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清水斷崖

指数 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的海岸斷崖,是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路段著名的旅遊景點。台灣戰後,台灣省政府將其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約九百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發生碰撞,而且不斷隆起,加上豐沛的雨水,上覆的岩層受風化侵蝕作用剝失,深處的大理岩和片麻岩於是逐漸抬升露出地表。這些岩石的岩性均是緻密、堅硬而不易崩落,故能維持陡峭壁立的山壁。加上台灣東部的地殼隆升快速,造成在短距離內即急速拔升的情形。再受到強烈的海蝕作用,坡度極陡,幾近垂直。這便是台灣八景之一的清水斷崖形成的原因。.

18 关系: 台灣台灣八景大理岩大理石太魯閣國家公園崇德地壳北迴線和平村秀林鄉立霧山片麻岩花蓮縣菲律賓板塊蘇花公路臺灣省政府良里溪歐亞大陸板塊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清水斷崖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八景

臺灣八景,指的是臺灣的八大景色,隨著時代而有所變遷。.

新!!: 清水斷崖和台灣八景 · 查看更多 »

大理岩

#重定向 大理石.

新!!: 清水斷崖和大理岩 · 查看更多 »

大理石

大理岩(Marble)是石灰岩或白云岩等受接触、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含量一般大于50%,有的达99%。遇盐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大理岩源於其盛产于中国云南大理而得名。大理岩的名称逐渐发展成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的,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但制作雕像的白色大理岩也称为大理岩。.

新!!: 清水斷崖和大理石 · 查看更多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新!!: 清水斷崖和太魯閣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崇德

崇德(v;;元年:1636年-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八年。 崇德八年八月清世祖即位沿用。.

新!!: 清水斷崖和崇德 · 查看更多 »

地壳

在地理上,地殼(Crust)是指一个星球最外層的實心薄殼,可以用化學方法将它与地幔區别。地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地殼大部分都是由火成岩形成的,星球的地殼比起它们的地幔有更多的不相容成分。.

新!!: 清水斷崖和地壳 · 查看更多 »

北迴線

北迴線,又名北迴鐵路,是指蘇澳新至花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是台灣唯一運量大於彎曲繞山的平行公路(蘇花公路)的鐵路線,為宜蘭、台北出入花蓮縣的交通要道,而自2010年蘇花公路遊覽車事故後,中國大陸觀光團,皆須改搭火車,經由本線往返宜蘭及花蓮,而自2013年起,隨著普悠瑪列車陸續投入,客運列車班次大增,藉以紓解往返花蓮的龐大人潮。.

新!!: 清水斷崖和北迴線 · 查看更多 »

和平村

和平村,可能指:.

新!!: 清水斷崖和和平村 · 查看更多 »

秀林鄉

林鄉(太魯閣語:Bsuring),位於台灣花蓮縣北部,北鄰宜蘭縣南澳鄉,東北濱太平洋,東南連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西鄰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南接萬榮鄉,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鄉,其面積比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等縣市還大。 秀林鄉地處中央山脈東側,地勢高聳陡峭,氣候亦隨高度有所變化,鄉境大部分被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為主,觀光業甚為發達。 目前秀林鄉有更名太魯閣鄉的計畫,將續嘉義縣阿里山鄉、屏東縣三地門鄉、高雄市那瑪夏區後,第四個恢復傳統名稱的原住民鄉。.

新!!: 清水斷崖和秀林鄉 · 查看更多 »

立霧山

立霧山,又名崇德山,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的一座山峰,峰頂海拔1,274公尺,為台灣小百岳之一。該山峰地處立霧溪與其支流砂卡礑溪及太平洋諸小溪流的分水嶺上,立有三等三角點1221號。 立霧山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其西南方約3公處即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兼遊客中心。.

新!!: 清水斷崖和立霧山 · 查看更多 »

片麻岩

片麻岩(gneiss)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其中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多于石英。如果石英多于长石,就叫做“片岩”。片麻岩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显生宙的造山带中有大量分布。 片麻岩分布很广,在区域变质岩地区经常出现,在中温和高温情况下都可以形成。片麻岩可能是形成地壳的相当古老的岩石。 片麻岩的强度低,可做建筑石材、铺路原料。.

新!!: 清水斷崖和片麻岩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清水斷崖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板塊

#重定向 菲律宾海板块.

新!!: 清水斷崖和菲律賓板塊 · 查看更多 »

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是位於臺灣東海岸的幹線公路,為省道台9線、台9丁線的一段,在日治時倡議修築原先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1932年5月通車,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名蘇花公路,之後並持續新建隧道及拓寬為柏油路面,1990年10月25日改為雙向通車。北起宜蘭縣蘇澳鎮白米橋,南迄花蓮縣花蓮市中山中正路口花蓮郵局前,全長388公里(現今里程縮短至102.4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為世界著名的景觀公路。 儘管蘇花公路是一條著名的景觀公路,但台灣東海岸盛產大理石、石灰岩和砂石等工業原料,故常在此路上見到砂石車和大貨車高速通行,而且沿路外海太平洋海底處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地震發生非常頻繁,邊坡土石極易鬆動,不論天候晴雨都可能有落石。尤其在大雨或颱風過後更常會出現落石坍方等,因此屬於經常需要維修照顧的公路系統。蘇花公路沿岸海底落差急遽下降,加上黑潮海流流速強,不適合親水活動,已有多起落水者意外記錄。.

新!!: 清水斷崖和蘇花公路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4月22日,前身為1945年9月1日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僅專責中央政府交辦之指定業務,不具備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新!!: 清水斷崖和臺灣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良里溪

良里溪,又名大清水溪、和仁溪,原名卡那剛溪或卡那岡溪,位於台灣東部之縣市管河川,幹流長度10.00公里,流域面積51.70平方公里,分佈於花蓮縣秀林鄉。主流發源於秀林鄉和平村馱彌陀山東北側,先向東北流,後蜿蜒轉向東南流,於和仁(卡那岡)南側注入太平洋。.

新!!: 清水斷崖和良里溪 · 查看更多 »

歐亞大陸板塊

歐亞板塊(英文:Eurasian Plate)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次大陸)、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次大陸)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西的地區。 此外,歐亞大陸向西延伸至大西洋中洋脊(中大西洋海嶺;Mid-Atlantic Ridge)。.

新!!: 清水斷崖和歐亞大陸板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卡那岡斷崖姑姑子斷崖得其黎斷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