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小西灣綜合大樓

指数 小西灣綜合大樓

小西灣綜合大樓(英文:Siu Sai Wan Complex)是香港一座多用途市政大樓,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小西灣道15號,毗鄰福建中學、中華基金中學、小西灣道及富怡道的交界位置,佔地4,400平方米,於2011年7月啟用,乃香港市區首座以綜合大樓而非市政大廈命名的同類型建築物。大樓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32 关系: 小西灣小西灣公共圖書館小西灣道小西灣邨巴士總站小西灣游泳池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華基金中學市政大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筑物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福建中學(小西灣)禮堂籃球場羽毛球香港香港小巴香港島香港巴士香港市區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舞台英语排球東區 (香港)東區區議會民政事務局局長民政事務總署會議室承建商曾德成

小西灣

小西灣位於香港東區,原來是柴灣的東面部份,也是香港島東部的盡頭,是島上的一個住宅區。人口約有8萬。其前身為英國情報中心和英國皇家空軍居住地。.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小西灣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公共圖書館

小西灣公共圖書館(英文:Siu Sai Wan Public Library)是香港一間公共圖書館,位於香港島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地下,在2011年6月27日啟用,佔地面積725平方米。.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小西灣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道

小西灣道(Siu Sai Wan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小西灣道全程是平路,雙向行車。小西灣道形狀似橫放的馬鞍,沿途經過小西灣各主要區域。小西灣道兩端都連接柴灣東部,其中一端在西面連接柴灣新業街以南的一段,而另一端則接駁柴灣道的東端。這條道路是由1989年至2000年期間分段建成,是因為要跟政府在小西灣規劃及發展進程同步,一共花了十多年時間才完全建成。 小西灣道有兩個巴士總站,一個在北面藍灣半島地下,是公共交通總站。另一個是露天的巴士總站,在小西灣邨商場。 小西灣道是小西灣最重要的道路,是前往柴灣和港九各區的必經之路。所有往來小西灣的巴士,都會行經小西灣道。.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小西灣道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邨巴士總站

小西灣邨巴士總站(英文:Siu Sai Wan Estate Bus Terminus)位於小西灣道小西灣廣場外,現在是一個以中途站為主的巴士總站。小西灣邨巴士總站曾經分為南、北兩翼,於九十年代是港島最大型交通總站之一。當時新巴路線多以南翼為總站,城巴和過海路線則使用北翼為主,但小西灣(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1年7月22日正式啟用後,所有以本總站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遷往至小西灣(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因此本總站一度沒有任何巴士路線為總站;北翼同時關閉,並改建為小西灣綜合大樓。雖然現時只有過海隧道巴士694線以此為總站,但本站人流仍然甚高。.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小西灣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游泳池

小西灣游泳池(英文:Siu Sai Wan Swimming Pool),是香港的一個公眾游泳池,位於香港島小西灣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一樓,為東區三個公眾游泳池之一,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在2011年7月4日啟用。.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小西灣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企業,主要從事房屋建築、國際工程外包、房地產開發、基礎建設及設計勘察業務。它是中國最大的房屋建築承包商、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集團及國際工程承包商,在2011年美國財富雜誌公布的2010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佔第147位。 其子公司及上市公司是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中建股份。它在2007年成立,並在2009年7月29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2009年世界股市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招股價為每股4.18人民幣,首日上市最高報6.53人民幣,比招股價高達52%。.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金中學

中華基金中學(The Chinese Foundation Secondary School,簡稱CFSS),位於香港柴灣小西灣富欣道9號。該校為一所英文直資男女中學,由中華歷史文化教育基金會於2000年興辦,強調「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學校特色是於中一及中二課程中加入「增益課程」,訓練學生基本共通能力。.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中華基金中學 · 查看更多 »

市政大樓

#重定向 香港市政大廈.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市政大樓 · 查看更多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英文: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LC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統籌香港的康樂體育、古物古蹟及文化藝術有關的活動和服務,現時約有10,000名職員。現任署長為李美嫦。.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查看更多 »

建筑物

建筑物一般指人们或为了其可观赏之形象、或为了其可使用之空间的,相对于地面固定且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人造物。它是建筑学或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汉语中,建筑物和建筑学都有时会被简称为“建筑”,从而引起某种程度的混淆。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建造出来的目的既侧重于得到人可以活动的建筑空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强调这点)或/和建筑物外部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比如城市中的市民广场);也侧重于获得建筑形象——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如纪念碑)或/和建筑物的内部形象(如教堂)。这其中,重在获得可使用的内部空间和/或可观赏的外部形象的建筑物往往是多数。那些并不重在获取内部空间也不重在获得外部形象,而是重在行使除前所述外的其它特定作用的人造物,则可能被称作“构筑物”或“构造物”,比如水坝、电线铁塔等。而有些则可能介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比如电视塔,一方面它重在电视信号的发射、一方面它也比较被人们重视于展示其外部形象。 人類藉著興建各種建築群,提供社會運作的空間或機能需求。它们往往都具备人能居住、宗教、商业、生产等活动的稳定空间,是人造自然的主体。.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建筑物 · 查看更多 »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英文:Ronald Lu & Partners,縮寫:RLP)於1976年成立,為一間由呂元祥博士(香港著名建築師,慈善家呂明才後人)開創的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總部位於香港,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均設有辦事處,僱員逾550名,當中逾70%職員持有「綠建專才LEED」資歷。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為建築設計、總體規劃及室內設計,項目範圍廣泛,包括文化及公共建設、教育、綜合發展、商業、住宅、酒店及零售及綜合運輸發展項目等。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在香港以至中國大陸等均有重點建築項目發展。近10年來,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獲得逾50個香港及國際奬項。.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查看更多 »

福建中學(小西灣)

香港福建中學(小西灣),簡稱福建中學(小西灣)(Fukien Secondary School (Siu Sai Wan)),原校在北角七姊妹道,是香港北角渣華道福建中學的分校,創立於1951年的西環,由旅港福建商會辦學團體在香港開辦,自1991年起為直接資助辦學。1997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特別安排,在柴灣小西灣創辦這所津貼文法中學,稱為福建中學(小西灣)。特首董建華曾到該校。而北角福建中學校舍在2000年9月遷往觀塘振華道,由政府全資興建。.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福建中學(小西灣) · 查看更多 »

禮堂

堂,是一座建築物內用作舉行儀式、社交活動的房間,其基本設施是要有一個舞台,令施禮的主持人,例如校長、司儀、神父等有效地向群眾溝通,而觀眾席多數的座位是可有可無的,即是桌和椅可以移走,或者排成一行一行。 禮堂是多功能活動室。 常見設有禮堂的地方.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禮堂 · 查看更多 »

籃球場

籃球場(Basketball court),籃球運動比賽場地。本條目所描述的籃球場以FIBA規則為主(包含FIBA被稱作業餘籃球時期以及FIBA成立以前的時期)包括NBA在內的各國職業籃球聯賽,他們所採用的球場規格如何,詳請查閱官方資料 FIBA舊稱業餘籃球協會,乃相對美國NBA職業聯賽的稱呼。現今職業聯賽不再專指NBA,FIBA也不再自稱業餘。事實上在1990以前世界上很早就不只NBA一個職業聯盟,各職業聯盟都有自己的規則打法。至於FIBA成立前的籃球場,此條目亦會稍加介紹。 2010年新制開始實施,在過渡期內兩種規格的球場都能看到。中國的CBA和台灣的SBL都從2010開始的球季改採新制。.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籃球場 · 查看更多 »

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揮擊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相較於性質相近的網球運動,羽毛球運動對選手的體格要求非常高,也講究耐力。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羽毛球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區

香港的市區是常見的區域總稱。在香港,香港人習慣以市區形容已經高度發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區及新市鎮來分辨不同地方。.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市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建築師學會(英文: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縮寫:HKIA)在1956年9月3日成立,是香港專業團體之一。現在,香港建築師學會共有約150位資深會員、近2,200名正規會員和逾500名聯繫會員和畢業生會員。 近年來學會更積極參與國際建築師協會、英聯邦建築師協會(CAA)和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等組織。學會每年舉辦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表揚會員的傑出建築作品。.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建築師學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舞台

舞臺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也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臺构成,它们有的可以升降。.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舞台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排球

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雙方各6名球員上場,隔著網子分立場地兩側,其目的在於用手擊球以令球落至對方場中地面而得分。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起,排球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排球起源於北美洲,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普及至全球各地。國際排球總會(FIVB)是國際間的排球運動管理組織,其屬下有220個會員成員國。 有些球類運動源自排球,著名的有沙灘排球、坐式排球、足排球等,其中沙灘排球自1996年起已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排球 · 查看更多 »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東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區區議會

東區區議會(Eastern District Council)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亦曾經是香港最大區議會,其地位由九龍東的觀塘區議會取代,負責就東區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此區議會由35名議員組成,香港政府將東區劃為35個選區,並由市民選出35名民選議員。最新一次的東區區議會選舉在2015年11月22日舉行。.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東區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局局長

#重定向 民政事務局#歷任首長.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民政事務局局長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總署

民政事務總署(簡稱民政總署或民政署;英語:Home Affairs Department,HA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促進政府與市民間的溝通,並協助發展地方行政,包括新界村代表選舉。現任民政事務總署署長為謝小華女士。 民政事務總署在全港十八區均設置了民政事務處,由民政事務專員主管;民政事務總署並負責管理各區的社區會堂/社區中心。.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民政事務總署 · 查看更多 »

會議室

會議室,主要用作開會、商談生意、交流意見、開記者會等的會議場地,每一間公司都應該最少有一間。 不過,有一些會議室其實是校長室、經理室、會客室、茶水間、樣板房、課室等,人稱「多用途會議室」。.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會議室 · 查看更多 »

承建商

承建商是指承包建築工程的一方,負責將建築師或者工程師的設計實體化,判头則為比较形象的说法。 每项工程一般情况下会通过招标确定一个总承建商,确定承建商的过程為外判,而由总承建商按照不同行业与施工特性再进行分判給分判商,承建商就被称為判头。 發展商選擇承建商的準則有多方面,未必一定是價低者得,承建商的往績、財政穩健狀況、各樣的能力都可能構成考慮因素。.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承建商 · 查看更多 »

曾德成

曾德成 (),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龍江鎮仙塘村,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第七至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90年至2008年)。.

新!!: 小西灣綜合大樓和曾德成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小西灣市政大廈小西灣市政大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