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壯圍鄉

指数 壯圍鄉

壯圍鄉位於蘭陽平原東部,東臨太平洋,又居蘭陽溪下游及出海處,地勢平坦,且土壤屬沙質土壤,排水良好加上日照充足。 蘭陽溪將宜蘭平原劃分為二,蘭陽溪以北俗稱「溪北」,以南為「溪南」,壯圍鄉便是位於溪北,臨近宜蘭市區。 早期居民產業以農、漁業為主,出海捕魚、牽罟是舊時沿海地區賴以為生的活動(於民國105年,壯圍廍後社區規劃讓民眾體驗牽罟)。現當地產業以農業為主,特產瓜果類及青蔥,而稻米的產量更名列台灣三大米倉之一,是一個充滿鄉村氣息的濱海地區,同時位於蘭陽平原的海岸中心,是欣賞「龜山朝日」的最佳地點。.

46 关系: 厚皮甜瓜台2線台7線台灣吳沙壯圍庄大福補天宮太平洋宜蘭市宜蘭平原宜蘭交流道宜蘭縣宜蘭縣市區公車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宜蘭轉運站宜蘭郡五結鄉五間紫雲寺國光客運嘉庆哈密瓜农业內政部礁溪轉運站礁溪鄉縣道191號縣道192號美城福德廟番社同安廟牽罟白蘿蔔花生青蔥頭城鎮西瓜蘭陽溪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葛瑪蘭客運蔣渭水高速公路臺北州臺灣總督府臺灣戰後時期新北市

厚皮甜瓜

厚皮甜瓜(學名:Cucumis melo),又名蜜--瓜、香--瓜,是已经发展成许多栽培品种的甜瓜品种。这些品种包括光滑皮肤的栽培品种,如白兰瓜,克伦肖(Crenshaw)和卡萨巴(casaba),以及不同的网状栽培品种(,和或圣诞甜瓜)。 也是甜瓜各种各样的变种之一,但其形状,味道和烹饪用途更像一个黄瓜。虽然形态变异不是很广泛,但是这个品种中的大量品种接近野生卷心菜中发现的品种。这是一种称为浆果(pepo)的水果。 厚皮甜瓜原产于伊朗,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地区,拥有包括印度西北部 (कचरी Kachri) 和阿富汗在内的次要中心。 厚皮甜瓜是一种典型的藤蔓类草本植物,最早於4000多年前在波斯和非洲栽培。.

新!!: 壯圍鄉和厚皮甜瓜 · 查看更多 »

台2線

臺2線位於中華民國(臺灣),屬於省道中的濱海公路系統之一環,為沿基隆北海岸地區所興建的道路,西起新北市淡水區關渡大橋(亦為臺15線起點),東迄宜蘭縣蘇澳鎮(銜接台9線蘇花改起點),總長167.679公里。其中淡水至金山路段為淡金公路、金山至基隆路段為基金公路,兩者歷史悠久,為北海岸各區之重要聯絡道路,也是北海岸觀光發展之命脈。基隆至蘇澳路段為北部濱海公路,為臺北及宜蘭之間第三條交通走廊,也是國道五號全線通車之前北宜間僅有的兩處公路孔道之一,交通地位重要,又北部濱海公路通車帶動了東北角海岸的觀光市場,在北部濱海公路於1979年通車後不久,交通部觀光局旋即成立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全力發展東北角海岸觀光資源,直到今日北部濱海公路仍為重要觀光路線。臺2線共有七條支線,是臺灣公路中支線最多者。.

新!!: 壯圍鄉和台2線 · 查看更多 »

台7線

臺7線 大溪-公館是臺灣的一條省道,北起桃園市大溪區,南至宜蘭縣壯圍鄉公館,途經桃園市復興區、宜蘭縣大同鄉、員山鄉、宜蘭市,全長131.288公里(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的統計)。在大同、員山二鄉,臺7線大部分沿蘭陽溪修築。又稱北部橫貫公路,屬於臺7線的一部分。.

新!!: 壯圍鄉和台7線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壯圍鄉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吳沙

吳沙(),清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率領閩、客移民共約兩千人,武裝入墾宜蘭,是漢人成功全面拓墾蘭陽平原之領導者,但也因原漢衝突造成世居此地的原住民流離失所。.

新!!: 壯圍鄉和吳沙 · 查看更多 »

壯圍庄

壯圍--,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宜蘭郡。今宜蘭縣壯圍鄉及宜蘭市的進士聯合里東部及延平聯合里。.

新!!: 壯圍鄉和壯圍庄 · 查看更多 »

大福補天宮

大福補天宮,簡稱補天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壯圍鄉大福村的女媧廟。.

新!!: 壯圍鄉和大福補天宮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壯圍鄉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宜蘭市

宜蘭市(Gî-lân-tshī。)位於台灣蘭陽平原精華區的中央,東通壯圍鄉,西連員山鄉,南鄰蘭陽溪與五結鄉相對,北接礁溪鄉,為宜蘭縣的核心都市、交通樞紐。 宜蘭縣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入清朝版圖,嘉慶十七年(1812年)正式設廳治理,廳治選在五圍,五圍即今宜蘭市。嘉慶十八年(1813年),宜蘭城修築完成,城內設施在數年內一一完備,宜蘭城儼然成為蘭陽平原政治、經濟、文教的中心。戰後初期,宜蘭設縣,宜蘭市成為縣治,並為縣內唯一的縣轄市;全縣級的設施,如宜蘭縣政府、宜蘭縣議會、宜蘭縣史館等,均設在本市。 在歷史背景與豐厚的文化資源條件下,宜蘭市一向被譽為宜蘭縣的文教特區。.

新!!: 壯圍鄉和宜蘭市 · 查看更多 »

宜蘭平原

宜蘭平原,又稱蘭陽平原、噶瑪蘭平原,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是一個面積約有320平方公里的小型平原,也是台灣第三大的平原(僅次於嘉南平原及屏東平原);主要由蘭陽溪沖積和地型升高造成,屬沖積扇平原。平原南北端各有烏石漁港及蘇澳港兩處港口,在早期為平原對外的重要口岸,今日已開發成為觀光漁港與商港。 蘭陽平原是台灣東部最早開發的地區。在漢人尚未進入前,蘭陽平原為平埔族噶瑪蘭人活躍的區域,故早期宜蘭被稱為「噶瑪蘭」,另有原住民語譯名「蛤仔難」。蘭陽平原的開發歷史,可追溯到1776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今礁溪鄉),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 1796年時,以吳沙為首的福建漳州府移民兩百多人的共同墾殖,當時為侵略噶瑪蘭人,故從今日的頭城為起始點,漸次建立了以「圍」、「結」為單位的聚落群,顯現出聚落的防衛功能,頭城之名由此而來。宜蘭縣志記載:『惟當時吳(沙)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終於不敵潰走,撤至西勢之哆囉美遠、珍仔滿力、辛仔罕三社為後圖,吳乘勢侵入,沿途無敵,遂入頭圍。』。 以地理學的區域觀點而言,宜蘭因水利資源(降雨、湧泉、溝渠)豐沛,故具有明顯的散村聚落,與臺灣常見臨近水源的集村有相當不同。另外蘭陽平原也具有良好中地理論的架構-平原以宜蘭市、羅東鎮為中地,四周各有規模較小的鄉鎮聚落。.

新!!: 壯圍鄉和宜蘭平原 · 查看更多 »

宜蘭交流道

宜蘭交流道是台灣蔣渭水高速公路上的一個交流道,位於宜蘭縣宜蘭市、壯圍鄉、礁溪鄉,南側匝道位於壯圍鄉,分為北入南出(36km)和南入北出(42km)兩部分,兩側交流道相距約6公里。 與頭城交流道、羅東交流道、蘇澳交流道同為宜蘭縣的重要聯外交流道,其交流道下方縣道191號為國道五號側車道,與之交叉的重要道路由北往南依序為:縣道192號,功勞路,東西四路,臺7線,宜14線,縣道190號。 原先的收費站配合國道收費電子化已被拆除。.

新!!: 壯圍鄉和宜蘭交流道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

宜蘭縣(tl),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舊稱噶瑪蘭,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花蓮縣相鄰,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為歌仔戲的發源地。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員山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8鄉,縣治設在宜蘭市。 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臺北州,戰後獨立設縣。行政院國發會將該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臺灣東部區域。.

新!!: 壯圍鄉和宜蘭縣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市區公車

宜蘭縣市區公車,為宜蘭縣政府所監理的市區汽車客運服務,為宜蘭縣政府所規劃的「宜蘭勁好行幸福交通網」的一環。2007年11月,國道五號汽車客運開通,宜蘭縣政府欲藉由帶動宜蘭縣市區汽車客運事業的發展,故就溪北地區、溪南地區分別規劃市區公車路線。2008年5月8日,溪南地區的四條市區客運路線開通,溪北地區路線因故延宕。2011年10年1日,新增九條路線,溪北地區的市區客運路線方告開通。 目前(2018年6月底),總計開通了36 條宜蘭縣轄市區公車路線+10條學生專車路線,由大都會客運、首都客運、葛瑪蘭客運分別經營。.

新!!: 壯圍鄉和宜蘭縣市區公車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宜蘭縣中道高級中學,簡稱為中道高中,位於宜蘭縣壯圍鄉,為一所私立完全中學。.

新!!: 壯圍鄉和宜蘭縣私立中道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宜蘭轉運站

宜蘭轉運站位於宜蘭縣宜蘭市,為宜蘭縣內國道客運及公路客運的停靠站。.

新!!: 壯圍鄉和宜蘭轉運站 · 查看更多 »

宜蘭郡

宜蘭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隸屬臺北州。在《新臺灣的事業界(新臺灣の事業界)》(屋部仲榮編,1936年)一書中,稱該郡以宜蘭蜜柑、紅肉李、金柑等名產為傲。.

新!!: 壯圍鄉和宜蘭郡 · 查看更多 »

五結鄉

五結鄉為臺灣宜蘭縣的一個鄉,位於宜蘭縣東部,瀕臨太平洋。.

新!!: 壯圍鄉和五結鄉 · 查看更多 »

五間紫雲寺

五間紫雲寺,簡稱紫雲寺,又稱猴齊天廟、大聖爺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壯圍鄉美城村的齊天大聖廟。.

新!!: 壯圍鄉和五間紫雲寺 · 查看更多 »

國光客運

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Kuo-Kuang Motor Transportation Company Ltd.),簡稱國光客運,是台灣的民營公路客運業者,其前身為公營事業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簡稱臺汽),公司名稱取自臺汽車種「國光號」。.

新!!: 壯圍鄉和國光客運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壯圍鄉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哈密瓜

哈密瓜(学名:Cucumis melo var.

新!!: 壯圍鄉和哈密瓜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壯圍鄉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新!!: 壯圍鄉和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礁溪轉運站

礁溪轉運站位於宜蘭縣礁溪鄉礁溪路六段,是礁溪鄉與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國道客運往來的轉運點,場站內可提供宜蘭縣轄市區公車(包括部分宜蘭勁好行、台灣好行礁溪線)轉乘,自2015年5月起,由宜蘭縣政府委託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運。.

新!!: 壯圍鄉和礁溪轉運站 · 查看更多 »

礁溪鄉

礁溪鄉為臺灣宜蘭縣的一個鄉級行政區,位於宜蘭縣北部。東北鄰頭城鎮,東南接壯圍鄉,南為宜蘭市、員山鄉,西至北為新北市烏來區、坪林區。鄉境西北部為山地,東南部為平原,以礁溪溫泉聞名全臺。.

新!!: 壯圍鄉和礁溪鄉 · 查看更多 »

稻或米或飯(已煮熟米),俗称大米,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及食用的歷史相當悠久,分為水稻和光稃稻。稻的栽培起源于約西元前8200年南中國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帶Huang, Xuehui; Kurata, Nori; Wei, Xinghua; Wang, Zi-Xuan; Wang, Ahong; Zhao, Qiang; Zhao, Yan; Liu, Kunyan et al.

新!!: 壯圍鄉和稻 · 查看更多 »

縣道191號

縣道191號 德陽~東城,全長共計23.225公里,為國道5號側車道。.

新!!: 壯圍鄉和縣道191號 · 查看更多 »

縣道192號

縣道192號 美宜-大福,西起宜蘭縣宜蘭市,東至宜蘭縣壯圍鄉大福,全長共計6.110公里。.

新!!: 壯圍鄉和縣道192號 · 查看更多 »

美城福德廟

美城福德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壯圍鄉美城村的土地祠,在2010年村民藉由修復舊廟來參與社區總體營造。.

新!!: 壯圍鄉和美城福德廟 · 查看更多 »

番社同安廟

壯圍番社同安廟位於臺灣宜蘭縣壯圍鄉復興村壯濱路二段47號,座落於濱海公路旁(象徵蛇)坐西朝龜山島(象徵龜),正巧是玄天上帝的腳力將軍,為壯圍鄉規模最大的玄天上帝廟,是宜蘭當地知名分靈各地的廟宇之一,信眾遠道朝聖之地,為壯圍鄉八大庄廟宇之一,又稱「大廟」、「番社仔廟」、「帝爺廟」。.

新!!: 壯圍鄉和番社同安廟 · 查看更多 »

牽罟

牽罟(Taiwanese Beach Seine),亦即曳地網,為先民最早發明的網具 金山鄉經濟產業 - 中角國小,也是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之一。現今的臺灣各地用以舉辦方式,來展現團隊合作之精神。.

新!!: 壯圍鄉和牽罟 · 查看更多 »

白蘿蔔

#重定向 萝卜.

新!!: 壯圍鄉和白蘿蔔 · 查看更多 »

花生

花生(学名:)是双子叶植物纲豆科的一种植物。又称--、落生、落、地豆、豆仁、落地松、長生果、长果、果子。客家话以及粤西地区称为番豆。福建閩南話及台灣稱為塗豆,常俗寫作「--」(中国大陆也有「--」一词,但是多数情况指的是馬--鈴薯),--种仁称--,简称土仁。中国早年以及日本称其长生果,俗稱唐人豆或南京豆,欧洲一些国家称它为中国坚果。.

新!!: 壯圍鄉和花生 · 查看更多 »

青蔥

青蔥(Scallion)是蔥屬中蔥和洋蔥的雜種,為球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希臘。青蔥和蔥並不是同一種植物,其葉和莖比蔥更軟,地下部分為紅褐色鱗莖。.

新!!: 壯圍鄉和青蔥 · 查看更多 »

頭城鎮

頭城鎮是台灣宜蘭縣的一個鎮,位於宜蘭縣最北端,是宜蘭縣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鐵路車站的鄉鎮,共有七個。轄有龜山島(隸龜山--)。釣魚臺列嶼在行政上劃歸頭城鎮大溪里管轄,但目前由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實際控制。.

新!!: 壯圍鄉和頭城鎮 · 查看更多 »

西瓜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古稱寒瓜,是葫蘆科西瓜屬的一種植物或其果實。原產於非洲,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形狀像蔓藤,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假果,且屬於植物學家稱為假漿果的一類。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及有深綠色的花纹,果瓤多汁為红色或黃色。但西瓜種植时怕水,水澆灌或浸泡多了之後容易導致甜度降低,是為水傷。 西瓜可分為野生或種植的。野生的西瓜稱為野生西瓜種質(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瓤和瓢顏色分別接近冬瓜。而種植的西瓜則稱為栽培西瓜品系(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新!!: 壯圍鄉和西瓜 · 查看更多 »

蘭陽溪

蘭陽溪,又名宜蘭濁水溪,位於台灣東北部蘭陽平原,屬於中央管河川,是宜蘭縣最主要的河川。主流全長73公里,主--河段名為耶克糾溪,發源於宜蘭縣、台中市交界處的南湖北山。向西北流至米磨登附近,匯集馬當溪、米磨登溪後,始稱蘭陽溪。此後河道大致沿東北方向,在貫穿大同鄉全境並從牛鬥附近進入蘭陽平原後,依序流經三星鄉、員山鄉、五結鄉、宜蘭市及壯圍鄉,並在入海口不遠處的噶瑪蘭大橋附近,與最重要的兩大支流-宜蘭河及冬山河會合後注入太平洋。 除了宜蘭河和冬山河外,蘭陽溪的支流還有羅東溪、清水溪、粗坑溪、芃芃溪等,其中主流以北的支流發源於雪山山脈;以南則發源於中央山脈。包括支流在內的蘭陽溪流域,幾乎涵蓋宜蘭所有鄉鎮市,面積達9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有652平方公里,平地面積則占了326平方公里。.

新!!: 壯圍鄉和蘭陽溪 · 查看更多 »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位於臺灣宜蘭縣境內的蘭陽溪、宜蘭河及冬山河出海口,即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噶瑪蘭大橋以東一帶溼地。1972年,交通部觀光局劃為「雁鴨保護區」;1984年,內政部劃設「蘭陽海岸保護區」;1996年,農委會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本區位於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為宜蘭平原上的知名賞鳥據點,歷年來共紀錄到鳥類236種,鷗科鳥類終年可見,是臺灣鷗科種類最多的地方。.

新!!: 壯圍鄉和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 · 查看更多 »

葛瑪蘭客運

葛瑪蘭汽車客運(),簡稱葛瑪蘭客運,是一家臺灣的公共交通公司,也是宜蘭縣唯一的國道客運,2007年11月15日雪山隧道國道客運首發正式通車。業務擴集國道五號、桃園南崁線之國道路線,另有宜蘭勁好行市區公車、台灣好行礁溪線觀光巴士、葛瑪蘭通運股份有限公司、葛瑪蘭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亦與觀光工廠、飯店、休閒農場業者進行策略性結盟合作,提供轉乘接駁及套組住宿服務,並捐助成立財團法人葛瑪蘭文化基金會,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每一年捐助宜蘭地區高中職以上學校之優秀學生及弱勢家庭營養午餐,推廣噶瑪蘭文化。.

新!!: 壯圍鄉和葛瑪蘭客運 · 查看更多 »

蔣渭水高速公路

蔣渭水高速公路,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五號(Chiang Wei-shui Memorial Freeway/Freeway No.),又稱北宜高速公路,是臺灣首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起迄點為南港系統—蘇澳,係宜蘭縣通往大臺北地區與臺灣西部的交通要道。該公路的名稱是為了紀念日治時期出身宜蘭的抗日領袖蔣渭水其致力於民族自救運動與文化運動之影響而命名,並在南港入口處立有路名牌;由於雪山隧道為該路段的重要設施,臺灣民眾口語上常以「走雪隧」代稱經由該公路往來雙北、宜蘭兩地。.

新!!: 壯圍鄉和蔣渭水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村里#鄰.

新!!: 壯圍鄉和鄰 · 查看更多 »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新!!: 壯圍鄉和臺北州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新!!: 壯圍鄉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壯圍鄉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村是指人類群居之地,通常以一個地理區或社區為範圍;在英文的定義中,規模通常略大於村鎮,而小於市鎮,與集鎮類似。現代多作為行政區劃單位。.

新!!: 壯圍鄉和村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壯圍鄉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壯圍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