。 塔刹作为塔显著的标志,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一般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 Category:塔 Category:建築構件.

新!!: 嵩岳寺塔和塔刹 · 查看更多 »

太室阙

太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中岳庙前500米处,是中岳庙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门。.

新!!: 嵩岳寺塔和太室阙 · 查看更多 »

宣武帝

#重定向 魏宣武帝.

新!!: 嵩岳寺塔和宣武帝 · 查看更多 »

寺庙

寺庙,即寺院(佛寺)與庙宇的合称,有時統稱為廟、廟宇,台灣常稱宮廟,一般專指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贤哲、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實際上不限於佛寺與廟宇,還包括祠、道觀等。功能包括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的寺廟。一般所稱寺廟不包括祭祀祖先的家廟,但一些名人的家廟由於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同時有著寺廟的性質。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三教合流、佛道雙修、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寺廟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寺廟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新!!: 嵩岳寺塔和寺庙 · 查看更多 »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与楼阁式塔的不同是塔檐比楼阁式塔的多且密,为砖石结构。密檐式塔的第一层特别高,设有门窗,多雕刻佛像或佛经故事。密檐式塔多为实心塔,也有的中空,开有通气口。但塔内没有阶梯,一般不做登临之用。 密檐式塔是与东汉或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早期的密檐塔由于不设斗拱塔檐不能伸出太长,北京房山区云居寺石经山上的唐代密檐式塔就属于这种。 还有一种塔外部是密檐式,内部为楼阁式。这样的塔多是砖塔,在密檐式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内部是楼阁式,可以登塔观临。这类塔建造起来比楼阁式或密檐式都要复杂,所以自北魏初始,经唐、辽、金后就走入低潮,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

新!!: 嵩岳寺塔和密檐式塔 · 查看更多 »

少林寺

少林寺,是位于中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于其座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余年。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在文化意义上早已超脱佛寺建筑艺术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学国粹为代表,涵盖禅、意、艺、医的少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和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少林寺在中国对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少林文化远播四海、广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少林寺以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民众及名流、政要、高僧、佛友等各阶层人士前来观光、拜访、朝圣、交流。 目前,少林寺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低碳生态景区、中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另外,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天地之中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现任住持是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法嗣(宗承西来堂)释永信大和尚。.

新!!: 嵩岳寺塔和少林寺 · 查看更多 »

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的西侧,这里是少林寺历代德高望重的僧侣的坟墓。这些僧侣圆寂后,他们的骨灰(尸骨)被放入地宫,然后在上面造塔,塔的大小、高低和层数的多少是由僧侣们生前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和功德大小来决定的,但也有一些身骨塔和衣钵塔。少林寺塔林是中国佛教道场中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群。现存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砖石墓塔240多座,整个塔林占地约14000平方米。少林寺塔林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新!!: 嵩岳寺塔和少林寺塔林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嵩岳寺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重定向 国家文物局.

新!!: 嵩岳寺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 查看更多 »

中岳庙

中岳庙,道教著名宫观,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太室山东麓,始建于秦代,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也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居中原各祠宇之冠,亦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包括中岳庙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嵩岳寺塔和中岳庙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嵩岳寺塔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新!!: 嵩岳寺塔和世界遗产 · 查看更多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本列表目前包括36个国家的世界遗产。 在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国家順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列,基本按照国家英文/法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個別国家遗产项目依照列入世界遗产时间排列,但由於官方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可能与當前官方顺序不一致。 说明: 依照,世界遗产所在地区共分为五类:.

新!!: 嵩岳寺塔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 查看更多 »

人行道

人行道(行人專用道)是專門為了行人而鋪設的道路。.

新!!: 嵩岳寺塔和人行道 · 查看更多 »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梵文:मैत्रेय ;巴利文:),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或彌勒佛。 三世佛又稱三寶佛、縱三世佛之一未來佛彌勒佛 在大乘佛教中稱他現為等覺菩薩,也有稱為妙覺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大乘經典中又常稱為阿逸多菩薩。他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以《瑜伽師地論》為代表,而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新!!: 嵩岳寺塔和彌勒菩薩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新!!: 嵩岳寺塔和北魏 · 查看更多 »

北魏孝明帝

#重定向 魏孝明帝.

新!!: 嵩岳寺塔和北魏孝明帝 · 查看更多 »

初祖庵

初祖庵,又称“面壁庵”,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西北约一公里处的五乳峰下的一个小山丘上。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宋代人为纪念少林寺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初祖庵三面临涧,古树掩映,乃山中胜境。.

新!!: 嵩岳寺塔和初祖庵 · 查看更多 »

嵩山

嵩山古名又称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最高峰连天峰高达1512米,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中岳嵩山无论从自然地质还是文化遗存上,都堪称五岳之尊、万山之祖。 1982年,嵩山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嵩山少林景区又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嵩山是儒释道共处的圣地之一,不仅是中国道教圣地,汉传佛教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新儒教的诞生地。.

新!!: 嵩岳寺塔和嵩山 · 查看更多 »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陽街道境内的嵩山南麓,是一座密檐式佛塔。该塔建成于北魏正光(520年~525年)年间,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密檐塔,同时该塔也被认定为中国其他密檐式塔的原型。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该塔定名为嵩岳寺塔。该塔平面呈十二角形,在中国境内的密檐式塔中仅此一例。嵩岳寺塔通高39.8米,由下至上分别由台基、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内有塔室,塔室下有地宫。塔檐共有15层,塔刹内有2座天宫。20世纪80年代末的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从天宫和地宫当中发掘出大量文物。1961年,嵩岳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嵩岳寺塔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嵩岳寺塔和嵩岳寺塔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唐朝.

新!!: 嵩岳寺塔和唐 · 查看更多 »

唐宋

唐宋可以指:.

新!!: 嵩岳寺塔和唐宋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嵩岳寺塔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者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新!!: 嵩岳寺塔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八边形

在幾何學中,八邊形,又稱八角形是指有八條邊和八個頂點的多邊形,其內角和為1080度。八邊形有很多種,其中對稱性最高的是正八邊形。其他的八邊形依照其類角的性質可以分成凸八邊形和非凸八邊形,其中凸八邊形代表所有內角角度皆小於180度。非凸八邊形可以在近一步分成凹八邊形和星形八邊形,其中星形八邊形表示邊自我相交的八邊形。.

新!!: 嵩岳寺塔和八边形 · 查看更多 »

元诩

#重定向 魏孝明帝.

新!!: 嵩岳寺塔和元诩 · 查看更多 »

石灰岩

石灰岩(灰石)(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 石灰岩是喀斯特地形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一種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石灰岩中常混入白云石、石膏、菱镁矿、黄铁矿、蛋白石、玉髓、石英、海绿石、萤石等。纯石灰岩中混入物一般少于5%。.

新!!: 嵩岳寺塔和石灰岩 · 查看更多 »

砂岩

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絕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成分有關,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 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例如石英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 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

新!!: 嵩岳寺塔和砂岩 · 查看更多 »

碗是比较深的圓形的容器,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但有时也视为艺术品,碗因為其體積較鍋、盂小而可用手端盛。 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据此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是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它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自古代的泥製容器,有陶瓷、木、石、壓克力、玻璃、琉璃、椰子等材料,製作精美的骨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愛。.

新!!: 嵩岳寺塔和碗 · 查看更多 »

是一种建筑材料,外观呈长方体小块状,为构成墙体主要材料。由于磚的制作过程需要消耗耕地和大量的能量,目前正在逐步淘汰,代之以混凝土砌块。 广义上,呈长方体状的建筑装饰材料也冠以“砖”的名字,比如瓷砖。.

新!!: 嵩岳寺塔和磚 · 查看更多 »

罐子

罐是指那些开口较大、一般为近圆筒形的器皿,制造材料可以是陶瓷、金属、玻璃及塑料等,可用来盛物、汲水、烹煮等用途。通称为罐子。.

新!!: 嵩岳寺塔和罐子 · 查看更多 »

眉毛

眉是位於眼睛以上,順著眉弓的形狀而長出來的粗糙毛髮。.

新!!: 嵩岳寺塔和眉毛 · 查看更多 »

瓦当

当,日本稱為鐙瓦,是屋檐最前面的圓形瓦,位於筒瓦之前,主要用于保护木制飞檐、排水防水、美化屋面轮廊。上带花纹垂挂原型,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有云头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植物紋等吉祥圖案,在日本、琉球還有以家紋為圖案的,是精致的艺术品。.

新!!: 嵩岳寺塔和瓦当 · 查看更多 »

瓷器

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1400℃)的窯內烧製。 瓷器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晋或隋唐(目前有争议),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窯爐內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而產生不同色彩,即窯變。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來瓷器通过各种贸易管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會被視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新!!: 嵩岳寺塔和瓷器 · 查看更多 »

登封市

登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登封之名由武周女皇帝武则天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处嵩山南麓,东北临省会郑州,西北靠古都洛阳。辖域东西长约56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面积1220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人口65.52万人。母语是中原官话河南方言。 登封市不仅境内的文物及古遗址遗迹不胜枚举,而且是少林功夫源起地少林寺的所在地,是中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近年又相继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少林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嵩山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新!!: 嵩岳寺塔和登封市 · 查看更多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天地之中”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包括周公測景台和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该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汉至清,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遗产。.

新!!: 嵩岳寺塔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 查看更多 »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新!!: 嵩岳寺塔和隋文帝 · 查看更多 »

须弥座

须弥座是東亞传统建筑和雕塑的基座,宫殿、寺庙、塔、华表、石碑、石狮子、门墩都有须弥座造型。须弥座源于印度佛教,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有独尊与稳固之意,因此须弥座上经常雕刻有佛像造型和佛教故事。 须弥座平面通常呈方形,上下宽,中间逐层收窄,中间最窄的一层,称为束腰,束腰之下为仰莲花层,束腰之上层为伏莲花。 宋李诫《营造法式》定下须弥坐的规范:“叠砌须弥坐之制:共高一十三砖,以二砖并立,以此为例。自下一层与地平,上施单混肚砖一层,次上牙角砖一层,比混肚砖下龈收入一寸。次上罨牙砖一层,比牙角出三分。次上合莲砖一层,比罨牙砖收入一寸五分。次上束腰砖一层,比合莲下龈收入一寸。次上仰莲砖一层,比束腰出七分。次上壶门柱子砖三层,柱子比仰莲收入一寸五分。次上罨涩砖一层,比柱子出一分。次上上方涩平砖两层,比罨涩出五分。”。 典型的清代须弥座有6层,自下而上为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下枭刻仰莲花,上枭刻伏莲花。 须弥座已被广泛应用于非宗教的建筑物上,一般将座的四角及束腰等部位有雕刻(其他部位也常有花纹装饰)的石浮雕都划属这个范围。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就安装在碑身下须弥座的束腰上。.

新!!: 嵩岳寺塔和须弥座 · 查看更多 »

袈裟

袈裟(kāṣāya; kasāva; කසාවත)是佛教僧侣的衣物,在南传佛教为僧众的日常衣物,而在北传则多为特定场合下穿着的法器。.

新!!: 嵩岳寺塔和袈裟 · 查看更多 »

鸳鸯

鸳鸯(學名:Aix galericulata),又名鸂鶒、中國官鸭(英文:Mandarin duck)、乌仁哈钦、五彩鸳鸯、匹鸟、邓木鸟,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的一种水鸟。亦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説中。其中鴛指雄鳥,鴦指雌鳥。.

新!!: 嵩岳寺塔和鸳鸯 · 查看更多 »

黏土

黏土,俗作粘土,英語clay(均讀作--),是有黏性的泥土,一般指颗粒小於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硅酸铝盐矿物混合体。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等元素。 黏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

新!!: 嵩岳寺塔和黏土 · 查看更多 »

郑州市

郑州市是中国河南省的省会,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现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全市总面积7,567.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78.07平方公里,2012年市区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956.9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70.08万。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的郑州方言。 郑州曾是包括出生于新郑的中华人文始祖轩辕氏所领的有熊国以及夏朝、商朝、管国、郑国和韩国在内的这些部落联盟或国家部分时期建政或建都所在地,因此被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商代亳都算起,郑州已经有3600多年的城建史。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又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奉旨勘察芦汉铁路时来到郑州,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代发展进程。 郑州古代为“豫州”和“中州”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均为交通要塞,有“九州之中,十省通衢”之称,如今郑州北站仍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因商朝早期的都城在如今的郑州境内,郑州有“商都”的雅号。同时,郑州被认为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中国国务院确立的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因此“商都”也具有了“商业之都”的含义。郑州以打造都市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远景規劃到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1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

新!!: 嵩岳寺塔和郑州市 · 查看更多 »

鑲嵌

鑲嵌可以指:.

新!!: 嵩岳寺塔和鑲嵌 · 查看更多 »

释迦

#重定向 迦毗羅衛.

新!!: 嵩岳寺塔和释迦 · 查看更多 »

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骨盆入口的边缘。在骨盆入口和橫膈膜之间的空腔称为腹腔。腹腔的边界是腹腔壁。 在功能上,腹部是大部分消化道的所在,意味着消化吸收都在这里发生。在腹腔的消化道包括下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他重要的器官有肝、肾、胰和脾。 腹壁分为后,侧和前腹壁。它们的构造一样:最深的一层为腹膜外的脂肪,壁层腹膜,和一层筋膜,后者根据其不同的位置,覆盖物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如腹横筋膜,腰肌筋膜)。这些结构的表层,(但后腹壁缺少)的是三层肌肉,腹横肌(tranvserse abdominal muscle)、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而且女人的肚子少部份都可以大到比孕婦大十倍以上。.

新!!: 嵩岳寺塔和腹 · 查看更多 »

抛物线

抛物线是一種圓錐曲線。在一個平面内,拋物線的每一點Pi,其與一個固定点F之間的距離等於其與一条不經過此点F的固定直线L之間的距离。这固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固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新!!: 嵩岳寺塔和抛物线 · 查看更多 »

柱础

柱础(础:chǔ/ㄔㄨˇ、同《礎》)是柱的基座。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 其功用有三:将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传到地面;防水防潮;装饰。.

新!!: 嵩岳寺塔和柱础 · 查看更多 »

板瓦

板瓦是瓦的一种,并非平板,而是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仰瓦两侧称为瓦翅,瓦翅向上铺在屋顶为仰板瓦,其上可覆筒瓦,构成筒瓦屋顶,也可覆瓦翅向下的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 用于装饰檐口的板瓦,靠屋檐的一头则有垂尖式或鱼唇式装饰,称为滴水(宋代称重唇板瓦)。.

新!!: 嵩岳寺塔和板瓦 · 查看更多 »

梁思成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嵩岳寺塔和梁思成 · 查看更多 »

正光

正光(520年七月—525年六月)是北魏的君主孝明帝元詡的第三个年号,共计近5年。.

新!!: 嵩岳寺塔和正光 · 查看更多 »

比丘

比丘( भिक्षु,,bhikkhu),佛教術語,又譯為苾芻、苾礇、碹芻、備芻、比呼、比庫,意譯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煩惱、除饉、怖魔。佛教受具足戒之後的男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女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尼)。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為佛教四眾、五眾、七眾之一。漢地居民通常以和尚或沙門來作為比丘的通稱。.

新!!: 嵩岳寺塔和比丘 · 查看更多 »

水滴

水滴,是小量的水體,能以任何形態出現。 一支簡單的垂直管狀物體,慢慢流動液體到末端,便形成最容易出現的水滴。當氣態水份遇上冰冷的物體表面,冷凝作用便會發生,過度冷卻水蒸氣,霧化成水滴,結露的現象也是由於冷凝作用的關係。 數學上,垂直管狀物體末端水滴的最大可承受重量可以此計算: mg.

新!!: 嵩岳寺塔和水滴 · 查看更多 »

汉白玉

汉白玉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是一种石灰石形态,内含闪光晶体。因为从中国古代起,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所以称做汉白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汉白玉的产量约占所有大理石产量的30%。 汉白玉通体洁白,也曾用于雕刻佛像等;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为人像雕刻材料。传说中以色列的所罗门兴建聖殿时,就曾经从深百米的地洞里采集并动用了上千吨大理石。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附近的太行山麓是盛产汉白玉的矿脉,明清两代皇宫和皇帝陵寝建设所需要的汉白玉都是产自曲阳,现在曲阳仍然是石料和汉白玉雕刻制品的主要产地。 Category:水成岩 Category:石材.

新!!: 嵩岳寺塔和汉白玉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嵩岳寺塔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治平

治平可以指:.

新!!: 嵩岳寺塔和治平 · 查看更多 »

朱丹

朱丹(),中国大陆女主持人、演员、歌手、小时光创办人兼老板。.

新!!: 嵩岳寺塔和朱丹 · 查看更多 »

會善寺

會善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6公里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下,会善寺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

新!!: 嵩岳寺塔和會善寺 · 查看更多 »

明清

明清是中国明朝和清朝的二字并称,由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实行共和制前最後的两个大一统皇朝。.

新!!: 嵩岳寺塔和明清 · 查看更多 »

浮雕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艺术家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一般分为浅浮雕、高浮雕和凹雕3种。 浮雕艺术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庙和墓碑的雕塑,在中国的庙宇、洞窟和君王的陵墓也有许多浮雕艺术,著名的比如有昭陵六骏。 埃及的“负”浮雕,浮雕的形象沉入材料的平面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新!!: 嵩岳寺塔和浮雕 · 查看更多 »

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以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新!!: 嵩岳寺塔和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嵩岳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