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

指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Franklin Institute Awards)是美國費城富蘭克林研究所於1824年開始頒發的獎項。1998年,富兰克林奖章和其他几个奖项并入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另设有鲍尔科学成就奖和鲍尔商业领导力奖。.

38 关系: 加里·鲁夫昆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安德鲁·维特比富蘭克林研究所小柴昌俊尼古拉·卡比博崔琦巴里·夏普莱斯中村修二乔治·怀特塞兹亞米德·齊威爾彼得·佐勒彼得·诺威尔哈里·格雷珍·古道尔理查德·卡普约翰·巴考尔约翰·马瑟约翰·麦卡锡纳德里安·西曼罗伯特·格拉布美國饭岛澄男诺姆·乔姆斯基費城霍斯特·施特默錢煦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阿兰·古斯雷蒙德·戴维斯K·C·尼古劳查爾斯·康恩沃爾夫岡·克特勒朱迪亚·珀尔戶塚洋二斯蒂芬·J·本科维奇

加里·鲁夫昆

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1973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Ruvkun发现了首例微RNA——lin-4通过与目标信使RNA不完全碱基配对来调控这些目标的翻译的机制,并发现了第二个微RNA——let-7,以及它在动物(包括人类)系统发育中如何保护的。2008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Category:1952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美國遺傳學家 Category:哈佛大學教師 Category: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 Category:突破奖获得者 Category:沃爾夫醫學獎得主 Category:盖尔德纳国际奖获得者 Category:格鲁伯遗传学奖获得者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加里·鲁夫昆 · 查看更多 »

埃里克·康奈尔

埃里克·阿林·康奈尔(Eric Allin Cornell,),出生於美國加州帕洛阿尔托,美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与沃爾夫岡·克特勒和卡尔·威曼三人共同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埃里克·康奈尔 · 查看更多 »

卡尔·威曼

卡尔·埃德温·威曼(Carl Edwin Wieman,),出生於俄勒冈州科瓦利斯),美国物理学家,威曼、沃爾夫岡·克特勒與埃里克·康奈尔,因「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獲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獎金。 Category:美国物理学家 Category: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ategory:麻省理工學院校友 Category:史丹佛大學校友 Category:光学学会会士 Category:洛伦兹奖章获得者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Category:奥斯特奖章获得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卡尔·威曼 · 查看更多 »

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

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Samuel J. Danishefsky,),美国合成化学家,服務於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 丹尼谢夫斯基是1995/96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2006年富蘭克林獎章得主。.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安德鲁·维特比

安德鲁·詹姆斯·维特比(Andrew James Viterbi,),美国电機工程师和企業家,高通公司的共同创建者之一。.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安德鲁·维特比 · 查看更多 »

富蘭克林研究所

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是位於美國費城的一個科學博物館和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富蘭克林研究所的名稱來自於美國科學家、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研究所成立於1824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科學教育和發展機構之一。.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富蘭克林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小柴昌俊

小柴昌俊(,),日本物理学家,日本学士院会员。現任东京大学国际基本粒子物理中心(ICEPP)高级顾问,東京大學最初4名特別榮譽教授之一。勳一等旭日大綬章、文化勳章表彰。 1987年,小柴教授在超级神冈探测器完成人類史上首次的微中子發生觀測。2002年,小柴與戶塚洋二、梶田隆章三人同獲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同年因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微中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柴教授是首位「雙博士」頭銜的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此外亦是日本人第2位諾貝爾獎暨沃爾夫獎雙料得主。他的老師朝永振一郎、門生梶田隆章也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小柴昌俊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卡比博

尼古拉·卡比博(Nicola Cabibbo,),意大利物理学家。1983年至1992年间他曾任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院长。从1993年起至今,他是教宗科学院的院长。.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尼古拉·卡比博 · 查看更多 »

崔琦

崔琦(),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崔琦 · 查看更多 »

巴里·夏普莱斯

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美国化学家,前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正教授,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基於他對点击化学的突出貢獻,湯森路透預測他將二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巴里·夏普莱斯 · 查看更多 »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生於日本愛媛縣的日裔美國公民,專業為电子工程學家,商業用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管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文化勳章獲得者。文化功勞者。 2014年,中村凭借「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与赤崎勇、天野浩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晉身繼南部陽一郎之後的第2位美國籍日裔諾貝爾獎得主。 中村是日本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獎、富蘭克林獎章、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這5大榮譽的科學家。.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中村修二 · 查看更多 »

乔治·怀特塞兹

乔治·怀特塞兹(George M. Whitesides,),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美国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有机金属化学、纳米技术、超分子组装、核磁共振谱学、物理有机化学、软光刻技术、微流体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1975年美国化学会纯化学奖、1995年亚瑟·科普奖、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3年材料科技京都奖、2005年丹·大卫奖以及2007年普利斯特里奖得主。截止2008年3月,怀特塞兹是所有在世化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乔治·怀特塞兹 · 查看更多 »

亞米德·齊威爾

艾哈迈德·哈桑·兹韦勒(أحمد حسن زويل,Ahmed Hassan Zewail,又译泽维尔、扎威尔,),埃及化學家,飛秒化學上的專家。他研究的技術能將研究化學反應的時間尺度縮減至飛秒,透過攝影將化學反應中每個微細變化忠實地紀錄。.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亞米德·齊威爾 · 查看更多 »

彼得·佐勒

彼得·佐勒(Peter Zoller,),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他以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贡献而闻名,尤其是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量子光学和固态物理的交叉学科的先驱性工作。一直以来,他都中国科学界保持着的密切的联系。.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彼得·佐勒 · 查看更多 »

彼得·诺威尔

彼得·诺威尔(Peter C. Nowell,),美国癌症研究家、费城染色体发现者之一。 1948年在卫斯理大学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成为该校教员。1967年至1973年任该校病理学部主席,后成为该校癌症中心首任主任。诺威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赢得了包括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富兰克林奖章在内的众多奖项。.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彼得·诺威尔 · 查看更多 »

哈里·格雷

哈里·巴克斯·格雷(Harry Barkus Gray,),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阿諾德·貝克曼(Arnold O. Beckman)化学教授,其重点研究内容在电子转移領域,並分別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涉及。他同時是1991年普利斯特里奖和2004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哈里·格雷 · 查看更多 »

珍·古道尔

珍·古道尔女爵士(Dame Jane Goodall,),出生名为薇乐丽·珍·莫里斯-古道尔(Valerie Jane Morris-Goodall),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人類學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珍·古道尔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她的工作纠正了许多学术界对黑猩猩这一物种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揭示了许多黑猩猩社群中鲜为人知的秘密。除了对黑猩猩的研究,珍·古道尔还热心投身于环境教育和公益事业,由她创建并管理的珍·古道尔研究会(國際珍古德協會)是著名民间动物保育机构,在促进黑猩猩保育、推广动物福利、推进环境和人道主义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珍·古道尔研究会创立的根与芽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面向青年的环境教育计划之一。由于珍·古道尔在黑猩猩研究和环境教育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她在1995年获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荣封為皇家女爵士,曾榮獲大英帝國勳章中的爵級司令勳章(DBE),在2002年获颁联合国和平使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珍·古道尔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卡普

查德·曼寧·卡普(Richard Manning Karp,),計算機科學家以及計算理論家。為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在演算法理論方面有卓越的貢獻,因此獲得1985年的圖靈獎,2004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2008年的京都賞(Kyoto Prize)。.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理查德·卡普 · 查看更多 »

约翰·巴考尔

约翰·诺里斯·巴考尔(John Norris Bahcall,),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最知名于对太阳中微子问题的贡献,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开发和对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领导。.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约翰·巴考尔 · 查看更多 »

约翰·马瑟

约翰·克倫威爾·马瑟(John Cromwell Mather,),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高级天体物理学家。他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共同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约翰·马瑟 · 查看更多 »

约翰·麦卡锡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计算机科学家。他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而在1971年获得图灵奖。实际上,正是他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约翰·麦卡锡 · 查看更多 »

纳德里安·西曼

纳德里安·「奈德」·西曼(Nadrian C. "Ned" Seeman,),美國奈米科學家,晶體學家,知名於DNA奈米技術的早期奠定。 西曼在芝加哥大學學習生物化學,在匹茲堡大學學習晶體學,他的教職生涯始於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1988年開始任教於紐約大學化學系。.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纳德里安·西曼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格拉布

罗伯特·格拉布 (Robert H. Grubbs,),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罗伯特·格拉布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饭岛澄男

饭岛澄男(,),日本物理学家暨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暨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NEC特別主任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日本學士院恩赐奖得主。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飯島因發現奈米碳管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相關工作享譽世界,長年被視為諾貝爾獎的有力候選人。.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饭岛澄男 · 查看更多 »

诺姆·乔姆斯基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或譯作“荷姆斯基”,美國哲學家、語言學家、認知學家、邏輯學家、政治評論家。乔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他對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所著《口語行为》的評論,也有助於发动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1950年代研究人類行為和语言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他所採用以自然為本來研究语言的方法也大大地影響了语言和心智的哲学研究。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形式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而著名,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從1960年評論越南戰爭以來,他的媒體和政治評論便越來越著名。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政坛左派的主要知识分子。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八多的學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诺姆·乔姆斯基 · 查看更多 »

費城

費城(Philadelphia),即費利德菲亞,也常被簡稱為費利(或菲利,Philly) ,中文又音譯為非拉鐵非和菲拉德爾斐亞,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都市,同時是美國第五大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費城人口为1,526,006人。費城市中心的人口在全美國排名第五,僅次於紐約、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以現在美國官方的定義而言,費城都會區的面積大小排名全美第四,共約620萬人居住其中,但若以其他定義來衡量,費城排名第六,次於舊金山灣區與華盛頓-巴爾的摩都會區。費城是德拉瓦河谷都會區的中心城市。 費利德菲亞即希臘文「友愛」的意思,是傳教士命名的,費城是美國最老、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在美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紀時,費城是美國第二大城與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當時,它的政治與社會重要性超過紐約與波士頓。班傑明·富蘭克林對費城的興起貢獻良多。從1854年起,費城市和費城縣為兩個並行的地方政府,而從1952年起,市與縣共有一個政府組織,但費城縣仍屬賓州州政府下的一個獨立的縣。 自從1854年通過「合併法案」(Act of Consolidation)後,費城市的邊界就與費城縣相同。在此之前,費城市只在南街(South Street)、葡萄街(Vine Street)與德拉瓦河與斯库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之間的區域。費城後來擴張至周圍的西費城(West Philadelphia)、北費城(North Philadelphia)與東北費城(Northeast Philadelphia),同時也包括了幾個小型的聚落如羅布魯(Roxborough)、馬拉揚克(Manayunk)、艾利山(Mount Airy)與栗樹丘(Chestnut)。費城同時是全美最大的大學城(college town)之一,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盟校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第一所医学院和法学院兼缘于此校。有超過120,000名大學生就讀市區的學院與大學,週遭的都會區也有接近300,000名的大學與學院學生。.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費城 · 查看更多 »

霍斯特·施特默

霍斯特·施特默(Horst Störmer,),德国物理学家,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霍斯特·施特默 · 查看更多 »

錢煦

錢煦(Shu Chien,),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科學家。今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特克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Whitaker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UCSD)任職院長,兼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生物医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力行,《遠見雜誌》第001期,1986年7月號.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錢煦 · 查看更多 »

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

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Juan Ignacio Cirac Sasturain,),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曼雷萨,西班牙物理学家。他是量子计算机及量子信息论领域的先驱者之一。2006年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科技研究奖,2013年獲沃爾夫物理獎。 Category:西班牙物理学家 Category:加泰隆尼亞人 Category: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友 Category:馬克斯·普朗克獎章獲得者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Category: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获得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 · 查看更多 »

阿兰·古斯

阿兰·哈维·古斯(Alan Harvey Guth,),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宇宙学中暴脹模型的创立者。.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阿兰·古斯 · 查看更多 »

雷蒙德·戴维斯

雷蒙德·戴維斯(Raymond "Ray" Davis, Jr.,),美国化學、物理學家,戴維斯、小柴昌俊與里卡尔多·贾科尼,共同獲頒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戴維斯與小柴昌俊因「在天體物理學中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探測宇宙中微子」共享一半獎金、另一半頒給里卡尔多·贾科尼。.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雷蒙德·戴维斯 · 查看更多 »

K·C·尼古劳

基里亞科斯·科斯塔·尼古劳(Kyriacos Costa Nicolaou,简称KCN,),塞浦路斯裔美国化学家,有机合成大师级人物之一。.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K·C·尼古劳 · 查看更多 »

查爾斯·康恩

#重定向 查尔斯·凯恩.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查爾斯·康恩 · 查看更多 »

沃爾夫岡·克特勒

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德國物理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專注在冷原子的捕捉,以使這些原子接近絕對零度。在1995年時,他所領導的團隊,成為首先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團隊之一。由於這些研究,使他與埃里克·康奈尔以及卡爾·威曼,因「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共同獲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獎金。.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沃爾夫岡·克特勒 · 查看更多 »

朱迪亚·珀尔

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美国以色列裔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因其人工智能概率方法的杰出成绩和貝氏網路的研发而知名。2011年,他因通过概率和因果推理的算法研发在人工智能取得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图灵奖。, ACM, retrieved 2012-03-14.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朱迪亚·珀尔 · 查看更多 »

戶塚洋二

戶塚洋二(,),日本物理学家,東京大學最初的4名特別榮譽教授之一。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富士市名譽市民(第1號)。追贈從三位。 戶塚教授曾於2002年與小柴昌俊、梶田隆章三人同獲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2007年與阿瑟·麥克唐納同獲富蘭克林獎章。他與梶田、麥克唐納等人的工作,修正了當代物理學的基石-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由於早逝,戶塚未能與上述三人同樣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首設於2010年的「戶塚洋二獎」即以他命名。.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戶塚洋二 · 查看更多 »

斯蒂芬·J·本科维奇

斯蒂芬·詹姆斯·本科维奇(Stephen James Benkovic,),美国化学家。他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文·普格教授和埃伯利主席。他的研究关注酶促反应和酶抑制剂的发现。1985年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新!!: 富兰克林研究所奖项和斯蒂芬·J·本科维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尔商业领导力奖鲍尔科学成就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