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杞简公

指数 杞简公

杞简公(),姒姓,名春,是杞国的末代君主,也是第20任君主,杞出公之子,继承其国君之位,被楚惠王灭国。.

3 关系: 杞國杞出公楚惠王

杞國

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商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1000多年,國君為姒姓,禹的後裔。商汤灭夏后,分封夏朝的后人于杞,此后杞国时存时灭。周朝初年,再次赐予杞國封号,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西元前445年,杞國亡于楚國。 杞國是小國,史書罕有記載,《史記》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杞兩國的歷史,但對杞國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還特別說:「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這樣的小國,在周圍強鄰的壓迫下,被迫屢有遷徙。杞國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後來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後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 杞國雖小,但也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杞國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後,存有夏禮,因此孔子曾爲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只是由於杞國文獻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論語·八佾》)。 歷史上還流傳著一些和杞國有關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說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杞國。該成語雖說往往用來形容庸人自擾的無謂擔憂,但也有人認爲,這和杞國多經磨難而造成的國人憂患意識有關。 目前爲止,發現的杞國存在的考古證據不多。共計有六塊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爲商代杞國存在的證據。而在杞縣尚未找到杞國遺存,縣城中曾有後人建的東婁公廟,祭祀杞國開國君主東婁公(即東樓公),該建築在1949年後也已被拆毀。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緒年間曾出土過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銅器,2002年新泰周家莊又發現了杞國的貴族墓葬群,證實新泰曾是杞國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漢市文物商店曾收購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山東滕縣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新!!: 杞简公和杞國 · 查看更多 »

杞出公

杞出公(),姒姓,名欶,是杞国的第19任君主,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

新!!: 杞简公和杞出公 · 查看更多 »

楚惠王

楚惠王(?─前432年),芈姓,熊氏,名章,《墨子·貴義》以及出土楚国文献又作獻惠王,楚昭王之子,母为越女,是中国歷史上春秋晚期、戰国初期的楚国君主,在位五十七年。他即位後,接受郢亡的沉痛教訓,重用子西、子期、子閭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產,使楚国得以迅速復甦,使楚國重又步上争霸行列。 在位時期吳王夫差擊敗越王勾踐,成為一方強霸。惠王九年,乘吳国被越国打敗之機,率兵攻吳。楚国長期受累于吳的局面,即告結束。 楚惠王二年,令尹子西召楚废太子建之子勝回国,封于白邑(今河南息縣東),称为白公勝。白公勝回国後,積極争取民眾,准备奪權。楚惠王十年六月,吳国攻打楚国慎邑(今安徽穎上北),被白公勝打敗。勝以献吳捷(戰利品)為名,領兵入郢作乱,史称白公之乱或白公为乱、白公作乱。七月,殺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劫惠王,凖備立子閭為王,子閭不從被殺。安置楚惠王于高府,楚大夫圉公陽背楚惠王逃到昭夫人處(惠王母)躲避此從《左伝·哀公十六年》。《史記·楚世家》則記,楚惠王被劫持高府,白公勝“欲弒之”。楚惠王被救至昭夫人宮後,“白公勝自立為王”。。葉公沈諸梁在蔡(州来,今安徽鳳台),聞白公胜发難後,遂率方城外之軍前来鎮圧。他由都城北門而入,得到箴尹固和国人的協助,打敗了白公勝。白公勝逃到山中,自縊而死。 白公勝失敗後,楚惠王継续向外擴張。楚惠王十一年,命武城尹公孙朝(子西子)率軍灭陳国,改為縣。楚惠王十二年,巴人攻楚,楚軍大敗巴。楚惠王十三年春,越国攻楚。夏,楚軍追擊越軍,至冥不及,乃還。秋,楚為報復越国,率軍攻打東夷。三夷(今浙江寧波、台州、温州一带)与楚會盟于敖(東夷之地,今浙江濱海処),楚国勢力已及東海,之後楚國不断向淮海一帶擴張。楚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国,楚惠王四十四年,又滅杞国(今山東安丘東北),継績向宋國進攻。楚惠王五十年,命魯國人公輸般造雲梯,準備向宋國進攻。後為墨子所止。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曾侯乙墓,得楚王酓章镈鐘,其铭文有明确的纪年“隹王五十又六祀”,并明言作者是“楚王酓章”,因此学者认定此器属于楚惠王时期。.

新!!: 杞简公和楚惠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姒春杞簡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