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女人国

指数 女人国

女人国,中国东南的一个古国,屡见中国宋、元、明、清古籍;《元史》还有女人国进贡的记录。.

25 关系: 印度尼西亚夏朝大清一统志岭外代答岛夷志略严从简布吉人三佛齐异域志周去非咸宾录元史元朝爪哇岛诸蕃志麻那里达尔文 (澳大利亚)航海家赵汝适至元苏拉威西岛殊域周咨录汪大渊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女人国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是中國商朝以前君王稱號;商朝以後,轉為東亞漢字文化圈內多國君王正配的稱號。.

新!!: 女人国和后 · 查看更多 »

夏朝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夏部族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據史書記載,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製的礼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過目前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来釐清。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新!!: 女人国和夏朝 · 查看更多 »

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的地理总志,是繼隋《区域图志》,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以來的集大成之作。.

新!!: 女人国和大清一统志 · 查看更多 »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为南宋周去非任桂林县尉及两次任钦州教授期间所撰写的笔记。书成于在淳熙年间。《岭外代答》包含关于宋代广西的地理、人文、边防、风土、物产等方面的丰富的记载,兼述安南、占城、三佛齐、爪哇、波斯、木兰皮、大秦、女人国等域外国家的地理、人文、风土、物产,既是宋代广西地方志,又是宋代中外交通史。 法国汉学家费琅在1919年著《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中曾引用《岭外代答·昆仑层期国》条和《岭外代答·三佛齐国》条。.

新!!: 女人国和岭外代答 · 查看更多 »

岛夷志略

《岛夷誌略》原称《岛夷誌》是由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为当时市舶司所在地清源县(今天泉州)的县志(《清源续志》)所著的附录。后来汪大渊将《岛夷志》简化名为《岛夷志略》,在他的故乡江西南昌刻印刻单行本。《岛夷誌略》记述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飘洋过海亲身经历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个地方的地理、风土、物产,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 《岛夷誌略》记述澎湖、琉求國、三岛、麻逸、无枝拔、龙涎屿、交趾、占城、民多郎、宾童龙、真腊、丹马令、日丽、麻里鲁、遐来忽、彭坑、吉兰丹、丁家卢、戎、罗卫、罗斛、东冲古剌、苏洛鬲、针路、八都马、淡邈、尖山、八节那间、三佛齐、啸喷、浡泥、明家罗、暹、爪哇、重迦罗、都督岸、文诞、苏禄、龙牙犀角、苏门傍、旧港、龙牙菩提、毗舍耶、班卒、蒲奔、假里马打、文老古、古里地闷、龙牙门、东西竺、急水湾、花面、淡洋、须文答剌、僧加剌、勾栏山、特番里、班达里、曼佗郎、喃诬哩、北溜、下里、高郎步、沙里八丹、金塔、东淡邈、大八丹、加里那、土塔、第三港、华罗、麻那里、加将门里、波斯离、挞吉那、千里马、大佛山、须文那、万里石塘、小埧喃、古里佛、朋加剌、巴南巴西、放拜、大乌爹、万年港、马八儿屿、阿里思、哩伽塔、天堂、天竺、层摇罗、马鲁涧、甘埋里、麻呵斯离、罗婆斯、乌爹 等地,共一百篇二百多个地区。.

新!!: 女人国和岛夷志略 · 查看更多 »

严从简

严从简,字仲可,號紹峰,浙江嘉興人。明朝官员。.

新!!: 女人国和严从简 · 查看更多 »

布吉人

右 布吉人又译作武吉斯人(Orang Bugis),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南蘇拉威西原始區域的民族,該地區3个主要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15世紀時,馬來人和米南佳保人等移民開始遷移到蘇拉威西島並擔任Gowa王國的行政管理階層或是從事商業貿易,然後漸漸被布吉文化影響而改變,最後也被歸類是布吉人。 许多布吉人居住在望加锡、Pare-pare这样的港口城市,但更多布吉人居住在Maros的低地平原上,从事农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布吉语。在欧洲的文献中,布吉人以勤劳勇敢闻名。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也有少量布吉人分布。.

新!!: 女人国和布吉人 · 查看更多 »

三佛齐

三佛齐(阿拉伯语:سريفيجايا,爪哇语:ꦯꦿꦶꦮꦶꦗꦪ,),中国古籍又称室利佛逝(梵文:श्रीविजय )、佛逝、旧港,在阿拉伯文獻則稱為社婆格或室利佛哲,是公元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岛代替干陀利国的古国,683年以梵文撰写的格度干武吉碑,是最早的室利佛逝本国记载。室利佛逝无文字,大量出土的碑文皆以梵文撰写。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新!!: 女人国和三佛齐 · 查看更多 »

异域志

《异域志》元代周致中撰的舆地书籍,原名《臝蟲集》,作于明洪武二十二年之后。周致中生卒年不详,曾任元朝知院,并六次出使外国。《臝蟲集》经后人重编,改名为《异域志》。 异域志分上下卷,上卷叙述扶桑国,朝鲜国,日本国,木兰皮国,黑契丹,大罗国,回鹘,土蕃,于阗国,龟兹国,焉耆国,斯伽里野国,暹罗国,真腊国,天竺国等82国。 卷下叙述撒母耳干,眉路骨国(或說即君士坦丁堡或羅馬都城,或說即巴尔赫),勿斯里国,顿逊国,白达国,吉慈尼国,单马令国, 佛罗安国,三佛齐国,大食国,大秦国,波斯国,宾童龙国,赤土国,女人国,阿丹,乌孙国,弥舍国,黑间国等123国。.

新!!: 女人国和异域志 · 查看更多 »

周去非

周去非(),字直夫,浙江省温州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历任钦州教授、广西静江府县尉、浙江绍兴府通判。周去飞任广西静江府县尉时曾“随事笔记,得四百余条”,后参考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格式,撰成《岭外代答》一书。 Z周 Z周 Category:隆興元年癸未科進士 Category:中外交通史人名 Z周 Q.

新!!: 女人国和周去非 · 查看更多 »

咸宾录

《咸賓錄》,明朝羅曰褧撰於萬曆十九年,共八卷。羅曰褧明萬曆十三年舉人,其餘不詳。此書的內容,如此書原序所說“錄四夷之事也”。.

新!!: 女人国和咸宾录 · 查看更多 »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新!!: 女人国和元史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女人国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新!!: 女人国和爪哇岛 · 查看更多 »

诸蕃志

《诸蕃志》是由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于宝庆元年(1225年)著成。《诸蕃志》分上下卷,卷上志国,卷下志物。 《诸蕃志》全書涉及158國家和地區,趙汝适本人未親自訪問,只是向到訪中國的商人多方詢問,“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畜產,譯以華言,刪其污渫,存其事實,名曰《诸蕃志》。” 《诸蕃志》的一些条目来自《岭外代答》(1178年)。 《文獻通考》、《宋史》、《密齋筆記》等书都引用《诸蕃志》。.

新!!: 女人国和诸蕃志 · 查看更多 »

麻那里

麻那里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其著作《岛夷志略》中所記載的一個地方。過往曾被認為是指占吉巴,即今日的桑給巴爾。現時,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韩振华教授考证,認為麻那里一名是马来语Maharani、Marani的对音,意为女人国,其地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附近《郑和下西洋文选》510页,ISBN 705027-6377-5/K引韩振华《元朝有关澳洲的几个地名及其风土人情的记述》。马来人称澳大利亚北部为麻那里。 汪大渊曾亲自访问此地,在所著《岛夷志略》中记述:“界迷里之东南,居坤角之绝岛。石有楠树万枝,周围皆水,有嚎如山立,人少主之。土薄田瘠,气候不齐。俗侈,男女辫发以带捎,臂用金丝,穿五色绢短衫,以朋加剌布为独幅裙系之。地产骆驼,高九尺,土人以之负重。有仙鹤高六尺许,以石为食,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 汪大渊文中的“迷里之”是马来语Miraj(死亡)的对音,马来人称澳洲北部为死亡之地廖大珂《从郑和航海图谈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06-511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705027-6377-5/K。 文中“石楠树”是澳洲的火焰树的中文译名,“耸翼而舞”的仙鹤指澳洲特产的澳洲鹤(brolga),约翰·根室在《澳洲内幕》一书中记述几百只澳洲鹤成群结队地跳舞。 学者廖大珂认为汪大渊文中的“坤角”,指中国海船从泉州出发,取海道针经中的坤角(西南225°),穿过巽他海峡,就抵达绝岛——澳洲北部。廖大珂指出,中国人在宋代已经航行到达澳洲了。 宋朝周去非著《岭外代答》已述及女人国。这女人国就是澳洲北部;直到19世纪,澳洲北部还保持原始社会的母系制度。.

新!!: 女人国和麻那里 · 查看更多 »

达尔文 (澳大利亚)

达尔文(英語:Darwin),又譯達爾溫,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主要城市,北領地的首府,第16大城市,人口約14万4千人(2014年),属于热带气候,经常受到雷暴和龙卷风的侵袭,最早有记录的熱帶氣旋发生在1867年,1974年12月25日的強烈熱帶氣旋特雷西几乎毁灭了整个城市。达尔文也是唯一经歷過現代战争的澳大利亚城市。1942年2月19日,日本飛機对达尔文进行了两次轰炸,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尔文遭受過63次轰炸。 达尔文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居民最集中的城市,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从东南亚和东亚移居的移民,所以达尔文被称为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首府”,由于它距离亚洲最近,所以是重要的出口港口,主要出口活牲畜(牛、羊)和矿物。达尔文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逻艇的基地。.

新!!: 女人国和达尔文 (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航海家

航海家是指精於航海的人,其發展在地理大發現時代達到頂盛,扮演了地理發现者的主角。在從前,人類缺乏天文與地理知識,甚至認為大地的盡頭是無底深淵,再加上沒有精確的定位系統及堅固可靠的航海設備,所以遠洋航行是絕對的冒險行為,因此當時的航海家也被視為探險家。.

新!!: 女人国和航海家 · 查看更多 »

赵汝适

赵汝(),字伯可,為宋太宗八世孙。 先世 趙弘殷,娶杜氏杜爽女 趙匡義 趙元份,娶李氏李漢斌女 趙允讓,娶王氏、韓氏、任氏,任氏乃宋英宗生母。 趙宗治,娶郭氏,封定國夫人 高祖趙仲忽,娶向氏 曾祖趙士瑤,娶向氏、焦氏 祖趙不柔,娶郭氏,封太寧郡夫人 父趙善待,嫡母開封崔氏,僅生一女,生母即墨季氏封衛國夫人,季氏有五子,汝述、汝逵、汝遇、汝适,一夭折未名。婿劉敏功、楊宗元、陳龠、王津,幼女崔氏所出。 趙汝适娶臨海陳廣壽女、陳良翰孫女。黃府陵 (字大方又字用藏,號東美,晚號廉伯)妻陳廣誼是趙汝适妻之親姑,陳良翰長女。 赵汝--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在浙江台州天台县出生。绍熙元年(1190年)为将士郎;绍熙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薄;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授从政郎;庆元六年(1201年)任潭州湘潭县令;嘉定九年(1216年)任临安府通判,嘉定十六(1223年)年任福建南剑州知府;嘉定十七年任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宝庆元年(1225年)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 赵汝--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曾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他们国家的地理、风土、物产,收罗材料,撰写成为《诸蕃志》。.

新!!: 女人国和赵汝适 · 查看更多 »

至元

至元可以指:.

新!!: 女人国和至元 · 查看更多 »

苏拉威西岛

苏拉威西岛(Sulawesi)舊名西里伯斯島(Celebes)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岛屿。.

新!!: 女人国和苏拉威西岛 · 查看更多 »

殊域周咨录

《殊域周咨录》是明朝行人司行人和刑科右给事中严从简,在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始撰写的一部关于明朝边疆历史和中外交通史的书籍;於1583年成書。严从简,别号绍峰子,明代浙江嘉禾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曾任婺源县丞和扬州同知,后入行人司任行人和刑科右给事中。 明朝时中国和周边国家、海外国家往来密切,明太祖派使臣出使朝鲜、琉球、日本、安南、真腊、三佛齐、古里、哈烈、撒马儿罕等国;明成祖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明太祖设立行人司,掌管外事。 在行人司任职的严从简,接触许多外来使臣,得知海外国家和边疆国家的状况,又掌握大量内部文件和记录,为他撰写此书打下基础。他撰写此书时参考了大量前人的著作,但他认为历史记录可从书中查到,但中外来往的内部文件则是外间难以见到,因此他厚今薄古,偏重记述当代的事件,为明朝出使外国的使臣提供参考。 《殊域周咨录》将女直列入东北夷,因此在清朝被列为禁书。.

新!!: 女人国和殊域周咨录 · 查看更多 »

汪大渊

汪大渊(),字焕章,中国元代民间商人、航海家。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于江西南昌。.

新!!: 女人国和汪大渊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女人国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