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国

指数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106 关系: 华合比华亥华父督华费遂华阅华耦卫国史记向戌墨子大夫子姓子韦子游 (宋国)孔子孔父嘉孔防叔宋厲公宋宣公宋丁公宋平公宋康王宋休公宋微子宋微子啟宋僖公宋哀公宋公稽宋共公宋元公宋剔成君宋穆公宋煬公宋莊公宋襄公宋閔公宋桓公 (戰國)宋桓公 (春秋)宋武公宋殤公宋湣公 (西周)宋惠公宋成公宋戴公宋昭公 (戰國)宋昭公 (春秋)宋文公宋悼公宋景公屈建...乐大心乐祁乐茷二王三恪庄子令尹弭兵之盟微仲周夷王周孝王周康王周共王周穆王周武王周成王周昭王周懿王商丘市商紂王商朝內政部公子卬 (宋国)公子目夷公子成 (宋国)公孙固公弟禦兄终弟及皇缓皇瑗睢阳区秦国田齐牧野之战華元论语诸侯鲁隐公趙武軍事齐国鄭國楚国武丁武庚河南省朝代惠施戰場戰國戰國人物列表戰國戰役列表春秋春秋五霸春秋时期晋国晋国六卿 扩展索引 (56 更多) »

华合比

华合比,'''子'''姓,'''华'''氏,名合比,宋国右师。 前536年,宋平公宠信寺人柳,太子佐讨厌寺人柳。华合比向太子表示要杀寺人柳。寺人柳知到了,就挖坑、杀牲口、把盟书放在牲口上埋起来。再对宋平公报告:“合比准备将逃亡在外的人召回来,已经在北边外城结盟了。”宋平公派人调查,果然有这回事,就驱逐华合比。华合比逃到卫国。华亥想取代华合比担任的右师,就为寺人柳作伪证:“这件事我也早已听到。”宋平公让他代替了华合比为右师。.

新!!: 宋国和华合比 · 查看更多 »

华亥

华亥,'''子'''姓,'''华'''氏,名亥,宋国右师。 前536年,宋平公宠信寺人柳,太子佐讨厌寺人柳。华合比向太子表示要杀寺人柳。寺人柳知到了,就挖坑、杀牲口、把盟书放在牲口上埋起来。再对宋平公报告:“合比准备将逃亡在外的人召回来,已经在北边外城结盟了。”宋平公派人调查,果然有这回事,就驱逐华合比。华合比逃到卫国。华亥想取代华合比担任的右师,就为寺人柳作伪证:“这件事我也早已听到。”宋平公让他代替了华合比为右师。前533年春,鲁国叔弓、宋国华亥、郑国游吉、卫国赵黡在陈国会见楚灵王。 前531年秋季,鲁国季孙意如、晋国韩起、齐国国弱、宋国华亥、卫国北宫佗、郑国罕虎、曹国人、杞国人在厥慭会见,为了商量救援被楚灵王侵略的蔡国。 前522年,宋国华亥、向宁作乱。宋元公不讲信用、私心很多,又讨厌华氏和向氏。华定、华亥和向宁策划说:“逃亡比死强,先下手吗?”华亥假装有病,以引诱公子们,凡是公子去探病,就扣押起来。前522年夏季六月初九,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孙援、公孙丁被杀,向胜、向行被囚禁在谷仓里。宋元公去华氏那里请求和解,华氏不答应,反而趁机劫持了宋元公。六月十六日,华氏将太子栾和母弟辰、公子地作为人质,宋元公则将华亥的儿子华无慼、向宁的儿子向罗、华定的儿子华启作为人质,与华氏结盟。 华亥和他的妻子一定要盥洗干净,伺候作为人质的三位公子吃完饭以后才吃饭。宋元公和夫人每天一定到华氏那里,让公子们吃完以后才回去。华亥担心这种情况,想要让公子们回去。向宁说:“正因为国君没有信用,所以把他的儿子们作为人质。如果又让他们回去,我们离死就不远了。”宋元公向大司马华费遂请求,准备攻打华氏。华费遂回答说:“下臣不敢爱惜一死,但这样恐怕是想要除掉忧虑反而滋长忧虑吧!下臣因此害怕,怎敢不听命令?”宋元公说:“孩子们死了是命中注定,我不能忍受让他们受耻辱。”冬季十月,宋元公杀了华氏、向氏的人质而攻打这两家。十月十三日,华亥、向宁逃亡到陈国,华登逃亡到吴国。向宁想要杀死太子,华亥说:“触犯了国君而出逃,又杀死他的儿子,还有谁接纳我们?而且放他们回去有功劳。”华亥派庶兄少司寇华牼带着公子们回去,说:“您的年岁大了,不能再事奉别人。用三个公子作为证明,一定可以免罪。”公子们进入国都,宋元公说知道华牼没罪,恢复了他的官职。 前521年华费遂的儿子華貙做少司马、华多僚做御士,华多僚与华䝙不和,多次向宋元公诬陷华貙打算接纳逃亡的人。华䝙杀了华多僚,劫持了华费遂叛变,召集逃亡的人。五月二十日,华氏、向氏(华亥、向宁、华定)从陈国回到宋国南里以叛。楚国派薳越、吴国派公子苦雂、偃州员率军支持华氏,晋国派荀吴、齐国派乌枝鸣、苑何忌、卫国派公子朝率军支持宋元公。在宋国作战。宋军、齐军把华氏打得大败,包围南里,华亥拍着胸脯大喊,进见华貙,说:“我们成了晋国的栾氏了。”华貙说:“您不要吓唬我,碰上倒霉才会死呢。”前520年二月廿一日,华氏失败,在楚平王的保全下,宋国释放华亥、向宁、华定、华貙、华登、皇奄伤、省臧、士平逃亡楚国。.

新!!: 宋国和华亥 · 查看更多 »

华父督

华父督(),又称华督、宋督,中国春秋时期宋国太宰,宋戴公之孙,好父说之子。华督殺死了宋殇公與司馬孔父嘉,改立宋庄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流亡魯國鄒邑,為孔氏,即孔子的先祖。华督後遭南宮長萬殺死。.

新!!: 宋国和华父督 · 查看更多 »

华费遂

华费遂,'''子'''姓,'''华'''氏,名费遂,宋国司马。 前538年七月,楚灵王耀兵带领诸侯进攻吴国,宋国太子佐(宋元公)、郑简公先行回国。宋国的华费遂、郑国大夫随军。八月,楚将屈申攻下了朱方,逮住了齐国庆封。 前522年秋,宋国华亥、向宁作乱,最后和宋元公互换人质。宋元公向大司马华费遂请求,准备攻打华氏。华费遂回答说:“下臣不敢爱惜一死,但这样恐怕是想要除掉忧虑反而滋长忧虑吧!下臣因此害怕,怎敢不听命令?”宋元公说:“孩子们死了是命中注定,我不能忍受让他们受耻辱。”十月,宋元公杀了华氏、向氏的人质(华亥的儿子华无戚,向宁的儿子向罗、华定的儿子华启)而攻打这两家。十月十三日,华氏、向氏逃亡到陈国,华登逃亡到吴国。 前521年华费遂的儿子華貙做少司马、华多僚做御士,华多僚与華貙不和,多次向宋元公诬陷華貙打算接纳逃亡的人。宋元公说:“司马因为我,让他的儿子(华登)逃亡。死和逃亡都是命中注定,我不能让他的儿子再逃亡。”华多僚回答说:“君王如果爱惜司马,就应当逃亡。死如果可以逃避,哪有什么远不远?”宋元公害怕,让侍者召来华费遂的侍者宜僚喝酒,让他告诉华费遂驱逐華貙。华费遂叹气说:“一定是多僚干的。我有一个造谣的儿子而不能杀死他,我又不死,国君有命,怎么办?”华费遂于是和宋元公商量驱逐華貙,打算華貙在孟诸打猎时驱逐他。宋元公给華貙酒喝,送他丰厚礼物,还赏赐随行的人。华费遂也像宋元公一样,张匄感到奇怪,说:“一定有原因。”让華貙把剑架在宜僚脖子上追问他,宜僚告诉了他,张匄想杀华多僚,華貙说:“司马年老了,华登的逃亡已很伤他的心,我要是加重他的伤心,不如逃亡。”五月十四日,華貙准备进见华费遂以后再走。在朝遇见华多僚为华费遂驾车上朝,张牼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就和華貙、臼任、郑翩杀了华多僚,劫持了华费遂叛变,召集逃亡的人。五月二十日,华氏、向氏回来了。.

新!!: 宋国和华费遂 · 查看更多 »

华阅

华阅(),中国春秋时期宋国右师,华元之子。 前564年春,宋国发生火灾。执政的司城乐喜命华阅主管右师,向戌主管左师,督促属官,令四个乡正祭祀四乡神灵,在宋都西门外祭祀盘庚。前559年,齐国崔杼、宋国华阅、仲江攻打秦国。《春秋经》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怠惰。冬,鲁国季孙宿和晋国士匄,宋国华阅、卫国孙林父、郑国公孙虿、莒国人、邾国人为商讨安定卫国,在戚地会见。前556年,华阅死,华臣派人去杀华皋比的家总管华吴。.

新!!: 宋国和华阅 · 查看更多 »

华耦

华耦(),春秋时期宋国司马,华父督的曾孙。 前618年,楚国攻郑国,晋国赵盾、鲁国公子遂、宋国华耦、卫国孔达、许国大夫帅师就郑。前612年三月,华耦来和鲁国结盟。《春秋》称“宋司马华孙”,对他表示尊贵。前611年,宋昭公以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矔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宋文公即位,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去世,而命荡虺为司马。.

新!!: 宋国和华耦 · 查看更多 »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新!!: 宋国和卫国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宋国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向戌

向戌,子姓,向氏,生卒年不詳,是春秋時代宋國的左师,以倡導促成春秋弭兵会盟著名。 春秋時代晉國、楚國爭霸,爭戰連年,在中原地區的各小國如宋、鄭等受害最甚,因此希望,前579年宋國大臣華元倡導和議,但三年後楚國毀約而未成。 前564年(鲁襄公九年、宋平公十二年)春,宋国发生火灾。执政的司城乐喜命华臣调集常备兵,华臣命隧正调集远郊城堡之兵,赶赴火灾发生的地点。根据《左传》记载,当时华阅任宋国右师,向戌任宋国左师。 前556年(鲁襄公十七年、宋平公二十年)宋国的右师华阅死后,其子华皋比出任华氏宗主。华阅的弟弟华臣认为华皋比力量微弱,派人暗杀其家宰华吴。六名杀手潜入华吴的卢门,将当时位于向戌身后的华吴用铍刀杀死,向戌很害怕,说:“老朽我没有罪。”坏人就对向戌撒谎说:“我们是华皋比派来杀华吴的。”然后幽禁了华吴的妻子,对她说:“把你的大玉璧给我。”以此伪装成贪财的劫匪。宋平公查明真相后说:“华臣不仅残暴地对待他的宗室,而且使宋国的政令大乱,一定要驱逐他。”向戌劝道:“华臣是宋国的卿大夫,大臣之间不和睦是国家的耻辱,不如封锁丑闻。”于是宋平公没有加罪于华臣。向戌此后变得很怕华臣,自己做了一根短马鞭,每次经过华臣门口时就和车夫一起抽打马,让车快点跑过去。十一月廿二,国人追赶疯狗追到华臣家里,华臣心里有鬼,以为这些人是来讨伐自己的,便匆忙逃亡去了陈国。 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宋平公二十九年),宋国寺人(太监)惠墙伊戾因嫉恨太子痤,在他和楚国使者会面的地方埋藏好伪造的牺牲和盟书,向宋平公告发太子将要谋反。平公询问侍妾弃和左使向戌是否有这样的事,两人都称自己听到了消息,于是太子被囚禁。太子派人让公子佐在中午前救他,向戌知道后故意拉着佐聊天,太子自杀,公子佐被立为太子,其母弃被立为国君夫人。后宋平公渐渐知道太子痤冤死的真相很愤怒,又找不到向戌和弃在幕后操作的口实,于是在朝堂上架了口大锅把寺人惠墙伊戾活活烹了。 弃被立为国君夫人后没有送礼给向戌。某天向戌看到她的养马人,就故意问:“你是谁啊?”养马人回答:“我是国君夫人的养马人。”向戌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个国君夫人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养马人就报告给了弃。于是弃让人带上玉石、锦缎和宝马奉送给向戌,说:“这是国君的侍妾弃送给您的礼物。”向戌对使者说:“这哪儿是国君的侍妾送的,明明是国君夫人送的。”于是让送礼者又重新说了一遍,才扣首接受了礼物。 向戌身為宋國大夫,在前547年開始牽線晉楚兩國重臣,意圖再次達成弭兵和議,由於他與晉國大夫趙文子,楚國令尹子木關係友善,他先親自造訪晉、楚二國,籍這兩人在國內的影響力說服楚晉,並親自拜訪齊國,遣使秦國,使之答應會盟於宋,各小國亦。但晉楚之間對於禮儀細節以及誰為盟主的問題而爭議,向戌加以調解,加上晉國趙文子考量情勢決定退讓盟主之位,使會議得以順利在前546年召開進行,最後成功下盟約,使晉楚之間維持了數十年較為和平的日子。 他立下功勞之後,向宋公請賞封邑,大臣子罕認為兵為國家重要之事,完全廢兵是危險的,而且他只是用詐術完成使命,還想請賞,是貪得無厭,向戌聽到此話,也同意他的看法因此辭去封邑的要求,《左傳》的作者認為他是個知過能改的人。.

新!!: 宋国和向戌 · 查看更多 »

墨子

墨子是戰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木石)人,生卒年不詳,約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儒”、“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滕文公》篇云:「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可知戰國之世,墨家屬顯學。《墨子》一书中體現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中便記載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絲染」的故事。到了清朝,随着诸子学的兴起,学者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 宋国和墨子 · 查看更多 »

大夫

大夫可以指:.

新!!: 宋国和大夫 · 查看更多 »

子姓

子姓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古姓,后繁衍出多个氏。也作好姓,如妇好。.

新!!: 宋国和子姓 · 查看更多 »

子韦

子韦,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思想家,担任星官兼史官,《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划为阴阳家,著有《宋司星子韦》三篇。《晋书·天文志》载“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验”。.

新!!: 宋国和子韦 · 查看更多 »

子游 (宋国)

宋子游(),子姓,字子游,《史记》则认为名游将其称为公子游,宋国公子,被南宮長萬立為宋君,在位僅一年。 宋後閔公在位時與魯國多次交戰,宋大夫南宮長萬被俘後放歸宋國。宋閔公取笑他,說不願意尊敬他這種一敗再敗的敗軍之將,南宮長萬既愧且怒,激起殺機。 宋後閔公十年(前682年),南宮長萬殺華督、宋後閔公,立宋子游為君,宋国公族与蕭叔大心借曹國軍隊反擊,殺掉子游,立宋闵公之弟禦說,即宋前桓公。不久南宮長萬出奔陳國,宋國花錢,讓陳國將他引渡回來,斬成肉醬。.

新!!: 宋国和子游 (宋国) · 查看更多 »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新!!: 宋国和孔子 · 查看更多 »

孔父嘉

孔父嘉()为孔子六世祖,生於宋国,子姓,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九世孙,宋国第五任国君宋湣公共的六世孙。 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宋殇公的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父督所杀,其后代为避灭門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新!!: 宋国和孔父嘉 · 查看更多 »

孔防叔

#重定向 防叔.

新!!: 宋国和孔防叔 · 查看更多 »

宋厲公

宋厲公(),中國西周時宋國國君。子姓,名鮒祀。 鮒祀為宋湣公共次子。緡公卒後,弟煬公熙繼位。鮒祀不服,將叔父殺害,把國位让給長兄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鮒祀於是自立,是為厲公。前859年,厲公卒,子僖公舉立。 厲公封弗父何於栗(今夏邑),任宋國國卿。弗父何是孔子的遠祖。.

新!!: 宋国和宋厲公 · 查看更多 »

宋宣公

宋宣公(),中國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力。 宋武公之子。宋宣公死,不傳子與夷,而傳位弟子和,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

新!!: 宋国和宋宣公 · 查看更多 »

宋丁公

宋丁公,西周时宋国国君。子姓,名申。宋公稽之子。生平不詳。死後宋湣公即位。.

新!!: 宋国和宋丁公 · 查看更多 »

宋平公

宋平公(),子姓,名成,一名戍,宋共公之子。宋平公三十年(前546年),宋國大夫向戌再次發起弭兵之會,在宋都舉行十四國之弭兵會議,確定晉、楚共為霸主。平公在位44年而卒,太子差繼位,是為元公。 子女:.

新!!: 宋国和宋平公 · 查看更多 »

宋康王

宋康王(),或稱宋王偃,又稱宋献王(《荀子·王霸篇》),宋國第三十五任國君,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一作剔成君之子,史載戴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鐵鉤」。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齊國。戴偃在第十一年時,自立為王。史記稱「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省滕州市),有其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前312年,楚怀王背弃齐楚联盟。楚军景翠部驻于齐楚边境。匡章率齐、宋军攻魏,魏向秦求救。秦胜楚于丹阳,遂派兵救魏伐燕地。在张仪的操作下,宋康王与秦连衡,宋军撤退,秦军樗里疾部迅速进入宋军阵地,齐军防线一侧空虚,导致齐军在濮水一战中失利。匡章败逃。燕国复国。之后田盼谓齐宣王易余粮于宋。前296年,匡章领五国伐秦,宋康王也率军参与。到了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舉兵滅宋。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國的溫邑(今河南省溫縣)。 王偃的形象,在秦漢以後多有抹黑,如窮兵黷武、暴虐無道,《战国策》说他「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故後人稱“桀宋”。奪封丘舍人韓憑之妻息露,《搜神記》載韓憑自殺,息露亦死,死前求合葬而不得。兩座墳墓上,忽然各長出一棵小樹,相攀相附,結成連理。 在《孟子·滕文公下》一节里,与其大约处于同一时代的孟子尊称其为“宋王”。.

新!!: 宋国和宋康王 · 查看更多 »

宋休公

宋休公(),原名子田,宋悼公之子。這時宋國首都已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有可能曾被俘虜,記载:“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休公,也可能是宋悼公。宋悼公被俘後,宋休公即位,並於當年改元。.

新!!: 宋国和宋休公 · 查看更多 »

宋微子

#重定向 微子.

新!!: 宋国和宋微子 · 查看更多 »

宋微子啟

#重定向 微子.

新!!: 宋国和宋微子啟 · 查看更多 »

宋僖公

宋僖公(),中國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舉。 宋厲公之子。僖公十七年(前841年),周厲王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八年(前831年),僖公卒後,子覵立。.

新!!: 宋国和宋僖公 · 查看更多 »

宋哀公

宋哀公(),宋惠公之子,在位不足一年。子戴公立。.

新!!: 宋国和宋哀公 · 查看更多 »

宋公稽

宋公稽,子姓,名稽,是中國西周時期的宋國君主。 宋公稽是宋微仲之子,在父親死後繼位,生卒年不詳。宋公稽死後,其子宋丁公繼位。 宋公稽为孔子的二世祖,正考父之子孔父嘉是宋微仲第十五世孙。.

新!!: 宋国和宋公稽 · 查看更多 »

宋共公

宋共公(),本名子瑕,宋文公之子。其間執政大夫華元專國,宋共公瑕為避水患,將國都由河南睢陽(商丘南方)遷至相城。宋共公娶魯宣公女、魯成公之妹伯姬為妻,由魯國大夫季孫行父護送伯姬來相城完婚。魯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相城宮室大火,下屬欲救伯姬出宮避難,伯姬卻說:「吾聞婦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於是伯姬亡於火中,死後隨夫諡,稱宋共姬(《琴苑要錄》)。 宋共公死後,世襲司馬荡泽(宋襄公弟公子荡的曾孙)作乱,杀死太子肥。荡氏被華元诛灭,荡泽被杀,族人逃到楚国。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宋共公 · 查看更多 »

宋元公

宋元公(),子姓,名差,金文铭文作宋公差(《殷周金文集成》11204、11281、11289)。中國春秋時代宋国君主,元公十年(前522年)夏天,元公猜忌華族,華向、華定、華亥與向寧謀反,雙方妥協,互派人質,盟誓講和,史載“取大子乐与母弟辰、公子地为质;公亦取华亥之子无戚、向宁之子罗、华定之子启,与华氏盟,以为质”。同年冬天,宋元公取得華氏宗主大司馬華費遂的同意後,誅殺人質,借他族之力,拜樂大心為大將,率兵圍南里。華定、華亥、向寧事敗出奔陳,華登奔吳。不久華氏發生內訌。华貙杀华多僚,劫持其父华费遂,召回华亥、向宁,发动叛乱。宋元公欲弃师而逃,被厨人濮劝止。齐将乌枝鸣重整軍備,擊败华氏军于新里(今河南开封东)。元公十一年(前521年)十一月,晋、曹相繼出兵救宋,聯軍連敗華氏,围困于南里,华登赴楚国求援,元公十二年(前520年)二月楚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流亡至楚,内乱至此平息。元公在位15年而卒。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宋元公 · 查看更多 »

宋剔成君

宋剔成君,原名戴喜,字子罕,曾任宋國司城,為宋戴公的后裔,宋桓公之臣(《史記》說是桓公之子,誤,今從《竹書紀年》、楊寬《戰國史》),桓公荒淫,戴喜約於前356年至前350年之間篡位取宋,是為宋剔成君(剔成為司城之轉音)。 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作亂攻擊兄剔成君,剔成君敗奔亡齊國,偃自立為君,是為宋康王。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宋剔成君 · 查看更多 »

宋穆公

宋穆公(),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和。 据《春秋》记载,于鲁隐公三年(前720年)去世,在位9年。宋武公之子,宣公之弟。宋穆公传位给宋宣公之子与夷,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冯。被认为是遵循道义的典范。.

新!!: 宋国和宋穆公 · 查看更多 »

宋煬公

宋煬公,中國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熙。 宋前湣公共之弟,宋丁公申之子。前湣公未传子而传弟炀公熙。隨後,前湣公次子鮒祀殺煬公自立,是为宋厲公。.

新!!: 宋国和宋煬公 · 查看更多 »

宋莊公

宋莊公(),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馮。 宋穆公之子。早年在鄭國當人質。宋殤公十年(前710年)華督見殤公常年用兵,殺孔父嘉,奪其妻,又弒君而立公子馮,是為宋莊公,華督任太宰。.

新!!: 宋国和宋莊公 · 查看更多 »

宋襄公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茲甫(),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為宋國君主,在位十四年(前650年至前637年)。.

新!!: 宋国和宋襄公 · 查看更多 »

宋閔公

宋閔公或宋湣公可以指:.

新!!: 宋国和宋閔公 · 查看更多 »

宋桓公 (戰國)

宋桓公(),原名闢兵(也作辟兵或辟),宋休公之子。為了與前代的宋桓公禦說分別,又作宋後桓公。前356年与魯共公、衛成侯、韓昭釐侯朝梁文惠王。.

新!!: 宋国和宋桓公 (戰國) · 查看更多 »

宋桓公 (春秋)

宋桓公(),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禦說,為了與後來的宋桓公闢兵分別,又作宋前桓公。 宋庄公之子,宋閔公之弟。宋閔公十年(前682年),宋大夫南宮長萬弒殺宋閔公,立公子游為國君,諸公子與蕭叔大心向曹國借兵反擊,殺公子游,立公子禦說為國君,是為宋桓公。 宋桓公生有六子:公子目夷、茲甫、公子鱗、公子盪、公子向、敖。宋桓公三十一年(前651年)春天,宋桓公卒,嫡長子公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宋襄公。.

新!!: 宋国和宋桓公 (春秋) · 查看更多 »

宋武公

宋武公(),子姓,名司空,宋戴公之子。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 在位期間北方游牧部落长狄入侵,宋武公派弟弟司徒皇父充石率军抵御,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長狄人,俘获首领缘斯。皇父和其二子不幸戰死。.

新!!: 宋国和宋武公 · 查看更多 »

宋殤公

宋殤公(),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與夷。 宋宣公之子。殤公在位時任孔父嘉為司馬,華督為太宰。宋殤公好戰,十年十一戰,百姓苦不堪言。太宰華督貪戀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乃使人宣言國中:“民不堪命,皆孔父為之。”遂殺孔父嘉而奪其妻,殤公大怒,華督又弒公,再從鄭國迎回公子馮,是為宋莊公。.

新!!: 宋国和宋殤公 · 查看更多 »

宋湣公 (西周)

#重定向 宋前閔公.

新!!: 宋国和宋湣公 (西周) · 查看更多 »

宋惠公

宋惠公(),中國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覵。 宋僖公之子。惠公四年(前828年),周宣王即位。惠公三十年(前800年),惠公卒,子哀公立。葬於商丘。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等三公王陵三峰並峙,故名“三陵台”。.

新!!: 宋国和宋惠公 · 查看更多 »

宋成公

宋成公(),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子姓,名王臣,宋襄公之子。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派令尹成得臣討伐宋國,宋成公向晉國求救。晉文公攻伐曹、衛以解宋圍,楚兵去。在位十七年,卒諡成。.

新!!: 宋国和宋成公 · 查看更多 »

宋戴公

宋戴公(),'''子'''姓,名白(前799年—前766年在位),在位期間由正考父輔佐,其後子孫为宋国贵族,演变为多支家族,以“戴氏”为统称。战国时代,戴氏的一支夺取宋国君位,史称“子罕取宋”。.

新!!: 宋国和宋戴公 · 查看更多 »

宋昭公 (戰國)

宋昭公(),子姓,名得,一名特。為了與先前的宋昭公杵臼分別,又作宋後昭公。 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無子,以公孙周两个儿子德与启养于宫中,但未曾确认让谁继位。前469年冬,宋景公突然死去,景公宠臣大尹立启为君,乐氏、皇氏、灵氏三族早对大尹不满,遂发动国人“施于大尹”,大尹不得不带着宋公启出奔出国,宋昭公随之继位。 但是根据记载,前469年,宋景公死后,特为父报仇,杀死景公的太子继位,而没有宋公启的相关纪录。 昭公請墨子到宋國參政,拜為宋大夫,稱“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事”。楚在惠王、聲王時曾兩次包圍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歡為大宰,司城皇專政,二人互相殘殺。後司城子罕擊敗戴歡,又將昭公驅逐,出亡於鄙,後潛心改過,三年後復位,在位65年。.

新!!: 宋国和宋昭公 (戰國) · 查看更多 »

宋昭公 (春秋)

宋昭公(),子姓,名杵臼,宋成公之子。為了與後來的宋昭公得有所區別,又作宋前昭公。昭公七年,宋國大飢荒,庶弟公子鲍盡出其倉之粟以濟貧者,收取民心;後公子鲍聯合宋襄夫人殺杵臼於孟諸(今商丘市東北)打獵途中,自立,是為宋文公。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宋昭公 (春秋) · 查看更多 »

宋文公

宋文公(),本名子鮑,宋前昭公之庶弟。 宋前昭公七年(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使人殺死宋前昭公於孟諸之藪,改立公子鮑,是為宋文公。隔年,晉靈公即派大將荀林父與諸侯出兵伐宋,追究此事。但因宋文公得民心,又賄諸侯,諸侯反承認其地位合法,此事遂不了了之。 前589年,宋文公去世。开始厚葬并用活人殉葬。《左传》这样说:“宋国的大臣华元、乐举有失为臣之道。臣子,是为国君去掉烦乱解除迷惑的,因此要冒死去谏诤。现在这两个人,国君活着的时候就由他去放纵作恶,死了以后又增加他的奢侈,这是把国君推入邪恶里去,这不能算是臣子。”.

新!!: 宋国和宋文公 · 查看更多 »

宋悼公

宋悼公(),原名購由,宋後昭公之子,在位8年。歷史學家楊寬認為,宋悼公時,宋國已經衰落,有可能遷都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悼公有可能曾被俘虜,《史記・韓世家》記載:「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執宋君。」宋君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殺,故諡法為「悼」。.

新!!: 宋国和宋悼公 · 查看更多 »

宋景公

宋景公(),子姓,宋元公之子。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 朱学渊根据《史记·宋世家》记载的宋景公名头曼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名号相同,而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语源。 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陽背晉,干預宋政,宋景公伐之,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熒惑守心,景公憂心大禍,問於太史兼司星官子韋,子韋說:可移於宰相或蒼生。景公念及天下蒼生,皆不同意,此時熒惑退避三舍。宋景公無子,取公孫周之子得為太子,在位48年而卒。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宋景公 · 查看更多 »

屈建

屈建(),屈氏,名建,字子木,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前551年,楚康王杀令尹子南,任命蒍子馮为令尹,屈建为莫敖。前550年,屈建率兵伐陈国之庆氏兄弟。前548年,屈建率军灭掉倒向吴国的舒鸠国。吴王诸樊率军报复,被楚军射杀。前547年,伍举因为是申公王子牟的女婿出逃郑国,还想去晋国。和伍举关系好的蔡国大夫公孙归生(声子),出使完晋国,又出使楚国。屈建问他,晋国的卿大夫比楚国如何。声子说晋卿不及楚,晋大夫都是卿的材料。并且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楚材晋用)。还举了的析公、雍子、巫臣、苗贲皇例子,通过这让屈建和楚康王召回了伍举。前546年,屈建应住在王宫里宋国向戌的邀请,参加弭兵之盟。他确保了晋国的属国向楚国进贡,同样,楚国的属国也向晋国进贡。并且是楚国先于晋国歃血。屈建与晋国赵武交谈,赵武答不上话,赵武让叔向应对,屈建也答不上话。他又向赵武问范武子士会的德行。次年,屈建去世。赵武到楚国奔丧。.

新!!: 宋国和屈建 · 查看更多 »

乐大心

乐大心,'''子'''姓,乐氏,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右师)。号称桐门右师。 前535年,郑国子产为丰施把州地的土田归还给晋国韩宣子韩起。韩宣子占有州地感到惭愧,用州地跟乐大心交换了原县。 前521年宋国华氏、向氏之乱。五月十四日,张匄杀死华多僚,劫持了司马华费遂叛乱,召集逃亡的人。五月二十日,华氏、向氏回来,乐大心等人在横地抵御。前520年二月廿一日,宋国的华亥、向宁、华定逃亡楚国,宋元公派公孙忌做大司马,边卬做大司徒,乐祁做司城,仲几做左师,乐大心做右师,乐挽做大司寇,来安定国人。 前517年,鲁国叔孙婼到宋国聘问。乐大心在交谈中表示看不起宋国其他大夫,轻视司城乐祁。叔孙婼对属下说:“右师怕要逃亡了!君子尊重自己,而后能及于他人,因此有礼。现在右师对自己国家的大夫和宗族都不尊重,这是轻视自己,能有礼吗?无礼必定逃亡。”夏,鲁国叔诣和晋国赵鞅、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喜、郑国游吉、曹国人、邾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国人为了商量安定王室,在黄父相会,这是。赵鞅令诸侯大夫为周敬王输送粮食、准备戍守将士:“明年要送天子回去。”乐大心说:“我们不给天子送粮食,我们是周朝的客人,为什么要让客人送粮食?”晋国士弥牟说,从践土结盟以来,历次会盟宋国都表示一起为王室操心。乐大心不敢回答,接受简札后退出去。士弥牟对赵鞅说:“宋国右师必然逃亡。奉国君之令出使,而想背弃盟约、触犯盟主,没有比这再大的不吉祥了。” 前501年春季,宋景公派乐大心到晋国结盟,迎接乐祁的灵柩。乐大心假装有病推辞,于是就派向巢去。乐祁的儿子子明要乐大心出国迎接,谴责他敲钟作乐。乐大心对别人说子明自己穿着丧服却生了孩子。子明大怒,对宋景公说乐大心没病装病、不肯去晋国,要准备发动叛乱。于是宋国就驱逐了乐大心。前500年,乐大心出奔曹国。由于宋景公宠信向魋,前499年春季,宋景公母弟辰和仲佗、公子地进入萧地而叛变。秋季,乐大心跟着叛变。.

新!!: 宋国和乐大心 · 查看更多 »

乐祁

乐祁,樂祁犁,'''子'''姓,乐氏,字子梁,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司城)。又称司城子梁。乐喜的孙子。 前520年,宋国华亥、向宁、华定逃到楚国。宋元公派公孙忌做大司马,边卬做大司徒,乐祁做司马,仲几做左师,乐大心做右师,乐挽做大司寇,来安定国人。之后,乐祁担任司城。前517年,他对国君说,鲁国会发生内乱,鲁昭公会被季平子赶出国门。前515年,晋国范献子与乐祁、卫国的北宫喜会盟,商议讨伐驱逐鲁君的季平子,乐祁、北宫喜没有答应。前504年,乐祁访问晋国,与迎接的赵简子私自饮酒,激怒了范献子,范献子将乐祁扣留。前502年,晋国释放乐祁,乐祁在归国途中去世。.

新!!: 宋国和乐祁 · 查看更多 »

乐茷

乐茷,'''子'''姓,乐氏,字子潞,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司城)。又称司城子潞。乐溷的儿子,乐祁的孙子。 前469年五月,鲁国叔孙舒会合越国皋如、后庸、宋国乐茷带兵护送卫出公回国,卫国没有接纳。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与启在宫中抚养为嗣。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三族六个卿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大尹经常不向宋景公报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图假称君命发号施令,国人都厌恶他。司城乐茷想要除掉大尹,灵不缓说:“随他去,让他恶贯满盈吧。权势重却没有基础,能不失败吗?” 十月初四,宋景公在空泽游玩途中死去,大尹用甲士劫持六卿,拥立启为国君。乐茷派人在国内宣布说:“大尹蛊惑他的国君,专权好利,现在国君没有生病就死了。死了以后又藏匿遗体,没有别的好说,就是大尹的罪过。”皇非我与乐茷、门尹得、灵不缓谋划:“百姓亲附我们,把他赶走吧!”将大尹赶走,大尹侍奉宋公启逃亡楚国,于是立得为国君,司城做了上卿,乐氏、皇氏、灵氏盟誓三族共掌国政,绝不互相残害。.

新!!: 宋国和乐茷 · 查看更多 »

二王三恪

二王三恪,又稱二賓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後,或單稱三恪、二王,是中國古代政治禮制,屬賓禮之一,歷代王朝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稱為二王後、三恪,給予封邑,祭祀宗廟,用以懷柔安撫,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所謂「恪」,即表尊敬之意。杜佑《通典》考證「三恪二王後」,以為封前二代後裔為二王後,封前三代後裔則稱為三恪。.

新!!: 宋国和二王三恪 · 查看更多 »

庄子

莊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唐玄宗天寶初(742 CE),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子部道家類。.

新!!: 宋国和庄子 · 查看更多 »

令尹

令尹,即楚國宰相。一說其名源於伊尹,但亦存爭議。 楚武王時設置令尹,入則領政、出則統軍。直到楚國被秦國所滅,令尹一直是楚國的最高官職,兼有中原諸侯國相、將的權力。令尹一般都由楚王的親族出任,非王族擔任令尹的,可考證的只有楚文王時的彭仲爽(申國平民),以及楚悼王時的吳起(魏國將軍)兩人而已。 楚国行政官制多以“尹”为名,令尹执一国之柄,为百官之长;军事官制以柱国为名,上柱国执一国之军,为各军之长。令尹、柱国居上卿之位,多由楚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充任。.

新!!: 宋国和令尹 · 查看更多 »

弭兵之盟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弭兵意思为平息战事。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許。.

新!!: 宋国和弭兵之盟 · 查看更多 »

微仲

微仲,子姓,名衍,號仲思。周朝宋国第二任国君,孔子十五世祖。《孔子家语》载“仲思名衍,一名泄”,宋微子(微子啟)之弟,帝乙之子。微仲死后,其子稽繼位,是為宋公稽。 Category:宋国君主 Category:商朝君主儿子 Category:封神演义人物.

新!!: 宋国和微仲 · 查看更多 »

周夷王

周夷王,姓姬,名燮,西周第九代國王,周懿王之子。《史記》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作𢕌王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夷王在位時期定為前885年至前878年,有人質疑它的準確性。《竹書紀年》稱夷王三年「烹齊哀公于鼎」。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夷王在位時間有9年以上。據周夷王時期的青銅器《太師虘簋》銘文「雉十又二年正月既望甲午」來看,在位至少有12年。.

新!!: 宋国和周夷王 · 查看更多 »

周孝王

周孝王,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國王,諡號孝王,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铭文作考王。周共王的弟弟(一作周懿王之弟),周懿王的叔父。周懿王病死後繼承王位。.

新!!: 宋国和周孝王 · 查看更多 »

周康王

周康王,姬姓,名釗,西周第三代天子,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与其父周成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康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20年至前996年,此观点的准确性有待考证。《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和《通鉴外纪》均记载周康王在位26年。.

新!!: 宋国和周康王 · 查看更多 »

周共王

周共王,姓姬,名繄扈(),西周第六代國王,諡號共王(,為「恭」的通假字)。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龔王,有時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 《國語·周語一》載,密康公跟隨共王遊於涇上時,有三個非常美貌的女子自願獻身於密康公,密康公的母親說認為這樣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況一個小國的君主呢?應該要把她们献给共王。密康公貪戀三女的美貌,不聽母言,一年後,密國被共王滅掉,康公被殺。 傳世青銅器中可確定為周共王時期銅器有《五祀衛鼎》、《十五年趞曹鼎》(《休盤》尚有爭議),《十五年趞曹鼎》記載「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龔王在周新宮」,據此可知周共王在位年數至少有15年以上。 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時間定為前922年至前900年。.

新!!: 宋国和周共王 · 查看更多 »

周穆王

周穆王(又作周繆王),姓姬,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代天子。在位時間約為55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定為前976年—前922年,一說前1001年—前947年)。.

新!!: 宋国和周穆王 · 查看更多 »

周武王

周武王,'''姬'''姓,名发,諡武,曰名为珷帝日丁,西周第一代天子,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夏商周斷代工程斷代其在位時間為前1046年至前1043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约為前1049或前1045年至前1043年。傳統上,周武王,周文王,堯舜禹和商湯一向為後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先秦明君。.

新!!: 宋国和周武王 · 查看更多 »

周成王

周成王,姬姓,名誦,西周第二代天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和蔡叔不滿,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旦出兵平定三监之乱。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雒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西周王朝的统治。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22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為前1042至前1006年。.

新!!: 宋国和周成王 · 查看更多 »

周昭王

周昭王(),姓姬,名瑕,西周第四代天子。周康王之子。《史記》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或者王卲 王,与周代青铜器铭文将周文王、周武王称为玟、珷的格式是一样的。.

新!!: 宋国和周昭王 · 查看更多 »

周懿王

周懿王(前899年-?在位),姓姬,名囏,西周第七代天子,諡號懿王。 《史記》記載懿王時期,周朝開始衰落,有人寫詩諷刺他。《竹書紀年》記載:「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內,接連出現兩次天亮的現象,當時在陝西華縣的鄭國一帶可見到這個奇景。此後,周㦤王便有遷都打算,由鎬京遷到犬丘為新都稱槐里。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懿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99年至前892年,《太平御覽》引《史記》--「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懿王在位時間有15年以上。.

新!!: 宋国和周懿王 · 查看更多 »

商丘市

商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东界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南邻周口市与安徽省亳州市,西接开封市,北临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惠济河、大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流经。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27.39万。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人、商业、商文化“三商”之源。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此交汇。.

新!!: 宋国和商丘市 · 查看更多 »

商紂王

#重定向 帝辛.

新!!: 宋国和商紂王 · 查看更多 »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新!!: 宋国和商朝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新!!: 宋国和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公子卬 (宋国)

公子卬(),'''子'''姓,名卬,是宋成公的儿子,宋昭公的弟弟,宋国大司马。 前620年夏季四月,宋成公死了。这时候公子成做右师,公孙友做左师,乐豫做司马,鳞矔做司徒,公子荡做司城,华御事做司寇。宋昭公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谏言劝阻,宋昭公不听。穆族和襄族率领国人攻打宋昭公,在宫里杀了公孙固和公孙郑。六卿和公室讲和,乐豫将司马的官职让给宋昭公的弟弟公子卬。 前619年,宋昭公对嫡祖母宋襄夫人不加礼遇,宋襄夫人依靠戴氏的族人杀了宋昭公的党羽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公子卬手里握着符节而死,所以《春秋》记载他的官职而不写名字,表示对他的尊重。.

新!!: 宋国和公子卬 (宋国) · 查看更多 »

公子目夷

公子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魚,又称司馬子魚,春秋時代宋國公子,微子之弟宋微仲的十四世孫,宋襄公之庶兄。襄公即位,目夷為司马,又转为左师,执掌国政。兄弟二人「性仁愛」、「留賢德」,行「東宮圖治」,宋國國力有所增強。前638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當時楚兵強大,大司馬公孙固勸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時截殺之,此時襄公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當楚軍上岸時,子魚又勸宋襄公趁楚軍此時陣列尚未成形時襲殺之,襄公再拒絕。結果宋師大敗而回。其子公孙友,曾孙鱼石、鱼府。 目夷墓位於微山東峰,墓前立一石碑,乃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徐州知州傅堯俞所立,正面陰刻有篆文:「宋賢目夷君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輯有〈子魚論戰〉一文,後收入《古文觀止》一書。.

新!!: 宋国和公子目夷 · 查看更多 »

公子成 (宋国)

公子成(),'''子'''姓,名成,是宋庄公的儿子,宋闵公、宋桓公的弟弟,宋国右师。 前625年冬季,晋国的先且居、公子成、陈国的辕选、郑国的公子归生攻打秦国,占取了汪地和彭衙,然后回国,以报复上次彭衙的战役。 前620年夏季四月,宋成公死了。这时候公子成做右师,公孙友做左师,乐豫做司马,鳞矔做司徒,公子荡做司城,华御事做司寇。宋昭公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谏言劝阻,宋昭公不听。宋国的穆族和襄族率领国人攻打宋昭公,在宫里杀了公孙固和公孙郑。六卿和公室讲和,乐豫将司马的官职让给宋昭公的弟弟公子卬。.

新!!: 宋国和公子成 (宋国) · 查看更多 »

公孙固

公孙固(),'''子'''姓,名固,又称大司马固,是宋庄公的孙子,宋襄公的堂兄弟,宋国大司马。.

新!!: 宋国和公孙固 · 查看更多 »

公弟禦

公弟禦(),子姓,名禦,宋襄公之子,宋成公之弟。宋成公死后,公弟禦把太子殺掉,自立。一年後,諸公子殺國君禦,立公子杵臼为君,是為宋前昭公。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宋国和公弟禦 · 查看更多 »

兄终弟及

兄终弟及是一種继承的制度。兄終弟及的情況除出現於君權之承繼,也適用於某些可以世襲的官爵承繼權。在中國清朝時,顏回後人就多次以兄終弟及之例,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新!!: 宋国和兄终弟及 · 查看更多 »

皇缓

皇缓,'''子'''姓,'''皇'''氏,名缓,宋国右师。 前477年春,宋国杀皇瑗。宋景公恢复皇氏家族,以皇缓做右师。前469年,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和启养在公宫里,还没有立继承人。当时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六卿三族(皇、灵、乐)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

新!!: 宋国和皇缓 · 查看更多 »

皇瑗

皇瑗(),'''子'''姓,'''皇'''氏,名瑗,宋国右师。 前487年春,皇瑗率军侵郑国,因为郑叛晋国。前485年,郑国罕达(武子賸)的宠臣许瑕请求封邑,郑国没有地方能封给他了。许瑕请求在外国,罕达答应,包围宋国雍丘。皇瑗于是包围郑军,每日挖沟筑垒,连成一线。郑军都号啕大哭,罕达救援,大败于宋国。二月十四,宋军在雍丘全歼郑军,留下有才能的人的性命,带了郏张、郑罗回国。 前482年秋,卫出公在郧地会见吴国人。鲁哀公和卫出公、皇瑗在郧结盟,但是辞谢和吴国结盟。吴国人围住了卫出公的馆舍。鲁国子服景伯派子贡请求太宰嚭释放卫出公,子贡说:“卫君前来,一定和他的臣下们商量,那些人有的同意他来,有的不同意他来,因此才来晚了。那些同意的人,是您的朋友。那些不同意的人,是您的仇人。如果拘禁了卫国国君,这是毁了朋友而抬高了仇人,那些想毁坏您的人就得意了,而且会合诸侯却拘留了卫国国君,谁敢不怕?毁坏了朋友,抬高了仇人,而又让诸侯害怕,也许难于称霸吧!”太宰嚭于是释放了卫出公。 皇瑗之子皇酁般、皇麇。皇麇夺取了哥哥皇酁般的封邑给了他的朋友田丙。皇酁般大怒出走,告诉司马桓魋的家臣子仪克。子仪克到宋国告诉夫人,皇麇打算接纳桓氏。宋景公询问子仲(皇野)。皇野本来想立杞姒的儿子皇非我为嫡子。皇麇说一定要立长子,皇野大怒不从。这时对国君说:“右师已经老了,不会作乱,对麇就不了解了。”宋景公抓住皇麇。皇瑗逃亡晋国,宋景公派人把他召回。前477年春,宋国杀皇瑗。宋景公恢复皇氏家族,以皇缓做右师。.

新!!: 宋国和皇瑗 · 查看更多 »

睢阳区

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91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72万。.

新!!: 宋国和睢阳区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新!!: 宋国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田齐

氏齐国,史称田齊,为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妫(guī)姓。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田完)。前672年,陈完因避難入齐,事齐桓公,為齊國大夫,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人稱「田氏」,田桓子時田氏开始强大,到了田和時流放了齐康公,自立为君,是為田和代齐。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取代了姜齊。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新!!: 宋国和田齐 · 查看更多 »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周朝稱之為紂王)軍隊和周武王軍隊的決戰,史稱「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紂」。由于殷商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窮兵黷武,加剧了國家財政負擔、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传》稱:“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新!!: 宋国和牧野之战 · 查看更多 »

華元

華元,中国春秋時代宋国政治人物,子姓,華氏,担任右師。历事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父亲華御事,儿子华阅、華臣。 華氏是宋戴公的后代,成为戴氏大族,华氏第2代華父督暗殺宋殤公,擁立宋庄公。 華督曾孫華氏第5代華元,在前611年左右担任右師(执政)。前607年、宋国被郑国攻打,華元、樂呂率軍迎撃。大棘之战決戰前夜,華元與全軍分羊肉,御者羊斟沒有分到羊肉。羊斟懷恨,翌日之戰,他駕駛華元的兵車投靠了鄭國,華元被俘,宋軍混乱,樂呂戰死。宋文公贈物到鄭國換回華元,華元回國,羊斟逃到魯國。 前595年,楚國申舟出使齊國經過宋国境内,没有向宋国提出通行申请,被華元俘獲。 華元以為這是楚國侮辱宋國,所以將申舟殺了。 不久,楚莊王包圍宋都商丘,長達七個月。宋國很多人餓死,易子而食。晉國一直不來救援。宋文公派華元議和。华元怕自失身份,只好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帅子反,劝其罢兵而去。 前589年,宋文公去世。 周簡王七年(前579年,魯成公十二年、晉厲公二年、宋共公十年、楚共王十二年),華元利用其私交关系,主持中原大国晋國、楚國在宋國结盟,约定此后弭兵息民,互通使节,平分霸权。即華元弭兵。這是華元生涯中的大功一件,後來華元的繼任右師向戌更是達成了長久的晋楚和議。.

新!!: 宋国和華元 · 查看更多 »

论语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在古書中又別以論、語、傳、記等字單稱,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論”通行的读音为“ㄌㄨㄣˊ(lún)”,為論纂、編纂的意思,「語」為談說的意思,如《國語》之類,合起來指言论的汇编。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稱:「《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語》涉及多方面內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後,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轄,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新!!: 宋国和论语 · 查看更多 »

诸侯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主要是指中国历史周朝時分封制之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君主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世爵。 少数时期,与中原朝廷对抗的軍閥割据势力,也被稱為諸侯。如東漢末年的袁紹、袁術、張魯、張繡、劉表、劉焉、馬騰、韓遂等地方將領,晚唐以武力自居,不理會朝廷的軍事藩鎮河北三鎮,五代十国南方的吳越、南吳、閩國、南唐、荊南、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和北漢等政權,或者元朝末年的陳友諒、張士誠羣雄等。.

新!!: 宋国和诸侯 · 查看更多 »

鲁隐公

魯隱公(,前722年-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姑,魯国第十四代国君。魯惠公之子,生母是声子。傳世的魯國史書《春秋》及其三傳的記事都是從魯隱公開始的。.

新!!: 宋国和鲁隐公 · 查看更多 »

趙武

趙武(),'''嬴'''姓,'''赵'''氏,名武,谥文,又称赵文子、赵孟,赵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之姊赵庄姬。.

新!!: 宋国和趙武 · 查看更多 »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新!!: 宋国和軍事 · 查看更多 »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新!!: 宋国和齐国 · 查看更多 »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新!!: 宋国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新!!: 宋国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武丁

武丁(约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子姓,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共在位59年,“武丁”是他死后获得的諡号,殷末又追谥庙号为“高宗”(但在殷墟卜辞中没有该庙号)。他是商王敛(小乙)之子,商王旬(盘庚)、商王颂(小辛)的侄子。.

新!!: 宋国和武丁 · 查看更多 »

武庚

武庚,史記中又稱作祿父,父親為紂王,後母為妲己,商代滅亡後,受封於殷地,周武王死後,聯合周朝宗室「三監」,管霍蔡,反抗周公,是為三監之亂,被周公東征打敗,武庚被斬。 明代神怪小說《封神演義》裡,僅在朝歌被周兵攻陷時被俘的橋段登場。.

新!!: 宋国和武庚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宋国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朝代

朝代或王朝(dynasty)是指由同一個家族(皇室或王室)通過不同方式和形式,以君主制國家實施世襲統治的历史时期。例如中国、古埃及等国家都曾经使用王朝制。欧洲主要有卡洛林王朝、卡佩王朝、波旁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等。 Category:朝代 Category:歷史學 Category:君主制 Category:王室家族.

新!!: 宋国和朝代 · 查看更多 »

惠施

惠子, 名惠施(约前370年-前31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 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齐和楚合縱結盟起来,对抗秦国。魏文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張儀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好友。魏文惠王死后,張儀失宠,惠施回到魏国。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中的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他的“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将事物相对面夸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稳定性,不承认具体事物的特点。和公孙龙同属诡辩学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异学说的创始人。除《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作为和言论的记载。.

新!!: 宋国和惠施 · 查看更多 »

戰場

戰場,是在戰爭狀態,敵軍相遇或發生戰爭的地方。歷史回望,所有戰役都有一處地方作為戰場。經歷史學家考究,戰場可以分為主戰場及其他。戰場又可以分為前線、二線和大後方等。不過處身現場者,不可能假設戰場如拳擊擂台,有必然的劃定範圍。戰場無處不在,海、陸、天空致命危機四面八方,包括網路、信息戰、間諜戰、心理戰、公關戰、外交戰、游擊戰等。 在電腦遊戲中,「戰場」是一個戰爭遊戲的選項,它代表該版遊戲的背景,有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限制,不同的難度級數。.

新!!: 宋国和戰場 · 查看更多 »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新!!: 宋国和戰國 · 查看更多 »

戰國人物列表

本表列出曾在中國歷史戰國時代登場的人物,範圍從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至秦朝滅亡(前206年),參考多本史料,依照國別分類,並附錄記載該人物的文獻出處(君主除外),部分文獻如《史記》、《戰國策》則會作個簡稱。春秋五霸請參見春秋人物列表。.

新!!: 宋国和戰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戰國戰役列表

由於在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發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戰役,如五國聯軍攻齊之戰、阏与之战、長平之戰等等,以下為西元前4世紀至前3世紀的戰事,由魏秦河西之戰至秦滅齊統一中國為止。.

新!!: 宋国和戰國戰役列表 · 查看更多 »

春秋

春秋可以指:.

新!!: 宋国和春秋 · 查看更多 »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見於《左傳》。该词常与战国七雄并称。 关于春秋五霸,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新!!: 宋国和春秋五霸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新!!: 宋国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新!!: 宋国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晋国六卿

晋国六卿,是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政治军事制度,晋文公在晋国建立了三军制。中、上、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主持晋国的军事、政治。中军将又称为元帅、执政。晋襄公一度增加新上军、新下军二军四卿,旋即恢复原制。晋景公扩为六军十二卿,新中军、新上军、新下军,之後合为新军,共四军八卿。晋悼公恢复三军建制。晋平公时,六卿被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垄断,之後六卿特指这六个卿家。范氏、中行氏被诛灭後,六卿改为四卿。智氏後被赵氏、韩氏、魏氏三家滅掉,這就是之後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分晉的典故。.

新!!: 宋国和晋国六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宋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