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容闳

指数 容闳

容閎(英语:Yung Wing,),本名達萌,號純甫,學名閎,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人,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學美國之學生,亦為首名於耶魯學院就讀之中國人,後又創設幼童留美計畫,世人稱他為中國留學生先驅。1876​​年,美國耶魯大學授予容閎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以表揚他對於中國和美國之間文化交流重大貢獻。 容閎年輕時便曾與太平天國打交道;洋務自強運動期間,容閎向曾國藩進言,若要船堅炮利,必先造「製器之器」。後來又連續參加了戊戌維新、君主立憲運動、與興中會革命等,在滿清最後六十年之中,從太平天國開始,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每一個最重要的運動裡都能發現他的身影。 容閎在1900年八國聯軍時期發生的自立軍起義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此事件在激發中國人政治思想轉變上有關鍵作用,是革命歷史之思想轉變臨界點、轉捩點之一,容閎此時始感保皇主張業已過時,使他周圍許多維新黨人同受啟廸。他自己也從此開始,真正與孫文革命事業產生聯繫,最終在多年奮鬥後,親眼見證了中國革命成果,在有生之年看到孫文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77 关系: 南屏村名字名誉学位太平天国孫中山宮崎滔天尤里西斯·格兰特上海市中央研究院中國中国留美幼童中国近代史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大總統临界点 (热力学)广州市广东省乔治·布什康乃狄克州康有为伊藤博文强学会保皇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哈特福唐廷枢唐才常八國聯軍公车上书兴中会兒玉源太郎克林顿珠海市立憲運動美國爱丁堡大学甲午战争荷馬李西學東漸香山縣香洲区香港訓名马克·吐温马礼逊学堂麻薩諸塞州黃寬 (醫學)黃勝輔仁轉捩點...辛亥革命郭士立蘇格蘭鄧蔭南自传自立軍起義臺灣臺灣總督英国英语耶鲁大学耶鲁学院李紀堂李鴻章李提摩太李根 (報人)校友梁启超洪仁玕洪全福洪秀全洋务运动洋務自強運動澳門戊戌变法曼哈頓唐人街曾国藩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南屏村

南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黟县碧阳镇西部,是以叶姓为主、兼有程姓、李姓等姓氏的血缘聚落,2008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屏村古建筑群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屏村始建于北宋,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现存三百多幢明清建筑,仅祠堂就有八座。村内主要建筑有叙秩堂、叶奎光堂、孝思楼、敦睦堂、慎思堂、倚南别墅、叶姜生宅、冰凌阁、半春园等。 米其林旅游指南将南屏村这座大山脚下的白色村落评为“不可错过”(Recommended)级别。.

新!!: 容闳和南屏村 · 查看更多 »

名字

在人名系統中,名,或稱名字,為一個人專屬的名稱,通常會與家族姓名,組成一個人的全名。名字指明了一个特定的人,也将他同和他有相同家族姓氏的群体中的其他人作出區別。在各個不同文化圈中,擁有自己不同的命名系統。.

新!!: 容闳和名字 · 查看更多 »

名誉学位

名誉学位(honoris causa),是授予对社会某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的一种学位,无需考试与论文答辩,且是一种终身荣誉。名譽博士学位的颁发不需經過正常升學渠道(學士、碩士、博士),也无需繳交相關的畢業論文,純粹由學校為獎勵获颁学位者在該领域的傑出貢獻,或是獎勵其在該領域的重大發現,例如已先獲得諾貝爾獎,或由学术以外的其他职业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名誉学位主要为博士级学位(即名誉博士学位),但有时也可以是硕士学位。 名誉博士学位经常被称为“荣誉博士学位”,但必须注意该种学位和一些国家的“荣誉学位”(Honours degree)性质不同:后者是一种研究性学位,要求在本科学位完成以后用一年时间进行研究并提交论文,级别或者介于本科和硕士学位之间,或者等于硕士学位(特别是在实行一年制硕士制度的国家)。有这种荣誉学位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香港等,主要是英语国家。.

新!!: 容闳和名誉学位 · 查看更多 »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新!!: 容闳和太平天国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容闳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宮崎滔天

宮崎滔天(みやざき とうてん,)本名寅藏(或作虎藏)。日本熊本縣人,号白浪庵滔天。世以號稱。是一位支持辛亥革命的日本人,孫文的好友。他同时也是一名浪曲師,艺名为桃中軒牛右衛門(とうちゅうけん うしえもん)。.

新!!: 容闳和宮崎滔天 · 查看更多 »

尤里西斯·格兰特

#重定向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新!!: 容闳和尤里西斯·格兰特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容闳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容闳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容闳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留美幼童

中國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學生。早年容閎曾留學美國,成為首名就讀耶魯學院之中國人。1870年,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獲其好友丁日昌贊同,並且得到曾國藩、李鴻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幼童出洋時平均年齡只有12歲,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但隨後數年,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與容閎爭論不休,李鴻章從中調停。 然而1881年,留學之事出現變數。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而拒該批學生於外,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再加上留美幼童習染西洋風氣,甚至歸信基督教和剪辮,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滿,上奏批評要求撤回。最終朝廷准奏,召回幼童。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其餘均召回國授予職務。 雖然這次留學運動未能完滿成功,但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對於中國現代化均有貢獻。當中最著名者為外交官唐紹儀、劉玉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

新!!: 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 · 查看更多 »

中国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通常指以晚清為開端,中國面對內憂外患的一段歷史。其研究范围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著述中有所不同,.

新!!: 容闳和中国近代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容闳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民國大總統,簡稱大總統,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家元首的職稱,為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前身。 對於首位大總統的說法不一。有指在南京先成立中華民國及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是首位大總統,現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科書亦主要強調這一點。而袁世凱在北京逼使宣統帝退位,其後在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逝世後,大總統职位被北洋軍閥控制,期间孫文在廣州建立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广州军政府,曾自任为非常大總統,试图通过武力取代北洋政府。中国国民党在苏俄的资助下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且胜利,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由國民政府主席取代,中國国民党的党国体制逐步确立。.

新!!: 容闳和中華民國大總統 · 查看更多 »

临界点 (热力学)

-- 在熱力學中,臨界点是可使一物質以液態存在的最高溫度或以氣態存在的最高壓強,當物質的溫度、壓強超過此界線——即臨界温度及臨界壓強——會相變成同時擁有液態及氣態特徵的流體:超臨界流體。 临界温度下的p-V等温线上,在临界点处的一阶、二阶导数均为零,即:.

新!!: 容闳和临界点 (热力学)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容闳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容闳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乔治·布什

乔治·布殊又譯作--,指的可以是:.

新!!: 容闳和乔治·布什 · 查看更多 »

康乃狄克州

康乃狄克州(State of Connecticut),,是美國東北部的一州,也是新英格蘭區域中最南的一州。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是13州聯盟之一。州花山桂,州鸟美洲知更鸟,州树白橡。美國海軍曾以該州名稱分別命名康涅狄格號戰艦(BB-18)、(SSN-22)。.

新!!: 容闳和康乃狄克州 · 查看更多 »

康有为

康有为(),清末維新變法派主要發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太后通緝而出逃。1912年宣統退位後,康有为繼續反對共和,1917年曾與張勛合作,發動兵變,擁立宣統帝,是為辮軍復辟,但十二日之內就被段祺瑞討平。1927年在一場宴會後病逝,被質疑是政敵下毒。.

新!!: 容闳和康有为 · 查看更多 »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中日甲午战争策划者,日本首任朝鲜统监府统监。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安重根击毙。.

新!!: 容闳和伊藤博文 · 查看更多 »

强学会

强学会,清朝末期一个政治团体,现代政党的雏形。1895年中国惨败甲午战争之后,朝廷内外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痛思中国失败之教训,寻求中国转弱为强的途径。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安徽会馆创办《萬國公報》,成为强学会组织的发端。该报因与上海基督教广学会的一个刊物同名,后改为《中外紀聞》,刊登海外新闻,时评政论和有关公文,以“渐知新法”为宗旨,“遍送士夫党人”。同时请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达智桥胡同河南会馆或后孙公园胡同安徽会馆定期召集集会,演讲与讨论。11月中旬正式成立强学会,又称强学书局,或译书局。康有为作《强学会叙》,陈炽为提调,梁啟超为书记员,入会者众多。参加学会的除维新派、帝党外,还有一些开明人士、洋务派、传教士等。 袁世凯、张之洞、徐世昌等都列名参加,并出资赞助。李鸿藻、翁同和等也予支持。李鸿章也愿捐银2千两入会,因签订《马关条约》名声不好,遭到拒绝。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等也加入强学会。 北京强学会成立之后,康有为立即南下南京,游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张謇、陈三立、黄遵宪、吳德潚等,和张之洞幕僚黄体芳、黄绍箕、黄绍第、梁鼎芬、汪康年等。1896年1月12日刊《强学报》,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倡导维新变法。 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有湖北质学会、广州圣学会、湖南南学会、广东粤学会、苏州苏学会,陕西味经学会、上海有不缠足会、农学会、译书会、蒙学会等。 1896年1月20日,御史杨崇伊以“私人堂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上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严禁北京强学会议论时政,将之改为直隶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强学会等于被解散。张之洞也随之停发上海强学会经费,令其自动解散。1897年,康有为又在京成立“保国会”。 杨崇伊跟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是儿女亲家。.

新!!: 容闳和强学会 · 查看更多 »

保皇黨

保皇黨,原意是指「保護皇帝的政黨」,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國家裏,支持某個特定的君主或某個王朝作為國家元首。保皇黨與君主主義者並不同,後者擁護、支持保留和延續君主制,但不一定擁護某個特定的君主。.

新!!: 容闳和保皇黨 · 查看更多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簡稱臺灣文獻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維護與保存臺灣相關史政文獻的專責機構,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設置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精省後改為現名並成為國史館唯一的附屬機關。其專責辦理台灣全志之纂修,以及保存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案、古文書、碑碣拓本、日文古籍、民俗文物等相關臺灣史料。.

新!!: 容闳和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查看更多 »

哈特福

哈特福(Hartford)是美國康乃狄克州的首府,在该州的中部偏北,依康乃狄克河而立。其有保險公司。是世界保險業的大本營。 据2000年普查,该市有人口12万1578人。2005年的最新普查结果,人口增长至12万4397人。是康州的第三大城市,在橋港和纽黑文之后。大哈特福德地区有人口118万4241人,是康州最大(也是全美排名44位)的都市圈。84號州際公路與91號州際公路在此交會。.

新!!: 容闳和哈特福 · 查看更多 »

唐廷枢

唐廷枢(),初名唐傑,字建時,號景星,又號鏡心,广东香山县唐家村《唐廷枢:实业兴邦第一人(3)》。中国文化产业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人,清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 容闳和唐廷枢 · 查看更多 »

唐才常

唐才常(),字伯平,號絨丞,又字佛塵,湖南瀏陽人。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與譚嗣同同鄉,同师于欧阳中鹄,并称为“浏阳二杰”,因發動唐才常起義,被張之洞逮捕,斬首。.

新!!: 容闳和唐才常 · 查看更多 »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為了對抗大清帝國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以军事行动攻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國聯軍軍隊的人數最早是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國聯軍直接造成義和團被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付出龐大的賠款。.

新!!: 容闳和八國聯軍 · 查看更多 »

公车上书

公車上書,即公車孝廉連署上書,指康有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等公車孝廉联名向北京的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舉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根据许多文献的證據,如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表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參加連署,而非康有為所稱的一千多人。康有為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連署。而仅仅當時,一名廣東舉人陳景華的上書都有兩百八十人的連署,遠勝康有為。真正成功的上書,实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

新!!: 容闳和公车上书 · 查看更多 »

兴中会

興中會,為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團體,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組織,中國國民黨即以其成立日1894年11月24日為建黨日。.

新!!: 容闳和兴中会 · 查看更多 »

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對中國東北移民50萬的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任職10天後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新!!: 容闳和兒玉源太郎 · 查看更多 »

克林顿

克林顿(Clinton)可能指:.

新!!: 容闳和克林顿 · 查看更多 »

珠海市

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于1979年3月5日建市,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由于珠海拥有面积较大海岛146个,礁石和沙洲数千,又被称为“百岛之城”,珠海是珠三角西岸的一个重要城市,南接澳门,东望香港,北部与中山市接壤,西部与江门相连。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珠海市面积1,732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67.53万人(2016)。由于市区的土地开发逐渐饱和,加上珠海市区通往斗门和金湾的交通不便的问题,遂在中山市坦洲镇、三乡镇新建并形成了珠海的郊区,再加上2012年年末广珠城际铁路全线通车,珠中澳都市圈逐渐形成。以珠海为核心的珠中澳大都会区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43万人(2010)。考虑到外来打工的人口,实际上比这个数字还要更大一些。随着2017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珠海将成为全中國僅有唯一和香港、澳门接壤的金三角城市。 珠海的教育发达,经济活跃。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虽然经济总量在广东省所有地级市中偏小,但人均GDP在广东省排名第三名(仅次于深、穗),达13.45万人民币(约2.3万美元)(2015)。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兴建、一些CBD项目开工,珠海的经济发展潜力愈加巨大。 珠海也是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诞生出唐国安、唐绍仪、容闳等爱国志士。.

新!!: 容闳和珠海市 · 查看更多 »

立憲運動

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朝政府繼洋務自強運動(1861年-1895年)、維新運動(1898年)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為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

新!!: 容闳和立憲運動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容闳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坐落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市,是一所创建于1583年的公立研究型大学。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第18位,英國前5名,蘇格蘭第1位。爱丁堡大学是苏格兰的第四所也是整个英语圈的第六所大学。在苏格兰排名通常位于第一或第二位,竞争者为同样是古典大學的格拉斯哥大學和圣安德鲁斯大学。此外亦被《ARWU》、《QS排名》和《泰晤士大学排名》这三大排名列在英国国内前5位,世界排名位于20至50之间。它是唯一的同时身为罗素集团、科英布拉集团及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員的蘇格蘭大學。还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机构保持联系,包含美国的常春藤盟校及加拿大的U15。 爱丁堡大学在欧洲启蒙时代具有相当重要的领导地位,使爱丁堡市成为了当时的启蒙中心之一,享有「北方雅典」之盛名。其著名的毕业生,包括: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哲学家大卫·休谟、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发明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约翰·威瑟斯庞及本杰明·拉什。爱丁堡大学共有二十三名诺贝尔奖得主、二名图灵奖得主和一名阿贝尔奖得主。其与英国皇室保有良好关系,菲利普亲王在1953到2010年担任校监,2010年至今则由长公主安妮公主就任。.

新!!: 容闳和爱丁堡大学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新!!: 容闳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荷馬李

荷馬李(Homer Lea,又譯李何默、咸马里,),美國人,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1912年擔任中華民國首席軍事顧問。同盟會會員。著有地缘政治学研究等書籍。.

新!!: 容闳和荷馬李 · 查看更多 »

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作為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國兩個時期之中,歐洲跟北美洲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西方學術思想的傳入。 在這段時期中,中國人對西學的態度由最初的排斥和抗拒,到逐漸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盤西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藉由來華洋人、出洋華人、各種報刊、書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為媒介,以澳門、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為重要窗口,西方哲學、天文、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學、應用科學、科技、地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史學、文學、藝術等大量傳入中國,對於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和社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 五四運動時,左翼激進派知識分子接受了俄国马列主义,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是西學東漸之一部份。.

新!!: 容闳和西學東漸 · 查看更多 »

香山縣

香山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存在于1152年至1925年,主要范围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南沙区大部分地方與澳門等。1925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國父孫中山逝世而將其家鄉香山縣改名中山縣。.

新!!: 容闳和香山縣 · 查看更多 »

香洲区

香洲区是中国大陸广东省珠海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個別島嶼在香港離島區及港島南區對出水域的萬山群島),是珠海市政府所在地,是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此应为横琴新区设立前、不包括唐家湾和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在内的旧香洲区管辖区面积),全区常住人口89.26万,其中户籍人口59万。 2012年,香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6.62億元,同比增長6.5%;現代服務業佔服務業的比重為58.2%;高新技術工業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4%;三次產業比例為0.1:41.9:58.0。榮獲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地區、廣東省雙擁模範區、廣東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示範縣區和廣東省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檢查二等獎,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考核驗收。.

新!!: 容闳和香洲区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容闳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訓名

訓名,又稱學名。舊時世家、門閥的兒童,入學受教育時或會由父親、老師或其他長輩,取一個「訓名」,供老師稱呼,有別於小名、表字。如《紅樓夢》:「這薛公子學名薛蟠,表字文起。」《宋史》選舉志:「凡無官宗子應舉,初生則用乳名給據,既長則用訓名。」 有些人會沿用訓名作為本名,如「孫文」,「文」字即其訓名。也有另取本名的,如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訓名為希賢,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訓名為志清。.

新!!: 容闳和訓名 · 查看更多 »

马克·吐温

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其幽默、機智與名氣,極其知名。其交友廣闊,、布克·華盛頓、尼古拉·特斯拉、海倫·凱勒、亨利·羅傑諸君,皆為其友。海倫·凱勒曾言:「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於其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納稱馬克·吐温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其於1910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安葬於紐約州埃尔迈拉。.

新!!: 容闳和马克·吐温 · 查看更多 »

马礼逊学堂

遜學堂(英文:Morrison School,Morrison Memorial School,又譯馬禮遜學校、馬禮遜紀念學校)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1834年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去世。1836年在裨治文牧師、馬儒翰、英国鸦片商查顿和颠地等人倡议和组织下,在广州成立“马礼逊教育会”開始辦學,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新!!: 容闳和马礼逊学堂 · 查看更多 »

麻薩諸塞州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又稱--、--或者--;正式名稱為--,位於美國東北部,為美國獨立時最初的13州的一州,也是新英格蘭地區六州裡人口最密集的一州。根據美国2014年人口估算顯示,該州共有人口674.5萬。波士頓為馬薩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新!!: 容闳和麻薩諸塞州 · 查看更多 »

黃寬 (醫學)

黃寬(),字綽卿,號杰臣,中国醫學家、教育家,中国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之一。 黄出生於廣東香山縣東岸鄉(今珠海市唐家灣鎮東岸社區),父母早亡,由祖母撫養長大,1841年進澳門馬禮遜學堂,1847年與容閎、黃勝等人一起隨校長布朗夫婦抵美國,1849年轉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是中國第一位留英學習西醫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人,也是第一個從歐洲大學畢業的中國人,對於培養了中國第一個赴歐留學生,愛丁堡大學至今仍引以為榮。1857年回國,初在香港開診所,並應李鴻章聘任為醫官。黃寬歸國後於博濟醫學堂從事臨床與教學,醫術精深,尤擅外科。1867年左右與嘉約翰醫生合作,擔當過建築廣州仁濟堂的主力。其妻為何福堂之女,後離婚,與其姐一同生活,沒有子女。 1878年10月12日,患項疽劇發,與世長辭,享年49歲。 Category:中国医学家 Category:香山县人 (珠海) Category:廣州歷史人物 Kuan寬 Category:中山医学院 Category:愛丁堡大學校友.

新!!: 容闳和黃寬 (醫學) · 查看更多 »

黃勝

黃達權,JP(Wong Tat-kuen,),小名勝,字平甫,黃勝(Wong Shing)是更為後人熟悉的名稱,是香港學者、傳媒工作者、商人及政治家。黃勝幼年就讀於倫敦傳道會創辦的馬禮遜紀念學校,後來與容閎及黃寬一同獲選到美國留學,返港後先後於《德臣西報》及英華書院印刷所等地從事印刷及翻譯工作,曾參與創辦《中外新報》、《華字日報》及《循環日報》,及與王韜合作編譯《火器說略》一書。 黃勝是香港首位獲政府認可為陪審員的華人,1870年參與創立東華醫院,後曾協助清廷率領第二批學童出洋留學美國。1883年12月,黃勝被委任成為首位華人太平紳士。1884年至1890年獲委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該局歷史上第二位華人議員,另外也是首批獲委為潔淨局(後稱市政局)非官守議員的華人。黃勝亦曾從商,在香港透過買賣土地致富,是香港早期的華商。.

新!!: 容闳和黃勝 · 查看更多 »

輔仁

輔仁可以指: 格言:.

新!!: 容闳和輔仁 · 查看更多 »

轉捩點

#重定向 倾覆点.

新!!: 容闳和轉捩點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容闳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郭士立

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自称郭实猎、郭士立,又被译为郭实腊,是普鲁士来华新教传教士,曾任香港英治時期的高級官員撫華道。.

新!!: 容闳和郭士立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容闳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鄧蔭南

鄧蔭南,原名鄧松盛,字有相,因家中排行第三,又作鄧三。鄧蔭南,出生於中国广东省开平縣之農村,後為美国华侨,清朝末年之革命分子,曾為興中會副主席,乃辛亥革命元老之一,曾多次资助孙中山的革命運动,死後被追封為陸軍上將。.

新!!: 容闳和鄧蔭南 · 查看更多 »

自传

自传是一个人写的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傳記式文学体裁。主要是以回忆为主,中间夹杂一些自己的想法,抒发某种情绪,自传基本上是回憶錄的一種。 清朝人吳曾祺說:“傳者,傳也,所以傳其人之賢否善惡,以垂示萬世,本史家之事,後則文人學士亦往往效為之。”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是自傳成份很重的信函。洛克菲勒規定洛克菲勒后代不能出自傳,但戴维·洛克菲勒打破了這個傳統而撰写了《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自传》。美國最著名的《》是发明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71年執筆,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著名的自传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前半生》、《甘地自传》、《達爾文自傳》、《我的奮鬥》、《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馬克·吐溫自傳》、《亨利·福特自传》、胡適《四十自述》、《沈從文自傳》、《張忠謀自傳》。 自傳的格式不拘,梁啟超(三十自述)一開始即吟古典詩一首以出之。也有作家將自傳以小說形式發表,如蕭紅的《生死場》。字數亦不拘,從數百言至數百萬言都有。 中國文人多注重道德倫理,自傳是否全然代表「真實」而「正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了美化自己,通常有大量的「想像」與「虛構」成份。余英時指出中國古代以「家風」「世德」為主的自傳資料並無法突出一己的個性與人格。 今日求職都需要在履歷表上附上自傳。.

新!!: 容闳和自传 · 查看更多 »

自立軍起義

自立軍起義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時期,由唐才常所發起之起事,又稱唐才常起義,目標是推翻慈禧,建立光緒君主立憲政府,普選國會議員;結果事敗。此事件激發了維新黨人同情革命,是革命歷史轉捩點之一。 1900年,华北發生义和拳之乱,八国联军6月进攻北京,东南互保形成。谭嗣同的生前挚友、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门生、唐才常在1900年初,於東亞同文會的支持下秘密組織了「正氣會」,對外則託名「東文譯社」,1900年3月改名自立會,因他的激進派立場遂能同時號召維新派、清軍士兵、革命黨、以及興漢會裡的各會黨人員。 這支力量中軍人方面由秦力山、吳祿貞等人領導,會黨方面則由身為哥老會龍頭的畢永年來聯繫,康有為與梁啟超負責向海外華僑募集餉糈,用以接濟義師。1900年7月26日,在上海愚園召開了中國議會,投票選出容閎為議長,嚴復為副議長,唐才常、汪康年、鄭觀應等十人為幹事,決定以自立會為基礎成立自立軍,訂在漢口、漢陽、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時起事,北上營救光緒皇帝,建立滿人天子,漢族執政的君主立憲國家。 唐才常事前获得孙文兴中会的支援,收攬了孫文的部份人手如畢永年、林圭、秦力山、吳祿貞、與「哥老會」等,最後卻没有得到康有为原先許諾的金錢資助。由于张之洞向清廷输诚,英国又放弃了支持起义从而促成张之洞独立的阴谋,致使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袖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自立軍起義還未全面展開,便被張之洞徹底消滅,更使得興中會來不及在廣東發難響應。隨後孫文等人於惠州起義,亦失敗。.

新!!: 容闳和自立軍起義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容闳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

臺灣總督是指台灣受大日本帝國統治時,由日本天皇所指派的總督。大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戰敗,在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日本放棄對台統治,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在1895年到1945年之間的半個世紀當中,日本政府共派任了19個總督,可以依其對台統治原則來劃分為以下三個時代:前期武官總督、文官總督時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 實際上,無論是前期以軍人為主的武官總督,或是大正及昭和年代初期來台的文官總督,還是後期軍人當政的日本內閣所派任的總督,一般來說,當時在台灣,台灣總督就是擁有行政權、軍事力量和立法權的絕對權力者。透過台灣總督府官署系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幾乎掌控所有行政資源。此外,總督尚可隨意任命和左右法官、檢察官並鎮壓島內反對力量。雖說是以殖民心態經營台灣,但歷任總督或總督府官署系統中,仍出現不少稱職的技術官僚;因此,大日本帝國統治台灣的五十年之間,對於台灣整體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改善。 19位總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與第11任的上山滿之進皆出身原為長州藩的山口縣(出身該縣的日本首相數亦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共統治臺灣將近21年。 雖然在台日軍(第十方面軍)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向盟軍投降,但臺灣總督府官制至1946年5月31日才正式廢止。.

新!!: 容闳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容闳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容闳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耶鲁大学

耶魯大學(英文: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於美國紐黑文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最初於1701年10月9日,以“大學學院”之名成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校方為了感謝伊利胡·耶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的捐助,而在1718年改名為“耶魯學院”。學院最初旨在為公理會培養神學與聖典語言學人才,其後自1777年起加入了人文與科學教育課程。19世紀期間,學校增設了多所研究生與專業學院,更於1861年頒發了美國第一個博士學位。1886年,耶魯正式以現代大學的運作模式辦學。 耶魯大學的各個學術單位被歸入12所學院裡:最原始的本科學院、文理研究院及10所專業學科學院。儘管大學是由耶魯校董會所管理,但每個學院都有權編制、修改及監察自己的學位課程。除了紐黑文市中心的中央(本部)校園外,耶魯還在該市的西部建設了多個體育場所(包括了)及西黑文校園,亦在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多個森林與自然保育區。截至2015年6月30日,耶魯的捐款回贈達到二百五十六億美元,金額在全球教育機構中位列第二。 耶魯的--教育為博雅模式,並提供多個,附設住宿學院系統;研究或專業學科課程的模式則各有不同。幾乎所有的大學教職員都會參與教授本科課程。館藏逾1500萬冊,是全美第三大的圖書館系統。除了學習外,學生還能通過名為“耶魯牛頭犬”的校隊參與各種跨校體育競賽,也能加入各個學會。 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著名人士來自不同學術範疇:這包括了5位美國總統、15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多個國家政治要員及13位在世的億萬富豪。另也有60名諾貝爾獎得主及230位羅德學者是此校的師生或校友。.

新!!: 容闳和耶鲁大学 · 查看更多 »

耶鲁学院

耶魯學院(Yale College)是耶魯大學自1718年至1887年的正式校名,現在是耶魯大學的本科部,包括12個住宿學院。 耶魯大學1701年創立時的原名為Collegiate School,1718年為感謝伊利胡·耶魯先生的捐助,將校名改為耶魯學院,1887年,耶魯學院改名為耶魯大學,而耶魯學院成為大學的本科部名稱。 耶魯學院實行住宿學院制,由12所學院組成。這種制度始於1933年,由一位非常讚賞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類似制度的校友Edward S. Harkness捐款建立。每所學院對學生都有一套完備的支持體系,包括院長(Master)、學監(Dean)、駐院學者和Fellow。每所學院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但都包括庭院和完備的設施。雖然每所學院都設有自己的討論課程(但向所有學生開放通選),舉辦自己的社交活動和院長茶會(Master』s Tea),耶魯學生仍然積極參與全校的學習和社會活動。 耶魯大學的住宿學院都以校史中的著名人物或者校友命名,而故意避免以捐款者命名。 耶魯大學住宿學院(按字母順序排列):.

新!!: 容闳和耶鲁学院 · 查看更多 »

李紀堂

李紀堂,,名柏,號紀堂,廣東新會人,李陞之第三子。早年與陳少白、程子儀等人成立的采南歌戲班。1895年,興中會在廣州起義失敗。後來,李紀堂得到謝纘泰介紹加入興中會。1902年,與洪全福等人密謀拉攏天地會成員加入在廣州起義。是次起義,李紀堂自願捐軍餉五十萬元。.

新!!: 容闳和李紀堂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容闳和李鴻章 · 查看更多 »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字菩岳 ,英国傳教士。属于大英浸信會。這一教会在中國先後開辟了三個傳教區:山東、山西、陕西。.

新!!: 容闳和李提摩太 · 查看更多 »

李根 (報人)

李根(),(Li Kan,Lee Kan),小名亞根(Akan),福建牛洪瀨(即牛尾壟及洪瀨,今福建泉州南安洪瀨鎮)人,美國華僑報人之一。.

新!!: 容闳和李根 (報人) · 查看更多 »

校友

校友,就是在同一个学校、大学、研究院(所)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称为校友,以学校为标准,不以班级为标准。其標準比較模糊,畢業生通常都被當作是校友,而学校教职人员或曾經在籍(肄業、轉學)的學生也在校友范畴。.

新!!: 容闳和校友 · 查看更多 »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新!!: 容闳和梁启超 · 查看更多 »

洪仁玕

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人之一,廣東花县人,是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会早期创始成员。因金田起义前往香港逃避清朝抓捕,並跟隨傳教士學習英文,現被香港基督教界視為早期重要華人傳道人。1859年三月十三到天京(即南京),封干天福,继封干天义护京主将,1859年四月初一獲封為九门御林开朝精忠軍師顶天扶朝纲干王,赐福千岁同八千岁,“京城内不决问干王”。洪仁玕提出的《資政新篇》,在當時的中國算是相當先進的思想。.

新!!: 容闳和洪仁玕 · 查看更多 »

洪全福

洪全福()原名洪春魁,字其元,广东省花县人,寄籍東莞縣塘壢洞洪屋圍,曾參與太平天國及國民革命,兩次領導起事俱失敗告終。 洪全福原为洪秀全一族,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先後被封為左天將、瑛王,又稱三千歲。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洪全福經東莞逃往香港,曾長期為香港義和堂航業會所的外國商船上擔任廚師,至1890年代,洪全福上岸行醫維生,並加入天地会,被推举为首領。興中会会員謝纘泰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敗,为再度起义与洪全福接触。1901年楊衢雲遇刺後,謝纘泰再力邀洪全福領導起義,得到首肯。 1902年7月、興中会会員李紀堂筹集50萬兩資金準備广州起义,並於香港中環德己立街20號設立指揮部。洪全福自称大明順天国南粤興漢大将軍,計劃於1903年1月28日年三十當晚起事,炸毀當時會齊集廣州文武官員的萬壽宮,同時佔據廣州城內各處機關衙署。然而,獲洪全福預訂槍枝的陶德洋行卻向清廷告密以圖吞沒槍款,清廷大舉搜捕革命人士,計劃未正式開始便已徹底失敗。 洪全福事敗後逃亡,一度逃到新加坡,後来因得喉癌回港治療,最終在香港病死,葬於香港墳場楊衢雲墓側。.

新!!: 容闳和洪全福 · 查看更多 »

洪秀全

洪秀全(),又名洪日,是清末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變领袖以及太平天国的建立者。客家人。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廣州市花都區)人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四十二。 洪秀全早年曾接触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1851年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兵反抗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1853年攻取江寧府(今南京),改名天京,以其作为首都。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富庶一帶,撼動清廷稅收來源。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國於其死後旋即滅亡。.

新!!: 容闳和洪秀全 · 查看更多 »

洋务运动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同治維新,是大清後期時,洋務派官員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基礎,在全國展開之工業運動,口號和目標先後分別是「師夷之長技以自強」和「師夷之長技以求富」。此運動自1861年至1894年,持續約34年,歷經同治光緒二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所主導推動,在專制皇權之背景下發生。 洋務自強運動是近代中國首次全國規模之西方工業運動;洋務運動引進了大量西方科技及各類西方著作文獻,培養了一批留學童生,打開了西學之門;學習近現代公司體制則帶來大批工業及化學企業,有助中國走上工業發展和現代化之路。然而最終洋務運動卻難逃失敗之命運;因為清軍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沉重打擊了清廷之信心,洋務運動黯然收場。.

新!!: 容闳和洋务运动 · 查看更多 »

洋務自強運動

#重定向 洋务运动.

新!!: 容闳和洋務自強運動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容闳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戊戌变法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維新變法,是中國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變法量初由慈禧太后默許、光緒帝主導,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後期改革過於激烈,加上光緒帝有意通過維新派奪回權力,且有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建議將慈禧太后囚禁、暗殺等傳聞,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當權保守勢力擔心變法中的「合邦」計畫最終會導致中國被日本和英國瓜分,步朝鮮乙未事變的後塵,因而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譚嗣同等維新人士陸續被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慈禧重新當政,引發了民間輿論支持孫文和黃興等更為激烈的革命主張,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新!!: 容闳和戊戌变法 · 查看更多 »

曼哈頓唐人街

#重定向 曼哈頓華埠.

新!!: 容闳和曼哈頓唐人街 · 查看更多 »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婁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新!!: 容闳和曾国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容閎西學東漸記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