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太空監視

指数 太空監視

太空監視(英语:Spacewatch)是亚利桑那大学專門研究小行星,包括各種類型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計畫。 這個計劃的主持人是亚利桑那大学月球與行星實驗室(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的羅伯特·麥克米倫博士。 太空監視發現的木星衛星,現在被稱為木衛十七(),起初曾被誤認為是小行星。 其他值得注意的發現還有Echeclus、Pholus、伐樓拿()、、和。 這個計畫也從新發現遺失了一段時間的小行星阿爾伯特和周期彗星125P/太空監視。.

15 关系: 小行星小行星20000小行星5145小行星60558小行星719小行星中心亚利桑那大学彗星衛星近地小行星追踪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泛星計畫洛厄爾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尋計畫木星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20000

伐罗那是一顆巨大的古柏帶天體,正式名称是:20000 Varuna,读作VAIR uh nuh,由美国天文学家麥克米倫于200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發現時的臨時名稱為2000 WR106,並且已經在1953年的乾板上追溯到其蹤跡,是矮行星的候選者之一。 伐罗那是印度神话中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規與陰間的神。 关于伐罗那的详细消息现在知道得很少,只能从天文望远镜中推测其直径约为1060公里。 科学家们正在对伐罗那进行进一步观测,以得到进一步详细的消息。.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2000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5145

小行星5145 (Pholus, foe'-ləs, 源自),中文譯名為人龍星,是太陽系的一顆半人馬小行星,運行在一個橢圓軌道上,近日點在土星軌道的內側,遠日點在海王星的外側。相信人龍星是來自古柏帶的天體,而自從西元前764年之後,未曾接近大行星至一天文單位以內,並且會維持到西元5290年 (Solex 10)。.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5145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60558

60558厄開克洛斯 (或 ,來自),是在外太陽系的半人馬小行星,它是太空監視在2000年發現的,最初被分類為小行星,臨時名稱是 (也可以寫成2000 EC98)。在2001年,法國貝桑松 (Besançon) 天文台的魯斯洛 (Rousselot) 和佩蒂特 (Petit) 的研究沒有發現彗星活動的證據,但是2005年12月下旬和2006年初發現有彗星的彗髮 。小天體命名委員會 (CSBN) 給了它彗星的名稱: 174P/厄開克洛斯 (Echeclus)。.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60558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719

小行星719(719 Albert,719 阿爾伯特星)是一顆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也是繼小行星433(爱神星)之後發現的第二顆阿莫爾型小行星。.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719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中心

小行星中心(MPC,Minor Planet Center)是負責蒐集微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觀測資料的官方組織,計算它們的軌道,並通過小行星通報發布相關訊息。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主導下,由天文物理中心和哈佛大學天文台轄下的史密松天文台實際運作。 MPC為觀測則提供了一些免費的線上服務,以協助觀測小行星和彗星。完整的小行星軌道目錄(有時簡稱為"小行星目錄")也可以自由下載。除了天體測量學的資料,MPC也蒐集行行星的光度曲線。一個關鍵性的新任務是通過網路和部落格來協調觀測者對近地天體進行可能的後續觀測。MPC還負責確定並提醒新發現的近地天體是否有在發現後的幾個星期內撞擊地球的風險(參見 潛在威脅天體 和) "。.

新!!: 太空監視和小行星中心 · 查看更多 »

亚利桑那大学

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坐落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是為了高等教育和研究而設立的贈地大學及太空輔助公立機構,是美國西南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亞利桑那大學始創於1885年,由於地緣因素,該校的天文、地質、地理等學科有著雄厚的科研實力,而建築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在美國也名列前茅,被譽為“公立常青藤”大學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成員。.

新!!: 太空監視和亚利桑那大学 · 查看更多 »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新!!: 太空監視和彗星 · 查看更多 »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新!!: 太空監視和衛星 · 查看更多 »

近地小行星追踪

近地小行星追踪英文全稱Near Earth Asteroid Tracking(簡稱NEAT),是美國太空總署及噴氣推進實驗室搜索近地小行星的計劃。該計劃於1995年12月正式啟動。首位首席研究員為Eleanor F. Helin,副研究員為Steven H. Pravdo及David L. Rabinowitz。 NEAT獲美國空軍准許使用於夏威夷海勒卡拉火山的GEODSS(Ground-based Electro-Optical Deep Space Surveillance地面光電深空監測)望遠鏡,此闊視場望遠鏡是空軍用來觀測人造衛星的。NEAT小組為它設計了一台電荷耦合器件照相機和電腦系統,該照相機像素為4096×4096,視場達1.2°×1.6°。 由2001年4月開始,帕洛馬山天文台1.2米口徑的塞繆爾·奧斯欽(Samuel Oschin)望遠鏡亦投入了服務,此望遠鏡配備了112顆2400×600像素的CCD。小行星夸歐爾、塞德娜及矮行星厄里斯,皆是由這台望遠鏡發現的。 除了發現數以千計的小行星外,NEAT亦發現很多彗星(因此現時有很多叫「尼特」的彗星),甚至高自行速度的蒂加登星。 為表揚這計劃的貢獻,小行星64070便是以NEAT來命名的。.

新!!: 太空監視和近地小行星追踪 · 查看更多 »

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

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Lincoln Near-Earth Asteroid Research,LINEAR) 計畫是由美國空軍、美國太空總署及麻省理工大學的林肯實驗室所組成,而其簡稱多譯為「麗妮兒或林尼爾」。該小組成立於1998年,其目的是尋找及記錄對地球存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從1998年起,很負責的檢測出大部份的小行星,直到被卡特林那巡天系統超越。迄2007年12月31日,LINEAR已經檢測到226,193顆新天體,其中包括2019顆近地小行星和236顆彗星。LINEAR所有的發現都是使用機器人望遠鏡。 最初的測試場所可以回溯到1972年,而在1980年代初期,原型建設完成,林肯實驗室的實驗測試系統:ETS(新墨西哥州,MPC天文台代碼704)。1996年,LINEAR計畫開始運作一個近地天體(NEO) 的發現裝置,使用1米口徑的地基光電深空監控(Ground-based Electro-Optical Deep Space Surveillance,GEODSS)望遠鏡。這種廣角的光學望遠鏡是空軍設計來觀察地球軌道上的太空船。LINEAR計畫使用的GEODSS是林肯實驗室實驗測試網站位於新墨西哥州索柯洛白砂導彈靶場的儀器,然後資料送至位於麻塞諸塞州列星頓漢斯科姆空軍基地的林肯實驗室。 在1997年3月至7月,一個1024 × 1024 像素的電荷耦合元件(CCD)檢測器進行視野測試,而這個探測器的視野僅約望遠鏡視野的五分之一,就發現了4顆近地天體。在1997年10月,一個由1960 X 2560像素構成的CCD,完整的涵蓋了望遠鏡2平方度的視野,在使用中共成功的發現9顆新的近地天體。從1997年11月至1998年1月的,在這兩個大型和小型的CCD檢測器的使用期間,又增加了5顆近地天體。 從1999年10月開始,第2架1米望遠鏡也加入搜尋的工作。在2002年,第3架口徑0.5米的望遠鏡被加入線上以提供這兩架1米望遠鏡發現天體的後續追蹤。目前,LINEAR望遠鏡每天晚上沿著黃道觀察預測中最可能有近地天體進入的區域五次,以搜尋這些區域內的近地天體。CCD的靈敏度,和相對快速的資料輸出,使LINEAR每個夜晚的檢測都可以覆蓋大部份的天空。目前,LINEAR計畫仍然負責近地天體的主要發現。 這個計畫的首席研究員是格蘭特·斯托克,共同研究員包括珍妮佛·埃文斯和埃里克·皮爾斯。 除了發現數以萬計的小行星(迄2007年12月31日為225,957顆小行星),LINEAR也發現、共同發現或再發現一些週期彗星,包括:11P/坦普爾-斯威夫特-林尼爾彗星、146P/Shoemaker-LINEAR、148P/Anderson-LINEAR、156P/Russell-LINEAR、158P/Kowal-LINEAR、160P/林尼爾(LINEAR 43)、165P/林尼爾(LINEAR 10)、和176P/LINEAR(LINEAR 52,118401 LINEAR:在分類上暨是彗星也是小行星的5顆天體之一)。.

新!!: 太空監視和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 · 查看更多 »

泛星計畫

泛星計畫(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 Pan-STARRS,直譯為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回應系統)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巡天計畫;該計畫將對全天空天體進行天文測量和光度測定。該計畫將比較同一天區不同時間的變化以期能發現彗星、小行星、變星等天體;尤其是有撞擊地球威脅性的近地天體。泛星計畫將建立一個所有在夏威夷能觀測到,視星等最暗可達24等的天體資料庫,總共可觀測全天四分之三的區域。 泛星計畫第一座原型望遠鏡,PS1,設置在夏威夷茂宜島海勒卡拉火山頂,已於2008年12月6日啟用,由夏威夷大學管理 From the print edition。2010年5月13日起PS1望遠鏡正式進行全時科學觀測。其餘三個將和PS1組成陣列的望遠鏡預計將在2012年完成,總花費約一億美金;稱為PS2的第二座望遠鏡已開始建造。 泛星計畫主要是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Institute of Astronomy)、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oratory)、茂宜高性能计算中心(Maui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Center,MHPCC)、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的合作項目。美國空軍提供資金建設望遠鏡。 PS1望遠鏡是由 管理。該協會參與成員機構有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台灣國立中央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德倫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拉斯昆布瑞天文台全球望遠鏡網路(Las Cumbres Observatory Global Telescope Network)。.

新!!: 太空監視和泛星計畫 · 查看更多 »

洛厄爾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尋計畫

洛厄尔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尋計畫(LONEOS)是NASA和洛厄尔天文台共同執行的發現近地小行星計畫。計畫開始於1993年,主要的研究員是特德·鮑威爾。 LONEOS是被設計來發現掠地小行星(ECAs)和彗星,共同稱為近地天體(NEOs)的系統。這些天體偶爾可能會與地球碰撞而造成破壞性的結果,發現大的近地天體是避免碰撞的第一步。估計大約有1,600個直徑超過1公里的近地天體,但目前已經知道的僅有100個左右。感謝LONEOS計畫的效率,由於CCD攝影機和數據處理軟體的升級,在1990-200年發現的近地天體數量已經明顯的增加。.

新!!: 太空監視和洛厄爾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尋計畫 · 查看更多 »

木星

|G1.

新!!: 太空監視和木星 · 查看更多 »

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月球與行星實驗室(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LPL)是行星科學研究中心,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亞利桑那大學。本實驗室同時也是一個研究所,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系。月球與行星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專門致力於行星科學研究的單位,在行星科學領域有很高的聲譽。該實驗室的科學家幾乎在每一個行星探測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任務包括由NASA,ESA,甚至部分RSA進行的任務。.

新!!: 太空監視和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Spacewatch太空观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