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射紋龜

指数 射紋龜

射紋龜(學名:Astrochelys radiata,英文名稱﹕Radiated tortoise)又名輻射龜,屬於陸龜科,瀕臨絕種的爬蟲類之一。原是馬達加斯加南部的特有種生物,後來被引入到留尼汪和模里西斯EMYSystem Species Page本種之所以瀕臨絕種,主要原因來自於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偷獵。 一隻名叫Tu'i Malila的射紋龜是有記載中最長壽的龜之一,牠出生於1777年前後,死於1965年5月19日,壽命最少有188歲。.

20 关系: 动物偷獵印度星龜學名安哥洛卡象龜乔治·肖仙人掌爬行动物留尼汪瀕危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草食動物馬島陸龜屬马达加斯加脊索动物陸龜棲息地毛里求斯愛思唯爾曲颈龟亚目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射紋龜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偷獵

偷獵,或稱盜獵,在傳統上被定義為非法狩獵或捕捉野生動物的行為,並經常與土地使用權利發生關係。 自1980年起,「偷獵」一詞也開始被用以指稱非法收割野生植物。.

新!!: 射紋龜和偷獵 · 查看更多 »

印度星龜

印度星龜(學名:Geochelone elegans)是一種陸龜科象龜屬的生物,在南亞次大陸南部的印度、巴基斯坦及斯里蘭卡的乾旱地區生活。由於印度星龜的外形美麗,龜殼呈獨特的星形放射紋,故此深受陸龜愛好者的歡迎。.

新!!: 射紋龜和印度星龜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射紋龜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安哥洛卡象龜

安哥洛卡象龜(學名:Astrochelys yniphora)又名馬達加斯加陸龜,是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特有的一種龜,屬於陸龜科的一員。目前被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為一級保育動物。法國動物學家 Léon Vaillant在1885年首次描述此一物種,其前腳間的胸甲突出像犁耙狀。牠們的龜殼堅硬,高拱及呈褐色,每一塊龜板上都有同心環。雄龜較雌龜大 。.

新!!: 射紋龜和安哥洛卡象龜 · 查看更多 »

乔治·肖

乔治·肖(George Shaw,)是一名英國的植物學家及動物學家。.

新!!: 射紋龜和乔治·肖 · 查看更多 »

仙人掌

仙人掌是石竹目仙人掌科(學名:Cactaceae)的植物總稱,別名為仙巴掌、仙人扇、霸王樹。仙人掌具有相當豐富的形状和大小,並擁有優良的保水适应力,多數生長於沙漠及半沙漠等乾燥少雨環境,在地球上所有沙漠也可以發現。仙人掌為多肉植物的一類,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有127属共189600种。 仙人掌用途廣泛,可作观赏植物、饲用或饲料,以及其他食物來源(特别是它们的果实​​)。 胭脂紅是來自於生活在某些仙人掌的胭脂虫之产物。.

新!!: 射紋龜和仙人掌 · 查看更多 »

爬行动物

行綱(学名:Reptilia)动物通稱爬行動物、爬行類、爬蟲類,是一類脊椎動物,屬於四足總綱的羊膜動物,是包括了龟、蛇、蜥蜴、鳄、鸟类及史前恐龙等物种的通称。 本分类过去傳統上包含了史前的似哺乳爬行动物,却没有包含恐龙及似哺乳爬行动物的现存后代——鸟类及哺乳类,而使其成为并系群。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鳄鱼与鸟类的关系更亲近,因此,现代爬行動物必须包含鸟类才能组合成单系群,再与合弓纲组成单系群羊膜动物,因此有学者一度提出以蜥形綱取代传统的爬行纲,无论如何,也有分类学者选择重新定义爬行纲,即将鸟类包含进来,而原本归类于此的古合弓类则剔除出去,使本分类成为有效的单系群分类。 除了鸟类归类于鸟纲,其他現存的爬行動物都包含在以下4個目:.

新!!: 射紋龜和爬行动物 · 查看更多 »

留尼汪

留尼汪(La Réunion)是一座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島。為法国的海外大区之一,位置為。下辖一个省,即留尼汪省。東邊約190公里是模里西斯群島,西邊則與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相距650公里。 留尼旺島面積2,51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07公里。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島上高峰約3,019公尺,是為火山峰(鄰近內日峰死火山,標高3069公尺)。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內部山地為高山氣候,溫和涼爽。最熱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20℃。5至11月為乾季,11月至次年4月為雨季。 有歷史學家認為,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可能已在留尼汪島定居。1513年,留尼旺島被葡萄牙人發現。1649年,法國开始統治,在島上建立航海站,1810年由英國佔領,1815年英國將該島交還給法國,1848年定名為留尼旺島,1946年法國宣布留尼旺為海外省,目前是法国的海外大区之一。 除了留尼旺島外,留尼旺海外大区還統轄了5個島嶼︰新胡安島、歐羅巴島、印度礁、格洛里厄斯群島和特羅姆蘭島。前四個島之主權與馬達加斯加有爭議,最後一個島與模里西斯有爭議。 島上人口密度很高。除了法國白人外,還有華人、印度人和黑人,但由於法國禁止在人口普查中紀錄種族分布,各族的人口並無具體統計。 法語是官方語言,少數人通曉英語。94%人信奉天主教。首府(Préfecture)是位於島北岸的聖丹尼。 留尼汪岛的传统菜餚包括米饭, 豆类, 肉或者鱼, 尖椒。輔以香料,如说莪,柠檬草, 酸豆, 咖喱等。由於人口組成多元,料理呈現相當多樣,如用咖哩是受印度移民影響, 炒面是受中國移民影响, 用木薯或玉米做蛋糕則係非洲移民所致。 由於大多留尼汪岛的食品进口自法国, 现時亦有不少料理與法國本土一般。 經濟以農業、漁業、旅遊業為主,農業上主要種植經濟作物甘蔗、香草和天竺葵等,用以生產蔗糖、天竺葵精油;後者是許多法製精油與香水的產地。工業化程度較低,製糖為主要工業。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法國援助。貨幣使用歐元。 留尼旺島有小歐洲之稱,是度假勝地,留尼旺最著名的就是火山,目前仍有活火山拉夫艾斯經常爆發,而且噴出岩漿往往持續數月之久,為重要觀光景點。.

新!!: 射紋龜和留尼汪 · 查看更多 »

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一種保護狀況,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新!!: 射紋龜和瀕危物種 · 查看更多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縮寫:CITES)是一個在1963年時由「國際自然與天然資源保育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的各會員國政府所起草簽署,在1975年時正式執行的一份國際協約。這份協約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對野生動植物出口與進口限制,確保野生動物與植物的國際交易行為不會危害到物種本身的延續。由於這份公約是在美國的華盛頓市簽署的,因此又常被簡單稱呼為華盛頓公約(英文:Washington Convention)。.

新!!: 射紋龜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查看更多 »

草食動物

#重定向 食草动物.

新!!: 射紋龜和草食動物 · 查看更多 »

馬島陸龜屬

島陸龜屬(Astrochelys)是陸龜科下的一個屬。 其下的兩個物種均發現於馬達加斯加,且都是IUCN紅色名錄的極度瀕危物種。.

新!!: 射紋龜和馬島陸龜屬 · 查看更多 »

马达加斯加

达加斯加共和国(Repoblikan'i Madagasikara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该国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及其周边多个比较小的岛屿。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9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 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纳贵族统一成马达加斯加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截至2014年4月,马达加斯加人口刚超过2300万,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该国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

新!!: 射紋龜和马达加斯加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射紋龜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陸龜

是龜鱉目(Testudinidae)的陸生爬行動物,是種獨居動物。像牠們的遠親海龜一樣,陸龜以龜殼保護自身,免受獵食者襲擊。龜殼的頂部為龜甲,底部為龜板。陸龜同時擁有內骨骼與外骨骼,其體形由數公分至兩米不等。陸龜是晝行動物,通常在黃昏時分活动。 陸龜共有11屬40種(或42種)。除大洋洲和南極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分佈。.

新!!: 射紋龜和陸龜 · 查看更多 »

棲息地

栖息地,又稱生境、棲地,是指包涵多個「物種種群」(包括动物、植物其它各类生物)生活和生長的自然環境。 棲息地一詞在生態學廣泛被使用。它原本是指圍繞一物種、或物種種族、或物種聚集、或群落的自然條件(Clements and Shelford, 1939)。因此它不只是一物種種族的棲息地,而是指很多物種的聚集,住在同一地方共用一個棲息地。生態學家會把很多物種共用的棲息地稱為群落生境。 還有,這些棲息地可以和其他地方居住的群族不同。因此一般指的棲息地不是一個物種或個別動物。微小生境或小環境是指個別的動物和植物在其棲息地的直接環境和其他自然因素。 生物群系是指生活在類似棲息地和佔據一定地理地區的動物群和植物群。 影響棲地的樣貌的主要因素為降雨量以及經緯度,而離赤道愈近、降雨量愈多及氣候愈溫暖的棲地珍妮.布魯斯、卡倫.麥吉、魯巴.范吉洛瓦、理查.沃格特等著;明天翻譯小組譯(2006年3月):《動物百科圖鑑》,第40-53頁,台北:明天國際圖書,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其它地區來得豐富;相對的,離赤道愈遠、降雨量愈少及氣候愈寒冷的棲地,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像其他較溫暖、降雨量多及赤道近的地區還要稀少。當然,有不同的棲地就會有不同的動物。.

新!!: 射紋龜和棲息地 · 查看更多 »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国(Republic of Mauritius;République de Mauric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Repiblik Moris)位于印度洋的西南方,於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以东约900公里,距非洲大陆2,200公里。除毛里求斯本岛外,其国土还包括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罗德里格斯岛以及阿加莱加群岛。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以及毛里求斯岛西南方200公里的法属留尼汪岛共同组成了马斯克林群岛。毛里求斯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首都是路易港。 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夺取了毛里求斯的统治权,统治直到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为止。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以议会共和制立国,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非洲联盟、法语圈国际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成员。 毛里求斯没有原住民,现在的人口由多样种族组成:印度裔、非洲裔、亞裔以及法裔。毛里求斯的主要语言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法语和英语。英语是法定官方语言,但流通的主要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和法语。报纸和电视节目也主要使用法语。此外,亚洲语言也在亚裔人群中通行。 毛里求斯岛曾经是世界上仅有的渡渡鸟栖息地,但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不到80年,就因为殖民者的捕猎而灭绝。.

新!!: 射紋龜和毛里求斯 · 查看更多 »

愛思唯爾

愛思唯爾(Elsevier)是世界上最大的醫學與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屬於RELX集團旗下,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其前身可追溯自16世紀,而現代公司則起於1880年,出版品包括學術期刊《刺胳針》、《四面体》、《細胞》,以及教科書《格雷氏解剖學》等。每年共有超過350,000篇論文發表在愛思唯爾公司出版的超過2,000種期刊中。.

新!!: 射紋龜和愛思唯爾 · 查看更多 »

曲颈龟亚目

曲頸龜亞目(学名:Cryptodira)是龟鳖目下的一个亚目,又称潜颈龟亞目、隐颈龟亞目,分布广泛,陆地、淡水和海洋均有分布,包含了大多数龟鳖类,其中现存的物种大都生活在淡水中。曲頸龜亞目与侧颈龟亚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曲頸龜亞目回缩头部时是S形弯折颈部後直接缩回壳内,而侧颈龟亚目则是将颈部侧向折回壳内。.

新!!: 射紋龜和曲颈龟亚目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射纹龟輻射龜辐射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