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鳳號航空母艦

指数 大鳳號航空母艦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建造的正規大型航空母艦。於菲律賓海海戰遭美軍潛艇攻擊,魚雷爆炸震波使其油管破損造成油氣外洩,之後因不明原因點燃爆炸而沉沒。.

39 关系: 加贺号航空母舰友鶴事件大和级战列舰大藏省大日本帝國海軍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天山艦上攻擊機川崎重工業上校中途岛海战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三硝基甲苯九九式艦上轟炸機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彩雲艦上偵察機彗星俯衝轟炸機信濃號航空母艦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公升神户市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艦隊事件翔鹤级航空母舰烈風戰鬥機菲律賓海海戰飛鷹級航空母艦飛鷹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空母艦近發引信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閥門蒼龍號航空母艦重心零式艦上戰鬥機雷达毫米流星艦上攻擊機

加贺号航空母舰

加贺號是日本帝國海軍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加贺的命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国加贺国名,這與大部分是使用瑞獸命名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她是由加贺级戰舰改裝,却沒有改名而沿用原本的战舰命名所致。.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友鶴事件

友鶴事件,是1934年(昭和9年)3月12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在佐世保港外進行演習時發生了3號艦翻覆的事故。本次事件與次年發生的第四艦隊事件對日本海軍帶來極大震撼,並從此改變軍艦設計思維。.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友鶴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級戰艦(やまとがたせん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由海軍省管理)所建造戰艦的艦型,同時該艦在當代亦採用了多項新技術打造,亦是人類歷史上所建造過排水量最大的戰艦。 近年出現在不少日本電玩、動畫、漫畫、塑料模型而重新廣為人知。特別是《宇宙戰艦大和號》令其知名度上昇及更大眾化。今日的「大和」可以說是日本人最熟悉的軍艦,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大和的存在是軍事機密,一般日本人幾乎全不知道。當時的日本人以為長門型戰艦的長門與陸奧為海軍主力。.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大和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大藏省

大藏省()是日本過往的最高財政機關,成立於明治維新時期、至2001年隨著中央省廳再編而解散,為現今財務省之前身。.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大藏省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是明治維新至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終結之前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或計劃擁有的艦艇一覽。 另外,屬於陸軍船舶兵擁有的船舶請參考大日本帝国陆军兵器列表 再者,關於艦種類別及等級,基本上為竣工時。於終戰時被廢除的類別則不在此限。另外曾作變更的除特別記述外均會以較最要的作為類別的分類,而航空母艦改造等的重要情況下將會在艦種變更前後都作分類。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条目说明,將會在另一條目記述。.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山艦上攻擊機

天山艦上攻擊機為日本海軍為了取代九七式艦上攻擊機下令中島飛機公司開發的艦載魚雷轟炸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後日軍主力艦載攻擊機。主開發者為松村健一,於1943年(昭和18年)正式量產。日軍編號「B6N」,盟軍代號「Jill」。.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天山艦上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川崎重工業

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簡稱川崎重工,是以重工業作為主要業務的日本企業,業務範圍涵蓋航空、太空、鐵路車輛、摩托車、船舶、機械以及各式各樣的設備。.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川崎重工業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海戰的主要戰鬥在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後續戰事一直持續至6月7日。 1942年初,日本陸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意見紛歧。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在6月4日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在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軍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予以伏擊。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航母在5月珊瑚海海戰受損而無法參戰,其無線電通訊密碼更遭到美軍部分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根據破譯信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募集三艘航母到中途島。結果,美軍在6月4日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母沉沒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軍四艘航母。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中途岛海战 · 查看更多 »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曾在美国海军跨越数个历史时期服役,有“三朝元老”之称。该级航母共有CVB-41中途島號、CVB-42羅斯福號、CVB-43珊瑚海號三艘,在二战期间建造,而后经历了喷气时代的改装,直到海湾战争、冷战结束仍服役一段时间,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中途島級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服役期最長的艦艇之一。首艦中途島號早在1945年下水服役,在1991年參與沙漠風暴行動後,在1992年退役。.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三硝基甲苯

2,4,6-三硝基甲苯(英文:Trinitrotoluene,縮寫:TNT)常见炸藥之一,至今仍大量应用在军事和工业领域上。它的IUPAC命名是2-甲基-1,3,5-三硝基苯(2-methyl-1,3,5-trinitrobenzene),由甲苯经过硝化製成,熔點為354 K(80.9°C)。由于呈黄色晶體狀,所以與苦味酸一同被俗稱為「黃色炸藥」。和硝酸銨可成為阿馬托炸藥。 與硝化甘油不同,精煉的三硝基甲苯對於摩擦、震動都十分稳定。即使被枪击,也不易爆炸。它需要雷管引爆。TNT不會與金屬起化學作用或者吸收水份。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但它與鹼強烈反應,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 TNT爆炸反應式:2C7H5N3O6 → 12CO + 5H2 + 3N2 + 2C 每公斤TNT炸藥可產生4200千焦的能量。虽然三硝基甲苯的能量密度比脂肪(38MJ/kg)和糖(17MJ/kg)小,但它的分子中有三个硝基作为氧化剂,不需要大氣中的氧氣,所以引爆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产生爆炸。現今有關爆炸和能量釋放的研究,也常常用「公斤黃色炸藥」或「噸黃色炸藥」作為單位,以比較爆炸、地震、行星撞擊等大型反應時所釋出的能量。.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三硝基甲苯 · 查看更多 »

九九式艦上轟炸機

九九式艦上轟炸機(日文:九九式艦上爆撃機,簡稱:九九艦爆)為愛知時計電機株式會社(後成立愛知航空機會社)生產製造的艦上俯衝轟炸機,主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於太平洋戰場上使用。盟軍代號为瓦尔(Val)。.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九九式艦上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

九六式高射機炮(日文:九六式二十五粍高角機銃)為日本帝國海軍的艦用高射機炮,為法國霍奇克斯高射機炮的仿製品。它是二战中日本海军主要的中口径防空炮,拥有单装、雙聯裝或三聯裝三种形式,几乎每艘日本軍艦都装备了该型火炮。通常都是兩人操作,分別控制轉向和射高以及瞄準開火。由于最低射角为-10°,该炮也可用于对地攻击。 韓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也有用此種防空機炮向聯合國軍(主要是美軍)戰機開火。.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 · 查看更多 »

床,亦寫作--,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床 · 查看更多 »

彩雲艦上偵察機

彩雲艦上偵察機(さいうんかんて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使用的艦載偵察機,亦為二戰時期日製艦載機中最快的機型,乃中島飛機的巔峰代表作。日本海軍內部代號為C6N,盟軍代號為Myrt。.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彩雲艦上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彗星俯衝轟炸機

#重定向 彗星艦上轟炸機.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彗星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信濃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信濃,假名:しなの,平文式羅馬字:Shinano)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為二次大戰裡艦體最大、排水量最重的航空母艦,在完成長達五年斷斷續續的建造工作後,首次出航僅17小時即被美國海軍的「射水魚號」潛艇所擊沉。 「信濃號」原作為「大和級」戰艦的三號艦進行建造,暫定名為「110號艦」。隨著日軍在太平洋的戰事告急,帝國海軍對航空母艦的需求大為提高,故因應戰爭需求,將尚未完成的「110號艦」改造成航空母艦,正式命名為「信濃號」,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國之一的「信濃國」。由於日軍在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的失敗中損失了三艘主力航艦,故加速了「信濃號」的建造進度。「信濃號」擁有「大和級」的戰艦級別堅固船體,超出一般航空母艦的標準,同時它也受到「大鳳號」的影響,鋪上了相當厚實的裝甲保護飛行甲板。 「信濃號」於1944年11月在未完成的情況下投入服役,隨後自橫須賀海軍工廠移至吴海军工厂完成裝修,但被回航中的美軍潛艇攻擊而擊沉,包含艦長大佐在內共1,435名水兵和民間工作者陣亡,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艦服役時間最短、也是至今被潛艇擊沉的最大排水量軍艦。信濃號的排水量噸位,一直到1961年美國海軍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服役才將其超越。.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信濃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Lexington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舰,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種大型航空母舰。.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公升

1-公升-等於邊長為10公分立方體的體積1公斤的水,在3.98 °C時體積約為1-公升- --,通常簡稱為升,是容量计量单位,符號為l。過去曾經採用小寫手寫體\ell作為符號,但由於印刷不方便,所以改用大寫印刷體L。公升本身不是國際單位制(SI)單位,但它是米制单位,而且是接受與SI合併使用的單位。 最初的法国米制系统以公升作为基本单位。litre是从更舊的单位发展而来。litron来自于拉丁语转译的希腊语,大约等于0.831公升。公升在后来的几个米制系统内也使用过,是国际单位制接受的的非SI单位。, p. 124.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公升 · 查看更多 »

神户市

户市()是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庫縣的都市,為兵庫縣縣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下轄有9個區。神戶市的面積為552.83平方公里。2016年6月,神戶市有人口1,538,053人,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都市。神戶市與大阪市、京都市並為京阪神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同時也和其附近的衛星都市組成神戶都市圈。 「神戶」這一地名是起源於現在神戶市中心的三宮、元町地區在古代曾是生田神社的領地,並居住有生田神社的。神戶地處大阪灣沿岸,風浪平緩且沿岸水深較深,地形極為適宜建設港口。在古代時期,神戶就是京都及大阪的外港之一。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也正因其是日本最早的通商港口,神戶以開放和國際化的氣氛而聞名。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雖然給神戶帶來巨大的打擊,然而經過多年的重建,神戶的都市建設和人口都已超過地震之前的水準。神戶也是一座宜居都市,並曾在2007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世界最清潔的25座城市」,其後也於2012年在瑞士的諮詢公司ECA國際評選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選前10位的日本都市。.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神户市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四艦隊事件

四艦隊事件(第四艦隊事件),為1935年舊日本海軍進行艦隊演習時,遭遇颱風,多艘艦艇受波浪及暴風吹襲嚴重受損,造成的大規模海難。此事件與前一年發生的友鶴事件造成日後海軍造艦設計很大變革。.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第四艦隊事件 · 查看更多 »

翔鹤级航空母舰

翔鹤級航空母艦(翔鶴型航空母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在美國海軍的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尚未服役前,翔鶴級可稱為當時最強的航空母艦之一。同型舰两艘:“翔鹤”号、“瑞鹤”号。两舰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被美军击沉。.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翔鹤级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烈風戰鬥機

A7M烈風是A6M零式戰鬥機的後繼新型高性能戰鬥機,本機的特點是為對抗美國海軍的新型格魯曼F6F地獄貓和沃特F4U海盜式艦載戰鬥機而設計出來。但是因為選用的發動機(尤其是海軍指定選用中島飛機的引擎和要求難以達成的飛行性能)有爭議,阻礙研製和生產時間。如果本機盡早研製和生產,太平洋戰爭的戰局會更加激烈。.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烈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海海戰

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间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6月19日持續至6月20日,战场在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附近海域。 1942年下半到1943年上半,盟軍藉由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優勢,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軍上將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著名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自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1944年上半兩條戰線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檔。 為了進一步削弱日本的工業力,盟軍需要佔領地位重要、位處日本「絕對國防圈」上的馬里亞納群島做為B-29戰略轟炸機基地,尼米茲派出手中的得力戰將、中途島戰役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中將執行攻佔馬里亞納的任務,其手上握有第五艦隊15艘航空母艦的重兵,6月15日在塞班島成功登陸,由於進展順利,斯普鲁恩斯原訂18日攻佔關島。 日本總部也意識到美軍的企圖,豐田副武接替殉職的古賀峰一成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後,於5月20日發起「阿」號作戰(あ号作戦),希望在美軍攻擊馬里亞那之際,由小澤治三郎中將帶領的9艘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可以對美軍第五艦隊進行致命打擊。 戰役結果日軍損失三艘航空母艦、378架飛機。 此戰役影響甚大,日本喪失西太平洋制海權,艦隊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艦載機消耗殆盡,使之無法在4個月後的史上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派出飛機支援艦隊,美軍則大獲全勝,只有少數艦隻輕傷,鞏固了塞班的登陸,接下來2個月逐步將馬里亞納佔領,也有了直接以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實力,同時與麥克阿瑟的戰線形成夾擊菲律賓群島的態勢。 马里亚纳海战的落敗标志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經不复存在,日本的東條英機政權在此期间倒台。.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菲律賓海海戰 · 查看更多 »

飛鷹級航空母艦

#重定向 隼鷹級航空母艦.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飛鷹級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飛鷹號航空母艦

飛鷹(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飛鷹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飛龍號航空母艦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原本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於是便獨立成為飛龍級航艦。.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飛龍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近發引信

#重定向 近炸引信.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近發引信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赤城号航空母舰

原計畫“天城”级巡洋戰艦二号舰,第一航空舰队旗舰、第一航空战队赤城(あかぎ)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稱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最初设计規劃為天城級戰鬥巡洋艦的2號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將天城級改裝為航空母艦;不過因為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讓天城號報廢,僅赤城號完成改造。本艦為日本海軍僅次於信濃號的第二大航空母艦,並以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名號服役了15年,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沉。 作为日本除信浓號外最大的航空母舰和最初建造的大型航母,赤城一直被视为机动部队的象征:帝国海军于1928年以赤城为旗舰组建第一航空战队、1934年又以她为旗舰组建第二航空战队、1941年第一航空舰队组建,赤城依然作为整个机动部队的旗舰而存在,堪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摇篮。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舰长;日本海軍航空主導論奠基人源田实、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渊田美津雄、“雷撃の神様”村田重治、瑞鹤飞行队长岛崎重和、飞龙飞行队长友永丈市、赤松贞明、板谷茂、進藤三郎、中島正、柴田武雄、志賀淑雄等等王牌均曾在此服役。.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赤城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閥門

閥門(Valve)又稱凡而,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機械装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基本的部件。阀门管件在技术上与泵一样,常常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讨论。煤气开关、水龙头是常见最简单的阀门,其他比较常用的尚有蝶阀、球阀、闸阀、减压阀、截止阀、疏水阀、安全阀、针型阀、止回阀、过滤器、电磁阀、隔膜阀、排气阀、流量计、卫生级阀门等等;在全球销售点属于最多的是德国埃克斯阀门,基本上所有型号都是有生产制造。 阀门可用手动或者手轮、手柄或踏板操作,也可以通过控制来改变流体介质的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阀门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连续或重复的操作,比如在热水系统或蒸汽锅炉安装的安全阀。 在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根据外部输入(即调节流经管道不断变化的设置点)的需要采用自动控制阀门。自动控制阀门不需人工操作根据其输入和设置,使阀门准确控制流体介质的各项要求。.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閥門 · 查看更多 »

蒼龍號航空母艦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蒼龍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重心

重心可以指:.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重心 · 查看更多 »

零式艦上戰鬥機

零式艦上戰鬥機(零式艦上戦闘機,簡稱「零戰」("零戦" - れいせん、"ゼロ戦" - ぜろせん等),編號「A6M」。在部分中文書籍中稱為零式艦載戰鬥機、零式戰鬥機、零式戰機也有某些中國大陸的書籍稱之為「零式飛機」,但是稱為「零式飛機」是存在歧義的,因為還有零式水上偵察機(簡稱「零偵」)、零式運輸機、零式水上觀測機(簡稱「零觀」),它們均被冠以「零式」之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單座型艦載戰鬥機。作為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的後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大日本帝国海軍從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艦載戰鬥機,從中日戰爭戰場初露頭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太平洋戰區都可以見其蹤影,堪稱日本海軍二戰時間最知名的戰鬥機。有關零戰在當年的知名度,嚴格來說應當是「在日本海外最出名」,當時日本國內因為戰意宣揚電影《加藤隼戰鬥隊》的上映,反倒是陸軍的「一式戰‧隼」較為日本百姓所熟知。日本官方直至戰爭末期的昭和19年(1944年)11月才對國內公佈「零式艦上戰鬥機」之名。因此當時百姓除非有從軍的親屬,否則即使看過實機或圖片往往也不知道正確稱呼。零戰最強傳說是日本戰後復興階段在重建國民自信風潮之下娛樂業塑造的產物,被出版業與傳媒反覆引用盟軍當年受震撼的紀錄並加油添醋而成,才廣為人知並流傳至今。零戰神話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確實存在過,但随着盟军缴获了实物试飞并找到了弱点(转弯性能极佳但是俯冲性很差)再加上日本有经验飞行员的损耗到中期就已经不复存在。其名得自于服役时正是皇纪纪元2600年、以該年的末两位而得名。盟軍暱稱代號為Zeke。 零戰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由三菱重工業設計,主要研發人為該公司的設計主任堀越二郎,並由三菱重工業與中島飛機兩家業者共同生產,總計生產10,449架(一說10,938架),總數中約有2/3為中島飛機生產。雖長期流傳著兩業者的製造技術有所差距:中島製的零戰品質較劣,不如三菱本廠製品,而有「品質的三菱、濫造的中島」之說。但這只是早期中島自三菱承接技術轉移時尚未熟悉製程,造成短期間製品不良,以及親海軍的三菱側長期敵視親陸軍的中島之內部風氣下,親海軍的人員或出版社在戰後訪談中刻意擷取對中島廠不利的證言,操弄形象所造成的以訛傳訛。事實上無論當時日本軍部的判定或戰後美軍的考察,中島的量產技術與體制都是日本第一,並無技術不如三菱之事。而當年現場地勤與駕駛的證言亦顯示自零戰五二型起,中島製零戰與三菱製零戰無論性能或品質上幾乎都沒有差異,只有塗裝與細節上不同。後期中島軍機與引擎製造品質與妥善率嚴重低下的現象,肇因於日本因戰況惡化、資源枯竭,而軍部又強行將未成熟的試作機投產之結果,各廠商製品皆有同樣狀況,三菱亦然。此乃環境因素影響下的群體現象,不能單純歸咎為單一廠商的問題。.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零式艦上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雷达

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無線電偵測和定距)的縮寫及音譯。將電磁能量以定向方式發射至空間之中,藉由接收空間內存在物體所反射之電波,可以計算出該物體之方向,高度及速度,并且可以探测物体的形状。.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雷达 · 查看更多 »

毫米

毫米( → 、),符號mm,是長度單位單位,台湾稱為「--」或「--」,大陸和港澳稱為--。1毫米相当于千分之一公尺(10-3,此即為「毫」的字義),或十分之一厘米。 在攝影範疇中,底片的制式以毫米為單位,有時會稱為「米厘」,例如「8--厘電影」即為「8毫米電影」。.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毫米 · 查看更多 »

流星艦上攻擊機

愛知B7A流星是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推出的艦載攻擊機,由愛知航空機研製,盟軍代號Grace。流星為日本海軍試圖將艦攻/艦爆特性整合為全能攻擊機,但因技術不成熟導致飛機重新設計,等到完成測試時戰爭已入尾聲,未曾真正在航艦上服役。.

新!!: 大鳳號航空母艦和流星艦上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